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虹口区高三4月高考模拟(二模)语文试题_第1页
上海市虹口区高三4月高考模拟(二模)语文试题_第2页
上海市虹口区高三4月高考模拟(二模)语文试题_第3页
上海市虹口区高三4月高考模拟(二模)语文试题_第4页
上海市虹口区高三4月高考模拟(二模)语文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6·上海市虹口区2019届高三4月高考模拟(二模)语文试题考生注意:1.本考试设试卷和答题纸两部分,答案做在试卷上一律不得分。2.答题前,务必在答题纸上填写姓名。3.答题纸与试卷在试题编号上是一一对应的,答题时应特别注意,不能错位。4.答题时间150分钟。试题满分150分。一、阅读(80分)(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6题。(17分)也是种话张系国①为了搜集一些资料,重读了不少中国的神话故事,因而有个小小的“发现”。奇怪得很,翻遍中国的神话故事,居然找不到一位成功的“反叛者”。中国的神话和其他各国的神话一样,并不缺乏反叛的英雄,但他们的反叛却从未成功过。如共工氏造反,头触不周之山,却失败了.如后并射日,最后连自己的老婆也保不住。最糟糕的是,这些反叛的英雄往往和他们的对手妥协,如孙猴子自称“齐天大圣”,结果被如佛压在五行山下。但后他竟被唐僧收伏,保唐僧往西天取经,修成正果。对于一个“反叛者”而言,就未免太过分了!又如红孩儿哪吒,几次大闹龙宫,和他的父亲反目相向,原是一个极成功的小叛徒,最后却也妥协了。类似的例子,不胜枚举。连闹“自由恋爱”的白娘娘,都要被多管闲事的法海和尚镇在塔下,其他叛徒的命运,也就可想而知了。②中国神话缺乏成功的反叛者,和西方神话充斥反叛的英雄,的确成为极鲜明的对比。别的不说,魔鬼撒旦就是一个大成功的反叛者。他原也是天使,居然敢犯上作乱,虽被上帝赶入地狱,却始终不曾悔改,顽抗到今天。希腊神话里的天帝宙斯,本身就是个反叛者。就是失败的反叛者,也□□能坚持到底。□著名的如普罗米修斯盗火给人类,被罚以脏腑喂鹰,终于为一位人类的英雄所救。再如西绪弗斯,虽然永远在推石上山,但很难说他成功或失败。“屡战屡败”和“屡败屡战”的分别,完全在主观的一念之间。除了反叛的天神外,其他反叛的人类英雄,更车载斗量。西方神话故事里的英雄一再为命运所愚弄,总是不甘雌伏地与命运挑战。“人”和“命运”的关系,始终是西方文学□□的灵感泉。③中国神话没有成功的反叛者,是否因为中国人是“宿命论者”呢?我想不是。有个很好的例子。“愚公移山”,最后愚公是胜利了。但他的胜利,并不是他真的一铲一铲地铲平了太行山,而是因为最后上帝妥协了,派力士将两座山移走。如果让这神话发展到合理的结束,则愚公及其子孙真正铲平了太行山,也一样可能。但由于上帝的妥协,表面上愚公是胜利了,其实却剥夺了证明他“□□□□”的机会。这是一个上帝和反叛者妥协的好例子。前面提到的孙悟空和哪吒,其实也不曾完全失败。天上的统治阶级接纳了他们,使他们也享受到了部分成功的滋味,这就是妥协的明证。④这已足够证明中国人不是“宿命论者”了。中国人不认为命运完全不可改变,也并不大胆地肯定命运完全由个人控制,却承认,命运是“天”、“人”妥协的结果。不论天上还是人间,总还是以“妥协”、“折衷”的方式解决问题。要紧的是,“保卫正统”是可以的,“反对正统”却不可以!即使开始时不是“正统”,在取得统治的地位后,也就自然而然成了“正统”。中国神话故事里的反叛者,一转眼就置身神之列,恐怕也有“正统”的观念作祟呢。