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灌木树种品种特性汇总全套_第1页
甘肃灌木树种品种特性汇总全套_第2页
甘肃灌木树种品种特性汇总全套_第3页
甘肃灌木树种品种特性汇总全套_第4页
甘肃灌木树种品种特性汇总全套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甘肃灌木树种品种特性汇总全套骆驼刺:多刺落叶半灌木,枝叶稠密,沙埋后容易产生不定根和不定芽。生于低平盐渍化沙地、田间、河谷滩地、盐碱沙地。良好的饲料及蜜源植物。防风固沙植物、根系吸收盐分,可改良土壤。骆驼刺沙冬青:常绿超旱生植物,喜沙砾质土壤,或具薄层覆沙的砾石质土壤,多见于沙漠或石质戈壁。多生于山前冲积、洪积平原,山涧盆地,石质残丘间的干谷,成条带状或团块状分布。西康扁桃:枝条开展,有刺;小枝灰褐色,无毛,具多数不明显小皮孔。生于山坡向阳处或溪流边,海拔1500-2600米。小陇山林区黄毛楤木:阴性树种,耐寒,喜温暖湿润的环境,喜肥沃而略偏酸性的土壤生长。楤木楤木:高达8米,生于2000-2600米的山坡杂木林和灌丛中。阴性树种,耐寒,喜温暖湿润的环境,喜肥沃而略偏酸性的土壤生长。根皮供药用。黑沙蒿:小灌木。主根粗而长,木质,侧根多;根状茎粗壮,直径1-3厘米,具多枚营养枝。抗寒性强,不耐涝,具有药用价值和饲用价值。生于沙丘上或干草原与干旱的坡地上。白沙蒿:基部多分枝的半灌木,根系发达,生长在荒漠和半荒漠地区。种籽的含油量在20%左右,富含亚油酸和维生素E,在提取优质使用油方面具有良好的前景。生于沙丘、沙地、覆沙戈壁和干河床。鞍叶羊蹄甲:较耐水湿,喜肥沃湿润土壤,耐贫瘠,稍耐旱。生于海拔1800米的山坡林中、荒坡、路旁或村旁,可供庭园栽培观赏。巴东醉鱼草:高1-3米。枝条圆柱形或近圆柱形;小枝、叶柄、花序、花萼外面和花冠外面均在幼时被星状毛和腺毛,后变无毛。生长于海拔500-2800米的地区,常生长在山地灌木丛中及林缘。互叶醉鱼草:生长地带坡向为南坡或东南坡。年降水量350mm以内,年平均气温在5℃,无霜期120天,气候干旱多风,空气湿度底,土层很薄甚至岩石裸露,生长条件很差。簇花醉鱼草:灌木,高约1米;小枝圆柱形,棕灰色,被毛,渐变光滑。生长在海拔1700-3200米山地路旁或干旱河谷灌木丛中。在园林绿化中可用来植草地,花芳香而美丽,为公园常见优良观赏植物。白龙江林区皱叶醉鱼草:灌木,高1-3米,幼枝近四棱形,老枝圆柱形;生长于海拔1600-4300米的山地疏林中或山坡、干旱沟谷灌木丛中。在园林绿化中可用来植草地,花芳香而美丽,为公园常见优良观赏植物。大叶醉鱼草:落叶灌木,高达5米,喜温暖湿润气候,忌水涝,较耐寒、耐旱。为优良庭园观赏树种。醉鱼草甘肃醉鱼草:小灌木,高约50厘米。生长在海拔1000-1300米山坡或溪边灌木丛中。可布置花坛,宜在花径、山石旁丛植或做稀疏林下的地被植物,也可盆栽室内观赏。白龙江林区、岷县、武都区、文县、舟曲县黄杨:多生于山谷、溪边、林下,海拔1200-2600米,喜肥沃松散的壤土,微酸性土或微碱性土均能适应,在石灰质泥土中亦能生长,耐阴,喜光,耐旱,耐热,耐寒,对土壤要求不严。堆花小檗:生于山谷灌丛中、山坡路旁、河滩、林中、林缘灌丛中。海拔1000-3500米。黄芦木:生长在山地灌丛中,沟谷,林缘、疏林中、溪旁或岩石旁。短柄小檗:生于山坡灌丛中、林下、林缘,路边或山谷显地。海拔800-2500米。直穗小檗:生于向阳山地灌丛中、山谷溪旁、林缘、林下、草丛中。海拔800-3400米。鲜黄小檗:生于灌丛中、草甸、林缘、坡地或云杉林中,海拔1620-3600米。生于灌丛中、草甸、林缘、坡地或云杉林中,海拔1620-3600米。置疑小檗:落叶灌木,稍喜光,耐寒、耐旱,对土壤要求不严。果变红后酸甜可食。叶秋季便紫红色,可供观赏。甘肃小檗:落叶灌木,高达3米,生长于海拔1400-2800米的地区,见于山坡灌丛中及杂木林中。