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亚经济发展_第1页
东南亚经济发展_第2页
东南亚经济发展_第3页
东南亚经济发展_第4页
东南亚经济发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二战后的东南亚经济东南亚地图东南亚东南亚(SoutheastAsia)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才出现的一个新的地区名称。该地区共有11个国家:越南、老挝、柬埔寨、泰国、缅甸、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文莱、菲律宾、东帝汶(2002年5月20日,东帝汶民主共和国正式成立),面积约457万平方公里

国家/地区GDP总量(亿美元)世界排名人均GDP(美元)世界排名印尼8781.98163509110泰国3655.6432539491马来西亚3035.2735970065新加坡2765.2364927113菲律宾2504.6412223124越南1380.71581347139缅甸51.474832154文莱166.281133658424柬埔寨142.41118852152老挝92.171351204145东帝汶43.151553949104分析:各国gdp总量与人均gdp相差很大,体现发展水平的差异。东南亚GDP总量(亿美元)人均GDP(美元)平均值26136标准差3162.44629917259.15792全距8738.8348439平均差2922.66613711.405新加坡一、新加坡概况简介1)新加坡位于马来半岛的最南端,马六甲海峡东口。2)热带雨林气候,常年炎热,没有台风、地震等自然灾害,是一个难得的天然良港。3)新加坡可谓“弹丸之地”,面积682.7平方公里,由新加坡岛和60余个小岛组成,总人口401.7万,由移民社会发展而来,华人、马来人、印度等不同种族聚集于此。其中新加坡公民和永久居民326万,华族人口约占77%。现状新加坡的大都会生活水平是全球最高之一,居住的选择繁多,从高级住宅、公寓到公共住宅等所有的住家都可以轻易到达有效率的公共运输网路。低犯罪率、政治稳定及安全干净的环境,让新加坡成为一个健康及丰盛的环境,适合安家立业。以政治和社会稳定、经济繁荣、科技发达而享誉世界的“亚洲瑞士”——新加坡,不仅跻身于发展中国家的前列,成为著名的亚洲“四小龙”之一,而且在某些经济领域可与发达国家相媲美。它是当今世界第二大港口,又是世界第三炼油中心和世界等第四金融中心,还是亚洲美元中心和东南亚航空、电讯、旅游中心等。新加坡主要社会指标19701980199020002008人口总数(万)207.5241.4304.7402.8483.9婴儿死亡率(每千名婴儿)20.586.62.52.1总和生育率(TFR)

3.11.81.81.61.3入学率(%)--78.693.687.896.6识字率(%)--8487.692.596十五岁以上失业率(%)63.51.83.62.3医疗卫生(每名医生服务人口数)--909769667625政府组屋居住人数比例(%)--73888582违法犯罪数(每万名人口)--1231989067二、新加坡的历史1819年~1942年英属殖民地时期。1942年~1945年新加坡的日治时期,经济遭到严重的破坏。1946年成为马来亚联盟的一部分,1948年成为马来亚联邦的一部分。1959年取得完全自治。1965年8月9日,新加坡共和国正式成立,李光耀为总理,尤索夫·伊萨为总统。新加坡大事年表19421945196319651990被日本占领被英国统治加入马来西亚联邦建国现代化改革经济繁荣三、新加坡现代经济的发展新加坡独立后的困境:

长期的殖民统治下,新加坡一直从事在东南亚的转口贸易活动,经济畸形发展,工业十分落后,直到1959年新加坡获得自治时,制造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值仅为8.63%,而转口贸易以及与之有关的经济部门所占的比重却高达80%以上。民族成分复杂转口贸易港的角色过时失业率很高,且有上升趋势不利的国际环境……李光耀李光耀认为要想让这个城市岛国生存下去就必须使之与众不同。

这个位于东南亚的城市岛国要生存下去,就必须非比寻常。为了取得成功,我们必须做出非比寻常的努力,使我们的人民更加团结,更加刚强勇猛,更加有适应力,工作效率必须比邻国高,成本却比他们低。他们一心要绕过我们,取代我们一直扮演的区域转口和中介中心的角色。我们必须与众不同。——《李光耀回忆录—经济腾飞路》李光耀(LeeKuanYew)

