药理学总论整理_第1页
药理学总论整理_第2页
药理学总论整理_第3页
药理学总论整理_第4页
药理学总论整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绪论◎【药物(drug)】影响机体生理功能或生化过程,用于预防、诊断、治疗或计划生育的化学物。◎【药理学pharmacology】是研究药物与机体相互作用及其作用规律的学科,为临床防治疾病,合理用药提供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科学的思维方法既研究药物对机体的作用也研究药物在机体的影响下所发生的变化及规律毒品,毒物◎【新药开发】药品:加工成某一剂型,并规定有适应症、用法及用量的药物。药品是特殊的商品,受到法律严格规范管制。新药:未曾在中国境内上市销售的药品已上市药品改变剂型、改变给药途径、增加新适应证的药品注册按照新药申请程序药物效应动力学Pharmacodynamics◎【选择性(selectivity)】在一定的剂量下,药物对不同的组织器官作用的差异性。选择性和特异性并不一定平行,例子:阿托品◎【两重性】即药物的治疗作用和不良反应(炒鸡重要啊!!!名解+简答)1.治疗作用(疗效therapeuticeffect)药物作用的结果有利于改善患者的生理、生化功能或病理过程,使患病的机体恢复正常。分为:①对因治疗(etiological~)用药目的在于消除原发致病因子,彻底治愈疾病。②对症治疗(symptomatic~)用药目的在于改善疾病症状。不能根除病因,但对病因未明暂时无法根治的疾病却必不可少。2.不良反应(adversedrugreaction,ADR)指与用药目的无关并给患者带来不适或痛苦的反应。多数不良反应是药物的固有效应①副反应(Sidereaction):治疗剂量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作用,原因:药物作用的选择性低,是药物的固有作用,多数较轻微且可预料。②毒性反应(toxic~)③后遗效应④停药反应⑤继发反应⑥变态反应⑦特异质反应⑧依赖性药物的量效关系Dose-effectRelationship区分——最大效应Emax(效能efficacy)和效价强度(potencyintensity)★★★★★治疗指数安全范围最大效应Emax(效能efficacy):剂量增加,效应也随之增加,当效应增加到一定程度后即不再增加,这一药理效应的最大值称为最大效应,也称为效能。半最大效应浓度EC50:即能引起50%最大效应的浓度效价强度potency:能引起等效反应的相对浓度或剂量(一般取50%效应),值越小强度越大治疗指数therapeuticindex(TI):LD50/ED50(半数有效量,与半最大效应浓度不同,适用于质反应)→→TI越大,药物安全性越高安全范围:LD1/ED99或者LD5与ED95之间的距离★★★★药物的作用机制(多见于论述题)非特异改变理化条件影响细胞物质代谢影响生理物质转运、递质释放、激素分泌改变酶的活性影响细胞膜离子通透影响核酸代谢影响免疫功能改变遗传物质作用于受体★★★受体的特征高敏感性(Sensitivity):受体含量极微(10fmol/1mg组织)高特异性(Specificity):高亲和力(Affinity):0.001-1nM配体即可引起效应可饱和性(Saturable):与受体数量有限有关可逆性(Reversible):结合后可解离;可置换多样性(multiple-variation)竞争性(competition)★★★★★激动剂和拮抗剂亲和力(Affinity):与受体结合的能力(作用强度)(KD与亲和力成反比)内在活性(Intrinsicactivity,):激活受体的能力(效能)激动药(Agonist)=100% 部分激动药(Partialagonist)0%<<100%拮抗药(Antagonist) =0%1.