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同学们,这份资料是针对简答题与论述题的学习,重在理解与记忆,黑色内容为重点,蓝色为重中之重,红色为超重点,案例同学们就去看看真题的内容,希望努力复习,争取通过考试!!一、简答题1.简述政党影响行政系统的主要途径。2-47答:(1)通过自身的利益表达与利益综合功能,为行政系统的决策与管理活动提供依据。(2分)(2)运用自身所具有的政治社会化功能,在政府与社会之间建立起一座重要的桥梁,为行政系统的有效运行和改善政民关系提供保证。(2分)(3)成为执政党,通过政府运用行政权力来实现自身的政治主张。(1分)2.简述我国当前政治环境的基本特点。2-49答:(1)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现行政党制度,也是我国基本政治制度之一。(2分)(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2分)(3)各种迅速成长的社会团体组织对政治决策过程产生影响。(1分)3.简述我国现行行政文化环境的基本特点。2-56、58答:(1)从管制型行政总体价值观向服务型行政总体价值观的转变。(1分)(2)从全能普化型行政功能文化向有限分工型行政功能文化的转变。(1分)(3)从自律本位型行政运行文化向法律本位型行政运行文化的转变。(1分)(4)从依附服从型行政公共关系文化向自主参与型行政公共关系文化的转变(2分)4.简述行政权力的具体来源。3-68答:(1)强制力。(1分)(2)诱导力。(1分)(3)组织制度。(1分)(4)信息。(1分)(5)个人因素。(1分)5.简述行政权力公共性的主要表现。3-71答:(1)行政权力的主体只能是公共机构,而不是个人或私人组织。(2)行政权力活动的领域是公共领域和公共事务,而不是私人领域。(3)行政权力的目的是公共利益服务,而不是为私人利益服务。6.简述行政权力的有限性。3-74答:(1)行政权力作用范围是有限的。(2分)(2)行政权力行使的方式是有限的。(2分)(3)行政权力是受监督和制约的。(2分)7、简述行政权力与行政责任的关系。3-79(1)就行政责任的性质而言,由于行政权力的公共性,决定了行政责任是一种公共责任。(2)就行政责任的产生而言,行政责任是一种基于行政职权关系而产生的责任。(3)就行政责任的大小而言,行政责任是一种与行政权力相对等的责任。8.简述西方发达国家地方分权化改革的主要原因。3-86答:(1)地方分权是为了提高行政效率。(1分)(2)地方分权是为了适应现代经济的发展。(2分)(3)地方分权是为了适应政治民主化的需要。(2分)9.简述改革我国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关系的具体内容。3-90答:(1)以宪法形式明确规定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分权范围。(1分)(2)实现中央与地方利益分配的合理化。(1分)(3)实行地方分权和基层自治。(1分)(4)健全和完善对地方权力的监督。(2分)10.简述弱势政府时期行政职能的特点及意义。4-99答:(1)特点:政府的职能非常有限,政府很少对经济进行干预,其作用只限于为私人企业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维护市场秩序,提供有限的公共物品。(2)意义:积极意义:它适应了自由资本主义的需要,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消极意义:它导致了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引发了经济危机的爆发。11.简述强势政府时期行政职能的行使方式。4-105(1)广泛使用法律手段。(1分)(2)使用计划手段。(1分)(3)制定产业政策。(1分)(4)采取财政政策,金融政策等经济手段。(1分)(5)采取直接的行动手段。(1分)12.简述有限政府时期行政职能的发展趋势。4-108答:(1)通过非国有化,减少政府对企业的微观管理;(2)政府放松规制,更好地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3)推进公共服务职能的社会化、市场化。13.简述有效政府时期西方国家行政职能的发展趋势。4-108答:(1)通过非国有化,减少政府对企业的微观管理。(2分)(2)政府放松规制,更好地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2分)(3)推进公共服务职能的社会化、市场化。(1分)14.简述我国改革开放前政府“全能主义”职能模式的弊端。4-112答:(1)造成政府机构膨胀;(2)资源配置效率低下;(3)企业和社会缺乏动力机制;(4)容易产生腐败。