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力墙应用培训-广联达培训资料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04816dd09880d4935030211eca364034/04816dd09880d4935030211eca3640341.gif)
![剪力墙应用培训-广联达培训资料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04816dd09880d4935030211eca364034/04816dd09880d4935030211eca3640342.gif)
![剪力墙应用培训-广联达培训资料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04816dd09880d4935030211eca364034/04816dd09880d4935030211eca3640343.gif)
![剪力墙应用培训-广联达培训资料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04816dd09880d4935030211eca364034/04816dd09880d4935030211eca3640344.gif)
![剪力墙应用培训-广联达培训资料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04816dd09880d4935030211eca364034/04816dd09880d4935030211eca364034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剪力墙知识培训剪力墙的主要分类〔1〕、按照结构的分类有框架剪力墙、框支剪力墙、纯剪力墙。
〔2〕、剪力墙按照构件类型分它包含墙身、暗柱、暗梁、连梁。
〔3〕、按照部位划分有根底墙、中间层墙、顶层墙等。
〔4〕、按照洞口情况可以划分有洞墙和无洞墙。剪力墙平法注写方式列表注写方式:
列表注写方式,系分别在剪力墙柱表、剪力墙身表和剪力墙梁表中,对应于剪力墙平面布置图上的编号,用绘制截面配筋图并注写几何尺寸与配筋具体数值的方式,来表达剪力墙平法施工图。截面注写方式:
截面注写方式,系在分标准层绘制的剪力墙平面布置图上,已直接在墙柱、墙身、墙梁上注写截面尺寸和配筋具体数值的方式来表达剪力墙平法施工图。锚在端柱中的水平筋参见图集P47墙身端部为暗柱〔暗柱正交〕墙身端部为暗柱〔暗柱丁交墙身端部为暗柱〔暗柱斜交〕〔1〕外侧钢筋有连续通过结点〔2〕内侧钢筋伸至那么两构件的水平折角处互相锚固剪力墙端部有暗柱构造将水平筋伸至端部(暗柱主筋内侧)弯折,弯折长度为15d剪力墙端部无暗柱构造一节点是将水平筋伸至端部截断,再配置“U〞型钢筋封闭。二节点是将水平筋伸至端部弯折,弯折长度为15d且两端弯折搭接50mm。墙身水平分布钢筋的根数
墙身水平分布钢筋距离楼面或根底顶面间距的1/2布置第一根楼层水平分布筋根数=层高-一个水平分布筋布置间距/水平分布筋布置间距+1当暗梁(连梁)侧面筋配置与墙身水平分布筋一致时,墙身水平筋根数计算时不扣除暗梁(连梁)所占的位置当暗梁当暗梁侧面筋配置与墙身水平分布筋不一致时,墙身水平筋根数计算时扣除暗梁所占的位置侧面筋配置与墙身水平分布筋不一致时,墙身水平筋根数计算时扣除暗梁当暗梁侧面筋配置与墙身水平分布筋不一致时,墙身水平筋根数计算时扣除暗梁所占的位置所占的位置根底层中的墙身水平分布筋根底梁或板顶面以上距离墙身水平分布筋间距的一半布置第一道水平分部筋。在根底部位布置间距小于等于500且不小于两道水平分布筋与拉筋竖向钢筋在根底主梁中的锚固长度=根底梁高度-保护层+根底底部弯折+伸出根底顶面外露长度+与上层钢筋搭接竖向钢筋在根底平板中的锚固墙插筋构造〔一〕根底板厚不大于2000时,墙身插筋插至根底板底部支在底部钢筋上。长度=根底板厚度-保护层+根底底部弯折+伸出根底顶面外露长度+与上层钢筋搭接墙插筋构造〔二〕根底板厚大于2000时,墙身插筋插至根底板中部支在中部钢筋上。长度=根底板厚度/2-保护层+根底底部弯折+伸出根底顶面外露长度+与上层钢筋搭接墙身根底插筋弯折的取值竖向钢筋伸出楼地面根底顶面三、四级抗震等级或非抗震剪力墙竖向分布钢筋与该图同中间层竖向钢筋的长度:层高+搭接立筋搭接剪力墙的楼层插筋剪力墙竖向钢筋顶部构造顶层竖向钢筋的长度=层高-露出本层的高度-板厚+锚固竖向筋根数