刺黄花:生于山谷灌丛中、山沟溪旁或林中。海拔2500-2700米阳坡。迭部县及周边地区少齿小檗:生于向阳山坡、路旁、沟边或河谷,海拔1100-2000米干旱山坡灌丛中。舟曲县、迭部县、徽县、康县、武都区、文县匙叶小檗:生于海拔2200-3850米的河滩地或山坡灌丛中。根可入药。 沙拐枣(蒙古沙拐枣):多生于流动沙丘、半流动沙丘或石质地,在沙砾质戈壁、干河床和山前沙砾质洪积物坡地上也能生长。具有抗风蚀、耐沙埋、抗干旱、耐瘠薄等特点,枝条茂密,萌蘖能力强,根系发达,能适应条件极端严酷的干旱荒漠区,是荒漠区典型的沙生植物。沙拐枣戈壁沙拐枣:灌木,多分枝。枝长曲折,有关节。叶退化成鳞片状。旱生,喜光,极耐干旱,并有抗高温、耐盐碱、耐风蚀、抗沙埋的能力,生长迅速,生活力强,易繁殖,寿命在20年以上。是优良的固沙造林树种。河西荒漠和半荒漠区茶树:常呈丛生灌木状,一般生于土层厚达1米以上不含石灰石,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有机质含量1%-2%以上,通气性、透水性或蓄水性能好,酸碱度pH值4.5-6.5为宜,年雨量在1500毫米以上。光照不能太强也不能太弱,对紫外线有特殊嗜好。气温日平均需10℃,最低不能低于-10℃。鬼箭锦鸡儿:直立或伏地,多刺、落叶灌木,高1-3米,生于海拔2800-3500米的干旱山坡或山顶灌林中。柠条锦鸡儿(毛条):生长于半固定和固定沙地,常为优势种。耐干旱、贫瘠、耐盐碱、抗逆性强。中间锦鸡儿:半固定和固定沙地、黄土丘陵。喜光,不耐蔽荫,在上方庇荫下生长不良。抗严寒,耐高温,耐干早,在年降水量350毫米以下的黄土丘陵山地,在年降水量250毫米左右的荒山上只能稀疏生长,不能形成林分。小叶锦鸡儿(柠条):生于草原、沙地及丘陵坡地。喜光,耐瘠薄土壤,耐旱性强。喜生于通气良好的沙地、沙丘及干燥山坡地。是干旱草原、荒漠草原地带的先锋树种。锦鸡儿甘蒙锦鸡儿:生于海拔1300-1500米的干燥阳坡,喜光、耐旱、耐贫瘠、适应性强的特点。在阳光充足的阳坡、梁峁顶分布多,生物产量大,郁闭度高,在阴坡自然分布少,生长不良。对土壤要求不严,在各类土壤,特别是在红土上均能正常生长、开花结实。荒漠锦鸡儿:灌木,高0.3-1米,直立或外倾,由基部多分枝。老枝黄褐色,被深灰色剥裂皮;嫩枝密被白色柔毛。喜光,耐干旱、贫瘠,耐寒,为较好的饲草之一,是家畜冬季重要牧草。红花锦鸡儿:耐干旱,耐贫瘠,耐盐碱,抗逆性强,生长在海拔800余米的山坡岩石缝中。太白杭子梢:生长于海拔150-2000米的山坡、灌丛、林缘、山谷沟边及林中。华北驼绒藜:株高1-2米,分枝多集中于上部,较长,通常长约35-80厘米。根系发达,主根长,侧根多,生于固定沙丘、沙地、荒地或山坡上,为良好的饲用半灌木。驼绒藜:耐旱、抗寒,年降水量100-200毫米。土壤为棕钙土及漠钙土。紫荆:喜肥沃、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在粘质土中多生长不良。有一定的耐盐碱力,在pH8.8、含盐量0.2%的盐碱土中生长健壮。不耐淹,在低洼处种植极易因根系腐烂而死亡。灌木铁线莲:直立小灌木,高达1米多。生长在高原草地或灌丛中。具有一定的观赏价值。沙梾:落叶灌木,对土壤要求不严,中性、酸性或微碱性土壤均能生长,多生于海拔1300-1700米的山坡灌丛中及山坡林缘。是荒山造林、水土保持及园林绿化树种。马桑:生于海拔2000米左右的山坡林缘,适应性很强,能耐干旱、瘠薄的环境,在中性偏碱的土壤生长良好,为荒山绿化常用树种。刺旋花:生长在半荒漠区的干燥山坡、山麓、山前丘陵和山间盆地,也能生长在沙漠地区的沙砾质地上,具有很强的耐旱性。鹰爪柴:亚灌木或近于垫状小灌木,高10-20(30)厘米,具或多或少成直角开展而密集的分枝,小枝具短而坚硬的刺;生长于沙漠及干燥多砾石的山坡。