激动药:既有亲和力,又有内在活性,能与受体结合并激活受体产生效应按内在活性大小分为完全激动药fullagonist(α=1)和部分激动药partialagonist(0<α<1)2.拮抗药:有亲和力,无内在活性,本身无作用,但因占据受体而拮抗激动药按与受体结合是否可逆分为竞争性拮抗药competitiveantagonist和非竞争性拮抗药noncompetitiveantagonist(1)竞争性拮抗药competitiveantagonist:与激动药竞争同一受体,可逆性结合特点:1.降低其亲和力,而不改变其内在活性2.增大竞争性拮抗药的剂量之后,激动剂的量效反应曲线向右平移剂量比doseratio:增加后的激动药剂量/原激动药剂量拮抗参数antagonistparameter,pA2:当激动药与拮抗药合用时,若两倍浓度的激动药所产生的效应恰好等于未加入拮抗药时激动药所引起的效应,则所加入拮抗药的摩尔浓度的负对数值为pA2。拮抗参数越大,拮抗作用越强。(2)非竞争性拮抗药noncompetitiveantagonist:在拮抗药作用下,激动药的亲和力和内在活性降低,增加激动药剂量也不能恢复到无拮抗药时的Emax机制:1.与受体强键结合,解离速度=0,灭活部分受体2.阻断了受体结合后的中介反应环节,受体结合不受影响药物代谢动力学Pharmacokinetics★★★★★【首过消除first-passelimination】某些药物在首次通过肠黏膜和肝脏时,部分被代谢灭活而使进入体循环的药量减少,又称首过效应(first-passeffect)★★★★影响药物分布的因素1.脂溶性分子量小,油/水分配系数大,非解离型易分布。2.组织器官血流量器官血流量越多,药物分布越多3.组织结合,分布的选择性药物与某些组织细胞成分有特殊亲和力。4.血浆蛋白结合率——与蛋白结合部分不能穿过细胞膜特点:可逆性,可饱和性,非特异性和竞争性应用:血浆蛋白饱和后加药量,高蛋白结合率药物联合使用,血浆蛋白含量降低均会导致局部游离型药物增多,药效大幅增强,甚至产生毒性5.体内pH和药物解离度:酸性药物在碱性条件下解离多不易透过细胞膜碱性药物在酸性条件下解离多不易透过细胞膜6.体内屏障——血脑屏障——无滤过,只有简单扩散。特点:大分子,脂溶性差难透过有中枢作用的药物脂溶性好也有载体转运,如葡萄糖可通过炎症时,通透性增加,大剂量青霉素有效★★★★★【细胞色素P450氧化酶系CYP】其与CO结合后吸收光谱主峰位于450nm,故又称P450。它是一个基因超家族(superfamily),可分为家族(family),亚家族(subfamily)和酶个体。如CYP2(基因家族序号)D(亚家族)6(基因号码)。CYP氧化药物的总反应:RH+NADPH+H++O2→ROH+H2O+NADP由于没有相应还原产物生成,故又称CYP为细胞色素P450单加氧酶系。CYP在药物代谢过程中还可产生一些对机体有害的物质,如自由基、前致癌物质的激活等。药物代谢酶特点:(主要是细胞色素P450酶系)选择性低个体差异大CYP2A6,CYP2C9,CYP2C19,andCYP2D6遗传多态性可被诱导或抑制酶诱导剂酶抑制剂药酶诱导(Induction):苯巴比妥、利福平,环境污染物等自身耐受性(引起耐药)交叉耐受性(同一药物代谢酶的底物)药酶抑制(Inhibition):西米替丁、普罗地芬等竞争代谢途径而导致药物代谢酶被抑制。药动学参数计算及意义药物浓度-时间曲线:峰浓度(Cmax):一次给药后的最高浓度,此时吸收和消除达平衡达峰时间(Tmax):给药后达峰浓度的时间,多为2(1-3)hrs曲线下面积(AUC)时量曲线和横坐标围成的区域,表示一段时间药物吸收入血的相对累积量,单位:ngh/mL★★★★★(☻此处有大题!!!)【多次给药】稳态血药浓度(Steady-stateconcentration),Css目的:多次给药使血药浓度达有效范围临床多次给药的方法:①等剂量等间隔给药方法:(此处可能有计算题哦(⊙o⊙))当间隔1个t1/2给药一次,经过4~6个t1/2后可达稳态浓度t1/2初量剩余量110.521.50.7531.750.8754≈1.880.9451.940.9761.97≈1721★★★★★【生物利用度bioavailability(BA/F)】:药物经血管外给药后能被吸收进入体循环的分量及速度。