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司法信仰缺失的原因及对策分析_第1页
当代中国司法信仰缺失的原因及对策分析_第2页
当代中国司法信仰缺失的原因及对策分析_第3页
当代中国司法信仰缺失的原因及对策分析_第4页
当代中国司法信仰缺失的原因及对策分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当代中国法律信仰缺失的原因与对策分析【摘要】从“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法治原则的确立,到“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治国方略的提出,我们在法治建设方面取得了傲人的成就。但是,中国有了法律并不等于有了完善的法治,就像有了宪法并不等于就有了宪政一样。在司法腐败、社会大众对权利的漠视、行政权力压制法律等社会现状面前,我们不得不承认,我国离法治社会依然遥远。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文章首先以信仰为切入点,剖析了法律信仰的内涵,并在分析了我国目前法律信仰缺失的表现和成因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国情,提出了从社会,国家,政府,学校等四方面生成法律信仰的路径,用来解决迫在眉睫的法律信仰危机问题。【关键词】法律信仰缺失表现原因对策【Abstract】Fromthe"laws,thelawsandlawapplied,barriers,"theestablishmentoftheruleoflawprinciple,to"theruleoflaw,theconstructionsocialismcountryundertheruleoflaw"ofstatecraft,wehavemadeproudachievementsintheconstructionoftheruleoflaw.However,Chinahasthelawisnotequaltohaveaperfectruleoflaw,liketheconstitutiondoesn'tmeantherewillbeaconstitutionalgovernment.Inthejudicialcorruption,thepublicdisregardofrights,theadministrativepowertosuppressbeforelawssuchasthesocialstatusquo,wehavetoadmitthat,fromtheruleoflawsocietyinourcountryisstillfaraway.Inordertosolvetheaboveproblem,thearticlestartwithfaithasthebreakthroughpoint,analyzestheconnotationoflegalfaith,andtheanalysisofthemanifestationandthecauseofthelackoflegalfaithinourcountryatpresent,onthebasisofcombiningwithChina'snationalconditions,putforwardfromthesociety,country,government,schoolsandsoonfouraspectstogeneratethepathofthelegalbelief,tosolvetheproblemoflawbeliefcrisisisimminent.【Keywords】Thebeliefoflaw;Absence;Performance;Reasons;Measures一、从陕西镇坪强制引产事件引发的思考2012年6月11日,网友在华商论坛发帖称,安康市镇坪县曾家镇政府非法拘禁一怀孕7个月的母亲,在没有通知家人的情况下,将其肚中胎儿强制引产。对此,镇坪县人口和计划生育局在其官网回复称该孕妇属于政策外怀孕。通过该镇干部反复做思想疏导工作,孕妇同意落实终止妊娠术,并与于6月2日15时40分接受终止妊娠术。陕西省安康市26日通报了对镇坪县妇女冯建梅大月份引产事件的调查结果和处理决定,认定这是一起强行实施大月份引产的违规责任事件,并对镇坪县相关干部进行了处理。