,1965年新加坡独立后,长期担任总理,1990年11月辞去总理职务,改任内阁资政。被誉为“新加坡国父”。

措施绝处求生——新加坡经济的三次转型1制定工业化的经济发展战略,对经济结构进行调整:从单纯依靠转口贸易到进口替代工业化的经济结构。2

1968-1979发展面向出口的工业化。1979年的时候实行工业技术升级,转向发展资本、技术密集型的出口工业。31980-1984年经济一度滞涨,成立全国经济委员会以寻求解决方法。优先发展有增长潜力的服务业。1、廉洁高效的政府以及政府对于经济的调控和干预。通过“高薪养廉”和法制建设,既保护了投资者和生产者的合法权益,有促进了市场经济运行的规范性。政府对经济实行正确的宏观调。2、自由开放的经济政策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世界上是排在前三名的。鼓励自由兴办企业,通过制定独到的投资政策,大力吸引国内私人资本和外资在新加坡投资。四、新加坡经济振兴的原因越南越南系发展中国家。经济以农业为主。矿产资源丰富,种类多样,主要有煤、铁、钛、锰、铬、铝、锡、磷等。其中煤、铁、铝储量较大。森林、水利和近海渔业资源丰富。盛产稻米、热带经济作物和热带水果。有6845种海洋生物,其中鱼类2000种,蟹300种,贝类300种,虾类75种。森林面积约1000万公顷。越南是传统农业国。农业人口约占总人口的80%,农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30%以上。耕地及林地占总面积的60%。粮食作物包括稻米、玉米、马铃薯、番薯和木薯等,经济作物主要有水果、咖啡、橡胶、腰果、茶叶、花生、蚕丝等。主要工业部门有煤炭、电力、冶金、纺织等。越南自九十年代初才真正经营旅游业,旅游资源丰富。主要旅游景点有位于河内市的还剑湖、胡志明陵墓、文庙、巴亭广场、位于胡志明市的统一宫、芽龙港口、莲潭公园、古芝地道和位于广宁省的下龙湾等。越南和世界上150多个国家和地区贸易关系。近年经济持续以较快速度增长越南经济概况2011年前5个月越南经济发展情况

出口态势良好,5月份出口75亿美元,前5个月累计出口347.4亿美元,同比增长32.8%,月均出口达69.5亿美元。其中,农产品和海产品出口增长50.7%;燃料和矿产品出口增长31.1%;工业加工产品出口增长27.5%。其中多种产品出口增幅大,纺织服装出口达51.3亿美元、原油出口29.8亿美元、鞋类出口23.6亿美元、海产品出口21.3亿美元、咖啡出口17.7亿美元、大米出口16.5亿美元、木材和木制品出口14.9亿美元、机械设备及零件出口13.9亿美元、电子产品出口13.6亿美元。5月份越南国际入境旅客近48.1万人次,同比增长37%。前5个月累计入境旅客达250万人次,同比增长18%。入境旅客增幅最快的国家分别为柬埔寨(75.2%)、中国(49.6%)、马来西亚(18.1%)、日本(12.8%)、澳大利亚(8.2%)、美国(4%)和韩国(2.5%)。5月份CPI环比虽然放缓,但涨幅仍很高。环比上涨2.21%,同比上涨15.09%。CPI全年涨幅或将上涨15%,高于国会提出的标准。橡胶树的主要产品是胶乳,它是许多工业部门的主力材料,所以还称为“白金”。很难想象日常生活中缺少天然橡胶制成的产品,如航空运输用具、卫生手套、球类等。除了胶乳之外,老橡胶树也是相当大的一笔收入。以前,橡胶木只当柴烧或用于包装,而今已经成为生产室内用品和家具的珍贵原料,尤其是天然木材越来越稀少的时候。每年,橡胶木加工公司获利数千亿盾,为数千名劳动者创造就业机会。此外,橡胶树还有环保,绿化空地,防止冲刺,保护表土,保持生态区为湿度和防风等作用。落叶期间,橡胶叶厚厚地覆盖着林地,为土壤提供珍贵的腐殖质。在橡胶树荫下可以饲养牛羊,也带来相当大的收入。越南是世界第4大橡胶出口国越南橡胶业步入发展“高速路”社会投资踊跃2000年越南国内投资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为20.8%2001年这一比例上升,达2.19%2002年社会总投资额达117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0.3%投资增长主要是受国内私人投资大增的推动形成良性循环模式:国内积累——投资——发展优点:摆脱了对外资的过度依赖越南的出口商品主要是:原油,纺织品等;进口商品主要是:机械设备、原材料、燃料及零部件等(对消费品进口的限制仍十分严格)总的来看:越南的出口贸易受世界经济影响较大,对外依存度过高。进口方面,贸易逆差大幅增加。出口国民经济三大产业总产值增长率(%)年份农业工业和建筑业服务业20014.114.26.420025.49.46.520034.1166.5720045.4158三大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年份农业工业服务业200123.637.838.6200228.848.422.82003224038存在的问题与挑战第一,越南企业的竞争力还很薄弱;私营企业以中小企业为主,投资分散,缺乏规模国营企业机制转变迟缓,管理水平低,缺少高质品牌产品,设备老化,不少原材料需要进口,生产成本高;越南产品质量较差,创汇能力和竞争能力偏低第二,越南在转变经济体制、融入世界经济方面明显滞后;越南在转变经济机制的过程中,由于出口过度依赖美国、日本、欧盟等市场以及本国重要出口产品数量不足等因素影响,融入世界市场遭到各种方面的挤压和各种形式的贸易壁垒