⑤“妥协”似乎不是好字眼,提到“妥协”,总有“迁就”、“马马虎虎”的味道。不过这里说的“妥协”的观念,并不一定有呵责的意思。中国几千年,绝大多数人口的全部精力,都放在“与天争利”、如何养活自己上头。农民如不懂如何利用自然,和自然共存,就不可能养活自己。至于在人与人关系方面,中国人所一直追求的,就是一个“有秋序的社会”,到今日还是如此。在调整人际关系上,自然更需要“妥协”、“迁就”的观念了。中国人的哲学思想,一直存在“平衡”、“谐和”的概念,当然不是偶然的,是几千年生存于这独特地理环境的结果。在政治组织上,“妥协”,单指为结合一个复杂的社会,并使之运行不息,那么,在人与人之间,必须存在互谅。历史上,中国不曾遇到相等的敌国,因此倾向使用“妥协”的方式以维系整个社会的平衡,是可以明白的。但是到了近代,中国已不再是“中”国而必须和世界各强国竞争,维持自己的生存,“平衡”、“妥协”的哲学观不再适用,也是可以明白的。不过某些思想的方式,是否影响了中国人在艺术上及科学上创造的能力,就不是那么容易决定了。1.第①段中的加点词“发现”在文中指的是□□□□□□□□□□□□□□□。(15字以内)(2分)2.根据文章的意思,可依次填入第②段空格处的一项是(3分)()A.全都最主要B.往往较全部C.往往最主要D.全都较全部3.根据上下文推断,在第③段空白处的内容应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4.简析第④段的在文中的作用。(2分)5.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A.白娘子追求爱情自由,比公然造反更令统治者不能容忍,所以被法海镇在塔下。B.西绪弗斯虽然屡战屡败,但屡败屡战,不屈服于命运的安排,不失英雄的豪情。C.孙悟空取消“齐天大圣”的尊号,哪吁也向老子低头,因为他们不是宿命论者。D.中国的传统观念其有自,但对中国人在艺术和科学上创造的能力有负面影响。第⑤段说“并不一定有呵责的意思”,那么,作者究竟要表达什么意思呢?(5分)(二)阅读下文,完成第7-12题。(20分)在自己身上,克服这个时代陈丹青①1982年秋,我在纽约认识了木心,第二年即与他密集过往,剧谈痛聊。我不愿独享着这份奇缘,便陆续带着我所认识的艺术家,走去见木心。当然,很快,众皆惊异,不知如何是好了。②自1983到1989年,也是木心恢复写作、持续出书的时期。大家与他相熟后,逢年过节,通宵达旦听他聊,窗外晨光熹微,座中有昏沉睡去的:有触力强撑的。唯年事最高的木心,精神矍铄。③木心在大陆时,与体制内晚生几无往,稍事交接后,他曾惊讶地说:“原你们什么都不知道啊!”这样子,过了几年,终于有章学林、李全武二位,纠缠木心,请他正式开课讲文艺,勿使珍贵的识见虚掷了。此外,众人另有心意:那些年木心尚未售画,生活全赖稿费,大家是想借了听课而交付若干费用,或使老人约略多点收益。“这样子算什么呢?”木心在电话里对我说,但他终于同意,并认真准备起。④劝请最力而全程操办的热心人,是李全武。他和木心长期协调讲课事项,改期、复课、每课转往谁家,悉数由他逐一通知。五年间,我们都称他“校长”。⑤1989年元月15日,众人假四川画家高小华家聚会,算是课程的启动。那天满室哗然,很久才静下。木心,浅色西装,笑盈盈坐在靠墙的沙发,那年他六十二岁,鬓发尚未斑白,显得很年青。⑥开课后,渐渐发现或一专题,一下午都讲不完。单是圣经就花去两个月,上古中古文学史讲毕,已逾一年。原计划讲到十九世纪收束,应我们叫唤,木心遂添讲二十世纪流派纷繁的文学,其24.第③段中“其法自汉已有之”中的“其法”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自己的话回答)(2分)25.