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功能视角下绿色金融研究8400字【(论文)】_第1页
金融功能视角下绿色金融研究8400字【(论文)】_第2页
金融功能视角下绿色金融研究8400字【(论文)】_第3页
金融功能视角下绿色金融研究8400字【(论文)】_第4页
金融功能视角下绿色金融研究8400字【(论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目录TOC\o"1-2"\h\u29840一、引言 424796(一)选题背景和意义 432139(二)文献综述 531218二、绿色金融发展现状分析 726578(一)国内外绿色金融研究动态 79638(二)绿色金融发展概述 10961(三)绿色金融功能特点研究 1022747(四)金融功能下完善绿色金融 1110434(五)构建绿色金融的对策建议 124199三、结论 13金融功能视角下绿色金融的发展研究一、引言(一)选题背景和意义1、选题背景世界二战结束以后,世界经济以惊人的速度飞速发展,在经济上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而当今时代,全球面临着一个险峻的问题,人们在对经济物质方面疯狂追求的过程中却忽视了环境保护,人类生存的家园被自己亲手摧毁,变得面目全非,可利用的耕地面积越来越少,自然资源过度开发利用趋于匮乏,大气污染与水污染更是不堪入目。各国政府以及全球学术界都已经深刻意识到,传统经济模式给全球环境带来了严重的破坏,提出要加速转变经济模式,发展可持续发展经济。自20世纪90年代后起。发展可持续经济逐渐得到了全球各大组织、社会的肯定。世界各国纷纷建立起新型的经济发展模式,规定各产业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必须以遵守自然生态的循环规律作为前提,以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目标。尤其是在我国,循环经济与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受到政府与学术界的极高关注,在我国经济领域占据着不可动摇的地位。我国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的步伐,就必须从以下方面重点着手:将循环经济作为经济发展的核心模式,有效提高对资源的重复利用,政府加强污水治理,工厂的污水排放毕竟经过严格把关;发展低消耗、低污染的可持续发展经济。2、选题意义在这样严峻的环境形势下,金融领域也积极加入到保护环境的行列中来,于是就产生了绿色金融这一理念。绿色金融开始着手于金融创新,将环境保护作为金融创新的核心主题,对环境风险进行预估,再进行下一步的产品开发,建立起环境金融产品结构体系,推动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由于绿色金融与循环经济二者坚持的理念在一些方面不谋而合,因此将绿色金融与循环经济强强联手无论是对二者自身发展,还是对国民经济的发展都起着不可小觑的作用。但是,二者在融合过程中并不是很顺利,受到了宏观经济环境与企业自身环境的限制,因而效果不是很理想。未能成功建立并完善绿色金融体系,就很难展开实施循环经济的相关工作,资金短缺、融资困难重重阻碍了循环经济的发展。因此,首先要解决循环经济的资金问题,这就要求建立并完善现代绿色金融体系,政府制定相关政策起好引导作用,绿色金融向创新型产业发展,不断提升服务水平。资金周转有了保障,循环经济才能得以持续稳定发展。可见,绿色金融与创新机制的建立与完善对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发展有重大意义。(二)文献综述1.关于绿色金融的认识]MeganBowman(2019)对许多案例进行分析研究,最后指出企业要承担起保护环境的责任。生态环境的保护需要人们的共同努力,企业保护生态环境等同于维护企业的自身利益。