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0PAGE1目录一、学校基本情况………………1二、高等学校增设高职高专专业申请表………3三、关于设置材料工程技术专业的论证报告…4四、材料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12五、专业主要任课教师表………29一、学校基本情况学校占地面积840亩校舍建筑面积23万平方米馆藏图书册数77.99万仪器设备总值5713万元专任教师数518在校生人数10099规划设置专业数50已设专业数44(实际招生专业42)现设专业情况序号专业名称设置时间学制在校生数1机电一体化技术2000三年18292会计电算化2000三年18743计算机应用技术2000三年2354法律事务2001三年585文秘2001三年376电子信息工程技术2002三年1627应用电子技术2002三年748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2002三年3799学前教育2002三年12110应用英语2002三年0(停招)11音乐表演2002三年1212艺术设计2002三年3813生物制药技术2002三年50014市场营销2002三年19115服装设计2002三年0(停招)16金属材料及热处理技术2003三年5917冶金技术2003三年18218软件技术2003三年35619数控技术2003三年45820电子商务2003三年9721国际经济与贸易2004三年16622广告设计与制作2004三年5123园林技术2005三年6324食品生物技术2005三年7125计算机信息管理2005三年4526环境艺术设计2005三年5527汽车电子技术2006三年8828模具设计与制造2006三年14929房地产经营与估价2006三年11130文物鉴定与修复2006三年12431物流管理2007三年35232微电子技术2007三年4833旅游管理2007三年7534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2007三年23635建筑工程技术2006三年44436投资与理财2007三年17737酒店管理2008三年5038应用化工技术2008三年6939电气自动化技术2009三年3640电子设备运行与管理2009三年2541旅游工艺品设计与制作2009三年1442建筑电气工程技术2010三年43影视多媒体技术2010三年44动漫设计与制作2010三年二、高等学校增设高职高专专业申请表学校名称:莱芜职业技术学院2011年6月专业代码550105专业名称材料工程技术修业年限三年学科门类材料类专业招生面向全国本校已设的相近专业金属材料与热处理技术冶金技术开始招生人数及招生时间2013年8月开始招生,招生人数40人计划三年内达到120人专业服务方向本专业根据党的教育方针和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要求,坚持以就业为导向,培养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具有团队协作精神和创新、创业能力,面向金属材料、复合材料制备、金属材料成型等领域从事各种新材料的制备、加工成型、材料结构等领域的产品开发和改造、工艺和设备设计及经营管理等方面工作,具有职业发展生涯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申请增设专业的主要理由及人才需求预测情况国家新材料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了新材料行业的奋斗目标,山东省《关于促进新材料产业加快发展的若干政策》中指出,“加快建立企业与大学合作培养人才的共建机制,针对企业需求设置相关新材料专业”,莱芜作为国家新材料产业化基地,材料特别是新材料产业得到了政府的高度重视。随着产业结构的进一步优化调整,市场对材料工程技术类人才必然存在着很大的需求,材料工程技术专业存在着较为广阔的市场发展空间。仅莱芜本地新材料企业人才需求调研表明,材料工程技术专业人才需求每年在200人以上。专业筹建情况学院从2003年开始建设金属材料与热处理技术、冶金技术两个材料类专业,建有莱芜市粉末冶金先进制造重点实验室。专业师资、教学设备、教学设施等已经具备条件,现有相关专业教师28人,其中高级职称8人,中级职称10人,实验实训教师10人。1个综合教学工厂、数10个专业实验室、计算机网络教室和数多家实习实训基地,可满足实践教学之所需,相关专业藏书3余万册,可满足教学所用。校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意见签字:年月日学校意见盖章年月日省专业设置评议委员会意见签字:年月日盖章年月日三、关于设置材料工程技术专业(新金属材料方向)的论证报告材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是社会历史发展阶段的标志。材料科学是21世纪最活跃的学科之一,材料科学的发展与突破将对世界经济和社会结构产生重大的影响。材料科学在国民经济中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已受到各国的普遍重视。我院自2003年开始开设了冶金技术和金属材料与热处理技术两个材料类专业,较好地满足了省市周边地区企业对人才的需求。莱芜作为国家新材料产业化基地,材料特别是新材料产业得到了迅速发展,我院适应市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按照我国关于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要求,借鉴兄弟院校创办材料工程技术专业的经验,根据我院师资力量、设备、图书资料及教学科研情况,我们拟申请增设材料工程技术高职专业。(一)设立材料工程技术专业(新金属材料方向)的必要性新材料涉及领域广泛,一般指新出现的具有优异性能和特殊功能的材料,或是传统材料改进后性能明显提高和产生新功能的材料,主要包括新型功能材料、高性能结构材料和先进复合材料,其范围随着经济发展、科技进步、产业升级不断发生变化。新材料产业作为当今科技和经济发展中最为活跃的产业领域之一,呈现出产业关联度高、经济带动力强、发展潜力大的特点,已成为促进经济快速增长和提升企业、地区竞争力的源动力。“十二五”期间国家将实施的新材料重大工程项目,包括高强轻型合金材料、高性能钢铁材料、功能膜材料、新型动力电池材料、碳纤维复合材料、稀土功能材料等六类,其中金属新材料产业重点发展的领域包括特种金属功能材料、高端金属结构材料。到2015年我国新材料产业将达到2万亿总规模的目标,一大批新材料品种市场需求潜力巨大,给新材料产业整体发展创造了巨大空间。
