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园综合体景观要素与模式分析_第1页
田园综合体景观要素与模式分析_第2页
田园综合体景观要素与模式分析_第3页
田园综合体景观要素与模式分析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园综合体景观要素与模式分析!⽥园综合体作为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新兴发展模式,以体现农业为基础,以旅游为驱动,以社区建设为实体,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阐述了⽥园综合体的内涵、类型、特征以及发展理念,总结了⽥园综合体的景观要素构成和布局⼿法,探讨了⽥园综合体的规划建设及发展模式,最后提出了⽥园综合体的发展对策。近年来,我国休闲农业发展迅速,⼈们对乡村旅游的热情⾼涨。2017年2⽉,“⽥园综合体”的概念⾸次被写⼊中央⼀号⽂件,⽀持有条件的乡村建设以农村合作社为载体、让农民充分参与和受益,集循环农业、创意农业、农事体验为⼀体的⽥园综合体。⽥园综合体是在城乡⼀体化格局下,顺应农村供给侧结构性改⾰的⼀种发展模式,对于加快美丽乡村建设、促进城乡发展、解决农村就业问题具有很⼤的推动作⽤。笔者阐述了⽥园综合体的内涵、类型、特征以及发展理念,总结了⽥园综合体的景观要素构成和布局⼿法,探讨了⽥园综合体的规划建设及发展模式,最后提出了⽥园综合体的发展对策。1.⽥园综合体概述1.1⽥园综合体的起源与发展1.1.1⽥园综合体提出的背景。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新的阶段,⼈民⽣活⽔平不断提⾼,但城乡发展不平衡,且城乡收⼊差距不断增⼤。减少不合理的城乡差距,促进城乡协调发展,让更多的农民参与社会经济发展,是当前我国实现现代化发展的重中之重。当今现代农业发展迅速,农村产业发展的空间环境发⽣了很⼤变化。都市农业在产业、居住、休闲等⽅⾯得到了很好发展,但长期以来都市农业的发展只侧重于农业的单⽅⾯,势必会因为发展不平衡⽽陷⼊困境。⽥园综合体是契合城乡⼀体化的历史产物,是农村发展的新产业、新业态,是在乡村实现现代农业、旅游、⽂化等多产业融合的有效实现形式。1.1.2⽥园综合体的发展历程及现状。⽥园综合体是集现代农业、休闲旅游,居住体验于⼀体的乡村综合发展模式,是经过家庭农场、休闲农业产业园、美丽乡村、特⾊⼩镇后,农业产业发展到更⾼阶段的产物,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前,⽥园综合体主要是通过带有商业模式的地⽅和企业合作的⽅式来实现。2012年,江苏省⽆锡市惠⼭区阳⼭镇落地实践了第⼀个⽥园综合体项⽬———⽥园东⽅,其他地区陆续开展了⽥园综合体项⽬的建设,2017年2⽉⽥园综合体概念被写⼊中央⼀号⽂件,2017年5⽉财政部确定河北、⼭西等18个省份开展⽥园综合体试点⼯作。1.2⽥园综合体的内涵⽥园综合体是农村发展的⼀种新模式,是在具有⼀定资源条件的城郊,通过农民合作社的形式,将第⼀、⼆、三产业中分散的资源整合,集循环农业、创意农业、农事体验于⼀体,让农民充分参与并从中受益。