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设计_第1页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设计_第2页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设计_第3页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设计_第4页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5

一粒豆荚里的五粒豆

【教学目标】

1.认识“荚、豌、按、僵、苔”等8个生字,会写“豌、按、适、恐、枪”等16个字。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从不同的角度思考,并能自己提出问题。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体会童话魅力。

3.理解文本的内容,体会小豌豆为人们做好事的美好心灵。从而使孩子们懂得生活中不能没有爱,爱是最伟大的,也是最幸福的。

【教学重点】

1.认识“荚、豌、按、僵、苔”等8个生字,会写“豌、按、适、恐、枪”等16个字。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从不同的角度思考,并能自己提出问题。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体会童话魅力。

【教学难点】

理解文本的内容,体会小豌豆为人们做好事的美好心灵。从而使孩子们懂得生活中不能没有爱,爱是最伟大的,也是最幸福的。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过程

一、师生谈话导入

同学们,你们对豌豆熟悉吗?在通话世界里,豌豆也是有生命、有思想的。你们看--五颗小豌豆从豆荚房子里跳出来了,来到这个世界上,同学们想象一下会有什么故事发生呢?(教师板书:《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学生自读课文。在读文过程中,勾画出自己不明白的地方。

(先要求学生独立阅读,初步扫除语言障碍;再请学生在小组中互相帮助纠正读音;最后点名分段阅读课文,达到全班师生集体正音。)

3.谈一谈读完课文后的感受。

三、记忆字形,指导书写

1.分析记忆字形。教师要鼓励学生开动脑筋记忆

出示生字“荚、豌、按、僵、苔、囚、框、溢”

“构”是“木”加“匡”;“荚、苔”的偏旁都是草字头;“豌——碗”是形近字;“囚——因”是形近字。

2.书写指导。

出示生字“豌、按、适、恐、枪、耐、玻、璃、探、愉、绕、曾”

左右结构:豌、按、枪、玻、璃、探、愉、绕,书写时要左窄右宽;“绕”是左右结构的字,右上角没有一点。

上下结构:曾。

半包围结构:适。

指导学生按笔顺规则写字,并注意学生的写字姿势。

3.词语理解:

僵硬:(肢体)不能活动。

预感:事先感觉。

丰满:充足。

揭晓:公布(事情的结果)。

相称:事物配合起来显得合适。

囚犯:关在监狱里的犯人。

洋溢:指情绪、气氛等饱满而充分流露。

四、课堂小结

1.学生抄写生字词。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感悟课文内容。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听写字词。

探出愉快盘绕不曾按照舒适恐怕玩具枪

集体订正。

2.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围绕着什么写得?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5课《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板书课题:《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

二、理解课文。

1.豌豆在家庭里的地位是怎样安排的?

(按照在豆荚里的排列顺序。)

2.豌豆为什么想出去?哪个词具体说明了想出去的理由?“变得僵硬”具体说明了豌豆们已经成熟,想出去了。

3.五粒豌豆即将分开时,它们的想法有什么不同?

○1小组展开讨论,通过阅读提能从不同的角度提出问题。

○2汇报交流。

分角色读。指导朗读:读出前四粒豌豆骄傲的语气。

4.表现了豌豆们怎样的性格?

第一粒豆和第二粒豆:自高自大。(板书:自高自大)

第三、四粒豆:满足现状(板书:满足现状)

第五粒豆:随遇而安,喜欢过平静的生活。(板书:随遇而安)

(让学生体会到:小豌豆的长大满足了小姑娘的愿望,使她鼓励起了战胜病魔的信心。)

朗读指导学生读出惊喜的感情。

5.其余几粒豌豆后来是怎样的?

指名朗读。

(板书:吃掉了落到脏水沟里)

小组讨论后回答。

6.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a.课文说被青苔包裹的豌豆像“一个囚犯”,但它却长得很好,为什么?

b.母亲为什么要把一株豌豆苗说成“一个小花园”?

c.掉到水沟里的那粒豌豆真的很了不起吗?

d.小姑娘看到豌豆开花时的心情是怎样的?

