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2016-2017学年广东省揭阳市普宁市勤建学校高二(上)期末历史试卷一、单选题:(共30题每题2分共60分)1.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它所基于的基本设想是荒谬的.西方化不可能是一个不彻底的过程,要么完全照抄,要么全盘否定。工具方面的西方化必然导致思想和制度上的西方化。因此,西方的科学不可能用来维护儒家文明,相反,必将削弱这一文明。”这一思想是对哪一历史事件的反思()A.鸦片战争 B.洋务运动 C.维新变法 D.辛亥革命2.19世纪70年代末,一位英国人写道:“一个重庆商人如果要在上海采办洋货,他可以到一个钱庄…押借一笔款项.…(然后)将订货单寄予他在上海的代理人;钱庄经理也通知与他有关系的上海钱庄或其分庄,由后者向洋行或其中国的代理人处付予这笔款项.”可见此时的钱庄()A.已经完全变成了洋行的附庸 B.在中外贸易中居于关键地位C.一般不愿支持土货出口业务 D.在洋货内销中具有重要作用3.1897年2月11日,闻名中外的商务印书馆在上海诞生了,当时最有利于其诞生的国内环境是()A.上海成为中国与世界接轨的窗口B.清政府放宽对民营企业的限制C.“实业救国”思潮的推动D.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蓬勃开展4.下表是1920﹣1936年在中国投资的工业资本中中国资本与外国资本的产值及比重(货币单位:亿元),对表格解读正确的是()A.这一时期外国资本始终占主导地位B.这一时期列强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C.这一时期中国资本增长率超过外国D.中国资本增长的前提是社会和平稳定5.一位历史学家在回忆南京解放前夕的生活时称:“中央大学每月发薪水的那一天,可以说是最紧张的一天.各人在会计处拿到薪水,就得赶紧奔向新街口换成银元,立刻嘘嘘地赶到米市买米.”这反映了()A.纸币无法用于购买粮食 B.市场上粮食和食品奇缺C.囤积银元和粮食现象普遍 D.银元币值较纸币稳定6.1895年,身为状元的张謇开始筹办纱厂,他称自己投身实业是“捐弃所恃,舍身喂虎”.这反映出张謇()A.毅然冲破视商为末业的传统观念B.决心投入激烈的民族工商业竞争C.预见到国内工商业发展前景暗淡D.具有以追求利润为目的冒险精神7.我国“一五"计划期间,大型项目实际完成投资196.1亿元,其中东北占实际投资总额的44。25%,已建成投产的重工业企业也多集中在东北,促成这种现象出现的因素之一是()A.便于就近接受苏联援助 B.美国形成对华包围封锁C.有利于支援抗美援朝 D.中日两国关系发生变化8.1962年,中共中央发布文件规定,农村人民公社一般以生产队为基本核算单位,至少30年不变。这项政策在当时()A.促进了农业经济的恢复 B.改变了农村所有制成分C.消除了“左"的错误影响 D.增加了城市的粮食供应9.“生产队由队长同一个个农户签订合同.合同规定出生产指标和给这个农户的报酬.这意味着他们可以多劳多得.”这里描述的是()A.土地改革 B.三大改造C.人民公社化运动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0.马歇尔计划援助西欧的条件是:西欧必须集体制定复兴计划,并且要互相协调生产与流通.由此可见马刺歇尔计划()A.缓解了欧洲的燃眉之急B.其真实目的是控制西欧遏制苏联C.为西欧经济一体化奠定了基础D.为美国培养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对手11.下面是依据《中国近代服饰文化演变和影响》中有关旗袍的记载编制的表格。导致旗袍变化的原因主要是()时间旗袍的变化民国初期旗袍开始普及,其样式与清末旗装没有多少差别20世纪20年代末样式也有了明显的改变,如有的缩短长度、有的收紧腰身等20世纪30年代初样式变化主要集中在领、袖及长度等方面.先流行高领,渐而又流行低领,后来干脆就穿起没有领子的旗袍A.民主共和思想的传播 B.妇女地位的空前提高C.民族服饰根本性变革 D.外国服饰传入的影响12.据地方志记载,民国时期某城市“旧式婚姻居十之七八,新式者不过十之二三".对此理解错误的是()A.旧式婚礼因为简便节约更为流行B.城市尚且如此守旧,更不要说乡村C.婚姻习俗的新旧变迁有一个过程D.传统的婚姻观念仍为多数人所坚持13.1909年初,《大公报》某文章称:“第一是开眼界,可以当作游历,看看欧美各国的风土人情……真如同身临其境,亲眼得见一样……时常看看,岂不比听戏强得多么?”材料中使人们“开眼界”的是()A.电影 B.电视 C.报纸 D.广播14.近现代中国人民的社会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交通和通讯方面的变化尤其大。下列关于中国近现代交通的表述,符合史实的有()①中华民国成立前,中国已经建成多条铁路,奠定了中国近代铁路网的基本格局②中国第一条有线电报线是福建巡抚在福州架设的③1909年,华侨冯如制成中国第一架飞机,标志中国民航事业的开始④洋务派创办的轮船招商局打破了列强垄断近代中国水运的局面。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④15.