1、行业发展情况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国新材料产业已经在产业规模、技术水平、发展机制等方面取得了巨大进步,具备了良好的发展基础,但依旧面临着以下几方面问题:
一是关键材料保障能力不足。2010年,我们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对新材料的需求,对新能源、电子信息、航空航天、船舶、汽车、铁路、节能环保等领域的30余家大型骨干企业做了需求调研,涉及130余种关键材料。调研结果显示,这130多种材料,有32%目前国内没有生产能力,完全依赖进口。有54%目前国内可以生产,但产量、性能和质量尚不能满足国内要求。仅有14%目前可以实现完全自给,但多为技术含量相对较低的品种。材料整体保障能力不足,使得国内企业在生产工艺开发、材料性能检测、数据分析等也严重缺失,阻碍了新材料开发和产业化的步伐。
二是产学研用一体化体系尚未真正形成。我国新材料产业总体还处于跟踪和追赶阶段,新材料基础研究主要依靠国家投入,企业开发新材料的困难较大。由于产学研用一体化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滞后,技术创新成果的高效转移和转化机制尚未建立,导致新材料产业化步伐缓慢,科研与生产、应用之间脱节,基础研究与产业化之间普遍缺少中试研究阶段,大量科研成果不能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很多先进技术大都停留在实验室阶段,难以实现工程化、产业化和规模化。
三是政策环境不能完全适应产业发展需要。长期以来,我国新材料产业的独立主体地位不够明确,行业管理、财政、金融、投资等配套支持政策不够完善,行业统计、产品标准和应用设计规范体系不够健全。材料开发往往是被动地应对重大工程提出的需求,分散在各个应用领域,材料的共性、通用性被忽略。新材料产业技术含量高、产品周期短,研发、生产和推广应用需要投入大量资金,蕴含着巨大风险,财税政策的激励和引导作用有待进一步加强。
近年来,我省新材料产业发展迅速,2008年全省新材料产业产值达到6700多亿元,新材料领域的高新技术企业871个,涉及材料及新材料研究开发的高校、科研单位近30家。我省新材料产业技术水平与综合实力已跃居全国前列,高技术陶瓷、特种纤维、高分子材料等领域的研究开发及产业化方面在国内占有优势地位,形成了具有山东特色的新材料产业集群,培育出了一大批材料企业龙头和一批新兴新材料企业。但从我省经济发展和结构调整对新材料产业发展需求和要求上看,还存在一定差距:一是产品技术水平不高。除少数产品外,大部分新材料产品处于中低档次,很多关键技术、前瞻性技术尚未突破。二是产业链条短。基础材料生产能力相对较强,材料应用和后续加工少,制品加工能力较弱,导致产品附加值低,综合配套能力不强。三是产业聚集度不高。我省新材料领域布局比较分散,集群优势难以发挥,影响了新材料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和整体实力的发挥。四是新材料产品的市场开拓不够。特别是对一些产品比较新、技术含量比较高的新材料产品,市场开拓工作相对落后。莱芜市政府非常重视新材料产业。十二五期间,莱芜市将以打造高端新材料产业集聚区为目标,以产学研合作、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为主线,以产业化、集群化发展为重点,加快建设新型钢材及深加工、粉末冶金、电子材料、特种纤维、煤化工新材料产业集群,积极培育生物医药材料、氟材料等新兴产业,充分发挥政府引导、市场主导、企业主体作用,在龙头带动、骨干支撑、园区承载、链条延伸、全面提升上求突破,力争把莱芜建设成为全国具有重要影响和带动作用的新材料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国家省市新材料产业的快速发展对新材料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山东省《关于促进新材料产业加快发展的若干政策》中指出,“加快建立企业与大学合作培养人才的共建机制,针对企业需求设置相关新材料专业”。这为我省高校新材料专业的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持。可以预见,随着产业结构的进一步优化调整,市场对材料工程技术类人才必然存在着很大的需求,材料工程技术专业存在着较为广阔的市场发展空间,该专业的学生将来肯定能够为地方经济乃至全国的经济建设作出更大的贡献。2、人才需求调查预测为了培养高质量的实用性人才,以使莱芜的精神文明建设和经济建设蓬勃发展,为了更深入地了解莱芜市的人才需求状况,掌握各企事业单位所需要的人才规格结构、学历层次,以便为我校专业设置、人才培养、办学模式的调整提供可靠依据,我院于2012年3月6月以莱芜市各企业为主要对象,展开了新材料人才需求调查。莱钢集团根据山东省钢铁集团产业结构调整需要,正新建设100万吨电弧炉,以优特钢开发为龙头,重点培育齿轮钢、轴承钢、碳结构钢—凸轮轴、齿轮轴汽车零部件、大型锻件产业链;莱芜市政府正抓紧建设“不锈钢工业园”,重点培育热轧不锈钢—冷轧板材—焊管、结构件等不锈钢产业链。