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所论文开题报告_第1页
研究所论文开题报告_第2页
研究所论文开题报告_第3页
研究所论文开题报告_第4页
研究所论文开题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博士

硕士研究生论文选题报告及论文工作计划研究生姓名学科(专业)研究方向指导教师2010年11月27日填选题报告须知、选题原则(一)博士生:1、应选择学科前沿,对科学技术进步有重要的理论意义或较大理论意义的课题,也可选择对国民经济发展有重要或较大理论意义或实用价值的课题。2、课题具有很大的难度,便于作者做出创新性成果。3、要有先进的科学实验或运算手段验证理论作保证。4、要尽量结合导师的科研任务进行选题。5、要广泛阅读文献资料,要对本学科及相关学科研究状况和最新进展有全面的了解,写出文献综述。(二)硕士生:1、应选择有较大的科学研究意义或有一定理论意义的课题,也可以选择对国民经济建设有较大实用价值或一定价值的课题。2、课题要具有先进性,便于作者提出新见解。3、课题要有一定的份量和难度,同时要考虑在一年内完成。4、要对实验条件,计算手段有恰当的估计。5、要尽量结合导师的科研任务进行选题。6、要广泛阅读文献资料,了解本领域国内外学术研究动态,写出文献综述。二、基本要求1、查阅文献资料一般要:博士生中外文献限于近5年内50篇以上;硕士生30篇以上。2、博士生通过选题报告后与论文答辩申请相隔期为1.5年,硕士生为1年。博士生要在省级以上科技情报所进行查新。3、书写格式:(1)论文题目(或选题范围)(2)综述(国内外在这一领域已进行的工作及自己要进行的研究)(3)课题的实用价值或理论意义(4)课题研究方案(5)实验、试验设想(6)所阅读的文献、资料(7)论文工作安排选题报告论文题目(或选题范围)基于FMEA及FTA的金川龙首矿通风系统可靠性研究一、综述:1)选题背景煤炭是我国的主要能源,然而煤炭开采却是我国工业灾害最严重的行业,安全生产形势十分严峻。煤炭生产过程中的安全事故事时有发生,主要包括瓦斯爆炸、煤炭自燃、粉尘危害、有害气体的中毒和窒息等,其主要原因是矿井通风系统不完善。而且,煤矿开采工作面的粉尘含量高,光线可见度极低,严重影响工作人员的健康和安全作业等。同时,随着浅部煤炭资源的枯竭,开采深度将不断增加,预计至2015年,我国将有80座煤矿采深达800〜1500m,从而导致井下作业温度高,工人作业环境差、作业效率低等。所以,应努力提高矿井通风系统的合理性,以增强对事故的防范和抗御能力。矿井通风是煤矿生产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良好的通风效果是解决煤炭生产安全事故,特别是上述瓦斯爆炸、粉尘超标及高温的有效途径,据统计,煤矿通风系统可排除全矿瓦斯量的80%〜90%,采煤工作面瓦斯量的70%〜80%和粉尘量的20%〜30%以及深井热量的60%〜70%。然而,矿井通风系统构成极其复杂,系统网络、动力或控制设施的每个环节故障都将引起整个矿井通风系统的失效。即系统构成极其复杂,影响因素繁多,故障发生具有一定的随机性和模糊性,且随开采阶段不断下降和工作面变化,系统具有一定的动态性,为完善的矿井通风系统构成和可靠性研究带来一定的困难。因此,建立一个能满足日常生产需风,保证风向稳定、风质合格,并且灾害时期又能保持通风动力设备运行可靠、稳定、能快速实现救灾决策的通风系统是至关重要的。然而,目前国内外对矿井通风系统可靠性研究大都存在考虑因素不系统、使用方法仅局限于特定对象等缺点。本文在建立完善的动态矿井通风系统和动态通风系统故障树(FaultTreeAnalysis,FTA)的基础上,使失效模式与后果分析法(FailureModesandEffectsAnalysis,FMEA)和故障树分析法(FTA)相结合,旨在获得能够适用于众多矿井通风系统可靠性的研究方法。2)国内外研究现状与水平前苏联在这方面研究得较早,他们采用的评定方法主要有结构法、模拟模型法以及统计评价法等。结构法是以确定巷道单位长度的相对可工作系数为基础。对可靠性的评定和制定提高通风系统可靠性的措施,也可采用这种比较方法。这种方法虽然简单,但必须具备通风系统的拓扑值、巷道长度,通风构筑物的数目和类型、主要巷道群的相关可工作系数等。模拟模型法按照系统通风参数的分布密度来模拟矿井通风系统的可能状态,确定通风系统工作过程的时间离散化,应考虑系统各单元预防检修到突然破坏的时间间隔分布密度。通风系统状态模拟运算次数应根据其可靠性计算精确度来决定,每次模拟运算均需计算系统的风量分配和记录失效情况,根据各次运算状态的模拟结果,计算出全矿通风系统的可靠性总指标。