15.简述我国行政职能转变的必要性。4-114答:(1)转变行政职能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然要求。(2)转变行政职能是迎接经济全球化挑战的需要。(3)转变行政职能是实现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4)转变行政职能是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的需要。(5)行政职能转变是机构改革的动因和基础。16.简述我国行政职能方式转变的主要内容。4-117答:(1)由运用行政手段为主向运用经济手段为主,并将经济手段与法律手段、行政手段结合起来。(2分)(2)由微观管理、直接管理为主,转向宏观管理、间接管理为主。(2分)(3)由重计划、排斥市场转向以市场为主,计划与市场相结合。(1分)17.简述行政管理机构的特性。5-126答:(1)合法性(首要特性);(2)主体性;(3)系统性;(4)权威性(服从);(5)执行性和管理性。18.简述行政管理机构的作用。5-129答:(1)行使国家的行政权力,对社会公共事务进行管理。(2分)(2)执行和实施各种法律、法规、规章,(1分)维持社会治安和良好的市场秩序。(2分)19.简述行政管理机构设置的基本原则。5-137答:(1)适应性原则。(1分)(2)协调性原则。(1分)(3)权责相称原则。(1分)(4)精干高效原则。(1分)(5)法制性原则。(1分)20.简述行政管理机构设置的基本程序。5-140答:(1)提出行政管理机构设置的理由,并设计出初步方案。(2分)(2)对行政管理机构设置方案的评估和论证。(1分)(3)对行政管理机构设置方案的批准。(1分)(4)对行政管理机构设置方案的落实与实施。(1分)21.简述行政管理机构改革的主要外部原因。5-146答:(1)经济体制的转变。(1分)(2)政治制度的转变和更迭。(1分)(3)社会发展程度。(1分)(4)国际环境的转变。(2分)22.简述当代西方发达国家行政机构改革的共同趋势和特点。5-151答:(1)从“大政府”向“小政府”转变。(2)行政机构内部的决策与执行职能及机构的分离。(3)行政管理机构的分权化。(4)强化综合协凋行政管理机构及其职能。(5)行政管理机构设置的弹性化。23.简述政府外部的社会公共行政管理事务的主要内容。6-178答:(1)经济行政管理;(2)政治行政管理;(3)文化行政管理;(4)社会行政管理。24.简述行政组织的基本要素。7-198答:(1)行政职位。(1分)(2)行政人员。(1分)(3)行政体制。(1分)(4)精神要素。(2分)25.简述行政组织设计的影响因素。7-199答:(1)行政组织的目标、职能与环境。(2分)(2)行政组织的技术特征。(1分)(3)行政组织目标、职能与环境和行政组织技术特征的匹配性。(2分)26.简述管理层次与管理幅度的关系。7-201答:(1)一般说来,在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管理层次与管理幅度成反比关系,管理层次越多,则管理幅度越小,反之亦然;(2)在设计行政组织结构时,管理层次的多少与管理幅度的大小应以提高行政就业率为前提,适当控制管理幅度,尽量减少管理层次。27.简述我国行政机关实行的行政首长负责制的特点。7-202答:(1)它既具有首长制的优点,又吸收了委员会制的长处。(2分)(2)它在充分展开集体讨论的基础上,最后由行政首长集中大家的正确意见,形成组织的决定。(2分)(3)行政首长负责制实质上是民主集中制的一种表现形式。(1分)28.简述行政领导的用人艺术。7-215答:(1)知人善任;(2)任人唯贤;(3)用人所长;(4)敢用新秀。29.简述行政沟通的基本形态。7-222答:(1)环式;(2)链式;(3)轮式;(4)Y式;(5)全通道式。30.简述行政信息公开化的作用。7-227答:(1)行政信息公开化有助于促进民主行政的发展。(1分)(2)行政信息公开化有利于人民的生活和工作。(1分)(3)行政信息公开化有利于防止行政权力的腐败。(1分)(4)行政信息公开化有助于促进行政效率的提高。(1分)(5)行政信息公开化有助于我国政府更好地适应WTO的要求。(1分)31.简述行政决策的特点。8-234答:(1)行政决策的主体是行政机构或行政人员,尤其是行政领导者。(2分)(2)行政决策内容是行政事务。(1分)(3)行政决策过程是一种行政权力的运用过程。(1分)(4)行政决策的目标在于追求公共利益的最大化。(1分)32.简述行政决策的基本程序。8-238(1)信息的收集与处理。(1分)(2)决策方案的设计。(1分)(3)决策方案的分析、论证与选择。(2分)(4)决策方案的实施。(1分)33.简述行政管理运用中行政方法的优点。