到十二五末莱芜新材料产业集群将形成新型钢材1000万吨、精深加工800万吨生产能力,对创新人才特别是新材料专业人才需求巨大。莱钢粉末冶金有限公司、山东呈瑞粉末冶金有限公司、山东金石科技有限公司、莱芜新艺粉末冶金制品有限公司、莱芜东舜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莱芜环亚新材料有限公司等新材料企业正快速发展,逐步形成了高性能还原粉、水雾化粉、合金钢粉、高性能软磁复合材料—发动机、变速箱用零部件、药芯焊丝、防辐射材料、耐磨耐蚀复合材料产业链,形成年产40万吨高性能钢铁粉末和年产15万吨高强度结构件生产能力。这些对新材料专业人才如饥似渴,迫切需要大量实用型人才。另外我们还调研了山东爱地高分子材料公司、润达化工、科虹线缆、固德化工、汶河化工、雅鲁生化、东岳汶河氟材料等化工高分子材料企业和金鼎电子、博兰特电子、义和电子、力创科技、朗进科技电子行业企业,这些企业对电子信息材料、高分子材料、化工材料人才需求旺盛。表3.1材料工程技术专业人才需求预测统计调查表企业名称材料工程技术专业人才每年需求量(人/年)2012年2013年2014年2015年2016年特变电工有限公司2030304040莱芜钢铁集团2025303540山东泰山钢铁集团1515203030山东呈瑞粉末冶金有限公司1515202025上海汽车莱芜创业股份有限公司1520253040莱芜市新艺粉末冶金制品有限公司2020252025莱芜市环亚新材料有限公司1010151520莱芜东舜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1010152020山东固德化工有限公司1520253030山东爱地高分子有限公司2020253035山东力创股份有限公司2020202020山东朗进股份有限公司2020202020合计200225270310345(三)增设本专业的可行性我院之所以提出开办材料工程技术专业,是因为在师资、设备、图书资料、教学科研等方面都具备了相应的条件。1、办学基础莱芜职业技术学院是2000年10月经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的一所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院校,学院占地面积2000亩,建筑面积23万平方米;现有固定资产5.5亿元,实验实习设备总值5713万元,馆藏图书77.9万余册,期刊416种;拥有高标准配置的微机2000多台,建有138个专业实训室和108个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多年来学院坚持教育教学改革,在高职办学方面积累了丰富的办学经验。2、师资队伍现有专业教师30人,其中具有副高级以上职称的9人,讲师17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5人,硕士学位的15人,承担着冶金技术、金属材料与热处理技术专业的教学工作。学院一直重视师资队伍建设,每年都拿出大笔经费支持教师到高校进修和企业锻炼,并与中南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山东大学、山东科技大学、山东省科学院、莱钢集团、泰山钢铁集团、特变电工、五矿发展等高校和企业开展合作,聘请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家学者和企业高级工程师为我院兼职教师,为我院开设材料工程技术专业打下了基础。随着专业的申报,学院将进一步加大教师培训和高素质人才的引进,逐步建设一支年龄结构合理,学术水平较高,事业心强,创新意识活跃的双师结构的教学团队。3、产学结合强化实验、实习和实训三个关键环节,校内外生产性实训时间超过50%。实施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教育模式,保证学生有半年以上的时间到企业顶岗锻炼。本专业将长期坚持为新材料企业服务,积极争取企业为我们提供顶岗实习和就业岗位,优先选择毕业生,并参与学院人才培养工作,形成教学与生产紧密结合、学校与企业互惠双赢的“校企联姻,产学合作”的办学模式,为学院进一步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施工学交替打下良好的基础。4、实践基地校内为增强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学院在积极开展“五室”建设,即基础实验实训室、专业实验实训室、创新实验室、专业图书室和电子阅览室。学校2002年成立新材料与新能源研究所,2003年开设冶金技术专业,2004年开设金属材料与热处理专业,拥有莱芜市粉末冶金检测技术中心,正建设省市共建省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莱芜市粉末冶金先进制造重点实验室,建有材料化学实验室、X射线衍射仪实验室、粉末冶金工艺实验室、建筑材料实验室等10多个材料专业实验室,实验室仪器价值300多万元。这些相关专业的实验实训条件可与该专业的有关实验实训共用,为该专业的设置提供了基础,学院计划设置本专业后,加大投入建设该专业的专业实验实训室,为专业实训提供保障。校外实训基地是教师和学生技术技能培养训练的场所,是教学、生产和科研一体化建设的载体,学院与莱芜钢铁集团、泰山钢铁集团、特变电工有限公司、莱芜环亚新材料有限公司、莱芜市北方金源新材料有限公司、莱芜东舜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山东爱地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山东固德化工有限公司等数十家新材料开展合作,建立了校外实习实训基地,为该专业学生校外实习打下了基础。