⽥园综合体是休闲农业和旅游业的延伸,带有⼀定的商业模式,通过让企业参与的⽅式,将农村的⾃然⽣态环境与城市元素有机结合,形成⼀种既有⾃然⽣境特性,⼜有⾼效便捷体系的综合性公共空间,满⾜都市⼈的⽥园梦,同时推动了新农村的发展,加快美丽乡村的建设。1.3⽥园综合体的类型和特征1.3.1⽥园综合体的类型。根据不同的乡村资源特⾊和地域特征,每个⽥园综合体项⽬制定不同的主题,主要可分为三⼤类型:以农、林、牧、渔第⼀产业为主的农林类,以特⾊⼿⼯业、农副产品等第⼆产业为主的农产类,以旅游业、服务业、⽂化产业等第三产业为主的主题类。1.3.2⽥园综合体的特征。(1)具有良好的空间环境基础。⾸先,⽥园综合体在规划选地过程中,要选择具有丰富天然⼭⽔资源的环境。其次,⽥园综合体要选择交通便利地带,所选地与市内具有⽅便的公共交通⽅式。最后,⽥园综合体是以构建农⽥景观为基础,将功能区域与相关项⽬建设进⾏平衡分配,达到开发利⽤与环境保护有机结合。(2)具有休闲性与⽂化性。⽥园综合体具有丰富的景观地域性与⽂化性,在规划设计时要满⾜游客更⾼层次的需求,让游客在欣赏⽥园风光、亲近⼤⾃然的同时,能够享受到完善的基础设施服务,体验农事活动这类娱乐项⽬,让游客享受农耕快乐的同时提⾼对⽣活的积极性,展现⽥园综合体的度假功能。(3)多产业融合发展。⽥园综合体不同于其他的农业观光旅游,与家庭农场、休闲农业产业园、美丽乡

体的度假功能。(3)多产业融合发展。⽥园综合体不同于其他的农业观光旅游,与家庭农场、休闲农业产业园、美丽乡村、特⾊⼩镇等项⽬相⽐,⽥园综合体更具综合性,对于经济、社会、⾃然⽣态的发展具有很⼤的综合效益。1.4⽥园综合体的发展理念1.4.1以⼈为本的理念。在⽥园综合体的景观规划建设过程中,要以保护耕地为前提,⼤⼒发展现代农业,把农民的利益放在第⼀位,让农民充分参与并受益。此外,前期的规划设计⽅案,要让农民参与,⼴泛征求农民的意见,体现以⼈为本的理念,让乡村景观更加⼈性化。1.4.2产业融合理念。⽥园综合体的核⼼是将包含农、林、牧、渔、加⼯、居住、旅游等第⼀、⼆、三产业相互融合[14],使经济条件薄弱的乡村地区,能够通过⼟地集中规模化,以农业⽣产景观为基础,利⽤先进的科学技术,根据乡村的实际情况,将乡村景观的发展与现代农业充分结合,提⾼农民的经济收⼊。1.4.3⽣态可持续发展理念。⽥园综合体是以农村⾃然元素为基础,并且尽可能减少带有⼈⼯痕迹的打造,是具有强⼤⽣命⼒的农业发展综合体。任何开发项⽬都离不开⽣态理念,⽣态也是⽥园综合体最基本的⽴⾜点,保护好绿⽔青⼭的⽥园风光,实现⽣态可持续的绿⾊发展模式,作为⽥园综合体景观规划设计的重点考虑因素,最终促进乡村景观的发展。1.4.4因地制宜,突出创新理念。乡村景观具有丰富、独特的传统⽂化⽓息,在规划设计中要不断挖掘其本⼟特⾊,充分体现乡村景观的地域性与⽂化性。⽥园综合体包含多元产业,⽬前处于各地实际探索的初级阶段,还没有形成固定的规划设计模式,因此在发展过程中要因地制宜,保护和发扬原汁原味的地⽅特⾊,迎合市场需求,让项⽬更具有竞争⼒。2.⽥园综合体景观要素分析2.1⽥园综合体景观的要素构成⽥园综合体应该是⼀种包含产业、休闲、⽣活、景观、综合服务等功能区域,各区域之间相互连接互动、紧密配合,但⼜承担各⾃功能职责的有机综合体。打造⽥园综合体,要从景观吸引核、休闲活动、农业⽣产、居住发展、社区配套5个层⾯来规划建设。2.1.1景观吸引核的要素构成。景观吸引核是以农村⽂明为背景,以农业审美为⽬标,依托乡村特有的⽥园风光,通过美学组合形成具有⽂化美、图案美和园林⽣态美的功能分区,包括观赏型农⽥区、苗⽊区、蔬菜⽠果园、花卉展览区、⽔域休闲区等,使游客在游览各功能区域时能够感受到乡村的⽥园风光和农业魅⼒,提⾼⽥园综合体的吸引⼒。