安康孕妇强制引产事件/view/8791389.htm?fromId=8790006,2013年3月9日12::01,百度百科安康孕妇强制引产事件/view/8791389.htm?fromId=8790006,2013年3月9日12::01,百度百科镇坪县曾家镇政府对冯建梅政策外怀孕实施大月份引产,违反了国家及陕西省人口计生部门关于禁止大月份引产的规定,要求冯建梅及其家属交纳4万元保证金无法律法规依据。曾家镇政府有关工作人员,在动员冯建梅终止妊娠过程中,违背当事人意愿,工作方法简单粗暴,造成了大月份引产的责任事故。这起事件,网络、报刊上同时刊登了七个月大的婴儿尸体血淋淋地躺在孕妇身旁的照片,国、内外媒体为之哗然。闻者无不愤慨,但我们在愤慨的背后不仅仅只认识到这起事件暴露了一些基层干部依法行政观念不强,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意识淡薄,执行政策水平低等问题。更重要的是,事件背后,国人们对法律缺乏信仰,导致的严重法律信仰危机!所以笔者认为:应该从法律的角度出发,才能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源。那么首先就是要对什么是法律信仰,法律信仰危机的表现和成因进行深层次的探究,直至找到改变这一现状的途径。二、信仰和法律信仰的含义(一)信仰的含义法律信仰是一个牵涉法学、心理学、社会学、乃至伦理学和教育学的复杂概念,由于牵涉面极其广泛,以至于只用几个简明的文字进行定义,是相当困难的,所以采取在先定义“信仰’的含义的基础之上,再来定义”法律信仰“,笔者认为比较恰当。信仰在《大英百科全书》的解释是:“指在无充分的理智认识是以保证一个命题为真实的情况下,就对它予以接受或同意的一种心理状态。”西方学术界一般把信仰等同于宗教信仰和迷信,视为理性与科学的对立,被认为是“接受某种特定的一群知性命题之意,而且,所接受的是同于权成性的东西—尤其是来自上天的启示。”杜威:《二一十世纪智慧人物世界观》,巨流图书公司印行,第119页。杜威:《二一十世纪智慧人物世界观》,巨流图书公司印行,第119页。首先,静态方面。信仰是主体以坚定的信念为前提并在其支配下把规则作为其行为准则。此时信仰只是相对局限于静态的主体的内心确信状态,是心理状态的一种。是人脑特有的机能。以自我意识为基础上对于某种价值的坚持和坚信。其次,动态方面。信仰是主体在严格的法律制度支配下的活动。可见它既是一个主观范畴的概念,同时也是一个客观化的概念。但在此讨论的信仰,是在最终的法律信仰的层面上,因此,这里信仰的最终主观基础是法律信念,而不是主观崇拜心理,这是与宗教信仰的根本区别。最后,二者是有机统一的。静态的信仰观念不是独立存在的,它必然蕴含于一定时间,一定空间。而时间空间的运动过程,恰恰就是动态的信仰实践过程。所以二者是辩证的统一。(二)法律信仰的含义美国学者伯尔曼曾在其书中指出“法律必须被信仰,否则它将形同虚设”【美】伯尔曼:《法律与宗教》,三联书店1991年版,第28页。。可见法律的重要性并不局限于其单纯的工具意义,其本身也存在着独立的价值。有人认为所谓的法律信仰“是两个方面的有机统一:一方面是指主体以坚定的信念为前提并在其支配下把法律规则作为其行为准则;另一方面是主体在严格的法律规则支配下的活动。”王沪宁.政治的人生[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版,第118页也有人认为“法律信仰是社会主体对社会法的现象的一种特殊的主观把握方式,是社会主体在社会法的现象的理性认识基础上悠然而生的一种神圣体验,是对法的一种心悦诚服的认同感和依归感,是人们对法的理性、感情和意志等各种心理因素的有机的综合体,是法的理性和激情的升华,是主体关于法的主观心理状况的上乘境界”。【美】伯尔曼:《法律与宗教》,三联书店1991年版,第28页。王沪宁.政治的人生[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版,第118页刘旺洪.法律信仰与法制现代化[A].见许章润主编的《法律信仰-中国语境及其意义》[M].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4首先,法律信仰是主体对法律的一种主观坚信心理。法律信仰观念主要是指信仰主体对法律所持的观点、看法和态度。所以信仰意识在认识上的一种反映,即是法律信仰。