通常表示为:绝对生物利用度F=AUC血管外给药/AUC静注★★★★★【生物等效性bioeqivalence,BE】:比较同一种药物的相同或者不同剂型,在相同试验条件下,其活性成分吸收程度和速度是否接近或等同。相对生物利用度F’=AUC受试试剂/AUC标准试剂特点和意义:1.受剂型(晶型、赋形剂、生产工艺等),膜通透性和首过效应的影响2.影响血药浓度,从而影响药效和毒性3.评价制剂优劣的主要参数之一★★★【表观分布容积volumeofdistribution,Vd】:理论上药物均匀分布应该占有的体液容积,单位是L或L/kg。体内药物总量和血浆药物浓度之比Vd=D/C0(D为静注给药量,C0为零时血药最高浓度)。借此了解药物在体内的分布情况:5L,分布于血浆10~20L,分布于细胞外液40L,分布于全身体液100L,集中分布于某一器官分布容积小,药物排泄越快,在体内停留时间越短。★★★★★【半衰期half-life,t1/2】指血浆中药物浓度下降一半所需要的时间。绝大多数药物在体内属于一级速率变化,其t1/2为恒定值,且与血浆药物浓度无关。t1/2=0.693/Ke(Ke为消除速率常数)★★★★★t1/2意义:反映药物消除快慢固定剂量、固定时间给药经5个t1/2血药浓度达到稳态一次用药后经5个t1/2体内药量消除97%决定给药间隔时间肝肾功能↓t1/2↑零级消除动力学:药物达一定浓度,机体消除能力达最大后的消除动力学t1/2=0.5*C0/k单位时间消除药量不变,半衰期随浓度而变★★★【清除率(Clearance)】:单位时间内多少容积血浆中的药物被清除,反映肝肾功能。来自生理学肌酐清除率的概念。单位:L/h或ml/min。CL=CL肾脏+CL肝脏+CL其它计算公式:CL=D/AUC传出神经系统药理学概论★★★★★【阿托品atropine】——胆碱受体阻断药,竞争性拮抗M胆碱受体1.药理学作用:抑制腺体分泌影响眼,松弛瞳孔括约肌和睫状肌,扩瞳,眼内压升高,调节麻痹松弛内脏平滑肌解除迷走神经对心脏的抑制作用——先兴奋(抑制Μ1受体,减少Ach对递质释放的抑制作用)后抑制(抑制Μ2受体,解除迷走对心脏的抑制作用)扩张血管——由于汗腺分泌减少,产生皮下血管扩张,导致潮红或温热(其扩血管机制可能是机体对引起的体温升高后的代偿性散热反应,也可能是阿托品的直接扩血管作用)兴奋中枢神经系统2.临床应用(★★★★★):(1)解除平滑肌痉挛——对胃肠绞痛(胃肠痉挛),膀胱刺激症状效果好,治疗儿童遗尿症(2)抑制腺体分泌——全麻前给药:减少呼吸道腺体和唾液腺分泌,防止分泌物阻塞呼吸道或吸入性肺炎,严重盗汗,流唾液症(3)眼科用药——虹膜睫状体炎和验光配镜(4)缓慢性心律失常(5)抗休克——感染性中毒性休克解除外周血管痉挛,改善微循环(6)解救有机磷酸酯类中毒3.不良反应:作用广泛,副作用多,在治疗量下,会导致口干,视力模糊,扩瞳,心率加快,皮肤潮红;若是大剂量,则上述所有症状加重,中枢症状出现,甚至中毒4.解救:口服者,洗胃导泻;用毒扁豆碱缓慢静脉注射对抗肾上腺素作用的翻转给予α受体拮抗剂后再用肾上腺素,与血管收缩有关的α受体被阻断,留下与血管舒张有关的β受体,总体表现为血管舒张,从而血压不升反而下降★★★★★β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分类:1类:β1,2受体阻断药1A类:无ISA普奈洛尔(心得安)1B类:有ISA吲哚洛尔2类:β1受体阻断药2A类:无ISA阿替洛尔2B类:有ISA醋丁洛尔3类:αβ受体阻断药拉贝洛尔1.