小组讨论后回答。

生:我发现有的问题是针对课文的一部分的内容提出来的,有的问题是针对全文提出来的。

生:因为这粒豌豆正好落在青苔的缝隙里,适合豌豆的生长。

生:小女孩因为身体原因不能出去,即使到院子里都不能,窗台上的豌豆苗正好可以陪伴小女孩,也就是一个小花园,也是母亲一个美好的愿望。

生:一粒自大的豌豆没什么了不起。我还知道小女孩看到豌豆开花心情很好。小豌豆就是希望,是女孩对生命和生活的希望。

7.伴随着豌豆苗的成长,为什么小女孩的病慢慢好了?小组讨论。

生:豌豆的成长给了女孩希望,让女孩心情变好,女孩因此变得坚强,所以慢慢好起来了。这就是奇迹,是爱的力量。

三、拓展延伸。

我们通过本课的学习,感受到了爱的幸福,爱的神奇,同时更感受到奉献爱是最崇高的、最伟大的。只要我们都献出一份爱心。世界将处处充满爱!

小姑娘对小豌豆很感激,假如你是小豌豆,你会对小姑娘说些什么?

5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

第一粒:飞向世界

第二粒:飞进太阳落到脏水沟里

第三、四粒:射的最远

第五粒:该怎么样就怎么样一株植物随遇而安爱

【教学反思】

这个故事主要写豆荚里的第五粒豆子不小心落在了一个瘫痪的小女孩的窗台边,他没有埋怨恶劣的环境,努力的生根发芽,它吸引了窗户里面的小女孩,为了能每天看到发芽的豆苗,吃尽了千辛万苦,终于奇迹般地站了起来,真是不可思议!

1.让学生能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整节课我都饱含激情,以自己的情感感染学生,激发学生的情感。

2.不足之处是重点词句的理解这一环节,处理得不够到位。

6

蝙蝠和雷达

课题蝙蝠和雷达

课型讲读课文

授课时间2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蝙、蝠、漆”等13个生字,会写“蛾、蚊、即”等14个字。

2.朗读课文,能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理解飞机夜间飞行与蝙蝠探路之间的联系。

3.激发学生热爱科学、乐于观察和探究的兴趣。

4.搜集并能与同学交流有关仿生学的资料,提高信息搜集与处理能力。

教学重点教育学生理解好蝙蝠在夜里飞行的秘密是怎样探索出来的。

教学难点怎样使学生理解蝙蝠利用超生波导飞,飞机的雷达导航的工作原理。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1.认识和会写生字。

2.能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设计设计意图

导入

一、激发兴趣,引入课题

(出示蝙蝠和雷达的图片)(课件出示2)

同学们,你们认识图片上的事物吗?(是蝙蝠和雷达)谁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它们的情况?蝙蝠和雷达是两种完全不同的事物,那他们之间有什么联系呢?我们一块儿来学习第6课。(板书:

蝙蝠和雷达)【设计意图:用直观的教学手段让学生容易理解。】

新课教学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自读课文,排除字词障碍。

2.师检测读生字和课文的情况;特别强调注意“蝙、荧”的读音。

3.自己默读课文,试着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4.生反馈,并要求学生说出归纳的方法。

5.师小结归纳主要内容的方法:可以用课题拓展法、也可用把各部分的意思相加的方法、还可

以用抓住要点的方法。

三、记忆字形,指导书写

1.分析记忆字形。教师要鼓励学生开动脑筋记忆

出示生字“蝙、蝠、启、即、锐、系、铛、蝇、证、揭、障、荧、屏”(课件出示3)

“蝙、蝠、蝇”的偏旁都是虫字旁;如“蝙”不能读成“piān”,“锐”翘舌音要读准,“荧”

要与“萤”要区别开。

2.书写指导。

出示生字“达、蚊、即、科、横、竖、绳、系、蝇、证、研、究、驾、驶”

(课件出示4)

指导书写:“绳”去偏旁加一虫字旁变成“蝇”都是左右结构的字,书写时要左窄右宽;“即”的第五笔是点。“蛾、蚊、科、横、证、研、驶”