2.1.2休闲空间的要素构成。为满⾜游客的各种需求,⽥园综合体创造了多种休闲空间和活动项⽬,包括游⼭、玩⽔、赏景、观光的休闲体验项⽬,⽥园⼤讲堂、⽥园⽣活管、主题演绎⼴场等乡村风情场所以及垂钓区等。通过这些功能区域,游客能够深⼊了解乡村⽣活空间,享受⽥园活动带来的乐趣。2.1.3农业⽣产要素构成。农业⽣产是⽥园综合体发展和运⾏的⽀撑和动⼒,是以种植养殖业为基础,开展农业⽣产活动和农产品加⼯制造的功能区域以及农业科普⽰范区、农业科技展⽰区等,让游客参与农业⽣产的全过程,体验其中的乐趣,同时提⾼⼈们对农业的理解和认知程度。2.1.4活要素构成。

居住⽣活要素是在农村原有的居住环境上,通过完善基础设施,改善居住⽣活条件,营造传统民居、度假别墅、休闲⼩⽊屋等农家风情建筑,形成当地乡村⼈⽣活空间、产业⼯⼈居住空间、外来游客居住空间这三类⼈⼝相对集中的居住⽣活区域。2.1.5社区配套要素构成。社区配套区域是⼀个为⽥园综合体其他功能区域的组织和运⾏提供基础保障的综合服务区域,主要为农业、休闲产业、商业、居住等各⽅⾯提供配套服务。社区配套基本要素包括农业⽣产领域的技术、物流、电商等,居住⽣活领域的医疗、康养、商业等,休闲空间领域的教育、活动设施等。这些配套服务要素融合聚集,共同发挥作⽤,为⽥园综合体发展成为新型农村社区提供有⼒⽀撑。2.2⽥园综合体景观要素布局⼿法2.2.1产业⽚区景观要素布局⼿法。⽥园综合体是多元产业融合,在进⾏产业⽚区景观要素规划布局时,要根据不同产业⽚区的性质进⾏合理布局。(1)农业产业⽚区。农业产业⽚区作为⽥园综合体基础产业⽚区和最⼤的背景区,是进⾏农业休闲活动项⽬的基本载体,在规划布局时要注意满⾜现代休闲农业的功能要求,并且保留创意农业、特⾊农业的功能活动空间,同时预留社区⽀持农业的种植园空间。(2)⽂旅产业⽚区。⽂旅⽚区是打造具有⽥园风光和⽣态宜居的度假⽬的地,在景观要素布局中要注意考虑功能、规模和空间之间的搭配,并加⼊主题⽂化的内容,形成多种业态规划形式的⽂化旅游产品。(3)地产村落⽚区。传统的村落建筑是农村地域特征的典型体现,在地产⽚区的规划布局时要避免城市化痕迹对农村村貌的破坏,注意保留乡村原有的建筑肌理和村落风貌,并且配备完善的基础设施,规划布局管理服务区,构建⼀个舒适、便利、具有地域特征的村落⽚区。2.2.2功能⽚区景观要素布局⼿法。乡村景观是⼀个复杂的⼈⽂系统,其规划设计并不是简单的排列,⽽是需要了解乡村的⽣态环境、经济发展以及社会因素等后,进⾏整体规划设计。规划布局可分为核⼼景观⽚区和其他功能区两⼤部分,根据不同场地的功能需求进⾏规划布局⼿法的区分。(1)核⼼景观⽚区是整个园区中景观最丰富,同时也是最能吸引⼈⽓的⽚区,是园区特⾊体现的核⼼区域。在进⾏景观规划布局时要突出园区主题,表现园区的地域特⾊,规划布置特殊的节点和游览路线,给游客留下深刻的印象。(2)其他功能区主要依托乡村的优势资源,打造观赏型农⽥、特⾊花卉展⽰、观赏苗⽊展⽰、⽔际风光、⼭野景观等充满⽥野⽓息的区域,让⼈们在游⼭玩⽔中感受到农业的魅⼒。3.⽥园综合体模式分析3.1⽥园综合体的建设模式⽥园综合体的建设要以“以⼈为本、产业融合、⽣态可持续发展、创新”的理念为先导,根据⽥园综合体的主体构架———“农业+⽂旅+地产”,围绕“⽥园⽣产、⽥园⽣活、⽥园景观”3个核⼼,致⼒于“⽂化景观区、休闲聚集区、农业⽣产区、居住⽣活区、综合服务区”这五区的建设。