药理学作用与机制:(1)β受体阻断作用:↓①心脏——心率,传导,收缩均下降②血管和血压——短期缩血管,外周阻力增加,可恢复;对高血压患者有降压作用,但机制复杂,涉及多系统β受体抑制③支气管平滑肌收缩——支气管哮喘或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病人禁用④代谢(↓)——抑制交感兴奋所致的脂肪分解;拮抗Ad(肾上腺素)的升血糖作用;延缓用胰岛素后血糖的恢复;对抗组织对儿茶酚胺的敏感性+抑制T4转变为T3→控制甲亢⑤降低肾素的分泌——阻断肾小球旁细胞的β1受体(2)内在拟交感活性ISA:B类药物与β受体结合后,除了能阻断受体外,还对受体有弱的激动作用。此作用较弱,常被阻断作用所掩盖。在无交感神经支配,利血平耗竭,交感神经功能低下时能表现出来特点:①心脏抑制作用弱②支气管平滑肌收缩作用弱③不易出现“反跳”现象④剂量过大或体内儿茶酚胺水平过低时会出现β受体的激动作用(心率加快,心排出量增加)2.临床应用:(1)多种快速性心律失常——对运动,情绪紧张,激动或心肌缺血,强心苷中毒引起的心律失常治疗效果好(2)高血压——一线药物,疗效可靠,降压机制复杂(涉及β受体阻断和非β受体阻断作用),可单独使用,也可联合使用(3)心绞痛,心肌梗塞——心绞痛发作次数较少,运动耐量改善早期应用降低心肌梗塞的复发和猝死的发生率(4)充血性心衰——改善心脏的舒张功能缓解儿茶酚胺对心脏的毒性作用抑制前列腺素和肾素的缩血管作用上调β受体,恢复心肌对儿茶酚胺的敏感性(5)焦虑,甲亢,青光眼,偏头痛3.不良反应:(1)一般反应——消化道症状,偶见过敏(2)诱发加重支气管哮喘(3)抑制心功能——心功能不全,心动过缓,房室传导阻滞(4)外周血管收缩痉挛——间歇性跛行,四肢发冷,苍白,甚至肢端坏死(5)反跳——长期用药,β受体上调,应逐渐减量(6)疲乏,失眠,精神抑郁,掩盖低血糖症状4.禁忌症:(1)支气管哮喘(2)严重房室传导阻滞,严重窦性心动过缓(3)严重心功能不全(4)低血压,肝肾功能不全化学治疗药物抗菌药物作用机制:根据细菌结构或代谢特征特异性干扰或阻断细菌特有的某些关键性环节在宿主和细菌之间发挥选择性抗菌作用★★★★★抗病原微生物药物作用机制1.抑制细菌细胞壁合成§青霉素、头孢菌素、万古霉素、杆菌肽2.改变细胞膜通透性§多粘菌素、制霉菌素、两性霉素3.抑制蛋白质合成§红霉素、氨基糖苷类、四环素、氯霉素4.影响核酸代谢§DNA喹诺酮类、阿糖胞苷§RNA利福平5.影响叶酸代谢磺胺类药物【青霉素和三代头孢菌素作用比较】III和IV代头孢菌素为广谱性。青霉素类(penicillins)特点:作用强,毒性低,产量高,价格低廉等特性。不耐酸,不耐β-内酰胺酶。可引起过敏反应,严重可致过敏性休克。头孢菌素(cephalosporins)特点:对β-内酰胺酶的稳定性高于青霉素,抗菌谱较青霉素广、抗菌作用强、过敏反应少、毒性小。根据其抗菌谱、对β-内酰胺酶的稳定性及抗格兰阴性杆菌活性的不同,以及对肾脏毒性和临床应用的差异,分为四代。(1)第一代头孢菌素: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产生的β-内酰胺酶的稳定性优于第二代和第三代;对格兰阴性杆菌的作用弱于第二代和第三代,对革兰阴性菌产生的β-内酰胺酶不稳定,对铜绿假单胞菌、耐药肠杆菌和厌氧菌无效;对肾脏有一定的毒性。(2)第二代头孢菌素:除对革兰阴性菌有较广的作用范围外,第二代头孢菌素与第一代抗菌作用相似;对多数β-内酰胺酶稳定,对革兰阴性菌作用教第一代强,而对革兰阳性菌较第一代弱,对某些肠杆菌科和铜绿假单胞菌作用仍较差,肾脏毒性低于第一代头孢菌素。(3)第三代头孢菌素:对革兰阴性菌产生的广谱β-内酰胺酶高度稳定,对革兰阴性杆菌的作用强于第一、第二代头孢菌素,对革兰阳性菌作用弱于第一、第二代头孢菌素;具有很强的组织穿透力,体内分布广泛,可在组织、体腔、体液中达到有效浓度;抗菌谱宽,对铜绿假单胞菌和厌氧菌有不同程度的抗菌作用;对肾脏基本无毒性。(4)第四代头孢菌素:对许多可使第三代头孢菌素失活的广谱β-内酰胺酶也很稳定。主要用于对第三代头孢菌素耐药的革兰阴性杆菌引起的重症感染。对大多数厌氧菌有抗菌活性。