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心悟》药对配伍规律研究_第1页
《医学心悟》药对配伍规律研究_第2页
《医学心悟》药对配伍规律研究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医学心悟》药对配伍规律研究

“医学心”是清代医生程国鹏根据自己的医学经验,以“内经”、“难经”和历代医家的精髓编撰的。其理论与临床紧密结合,论述全面中肯,语言简明平易,治法切于实用,特别是对药对的运用尤为精妙。笔者对《医学心悟》内科、妇科所涉及的205首方剂进行分析,找出其中的药对,试图对其药对的运用进行阐述。1中药配伍的种类药对,又称“对药”,是临床用药时,相对固定的两味中药的配伍形式。其组成虽然简单,但包括了配伍的各种类型。通过合理的药对配伍能使药效增强或更加全面,又能减少、消除个别药物的毒副作用。2组内配伍药物根据计算机统计结果,205首方剂中,使用频次4次以上的药对199组。其配伍形式多样,包括七情和合配伍、以性味为主配伍、功效为主配伍、阴阳配伍、刚柔配伍、引经配伍等。下面按功效划分具体分析这些药对。2.1桑枝的功效考证宣散配伍就是功效以宣透发散为主的药物配合在一起使用,如桑枝与秦艽的配伍。《本草征要》云:“桑枝,味微苦,性平,无毒。入肝、脾二经。祛风湿,利关节。肩臂酸疼,肌肤麻木。”《本草从新》有关桑枝的记载:“通关节,行津液,祛风利水,治风寒湿痹诸痛。”桑枝能够祛风通络治疗风湿痹痛。秦艽能够祛风湿止痹痛,《神农本草经》对此记载:“味苦,平。主寒热邪气,寒湿,风痹,肢节痛,下水,利小便。”两者配伍相须为用,增强了祛风除湿清热的作用。2.2降逆止第、增发胃升降配伍就是用药性升浮的药物与药性沉降的药配伍使用,利用药物之间的升降关系,更好的调畅气机。比如生姜和半夏的配伍,香砂二陈汤运用这个药对治疗腹痛。《本草新编》认为:“生姜,味辛、辣,大热。通畅神明,辟疫疬,且助生发之气。”生姜性温入脾胃二经,可温中阳而升发脾胃之气。《新修本草》记载半夏:“味辛,平,生微寒,熟温,有毒。主伤寒寒热,心下坚,下气,喉咽肿痛,头眩,胸胀……心下急痛坚痞。”半夏降逆止呕、消痞散结可治心下痞满。生姜与半夏一个是升发脾胃之气,另一个可降胃气散结滞,两者一升一降,使脾胃呆滞之气机通畅。2.3强化养血作用把两个或两个以上具有补益作用的药物放在一起使用,能增强其补益效果,这就是药物的补益配伍。这种配伍方式分为同类补益药物的配伍和不同类补益药物的配伍,前者如当归和白芍。当归入肝、心、脾经,能够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本草蒙筌》对当归补血、活血作用描述为:“当归能逐瘀血,生新血,使血脉通畅与气并行,周流不息。”白芍能养血调经,平肝止痛,敛阴止汗,《滇南本草》谓其:“味酸、微甘,性微寒……调养心肝脾经血。”白芍与当归配伍使用可增强其补血作用,李时珍曾说:“芍药……同当归补血。”当归、白芍二者单独使用都有滋阴养血作用,配伍入药不但补血之效更强,且白芍得当归祛瘀生新之力,使其能治产后血虚之类兼有瘀血的血虚症。不同类的补益药对适用于较复杂的虚证,如人参和当归这个药对气血同补。《汤液本草》认为人参“补气不足而泻肺火,甘温而补阳利气。”人参能大补元气,补脾益肺,生津,安神。人参与补血之当归相配,使药对气血俱补,且人参补气还有益气生血之效。2.4补肾之阴、通养安神、养脾安神补泻配伍是以祛邪为主的药物与扶正为主的药物配合使用,起到扶正祛邪、攻补兼施的作用,山药和茯苓就是如此。