是判断有无信仰情感的标准,是信仰行为的内在根据,是信仰组织借以建立信仰体制的骨架,对整个信仰体系的构成起着基础性的作用。只有当主体感觉到法律与自己生活密不可分,只有通过法律途径才能达到人们需求的公平正义时,才可能在需求的基础上产生法律信仰。法律敌对心理或者法律漠视心理是不会产生法律信仰的。法律的信仰则是沟通法律与心灵、事实与价值、法律与社会的中介。法律信仰代表着人们对法律终极意义的追求。其次,法律信仰是主体对法律的自觉行为。信仰行为是信仰主体的信仰观点、信仰看法、信仰态度的外在表现活动,是信仰情感的必然表达和流露。法律观念与法律情感作为法律信仰产生的内在动力,推动主体将信仰精神活动自觉实践为法律的拜从行为,即作为内在动力的法律坚信心理与作为外在表现的法律自觉行为的有机统一。也就是说有法律自觉行为,不一定有法律信仰;但有法律信仰,必然有法律自觉行为。正如苏力教授所指出的“信仰法律可以说不仅仅是信仰问题,而是一个演进的理性选择结果。理性和信仰在这一过程中获得了一致性”。朱苏力:法律如何信仰,见许章润等著:《法律信仰一中国语境及其意义》朱苏力:法律如何信仰,见许章润等著:《法律信仰一中国语境及其意义》再次,法律信仰是信仰主观心理与信仰客观行为的有机统一。法律信仰是信仰主体与信仰对象双向双向的作用过程。诚如王沪宁先生所言:“信仰这个问题,极其费解。”王沪宁著:《政治的人生》,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18页一方面,“只有法律能导致主体产生强烈的信服感时,才会产生法律信仰的主观机制,如果法律不能引起主体的一种心理信服,便不可能有法律信仰。”谢晖著:《法律信仰的理念与基础》,山东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18页王沪宁著:《政治的人生》,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18页谢晖著:《法律信仰的理念与基础》,山东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18页谢晖著:《法律信仰的理念与基础》.山东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16、18页。总之,人是一种价值的存在,任何时代的群体与个体都不可能逃避生存价值的问题。作为一种价值的追寻,信仰以其目的的理想性、意志的持久性和行为的坚定性为个体生存和社会存在提供内在的动力和目标。法律信仰是法治社会的地精神意蕴和心理基础,是法治社会中的最高层次的理念问题。法律信仰坚信法律所具有的价值和功能能够促成人类所追求的终极目标—正义、自由、平等、秩序等的实现:坚信法律是人类走向真、善、美的桥梁:坚信法律能够(至少部分的)决定社会的前途和人类的命运;坚信法律之于人有如生命般重要,自觉地维护法律的权威和尊严并以之作为自己行动的指南。它还通过生成为群体行为的公共动机与动力而转化成一种物质性的现实力量。它不是公众对法的一般的相信,而是对法所产生的一种有如对待宗教般的虔诚情感,是一种发自灵魂深处的对法的认同和尊敬。正如托克维尔所讲:“不难理解,一个社会要是没有信仰,就不会欣欣向荣。甚至可以说一个没有共同信仰的社会,就根本无法存在。因为没有共同的思想,就不会有共同的行动。”法国、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董果良译,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第567页三、我国公民法律信仰的缺失的表现及其成因(一)我国公民法律信仰危机的具体表现法律信仰在建设法治社会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法律信仰缺失的现象随处可见,现实的社会生活所折射出来的法律信仰危机主要有如下表现。1、公民对法律产品陌生法律信仰的对象是普遍施行的法律,法律信仰的生成与法律效果的影响是密不可分的,法律效果的好坏则与立法质量的高低有着直接的关系。自进入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中国加快了立法的节奏和步伐。表现在立法数量上。在政府推进型法治之路的背景下,我国的立法采取了大而全的模式,社会生活各方面基本做到了“有法可依”。但是,这种立法模式下的产物缺乏民众基础,留下了法律不被信仰的隐患。