【碳酸氢钠解救苯巴比妥中毒】弱酸性药物在酸性的环境中解离少,容易透过细胞膜在碱性的环境中解离多,不容易透过细胞膜弱碱性药物在酸性的环境中解离多,不容易透过细胞膜在碱性的环境中解离少,容易透过细胞膜尿液的PH值对苯巴比妥(弱酸性药物)的排泄影响较大。用碳酸氢钠碱化尿液,使苯巴比妥的解离增多,肾小管的重吸收减少,可以加速苯巴比妥从尿中的排泄。【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异丙肾上腺素的比较。】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异丙肾上腺素相同点都属于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与肾上腺素受体结合后可激动受体,产生肾上腺素样作用。这类药都能兴奋心脏,不能口服,都易产生快速耐受性。来源哺乳动物NA能神经末梢释放的主要递质,肾上腺素少量分泌。药用的肾上腺素为人工合成品。肾上腺髓质的主要激素。药用肾上腺素可从家畜肾上腺提取或人工合成。人工合成品,药用其盐酸盐。常用给药方式一般采用静脉注射给药皮下注射一般采用气雾给药或舌下含药肾上腺素受体亚型ααββ药理作用血管:使血管收缩心脏(较弱激动β¹受体):使心肌收缩力加强,心率加快,传导加速,心输出量增加血压:小剂量时,脉压加大。大剂量时,脉压变小。心脏:加强心肌收缩性,加速传导,加快心率,提高心肌的兴奋性,增加心输出量。血管:激动α受体时,血管收缩。激动β²受体时,血管舒张。血压:皮下注射或低浓度静脉滴注时,脉压差增大。大剂量静脉注射时,收缩压和舒张压都升高。平滑肌:起舒张作用代谢:升高血糖作用心脏;对心脏β¹受体起强大的激动作用,缩短舒张期和收缩期。血管:主要激动β²受体使骨骼肌血管舒张。血压:静脉滴注时,收缩压升高舒张压略降;静脉注射则引起舒张压明显下降。支气管平滑肌:起舒张作用。临床应用休克药物中毒性低血压上消化道出血心脏骤停过敏性休克支气管哮喘与局麻药配伍及局部止血支气管哮喘房室传导阻滞心脏骤停感染性休克不良反应若静脉滴注时间过长,浓度过高或药液漏出血管,可引起局部组织缺血坏死。滴注时间过长或剂量过大,可能导致急性肾功能衰竭主要为心悸、烦躁、头痛、血压升高(老年人慎用)。可能使心肌耗氧量增加,引起心肌缺血和心律失常,甚至心室纤颤,应严格掌握用量。常见为心悸、头晕。支气管哮喘病人若使用剂量过大,可致心肌耗氧量增加,易引起心律失常,甚至是危险性心动过速及房室颤动。禁忌症禁用于高血压、动脉硬化症、器质性心脏病及少尿、无尿及严重微循环障碍的病人高血压、脑动脉硬化、器质性心脏病、糖尿病和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冠心病、心肌炎、甲状腺功能亢进症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1.αβ受体激动药(肾上腺素,麻黄碱)2.α受体激动药(去甲肾上腺素)3.β受体激动药β1,β2受体激动药(异丙肾上腺素)β1受体激动药(多巴酚丁胺)β2受体激动药(沙丁胺醇)1.去甲肾上腺素(NA/NE)是α受体激动药,对心脏β1受体作用较弱,对β2受体几乎无作用。1)对血管作用激动血管的α1受体,使血管收缩,主要是小动脉和小静脉收缩。2)心脏较弱激动心脏的β1受体,是心肌收缩性加强,心率加快,传导加速,CO增加。3)血压小剂量静滴,脉压加大;大剂量时,脉压变小。

临床应用:1)休克2)药物中毒性低血压3)上消化道出血

2.异丙肾上腺素(ISO)主要激动β受体,对β1和β2受体选择性很低,对α受体几乎无作用。1)心脏对心脏β1受体具有强大的激动作用,表现为正性肌力和正性缩率作用,缩短收缩期和舒张期。2)血管和血压激动β2受体,舒张血管3)支气管平滑肌激动β2受体,舒张支气管平滑肌,抑制组胺释放4)其他增加肝糖原、肌糖原分解、增加组织耗氧量。

临床应用:1)支气管哮喘2)房室传导阻滞3)心脏骤停4)感染性休克