统计评价法应用在文献[12]中,对矿井通风系统可靠性进行了统计评价,认为通风系统应当按照设计的风量分配运转,即通风系统各分支的风量都应在容许范围内。如果这种状况受到破坏,就是矿井通风系统发生了故障。我国矿井通风领域可靠性研究是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的。北京理工大学、中国矿业大学、中国煤炭科学研究总院的抚顺分院、东北大学和辽宁工程技术大学等科研院所与现场实际相结合,在矿井通风系统可靠性指标确定、通风系统可靠性基础理论研究以及不确定性环境下矿井通风网络分风理论研究等方面都进行了有益探讨,且取得了一定成果:(1)对井巷通风阻力进行了广泛的研究与测定;(2)建立了各类作业面紊流传质方程及污染物浓度分析计算方法,为风量计算方法提供了理论依据;(3)应用电子计算机计算和分析复杂通风网络,为矿井通风系统分析提供了有效的方法;(4)射流通风理论与技术得到发展,利用风流动压的方向性调节与控制风流的技术获得应用;(5)矿井火灾时风流非稳定流动规律的研究不断深化,建立起若干典型风流控制方案;(6)受控循环通风理论推动了空气净化装置的研制和污染源控制技术的发展;(7)深井热源、空气与围岩热交换和矿井热环境控制理论与技术有较大进展,初步形成矿内热力学理论体系;(8)开展了露天矿通风理论与技术的研究等等。然而,以上针对矿井通风系统可靠性的研究大都存在一点问题,主要表现为:仅使用可靠性工程理论对通风系统中的局部元件进行了研究,缺乏系统性和综合性;研究大多只是针对通风网络进行的,并且风网中风路的可靠性指标只体现了风阻发生某种变化后的结果,未能充分考虑主通风机、通风机械及其它不确定因素对风路的影响,因而不能准确地描述通风系统的全部特征;缺乏对矿井通风系统动态特性的研究,忽视了监控反馈系统对矿井通风系统故障反馈,以便及时排除故障的作用;所采用的方法、思路及公式等仅适用于所研究的特定通风系统,无法具有适用于普遍矿井通风系统的功能。基于以上存在的问题,本文在充分考虑矿体特性(瓦斯及有害气体突出)、通风系统组成元件可靠性、通风网络易发生的故障及监控反馈系统的基础上,建立完善的动态矿井通风系统和动态通风系统故障树(FaultTreeAnalysis,FTA),采用失效模式与后果分析法(FailureModesandEffectsAnalysis,FMEA)和故障树分析法(FTA)两者相结合的方法对矿井通风系统可靠性进行先研究。研究过程中,充分考虑通风系统的动态变化,并以三角模糊数作为基本事件的模糊发生概率,解决基本事件无概率统计和模糊概率的问题,更加符合矿井通风系统的实际情况。二.实用价值和理论意义矿井通风系统是煤矿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安全可靠的矿井通风系统能有效提高矿井的防灾抗灾能力。随着浅部煤炭资源的枯竭和对煤炭资源需求量的不断增加,煤矿开采深度将不断增加,开采规模亦将不断扩大,相应地矿井通风系统将变得更加复杂,可靠性将大大降低。特别是有些煤矿盲目增加采掘面,存在超通风能力生产现象;通风网络结构复杂,形成许多角联的子系统,同时不合理串联通风、扩散通风等通风方式的存在,造成风流不稳定,增加了技术管理难度;生产布置过分集中,造成有的区域风量过剩,有的区域风量不足;矿井通风阻力过大,造成通风系统的通风能力不足,部分矿井仍然使用老、旧、杂的风机,附属装置通风阻力大,造成通风机效率低;漏风率大,使矿井有效风量降低。因此,矿井通风系统的种种故障必将成为制约煤矿资源安全、经济、高效回采的瓶颈。通过对通风系统可靠性的研究,及时发现系统正常运转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故障和事故隐患,给矿井通风系统的设计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为通风系统整体或单元性能的评价找到更加全面而合理的指标,是防止和减少矿井通风系统事故发生,保障其安全、经济、高效运转的关键;也是优化通风设计、促进安全生产的一项重要任务。国内外自20世纪80年代开展这方面的研究工作以来,已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并取得初步成果,但由于问题本身的复杂性,还有很多问题未能解决。