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旺响堂石窟碑刻所见北齐涉县时间新证_第1页
林旺响堂石窟碑刻所见北齐涉县时间新证_第2页
林旺响堂石窟碑刻所见北齐涉县时间新证_第3页
林旺响堂石窟碑刻所见北齐涉县时间新证_第4页
林旺响堂石窟碑刻所见北齐涉县时间新证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林旺响堂石窟碑刻所见北齐涉县时间新证

该县林王祥堂的石雕基本完整,为明清时期的文化遗产。然而,由于地理位置的偏远,学术界很少关注,关于石雕的碑文和注释也没有。因主持河北省“赵文化与区域经济”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2012年度立项课题“邯郸境内隋唐五代碑刻整理与考释”,在普查有关碑刻的过程中,笔者发现,涉县林旺响堂石窟分别刊刻于北齐末年(约550—577)、隋开皇七年(587)、宋淳化三年(992)、明万历四十二年(1614)的5块摩崖碑刻题记,形成了一条完整的证据链,确证了北齐临水县治“松谷”即今天的涉县固新镇,可补《北齐地理志》之一处不足;旁证了涉县于隋开皇十年(590)复置,可纠正《隋书·地理志》、明嘉靖版《涉县志》,以及《读史方舆纪要》中有关涉县复置时间和政区归属的错误。一、林盛石的形制涉县林旺响堂石窟位于今河北省涉县城东南21公里处的固新镇林旺村与匡门口村之间,清漳河北岸(图一),坐东北,朝西南。石窟门脸通高6米,分上下两层:上层为高3米、宽1.6米的石龛;下层开窟,窟口高1.6米,上窄下宽,宽度为0.9米至1.05米。窟口外上半部两边雕有小佛像7尊;窟口两侧各雕力士一尊,高约1米。石窟进深3.04米,面宽3.18米,高2.45米,穹顶距地面最高处约3米,顶部用红、黄、黑三种颜色绘飞龙两条;北、东、西三面的台座上原各有5尊石造像,现在只存残躯4尊。此外,从穹顶往下的三面壁上,分三排分别雕有高0.27米的小佛像113尊,可惜头部已全被砸掉。据林旺村民崔水元老人介绍,佛像被砸应该是70年前的事,为两个外地人干的,具体原因不详。石窟门外西侧有隋代摩崖记事碑一通,保存基本完好。碑高2.48米,宽1.18米,侧宽0.34米,阴刻隶书24行,满行32字(图二)。据碑文可知,林旺石窟始由北齐杨王府户曹参军、前临水县正李子良开凿,但“庄严未就,便值齐亡,玄教陵迟”;隋开皇七年(587),由朱先率子侄接续前功,续修完成。在记事碑两侧下部可见一双残存的石足,据此推断,该记事碑处本有一尊高大的佛像,但在北周武帝灭佛期间被毁,记事碑应为将佛像残躯磨平后所改刻。窟门外东侧磨平的石壁上,刻有捐资者的姓名和称谓。仔细观察发现,这些捐资人的姓名和称谓可分为上下两部分,上部3行与下部3行的字体、年代都不一致(图三)。其中,上部3行的称谓分别为“邑子”“大邑正”“都维那”“都邑主”“大世主”“文殊主”“观音主”“宝塔主”,且均无职官表述。下部3行的称谓分别为“都维那”“邑子”“圣僧主”“菩萨主”“西龛像主”“北龛像主”“东龛像主”,且大部分有职官表述。在隋代记事碑的碑侧,有“揖晖考躬林旺村淳化三年(992)官中闻”题记两行,和“涉县故县村民刘进万历四十二年(1614)季春重修石窟”题记四行(图四)。