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书礼乐志》夜谱字新解_第1页
《汉书礼乐志》夜谱字新解_第2页
《汉书礼乐志》夜谱字新解_第3页
《汉书礼乐志》夜谱字新解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汉书礼乐志》夜谱字新解

一“夜借鉴”是“夜咏”的直接内容班固在《汉书礼志》中说:“武帝的礼是在郊区进行的。祭后土于汾阴,泽中方丘也。乃立乐府,采诗夜诵,有赵代秦楚之讴。”(1045)班固这里提到了“采诗夜诵”。对“夜诵”一词的确切含义,历来争论颇多,主要观点大略有三1:1.言辞或秘不可宣露而于夜中歌诵(颜师古注《汉书》);虑临祭或以倦惰获罪于天神地祇,故先于夜间肄习乐童(何焯《义门读书记》);合于雅乐者,夜静诵之(周寿昌《思益堂日札》)。此三者所言夜诵之因虽有不同,但显然均谓“夜诵”即“夜中歌诵”,是就诵习时间而言的。2.诵于宫掖之中(钱大昭《汉书辨疑》),此是就诵习地点而言的。3.反复推演之诵(范文澜《文心雕龙注》),此是就诵习方式而言的。颜师古说其谬不辨自明。何焯与周寿昌均认为“夜诵”的内容为雅乐,需要夜间练习以熟练之。“夜诵”之乐为雅乐的说法,其实早在吕祖谦的《大事记解题》中就已提出,并为王应麟《汉艺文志考证》引用:采诗即古之采诗也。哀帝罢乐府,非郑卫之音者条奏,丞相孔光、大司空何武奏不可罢者,夜诵员五人亦在其中,盖雅乐也。(84)吕祖谦认为,因为夜诵员所职大概是雅乐,所以孔光、何武等条奏中谓其不可罢。何焯、周寿昌所取的也就是这个意思。但这其实只不过是后人的一种猜测而已,并无实证。班固把“有赵代秦楚之讴”这一句直接放在“采诗夜诵”之后,说明这些“赵代秦楚之讴”就是“采诗夜诵”的直接内容。何焯与周寿昌等人认为“夜诵”的内容是雅乐,实际上就已把“夜诵”与班固《汉书·礼乐志》中所说的“赵代秦楚之讴”完全隔开了,因为那些“赵代秦楚之讴”并不是汉乐府中的雅乐。2钱大昭“诵于宫掖之中”的说法,范文澜《文心雕龙注》已辨其谬。而前人诸说中值得注意的,就是范文澜《文心雕龙注》:窃案《说文·夕部》:“夜从夕,夕者相绎也。”夜绎音同义通,是夜诵即绎诵矣。《说文》:“绎,抽丝也。”意有未明。反复推演之谓之绎。《周礼·大司乐》“以乐语教国子:兴,道,讽,诵,言,语。”郑注云:“倍文曰讽,以声节之曰诵。”《左传·襄公十四年》:“师曹欲歌之以怒孙子,公使歌之,遂诵之。”杜注云:“恐孙蒯不解故。”据此,歌辞必讽诵而益明了。故《史记·乐书》云:“通一经之士,不能独知其辞,皆集会五经家,相与共讲习读之,乃能通知其意,多尔雅之文。”讴谣初得自里闾,州异国殊,情习不同,必抽绎以见意义,讽诵以协声律,然后能合八音之调,所谓采诗夜诵者此也。给事雅乐用夜诵员五人,其职在抽绎歌义,诵以明之。古者师箴瞍赋矇诵,可见周代乐官,亦有以诵为专职者。(107)范先生训“夜”为“绎”,从文字学上来说有文献可征,但这种解释是否符合“夜诵”一词的本义,尚值得进一步探讨。