河西荒漠及半荒漠区黄栌:喜光,也耐半阴;耐寒,耐干旱瘠薄和碱性土壤,不耐水湿,宜植于土层深厚、肥沃而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中。生长快,根系发达,萌蘖性强。对二氧化硫有较强抗性,是中国重要的观赏红叶树种。黄栌粉背黄栌:喜光,耐阴,耐寒,耐干旱瘠薄,耐碱性,不耐水湿。 毛黄栌:喜光,能耐半荫、耐寒、耐干旱、耐瘠薄、耐盐碱,但不耐水湿,优良的水土保持树种。陇南榛:落叶灌木,喜光树种,耐寒,不耐干旱,生于林缘沟谷地带。毛榛:喜光植物,喜在肥沃,通气性良好的砂壤土上生长,对土壤要求高,榛子的枝条易生根,不定芽易萌发根蘖。中生树种,喜阴湿,耐寒,不耐干旱。匍匐栒子:生长于海拔2600-4000米的山坡杂木林边及岩石山坡。自然生态环境表现为喜光性,又表现稍耐阴性,特别是能耐干旱瘠薄,耐寒性较强,耐湿涝性差。灰栒子:喜光,稍耐荫,耐寒,耐旱,对土壤肥力要求不严,深根性。生于山坡、山麓、山沟及丛林中,海拔1400-3700米。钝叶栒子:落叶灌木,生长于海拔1300米-3400米的地区,多生于丛林中、生石山上以及林缘隙地。平枝栒子:半常绿匍匐灌木,高0.5米,生于海拔1800-2500米的山坡灌丛,喜光、耐寒耐旱、耐盐碱、耐贫瘠,是早春较好的蜜源植物。水栒子:耐寒,喜光而稍耐荫,对土壤要求不严,极耐干旱和瘠薄,在肥沃且通透性好的沙壤土中生长最好。柳叶栒子:灌木,喜光树种,可作绿篱和护岸树,也供观赏,木材坚韧,可做工艺品。细枝栒子:小枝细瘦,褐红色、叶片卵形、椭圆卵形至狭椭圆卵形,萼片卵状三角形,先端急尖,花瓣直立,卵形或近圆形,果实卵形,紫黑色,生长于丛林间或多石山地。适生土壤为亚高山草甸土。栒子西北栒子:耐阴,耐寒。生于石灰岩山地、山坡阴处、沟谷边、灌木丛中,海拔800-2500米。黄瑞香:药用、水源涵养树种。生于海拔1600-2600米的山地林缘或疏林中。华瑞香:喜光,喜温暖气候,耐半阴,耐寒,怕水湿。唐古特瑞香:生长于海拔1000-3800米的润湿林中。对环境条件要求比较强烈,喜生长于湿润、腐殖质含量高的林下,灌丛半阴坡及湿润沟谷地带。白溲疏:喜光、稍耐阴。喜温暖湿润气候,耐寒,耐旱,对土壤的要求不严,好富含腐殖质,pH6-8的土壤。性强健,萌芽力强,耐修剪。对土质要求不严,但以富含有机质,排水良好的土壤为宜。异色溲疏:生长于海拔1000-2500米山坡或溪边灌丛中。牛奶子:阳性树种,喜光,耐寒,耐旱,适应能力很强,抗逆性强。卫矛:喜光,也稍耐荫;对气候和土壤适应性强,能耐干旱、瘠薄和寒冷,在中性、酸性及石灰性土上均能生长。膜果麻黄:适中温超旱生常绿灌木,高50-240厘米;常生长于固定和半固定沙丘、戈壁、山前平原、干河床上。该种麻黄碱含量低,药效较差。防风固沙,干旱荒漠区植被的主要建群种。草麻黄(麻黄):茎直立或匍匐,多分枝,小枝绿色,有节,对生或轮生,萌生能力强。优良的药用、固沙、薪材树种。生于山坡、干旱干燥荒地、河床及草原。栓翅卫矛:喜光,耐寒,耐旱,适应性强,萌发力强,对二氧化硫有较强抗性。陕西卫矛:喜光,稍耐阴,耐干旱,也耐水湿。生长于海拔600-1000米沟边丛林中,园艺栽培称金丝吊蝴蝶。麻黄秦连翘:浅根性树种,喜光,喜温暖,喜深厚肥沃而湿润的土壤,耐寒,耐旱,耐瘠薄,怕涝。连翘:喜光,有一定程度的耐荫性;喜温暖,湿润气候,也很耐寒;耐干旱瘠薄,怕涝;不择土壤,在中性、微酸或碱性土壤均能正常生长。木藤蓼:喜光,稍耐阴,在庇荫下小枝生长快;深根性、耐寒、稍耐高温,对土壤要求不严格,稍耐瘠薄、干旱;喜肥沃深厚、排水良好的沙壤土。裸果木:亚灌木状,高50-100厘米。茎曲折,多分枝;树皮灰褐色,剥裂;嫩枝赭红色,节膨大。生于海拔1000-2500米的荒漠区。适生的分布区具有干旱、多风、夏季酷热,冬季寒冷,昼夜温差较大的大陆性气候。可作固沙植物。梭梭:喜光,不耐庇荫,适应性强,生长迅速,抗旱、抗热、抗寒、耐盐碱性强,喜生于轻度盐渍化、地下水位较高的固定和半固定沙地上。速生,防风固沙树种。铃铛刺:抗旱、抗盐性很强的灌木,多生于干旱砂地及盐渍土上。