此外,在捐资者姓名题记右上方的一块天然石壁上,刻有刘进与妻程氏、陈氏捐资重修林旺响堂石窟的一些具体情况,落款日期为“万历四十二年三月初六日”。由文意可知,刘进在石窟内重塑的神像颇为庞杂,可辨识者有“救苦三皇”“玉帝”“三官”“药王”“弥勒佛”“关公”和“二郎”等。据此似可推定,石窟内雕于北齐时期的石佛像,在北齐亡国、北周武帝灭佛时已被毁坏;隋开皇年间的续修,应是在被毁石像的残基上重塑佛头等;而明代刘进的所谓“重修”,更像是“改造”,庄严的佛教石窟被改造成了“三教混杂”的庙宇。由石窟顺崖根东行百米,在距地面8米左右的石壁上,刻有“小鲁转步”4个楷体斗方大字,题款为“皇明庚午秋,东齐梁升题,尼山后人孔闻谛识”。据新编《涉县志》卷32所载清代伍中柱《修路碑记》:“自涉城东南行,两岸翼然皆山。中则漳流一带,千回百折,奔趋而下。……其最艰者,由林望(旺)至达城。漳流忽折而北,复折而南,中横巨岭,行者非逾岭无由达。……仰视石壁上,镌‘小鲁转步’四字,明邑侯曲阜孔公闻谛所书也,笔势苍遒可爱。”二、林盛村响堂石窟林旺石窟及其摩崖碑刻题记在历代金石著作中均未见著录。自河北省人民政府于1993年7月15日公布林旺石窟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后,涉县本地学者马乃廷、张土魁等于2004年先后对之进行考察,并发布了初步研究成果。其中,马乃廷撰写的《探访林旺村响堂石窟,破解涉县历史千古之谜》一文,首次提出今涉县固新镇固新村为“隋朝时的临水县治,……固新村即原故县村,作为临水县城,最少也有60年左右的时间”。张土魁等编著的《涉县寺院》一书,首次对林旺石窟的摩崖碑记进行了录文。鉴于马乃廷和张土魁等人的工作存在疏漏,申欢欢据邯郸市博物馆馆长郝良真提供的照片,对之重新加以研究,订正了《涉县寺院》一书所载“隋代石刻碑记”录文的大部分错讹之处,并否定了马乃廷提出的今涉县固新镇固新村曾作为临水县治的结论。三、作者的一些理解和基础(一)《隋书》卷7《齐太公纪》理由如下:1.上下两部分的姓名题记并非同一平面上,且字体明显不同;2.上部姓名题记的字体与隋代记事碑相同;3.下部姓名题记中有关“开域将军、安德王长流参军”的官职,可确证其刊刻时间为北齐。“开域将军”为北齐从七品下阶的武官,而隋代并无“开域将军”之号。由此可知,上部的3行应为隋开皇七年(587)所刻(以下简称“隋代题记”),而下部的3行应为北齐天保元年(550)至北齐亡国(577)期间所刻(以下简称“北齐题记”)。其次,除“开域将军、安德王长流参军王幼”外,“北齐题记”中尚有“汝南郡丞王显和,临水县主簿冯善仁,临水县功曹孟伯仁,临水县主簿王,临水县功曹程仲,长史穆菩提,开府长兼参军陈孝谦,开府长兼参军□□□,平越将军、大都督乐盟□,临水县功曹台士游,临水县正台子文,临水县正吴孝伯,临水县功曹杨孝远,魏郡主簿张君植,开府长兼参军郭进贤,临水县功曹郭义,散骑常侍吴市宾,临水县正马罗汉,临水县正徐罗侯”等。不难发现,这些人中在临水县任职者占多数,说明当时的临水县治离这里不远,众多临水县的官员才可能集中到这里捐款。因此,固新村(故县村)似应为原北齐临水县治所在。再次,“魏郡主簿张君植”,所昭示的自然是北齐时期的临水县归魏郡管辖。