NaoyukiYoshino(2018)企业若是没有环境保护意识,长此以往,周边的环境就会受到严重的破坏,周边环境一旦受到威胁,那么其产生的价值也会受到影响。滕泰(2016)表示中国政府于1981年制定了一项与经济环保有关的政策,该项政策的主要内容是依靠经济的杠杆效应从而开展环保工作,最终这项政策被收录在《国务院关于在国民经济调整时期加强环境保护工作的决定》的文件里。如今,环保部推出了《关于运用信贷政策促进环境保护工作的通知》。该文件的内容主要是针对各地区环保部门的,各个部门应该按照文件要求使用信贷政策,让该政策助力于环境保护在经济方面的决策。刘世锦(2015)发现我国推出了与绿色金融相关的绿色保险以及绿色债券、同时打开了国内的碳金融市场张兵(2015)指出绿色金融可以促进循环经济结构的优化,具体如下图所示:图2-1绿色金融促进循环经济结构的优化2.关于环境金融的探讨LindaBergse(2015)认为环境金融的具体展开形式是金融创新,为了满足当今环境产业形势需求。尹浩航(2019)认为:环境金融属于环境经济范畴之内,它的研究内容主要围绕借助各式各样的金融工具实现对环境、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张红梅(2019)指出:环境金融有助于改善环境问题,降低经济发展带来的环境危机。XXX(2010)则是从环境金融功能入手分析,指出金融创新的必要性,并对环境经济在发展过程中资金的来源渠道进行了探究。邱英杰(2019)特别指出银行对于环境保护有着重大意义。陈卓(2019)分析了金融在环境保护中体现出的作用,指出银行对待环保的态度变化将经历抗拒、预防、主动和可持续发展四个阶段。 3.关于绿色金融创新的设想一些研究者关于金融创新也提出了一些设想,LindaBergset(2015)指出环境融资中的特定金融工具的设计目的是为了对环境质量信息进行传递,处理面临的环境风险。环境问题通常存在三大方面的的风险,其一是直接风险,来自于法庭的判决与规章制度;其二是有可能面临顾客单方面违反协议的风险;其三是环境争议将影响银行的信誉度。想要有效规避以上风险,在国内银行进行借款贷款和投资时,需要将评判环境问题的准则引入到其中。SylviaRichte(2017)根据对融资策略的分析,建议发行“绿色”彩票。洪源远(2019)对于进行绿色金融所需要的工具进行创新是非常重要以及必须进行的事情,可以利用运用许可证进行相关抵押和使用环保信用卡的方式,将所得利润用来建设保护基金,最终创新其金融工具。崔雅欣(2019)把国外环境金融的相关理论将其结合起来,然后分析和深入研究了怎样将其和中国现实联系起来。它指出银行需尽全力提升自己的环境责任,并且加快对于金融产品的创新。并且国内企业需要在制度方面建立相关的环境金融的鼓励政策,最后促进我国的循环经济和金融创新都得到发展。二、绿色金融发展现状分析(一)国内外绿色金融研究动态1.绿色信贷:我国顶层设计不断完善;发达国家主导市场、体系成熟目前,我国绿色信贷已经由概念层面上升发展至顶层框架基本建设完成,绿色实践不断丰富,相较于其他信贷项目增速较快,呈现出积极良好的发展态势。2007年《关于落实环境保护政策法规防范信贷风险的意见》的出台,标志着绿色信贷概念正式引入我国。虽然起步较晚,但在政策层面和金融机构层面都取得了显著的成绩。2016年发布的《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基本确立了以《绿色信贷指引》为核心的绿色信贷体系,银行机构信贷业务与环保相结合的经济手段上升到了国家战略层面。此外,以银行为主的金融机构不断跟进,制定了多项绿色信贷管理办法,加强了行业内外约束力。相关产品的推出弥补了我国绿色金融创新力低的缺陷。但是,我国绿色信贷规模仍有很大的上升空间,占信贷业务的比重仍未达到均衡的状态;且服务对象主要针对大型企业,无法覆盖一些中小微企业。发达国家格外注重绿色信贷理念的宣传与教育,积累了许多发展经验,从法律法规、行业政策、政府鼓励机制等方面看都具有完备的体系,可操作性强。自20世纪70年代绿色项目融资就已经计入一些发达国家商业银行的业务中。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在发展战略、基础建设、管理手段、业务创新等方面都构建了相对成熟的体系。