喜光,耐干旱和盐碱土,根系发达,是良好的固沙和改良盐碱土的树种。塔落岩黄蓍(羊柴):落叶灌木,生于海拔400-1000米的荒漠、半荒漠和干旱草原地带的沙地、戈壁,是优良的固沙树种。速生,深根,喜光,耐干旱,抗风蚀,耐严寒酷热,喜适度沙埋,耐流沙环境。花期长,为优良蜜源树种。红花岩黄蓍:喜光,对气候、土壤适应性都很强。耐寒,可耐-40℃的低温,耐旱,耐水湿。喜深厚、疏松、肥沃的土壤,能耐轻度盐碱(0.2%。抗风,耐烟尘,抗有毒气体。根系发达,生长快,萌芽力强,耐修剪,寿命长,一般可达数百年,个别可达数千年。花棒(细枝岩黄蓍):落叶灌木,生于海拔400-1000米的荒漠、半荒漠和干旱草原地带的沙地、戈壁,是优良的固沙树种。速生,深根,喜光,耐干旱,抗风蚀,耐严寒酷热,喜适度沙埋,耐流沙环境。花期长,为优良蜜源树种。木槿:喜光,喜温暖湿润的气候,耐干旱和贫瘠,耐热,也耐寒,稍耐阴,适应性很强,对有害气体有很强的抗性。东陵绣球:喜温暖、湿润和半阴环境,不耐寒,忌烈日直晒。莼兰绣球:灌木,高1-3米;小枝圆柱形,淡黄色,被黄色短柔毛,老后树皮不剥落。生于山沟疏林或密林下,或较湿润的山坡灌丛中,海拔1300-2800米。绣球迎春:喜温暖湿润和阳光充足的环境,耐寒,干旱,耐修剪。高山柏:生于海拔1600-4000米的高山地带,多出现于石灰岩山地的顶部。叉子圆柏:喜光、阳性,较耐寒,耐干旱,忌低湿。生长较慢适应性强,生长较快。耐沙压。细枝盐爪爪:生长在荒漠草原和荒漠地区的盐土或盐渍化土壤。在盐湖畔、低洼盐碱地、河谷低地常为建群种。地下水位1-3米,表土0-20厘米含氯化钠或硫酸钠达10%-30%,表面有盐结皮。棣棠花:常绿灌木,高1-2米,喜温暖湿润环境,耐寒性较差,对土壤要求不严。为优良观赏灌木,全株可入药,治久咳及消化不良。红砂:抗旱、抗热、抗寒、耐盐碱性都很强,生于低矮沙丘、覆沙地、沙砾质戈壁及山前砾石冲积扇上。喜光,根系发达,分枝密集,极耐旱。可药用。紫薇:喜暖湿气候,喜光,略耐阴,喜肥,尤喜深厚肥沃的砂质壤土,好生于略有湿气之地,亦耐干旱,忌涝,忌种在地下水位高的低湿地方,抗寒,萌蘖性强,有较强的抗污染能力。花期长,花朵繁茂,色泽艳丽,是园林庭院及游览区的优良观赏树种。胡枝子:落叶灌木,高1-2米,生于海拔2500米的河流两旁灌丛中,耐旱、耐瘠薄、耐酸性、耐盐碱,对土壤适应性强,耐寒性很强,再生性很强。根可入药,为观赏及水土保持树种。胡枝子绿叶胡枝子:落叶灌木,多分枝。喜光,耐干旱瘠薄。根系发达,萌芽性强,速生,耐割,耐踏。有保土、改土作用,是三北防护林主要灌木树种之一。美丽胡枝子:生于海拔2000-2400米的山谷灌丛中,喜温性树种,耐旱,耐贫瘠,根系发大,具根瘤,地上部丛生。可作饲料,并为水土保持树种。水蜡树:落叶灌木,喜温暖湿润气候,适宜于深厚肥沃而湿润的微酸性或微碱性土壤,干燥瘠薄之地生长不良。耐修剪,萌发力强,可做嫁接桂花、丁香的砧木。川钓樟:海拔2000米左右的山坡、灌丛中或林缘,喜光、稍耐荫,喜温暖湿润气候,耐寒性不强,不耐干旱、瘠薄和盐碱土,萌芽力强。可用于吸烟滞尘、涵养水源、固土防沙、美化环境。蓝果忍冬:高1-3米,生于海拔2600-3200米山坡灌丛中,产地多为河床、小溪和沼泽的边缘,是典型的中生植物,喜湿。但土壤水分太多也会生长不良。对土壤的要求不严格,在砂壤土、壤土、重壤土的条件下均能正常生长,为优良蜜源树种。金花忍冬:生于沟谷、林下或林缘灌丛中,适应性很强,对土壤和气候的选择并不严格,以土层较厚的沙质壤土为最佳。对土壤要求不严,酸性,盐碱地均能生长。根系发达,生根力强,是一种很好的固土保水植物。葱皮忍冬:水源涵养树种、生于向阳山坡林中或林缘灌丛中,海拔1500-3200米。为常用观赏树种。蕊被忍冬:适应性很强,对土壤和气候的选择并不严格,以土层较厚的沙质壤土为最佳。山坡、梯田、地堰、堤坝、瘠薄的丘陵都可栽培。主要生长于海拔1200-1900米的山坡和沟谷的灌丛或林中。