有人说,“对于苏俄农民而言,1920年的秋天阴云密布,1922年的春天是阳光灿烂。"这里“阳光灿烂"最有可能是因为()A.农民无偿获得永久属于自己的土地B.农民纳税后能自由支配剩余的粮食C.苏维埃政府免去了农民的赋税D.农民享有优先处理农产品的权利16.“如果我们没有在库茨涅茨克、扎巴洛克等地建立钢铁联合体,如果我们没有在第二个五年计划期间,在斯大林格勒、哈尔科夫、车里雅宾斯克等地建拖拉机厂,我们就不可能将这些厂直接建成坦克制造厂”。材料说明()A.煤钢共同体的建立冲破了美国的控制B.“加速发展战略”提升了国家军事实力C.苏联的工业化为战胜德国法西斯奠定了基础D.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保证了俄国卫国战争的胜利17.学者余伟民认为,苏联模式的政治结构开始从极端回到“正常”形态,苏联这一时期的改革……缓解了社会的紧张状态,但并未改变“经典体制”的基础。下列内容属于“这一时期的改革”的是()A.大中小企业全部实行国有化B.允许私人和外国资本家办厂C.将部分中央企业管理权下放D.重视科技进步对经济的促进作用18.美国在先进的科技和管理的推动下,劳动生产率大大提高,国民收入从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时的340亿美元增加到1929年的830亿美元.其带来的结果是美国()A.消费不足问题更加突出B.加紧占领殖民地取得海外市场C.成为世界第一工业强国D.财政支出主要用于生产领域19.如果一个国家各个阶层之间贫富差距过于悬殊,便会出现各种社会矛盾,导致社会走向分崩离析,儒家早在《论语》中就提出:“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由此可见,建立公平、合理的分配机制对于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性,以下史实不能为这一观点提供依据的是()A.1929~1933年的资本主义经济大危机导致各国政治危机B.二战后福利国家的建立推动了资本主义各国经济的发展C.20世纪后期中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D.十月革命后苏俄实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巩固了新生苏维埃政权20.某同学在学习《历史》必修二后,为巩固所学知识,概括里根政府时期的经济发展状况,作诗一首.后发现其中有一句不妥,它是()A.亦滞亦胀凯失灵(凯,指凯恩斯主义)B.紧缩货币出新招C.减税减支零通胀D.又陷“四高”难逍遥(“四高",指高赤字、高国债、高利率和高贸易逆差)2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达国家的经济被称为“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这表明()A.垄断资本日益排挤中小企业 B.国有企业占主导地位C.国家对经济的控制加强 D.私人经济依附于国家22.唐宋时期,江南经济迅猛发展,南宋时全国经济重心已移至江南.促成这一转变的主要动力之一是()A.坊市制度瓦解 B.土地集中加剧 C.农业技术进步 D.海外贸易拓展23.清乾隆年间苏州《吴县永禁官吏占用钱江(杭州)会馆碑》记载:“商贾捐资,建设会馆,所以便往还而通贸易,或存货于斯,或客栖于斯,诚为集商经营交易时不可缺之所”.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该碑文反映出苏杭之间的商贸联系B.会馆为商人出资建造的地方商业中心C.会馆为旅居异乡的同乡商人所组建D.会馆为同一地域商人活动的重要场所24.《司马光奏议》载,“夫农、工、商贾者,财之所自来也.…公家之利,舍其细而取其大,散诸近而取诸远则商贾流通矣,农、工商贾皆乐其业而安其富,则公家何求而不获乎?”在这里,司马光()A.坚持“重农抑商”政策 B.指出促进商业流通的重要性C.提出“农本商末”观点 D.说明保持社会稳定的必要性25.1500年,欧洲航海家卡布拉尔率远征队准备东去印度,但途中在赤道海流冲击下离开了航道,结果漂流到南美洲东部,他登陆后宣布该地为本国领地,这位航海家应属于()A.西班牙 B.葡萄牙 C.荷兰 D.英国26.16﹣17世纪,英国物价上涨了256%,工资上涨了145%.地租涨幅远远低于物价涨幅.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有()①英国成为海上霸主②工业革命③殖民掠夺④奴隶贸易.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27.英国学者尼尔•弗格森认为:“如果没有以对廉价服装弹性需求趋于无限大为特征的动态消费社会的同步发展,‘工业革命'就不会在英国发端,更不会延至西方世界的其他地区."其主要观点是()A.市场扩大成为工业革命的推动力B.英国工业革命始于棉纺织业C.人们对廉价商品的追求过于盲目D.工业革命由英国扩展到世界28.下图是北美洲伊斯帕尼奥拉岛(即海地岛)1493﹣1570年人口变化图,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①殖民者残酷的奴役剥削②大批土著被贩卖到欧洲③传染疾病的肆虐④工业生产污染严重。