公众面对铺天盖地的立法产品,既无从了解和知晓,更无从掌握和运用,甚至连专门的法学家也难以全面掌握和知晓。就其价值而言,不仅无法满足主体的需要,而且成为被主体所排斥和否定的异化物。其结果最终衍化为公众对法律的陌生所带来的漠不关心与信仰的无从产生。实践证明,这种快速推进型的立法实践并没有达到立法的预期目的。由于一味地追求数量而忽视或者说不能很好地顾及质量,我国的立法产品因为缺乏一定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而逐渐被公众所疏离、冷漠、拒斥甚至蔑视。2、法律虚无主义观念普遍盛行社会现状表现出公众漠视法律,视法律为无物。纠纷出现了,人们首选的往往不是法律,而是他们觉得更值得信赖的行政途径解决,甚至于首先想到的是用“人情关系”来解决自己的问题。他们心目中,法律总是低一等,没有最高的权威,其角色卑微,充其量只是行政权的附属。公众有法不依、不守的法律心理一旦形成一种社会心理定势和传统后,法治观念也就荡然无存,对法律的信仰即成为遥不可及的梦。3、司法活动丧失了权威亚里士多德曾把正义分为分配正义和矫正正义。立法即为分配正义,执法与司法为矫正正义,而司法则为正义最后一道关口,社会主体的利益冲突及社会正义的最后确认均由司法予以调整和保障,司法理性要求选择价值时,必然以公正为其宗旨。既然司法是权力救济的最后防堤,因此司法一旦偏离公正,司法大堤即刻被邪恶所冲毁。然而,在我国司法腐败屡见不鲜,权力在法律框架之外运行的现象经常发生。执法的随意是造成司法腐败的重要原因。在媒体不断报道的错案中,为保护人们合法权利而设立的法律程序却被那些司法腐败分子用作肆意侵害人权的工具。若长此下去,就更是无法建立起公众对法律的信仰。4、法律信仰理论得不到认同这种表现不仅出现在立法、执法,司法活动中,更是出现在了普通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中,出现一旦遇到问题,首先想到的不是用法律的手段来解决问题,而是想着找人情,托关系。我国公民法律信仰严重缺失,而且这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建设法治化国家的深层次因素,造成了法治社会基本精神和思想基础的缺失。因此要塑造公民的法律信仰,更好的促进我国的法治建设,我们必须要探寻我国公民法律信仰形成的制约因素。(二)我国公民法律信仰危机的成因1、传统政治经济文化原因首先,传统自然经济是法律不被信仰的经济因素。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历史中一直推行的是自给自足、重农抑商的经济政策,这种政策之下产生了小农经济和自然经济。根据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理论,这样就决定了以血缘亲族关系为基础的宗法关系和人身依附关系是单位维持再生产的基本条件和人与人之间处理相互关系的基本准则而不是法律。其次,传统政治文化影响是法律不被信仰的政治因素。受中国传统法律文化、旧的法律观念的影响,封建帝制的皇权至上,宗法、特权观念、专制观念、权力至上等与现代法治精神相悖的思想产物,即长久的封建人治传统的中国所构造的法律观念,潜移默化地渗透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在人们的思想中根深蒂固。在中国这种以皇权至上为特征的权力本位的价值体系中,法律被放在了次要的地位,这种权力本位的传统法律文化还深深地影响着现代人,人们在权力和法律面前总会产生权力高于法律的认识,从而对法律失去信心和认同感,便不会自觉地寻找法律的保护,更谈不上对法律的尊重和信赖,因而法律信仰更是无从谈起。最后,从法律传统上来看,纵观中国古代和近代法制史,刑一直是法制的主题。夏、商、周文献中的“刑”即是法。例如,《尔雅·释话》云:“刑,法也”。历代法典中的律通称为刑律。而“刑乃不祥之器”,《大学衍义补·填刑宪》使民众从内心情感上就自发的排斥法律,这种心灵上的厌恶与排斥不可能使法律得到广大民众的信服。以至于宋代文豪苏东坡都有诗云:“读书万卷不读律。”这种心灵上的厌恶与排斥无法形成公众对法律信仰的最初原动力。对此,梁治平先生尖锐指出过,“我们的法律并不是西方人惯常理解的那种,毋宁说它们不是法律,而是压制法律的东西。”