9-266答:(1)能够使国家的政策、法律和上级的意图快速地向下贯彻,有利于行政管理系统的集中统一;(2)使行政系统内各个环节都围绕行政目标统一思想,统一行动,保证政策、法令、决策指令得到迅速贯彻实施;(3)上级可以针对下级的工作情况,及时地、奶油小生地发出各种指令,使行政管理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得到及时处理。34.简述行政管理中应用经济方法的原则。9-270答:(1)适度原则;(2)与法治相结合的原则;(3)与思想教育相结合的原则。35.简述电子政务的功能。9-283答:(1)实行电子政务,能够简化行政环节和程序,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2)实行电子政务,能够提高行政透明度,方便公众监督,有利于廉政、勤政建设;(3)实行电子政务,有利于政府管理模式从集权管理型向集散管理型转变;(4)电子政务有利于整合政务信息资源,发挥其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36.简述行政法律规范的主要特征。10-292答:(1)制定主体的特定性。(1分)(2)调整对象的特定性。(1分)(3)效力上的权威性、强制性与普遍适用性。(1分)(4)行政法律规范类型的多样性与效力等级上的层级性。(1分)(5)行政法律规范的相对稳定性。(1分)37.简述依法行政的基本内容。10-306答:(1)行政管理意识的法制化。(1分)(2)行政职权的法定化。(1分)(3)行政编制的法定化。(1分)(4)行政程序的法定化。(1分)(5)行政责任的法定化。(1分)38.简述依法行政的作用和意义。10-307答:(1)依法行政是现代国家民主,尤其是行政管理民主发展的前提与保证。(2分)(2)依法行政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与保证。(1分)(3)依法行政是控制行政权力膨胀趋势的必然选择。(1分)(4)依法行政是推进与深化行政管理改革的有效途径。(1分)39、简述依法行政与以德行政的区别。10-315(1)形成的理论依据不同。(2)运行的手段与内容不同。(3)运行的机制不同。(4)运行后果的表现形式及效果不同。40.简述依法行政与以德行政的相互联系10-318答:(1)对行政权力以及行政行为的规范性或约束性作用是依法行政与以德行政的共同精髓所在;(2)实现责任行政是依法行政与以德行政的共同目;(3)依法行政与以德行政具有一些共同的基本功能;(4)依法行政是行政管理的基石,以德行政是依法行政的补充。41.简述行政绩效评估的基本程序。11-335答:(1)制定计划。(1分)(2)初步调查。(1分)(3)管理控制评估。(1分)(4)详细评估。(1分)(5)撰写评估报告。(1分)42.简述行政绩效评估的信息收集方法。11-338答:(1)利用官方记录的方法。(2分)(2)培训观测者的方法。(1分)(3)公众满意意见调查方法。(1分)(4)特别的资料收集方法。(1分)43.简述行政绩效评估中经济合理性评估的具体方法。11-340答:(1)成本与投入的比率测定法。(2)行政开支和业务开支的比率测定法。(3)人均投入测定法。(4)单位成本测定法。(5)经济改进余地测定法。44.简述克服行政绩效制约因素的有效途径。11-351答:(1)改革和创新经济体制、政治体制,强化法治政府的行政理念,为提高行政绩效创造一个良好的行政环境;(2)不断改革行政体制,进行政府的运行机制创新,做到决策、执行和监督相协调,以提高行政绩效;(3)提高行政绩效,必须建设高素质的公务员队伍;(4)建立和健全良好的行政绩效评估体系,完善行政绩效管理制度,提高行政绩效水平。45.如何理解行政发展的特点?12-357、358答:(1)行政发展是一个具有积极意义的良性互动过程。(1分)(2)行政发展是一个有利于社会稳定和秩序化的过程。(2分)(3)行政发展是一种制度支撑下的行政动态过程。(1分)(4)行政发展是一个整体性的系统变化发展过程。(1分)二.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1.简述行政发展的内部动力。12-366答:(1)行政组织的演化。(2分)(2)组织分工的细化。(2分)(3)政府内部改革人士的推动。(1分)2.简述行政发展的内外部阻力。12-368答:(1)行政发展的外部阻力:市场经济发育不完善;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改革的不配套。(2)行政发展的内部阻力:来自既有行政制度惯性的阻力;来自公务员的阻力;来自行政文化的制约。3.试述行政权力的有限性。3-73答:(1)行政权力的有限性是指行政权力在各个方面都受到约束和限制,表明行政权力来源于人民的同意和授予,目的是保护公民的权利。(2)行政权力作用范围是有限的;(3)行政权力行使的方式是有限的;(4)行政权力是受监督和制约的。4.