要理解“夜诵”的确切含义,还得从与班固同时的人言及“夜诵”一词时之所指来加以判断。据范晔《后汉书·马廖传》载,明德皇后躬履节俭,事从简约,马廖因虑美业难终,故上疏明德皇后以劝成德政,其疏中即有“夜诵”一词:前下制度未几,后稍不行。虽或吏不奉法,良由慢起京师。今陛下躬服厚缯,斥去华饰,素简所安,发自圣性。此诚上合天心,下顺民望,浩大之福,莫尚于此。陛下既已得之自然,犹宜加以勉勖,法太宗之隆德,戒成、哀之不终。《易》曰:“不恒其德,或承之羞。”诚令斯事一竟,则四海诵德,声熏天地,神明可通,金石可勒,而况于行仁心乎,况于行令乎!愿置章坐侧,以当瞽人夜诵之音。(853-854)马廖生卒年不详,为东汉名将马援(前13-公元49)之子,显宗明德皇后之弟,当与班固(32-92)同时或稍早。此既为马廖给皇太后所上疏中的话,其“夜诵”一词自然可以拿来与班固《汉书·礼乐志》中的“夜诵”相发明。马廖之所以要上疏明德皇后,是因为汉明帝能践行明德皇后躬履节俭、事从简约的主张。马廖希望上一奏章置于汉明帝坐侧时时提醒,以督促他将这一美政坚持下去。这种置于帝王坐侧的提醒实际上是帝王朝政之外的劝诫,是皇帝退朝之后的自修与教诲。马廖以“瞽人夜诵”与之作比,这不但说明了“夜诵”的司职者是瞽人,同时也说明这种“诵”是皇帝朝政之外的歌诵,而其旨也正在提醒与劝诫帝王。3如果将上引这段材料结合刘向《列女传·周室三母》中的记载来看,就更可以进一步明确古代的盲乐师瞽人有夜中诵诗以行劝诫与教诲的职责:古者妇人妊子,寝不侧,坐不边,立不跸,不食邪味,割不正不食,席不正不坐,目不视于邪色,耳不听于淫声,夜则令瞽诵诗,道正事。如此则生子形容端正,才德必过人矣。4材料中谓古时妇人妊子,“夜则令瞽诵诗道正事”,这种夜间的诵诗类似于今天的胎教,其司职者正是瞽人。4除了这种胎教之外,太子后期的教育中,瞽人夜中诵诗也是主要的方式之一。《汉书·贾谊传》载贾谊向汉文帝上书,建议对太子加强教育时曾云:“及太子既冠成人,免于保傅之严则有记过之史彻膳之宰进善之旌诽谤之木,敢谏之鼓。瞽史诵诗,工诵箴谏,大夫进谋,士传民语。”(2249)王念孙《读书杂志·汉书第九》认为,这段话中前面既已言记过之史,而诵诗又是瞽之事,故其“瞽史诵诗”当依《大戴礼记·保傅篇》作“瞽夜诵诗”。(67)王先谦《汉书补注》同意这一说法,并以“立乐府,采诗夜诵”作证。(1062)于此看来,瞽人夜中诵诗以对最高统治者及其继承人施行劝诫与教诲,在汉人眼里是前代流传下来的制度。二空间里的采诗活动先秦流传下来的瞽人夜中诵诗以行劝诫与教诲制度,为《汉书·礼乐志》中所言“夜诵”即宫中盲乐师瞽人于夜间诵诗以对统治者进行劝诫教诲这一说法找到了历史渊源。要对汉代的“夜诵”制度有深层次的理解,尚有必要从夜诵的内容与方式层面对其做进一步的探讨。采诗夜诵自然要夜诵所采之诗,而采诗诵诗制度先秦早已有之。《汉书·食货志》与《艺文志》中对此有确切记载:孟春之月,群聚者将散,行人振木铎徇于路,以采诗,献之大师,比其音律,以闻于天子。故曰王者不窥牖户而知天下。(1123)故古有采诗之官,王者所以观风俗,知得失,自考正也。