墙身竖向分布钢筋根数=墙身净长-1竖向个间距〔或2*50〕/竖向布置间距+1根据预算的经验数据和现场的实际情况,墙身竖向钢筋的根数与墙身端部暗柱或端柱的构造关系,距离50起步布置第一根竖向钢筋.但根据陈青来教授的答疑,墙身竖向筋应该距离墙身端部暗柱或端柱一半的竖向筋布置间距.所以作为我们预算员对这个问题可根据实际情况来处理墙身拉筋长度=墙厚-2*保护层+11.9+2*DN=(墙面积-门洞总面积-暗柱剖面积-暗梁面积)/〔横向间距*纵向间距〕剪力墙洞口1.表示方法:JD2400*300+3.100YD3D=200+2.5002.补强钢筋当矩形洞口的宽高不大于800时,洞口每边加大与等于2b12的钢筋〔设计未注明时〕;例子:JD3500*500+3.0003B123.补强暗梁当矩形洞口的宽度大于800时,在洞的上下需设补强暗梁,梁高400。如:JD51800*2100+1.8006B20A8@150洞口加筋示意图1洞口加筋示意图2墙身水平钢筋遇洞口暗〔端〕柱钢筋:纵筋在根底主梁中的锚固暗〔端〕柱钢筋:纵筋在根底平板中的锚固暗〔端〕柱钢筋:纵筋中间层纵筋长度=层高-本层露出长度+上层露出长度+与上层钢筋进行搭接顶层暗柱顶层端柱纵筋构造同框架柱构造(分边中角柱算内外侧锚固长度)墙柱箍筋根数箍筋根数=Ceil((墙柱高度-2*(加密长)-(结点高)-2*搭接长)/箍筋非加密间距)+Ceil((2*(加密长)+(结点高)+2*搭接长)/箍筋加密间距)。注:Ceil为取整函数依据柱在根底主梁中柱插筋构造〔一〕时柱箍筋距离根底顶面50开始布置第一道箍筋,在根底内布置间距不小于500且不少于两道矩形封闭非复合箍依据柱在根底主梁中柱插筋构造〔二〕时柱箍筋距离根底板顶面50开始布置第一道箍筋,在根底板内布置不小于500且不少于两道矩形封闭非复合箍,在根底板底距离50开始布置第一根箍筋箍筋,板底至根底梁底的箍筋布置如柱宽于梁时按上柱加密箍筋设置,如梁宽于柱时按上柱非加密箍筋设置.根底以上的箍筋布置详见框架柱箍筋的组合见具体设计。墙柱中的箍筋拉筋暗梁暗梁随墙走,故其钢筋计算很简单纵筋=暗梁净长+锚固根数=暗梁净长/间距暗梁示意图1暗梁示意图2连梁主筋与暗梁主筋的关系
连梁和暗梁钢筋的锚固都应从洞口边缘起算,只是方向相反。只有在连梁与暗梁上部纵筋配置相同且梁顶标高相同的特殊情况下,上部钢筋才可连通布置。但如假设不相同时,见以下示意图分三类来处理第一类:暗梁纵筋伸至洞口边暗柱内计算锚固,如果无暗柱时,伸至洞口边计算锚固
第二类:暗梁纵筋与连梁纵筋搭接通过,暗梁纵筋伸至连梁纵筋端部加一个搭接长度第三类:暗梁与连梁不在同一标高时,暗梁纵筋全部贯穿布置。连梁纵筋顶层连梁,长度=洞口宽+左右两边锚固中间层连梁,长度=洞口宽+左右两边锚固箍筋顶层连梁,纵筋长度范围内均布置箍筋中间层连梁,洞口范围内布置箍筋.纵筋长度=洞口宽+左右两边锚固箍筋箍筋根数:
1,中间层连梁箍筋根数:洞口宽-50*2/箍筋配置间距+12,顶层连梁箍筋根数〔两端为直锚时〕:〔洞口宽-50*2/箍筋配置间距+1〕+(连梁锚固段-100/150+1)*23,顶层连梁箍筋根数〔两端为弯锚时〕:〔洞口宽-50*2/箍筋配置间距+1〕+(端支座宽-100/150+1)*24.顶层连梁箍筋根数〔一端为直锚,另一端为弯锚时〕:〔洞口宽-50*2/箍筋配置间距+1〕+(端支座宽-100/150+1)+(连梁锚固段-100/150+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冷拨钢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临床路径管理规范
- 买平房合同范本
- 2025年度特种货物运输合同
- 专利许可合同范例 baidu
- 2025年度影视制作剧务助理场记聘用合同范本-@-1
- 制作装备柜合同范例
- 2025年度跨境电子商务合作合同范本
- 工商管理复习测试卷附答案
- 企业合作生产合同范本
- 医美注射类知识培训课件
- 2025年广电网络公司工作计划(3篇)
- 货运车辆驾驶员服务标准化培训考核试卷
- 银行行长2024年个人年终总结
- 2024年全国统一高考英语试卷(新课标Ⅰ卷)含答案
- 2024年认证行业法律法规及认证基础知识 CCAA年度确认 试题与答案
- 2022届“一本、二本临界生”动员大会(2023.5)
- 导向标识系统设计(二)课件
- 聚焦:如何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 化工仪表自动化【第四章】自动控制仪表
- 安全生产十大法则及安全管理十大定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