最后,由“北齐题记”中“圣僧主”“菩萨主”“西龛像主”“北龛像主”“东龛像主”的称谓不难判定,林旺石窟的主体工程在北齐末年应已基本完工,所差者大约只有彩绘之类的“庄严”之事。(二)陈孝谦的人是谁“北齐题记”中的“陈孝谦”为“菩萨主、开府长兼参军”;“隋代题记”中的“陈孝谦”为“都邑主、宝塔主”。即使林旺石窟开凿于北齐天保元年(550),至续修的隋开皇七年(587)也只有37年的间隔,故笔者推断,两题记中的“陈孝谦”极有可能是同一人。因此,隋代记事碑叙述“李子良”北齐末年开凿石窟之事,方能如数家珍。(三)临水县治即为前用,即在今林盛村第20日后又移于西戍今涉县固新镇的固新村,亦即《刘进重修响堂石窟题记》中的涉县故县村。《元和郡县图志》卷15“磁州·昭义县”条载:“魏黄初三年(222年)于今滏阳县置临水县,北齐天保元年(550)移理松釜(谷),周武帝建德六年(577)废。永泰元年(765)再置,仍改名昭义。”据之可知,北齐临水县治在“松谷”,且由设至废前后历经27年。而刻于隋开皇七年的“隋代题记”,捐资者中无临水县官员,可旁证隋开皇七年的临水县治已不在今林旺村附近,《太平寰宇记》所记临水县治“隋开皇七年(587)移于西戍”,可信。《太平寰宇记》卷56“磁州·昭义县”条载:“魏黄初三年(222)于今滏阳县置临水县,北齐天保元年(550)移理松谷,周武帝建德六年(577)移理故涉城,即今涉县是也。隋开皇七年(587)移于西戍,十年(590)移于今理。唐武德六年(623)废,永泰元年(765)再置,仍改名昭义。”《太平寰宇记》为宋朝人撰写,其言临水县治“(隋开皇)十年移于今理”,“今理”自然是指宋代的昭义县治。与《读史方舆纪要》卷49“彰德府·磁州·临水城”条之“代宗广德元年(763)薛嵩表于临水故城置昭义县,属磁州。……宋省入滏阳县”的记载相吻合。据之可知,隋代的临水县治先在今涉县,后移西戍,再移今磁县西北的临水镇。由“北齐题记”结合“涉县故县村民刘进万历四十二年(1614)季春重修石窟”题记,可推知“故县村”为北齐临水县治。再结合《元和郡县图志》和《太平寰宇记》临水县治“北齐天保元年(550)移理松谷”的记载,不难推知,“故县村”的原名应为“松谷”,隋代摩崖记事碑中“尘清石路,风韵松门”一语,应即指此。可见,关于“故县村”曾为临水县治这一点,马乃廷先生的说法基本正确,差别在于:“故县村”为北齐临水县治,却非隋代临水县治。而申欢欢在否定“故县村”为隋代临水县治的同时,连“故县村”的得名也一概否定,则有失偏颇。(四)涉县于隋开皇十年400年复县而《隋书》卷30《地理中》所载之“涉,后魏废,开皇十八年复”,和明嘉靖《涉县志》所载之“后魏天赐元年(404)废县,并入临水。隋开皇三年(583)复置涉县,隶上党郡”皆误。由于隋开皇十年临水县治由西戍(今涉县东北)移回了磁州滏阳县原址(今邯郸市峰峰矿区临水镇),客观上为涉县复县提供了空间,故《元和郡县图志》关于涉县于隋开皇十年(590)复置的记载可信。此外,《读史方舆纪要》卷49和清嘉庆版《涉县志》关于隋代复置的涉县属“潞州”或“上党郡”的说法亦有误。涉县是在唐贞观十七年(643)才改隶潞州的,有《元和郡县图志》卷15“磁州·涉县”条为证:“涉县,本汉旧县,属魏郡,因涉河水为名。晋属广平郡,后省。隋开皇十年,于故涉城重置涉县,属磁州,十六年改属韩州。贞观十七年(643)废韩州,县属潞州。”