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学管理制度_第1页
小学教学管理制度_第2页
小学教学管理制度_第3页
小学教学管理制度_第4页
小学教学管理制度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XXXX小学教学管理制度一、总则1.教学工作必须以全面贯彻教育方针、促进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为指导思想,以人的发展为本,以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为目标,有计划、有重点、有规范地进行。2.认真执行教学计划,鼓励教师积极投身课程建设,以开放性、生成性、创新性为基本价值取向,用实际行动推进课程改革,实现教师角色的创新。3.各科任课教师要认真抓好备课、上课及组织学科综合实践活动、布置作业与批改、辅导、考查等环节的工作,教导处要组织人员进行定期检查。4.严格执行作息时间表和课程表。二、教学常规细则(一)备课与检查1.撰写教案根据教研室要求进行,各学科有其特点,学校将按照有关要求检查、督促、反馈、存档。2.提前备课量为一周,并做好课前及课后二次备课。3.各科教师要认真学习课程标准,领会课标的基本精神,要深入钻研教材,明确教学目的要求,理解和掌握教材内容,制定教学计划。4.教案检查:采取普查与抽查,并特别注意小科教案检查(英语、综合实践、信息技术、音、体、美、写字等)。教研组每学期普查两次。每次检查均作好记录存档。当发现教案不合要求时及时交换意见,要求改正,检查中发现未进行二次备课情况要及时纠正。抽查随时进行。(二)上课1.上课是整个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教师应在教书育人的教育思想指导下,摆正教和学的关系,认真上好每一堂课。上课铃响必须进教室,做好组织教学工作,维持好课堂纪律,以饱满的情绪投入教学。2.教师根据本课的教学目的、任务、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做到以趣激学,使学生自觉地主动地去获取知识,提高能力。教育教学过程中,尊重学生,严禁体罚与变相体罚。3.注意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和行为习惯,坐、立、读、写有正确的姿势。4.不提早下课,不拖课。5.原则上按计划上课,妥善处理课堂上的偶发事件,无特殊原因,一般按要求上完有关内容,因公出差的教师按学校要求安排好课务,因病、因事请假的教师要执行好请假制度,避免“空堂”现象。进教室上课不得带与教学无关的物品(例报纸,杂志等,无特殊情况不准接打手机)6.上课检查:每周最少检查一次。并特别注意小科教学检查(科学、品德、英语、音、体、美、写字等)。上课期间由赵书勇、张淑萍、白雨薇分别对低中高年级不定时听课。7.学校公开课:30岁以下教师每人每学期3节,31---40岁教师每人每学期2节,41---50岁教师每人每学期1节,新进教师根据学科先安排听课,根据听课情况再定听课节数,每学期不少于3节。教多门学科者,公开课科目不准重复。(三)、作业布置与批改1.按照教研室和学校要求设置作业,鼓励各科教师设置特色作业。2.作业批改要认真,有书写等级和对题率等级,批改时间及鼓励性评语。书写要规范,反馈要及时,学生改错后及时二次批改。作文要有眉批和总批。3.布置作业要形式多样,努力减少机械抄写和单调乏味的作业。4.作业检查:教研组期中、期末各检查一次,并做好记录。(四)、辅导1.要有计划、有重点地进行培优补差工作。正视差异,重视对暂时学困学生的辅导、帮助,给学习超前的孩子提供发展的空间,注重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培养,有培优补差记录。2.及时为因病因事请假的学生补课。加强与学生家长的联系,重视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结合。3.辅导检查:语数英学科每周辅导记录中培优、辅差各一次,共两次,批改记录每周两次,学期末,每人上交辅导记录16张,批改记录4张;科学、品社、综合学科每周辅导记录中培优、辅差各一次,共两次,批改记录每周一次,学期末,每人上交辅导记录8张,批改记录2张。(五)、考查1.按教研室要求对学生进行考察,学校组织平时抽查、期末检测。2.教师要认真总结分析填写质量分析表。(六)、听课1.各教研组安排好听课活动,从第二周起,各教研组开始听课,听课后要开展集体评课活动,集思广益,取长补短,互相切磋,提高教学艺术,做好记录,留存公开课(照片、教案、反思、听评课记录)材料。2.校长、副校长采取推门听课制。3.不满三年教龄的青年教师每学期听评课20节以上;三年教龄以上的教师每学期听评课15节以上;校长和负责教学的中层及以上干部每学期听评课30节以上。要有70%的评课记录。听课记录随作业一起检查。4.每位教师每学期外出学习时间至少1天半,遇有双休及假期外出学习任务,按学科情况,依据年龄大小顺序派出。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