刚毛忍冬:生于山坡林中、林缘灌丛中或高山草地上,海拔2200-4200米,在川、藏一带可达4800米。耐寒性强,花蕾及果可用药。忍冬:喜阳、耐阴,耐寒性强,也耐干旱和水湿,对土壤要求不严,但以湿润、肥沃的深厚沙质壤上生长最佳,每年春夏两次发梢。甘肃忍冬:喜光,耐半荫,耐寒、耐旱,生长于海拔1830-2400米的山坡或山脊疏林中。亮叶忍冬:四季常青,叶色亮绿,生长旺盛,萌芽力强,分枝茂密,极耐修剪;耐寒力强,能耐-20℃低温,也耐高温;对光照不敏感,在全光照下生长良好,也能耐阴;对土壤要求不严,在酸性土、中性土及轻盐碱土中均能适应。忍冬金银忍冬:喜阴树种,耐旱,耐寒,耐贫瘠,适应性强。小叶忍冬:生于海拔2400-3500米干旱山坡及高山草地。适生土壤为亚高山草甸土,喜光、耐旱、耐寒。凹叶忍冬:主要生长于海拔1000-3300米的山坡或山谷灌木林中。岩生忍冬:生于高山灌丛草甸、流石滩边缘、林缘河滩草地或山坡灌丛中,海拔2100-4950米。红花岩生忍冬:生长在海拔2000-4600米的山坡灌丛中、林缘或河漫滩。喜温暖、湿润和阳光充足的环境。耐寒性强,耐阴,耐干旱,萌蘖力强。苦糖忍冬:喜光,耐旱,耐寒,耐瘠薄,防风固土作用强,萌蘖力强,繁殖容易。毛花忍冬:生于林下、林缘、河边或田边的灌丛中,海拔2700-4100米。喜温暖、半阴、凉爽、通风、湿润的环境。要求疏松、肥沃、富含腐殖质的偏酸性(黄土)的土壤。唐古特忍冬:生长在海拔1600-3900米的云杉、落叶松、栎和竹等林下或混交林中及山坡草地,或溪边灌丛中。性强健,耐寒,喜光,稍耐阴,对土壤要求不严,耐干旱和贫瘠。盘叶忍冬:喜光,耐半阴,耐寒。喜湿润肥沃及深厚之土壤。对土壤要求不严,耐旱、耐瘠薄,对城市土壤适应性较强。华西忍冬:生于山坡灌丛中或草坡上,海拔1800-4000米。锐齿臭樱:生于山坡、灌丛中或山谷密林下及河沟边等处,海拔2500-2900米。华西臭樱:生于山坡、灌丛中或河边向阳处,海拔2400-3560米。鸡桑:阳性,耐旱,耐寒,怕涝,抗风。常生于海拔500-1000米石灰岩山地或林缘及荒地。大白刺:落叶灌木,喜光,耐寒,耐盐碱,耐干旱贫瘠,抗风沙,根系发达,能耐沙压。旱生或强旱生植物。多生于荒漠区的湖盆边缘,河谷阶地和土质滩地上。小果白刺:生长于湖盆边缘沙地、盐渍化沙地、沿海盐化沙地。耐盐碱和沙埋。泡泡刺:喜生于石质残丘、剥蚀石质准平原、山麓砾石洪积扇、干旱的山间低地、干河谷以及戈壁高平原上。在土壤水分极度缺乏时,仍能顽强地生长,对碱化土壤有一定的适应能力,最喜生于土壤表层覆薄沙的地段。白刺:自然生长于盐渍化坡埂高地和泥质海岸滩垄光板裸地上,耐盐性能极强。多生长在干燥、多风、盐碱重、土壤贫瘠、植物稀疏的严酷环境中,往往自成群落,伴生植物较少,在土壤含盐量1.2%以上的地方偶见有盐地碱蓬、翅碱蓬、柽柳、中华补血草等混生。中华绣线梅:喜阳。生于海拔1000-2500米的山坡丛林、山坡、山谷或沟边杂木林中,也生长在沟边、沟边灌丛中、山谷灌丛中,甚至路边等。华西小石积:向阳干燥地;可药用,生长在山坡灌木丛中或田边路旁向阳干燥地,海拔1500-3000米。虎榛子:丛生性喜光树种,根系较发达,喜深厚土壤,耐旱。杠柳:深根性阳性树种,常丛生,喜光,耐寒,耐旱,耐瘠薄,耐盐碱,对土壤适应性强,抗风蚀,抗沙埋,根蘖性强。山梅花:喜光,喜温暖,耐寒,耐热,生长速度较快,适应性强,忌水涝。甘肃山梅花:生于海拔1200-1700米林缘灌丛中。适应性强,喜光,喜温暖也耐寒耐热。怕水涝。对土壤要求不严,生长速度较快。千头柏黄花木:生于山坡林缘和灌丛中,高1-4米。生于草地、林下或林边。常用中草药。千头柏:丛生灌木,无主干。喜光,有一定耐荫能力,耐旱,也耐多湿,较耐寒,抗盐性强,对土壤要求不严,侧根发达,为喜钙树种。供观赏及绿篱。金露梅:喜光,耐寒,喜湿润,但怕积水,耐干旱,在遮阴处多生长不良,对土壤要求不严,在沙壤土、素沙土中都能正常生长,喜肥而较耐瘠薄。枝叶繁茂,黄花鲜艳,为优良的庭院观赏树种。