本研究是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之上,进一步探索矿井通风系统可靠性分析方法及解决通风问题的方案,采用失效模式与后果分析法和故障树分析法者相结合的方式,对提高矿井通风系统的安全可靠性和抗灾能力有很重要的意义,主要表现在:建立了完善的动态矿井通风系统组成,为全面、详细地系统可靠性评价奠定基础;采用的研究方法具有普遍适用性和推广性,可应用于任何矿山的通风系统可靠性研究;对矿井通风系统可靠性以及影响因素进行定量化分析;通过提高通风系统可靠性来进一步提高矿山企业生产过程的可靠性;通过对通风系统可靠性的研究,有效改善井下工人的劳动作业环境,减少和杜绝矿山灾害事故的发生;为我国煤炭资源深井开采和高产提供保障,以实现煤炭资源的安全、经济、高效回采。三:论文研究方案1研究内容及方法首先通过大量的文献检索,充分考虑矿体特性(瓦斯及有害气体突出)、通风系统组成元件可靠性、通风网络易发生的故障及监控反馈系统等,建立完善全面的动态矿井通风系统,为可靠性分析研究奠定基础;采用失效模式与后果分析法(FEMA)对矿井通风系统可能发生的故障模式、后果分析、检测方法、补救措施等进行研究,指导深层次的事故树(FTA)分析;建立系统的动态故障树,以三角模糊数表示基本事件的发生概率,使用最小割集对系统可靠性进行定性分析,再通过专家打分的方式确定基本事件发生概率,计算顶事件的模糊重要度,进行定量分析,最终得出影响矿井通风系统可靠性的主要因素及系统可靠性程度;以我国金川龙首矿为实例,现场收集通风系统方面的资料,进行其通风系统可靠性分析,指导其安全、经济、高效开采。2技术路线本论文采用的技术路线如图1—2所示。理论对比分析I完善的动态^矿井通风系统qrI'FEMA表分析动态系统故障树动态FTA分析||某矿山通风系统实例分析1!I现场调研II数据收集实例分析n1总结图1—2技术路线图四、实验,试验和试想(1)通过调查研究,获得所需数据信息,从而为以后分析、设计做准备;(2)大量阅读有关资料,对国内外矿井通风系统可靠性进行更深入的了解与掌握,以便为自己论文的论述提供强有力的论证材料,使论文有说服力和参考价值。五、参考文件:[1]陆冈山韩可琦,肖桂彬.矿井通风系统可靠性的模糊综合评价J].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200&25(2):244-247.⑵曾德容,何正友,于敏.地铁牵引变电所可靠性分析[J].铁道学报,2008,30(4):22-27.⑶王鹏,张贵新,朱小梅,罗承沐,顾立华.基于故障模式与后果分析及故障树法的电子式电流互感器可靠性分析.电网技术,2006,12:26-28.[4]相晓鹏,邵玉槐.基于最小割集法的配电网可靠性评估算法[J].电力学报,2006,21(2):149-153.⑸张瑞林,鲜学福,闫江伟,等.基于事故树分析的瓦斯突出控制因素研究[J].中国矿业,2005,14(5):14-16.林柏泉,周延,刘贞堂.安全系统工程[M].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5.(7)徐义勇.FTA在矿井瓦斯爆炸安全评价中的应用[J]•矿业安全与环保,2007,(5).张国枢.通风安全学[M].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0.23-28王永传,郁文贤,庄钊文.基于故障率为模糊数的故障树分析方法研究[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0,(12):102-107.李漾,周昌玉.基于故障树的冷却器失效模糊综合评判方法.石油天然气报,2005,(2).ChangDeqiang,LiuJingxian,ChenBaozhi.Numericalsimulationofventilationinblindingheading[J].JournalofCoalScience&Engineering,2008,(14).冯治斌.基于事故树分析法的矿井水灾安全评价.中州煤炭,2003.(4).吴中立.矿井通风与安全[M].北京: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1989.(8).王超,王凯,韦彩平,周少强.采煤面瓦斯爆炸事故的事故树分析与防治,能源技术与管理,2008.3.56-62.邓明.矿井采煤面瓦斯爆炸事故树分析J].工业安全与环保,2002,28,(11).冯肇瑞,等.安全系统工程[M].125-156.闫志铭,武建国.事故树在分析采煤工作面瓦斯爆炸事故原因中的应用[J]矿业安全与环保.2003.31-32.ChengLei,YangYunliang,XiongYaxuan.Assessmentindexstructureofmineventilationsystemandapplication[J].JournalofChinaUniversityofMining&Technology,2005,15(2):135-140.裴扬,宋笔锋.