A.①②④ B.②③ C.①③ D.①③④29.19世纪后期中国主要出口产品统计表(单位:公担)年代茶叶蚕丝大豆棉花1871﹣1873年1,022,15937,52957,5068,4861891﹣1893年1,055,06459,946760,522290,417以上表格反映了当时中国()①外贸的顺差逐渐扩大②农副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③逐渐被卷人世界市场④成为世界茶丝最大出口国。A.②③ B.③④ C.①④ D.①②30.“窃惟通商以来…土货日少,漏溢日多,贫弱之患,何所底止!近来各省虽间有制造等局,然所造皆系军火,于民间日用之物,尚属阙如…在我多出一分之货,即少漏一分之财,积之日久,强弱之势必有转移于无形者.”材料反映出洋务派发展民用工业明显的意图是()A.抵制外商,寓强于富 B.吸纳民间资本C.发展民企,辅助军事 D.发展资本主义二、非选择题:(共2题,共40分)3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自强事业大事记时间自强大事1861年恭亲王、文祥聘请外国军官训练新军于天津;设同文馆,是为中国新学的起始;托总税务司赫德(RobertHart)购买炮舰,聘请英国海军人员来华创设新水师。1863年李鸿章设外国语文学校于上海1864年曾国藩、李鸿章设江南机器制造局于上海,附设译书局1865年左宗棠设造船厂于福州,附设船政学校1869年李鸿章设机器制造局于天津1871年曾国藩、李鸿章挑选学生赴美国留学;李鸿章设轮船招商局.1875年李鸿章筹办铁甲兵船1876年李鸿章派下级军官赴德国学陆军,船政学生赴英、法学习造船和驾船1880年李鸿章设水师学堂于天津,设电报局,请修铁路1881年李鸿章设开平矿务局1882年李鸿章筑旅顺军港,创办上海机器制布厂1885年李鸿章设天津武备学堂1887年李鸿章开办黑龙江漠河金矿1888年李鸿章成立北洋海军﹣﹣蒋廷黻《中国近代史》材料二1750﹣1914年的100多年,是西方文明主导世界历史进程的时代.1789年7月14日,法国几十万武装市民群众攻陷巴士底狱,摧毁了象征绝对主义王权统治的堡垒,迫使国家政权转移到资产阶级手中,此后十多年法国政治和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法国长期主导欧洲国际事务,不仅为西欧大部分地区带来了革命性立法,传播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思想,而且促进了民族主义思想的传播和民族统一,由此意大利和德国实现了国家统一。德国统一和迅速崛起深刻影响了欧洲的势力均衡。最初发轫于18世纪后期英国的工业革命,很快传播到了西欧、美国以及其他地区,成为一种世界范围的变革.它是一场生产力的全面革命,19世纪中叶英国成为世界工厂,大大提升了英国的国际地位,塑造了1800年后整个世界的政治格局。……1870年以后,自然科学同工业生产越来越紧密,有组织的科学研究开始发挥出越来越大的作用。……新机器不断被用于农业生产,农业技术更是得到快速发展.同时农业的发展也使工业化更富有活力。……19世纪的自由主义一方面反对维也纳会议的封建逆流,另一方面更是为了适应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它已成为对政府决策和经济发展的一种导向性理论。……科技的进步,工业的发展,使企业的规模越来越大,资本和生产也迅速集中起来,这样金融资本财团操纵政府,左右国家政治生活。在工业化发展最快的地区,人们的日常生活也改变得最早和最为彻底。在欧洲的工业中心地区,这些变革波及了人们生活的核心部分:家庭、工作和村社。﹣﹣摘编自王晋新《欧洲霸权时代》(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朝洋务自强事业的特点。(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霸权时代欧洲社会发展的显著特征及启示。32.材料晚清政府为筹措军费开设了厘金局。厘金就是过路费和交易税。“近来内地局、卡林立,往往数十里之遥,其间多至数卡……过一卡有一卡之厘。经一卡抽一卡之厘”。各省厘局,但有厘局之名,实则抽分抽钱,有加无己。凡水陆通衢以及乡村小径,皆设奉完抽厘旗号,所有行商坐贾,于发货之地抽之,卖货之地又抽之,以货易钱之时,以钱换银之时又抽之。资本微末之店铺,肩挑步担之生涯,或行人之携带盘缠,女眷之随身包裹,无不留难搜括.”官员在征收过程中,随意勒索,如山东高达20%,而其他省份也在5%甚至10%之上。诚如时人所云:“中货有厘金,而洋货全无之,于是洋货之价日贱,中货之价日昂,价贱则购用日多,价昂则销售日少”。广东三水、佛山等地本是手工业发达的地区,“工艺之目,成萃于此”,但“军兴以来,创设厘税,遇卡抽验,勒索万状。自三水设厘卡,而市面为墟矣.佛山一埠,而百行亏折矣”。﹣﹣摘编自张宏《关于近代中国厘金制度的思考》等(1)根据材料,概括晚清厘金制度的特点。(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晚清厘金制度的影响。