银露梅:喜光树种,耐寒性强,对土壤要求不严,但喜湿润环境,生于海拔2100-4000米高山灌丛或干山坡上、水边、林缘、草地中。小叶金露梅:蔷薇科,委陵菜属,灌木;分枝多,树皮纵向剥落。小枝灰色或灰褐色,叶为羽状复叶,披针形或倒卵披针形;花瓣黄色,宽倒卵形,瘦果表面被毛。蕤核:喜水肥,耐干旱。生山坡阳处或山脚下,海拔900-1100米。齿叶蕤核:喜光、耐寒耐旱、耐盐碱、耐贫瘠。高约1.5米;枝灰褐色;髓心片状。生于向阳低山坡或山下稀疏灌丛中。甘肃细圆齿火棘:常绿灌木,高达5米,喜温暖湿润,较强的耐寒性,耐瘠薄,对土壤要求不严,生于山坡、路边、沟旁、丛林或草地,海拔750-2400米。能起到绿化美化和醒目的作用。火棘:常绿灌木,喜强光,耐贫瘠,抗干旱,不耐寒;对土壤要求不严,而以排水良好、湿润、疏松的中性或微酸性壤土为好。鼠李:落叶灌木,喜光、耐旱,常生长于石质山地或山脊。刺鼠李:高3-5米,生于海拔1400-2100米山坡灌丛,适应性强,耐寒,耐荫,耐干旱、瘠薄。鼠李柳叶鼠李:生于干旱沙丘、荒坡或乱石中或山坡灌丛中,海拔1000-2100米。小叶鼠李:灌木,高1.5-2米;常生于向阳山坡、草丛或灌丛中,海拔400-2300米。甘青鼠李:生于山谷灌丛或林下,海拔1400-2600米。冻绿:喜光,喜干燥,耐荫,耐干旱,耐瘠薄,适应力强。毛冻绿:生于山坡灌丛或林下。当年生枝、叶柄和花梗均被白色短柔毛,叶较小,两面特别下面有金黄色柔毛。鸡麻:喜光,耐半阴。耐寒、怕涝,适生于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烈香杜鹃:喜光,但又怕强光,是属半荫偏阳植物。对土壤要求是疏松、呈酸性pH值4-6,适生pH值4.5左右的酸性土,pH4-5时扦插成活率最高,但茎生长与根系生长的长度和质量pH4时最好。生于海拔2500-3700米高山灌丛或高山草地。美容杜鹃:常绿灌木,高达10米;喜凉爽湿润的气候,恶酷热干燥。要求富含腐殖质、疏松、湿润及pH在5.5-6.5之间的酸性土壤。生于海拔2100-3350米山坡针叶林下。树姿优美,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头花杜鹃:喜凉爽湿润的气候,恶酷热干燥。要求富含腐殖质、疏松、湿润及pH在5.5-6.5之间的酸性土壤。部分种及园艺品种的适应性较强,耐干旱、瘠薄,土壤pH在7-8之间也能生长。但在粘重或通透性差的土壤上,生长不良。生于高山草原、草甸、湿草地或岩坡,常成灌丛,构成优势群落,海拔2800-3800米。密枝杜鹃:常绿灌木,产于高海拔地区,喜光、不耐曝晒,耐干旱、瘠薄,对土壤要求不严,土壤pH在7-8之间也能生长。生于岩坡、峭壁、高山砾石草地、石山灌丛,园林绿化树种。杜鹃甘南杜鹃:常绿灌木,生于海拔2800-3000米山区,喜光,耐干旱瘠薄。常生于高山砾石草地中。甘肃特有种。黄毛岷江杜鹃:生于海拔1600-2400米的山坡、山谷林中。照山白:常绿灌木,高可达2.5米,生于海拔1200-2600米山坡或灌丛中,喜阴,喜酸性土壤,耐干旱、耐寒、耐瘠薄,适应性强。具有药用价值和观赏价值。山光杜鹃:高4-7米,生于海拔1700-3200米的针叶林下或杂木林和箭竹灌丛中。花大美丽,可供观赏。陇蜀杜鹃:喜凉爽湿润的气候,耐干旱、瘠薄。对光有一定要求,但不耐曝晒。最适宜的生长温度为15-20℃,6-7月开花,耐修剪。黄毛杜鹃:喜凉爽湿润的气候,恶酷热干燥。要求富含腐殖质、疏松、湿润及pH在5.5-6.5之间的酸性土壤。适应性较强,耐干旱,瘠薄,但在粘重或通透性差的土壤上,生长不良。生于海拔2800-3900米的林中。四川杜鹃:常绿灌木,高2-8米;树皮黑褐色至棕褐色;生于海拔1700-2800米的森林中。喜凉爽湿润的气候,耐干旱,瘠薄,土壤pH在7-8之间也能生长。是优良的盆景材料。千里香杜鹃:生于湿润阴坡或半阴坡、林缘或高山灌丛中,海拔2800-3800米的高山阴坡灌丛。