都是左右结构的字,书写时要左窄右宽。

指导学生按笔顺规则写字,并注意学生的写字姿势。

四、朗读课文,自主学习

1.请同学们轻声读课文,看看课文中哪几句话直接写出了蝙蝠和雷达之间的关系。

(课件出示

5)

提示:看看哪一句话既写了蝙蝠又写了雷达。

2.交流后展示并齐读一遍。

在漆黑的夜里,飞机怎么能安全飞行呢?原来是人们从蝙蝠身上得到了启示。

科学家摹仿蝙蝠探路的办法,给飞机装上了雷达。

3.小结并质疑。

这就是课文的主要内容。围绕这个主要内容,你们还想知道些什么?

(可能提出:人们从蝙蝠身上得到了什么启示?蝙蝠是怎样探路的?为什么装上雷达飞机就能安

全飞行了呢……)

4.引导学生自读自悟。

这些问题老师都明白,那么是老师告诉你们呢?还是——

是啊,科学家揭开蝙蝠能在夜里飞行的秘密真不容易,费了不少功夫,那蝙蝠和雷达到底有什

么联系呢?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

【设计意图:扫除字词障碍,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设计意图:指导学生写好字的结构,把字写正确、写美观,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设计意图:读句子,抓住重点词语理解课文内容。】

课堂小结及拓展延伸

五、拓展延伸,体会情感

课下搜集有关蝙蝠的资料,积累在采蜜集上,下一节课我们一起来欣赏。

(课件出示6)

【设计意图:资料的积累,有助于学生了解课文内容。】

课堂作业新设计

一、读一读,并给下面的加点字加上拼音。

(

)

(

)

(

)

(

)

(

)

二、看拼音写词语。

fēi

é

xué

jià

shǐ

yán

jiū

(

)

(

)

三、仿写句子。

蝙蝠就像没头苍蝇似的到处乱撞,挂在绳子上的铃铛响个不停。(仿写比喻句)

大熊猫就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懒懒地躺在地上晒太阳。

【答案】

一、biān

jiē

zhànɡ

pínɡ

二、飞蛾

科学

驾驶

研究

三、喝醉了的老汉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能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理解飞机夜间飞行与蝙蝠探路之间的联系。

2.激发学生热爱科学、乐于观察和探究的兴趣。

3.搜集并能与同学交流有关仿生学的资料,提高信息搜集与处理能力。

教具准备

课件、图片

教学设计设计意图

一、复习旧知,图片导入

1.听写词语。(课件出示8)

蚊子

系着

驾驶

研究

苍蝇

证明

科学

2.出示蝙蝠图:

师:同学们,你从课外资料中知道蝙蝠是一种怎样的动物?

(学生介绍课外搜集的资料)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蝙蝠和雷达》。

师述:无论何种蝙蝠,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夜间都能安全地飞行。

【设计意图: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为学下文打好基础。】

新课教学

二、细读课文,明白关系

接下来,请大家打开书本,自读第3自然段,看看你能读懂什么?不理解的地方,请在书上做

个标记。

(一)1.学生自学。

2.检查:读读第3自然段。

a交流你读懂了什么?(敏锐)

(飞行特点)

b你从哪些词语看出来的。(根据学生回答圈出:还能、无论、即使、也)

3.这段话该如何把它读好呢?谁来试试,这样吧,我们先练练,待会儿我们来比赛。

学生练习———指名两人比赛———学生评议———认为自己读得好的同学站起来朗读

4.同学们,读到这里,你还想知道什么?(怎样探路的)

(二)为了弄清这个问题,一百多年前,意大利科学家斯兰瑞尼已经做了很多试验,接下来,请同学们分学习小组根据表格自学第4、5自然段。把表格补充完整。(课件出示9)

试验顺序试验方式试验结果试验结论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1.学生分小组学习。

2.检查:假如你就是意大利的著名科学家,现在请你来介绍一下你的实验过程。

学生代表交流学习情况。

(我是科学家--------,我在第---次实验中是这样做的-----------)

3.小结:三次试验证明-------(课件出示10)(多媒体出示,学生读)

“蝙蝠夜里飞行,靠的不是眼睛,而是用嘴和耳朵配合起来探路的。”

请大家把书上的这句话用双横线画出来,然后仔细地读读。边读边想想你还想知道什么?