2016-2017学年广东省揭阳市普宁市勤建学校高二(上)期末历史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单选题:(共30题每题2分共60分)1.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它所基于的基本设想是荒谬的。西方化不可能是一个不彻底的过程,要么完全照抄,要么全盘否定.工具方面的西方化必然导致思想和制度上的西方化.因此,西方的科学不可能用来维护儒家文明,相反,必将削弱这一文明。”这一思想是对哪一历史事件的反思()A.鸦片战争 B.洋务运动 C.维新变法 D.辛亥革命【考点】A6:洋务运动.【分析】本题考查洋务运动.需要掌握洋务运动的局限性.解题的关键是抓住关键信息“西方化不可能是一个不彻底的过程”、“工具方面的西方化必然导致思想和制度上的西方化”、“西方的科学不可能用来维护儒家文明”进行分析理解,结合洋务运动的局限性解答即可.【解答】依据题干“西方化不可能是一个不彻底的过程”、“工具方面的西方化必然导致思想和制度上的西方化”、“西方的科学不可能用来维护儒家文明”等信息可知这是对洋务运动期间只学习西方技术,而不学习制度和思想的结果的反思,故B项正确.ACD三项都不符合材料的主旨,应排除.故选B.2.19世纪70年代末,一位英国人写道:“一个重庆商人如果要在上海采办洋货,他可以到一个钱庄…押借一笔款项.…(然后)将订货单寄予他在上海的代理人;钱庄经理也通知与他有关系的上海钱庄或其分庄,由后者向洋行或其中国的代理人处付予这笔款项.”可见此时的钱庄()A.已经完全变成了洋行的附庸 B.在中外贸易中居于关键地位C.一般不愿支持土货出口业务 D.在洋货内销中具有重要作用【考点】A2:列强入侵对中国经济影响.【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是列强入侵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同时也考查了学生阅读史料,获取信息及知识迁移的能力.【解答】从材料中可以看出钱庄在洋货内销中起到了中介作用,它便利了洋货的供销,所以D项表述符合题意,A、B、C三项表述错误,不符合晚清中国钱庄的实际情况.故选D.3.1897年2月11日,闻名中外的商务印书馆在上海诞生了,当时最有利于其诞生的国内环境是()A.上海成为中国与世界接轨的窗口B.清政府放宽对民营企业的限制C.“实业救国”思潮的推动D.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蓬勃开展【考点】A5: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分析】本题考查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考查19世纪末民族工业发展的原因.【解答】结合所学可知,“上海商务印书馆”应该属于民族工业,抓住关键信息“1897年"、“最有利于其诞生的国内环境",结合所学可知,19世纪末民族工业发展的主要原因是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故B项正确.上海成为中国与世界接轨的窗口从鸦片战争后就开始了,故A项错误.“实业救国”思潮是推动民族工业发展的因素,但是不是最有利的,故C项排除.结合所学可知,19世纪末民族资产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不可能蓬勃开展,故D项错误.故选B.4.下表是1920﹣1936年在中国投资的工业资本中中国资本与外国资本的产值及比重(货币单位:亿元),对表格解读正确的是()A.这一时期外国资本始终占主导地位B.这一时期列强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C.这一时期中国资本增长率超过外国D.中国资本增长的前提是社会和平稳定【考点】A5: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分析】本题考查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需要掌握1920年、1936年民族工业发展的状况及其原因.解题的关键是对题干表格的解读与分析,注意表格中的时间和数据.【解答】依据题干表格可知,1920年外国资本占优势,1936年中国资本超过外国资本,故A项“始终“表述有误,应排除.在一战时期列强放松对中国经济的侵略,而1920﹣1936年列强卷土重来加紧对中国经济的侵略,故B项错误.依据表格中中国资本与外国资本的增长情况可知,1920﹣1936年中国资本增长率超过外国,故C项正确.1920﹣1936年中国资本增长与国民政府的有效措施有关,而此时处于北伐战争、国共十年对峙,社会并不和平稳定,故D项错误.故选C.5.一位历史学家在回忆南京解放前夕的生活时称:“中央大学每月发薪水的那一天,可以说是最紧张的一天。各人在会计处拿到薪水,就得赶紧奔向新街口换成银元,立刻嘘嘘地赶到米市买米。”这反映了()A.纸币无法用于购买粮食 B.市场上粮食和食品奇缺C.囤积银元和粮食现象普遍 D.银元币值较纸币稳定【考点】A5: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解放战争时期国统区的经济状况,考查学生材料阅读的能力.