表3.2校外实践教学基地一览表单位有无协议承担的教学任务务每次接受学生人数莱芜钢铁集团有专业实训150泰山钢铁集团有专业实训150特变电工有限公司有专业实训100莱芜环亚新材料有限公司有专业实训50莱芜市北方金源新材料有限公司有专业实训50莱芜东舜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有专业实训150山东爱地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有专业实训80山东固德化工有限公司有专业实训50莱芜泰东新材料有限公司有专业实训50山东朗进科技有限公司有专业实训505、经费保障(1)学院具有稳定的生源,在校生已达1万余人。有充裕的资金投入,计划在该专业设立后的五年内投入500万元用于材料工程技术专业建设。(2)学院继续对当地及周边地区的新材料行业企业职工进行短、中期等培训,培训收入可用于该专业的建设。6、专业群建设以山东省特色专业金属材料与热处理技术专业建设为核心,以建设省市共建省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莱芜市粉末冶金先进制造重点实验室为契机,打造材料工程技术、冶金技术、金属材料与热处理技术等材料专业群,继续培养专业带头人3名,骨干教师6名,建立与专业群规模相适应的兼职教师资源库。建设课程标准、校本教材、教学软件、教学评价标准等优质教学资源库,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7、生源基本状况①莱芜市每年的考生在8000人左右,本地企业众多,经济发展迅速,莱芜职业技术学院作为本地唯一的一所大学,教学设施齐全,教学质量高,能很好的催生学生报考材料工程技术专业的积极性。②我院地理位置优越,位于鲁中腹地,东有青岛、烟台,西临泰安、济南、曲阜文化名城,学院正好处于济(南)—莱(芜)—青(岛)高速公路的出口处,环境优美、交通便利、生活方便,对将来学生的生活、学习、实习,获取各方面的信息等都有很大的吸引力。③新材料产业是重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也是其他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基础。新能源、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离不开新材料的支撑。材料工程技术专业作为新兴热门专业,具有宽松的就业机会和良好的工作环境,是企业紧缺和考生向往的专业之一,能极大的激发考生报考该专业的兴趣和热情。8、毕业生就业前景本专业培养从事各种新型材料的制备、加工成型、材料结构等领域的技术开发和改造、工艺和设备设计及经营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级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学生不仅掌握各类新型材料生产工艺过程及主要设备运用等基础知识,还要学习生产组织、技术管理、质量控制的基本能力以及材料基本理化性能和一般检测方法,具有在材料、建筑、化工、机械等领域的应用能力。学生毕业后可在金属材料、工业陶瓷、复合材料、化工、电子等新型材料企事业单位从事生产、技术管理与开发、设备维护、分析检测、质量监控、产品研制及营销等工作。综上所述,我院申请设置材料工程技术专业(新金属材料方向)适应目前新材料行业人才急需的现状,不仅必要,而且可行,从专业师资、实验室和实践基地建设等教学条件及教学经验方面来看,我们有信心,有能力,有实力办好本专业,并力争在未来5年内办成学院重点专业。四、材料工程技术专业(新金属材料方向)人才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本专业根据党的教育方针和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要求,坚持以就业为导向,培养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具有团队协作精神和创新、创业能力,面向金属材料、复合材料制备、金属材料成型等领域从事各种新材料的制备、加工成型、材料结构等领域的产品开发和改造、工艺和设备设计及经营管理等方面工作,具有职业发展生涯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二)职业岗位(群)材料制备与成型、材料分析与检测等。(三)培养规格1、基本素质(1)掌握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原理,了解国家路线、方针和政策,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2)具有遵纪守法的观念,良好的思想品德、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3)具有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精神和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4)具有良好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并取得山东省计算机文化基础证书;(5)具有良好的英语应用能力,能阅读一般性的专业资料,并能用英语进行日常交流。2、专业技能与知识(1)掌握金属材料、金属基复合材料以及其它高新技术材料科学的基础理论和材料合成与制备、材料复合、材料设计等专业基础知识;(2)具有本专业必需的机械设计、电工与电子技术、计算机应用的基本知识和技能;(3)掌握材料制备与成型的基本知识,具有正确选择设备进行材料研究、材料设计、材料研制的初步能力;(4)掌握材料性能检测和产品质量控制的基本知识,具有研究和开发新材料、新工艺的初步能力;(5)熟悉生产管理、市场营销等基本知识和技能,具有初步的生产管理和市场营销工作能力。