另外这种“法即刑”的传统法律观念还造成了公众“厌讼”、“惧讼”和“耻讼”的法律心理,“无讼”的说法来源于孔子的一句话,“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论语·颜渊》蒋庆先生为“无讼”下了一个这样的定义:“通过教化提高民众的道德水平,从根本上消除人与人的纷争,最终实现没有诉讼的理想社会。”。蒋庆:《政治孺学一当代儒学的转向、特质与发展》,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版,第211页.《大学衍义补·填刑宪》蒋庆:《政治孺学一当代儒学的转向、特质与发展》,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版,第211页.2、现实原因(1)法律工具主义的影响这种法律观强调,在社会系统中法律的本质和功能只是实现一定社会目标的工具和手段。认为法律主要是实现阶级意志和政权统治的工具;是由经济基础决定并进行经济管理的工具;是维护国家机器运转的手段,是维护统治阶级的道德和制约非统治阶级的道德的工具;法律也是政策的工具。谢晖:《法律信仰的理念与墓础》,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7年8月第1版,第463一465页。具体的影响是:谢晖:《法律信仰的理念与墓础》,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7年8月第1版,第463一465页。a、法律工具主义对社会的导向失误。法律工具主义对社会的导向失误主要体现在法律工具主义对法律价值的导向失误和对法律行为的导向失误两个方面。首先,法律工具主义对法律价值的导向失误。与“崇拜法律“法律是人民自由的圣经”《恩格斯全集》第l卷,第71页《恩格斯全集》第l卷,第71页其次,法律工具主义对法律行为的导向失误。从主、客体的关系来看,工具只是一种客体,必然有一个主体在支配和利用它。这个主体无论在什么时代,无论是奴隶主、封建地主还是资产阶级,还是其他的统治者,他们必然凌驾于法律之上,不受法律的约束。就当然会有一些人在法律之外享有特权,而另外一些人不得不承担较多的义务,而这些义务又披着法律的外衣。无论是享有特权者还是多承担义务者都不会将法律视为可以信仰的对象。法律行为是指立法、执法、用法和守法等一系列的活动的总称,它是产生和实现法律价值的唯一途径。法律工具主义却导致立法中被过多的注入了“意志性”和“阶级性”的因素,减少了必要的“科学性”和“社会性”的因素,也缺乏必要的前瞻性。执法中执法主体缺乏对其执法行为的正确的价值判断,缺乏对其法律职能的正确认识,也缺乏对于执法地位从属于法律的正确认识。司法活动中,由于司法者往往要兼顾法律与政策的双重标准,从而使得司法的公正性不得不让人怀疑。法律工具主义还使人们在用法和守法方面漠视法律的内在价值。如果没有了积极守法的社会基础,法律的终极价值也会因此而消失。但是,法律工具主义却没有创造出一种积极的守法和用法的理念。总之,法律工具主义导向的结果主要的是引起了人们对法律作为强制工具的恐惧,并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人们规避法律的借口,失去了其原本的价值。b、法律工具主义与我国建设法治社会的目标背道而驰。首先,法律工具主义主张统治阶级的意志高于法律,法律必须服从于统治阶级的意志。这与法大于权的法治要求是相违背的,而且也为权力高于法律找到了借口。其次,法律工具主义为统治阶级乃至其个人所代表的权力凌驾于法律之上打开了方便之门。法律工具主义主张,权力主体只能是统治阶级而不可能是被统治阶级。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权力的主体就是人民。这种理论看上去似乎是完美无缺的,但是仔细推敲起来却并非如此。“当一个阶级(哪怕其占一个国家总人口的大多数)以本阶级或国家权力的名义向另一个阶级(哪怕是极少数人)施加任意的时候,当极少数人与大多数人之间在立法上就被以特定的身份决定了其未来去向的时候,法律本身就丧失了公平,以它为引导的法治之能是走样的。最后,法律工具主义使得对权力的制约力度大打折扣,使得立法过程中的公平性、公正性让人怀疑,这样出现特权法律化的现象就不足为奇了。这样的现象是与违法必有责、立法要公平的法治要求相左的。(2)普法教育不足的影晌普法教育不足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其一,从普法的内容来看,过于偏重对法律条文的宣传和考核,而缺乏对法律价值实质的宣传。