瘤糖茶藨子:生长于海拔1600-4100米的山坡路边灌丛内、山谷云杉林和高山栎林下及林缘。东北茶藨子:中性树种,喜光,喜凉爽气候,耐荫,耐寒,耐旱。生于山坡或山谷针、阔叶混交林下或杂木林内,海拔300-1800米。长果茶藨子:落叶灌木,高1-2(3)米;生长于海拔2300-3300米的山坡灌丛、云杉林和杂木林下或山沟中。七里香蔷薇:生于海拔1500米杂木林中,喜光,稍耐旱,喜温暖。花具香味,是著名的庭院观赏栽培花木。西北蔷薇:分布于海拔2000-2200米杂木林或灌丛中,喜暖,喜光,耐旱,忌湿,畏寒,是庭园栽种的著名花木。卵果蔷薇:耐寒,耐旱,耐瘠薄,喜肥。多生于山坡、沟边和灌丛中,海拔1000-1160米。巴东蔷薇:喜阳光,亦耐半阴,较耐寒,适生于排水良好的肥沃润湿地。对土壤要求不严,耐干旱,耐瘠薄,但栽植在土层深厚、疏松、肥沃湿润而又排水通畅的土壤中则生长更好,也可在粘重土壤上正常生长。不耐水湿,忌积水。黄蔷薇:高约2.5米,喜光,耐寒,耐干旱,耐水湿,耐瘠薄,不耐荫。生于海拔2000-3400米向阳山地丘陵沟旁林缘灌丛田埂或路边。多花蔷薇:喜光,耐寒,耐旱。攀援灌木,生于山地丘陵沟旁林缘灌丛田埂或路边,是庭院垂直绿化的好材料。峨眉蔷薇:喜阳光,亦耐半阴,较耐寒,适生于排水良好的肥沃润湿地。对土壤要求不严,耐干旱,耐瘠薄,不耐水湿,忌积水。悬钩子蔷薇:匍匐灌木,高可达5-6米;喜温暖向阳。耐旱,怕涝。花枝梢茂密,花繁香浓,入秋后果色变红。适生于排水良好的肥沃润湿地。对土壤要求不严,耐干旱,耐瘠薄,花是很好的蜜源,也可提炼香精油。蔷薇扁刺蔷薇:高达5米,喜阳,生于海拔2000-3000米半山坡杂木林下。亦耐半阴,较耐寒,适生于排水良好的肥沃润湿地。对土壤要求不严,耐干旱,耐瘠薄,不耐水湿,忌积水。小叶蔷薇:高1-3米,生于海拔2000-3000米山坡灌丛,喜阳光,亦耐半荫,较耐寒,适生于排水良好湿润肥沃地,对土壤要求不严,耐干旱,耐瘠薄,也可在粘重土壤上正常生长,不耐水湿,忌积水。可供观赏,可供药用。单瓣黄刺玫:高1-3米,花为单瓣,生于海拔2000米间的干燥阳坡灌丛中。美丽悬钩子:高1-2米,生山麓沟边或山谷丛林中,海拔2000-3700米,喜光,耐阴,耐寒,萌蘖性强。果可食用,根可药用。二花悬钩子:攀援灌木,高1-3米;生于海拔2500米的山谷杂林中,耐阴湿。果可食用;根用于泄泻,赤痢。喜阴悬钩子:攀援灌木,高1-4米;老枝有稀疏基部宽大的皮刺,小枝红褐色或紫褐色,具稀疏针状皮刺或近无刺,幼时被柔毛,喜阴,耐寒。茅莓:生于山坡杂木林下、向阳山谷、路旁或荒野,海拔2000—2600米。喜温暖气候,耐热,耐寒。对土壤要求不严,一般土壤均可种植。菰帽悬钩子:生长于海拔2000-2800米的沟谷边、路旁疏林下或山谷阴处密林下。刺悬钩子(香莓):多刺灌木,生于海拔2400-2800米的密林下,全株具浓香气,果可食,荒山绿化树种。西藏悬钩子:灌木,高2-3米;枝红褐色,被白粉,具疏皮刺,幼时密被柔毛。生长在海拔900-2100米低山灌丛中、林缘、山坡路旁或水沟旁。是灌木型果树,生态经济型水土保持灌木树种,具有很好的营养价值、药用价值和食用价值。少脉雀梅藤:直立灌木,高可达6米;生长于海拔700-1500米的山地林中。珍珠猪毛菜:半灌木,幼枝黄褐色,叶锥形或三角形。旱生植物,抗风沙,耐寒,生于砾石质,沙砾质戈壁或黏土壤。接骨木接骨木:喜光,较耐阴,耐寒,耐旱,抗污染性强,根系发达,萌蘖性强。奇花柳:灌木,高1-2米。小枝黑紫色或黄红色,初有毛,后无毛。主要生长于海拔3700-4100米的山坡或山谷、草甸,蜜源植物;为优美的观赏树种。乌柳:抗逆性强,较耐旱,喜水湿;抗风沙,耐一定盐碱,耐严寒和酷热;喜适度沙压,越压越旺,但不耐风蚀;繁殖容易,萌蘖力强。杯腺柳:极耐寒,生于海拔2540-4000米间的高寒山坡。牛羊喜食其嫩枝叶,属良等饲用植物。甘肃柳:灌木,小枝紫色,生于海拔2000-2600米的山谷溪旁和林缘处,速生,喜光,耐干旱、耐寒,喜湿润土壤,适应性强。