3、职业资格证书表4.1职业资格证书职业资格(技能)名称证书等级取得时间计算机计算机文化基础合格证书第一学期普通话普通话等级证书(二级乙等以上)第一学期英语英语应用能力证书第二学期钳工至少选一项中级第四学期电工中级第四学期化学分析工中级第四学期化学喷镀工中级第四学期(四)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表4.2工作岗位任务和职业能力分析表工作项目(岗位)工作任务职业能力1.材料制备与成型1.1材料设计与制备1.1.1掌握金属材料、金属基复合材料以及其它高新技术材料科学的基础理论;1.1.2掌握材料合成与制备、材料复合、材料设计等专业基础知识;1.1.3掌握各种材料加工设备的工作原理和操作方法;1.1.4新材料开发。1.2材料液态成型1.2.1掌握金属材料、金属基复合材料以及其它高新技术材料科学的基础理论;1.2.2掌握材料合成与制备、材料复合、材料设计等专业基础知识;1.2.3掌握材料液态成型设备的工作原理和操作方法;1.2.4能编制规范的工艺文件。1.3材料固态成型1.3.1掌握金属材料、金属基复合材料以及其它高新技术材料科学的基础理论;1.3.2掌握材料合成与制备、材料复合、材料设计等专业基础知识;1.3.3掌握材料固态成型设备的工作原理和操作方法;1.3.4能编制规范的工艺文件。1.4材料特种加工1.4.1掌握金属材料、金属基复合材料以及其它高新技术材料科学的基础理论;1.4.2掌握材料合成与制备、材料复合、材料设计等专业基础知识;1.4.3掌握材料特种加工成型设备的工作原理和操作方法;1.4.4能编制规范的工艺文件。2.材料分析与检测材料物理力学性能分析、化学成分分析、组织分析、质量检验2.1掌握金属材料、金属基复合材料以及其它高新技术材料科学的基础理论;2.2掌握材料合成与制备、材料复合、材料设计等专业基础知识;2.3能分析加工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品质问题,并及时提出解决方案;2.4熟练掌握各种检测设备的使用方法;2.5质量管理;2.6能编制规范的工艺文件;。(五)招生对象、学制及学习形式招收应往届高中毕业生(含职业中专、职业高中、普通中专)。学制三年,全日制脱产学习。(六)主要课程学习内容与要求1、基本素质课程学习内容与要求表4.3基本课程学习内容与要求表序号主要课程课程内容课程目标1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①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与民族精神教育;②人生观与价值观教育、社会主义与共产主义道德教育;③社会公共生活中的道德育法律规范教育、职业生活中的道德育法律规范教育、恋爱婚姻生活中的道德育法律规范教育;④社会主义法律精神与法治观念教育、我国基本法律制度与规范知识教育等。①使学生树立科学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解决大学生成长成才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②使学生明确我国社会主义宪法和有关法律的基本精神和主要规定,增强社会主义法制观念,提高法律意识,真正做到知法、守法、用法,护法,将自己培养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2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两大理论成果,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②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和社会主义改造理论;③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理论;④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⑤祖国安全统一;国际战略和对外政策;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和领导力量等。①帮助学生系统掌握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原理及其对当代中国发展的重大战略意义,正确认识近现代中国社会发展的规律,认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展的规律,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历史观、人生观和价值观;②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去认识和分析问题,坚定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想信念,增强在党的领导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自觉性和坚定性。3形势与政策课程内容主要是介绍国内外形势及党和国家的相关政策。具体内容包括聚焦两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金融危机;和谐外交;国际安全;海峡两岸;大学生就业等。通过分析国内、国际形势,使青年大学生站在时代的高度,把握历史的进程和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培养客观地评价历史重大事件科学精神,促进大学生形成正确的马克思主义形势观、政策观。