刻板地移植西方法治的过程,忽视了法律的精神内涵的灌输与培育并没有把真正核心的东西即秩序、正义、自由、平等的价值观念完全学过来。其结果是使隐藏在法律条文背后的法律精神难以系统地被人们所把握,而且容易造成公民消极守法意识的形成,弱化人们对法律价值的哲理思考和文化反思,也就难以形成公民对法律的深切体验和出于内心的信仰。其二,从普法的过程来看,重点不突出和流于形式的现象比较普遍。主要表现为重知识、轻法理,重灌输、轻实效,收效不大。(3)诉讼成本的影响根据物质决定意识的哲学原理,产生法律信仰必定有一定的物质基础,而这一物质基础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诉讼成本。物质基础缺乏也会使得法律信仰成为空中楼阁。法律信仰作为一种法律意识,属于思想意识形态。公众不会凭空信仰法律,也不会因为法治宣传做得多好而信仰法律。当权利被侵害,人们诉诸法律,但漫长繁杂的诉讼程序、高额的诉讼费用又将当事人拒之门外,公众更无法感受法律能帮助其实现公平、正义的目标。这时,他们往往会按照传统方式求助于行政权力,甚至“私了”,这对公众来说是更便捷、更实惠的救济途径。要改变中国人民法律信仰缺失的现状,除了分析其深层次的原因,更要落实于实践。而鉴于此,我们必须唤起公民的法治情感,探索培养我国公民的法律信仰途径。具体如下:四、中国法律信仰生成的路径选择(一)社会:改进普法经过几十年的普法教育,人们的法律意识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这不协寸于促进政治稳定、经济发展、社会进步起到积极的作用,而且对加快民主法制建设奠定了良好的思想基础。但是,我们应清醒地看到,普法教育在广度和深度上还不够,轻法、厌法的心理仍然不同程度地存在,自觉守法和护法的社会风气远未形成,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现象仍然相当严重。所以以下几个方面是应该加强的。1.要从思想上认识到,普法教育的终极目标是使受教育者具有现代化的法律意识,养成守法的品质,树立起对法律的信仰。2、分利用传统的法制宣传形式,加强传播媒介的运用。传统的法制宣传形式有:板报、橱窗、宣传栏、横幅杯借、殊下卜亘传(比如法制报刊、图书、广播、影视音像)、各级普法讲师团、群众性文艺团体活动、领导干部法制讲座制度党委中心组学法制度、干部学法日等等。在的重点是大众传播媒介。大众传播媒介与其他方式相比,具有广泛性、普遍陛、统一性、时效性、生动性等优点,能够产生迅速而广泛的影响,同时很容易在社会上形成一种舆论和气氛,使法制观念潜移默化,深入人心。同时普法教育要针对不同的对象、不同的内容和不同的要求,采取不同的标准、不同的手段,开展好有针对性、有实效性的工作。(二)国家:协调法制1、制定良法亚里士多德指出:“法治应该包含两重意义:已成立的法律获得普遍的服从,而大家所服从的法律又应该本身是制定良好的法律。”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商务印书馆1965年版,第199页法律的善恶由此决定了人们对其信仰的最基本的逻辑起点和价值基础,那就是只有善法——以人权保障为宗旨的法律,才能获得人的社会的主体的普遍认同并加以普遍遵守,对于一切违反人权原则、践踏人的法律,我们称之为恶法,因为否定人权就是否定作为理性存在的人,是不尊重人的自律性,是不把人作为有目的的存在来对待,而“一社会中,人们有无抵抗恶法的意识,是衡量其法治观念强弱的标准之一”徐显明.论“法治”的构成要件[J].法学研究,1996,(3):38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商务印书馆1965年版,第199页徐显明.论“法治”的构成要件[J].法学研究,1996,(3):38首先,立法应当创制体现现代社会制度正义要求的法律体系。社会制度正义对立法提出了三个方面的具体要求:(1)立法能通过对法律规范的创制,为该社会的每个成员的自由发展提供公平平等的机会和手段。(2)立法应该对社会资源和社会利益,社会主体的权利和义务坚信公平的分配。(3)当社会资源利益分配和社会主体的权利和义务关系配置出现不均衡时,立法提供纠偏机制。其次,立法为公民提供正义性行为的价值标准和行为尺度。