在建设过程中做中长期的规划设计,⾸先采⽤企业承接农业的⽅式,以农业产业园区的⽅式发展现代农业,从⽽提升农业产业,以此形成当地的基础性产业。其次,规划打造⽂化旅游产业这种新兴驱动产业,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最后,在基础性产业和新兴驱动产业发展起来后,当地的经济社会活动便会发⽣很⼤改变,从⽽营造新型乡村、特⾊⼩镇等社区群落,形成新的⼈居环境。3.2⽥园综合体的发展模式乡村景观是⼀种分布很⼴的景观形态,能够让⼈找到回归⾃然的感觉,其价值不能被忽视。⽥园综合体是在城乡⼀体化的格局和美丽乡村建设的⼤背景下,顺应农村供给侧改⾰,结合农村产权制度改⾰,重塑中国乡村美丽⽥园,实现社会经济全⾯发展的⼀种可持续发展模式。近年来,我国各地乡村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在政府的指导下,因地制宜地建设了⼀批具有⽥园综合体基本雏形的⽰范点,虽然尚未形成标准的模式,但依然取得了很好的借鉴经验,根据近期的资料查阅以及实际调研,总结出以下模式。3.2.1特⾊农产加⼯园区模式。特⾊农产加⼯园区模式是⼀种⽣产加⼯型综合体,该模式主要是以当地的特⾊农产品为依托,以产业加⼯为核⼼,经过对农产品的开发、⽣产、加⼯、经营、等环节特⾊,提⾼产业效益,促进农民增收,打造具有优势的农产加⼯园区模式。,形成旅游、电商、购物、物流完整的产业链条,从⽽形成当地农产品牌

特⾊,提⾼产业效益,促进农民增收,打造具有优势的农产加⼯园区模式。3.2.2带有地域特征的三产融合发展模式。带有地域特征的三产融合发展模式是⼀种农旅型综合体。该模式主要依托当地的民俗和地域⽂化,沿⽤农村的传统民居、庄园别墅等农家风情建筑以及特⾊商铺、演艺场所等风情场所以及垂钓区、鸡舍区等休闲互动空间,打造具有农村特⾊的⽣活空间,吸引外来⼈员⼊住,引进社会资本,推动“农业+旅游”融合发展,增加农民的集体收⼊。3.2.3都市近郊型休闲农业观光园模式。都市近郊型休闲农业观光园模式是⼀种⽣活型综合体。该模式主要选择交通便利的城市近郊作为基地选址,依托基地优美的⽥园风光和良好的⽣态环境,遵循⽣态理念,为⾝居城市的居民打造⼀个能够贴近⾃然、感受农耕⽂明和体验⽥园⽣活的休闲观光聚集地,促进⼈与⾃然的和谐发展。3.2.4农业创意体验型模式。农业创意体验型模式是以⽣态农业发展为基础,融⼊创新乡村建设理念,以特⾊创意为核⼼,开发特⾊创意型产业,开展创意⼯坊、拾房市集、乡间课堂、趣味扎染、DIY⾯包房等创意体验活动项⽬,打造独具特⾊的以乡村⽂明和农事体验为核⼼的创意型综合体。3.3⽥园综合体运营模式⽥园综合体是⼀项关联⾯极⼴、多功能、多业态综合运营的⽣态综合规划区。⽥园综合体的运营原理就是通过企业承接农业的⽅式,依托当地资源,在乡村进⾏综合开发利⽤,这种⽅式为农村的发展提供了⼀个新平台,能够避免⼩农户由于单⼀的⽣产模式⽽造成⽣产⼒低的现象,通过企业的带动,发展地⽅特⾊,培育农业发展的新功能,保护⽣态环境,逐步将传统的农业发展模式引到现代新型的发展轨道,同时壮⼤农业经营的主体实⼒,提⾼农民的整体收⼊,带动地区经济的稳步增长。发展⽥园综合体要申请和利⽤国家和政府的优惠政策,将⽥园综合体的理念做好宣传推⼴,政府需在⽥园综合体的理论体系下,做好⼟地规划、产业规划及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