试述国外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行政权力关系的基本类型。3-80/82答:(1)根据国家整体与部分,即中央与地方家机关权力分配形式而论,在当代有单一制国家和联邦制国家两种对应的形式;(2)根据中央与地方分权程度,有政治性分权、行政性分权和行政权转让三种分权模式;①美国、德国、澳大利亚、巴西、印度是实行联邦制的主要国家,其中美国最为典型。②英国、法国、日本等是实行单一制的主要国家。英国是单一制国家的典型。(3)根据国家整体与部分,即中央与地方国家机关权力5.试述重构我国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权力关系的基本思路。3-90答:(1)以宪法形式明确规定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分权范围。(2分)(2)实现中央与地方利益分配的合理化。(2分)(3)实行地方分权和基层自治。(2分)(4)健全和完善对地方权力的监督。(2分)(结合实际适当展开论述,2分)6.试述我国行政职能转变的必要性及其主要内容。4-114、118答:我国政府职能转变的必要性主要表现在:(1)转变行政职能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然要求。(1分)(2)转变行政职能是迎接经济全球化挑战的需要。(1分)(3)转变行政职能是实现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1分)(4)转变行政职能是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的需要。(1分)(5)行政职能转变是机构改革的动因和基础。(1分)我国行政职能转变的主要内容包括:(1)职能重心的转变。(1分)(2)职能方式的转变。(1分)(3)职能关系的转变。(1分)(适当展开论述,2分)7.试述行政职能关系的转变的主要内容。4-119答:(1)理顺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上级政府与下级政府之间的职能关系。(2)理顺政企关系:(3)理顺政府与市场的关系;(4)理顺政府与社会的关系;(5)理顺政府内部各职能部门的关系。8.试述当代行政组织的变革趋势。7-208答:当代行政组织变革的趋势主要围绕着行政组织结构、行政组织权力关系等方面进行的。(1分)(1)行政组织结构的变革趋势。(1分)在横向结构上,职能部门之间的地位由不平衡走向平衡;(1分)随着政府职能的调整,相应的部门有减有增。(1分)在纵向层级上,行政组织结构有从尖塔型结构向扁平型结构发展的趋势。(1分)(2)行政组织权力分配关系的变革趋势。(1分)一方面,在行政组织体制内部,既出现了横向分权趋势,又出现了纵向分权趋势。(1分)另一方面,行政组织部分权力向社会组织转移。(1分)9.联系实际,谈谈在行政管理过程中如何正确地运用授权艺术。7-214、215答:在授权过程中,授权之后要授权留责,同时必须遵循以下原则:(1)权责统一原则。(2)视能授权原则。(3)信任与监督相统一的原则。(4)单一隶属原则。注意授权的方式:(1)充分授权。(2)不充分授权。(3)弹性授权。(4)制约授权。(结合实际,适当展开论述)10.联系实际,谈谈如何完善我国政府的行政决策程序。8-241答:(1)强化行政决策过程的信息工作。(2分)(2)强化行政决策过程的咨询工作。(2分)(3)强化行政决策的民主参与。(2分)(4)强化行政决策的制度建设。(2分)(适当展开论述2分。)11.试述我国政府在行政决策程序上存在的主要问题及相应的完善措施。8-239/243答:(1)在决策程序上存在的问题①决策信息的收集和处理工作存在着信息不全和信息失真的问题。②决策方案的设计存在着“粗而不细”和专业化程度低的问题。③决策方案的评估存在着“论而不证”的问题。④决策方案的选择存在着民主化程度低的问题。(2)完善行政决策程序的措施①强化行政决策过程的信息工作。②强化行政决策过程的咨询工作。③强化行政决策的民主参与。④强化行政决策的制度建设。(结合实际,适当展开论述)12、试述我国行政监督系统的主要内容。8-255答:(1)外部监督系统包括权力机关的监督,政党的监督,司法机关的监督,公民及社会团体的监督,新闻舆论的监督。(2)内部监督系统包括一般监督与专门监督。一般监督包括上下级相互监督、职能监督和主管监督。专门监督包括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13.试述我国行政监督系统的内部监督体系。8-258答:(1)行政系统的内部监督体系包括一般监督与专门监督。(2分)(2)一般监督是指国家行政管理机构在日常工作中根据需要随时进行的各种监督。它主要包括上下级相互监督、职能监督和主管监督。