4计算机文化基础①计算机的发展,计算机的组成,计算机的特点,计算机的功能和计算机的工作原理;②Office办公软件的学习,包括文字处理,电子表格处理,演示文稿处理,网页制作和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应用;③计算机网络和Internet应用知识。①提高学生的信息意识:包括利用计算机主动搜寻信息的意识,分析评价所得信息的意识,与人交流、合作的意识。②培养学生的信息技能:主要包括使用计算机获取、存储、加工、使用、管理信息的能力,还有由此派生出的一系列相关技能;③增强学生的信息道德;④具备后续的自学能力。5大学英语①词汇:掌握3500个左右的英语单词;②语法:掌握基本的英语语法。③听力理解:能基本听懂日常生活用语和与职业相关的一般性对话或陈述;④口头表达:能就日常话题和与职业相关的话题进行交谈;⑤阅读理解:能基本读懂一般题材的英文材料,理解基本正确;⑥书面表达:能书写常见的应用文,如信函、通知、个人简历等;⑦翻译:能借助词典进行一般性题材的材料翻译。培养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口头和书面的信息交流,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经济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6体育①体育与军事基本知识的教学;②基本技能训练。①使学生掌握正确的运动技能和科学的锻炼方法;②养成体育锻炼习惯,提高身体素质,达到《国家体育锻炼标准》;③具有从事本专业或其他行业所需要的良好身体素质。7大学生就业与创业指导①我国当前的就业形势;②大学生就业政策、就业观念、就业准备、职业选择、择业技巧;③创业环境与创业机会;④择业过程中各主要环节的把握;⑤创业者应具备的素质与能力等。①使毕业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②调适在择业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矛盾心理;③掌握一定的求职技巧并转换角色、适应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④了解就业政策,更好地利用就业指导机构指导自身就业。8高等数学①一元函数微积分;②多元函数微积分;③空间解析几何;④向量代数初步;⑤微分方程初步;⑥场论初步①系统地掌握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计算方法;②为学习后续基础课、专业课和以后扩大数学知识打下必备的基础2、专业基础知识与技能课程学习内容与要求表4.4专业基础知识与技能课程学习内容与要求序号课程内容课程目标职业能力要求1材料学概论材料的结构材料的基本性质材料研究方法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陶瓷材料复合材料①掌握金属的晶体结构与结晶、材料的性能等基本理论知识;②了解材料研究方法;③熟悉常用金属材料种类、牌号、性能及用途;④熟悉常用无机非金属材料种类、牌号、性能及用途;⑤了解高分子材料种类、牌号、性能及用途;⑥了解陶瓷材料种类、牌号、性能及用途;⑦熟悉复合材料种类、牌号、性能及用途;⑧了解与本课程有关的新技术、新工艺①掌握常用工程材料种类、牌号、性能及用途;②能合理正确地选用工程材料。2金属加工技术①金属材料内部结构及性能分析②钢的热处理技术③零件材料的选择④铸造加工技术⑤金属塑性成形技术⑥焊接加工技术⑦切削加工技术⑧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分析了解金属基础知识,掌握金属材料内部结构及性能分析;了解钢的热处理技术原理、种类及应用方面的知识;掌握零件材料的选择的原则;了解铸造加工技术的原理、分类和应用;了解金属塑性成形技术的原理、分类和应用;了解焊接加工技术的原理了解金属切削加工技术的一般规律、加工方法种类和应用。①掌握常用金属材料的各种性能;②能对机械零件、刀具和模具等合理正确地选用工程材料;③初步具有正确选用常规热处理工艺的能力;④具有选用毛坯种类、成形方法和制定简单毛坯(零件)加工工艺规程的初步能力;⑤根据专业需求掌握金属加工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锻炼从业品质。3工程力学①静力学基本概念和受力分析②平面力系③空间力系④拉伸压缩⑤剪切挤压⑥扭转变形⑦弯曲⑧组合变形⑨压杆稳定①学习平面任意力系的的受力分析;②培养平面和空间形体的受力分析的能力;③培养根据物体受力,分析物体的强度和刚度的能力;④培养根据物体的强度和刚度,选择材料的能力;⑤培养学生分析运动物体的能力①会运用几何法和解析法分析物体受力;②能掌握四种基本变形,并能分析组合变形③会画轴力图、扭矩图、剪力和弯矩图④会分析物体的运动状态4机械基础①极限与配合②传动与轮系③常用机构④联接⑤轴系零、部件⑥液压传动①掌握极限与配合的基本知识②掌握机械传动常见机构的组成及应用③掌握机械传动常见机构的选择及设计④掌握常用联接的特点、种类和应用⑤了解轴系零、部件的结构特点⑥了解液压传动的结构特点①具有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的基本能力5电工与电子基础①电工基础知识②电子基础知识①系统学习电工电子基础知识、了解电工与电子学的特点;②培养学生电力安装、自动控制的基本能力①掌握常用电工电子测试仪器使用方法②学会阅读与分析电路6机械制图①制图基本知识和技能②正投影基础③立体的投影④立体的表面交线⑤组合体三视图⑥轴测图⑦标准件与常用件⑧零件图⑨装配图①学习投影法(以正投影法为主)的基本理论及应用;②培养空间形象思维和图解空间几何问题的基本能力;③培养绘制和阅读机械图样的基本能力;④培养装配体测绘的基本能力;⑤培养学生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和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①会运用投影原;②能读懂零件图③能读懂装配图④能测绘零件⑤会画零件图⑥会画装配图7计算机辅助设计①CAD入门②平面构图初步③绘图命令④基本编辑命令⑤绘图辅助工具⑥图层⑦文字、图案填充⑧尺寸标注⑨图块与属性①了解AutoCAD软件的基础知识,,②掌握该软件的基本操作③学会二维图形绘制、图形编辑、图层、图块、阴影填充、文字注释、工程标注以及绘图输出等内容④了解三维图形的绘制方法①能进行软件的安装与维护②准确绘制二维图形③能绘制简单的三维图形。