3.肾上腺素(AE/AD)主要激动α和β受体1)心脏作用于心肌、传导系统和窦房结的β1和β2受体,加强心肌收缩性,加速传导,提高心肌兴奋性。2)血管激动血管平滑肌上的α受体,血管收缩;激动β2受体血管舒张。3)血压兴奋心脏,CO增加,BP升高4)平滑肌舒张平滑肌5)代谢AE能提高机体代谢。

临床应用:1)心脏骤停2)过敏性疾病:a过敏性休克b支气管哮喘c血管神经性水肿及血清病3)与局麻药配伍及局部止血。【Differenteffectsofnoradrenaline,adrenaline,andisoproterenol】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异丙肾上腺素纵轴依次为——脉率,血压,外周阻力【抗菌药物联用】/p-703867369150.html耐药机制产生灭活酶-内酰胺酶、钝化酶改变靶位结构降低外膜通透性加强主动流出系统改变代谢途径往届真题受体:位于细胞膜、胞浆或细胞核的功能蛋白质,能与某种微量化学物结合,通过中介的信息放大系统产生生理反应或药理反应。受体的特性:灵敏性、饱和性、可逆性、特异性大题:药物的不良反应碳酸氢钠解救苯巴比妥中毒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异丙肾上腺素的比较青霉素与头孢菌素123代比较抗生素联用☻▋◎☭☃ღ❃❀✿❉❈✲**☄๑۩▓●◆☆★★★1效价强度与效能在临床用药上有什么意义?(画图并解释,说明效能和效价强度的意义)(1)效价强度是达到一定效应(通常采用50%全效应)所需剂量,所需剂量越小作用越强,它反映药物对受体的亲和力。其意义是效价强度越大时临床用量越小。(2)效能是药物的最大效应,它反映药物的内在活性,其意义一是表明药物在达到一定剂量时可达到的最大效应,如再增加剂量,效应不会增加;二是效能大的药物能在效能小的药物无效时仍可起效。2什么是非竞争性拮抗药?非竞争性拮抗药是指拮抗药与受体结合是相对不可逆的,它能引起受体构象的改变,从而干扰激动药与受体的正常结合,同时激动药不能竞争性对抗这种干扰,即使增大激动药的剂量也不能使量效曲线的最大作用强度达到原有水平。随着此类拮抗药剂量的增加,激动药量效曲线逐渐下降+右移。3请叙述阿托品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1)药理作用:心脏:兴奋,正性肌力,正性频率,正性传导。平滑肌:血管平滑肌舒张,皮肤潮红。(支气管胃肠道泌尿道平滑肌:舒张)眼:瞳孔括约肌:扩瞳,眼内压增高,调节麻痹。腺:分泌减少(2)临床应用:心脏:抗心律失常,治疗心动过缓平滑肌:血管:抗休克支气管:无胃肠道:缓解各种内脏绞痛泌尿道:缓解绞痛眼:虹膜睫状体炎,验光和眼底检查腺:麻醉前用药M受体阻断:有机磷酯类中毒解救4抗生素联用的目的(结合例子说明联合用药的目的)提高疗效;扩大抗菌谱;减少耐药性;减少剂量,减轻毒副作用。【抗菌药物联用】5链霉素不良反应耳毒性,肾毒性,神经肌肉阻滞(新斯的明解救),变态反应6细菌对抗菌药产生耐药性的机制有哪几种细菌耐药性(bacterialresistance)是细菌产生对抗菌药物不敏感的现象,是细菌在自身生存过程中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分为固有耐药性(天然耐药性)和获得性耐药性。(1)产生灭活抗菌药物的酶:如β-内酰胺酶,氨基糖苷类钝化酶。(2)抗菌药作用靶位改变:降低结合亲和力;产生新的靶蛋白;靶蛋白数量增加。(3)细菌外膜通透性改变:通道蛋白数量下降或丢失。(4)影响主动流出系统(5)改变细菌代谢活性7抗菌药的作用机制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影响细菌胞浆膜的通透性;抑制蛋白质的合成;抑制核酸(DNA/RNA)的合成;影响叶酸的代谢。8简述一、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