如出台的《赤道原则》、GRI体系、TCFD工作组建议和报告等标准,完善了绿色信贷信息披露体系,在理念、方针、实施、监督、评价及信息公开等方面都有完整的规定。保证资金高效率向环保行业渗透的同时,限制“两高一剩”等不达标产业的资金投入。《绿色信贷指引》与众多国际金融机构采纳的《赤道原则》有许多相通之处,但前者对我国的银行业有很强的规范性、导向性作用;后者是一个自愿性的标准和原则,政府参与程度并不高。2.绿色债券:我国发展迅速、成效显著;发达国家市场规模大我国绿色债券得到了政府的高度重视,市场基础设施建设良好,产品种类丰富,仅用几年的时间成为了全球第三大绿债市场。2014年我国首支碳债券的发行成功,拉开了中国绿色债券的序幕。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非常迅猛。2016年我国绿色债券发行规模占世界总量的39%,位居世界第一,近两年也一直保持着全球前三的稳定成绩。符合国际定义的绿色债券占比逐年上升,并一直维持着较高的信用等级。目前我国最主要使用的绿色债券核准方案为发改委发布的《绿色债券发行指引》和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发布的《绿色债券支持项目目录》。目前,我国绿色债券市场作用力度较小,以政府调控和监管部门的核准监督为主导,故我国绿色债券标准具有自上而下的特征。目前,在国际市场按照自愿原则总结了两套全面可行的绿色债券国际准则,一是由国际资本市场协会(ICMA)发布的《绿色债券原则》(GBP),明确绿色债券发行信息和流程并提供投资指引,提升了债券市场的透明度和严格度以提供便利的服务。二是气候债券倡议组织(CBI)发布的《气候债券标准》(CBS),通过研究和推动绿色债券的发行标准,从绿色债券原则到行业标准到操作流程都制定了详细的方案,已成为引导发行者正确投资的行动指南。GBP和CBS作为国际市场最被广泛接受的绿色债券标准,与其他债券相比,不仅明确了债券界定分类、绩效认证、第三方评估等方面的细则,同时增加了行业透明度和责任属性。自2003年突破瓶颈以来,国际绿债市场的发展规模呈井喷式增长、发行主题产品种类更趋于多元化。国际债券的发展模式倾向于自发形成、自律管理。总体上国内外绿债市场的发展宗旨都是以促进环境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但由于具体国情、法律管理、行业发展模式的差异,其侧重点和具体项目的标准仍存在差异。3.绿色保险:我国发展供需不平衡、活力不足;发达国家市场多元化,体系较完善相比于我国绿色债券和绿色信贷的迅速发展,绿色保险便显得活力不足。虽然各地区已开展试点工作,但面临着实施效率低、收益难以预测、缺乏普适性等诸多阻碍。2007年《关于环境污染责任保险指导意见》的出台,我国正式开启了环境污染责任保险的试点工作,在2015试点工作得到加强,提供了政策和法律支持,但起色平平。据统计,相比于美国每年近40亿美元的环责险保费,我国市场存在严重的供需不平衡。从外部环境来看,我国的政策引导机制不健全,至今没有一部针对环责险的法律,对高污染风险企业的追究只停留在行政管理的层面,无法对企业形成有效的约束。从内部环境来看,我国绿色保险的产品种类单一,实施范围只针对船舶、天然气开发等强制要求参保的行业,噪声污染、光污染、水污染等规定范围外的领域却得不到社会的关注。无法适应环境污染种类的多元性和行业需求。发达国家的绿色保险体系相对完善,产品和服务几乎涵盖各领域,目前已进入成熟阶段。不同国家的经济发展情况、污染产生方式有差异,承保模式也不尽相同,主要分为以美国日本为首的强制型环责险、以德国为首的强制环责险与财务保证或担保制度互补的混合型环责险、以德国为首的强制型环责险。总的来说,国际绿色保险市场制度具有四个特点:“立法形式各具特点、参保范围逐步扩大、参保机构多元化、承保方式选择具有灵活性。但其最终目的都是加强企业对环境的管理、降低企业经营风险、有效保护受害者自身利益。碳金融:我国业务发展不成熟,市场被动;发达国家占全球市场主导地位,机遇与挑战并存我国作为世界最大的碳排放国之一,对发展碳金融有迫切的需求,目前正处在碳市场建设阶段,并持续释放正能量,作为一种系统性的复杂体系,碳金融对市场制度、法律管理、产品的开发设计核准等方面有很高的要求。