【解答】从材料中“各人在会计处拿到薪水,就得赶紧奔向新街口换成银元,立刻嘘嘘地赶到米市买米”可以看出,银元较纸币而言所具有的币值稳定性.正确答案为D.如果市场上粮食和食品奇缺,应先去买粮食和商品,而不是先去换成银元,所以B应排除.A项不符合史实,应排除.C项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故选D.6.1895年,身为状元的张謇开始筹办纱厂,他称自己投身实业是“捐弃所恃,舍身喂虎”.这反映出张謇()A.毅然冲破视商为末业的传统观念B.决心投入激烈的民族工商业竞争C.预见到国内工商业发展前景暗淡D.具有以追求利润为目的冒险精神【考点】2X:重农抑商政策及其影响.【分析】本题考查重农抑商与实业救国,意在考查学生所学的相关知识.【解答】“状元实业家”发出的“舍身喂虎”的感叹,实际上是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重农抑商意识,体现了“实业救国"精神与“重农抑商”传统的冲突.故选A.B项错误,舍身喂虎并不是指的民主工业之间的竞争;C项体现不出“预见到国内工商业发展前景暗淡”;D项错误,民族实业家是以实业救国作为己任.故选A.7.我国“一五"计划期间,大型项目实际完成投资196.1亿元,其中东北占实际投资总额的44。25%,已建成投产的重工业企业也多集中在东北,促成这种现象出现的因素之一是()A.便于就近接受苏联援助 B.美国形成对华包围封锁C.有利于支援抗美援朝 D.中日两国关系发生变化【考点】G3:一五计划.【分析】本题主要考查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解答】为了改变工业落后面貌,我国制定了国民经济发展的第一个五年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由于一五计划是在苏联的帮助下进行的,建成投产的重工业企业多集中在东北,是为了就近接受苏联援助.B项不是重点发展东北的必要条件;一五计划进行的时候,抗美援朝已经结束;此时中日关系没有发生重大变化,C、D也可以排除.故选A.8.1962年,中共中央发布文件规定,农村人民公社一般以生产队为基本核算单位,至少30年不变。这项政策在当时()A.促进了农业经济的恢复 B.改变了农村所有制成分C.消除了“左”的错误影响 D.增加了城市的粮食供应【考点】G7: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八字方针的作用.【解答】针对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带来的严重问题,1960年中共中央提出了“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而调整的重点在农业,由此看出确保生产基本单位的稳定,有利于推动农业生产的发展,恢复经济.BC项表述与史实不符,D在材料信息中不能体现.故选A.9.“生产队由队长同一个个农户签订合同.合同规定出生产指标和给这个农户的报酬.这意味着他们可以多劳多得.”这里描述的是()A.土地改革 B.三大改造C.人民公社化运动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考点】G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解答】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农民取得经营和生产自主权的改革就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生产队”是在1961年党中央提出八字方针之后出现的农村基本核算单位.八字方针以“调整”为主,将人民公社的基本核算单位下放到相当于原来初级社规模的生产队.由此排除A、B.打破大锅饭,鼓励多劳多得,这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的事情,排除C,D符合题意.故选D.10.马歇尔计划援助西欧的条件是:西欧必须集体制定复兴计划,并且要互相协调生产与流通。由此可见马刺歇尔计划()A.缓解了欧洲的燃眉之急B.其真实目的是控制西欧遏制苏联C.为西欧经济一体化奠定了基础D.为美国培养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对手【考点】E4:马歇尔计划.【分析】本题考查马歇尔计划,旨在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的能力.马歇尔计划的政治影响亦不亚于其经济影响.该计划的实施使西欧从战后初期的财政拮据及由物资紧缺而引发的限量配给的局面中摆脱出来,减少了人们对于政府的不满,稳定了政治局势.【解答】材料突出西欧国家“集体制定”“互相协调",马歇尔计划的直接影响是缓解了欧洲燃眉之急,但与题意无关,故A项错误;马歇尔计划的真实目的是控制西欧遏制苏联,但与题意无关,故B项错误;马歇尔计划实施过程中,西欧国家集体制定复兴计划,并且互相协调生产与流通,彼此合作的加强为西欧经济一体化奠定了基础,故C项正确;马歇尔计划的实施推动了西欧经济的恢复发展,西欧逐渐成为美国的竞争对手,但与题意无关,故D项错误.