(1708)从这里可以看出,先秦时的采诗与诵诗,就是要将那些地方风谣采集起来,通过大师将其比于音律,然后才讽诵给天子,使其得以观风知政,不窥牖户而知天下。大师为乐官之首,负责审音调乐,配合乐德、乐律而教六诗,在仪式中率群瞽升堂歌诗,他们实为瞽矇中的杰出者。郑玄《周礼·春官·序官》注谓:“凡乐之歌,必使瞽矇为焉。命其贤知者以为大师、小师。”(440)同时,瞽矇本身又役于大师,专职于奏乐、诵诗等活动。所以,这里所谓“比其音律,以闻于天子”的职责,实际上是由瞽矇来具体完成的。伏俊琏《谈先秦时期的“诵”》一文将先秦的诵大致分为行人之诵、瞽史之诵和经师之诵,并认为瞽史之诵就是把帝王世系、四方古史传说及风俗民情等用“乐语”的形式讲诵传播。王昆吾《诗六义原始》一文,则结合《周礼·秋官·大行人》、《周礼·春官·外史》及刘歆与扬雄书等材料中对周代雅言制度的记载,认为周代设有“行人”一职,每隔七至九年,行人须召集诸侯国的翻译(象胥)、乐官(瞽)、史官至王都,教他们分别学习语言、辞令、文字和音乐,且须往四方访求方言间意义相当而形式(语音)不同的词,以便翻译时代换,而这一推行、传播雅言的制度同“行人振木铎徇于路以采诗”的方式相似,瞽矇掌管口传的诗歌体的四方历史和风俗。(226-227)这样的看法是有道理的,因为采诗就是将各地的风谣采集起来汇于京城,但是,各地的语言语音不一致,地方风谣经过采集汇聚于京城,以方言讽诵的风谣天子是无法听懂的,这就需要用雅言来对其进行规范。这就是先秦采诗与瞽夜诵诗制度的大致情况。三月间歌诗的夜必须在晚咏中讲出目的汉武帝立乐府而采诗夜诵,其实就是先秦采诗与诵诗制度的延续。班固《汉书·艺文志·诗赋略》云:自孝武立乐府而采歌谣,于是有代赵之讴、秦楚之风,皆感于哀乐,缘事而发,亦可以观风俗,知薄厚云。(1756)从这里可以看出,汉武帝立乐府而采歌谣,也正是要以之“观风俗,知薄厚”的。又,据班固《汉书·艺文志·诗赋略》记载,当时所采歌诗的名目有《汉兴以来兵所诛灭歌诗》14篇、《吴楚汝南歌诗》15篇、《燕代讴雁门云中陇西歌诗》9篇、《邯郸河间歌诗》4篇、《齐郑歌诗》4篇、《淮南歌诗》4篇、《左冯翊秦歌诗》3篇、《京兆尹秦歌诗》5篇、《河东蒲反歌诗》1篇、《黄门倡车忠等歌诗》15篇、《杂各有主名歌诗》10篇、《杂歌诗》9篇、《雒阳歌诗》4篇、《河南周歌诗》7篇、《周谣歌诗》75篇、《周歌诗》2篇、《南郡歌诗》5篇。这些歌谣显然都是些表现世俗情感的俗乐,而不会是表现高雅情感的朝廷雅乐。它们是地方风俗民情的体现,也是“王者不窥牖户而知天下”的保障。同时,当时汉乐府所采除了各地诗歌之外,尚有《河南周歌声曲折》7篇与《周谣歌诗声曲折》75篇,这些声曲折实际上就是一种简单的乐谱,这也就表明汉代的采诗夜诵是要将其所采之诗配曲唱诵的。与先秦时的采诗一样,汉乐府采诗也是要为其统治者观风知政提供保障的,而所采之诗亦是些使用地方语言语音的世俗风谣这些歌谣或意同而言异,或言同而声异,天子并无法直接听取。这就需要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