下列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2分)A.草桥镇种植花木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由已久的历史渊。B.草桥镇居民多以种植花木为职业,其中种菊尤为辛苦,超过农事。C.十月中旬,牡丹正值花期,每年此时,草桥镇种花人将之进贡宫中。D.汉时召信臣反对宫廷食用冬季种植的蔬菜,认为这些蔬菜不合时令。26.第④段介绍草桥镇附近多亭馆,此段内容似与前三段介绍花木关联不大,请联系全文赏析其在文中的作用。(3分)

二、写作(70分)27.阅读材料,任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要写成诗歌)。有一群人抛开束缚,一有机会就走出去,并为自己起了一个特别的名字――“穷游”。“穷游”人,追求一种不同以往的行走方式。背上行囊,清爽上路;风餐露宿,简朴行走;读山阅水,心灵自由。他们的足迹,可以踏入还未被开发的地方;他们的梦想,就是要穷尽想游之地。有时,还会无计划、无目的,买一张车票,潇洒出行。时下,强劲的“穷游”风,刮进了校园。家长、社会对此表示忧心。参考答案1.中国的神话中没有一位成功的“反叛者”2.C3.比上帝更强4.承接上文,分析中国的神话为什么没有成功的“反叛者”,指出原因在于中国人“平衡”、“妥协”的观念,为下一段进一步分析“平衡”、“妥协”的观念的由做了必要的铺垫。5.B6.要点:有双重含义,语气委婉。(1)中国传统的农业生产要求必须善于利用自然,与自然和谐共存;中国的人际关系和政治组织也强调妥协、互谅,以维系整个社会的平衡。(2)然而妥协、平衡的态度也许会扼杀创造力,不利于世界竞争。这恰恰是本文的主旨所在。7.表现木心虽年事己高,但精神矍砾。8.C9.(1)语速平缓,清晰平正,娓娓而谈,亲切自然;(2)有时感情激越,则竭力克制;(3)收放自如,趣味盎然。10.对未能留下木心讲课音像资料的深深遗憾,对难忘的听课经历的深切留恋,对老师的深切感激和怀念。11.用细节描写,生动形象地表现大家对共同的求学经历的恋恋不舍,对木心发自内心的感激、敬重。12.木心原是上海高桥中学的一名教师,后移居纽约(1分)。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恢复写作,以文养画,作品在华人中颇受影响(1分)。其间,应邀为一些旅居纽约的画家教授文艺课(1分)。木心为人随和、乐观(1分),学贯中西(1分),突破时代的束缚,执着追求人生理想(1分)。13.(1)万钟于我何加焉(2)阴晴众壑殊(3)鹫翎金仆姑(4)别有幽愁暗恨生(5)断桥头卖鱼人散(6)脉脉不得语(7)鲜克有终(8)运筹帷握之中14.A15.D(意境以“苍凉”概括不准确)16.可就寓情于景、双关等角度赏析,角度1分,分析2分,语言1分。如:画线句看似写景,实则语意双关,抒写离情。“乱”字尤妙,此时思绪之乱决不亚于落梅之乱。“拂了一身还满”,描写落梅沾满衣襟,拂去又,这落不尽、拂不尽的梅花,犹如他心中驱不散、挥不走的离愁。一笔两到,于婉曲回环中见情思,将离人愁肠欲断的内心悲痛形象化地展现在读者面前。17.(1)止:居住(2)就:接近,前往(3)笃:深、甚(4)动:使吃……转动18.(1)等到长大后,他读了一万多卷书,一件事不了解,他就以(之)为耻辱。(及、定语后置句、省略句各1分)(2)沈约担任东阳郡守,认为他的志向和节操高尚,多次写信邀请他(出作官),但(他)始终没有接受。(高、累书、要各1分)19.