相比于发达国家,我国碳金融起步阶段漫长。自2013年我国开启试点工作,截至2017年末全国碳排放交易体系才正式启动。碳金融进入落地实施阶段后取得了不俗的成果,仅仅一年的时间市场上已经出现了20多种碳金融产品,交易额超60亿元。在国际层面上,我国虽然是世界最大的碳供应国,但在国际交易活动参与度低,国际影响力有限,仍处于碳交易产业链的被动地位。就国内层面来看,我国缺乏普适统一的规则机制,政府调控力度有限,未能取得社会过多的关注,导致我国碳金融市场接受度较低。全球范围来看,碳金融兴起于《京都协议书》签署之后,但其涉及范围之广、影响主体之多令人瞩目。国际组织、中介机构、政府部门、金融机构等各方的利益博弈,导致碳金融成为金融领域新的发展方向。目前构建了欧盟排放交易体系、印度碳交易所、美国芝加哥气候交易所为主导的国际碳交易体系,有健全完备的引导机制做保障。此外,碳金融产品不断创新,主要分为市场的配额、抵偿、信用产品和衍生品,针对不同服务对象的不同需求层次,形成了种类丰富的碳金融产品体系,稀释了流动性风险。但是国际碳金融市场的多元化特征,涉及太多国家和市场主体,很难形成统一的制度体系,无形中增加了交易成本和不确定性风险。近几年全球碳金融规模跳跃性增长后速度有所放缓,机遇与挑战并存。(二)绿色金融发展概述我国这几年在循环经济的试行阶段的成就有了一些成果,由于我国各地区积极地尝试,一些成功的实验开始出现。各个地区的政府将绿色金融的发展和循环经济进行了练习,结合每个地区的经济发展策略的规定,我国的绿色经济有了很好的政治、经济、社会和技术环境的充分支持。(三)绿色金融功能特点研究从微观层面上看,金融产业发展本身就有一定的经济指标,在运营管理的过程中,需要规避各种风险问题,企业要自发性的引导产业结构调整,相对于传统行业之中,产能过剩、高污染、高能耗等问题,在政策支持之下,绿色产业以及新兴产业发展获得诸多的支持条件,金融行业能自发的投入绿色发展道路,相关的项目建设有针对性地进行,能够避免资金浪费的情形,还能给行业的创新发展提供支持条件。在金融活动之中,实现绿色金融的发展目标,需要利用多元化的融资条件,进行资金的筹措,比方说在绿色股票、债权、基金等市场化工具应用期间,绿色企业或项目投资资金的管理,金融机构要结合保险行业以及资金市场情况,将金融风险分散性的控制管理。金融活动之中,实现绿色贷款,并根据市场行情完成绿色金融产品的定价管理,不仅会影响传统金融的发展,还会出现环境风险问题,依托宏观政策进行保障以及管理,显然是不能顺应市场发展需要的,因此要构建多元化的资金市场,实现资本市场的全面管控,集中控制在绿色金融发展阶段的各类风险问题,从源头开始控制风险,实现风险控制目标。(四)金融功能下完善绿色金融1.完善绿色金融标准在新经济体制的影响之下,将绿色金融改革与创新实验的区域构建,根据试点地区的特质,将绿色投资管理的目标确立,完成绿色金融推广等相关工作,地方管理标准确立之后,政府以部门以及企业单位,结合绿色金融推广方案,将地方标准进行探索分析,一些企业已经完成绿色项目的认证,还建立了完善的评价标准,在绿色项目发展阶段,开展一系列的探索分析。我国成立金融标准化的委员会,相关的业务管理部门以及金融机构,和市场经济主体都要根据行业标准要求,抽调相关的人员成立专项工作小组,对组内成员进行组织协调,成立专家组并提供相应的资金支持,根据传统的机构发展模式,进行标准体系的架构,按功能划分相应的标准,将完善的体系框架构建,为后续的跨行业、跨市场的绿色金融统筹发展奠定良好条件,此时经过研制以及组织管理,绿色金融项目发展能获得更多的便捷条件。建立分工责任制,在绿色金融国家以及行业标准确立之后,采用集中受理或申报等方案,将唯一归口的管理权力以及职责确定,避免出现按部门或行业,进行单独的项目研制、重复申报等情形,从源头开始杜绝资源浪费现象,将监管效力不断提升,为推动标准落地提供相应的组织与保障条件。2绿色金融项目研制以及实施的秩序性绿色金融标准确定之后,作为重要的金融基础设施,需要将创新发展目标确定,规范行业发展行为,集中控制市场风险问题。需要将绿色行业基础建设做好,按照行业标准,制定统一的项目管理模式,并寻找技术突破的相关方案。