(2分)(3)专门监督是指政府内部设立具有专门监督职能的机构对所有部门的行政工作以及公务员的行政行为实行专业性分工的监督。(2分)它主要包括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2分)(适当展开论述2分)14.试述行政绩效评估的功能和作用。11-326答:行政绩效评估的功能和作用包括以下几方面:(1)行政绩效评估的责任落实作用。(2分)(2)行政绩效评估的对比作用。(1分)(3)行政绩效评估的计划辅助作用。(1分)(4)行政绩效评估的监控支持作用。(1分)(5)行政绩效评估的民主和教育作用。(1分)(6)行政绩效评估在吸引政治资源方面的作用。(2分)15.试论述行政绩效评估的程序:11-335/338答:(1)制定计划(制定计划的目的、计划具体内容、书面计划);(2)初步调查;(3)管理控制评估;(4)详细评估(详细评估的目的、详细审查的内容);(5)撰写评估报告。16.论述行政绩效评估中信息收集的主要方法。11-338答:(1)利用官方记录的方法。(2分)(2)培训观测者的方法。(2分)(3)公众满意意见调查方法。(2分)(4)特别的资料收集方法。(2分)(适当展开论述2分)17.结合实际,分析我国行政管理机构绩效不高的原因。11-346答:(1)行政环境因素对行政绩效的制约。(2分)(2)行政体制因素对行政绩效的制约。(2分)(3)公务员素质对行政绩效的制约。(2分)(4)行政绩效管理的制约因素。(2分)(适当展开论述2分。)18.试述行政发展的基本特点。12-357/358答:(1)行政发展是一个具有积极意义的良性互动过程;(2)行政发展是一个有利于社会稳定和秩序化的过程;(3)行政发展是一种制度支撑下的行政动态过程;(4)行政发展是一个整体性的系统变化发展过程。19.试述西方国家行政发展模式的共同特征。12-364答:(1)市场经济发达,社会中介组织成熟,产权制度明确、政府与企业、政府与市场之间的界限明晰,市场机制逐渐被引入到行政系统中来;(2)信息产业发达,不仅改变了选编的行政价值与观念,而且为行政发展提供了雄厚的物质基础和技术基础;(3)制度创新能力强。西方的每一次行政发展都是一次制度创新,这种制度创新不仅有利于巩固改革成果,而且有助于推动下一轮行政改革,实现下一轮行政发展。20.联系实际分析我国当前行政发展的阻力。12-367答:(1)行政发展的外部阻力①市场经济发育不完善。(1分)②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改革的不配套。(2分)(2)行政发展的内部阻力①来自既有行政制度惯性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山西财经大学华商学院《金融数据采集》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辽阳职业技术学院《电视栏目专题与制作》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郑州大学《产品设计报告书制作》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做账实操-保险公司理赔支出的账务处理分录
- 2025届上海市宝山区高三一模考试历史试卷
- 江西外语外贸职业学院《文献查阅与交流》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柳州职业技术学院《行政伦理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长春职业技术学院《商务谈判》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首都师范大学《工程制图与全专业三维识图课程设计》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鲁迅美术学院《生物药物制剂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改变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发展结题报告
- 软件监理报告
- 中国常见食物营养成分表
- 09J202-1 坡屋面建筑构造(一)-2
- 光伏电站土建工程施工技术方案
- 2024年上海英语高考卷及答案完整版
- 物业公司客户服务课件
- 脑卒中患者的康复护理查房
- 酶工程技术在茶叶深加工中的应用
- 人教版英语八年级下册全册教案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 02J401 钢梯【含03年修改】图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