第三,越南在吸收外资方面仍然面对不少挑战,尤其是在基础服务设施方面还存在很大的瓶颈制约;主要表现:硬件方面,远达不到经济发展的需要;软件方面,政策法规透明度低、随意性强、申请手续繁琐等弊端原因:投资环境尚未得到根本改善第四,越南也存在着牺牲环境资源换发展的弊端;越南是世界上生物物种最丰富的国家之一,享有“世界动植物研究博物馆”的美誉。然而,目前越南全国28%的哺乳动物、10%的鸟类和21%的爬行类和两栖类动物濒临灭绝;具有维系生物物种多样性的红树被大面积砍伐,面积比10年前减少了80%主要原因:采取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模式,只注重经济效益,不注重环境保护,对自然资源进行了破坏性开发第五,经济体制转换中产生的官员贪污腐化现象恶化了越南的投资环境;越共总书记农德孟说:“一些干部生活方式不受约束,腐化堕落,且不能保持他们的政治信念和道德准则,我们不得不为此付出沉重代价。”第六,缺乏强有力的人口政策。2002年越南人口将近8000万,在20世纪的100年里,人口增长了5倍多。目前越南的人口密度已增至每平方公里235人,居世界第15位。后果:给经济带来严重的分母效应,加重了劳动力就业压力,加快了环境破坏速度发展趋势就国内环境来看:市场经济体制完善、投资环境良好、物质基础稳定、经济结构和经济增长质量也大为改善从国际环境来看:国际经济环境与国际合作的进展为越南经济的持续增长提供了积极地因素和机遇发展方向:外向型经济目标:快速融入世界经济体有利条件:国际社会支持越南加入世贸组织;加入东盟自由贸易区也使得越南得到了较大的经济利益;拥有丰富的廉价劳动力,基础设施和相关的投资法规也日趋完善马来西亚简介马来西亚,简称大马(Malaysia),首都吉隆坡,是位于东南亚的一个国家。该国由十三个州组成,共分为两大部分:一个是位于马来半岛的西马来西亚,北接泰国,南部隔着柔佛海峡,以新柔长堤和第二通道连接新加坡;另一个是东马来西亚,位于加里曼丹岛的北部,南部接印度尼西亚,而文莱国则位于沙巴州和砂拉越州之间。马来西亚也是东南亚国家联盟的创始国之一。马来西亚是一个自然和农业资源的出口国,最值钱的出口物资是石油,并拥有相对开放的新兴工业化市场经济。旅游业已成为马来西亚的第三大的外汇收入来源,知识经济服务亦在同步扩张。马来西亚经济上世纪70年代前,以农业经济为主,依赖初级产品出口。70年代以来不断调整产业结构,大力推进出口导向型经济,电子业、制造业、建筑业和服务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