4.学生自读后提问。

(三)引导学生探究蝙蝠的嘴和耳朵到底是怎样探路的?

1.同桌一起自学第七节,找出有关蝙蝠飞行的秘密的句子,闭上眼睛想一想,你能理解它吗?

2.同桌自学第7自然段。

3.检查:交流蝙蝠夜间飞行的秘密是什么?(课件出示11)

一起读第7自然段。

a老师根据回答画出2、4两句。

b请大家自读这两句话,看看你能自己读懂它吗?

c学生介绍读懂的地方。(教师板书:蝙蝠

超声波障碍物

耳朵)

d老师操作课件示意图(课件出示12)

e请学生上黑板标出超声波传播方向。(生板演,生简评)

4.师生分读第7自然段。师1、3

生2、4。

5.问:这一自然段告诉我们什么?

6.赏读:好,那我们再一起来当一回研究成功的科学家,向在座的老师介绍一下蝙蝠探路的秘

密吧。(齐读第7自然段)

过渡:科学家揭开了蝙蝠夜间飞行的秘密后,就模仿它来发明了雷达。那么雷达是怎样探路的呢?请用同样的方法自读第8自然段,同时也帮老师设计一个雷达探路示意图的板书。

1.学生自学。

2.检查交流自学体会。

3.出示设计示意图并介绍设计意图,生评。

(课件出示13)(教师板书:雷达

天线

无线电波

荧光屏)

4.集体朗读第8自然段。

三、总结拓展

(课件出示14)

同学们,蝙蝠和雷达之间有什么联系呀?

像这种人们通过研究生物的结构、功能来创造发明东西,为人类造福,这门学科叫仿生学。人

类仿生发明的东西很多很多,你能再举些例子来吗?

当然,大自然中还有许多生物的秘密还未发现,许多地方值得人类利用它来创造发明,为子孙

后代造福,这个重任我希望大家能挑起它,有信心吗?

【设计意图:学贵有疑,在阅读教学中一定要给学生创造质疑问难的机会,要给足时间,让学

生能够在读中生疑,并最终达到在读中释疑。】

【设计意图:适时地给学生补充一些语文学习的内容,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而且可以拓宽学生学习语文的渠道,长此以往,学生将受益终生】

课堂小结及拓展延伸

四、作业巩固(课件出示15)

表演题:想象假如有一天,蝙蝠在夜间飞行时偶尔碰到了夜行的飞机,它非常惊讶,就和飞机

说起话来,同学们,它们会怎么说呀?

1.同桌练习,配以动作。

2.请一生上台表演。【设计意图:创设由内化到外化的转换实践活动,让学生切实地学好语

言和表达方法。】

板书内容

6

蝙蝠和雷达

超声波

蝙蝠

障碍物

反射

耳朵

天线

雷达无线电波

荧光屏

课堂作业新设计

(课件出示16)

一、比一比,组词语。

郎(

饿(

蝇(

揭(

朗(

蛾(

绳(

渴(

二、选择关联词语填空。

因为……所以……

不仅……还……

不是……而是……

即使……也……

1.蝙蝠(

)能在夜里飞行,(

)能捕捉飞蛾和蚊子。

2.(

)一根极细的电线,它(

)能灵巧地避开。

3.蝙蝠在夜里飞行,靠的(

)眼睛,(

)嘴和耳朵。

4.(

)驾驶员从雷达的荧光屏中能够看清楚前方有没有障碍物,(

)飞机在夜里

飞行也十分安全。

三、指出下列各句所用的修辞手法。

1.在漆黑的夜里,飞机怎么能安全飞行呢?原来是人们从蝙蝠身上得到的启示。(

2.超声波像波浪一样向前推进。

3.蝙蝠就像没头苍蝇似的到处乱撞,挂在绳子上的铃铛响个不停。

【答案】一、读书郎

朗读

饥饿

飞蛾

苍蝇

草绳

揭开

口渴

二、1.不仅……还……

2.即使……也……

3.不是……而是……

4.因为……所以……

三、1.