(五)《涉县异地志》中的“固新”现象“林旺”村名在宋代即已存在;结合《刘进重修响堂石窟题记》中“涉县故县村民人刘进见在林旺村居住”一语,似可推知,“故县村”的得名不会晚于“林旺”。故《涉县地名志》中关于“固新为一古镇,原名故县。据考,至晚在宋代就有此村”的说法,与“宋淳化三年题记”相合。此外,申欢欢的补释虽订正了《涉县寺院》一书录文中的大部分讹误,但仍有部分关键处的讹误未能订正,致使文意欠通,甚至有改错者。现列举如下:1.“你是在四个角落里被消灭的,然后回到五个愚蠢的地方”一词最初是佛教的一种用法,但在《史记》中,它被记录为“自诞生于树形之环,众生来到五脏”2.“随时间到达,服从其余”一词是“随时间到达”一词的错误观念。相反,申文改为“随时间到达,最终服从”3.“孩子们有一个土壤,而老师布完了。”全”一词,应作“布施”解,故应将“布全”录为“布泉”或“布全(泉)”,才便于一般读者理解,而申文对此未加注意。4.善之,力曰善申文训“”为“愿”,不妥。全句应点为“但以幸奉赎,力蒙助善”,其中,“力”者,勉力也。《汉书》卷99上《王莽传》:“力用公正先天下,尚恐不从。”“蒙”者,承继也。汉贾谊《过秦论》:“孝公既没,惠文、武、昭襄,蒙故业,因遗策。”5.“八轨”应指大乘佛教的四个果实位置。如果神谕中的“八轨”和“承诺”被打破,它将失去其原有的意义同理,将“誓果”与“一乘”相连,更是明显不妥。《法华经·方便品》:“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无二亦无三。”6.“瑶砂如空”应是正确的解释,沈文认为“瑶砂如空”是不合理的7.“寻求精神教育”一词似乎是“寻求精神教育”8.碑石的制作:玄武叶片,安民所,亲疏定了人附:隋代摩崖记事碑录文□□□□□迹,非色非形。秘理幽玄,无言无说。暨于秦风胡俗,天人道士,识异浅深,据分利钝。故三十七品开等级之门,十二部经辟有空之道。然世迷三毒,俗染六尘,既生灭于四轮,复往来于五惑,就令抱朴养生之术,淮南鸿宝之论,会逐时迁,终随□□。□如童子献土,长者布全(泉),凭一念以达无生,积半善而登彼岸,游萨婆若海,坐□□□林,永事无为,长居自在。然齐州杨王府户曹参军、前临水县正李子良,禀气□□,□宗世雄。龙门之风,冠冕相仍。文武不坠,神彩天纵。风骨自然,类孔融而不群,似□□而卓尔。早怀大志,少负高才。耻游卿相之门,倦随州郡之职。但风尘变俗,霜露□□,看名利如泡浮,顾形骸如电影。于是逍遥风月,放旷琴书,不争朝市之心,自得□□之趣。归依正觉,回向菩提。遂竭资余,上为皇帝陛下、七世父母、见存眷属,法□□主,刊营石窟。庄严未就,便值齐亡,玄教陵迟,屡移岁序。然大隋率云鸟之职,□□龙之书,父母天地,兄姊日月,哀百姓以君临,救群生而作主,遂使遍垂甘露,□□□云。以开皇七年,岁在鹑首,律应蕤宾,日维丁未,但以幸奉赎,力蒙助善。因尚□□□,仍余旧所。于是磬(罄)子孙之业,尽身外之资,爰命匠人,就不满。然轮法师本□□后归释种,乃是道教指南,法门水镜,为求八字誓果,一乘来救群迷,助营此□,□□玉门琼室,珠阙银宫,未可共日而论,岂得同年相拟。然处惟沃壤,地居形胜。苞含日月,控带山川。杏梁危构,斜负烟霞之色;瑶刹干空,俯临云鸟之路。漳河德水,前后分流;石鼓龙门,东西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