对立法的要求如下:(1)立法应当明确主体活动合法性的范围和限度,规定哪些行为具有正当性和合理性,能够得到法律的支持和保障。具体说来,就是规定行为合法的条件和行使合法性行为的方式。(2)法律规定社会主体在社会交往中的一半准则,这些准则符合社会交往的一半公平观念。(3)法律应当规定社会主体违法犯罪是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2、司法:培养公民对法律的信任感从法的运行的角度来说,完善立法仅为树立法律信仰提供了法律制度基础。司法活动是实施法律的活动,能够直接体现良法所蕴含着的人类对公正、文明、秩序、和平等理想价值的追求。对法律信仰的树立也就具有关键性的作用。(1)树立现代司法理念。现代司法理念是司法体制的基本指导思想和方针。司法制度的建立、发展和完善,应该有系统、成熟、科学的司法理念为基础。只有如此才会使司法朝着理想的方向发展,否则将导致法律的冲突,影响法律制度的稳定性,培育合乎公正的令人从内心深处信月良的司法理念,才能树立立司法权威,树立法律信仰。(2)公正司法。司法的公正有助于培养公民对法律的信仰。对于广大公民来说,对法律公正性的直观认识,来源于对司法的公正性的认识,相当多的公众甚至把司法公正理解为法律公正的全部。因此司法公正有助于培养广大公民对法律的情感。司法不公,必然人们对法律失去信心。(3)诚信司法。执法者的素质是维护法律权威和信誉的关键。如果执法者的政治素质低,就很难保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甚至可能拘私或拘情枉法;如果执法者的业务素质低,就可能执法不当或适用法律错误。这都会动摇法律的权威和信誉,影响法律的公信度。所以执法者必须是政治和业务素质优良的高素质人才,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在执法中严格忠实于宪法和法律、忠实于事实真相,做到“诚信”执法。使人们对法律失去信心。3.加强法律监督。法律监督的重要性。法治原则、精神、规范能否最终实现,材民本上取决于法律监督。法律监督的理论前提是法治运行每一个环节都存在法律被违反、扭曲、误用的可能,监督的目的就在防止上述问题的发生;笔者认为应当从国家和社会监督两个方面来进行。在改进国家监督方面,除了要加强专门机关例如检察院、行政监察部门等对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监督外,还特别应当进一步完善人大常设机构的监督机制,加强各级人大对行政司法机关的监督职能。在完善社会监督方面,首先要加强各社会组织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活动的监督,其中特别要加强和保证中国共产党的监督作用的发挥。其次要加强社会舆论监督特别是新闻监督的作用,加强信息传播工具在法律监督中的地位和作用(三)政府:依法行政依法行政,要求政府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1、观念上抛弃法律工具主义的思想。法律工具主义的意识导致法律难以自治一客观上阻碍了我国法治化的进程和公民对法律的信仰。法律不只是国家治理的手段和工具,不能将法仅仅视为政府治理公民的工具,即使是当作人民管理政府、监督政府的工具也不行。法律应是公民权利和吝项利益实现的保障,是行政权力得以高效运行的保障、是一种具有独立价值品质和目标定位的终极追求。只有从头脑中真正的把法律工具主义的思想清除掉,才能将法律放在一个合适的位置上,法律本身的价值和地位才能体现出来,也才能为法律信仰的树立打下一个良好的思想基础。2、政府依法行政,治官是才良本。政府守法,关键在于行政官员,因而要有切实的保障来提高行政人员的素质,增强其法律意识,培养他们的法律观念,以法的内在理念指导他们的行蒯于为。要想政府的行为不出轨,就要首先保证这些公务员们对法律的信仰。一方面要切实加强对公职人员的法律素质教育,增强其形象意识和责任意识;另一方面要进一步健全民主监督、民主考核评估等各种制度,扶正祛邪。官员带头树立法律信仰,遵守法律法规,是树立法律权威的重要手段,能唤起民众对司法应有的客观、公正、公平精神的崇高信念和信仰之激情,能在整个社会引导形成树立法律信仰的氛围,这是培养国民法律信仰的有效保证。3、行政机关不干涉司法部门独立地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