主管部门要紧抓绿色金融基础标准,集中进行项目管理。此时绿色金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参与绿色金融活动的企业单位,也需要结合自身的业务领域以及专业特色,将满足行业标准的发展模式构建,注重监督管理以及风险防范机制的完善。地方实施绿色金融发展与中央部门的行政管理要求,存在一定的细节性差异,因此需要控制标准错位问题,制定相关制度的同时,也需要配合国家要求,有序推进相关工作,在实践工作阶段,对绿色金融的广度、效率等集中进行控制,避免地方政府为追求政治业绩,获得财政信贷支持等等,而降低地方标准,出现不公平竞争的情形。需要在绿色项目研发阶段,将宣传管理工作有效落实,构建完善的激励制度,并实现评价管理等工作,防范相应地风险问题。(五)构建绿色金融的对策建议1.完善绿色金融的法律法规体系我国的金融发展的必要的不可缺少的规则就是科学、严谨和完备的法律制度,只有在法律的规范下,绿色金融的才可以拥有全面的保护。全球的发达国家对于绿色金融的法律建立上的实施操作也让我国有了相应的参考。美国的超级基金法阐述了由于环境影响和能源消耗影响让绿色基金的发展产生的风险和产生的盈利,并且建立了金融机构在环保中的法律规定对其进行监督,从而让绿色金融顺利的发展。虽然国内已经制定了对于绿色金融发行和运营的相关规范,可是还没有达到法律约束的程度,所以产生的效果也不是很高。现今,在绿色金融上有着高效果的执行力和约束力并且比较完善就是《节能减排授信指导意见》,我国可以基于这个制度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把这个制度提升到法律方向,对于绿色金融制定相应法规。让相关的金融机构可以更加明确地了解到节能减排的重要性,进而扩展节能减排方向上的相关业务。在这个法律中应该对于管理绿色金融方面、金融服务的方式、鼓励和推进方法和相关的考核标准和规则、法律制度进行全透明的规定。在建立的法律中也应该对于相关执行管理监督部门进行相关的明确分工和权责限制,最终制定严谨的行管机制。国内的绿色金融主要包括绿色信贷、绿色证券、绿色保险等等方面。但是在进行绿色金融体系中,也应该涵盖有关制定绿色银行的相关法律规定、绿色证券和绿色保险的法律法规,对于和银行业务无关的业务也应该进行法律的约束。比如,在建立绿色保险的法律法规。由于国内对于绿色保险法规的建立是一片空白的阶段,所以更应该加急建立相关法律规定。第一,制定相关的《责任保险法》,并且把绿色保险纳入其中作为核心部分。清楚制定这个法律制度的目的和相关规则是什么,还有对于法律针对的人的相关权责和构成,其进行赔偿的区域和相关责任等等因素,第二,其观景保护基本法律法规中需要制定相关的绿色保险的法律约束条例,对于相关环境破坏的相关赔偿需要制定和确定实施其由于污染环境而负责的责任,制定“污染环境责任保险”条例,对于相关保险条例的详细内容进行规定,例如设定我国的绿色保险投保方法和对于投保企业和投保个体的相关规定。第三,基于我国国内的相关经济的情况,在相关发达地区进行绿色保险的实施,在实践中对于绿色保险再次进行改进。2.建立体系化的绿色金融发展创新机制金融在我国历史上极大地推动了生产及经济的快速发展,是资本吸收及市场投资的中介。然而,金融市场的资金因为受到了计划经济的影响,因此它并不是根据市场的经济制度来完成的,由此开展了一场市场方面的改变,并且绿色金融为这项改变提供了道路和方向。循环经济的投资离不开许多机构的共同进行,对于资本的需求,金融投资需要在额度及形式上进行全面协调和配合,尤其对于绿色金融来说,绿色金融拥有循环经济服务,因此,要运用多方面的内容,例如:金融制度、规则、管理体系等方面对具有循环经济服务的绿色金融的框架进行构建。下图是绿色金融作用良好发挥的基础上的绿色金融发展机制框架。图1针对循环经济服务的绿色金融机制三、结论本文主要对绿色金融如何有效发展创新进行研究,基于相关理论对我国绿色金融发展现状进行探讨,发现我国缺乏完善的绿色金融政策法律体系、.绿色金融发展机制尚未形成、绿色金融发展的渠道和产品不足这三个主要问题,结合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