故选C.11.下面是依据《中国近代服饰文化演变和影响》中有关旗袍的记载编制的表格。导致旗袍变化的原因主要是()时间旗袍的变化民国初期旗袍开始普及,其样式与清末旗装没有多少差别20世纪20年代末样式也有了明显的改变,如有的缩短长度、有的收紧腰身等20世纪30年代初样式变化主要集中在领、袖及长度等方面。先流行高领,渐而又流行低领,后来干脆就穿起没有领子的旗袍A.民主共和思想的传播 B.妇女地位的空前提高C.民族服饰根本性变革 D.外国服饰传入的影响【考点】H2:近现代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分析】本题考查近代中国物质生活的变迁.需要掌握旗袍变化的原因.解题的关键是对题干表格的解读与分析,结合旗袍的特点和列强入侵的影响解答即可.【解答】依据题干表格可知,民国初期旗袍开始普及,其样式与清末旗装没有多少差别可知,旗袍变化的原因与民主共和思想和妇女地位提高关系不大,故AB两项错误.旗袍是中国服饰与西方服饰的结合,体现的是中西合璧,民族服饰没有根本性变革,故C项错误.依据表格信息,结合所学可知,旗袍是中国服饰与西方服饰的结合,体现的是中西合璧,因此导致旗袍变化的原因主要是外国服饰传入的影响,故D项正确.故选D.12.据地方志记载,民国时期某城市“旧式婚姻居十之七八,新式者不过十之二三”.对此理解错误的是()A.旧式婚礼因为简便节约更为流行B.城市尚且如此守旧,更不要说乡村C.婚姻习俗的新旧变迁有一个过程D.传统的婚姻观念仍为多数人所坚持【考点】H2:近现代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国近现代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解答】材料“旧式婚姻居十之七八,新式者不过十之二三”得出中国多数地区依然采取的是旧式婚居,说明婚姻观念仍比较保守,故D为正确答案.旧式婚姻强调的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程序复杂,婚姻习俗变化的趋势是由繁到简,A、C排除.B不符合史实,国人并没有抵制新式婚姻.故选D.13.1909年初,《大公报》某文章称:“第一是开眼界,可以当作游历,看看欧美各国的风土人情……真如同身临其境,亲眼得见一样……时常看看,岂不比听戏强得多么?”材料中使人们“开眼界”的是()A.电影 B.电视 C.报纸 D.广播【考点】HB:大众传媒的变迁.【分析】本题考查近代中国大众传媒的变迁.考查近代中国电影事业的发展.考查学生抓住关键信息、分析理解、调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解答】依据题干“真如身临其境,亲眼得见一样”可知,适合电影、电视的特点,结合所学知,CD两项与题干信息“真如同身历其境,亲眼得见一样”不符,应排除.依据题干时间“1909年”,此时电视还没有发明,故B项不符合题意,故A项正确.故选A.14.近现代中国人民的社会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交通和通讯方面的变化尤其大。下列关于中国近现代交通的表述,符合史实的有()①中华民国成立前,中国已经建成多条铁路,奠定了中国近代铁路网的基本格局②中国第一条有线电报线是福建巡抚在福州架设的③1909年,华侨冯如制成中国第一架飞机,标志中国民航事业的开始④洋务派创办的轮船招商局打破了列强垄断近代中国水运的局面.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④【考点】H3:交通工具的进步.【分析】本题考查近代中国交通、通讯工具演进的情况,对相关信息的准确掌握是解题的关键.【解答】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20年,中国首条空中航线﹣﹣北京至天津航线开通,中国民航拉开了序幕.故③错误.②不属于交通方面的成就,而且十分错误,故排除.结合所学知识可知,①④符合史实.综上所述,故D正确,排除ABC.故选D.15.有人说,“对于苏俄农民而言,1920年的秋天阴云密布,1922年的春天是阳光灿烂。”这里“阳光灿烂”最有可能是因为()A.农民无偿获得永久属于自己的土地B.农民纳税后能自由支配剩余的粮食C.苏维埃政府免去了农民的赋税D.农民享有优先处理农产品的权利【考点】C8:新经济政策.【分析】本题考查新经济政策.需要掌握新经济政策中余粮收集制的内容和影响.解题的关键是抓住题干时间“1922年”,结合余粮收集制的内容和影响解答即可.【解答】注意题干时间“1922年",1921年苏俄实行新经济政策,实行余粮收集制,即农民纳税后能自由支配剩余的粮食,提高了人民生产的积极性,因此出现“阳光灿烂”现象,故B项正确.ACD三项均不符合史实,应排除.故选B.16.“如果我们没有在库茨涅茨克、扎巴洛克等地建立钢铁联合体,如果我们没有在第二个五年计划期间,在斯大林格勒、哈尔科夫、车里雅宾斯克等地建拖拉机厂,我们就不可能将这些厂直接建成坦克制造厂”.材料说明()A.煤钢共同体的建立冲破了美国的控制B.“加速发展战略”提升了国家军事实力C.苏联的工业化为战胜德国法西斯奠定了基础D.