国家每有吉凶征讨大事/无不前以咨询/时人谓为山中宰相。20.陶弘景本性喜爱山水自然的隐居生活,质性高洁(1分);为官之时虽才华横溢,小心谨慎,但终不免差错,故归隐也是为免于官场之害。(1分)21.散养在水草的牛无拘无束,就像隐居在山水之间的人自由自在;套上金笼头的牛,就像为官之人,虽身处富贵,却备受驱使。(2分)借此陶弘景欲告诉梁武帝自己宁愿隐居山间,而不愿出仕为官。(1分)22.分类别(举例子也对):其作用是以时间为序,分别介绍春、夏、秋季所植的不同花卉,特点分明,条理清晰。23.A24.暖房栽培之法25.C(从第二段可知牡丹花期为暮春,十月中旬是暖房养植的牡丹。)26.在结构上,呼应开头,草桥镇附近亭馆多建于临水的园圃中,与首段介绍草桥镇多泉水相照应;在内容上,由“万柳堂”“鲍瓜亭”“玩芳亭”之名,可想见此处为花木瓜果丰富之地,进一步佐证文章中心内容;在表达效果上,这些亭馆都己湮没在历史之中,无迹可寻,给人留下意味隽永之感,增加了文学性。

【译文一】陶弘景字通明,是丹阳郡秣陵县(今江苏江宁县)人。从童年时候起,陶弘景就有与众不同的品行和志向。四五岁时常常用芦荻作为笔,在画土灰中学习书法。等到长大成人后,他读了一万多卷书,一件事不了解,他就以之为耻辱。二十岁不到,便被荐举为“诸王侍读”,授予他“奉朝请”的官职。他虽然身居权贵之门,却始终藏形匿迹,不与外界的人打交道,每天只是展卷阅读。朝廷中有关礼仪和典章制度方面的事情,大多由他决定。永明十年,他脱下朝服挂在神武门上,上奏章辞去官职。皇帝下诏准许了他的请求。他便隐居在句容县的句曲山上。他常说:“过去汉代有咸1习三茅君,他们得道后,掌管此山,所以又叫它茅山。”于是他在山的中部建造了一处住宅,自号“华阳陶隐居”。他游历遍访各座名山,寻求仙药。本性喜爱山水,每当经过山涧溪谷等地方,他都要在那里或坐或卧,吟咏诗文,久久徘徊,激动的心情难以平静。他特别喜爱松间风涛之声,二听到松涛响,便禁不住心中欣欣然而乐。他对弟子说道;“我见到权贵之家,华屋大厦,虽然见识过华贵之欢愉,却没有向往之心。远望高高的山,俯瞰广阔的湖,(虽然)知道这难以容身居住,但却常常想要接近它们。而且永明年间做官时,得到的总是差错;(但)如果不是那样,(我)怎么会能做到今天的事‘清呢。难道只是(我’自身具有神仙的体鳃卜华是(因为我)顺从趋势才变成这样的。”陶弘景为人谦虚谨慎诵达事理而不拘泥,无论在官在隐都自然地符食桃‘他的心明白如镜,遇到任何事都能立刻就了然于心。他生性喜好著书立说,崇尚奇暴超常的事物,爱惜自然的风光,年龄越大,其爱越深。又曾经造了浑天仪,高三尺多,地球仪套中间,天体球转动而地球仪不转,用机器使它转动,全部与天体球相聚。他说“我造浑天象是修道的需要,不止是史官才用它”。沈约,正在东阳郡作郡守。由于尊崇他的志向和节操,多次写信邀请他(出作官),但他始终没有接受。梁武帝原就和他很有交情,登上皇位后,对他更是恩遇有加,不断地有书信往,经常派特使前去探望他,还给他送礼物去。但他并不出仕,只是画了两头牛,一头无拘无束地放养在水草之间,另一头牛戴着金笼头,有人手拿绳子牵着,用棍棒驱赶它。梁武帝笑着说道:“这个人没有什么事情是不做的,想要学曳尾之龟,怎么会有被我召见进宫任职的道理呢。”每当国家有凶吉征讨的事情,一定会向他咨询。当时人们就称他为山中宰相。

【译文二】:右安门外,向南十里就是草桥,方圆十里,都是泉水,这里原有李唐王朝时的万福寺,寺庙己经倒塌,只剩下草桥,但是泉水依旧,荇菜、荷花生长茂盛。天启年间,在草桥北面修建了一座碧霞元君庙。在每年四月,游人聚集在这里凑钱饮酒赌博,闹个十多天才罢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