8基础化学①元素化学基础知识②实验基本技能①系统地掌握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计算方法;②为学习后续基础课、专业课打下必备的基础能根据常见化学元素的性质分析其在工程材料的作用。3、专业核心知识与技能课程学习内容与要求表4.5专业核心知识与技能课程学习内容与要求序号课程内容课程目标职业能力要求1材料工艺与设备①材料工艺概论②材料固态成形加工工艺及设备③材料液态成形加工工艺及设备④材料工艺及设备课程设计①了解材料工艺的种类及其创新途径②熟悉材料固态成型加工工艺及其设备的种类、特点与应用③熟悉材料液态成型加工工艺及其设备的种类、特点与应用④完成材料工艺及设备课程设计①具有编制材料生产工艺的能力②具有设备选型、使用和维护的能力③具备材料生产过程控制和质量控制的初步能力2金属材料检测技术①金相试样及制备②金相显微镜③显微硬度计④金属的高、低倍检验⑤热处理缺陷检验⑥失效分析⑦射线探伤、超声检测、电磁检测的工作原理、检测特点及应用。①掌握金相试样制备方法,②掌握金相显微镜的使用方法,能使用金相分析软件对金属组织进行分析③了解热处理缺陷检验的原理④了解材料失效分析的方法和步骤⑤了解每种检测方法的工作原理、检测特点及应用场所①能进行常规金相检测的基本技能,能进行热处理金相组织、热处理缺陷检验和失效分析②初步具备正确选用无损检测手段检查评价工程构件质量和保障设备的安全运行。3金属材料化学分析技术①定量分析化学概论②化学滴定分析方法③试样的采集与制备④固体试样的分解及分析方法的选择⑤常用仪器分析方法简介⑥钢铁及其合金分析⑦非铁金属及其合金分析⑧稀土材料分析⑨金属材料化学分析实验①了解定量分析化学的一般原理②掌握化学滴定分析方法的原理和应用③掌握试样的采集与制备方法④掌握固体试样的分解及分析方法的选择⑤了解常用仪器分析方法的原理、分类和应用⑥掌握钢铁及其合金分析方法的原理和应用⑦掌握非铁金属及其合金分析方法的原理和应用⑧了解稀土材料分析方法的原理和应用掌握常用金属材料化学分析实验方法①具有进行化学分析检测的基本技能②初步具备正确选用化学分析手段对材料进行化学分析的能力③较强的实验室设备使用和维护能力4材料创造发明学①创造发明过程与思路②材料发明发展史③三大材料的共性与个性④三大材料的共性与个性⑤科学技术创新方法⑥工程技术创造发明方法⑦TRIZ理论及应用①了解一些材料创造发明原理、方法及应用实例②掌握一些创造发明的方法③了解TRIZ理论及应用①具有创新思维和初步材料创新的能力5材料表面工程技术①表面工程技术概论②材料表面预处理工艺③热喷涂技术④堆焊技术⑤电镀、化学镀和化学转化膜⑥表面改性技术⑦气相沉积技术⑧热扩渗技术⑨特种表面加工技术=10\*GB3⑩表面分析和表面性能的检测①了解常用实用表面工程技术的基本原理、特点、工艺和应用②了解表面分析和检测技术的内容与方法①具有编制材料表面处理工艺的能力②具有表面工程设备选型、使用和维护的能力③具备材料表面处理过程控制和质量控制的初步能力④具有材料表面分析和检测能力6金属基复合材料①增强体材料的选择②金属基复合材料的设计③制造技术④加工成形⑥界面及特征、性能⑦损伤与失效应用与发展趋势①了解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基本原理、特点、工艺和应用①具有金属复合材料设计和选择的能力②具有金属复合材料工艺设计和加工成型的设备选择的能力7材料先进制备与成形加工技术①传统材料的高性能低成本制备与加工技术②特殊外场作用下的制备与加工技术③成分-工艺-组织性能-一体化控制技术④材料设计、制备与成形加工一体化技术⑤结构材料表面处理和改性技术①了解材料先进制备与成形加工技术的基本原理、基本工艺、设备特点和应用①具有应用先进材料制备与成型技术进行产品生产和新产品开发的能力4、专业综合实践内容与要求表4.6专业综合实践内容与要求综合实践名称学习内容要求职业技能与职业素养培养要求学时(周)学期地点新材料工厂见习①了解粉末冶金生产过程②了解特种铸造的工艺过程③了解金属复合材料生产工艺过程=4\*GB3④了解高分子材料生产工艺过程⑤了解金属材料化学分析和力学性能检测过程①对材料生产企业生产特点有所了解②对材料成型工艺有初步的认识11合作办学单位机械制图测绘①测绘减速机各零件②画出零件工作图③画出装配图①正确使用测量工具②正确使用画图工具11制图室金工实习①了解机械制造的一般过程;②熟悉机械零件的常用加工方法及其所用主要设备的工作原理及典型机构、工夹量具的使用以及安全操作技术。③了解机械制造工艺知识和一些新工艺、新技术在机械制造中的应用。①掌握车床的操作技能,能按零件的加工要求正确使用刀、夹、量具,独立完成简单零件的车削加工。②能正确选择焊接电流及调整火焰,独立完成手弧焊、气焊的平焊操作;③掌握钳工常用工具、量具的使用方法,能独立完成钳工作业件。④在劳动观点、质量和经济观念、理论联系实际和科学作风等工程技术人员应具有的基本素质方面受到培养和锻炼。22金工实习车间电工、电子工艺实训①安全用电教育;②常用电工工具和仪表;③电工基本技能训练;④常用低压电器的认知和电动机基本控制的实现;⑤典型机床电气控制线路的安装、调试与故障维修;⑥常用电子元器件的识别与检测;⑦手工焊接工艺;⑧电子电路的安装与调试等①具有正确使用万用表、电流表、伏特表、兆欧表等仪表能力;②具有利用示波器、低频信号发生器分析问题的能力;③初步具有分析简单电路的能力。