设问

2.

比喻

3.

比喻

【教材分析】

《蝙蝠和雷达》是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课文主要讲科学家通过反复试验,揭开了蝙蝠能在夜间飞行的原因,并从中受到启发,给飞机装上雷达,解决了飞机在夜间安全飞行的问题。文章叙述思路清晰,逻辑性强,激发了学生热爱科学,乐于观察和探究的兴趣,同时使学生体会到文章用词的准确性,在语言文字上有实实在在的收获。

【与文章相关的资料介绍】

蝙蝠

哺乳动物,头部和躯干像老鼠,四肢和尾部之间有皮质的膜,夜间在空中飞翔,吃蚊、蛾等昆虫。视力很弱,靠本身发出的超声波来引导飞行。

雷达

利用极短的无线电波进行探测的装置。无线电波传播时遇到障碍物就能反射回来,雷达就根据这个原理,把无线电波发射出去再用接收装置接收反射回来的无线电波,这样就可以测定目标的方向、距离、大小等,接收的电波映在指示器上可以得到探测目标的影像。雷达在使用上不受气候条件的影响,广泛应用在军事、天文、气象、航海、航空等方面。

超声波

超过人能听到的最高频(20

000赫兹)的声波。超声波沿直线传播,有方向性,并能反射回来,对物体有破坏性。广泛应用在各技术部门。

课后作业

基础积累大巩固

一、看拼音,写词语。

zhèng

míng

xué

二、精挑细选。

1.竖

坚:

)立

)强

2.锐

悦:

敏(

喜(

3.幅

蝠:

篇(

蝙(

三、根据意思写词语。

1.非常黑;很暗。(

2.形容杂乱,没有条理。(

四、基础积累大巩固。

判断下列句子,意思对的画“√”,错的画“×”。

1.“在漆黑的夜里,飞机怎么能安全飞行呢?原来是人们从蝙蝠身上得到了启示。”这是一个反问句。(

2.“难道它的眼睛特别敏锐,能在漆黑的夜里看清楚所有的东西吗?”这是一个设问句。(

3.“你知道蝙蝠在夜里飞行是怎样用嘴巴和耳朵配合起来探路的吗?”这是一个疑问句。(

阅读能力大提升

五、课文整体梳理。

1.

蝙蝠不仅能在夜里飞行,捕捉飞蛾和蚊子,而且

2.科学家通过三次实验证明:蝙蝠夜里飞行,靠的不是

,而是

配合起来探路的。

3.科学家模仿篇幅探路的方法,给飞机装上了。

六、重点段落品析。

读《蝙蝠与雷达》片段,回答问题。

科学家经过反复研究,终于揭开了蝙蝠能在夜间飞行的秘密。它一边飞,一边从嘴里发出一种声音。这种声音叫作超声波,人的耳朵是听不见的,蝙蝠的耳朵却能听见。超声波像波浪一样向前推进,遇到障碍物就反射回来,传到蝙蝠的耳朵里,蝙蝠就立刻改变飞行的方向。

科学家模仿蝙蝠探路的方法,给飞机装上了雷达。雷达通过天线发出无线电波,无线电波遇到障碍物就反射回来,被雷达接收到,显示在荧光屏上。从雷达的荧光屏上,驾驶员能够看清楚前方有没有障碍物,所以飞机飞行就更安全了。

1.“碍”的音节是(

),“荧”的部首是(

)。

2.从文中找出下列词的近义词。

仿照——(

重复——(

阻碍——(

打开——(

3.读了这个片断,我知道雷达的天线就像是蝙蝠(

),雷达发出的无线电波就像蝙蝠的(

),雷达的荧光屏就像是蝙蝠的(

)。

4.蝙蝠在夜里是这样飞行的:

5.飞机在夜里能够安全飞行完全靠雷达。雷达的工作原理是这样的:

思维创新大拓展

七、人们根据蝙蝠发明了雷达,你能从生活找出相关的例子吗?