山药可滋补肺脾肾之阴。茯苓利水渗湿、健脾安神。《新修本草》谓其能“利小便……调脏气,伐肾邪,长阴。”肾为水脏,若肾阴不足影响蒸腾气化水湿功能,则可有湿浊而生。两者能补肾脏不足之阴,又可泄水湿,而且山药与茯苓相伍避免了滋腻太过。所以说这个药对补中有泻,泻中有补,实为滋补肾阴之良药。2.5疏肝理气—理气配伍理气配伍就是调理气机的药物配伍使用,以增强疏理气机的作用,比如陈皮和香附配伍。《汤液本草》谓陈皮:“气温,味微苦。辛而苦,味厚,阴也……能益气……去滞气,推陈致新。”陈皮理气健脾、燥湿化痰,主治脾胃气滞所致的脘腹胀痛、恶心呕吐、泄泻和湿痰、寒痰咳嗽。《本草易读》称香附:“甘,苦,微寒,无毒。足厥阴、手少阴药也。理一切气血,止诸般疼痛。解情思之结郁,除胸腹之客热。”香附有疏肝理气解郁、调经止痛之功效,可治肝郁气滞引起的胁痛、腹痛、月经不调、乳房胀痛等。两药相伍,增强了彼此疏畅气机之效,且香附能领陈皮入肝经治疗肝郁气滞的胁痛、腹痛,陈皮引香附入脾胃经可治脾胃气滞的脘腹胀痛、胀满、呕吐、呃逆等。2.6—理血配伍理血配伍就是能治疗血分病变药物配伍使用,如当归和川芎。在《本草新编》中记载:“川芎,味辛,气温,升也……入手、足厥阴二经。功专补血。治头痛有神,行血海,通肝经之脏,破症结宿血,产后去旧生新,凡吐血、衄血、溺血,便血、崩血,俱能治之。”古人谓川芎为血中气药,与人参、黄芪、白术等同用则有补气之效,与补血之药合用则补血力增,清代医家陈士铎称之“若与当归、熟地、山茱、麦冬、白芍以补血,未必不生血以生精也。”血虚之人若仅滋阴补血,血生而不动易为瘀滞,配伍辛香之理气药又恐辛散太过耗伤阴血。补血之药惟有与既补养新血又具辛散之川芎为伍,补血之效更甚且能补而不滞。2.7普遍涉及应养血气,调和气血气分药和血分药配伍使用就是气血配伍。因为气血之间关系密切,经常是气血同病,而且病情多复杂,所以这种形式的药物配伍临证时经常使用,适应证有气血俱虚、气滞血瘀、气虚血瘀、气血俱热、气血俱寒等。白术和白芍的配伍就是其中一例。《本草征要》谓白术:“味苦、甘,性温,无毒。入脾、胃二经……得土之冲气,补脾胃之良药也。脾胃健于转输,新谷善进,宿谷善消。”脾胃乃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虚则水谷精微不能化生,继而气血俱不足。白芍养血调经,是临床治疗血虚常用药。两者相伍,白术健脾益气使气血生化有源,可助白芍滋阴养血;白芍养阴和血又能佐制白术之苦燥。白术和白芍一气一血,既补血又有益于血之化生,实为临床补血之良配。2.8茯苓利水渗湿除湿配伍是由具有祛湿利水功效的药物在方中配伍使用,如茯苓和泽泻。茯苓在《本草经集注》中记载:“味甘,平,无毒……咳逆,止口焦舌干,利小便。止消渴唾,大腹淋沥,膈中痰水,水肿淋结,开胸腑,调脏气,伐肾邪。”现代一般认为茯苓利水渗湿治疗各种水肿。《证类本草》称泽泻:“味甘、咸,寒,无毒。主风寒湿痹,乳难,消水,……除五脏痞满,起阴气,止泄精、消渴、淋沥,逐膀胱三焦停水。”中药学教材认为泽泻利水渗湿能治疗小肿、小便不利、泄泻等。泽泻以其甘淡,直达肾与膀胱,利水渗湿。茯苓淡渗可助泽泻利水渗湿之力,且茯苓尚可健脾益气而制水。所以两者相须为用可明显增强利水渗湿之效。3大量应用药物,既可提高药物的毒性,又能提高药物的配伍能力,降低药物的副作用,并能提高药物的安全性药对是通过长期临床实践中总结出来的,通过一定的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