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保证了俄国卫国战争的胜利【考点】CA:斯大林模式的影响.【分析】本题考查苏联的工业化建设.需要掌握苏联的工业化建设的影响.解题的关键是抓住关键信息“第二个五年计划期间”、“钢铁联合体"、“拖拉机厂"改造成“坦克制造厂”进行分析理解即可.【解答】依据题干“第二个五年计划期间"、“钢铁联合体”、“拖拉机厂”改造成“坦克制造厂"等信息可知,这充分说明了由于苏联在卫国战争之前的工业化建设,为最后二战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故C项正确.煤钢共同体的建立是西欧联合的产物,不符合题意,故A项错误.“加速发展战略”是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内容,不符合题意,故B项错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1918年实行的,不符合题意,故D项错误.故选C.17.学者余伟民认为,苏联模式的政治结构开始从极端回到“正常"形态,苏联这一时期的改革……缓解了社会的紧张状态,但并未改变“经典体制”的基础。下列内容属于“这一时期的改革”的是()A.大中小企业全部实行国有化B.允许私人和外国资本家办厂C.将部分中央企业管理权下放D.重视科技进步对经济的促进作用【考点】CD:苏联模式的探索过程.【分析】本题考查苏联社会主义改革.需要掌握赫鲁晓夫改革的影响.解题的关键是对题干材料的解读与分析,结合赫鲁晓夫改革的影响解答即可.【解答】依据题干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经典体制”指的是斯大林模式,AB项分别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的内容,此时斯大林模式还没有形成,故AB项错误.C项属于赫鲁晓夫改革的内容,与题意相符,故C项正确.D项属于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内容,其改革突破了斯大林模式,背离了社会主义道路,与题干信息“但并未改变经典体制的基础"不符,应排除.故选C.18.美国在先进的科技和管理的推动下,劳动生产率大大提高,国民收入从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时的340亿美元增加到1929年的830亿美元.其带来的结果是美国()A.消费不足问题更加突出B.加紧占领殖民地取得海外市场C.成为世界第一工业强国D.财政支出主要用于生产领域【考点】D1:1929﹣1933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经济大危机.考查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背景,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读历史现象以及评价特定历史条件下历史事实的能力.【解答】题干材料表明美国国民收入大幅提高,但没有涉及财政支出和殖民和海外市场问题,故排除BD.在19世纪末,美国已经是第一工业强国,故排除C.结合教材知识,美国国民收入的提高带来的是贫富差距扩大,造成有效消费严重不足,成为引发1929年经济危机的重要原因.故A正确.故选A.19.如果一个国家各个阶层之间贫富差距过于悬殊,便会出现各种社会矛盾,导致社会走向分崩离析,儒家早在《论语》中就提出:“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由此可见,建立公平、合理的分配机制对于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性,以下史实不能为这一观点提供依据的是()A.1929~1933年的资本主义经济大危机导致各国政治危机B.二战后福利国家的建立推动了资本主义各国经济的发展C.20世纪后期中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D.十月革命后苏俄实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巩固了新生苏维埃政权【考点】C6:战时共产主义政策;5D: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分析】本题考查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旨在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的能力.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评价:①积极:在战时特殊情况下,最大限度集中全国人力物力财力,保证了军事上的胜利.②消极:许多措施超出了战时需要,战后进一步加强,因苏维埃共产党幻想以此直接过渡到纯粹的社会主义经济形式.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带来的弊端日益显现,引起人民不满.