①人们根据________________发明了________________。

②人们根据________________发明了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证明

横竖

立即

科学

二、1.竖立

坚强

2.敏锐

喜悦

3.篇幅

蝙蝠

三、1.

漆黑

2.

横七竖八

四、

1.

×

2.

×

3.

五、1.从来没见过跟什么东西相撞

2.

眼睛

嘴和耳朵

3.

雷达

六、1.ai

2.模仿

反复

障碍

揭开

3.嘴巴发出的声音

声音

耳朵

4.蝙蝠一边飞,一边从嘴里发出一种声音。这种声音遇到障碍物就放射回来。传到蝙蝠的耳朵里,蝙蝠就立刻改变飞行的方向。

5.雷达通过天线发出无线电波,无线电波遇到障碍物就反射回来,被雷达接收到,显示在荧光屏上。从雷达的荧光屏上,驾驶员能够看清楚前方有没有障碍物,所以飞机飞行就更安全了。

七、举例:根据蜻蜓发明了直升飞机,根据响尾蛇发明了响尾蛇导弹等。

7呼风唤雨的世纪

课题呼风唤雨的世纪

课型精读课文授课时间2课时

教学目标1.认识“唤、技、获”等12个生字,会写“唤、纪、技”等13个生字。正确读写“呼风唤雨、出乎意料”等词语。

2.朗读课文,体会语言简洁、条理清楚的表达特点。

3.了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和灿烂前景,唤起学生热爱科学、学习科学和探索科学的浓厚兴趣。

1.搜集科学飞速发展的资料,促进对课文的理解。学习文章的说明方法,提高阅读能力。

教学重点了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和灿烂前景,唤起学生热爱科学、学习科学和探索科学的浓厚兴趣。

教学难点搜集科学飞速发展的资料,促进对课文的理解。学习文章的说明方法,提高阅读能力。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1.认识“唤、获、赖”等12个生字,会写会写“唤、纪、技”等13个生字。正确读写“呼风唤雨、出乎意料”等词语。

2.朗读课文,体会语言简洁、条理清楚的表达特点。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设计设计意图

一、谈话引入,发散思维

1.当你按动摇控器看电视的时候,学你打开冰箱取冷饮的时候,当你拨通电话和同学交谈的时

候,当你登录网站查阅资料的时候……你是否感

到科学技术的神奇威力。(出示课件2)

2.你还知道哪些科学技术给人们带来方便?

3.根据同学回答,教师小结。

(教师板书:呼风唤雨的世纪

【设计意图:由题眼入手,让学生在谈话中自然融入文本。】

新课教学

二、创设情境,初步感知

1.20世纪是个神奇的世纪,人类在这100年间发明出了前所未有的人类文明。人们真的能像神仙一样呼风唤雨、神通广大吗?现在就让我们走进这个世纪,去看个究竟。

(出示课件3)

2.同学考虑:课文主要讲了什么?从哪几个方面来讲的?

3.交流感受:你觉得20世纪是个怎样的世纪?哪些地方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出示课件4)

三、学习生字。

1.出示会认字:

(出示课件5)

亿

形近字识字:唤—换

亿--忆

素—索

象形识字:获:甲骨文写作“隻”:(隹,鸟雀)(又,抓持),像猎

人手持

一只鸟,表示猎获鸟雀。

兰:隶书将篆文“艸”简化成“艹”。俗体楷书

组词识字:赖皮

质量

哲学

2.出示会写字:(出示课件6)

亿

任善

易错字:

“技”是“扌”,不要写成“木”。

“索”下半部分不要写成“系”。

3.词语理解。(出示课件7)

呼风唤雨:使刮风下雨,原指神仙道士的法力,现在比喻能够支配自然

或左右某种局面。有时也比喻进行煽动性的活动。

依赖:.依靠某种人或事物而不能自立或自给。

腾云驾雾:.传说中指利用法术乘云雾飞行。

洞察:观察得非常透

彻、清楚。

4.再读课文。

指名读,分段朗读。

课文主要讲什么?

从哪几个方面讲的?