④掌握常用电子仪器的使用方法;⑤电子电路的基本调测技术;⑥初步学会查阅电子器件资料;⑦正确使用器件,分析、寻找和排除电路故障;⑧正确处理实验数据,分析试验结果13电工、电子工艺实训室材料创新实训(雾化制粉)①材料配方设计与计算、材料准备②合金冶炼③雾化制粉④粉末性能测试①根据材料性能正确进行材料配方设计与计算、材料准备②掌握中频炉合金冶炼各操作岗位的特点③掌握雾化制粉工艺参数的选择④掌握粉末性能测试的方法,和数据处理方法14雾化制粉中试车间材料创新实训(金刚石烧结制品)①掌握粉末冶金金刚石刀头配方设计=2\*GB3②掌握金刚石刀头生产工艺=3\*GB3③性能检测及锯切试验①能正确粉末混合设备②能正确操作热压成型设备③能独立装卸模具14粉末冶金工艺实验室中级工考试集训①根据报考专业集中培训,包括钳工、电工、化学分析工、检验工等①中级工技能要求25中级工考试集训顶岗实习与毕业作业①对学生进行检查的最后教学环节;②综合运用所学基础理论知识分析、解决生产实际问题=3\*GB3③进行毕业设计或撰写毕业论文①液态成型生产车间②固态成型生产车间③复合材料生产车间=4\*GB3④进一步理解运用基础理论;=5\*GB3⑤启发、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6\*GB3⑥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基础理论知识分析、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7\*GB3⑦培养学生既有科学态度,又有创造精神185、6校外(七)成绩考核1、课程考核(1)考试课程所有必修课程为考试课程。学生学习成绩的评定是按照终结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相结合的原则进行,根据学生期末考试成绩、期中考试成绩、实验成绩和平时成绩(平时考勤、作业、课堂回答问题等)综合评定。有课内实验实习的课程,期末考试成绩占总成绩的50%,期中考试成绩占20%,实验成绩占20%,平时成绩占10%;没有课内实验实习的课程期末考试成绩占总成绩的60%,期中考试成绩占20%,平时成绩占20%。(2)考查课程选修课程为考查课程。学习成绩根据平时成绩和阶段性测验成绩综合评定。分优秀、良好、及格、不及格四个等次。2、实践教学环节考核(1)实习实训实习实训包括某门课程的实习实训、专门化实习实训(综合实习实训或课程设计)、毕业生产实习。根据《莱芜职业技术学院实习教学管理办法》组织学生实习实训,学生按照实习实训大纲要求完成每项实习实训任务后,撰写实习实训报告,由任课教师根据实习实训成绩的评定办法批改后评定,凡评定成绩达到合格及以上标准的可获得该项目规定的学分。(2)多证(职业资格、计算机、外语)项目实行多证书制度是高等职业教育自身的特性和实现培养目标的要求。多证书是实用型人才的知识、技能、能力和素质水平的体现和证明,特别是职业资格证书或技术等级证书是高等职业院校毕业生能够直接从事某种职业岗位的凭证。因此,应实施多证制。英语等级证书:要求本专业学生毕业前应获得山东省高职高专英语应用能力考试等级证书,或获得全国公共英语考试三级证书,最低标准是通过学院组织的外语等级考试,但不能获得多证制的相应学分。普通话等级证书:普通话水平达到二等乙级以上。计算机等级证书:要求本专业学生毕业前必须参加山东省计算机文化基础考试,获得山东省计算机文化基础证书。职业(从业技术等级)资格证书:要求本专业学生毕业前必须参加劳动部门组织的职业技能考试,至少获得一项职业技能证书。3、毕业设计毕业设计是对学生三年理论学习和实践活动的综合考查。是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及创新能力的重要方面。根据《莱芜职业技术学院关于毕业设计(论文)组织管理工作的有关规定》,每名同学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撰写本专业的毕业设计(论文),毕业设计(论文)的课题由教师选定,学生可以选择不同的课题,一般一位教师负责指导10名学生的设计(论文),成绩计入学生成绩册。要求:在系的统一安排下,指定教师专门负责指导学生的毕业实习、调研和论文撰写。毕业论文的选题要结合所学专业的实际情况,运用所学专业知识和所掌握的专业工作技能,去分析解决实际问题。毕业实习应在相关企业进行,实践时间不少于3个月,并写出不少于5000字的毕业论文。毕业论文经答辩委员会进行论文答辩和成绩评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全球及中国生物制药中的深层过滤行业头部企业市场占有率及排名调研报告
- 二零二四年游艇俱乐部会员专属保险及保障服务协议3篇
- 专题04 阅读还原30篇-2023-2024学年八年级英语下学期期中(原卷版)
- 化妆品电商物流协议范本
- 家居装修延长保障合同模板
- 医疗器械居间服务协议合同
- 美食推广居间合同
- 2019-2025年中国自助餐行业未来趋势预测分析及投资规划研究建议报告
- 2025年中国硫酸镁注射液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战略规划报告
- 人工智能翻译服务合同
- 【可行性报告】2023年电动自行车项目可行性研究分析报告
- 五月天歌词全集
- 商品退换货申请表模板
- 实习单位鉴定表(模板)
- 六西格玛(6Sigma)详解及实际案例分析
- 机械制造技术-成都工业学院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
- 数字媒体应用技术专业调研方案
- 2023年常州市新课结束考试九年级数学试卷(含答案)
- 正常分娩 分娩机制 助产学课件
- 广东县级农商银行联社高管候选人公开竞聘笔试有关事项上岸提分题库3套【500题带答案含详解】
- 中国成人住院患者高血糖管理目标专家共识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