故障树分析的等效失效概率计算方法.机械工程学报.2003,(5)ChenSM.WeightedfuzzyreasoningusingweightedfuzzyPetrinets[J].IEEETransactionsonKnowledgeandDataEngineering,2002,14(2):386-397.陈真,胡宁,许亮.自动变速器液压控制系统FMEA,机床与液压.2007.15-17.杨伦标,高英仪.模糊数学原理及应用[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1993.(8)张晓丽,杨建强,常春影.基于不确定性分析的模糊故障树的模糊数选择[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5.53-56.赵艳萍,贡文伟.模糊故障树分析及其应用研究[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1.(7)肖丹秦,文贵,邸志强.模糊故障树分析法及其在矿井水灾评价中的应用•矿业安全与环保,2006.68-76.董玉华,高惠临,周敬恩,冯耀荣.长输管线失效状况模糊故障树分析方法.石油学报,2002.14-16.隋鹏程,陈宝智,隋旭.安全原理.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2.21-25.吴萌岭,王孝延,严凯军•微机控制直通电空制动系统的FMEA和FTA分析.机车电传动,2008.35-37.李彬,郭忠林.FTA在某地下矿运输事故安全评价中的应用.铜业工程,2005.(4)林友,黄德镛,刘名龙FTA在某露天矿边坡安全评价中的应用.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理工版),2005.12-14.吴彤,涂光瑜.采用模糊集合论事故树法的变压器故障分析.水电能源科学,2008,6.刘娜,高文胜,谈克雄,等大型电力变压器故障树的构建及分析[J].中国电力,2003,36.(9)李青,陆廷金.三角模糊数的模糊故障树分析及其应用[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00,29.31-33.武庄,石柱,何新贵.基于模糊集合论的故障树分析方法及其应用J].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2000,22.18-21.董玉革,朱文予,陈心昭.模糊故障树分析及应用[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1996,19.34-38.贾智伟,景国勋,张强,段振伟.基于三角模糊数的矿井火灾事故树分析.安全与环境学报,2004,8.48-50.LiQing(李青)andLuTingJin(陆廷金).Taulttreeanalysisbasedontrianglefuzzynumeralandapplication[J].JournalofChinaUniversityofMineandTechnology(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00,29.韩邦华,吴慧媛.基于故障树的主风机失效分析.机械设计与制造,2005,4.12-15.朱继洲.故障树原理和应用[M].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1989.31-34.虞和济,韩庆大,李沈,等•设备故障诊断工程[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001.黄相岩,程文东.基于事故树理论的矿山人员触电事故致因分析.中国西部科技,2008,6.43-45.杨军伟,林大能,张鹏等.基于事故树理论的爆破事故致因分析[J].采矿技术,2007,7:(5).彭伟功,周继军,向晓东等.可靠性理论在公共安全领域的应用研究[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9,19(4):16-20.

论文工作计划论文工作计划起止日期阶段工作内容及计划完成的指标论文目的、意义与文献综述研究动态矿井通风系统组成研究采用失效模式与后果分析法研究进行通风系统动态故障树分析实例分析论文修改提交论文论文答辩至2011.1至2011.3至2011.42011.5至2011.62011.7至2011.82011.92011.102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