(3)在自学过程中,遇到疑难问题时做好标志。

小组检查交流:

4.全班交流反馈:

(1)指名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2)检查自学情况:

抽生字认读,开火车组词。

指名轮读课文,同学评议。

(3)小组代表提出疑难问题,全班讨论。

【设计意图:通过具体的环境来感染学生。】

【设计意图:自学生字、新词,读通课文,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设计意图:读是理解课文的重要手段,让学生在读中悟,在悟中拓展。

课堂小结及拓展延伸

四、当堂训练(出示课件8)

1.听写生字。

2.

问题: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课堂作业新设计

【课堂作业新设计】

一、在带点字的正确读音后面划“√”。

哲学(zhézhè)

物质

(zhīzhì)

探索

suǒsuō)

二、给词语注音

三、根据意思填词语。

出乎意料

呼风唤雨

龙王爷除了能(

),还能和孙悟空一样有多种的变化真是(

)。

【答案】

一、zhé√

zhì√

suǒ

二、chuánbóàomìqiánrùyīlài

三、呼风唤雨

出乎意料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1.了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和灿烂前景,唤起学生热爱科学、学习科学和探索科学的浓厚兴趣。

2.搜集科学飞速发展的资料,促进对课文的理解。学习文章的说明方法,提高阅读能力。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设计设计意图

一、复习导入(出示课件10)

1.听写词语。

2.课文主要讲的是什么?

【设计意图:回顾上节课的内容,有助于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更好地进入学习状态。】

新课教学

二、新课学习

(一)学习第1、2自然段(出示课件11)

1.集体朗读第1自然段,体会语言简洁的特点:

应读出“坚定、不容质疑”的语气。

2.学习第2自然段:

(1)指名读第1句:

“是谁来呼风唤雨呢?当然是人类。靠什么呼风唤雨呢?靠的是现代化科学技术。”

(2)出示句式:是谁来呼风唤

呢?当然是人类。靠什么呼风唤雨呢?靠的是现代化科学技术。人类靠现代科学技术呼风唤雨。

同学比较,感悟设问句的作用。

(出示课件12)

(3)齐读第二自然段。

(4)为什么说20世纪人类靠现代科学技术能呼风唤雨?

(出示课件13)

指导朗读第2、3句,体会感悟。

(二)学习第3、4、5自然段。

1.独立自由朗读课文第3、4、5自然段,给每一个自然段拟个小标题。

(出示课件14)

2.选择自身最喜欢或信息储藏最多的自然段,多读几遍。

3.教师出示三个专题:

(1)昨天的幻想(第3自然段)。

(2)今天的实际(第4自然段)。

(3)明天的憧憬(第5自然段)。

4.出示研读方法:

(1)找出最能反映本专题的词句。

(2)细细品读这些词句,说说各自的感受和想法。

(3)讨论怎样读好这一段落。

(4)独立练读,再小组朗读相互评议。

(5)小组互相交流,补充各自搜集、调查到的资料。

5.小组成员商量研读专题:

你们最想研读哪个段落?

6.按要求合作研读、交流、评议。

(三)专题汇报,全班交流(出示课件15)

1.汇报交流第3自然段──“昨天的幻想”:

(1)举例说说人类是怎样“依赖自然”的。

(2)“千里眼”“顺风耳”“腾云驾雾”是怎样的身手?结合所看电视节目谈认识。

(3)猜测古时候人们还会有哪些美好的愿望和梦想。

(4)结合资料,说说在近一百年中人们有哪些美好的愿望和幻想变成了实际。

(5)你最喜欢哪些词句?有感情地读一读,并谈谈自身的理解和感受。

理解重点句子:(出示课件16)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3.汇报交流4自然段──“今天的实际”:

(1)书中举出了哪些科学技术成绩事例,涉及哪些方面?

(教师板书:登上月球

潜入海底

洞察天体)

(3)你还能举出哪些科技成绩方面的事例?它们给人类生活带来哪些便利?