黑水柳:耐水湿,也能生干旱处,生于1800-3000米的山谷及山坡灌丛中。拉马山柳:生长于海拔2700-3500米的高山地区和阴坡林中空地。抗逆性强。坡柳:耐水湿,生于海拔2700-4800米的山谷溪流旁以及湿润的山坡上。山生柳:耐水湿,生长于海拔3200米至4300米的地区,常生于山脊、山坡、沟河边或灌丛、草甸灌丛、草坡、高山、高山草甸、高山草甸灌丛、高山灌丛、高山山谷、高山山坡、高山沼泽边、沟边、灌丛阳坡、灌丛中、灌丛中草甸处。康定柳:生于海拔1500-3800米的山沟及山脊。抗逆性强。大苞柳:生长于海拔3600-3700米的灌丛草甸中,或河岸及山沟斜坡上,灌丛中,山脊,山坡,阴坡灌丛。川滇柳:生于海拔1400-4000米的山坡、山脊林缘及灌丛中和山谷溪流旁,抗逆性强。簸箕柳:喜光,不耐蔽阴,好潮湿,稍耐盐碱,在石灰质冲积土、半沙荒地上都能生长,萌芽力强,生长迅速。根系发达,固土性能好,是巩固堤岸、防风固沙的良好树种。匙叶柳:生于海拔2400-2800米的山梁,山坡林缘,适应性强。山丹柳:叶缘具细齿,叶柄披柔毛。喜光,耐寒,湿地、旱地皆能生长,但以湿润而排水良好的土壤上生长最好;根系发达,抗风能力强,生长快,易繁殖。红皮柳:喜光,耐寒,湿地、旱地皆能生长,但以湿润而排水良好的土壤上生长最好;根系发达,抗风能力强,生长快,易繁殖。线叶柳(毛柳:喜光,耐旱,耐水湿,耐寒,耐瘠薄,有一定的耐盐碱性,可在沙质土壤中生长。防风固沙、护路、护岸树种和造景园林绿化。窄叶鲜卑花:喜光,耐寒性强、耐干旱、耐瘠薄。对土壤要求不严,中性和微酸性土壤均能生长;但在湿润环境生长良好。灌木,高达2-2.5米;小枝圆柱形,微有棱角,幼时微被短柔毛,暗紫色,老时光滑无毛,黑紫色;可作绿篱和花篱;还可盆栽观赏。鲜卑花:喜潮湿气候,主要生长于海拔2000-4000米高山、溪边或草甸灌丛中。也可代茶用。白刺花:阳性树种,喜光、耐旱,耐干旱、耐贫瘠、耐火烧、耐践踏、耐割刈等特性,根系深而强大,萌蘖能力强。高丛珍珠梅:落叶灌木,高达6米,枝条开展;在生长过程中,具有易萌发根蘖的特性,生长于山坡林边、山溪沟边,海拔2500-3500米。适宜在各类园林绿地中种植。珍珠梅华北珍珠梅:喜光,喜凉爽气候,耐寒,耐旱,常丛生。陕甘花楸:好温润肥沃土壤。常生在溪谷阴坡山林中。普遍生于山区杂木林内,海拔2300-4000米。水源涵养树、蜜源植物。天山花楸:普遍生于高山溪谷中或云杉林边缘,海拔2000-3200米。高山绣线菊:生于向阳坡地或灌丛中,海拔2000-4000米。耐寒、耐旱、耐瘠薄、耐阴湿,适应性强。绣球绣线菊:喜光,稍耐荫,耐寒,耐旱,耐盐碱,不耐涝。耐瘠薄,对土壤要求不严,但在土壤深厚腐殖质中生长良好。分蘖性强,耐修剪,栽培容易,易管理。根及果实可供药用,可供观赏。中华绣线菊:灌木,高可达3米;耐寒、耐旱及耐瘠薄,生长力很强的灌木。小枝呈拱形弯曲,红褐色,幼时被黄色绒毛,有时无毛;具有一定的观赏价值。蒙古绣线菊:生于土层较薄、土质贫瘠的杂木丛、山坡及山谷中,长在山坡岩石或石砾间,甚至石头缝里亦可生长,是耐寒、耐旱及耐瘠薄生长力很强的灌木。细枝绣线菊:生于土层较薄、土质贫瘠的杂木丛、山坡及山谷中,长在山坡岩石或石砾间,甚至石头缝里亦可生长,是耐寒、耐旱及耐瘠薄生长力很强的灌木。南川绣线菊:普遍生长在山溪沟边或山坡杂木丛林内,海拔1000-3500米。土庄绣线菊:多生于海拔1200-1700米的山坡林缘、灌丛及杂木林中;在非林区的缘边、沟坡常有零星生长。绣线菊北京丁香:阳性树种,喜光,稍耐阴,耐寒,耐旱,耐瘠薄,适宜深厚肥沃土壤生长,忌积涝。紫丁香:浅根系树种,喜光,生山坡丛林、山沟溪边、山谷路旁及滩地水边,海拔300-2400米。对土壤的要求不严,耐瘠薄,喜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忌在低洼地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