(4)你最喜欢文中哪些词句?有感情地读一读,并谈谈自身的理解和感受。

理解重点句子:(出示课件17)

科学在改变着人类的精神文化生活,也在改变着人类的物质生活。(教

师板书:电视

程控电话

因特网)

4.汇报交流第5自然段──“明天的憧憬”:

(出示课件18)

(1)英国数学家、哲学家罗素怎么谈科学?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描写科学意义的句子。

(2)说说“是科学使得我们这个时代不同于以往的任何时代”体现在哪里?“为人类创造了比

以往任何时代都要美好的生活”体现在哪里?

五、回读全文,抒发感受

1.为科学技术发明的奇迹而自豪,根据自身的体会、感悟,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2.师总结全文:

(出示课件19)

我们在享受20世纪科技效果同时,也应该立志为21世纪做点什么?老师将伟大的生物学家达尔文的一句话送给大家──“要成为一名科学家,最主要的是:对科学的喜好;考虑问题的无限耐心;观察和搜集事实的勤勉;一种发明力和丰富的常识。”。

设计意图:抓住重点词句品读课文,让学生体会到文章包含的思想感情】

课堂小结及拓展延伸

六、拓展作业,进入实践

(出示课件20)

1.小练笔:

把课文读给家长听;请家长谈谈生活中的具体感受;再把家长说的写下来。

2.组织“奇思妙想擂台赛”:

古代的幻想,今天的实际。是幻想让我们有了努力的目标,是努力让我们有了今天的幸福。在新的世纪里,科学技术还会发明怎样的奇迹?还会怎样改变我们的生活?现在你就是未来设计

师,尽情地描绘你的梦想吧!【设计意图:通过小练笔训练学生的写作能力。】

板书内容

8

呼风唤雨的世纪

登上月球

电视

20世纪潜入深海

20世纪

程控电话

洞察天体

因特网

课堂作业新设计

【课堂作业新设计】

一、读一读,连一连。

呼风唤雨的

神仙

黑暗无光的

世纪

腾云驾雾的

世界

二、根据课文回答

1.英国数学家、哲学家罗伯特

•罗兰说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在本课指__________。

【答案】

一、

二、1.归根到底,是科学使得我们这个时代不同于以往的任何时代。

2.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变化。

【教材分析】

《呼风唤雨的世纪》是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课文中的一篇文章。这篇课文主要讲述了20世纪百年间的科学技术发展历程,展示了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和灿烂前景。

【作者介绍】

1.作者介绍:

路甬祥:中国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流体传动及控制学家。1964至1979年浙江大学助教、讲师。在机械工程特别是流体传动与控制、高等工程教育等领域做出过重要贡献,曾在欧、美和中国等国获得20项专利,在国内外发表过250多篇重要的科学研究和工程教育论文及二本科学著作。

8

蝴蝶的家

【教学目标】

1.认识“避、撼、喧”等8个生字,理解“轻盈、震撼”等词语。

2.抓住重点语句体会作者对弱小生命的关爱之情。

3.体会作者语言的生动优美,激发学生的探索意识。

4.

根据课文内容,提出自己的问题,再把问题分分类,选出你认为最值得思考的三个问题,并尝试解决。

【教学重点】

1.认识“避、撼、喧”等8个生字,理解“轻盈、震撼”等词语。

2.抓住重点语句体会作者对弱小生命的关爱之情。

【教学难点】

根据课文内容,提出自己的问题,再把问题分分类,选出你认为最值得思考的三个问题,并尝试解决。

【时间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谈话引入,发散思维

一、图片激趣,导入新课。

1.课件出示家的照片,然后出示蝴蝶图片。

师:同学们,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家,看到这些蝴蝶,你最想说的是什么呢?你们知道蝴蝶的家在哪里吗?老师和大家一起去课文中寻找蝴蝶的家。

(教师板书:蝴蝶的家)

二、自读课文,合作学习

1.打开课本,选择自身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要求:

(1)读一读:

读准生字字音,认清字形,自身认为难读的多读几遍。

(2)想想说说:

课文主要讲什么?从哪几个方面讲的?

(3)在自学过程中,遇到疑难问题时做好标志。

2.小组检查交流:

学会了哪些生字新词?读懂了什么内容?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