【解答】A项由于贫富差距加大、市场购买力下降导致1929~1933年的资本主义经济大危机爆发;B项福利国家的建立对社会稳定起了积极的作用;C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D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巩固了新生苏维埃政权,但损害了农民的利益,从而引发了严重的经济和政治危机.综上所述,A、B、C都可以为论点提供论据,D不能为论点提供论据.故选D.20.某同学在学习《历史》必修二后,为巩固所学知识,概括里根政府时期的经济发展状况,作诗一首.后发现其中有一句不妥,它是()A.亦滞亦胀凯失灵(凯,指凯恩斯主义)B.紧缩货币出新招C.减税减支零通胀D.又陷“四高”难逍遥(“四高”,指高赤字、高国债、高利率和高贸易逆差)【考点】DE:货币学派和供给学派.【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供给学派和货币学派.【解答】A、到70年代初,美国和西欧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出现“滞胀”现象,经济增长停滞或下降,物价则持续猛涨,通货膨胀严重,这说明主张国家干预的凯恩斯主义已经失灵,A项是正确的;B、1981年,里根担任美国总统后,以供给学派和货币学派为理论依据,确立了自己政府的经济政策,其主要的思想是减少政府对经济的干预.货币学派认为,影响经济的要素是货币的发行量而不是需求.它主张控制货币发行量,反对用扩大政府开支、增加预算赤字手段来对付经济衰退和扩大就业,反对国家过多地干预经济.B项正确.C、供给学派强调以供给创造需求,认为发展经济的重点在于扩大供给而不是需求,只要供给充足,需求就会跟上,整个经济便会随之出现稳定增长.该学派主张减税和减少政府对经济的管制,认为减税能刺激人们投资和生产的积极性,减少政府对经济能加强市场机制的作用.但即使是减税减支也无法实现零通胀,C项错误.D、高赤字、高国债、高利率和高贸易逆差是20世纪80年代在经济复苏的同时存在的现象,D项正确.故选C.2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达国家的经济被称为“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这表明()A.垄断资本日益排挤中小企业 B.国有企业占主导地位C.国家对经济的控制加强 D.私人经济依附于国家【考点】DA: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分析】本题考查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需要掌握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含义和特点.解题的关键是对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含义和特点的识记和理解.【解答】依据题干材料,结合所学可知,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指通过国家政权干预和调节社会经济生活,以保证垄断资本获得高额垄断利润及社会经济生活的正常运转,即国家对经济的控制加强,故C项正确.ABD三项均不符合,应排除.故选C.22.唐宋时期,江南经济迅猛发展,南宋时全国经济重心已移至江南。促成这一转变的主要动力之一是()A.坊市制度瓦解 B.土地集中加剧 C.农业技术进步 D.海外贸易拓展【考点】29:古代中国经济的南移.【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古代中国经济重心南移带来的影响.【解答】坊市制度瓦解只体现出商品交换场所的变化,而不能作为促进全国经济重心南移的主要原因,故A项错误;土地集中导致自耕农数量减少,国内购买力下降,不利于农业和商业经济发展,不是经济重心南移的主要动力,故B项错误;农业技术进步会推动农业发展,也会使更多的农产品投入市场,带来商品经济发展,是推动全国经济发展和经济重心南移的主要动力,故C项正确;中国古代海外贸易多为官府控制的朝贡贸易,对国内经济发展影响不大,不是促进经济重心南移的主要动力,故D项错误.故选C.23.清乾隆年间苏州《吴县永禁官吏占用钱江(杭州)会馆碑》记载:“商贾捐资,建设会馆,所以便往还而通贸易,或存货于斯,或客栖于斯,诚为集商经营交易时不可缺之所".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该碑文反映出苏杭之间的商贸联系B.会馆为商人出资建造的地方商业中心C.会馆为旅居异乡的同乡商人所组建D.会馆为同一地域商人活动的重要场所【考点】2P:明清时期的商业发展.【分析】本题考查明清商品经济的发展.考查会馆的相关知识,学生准确解读、分析理解材料以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解答】此题为反向选择.从“苏州《吴县永禁官吏占用钱江(杭州)会馆碑》”中“便往还而通贸易”这一记载可以推断出A项正确.会馆是同一地域的商人停宿、储运、交际的重要场所,故C、D也正确.商业中心的说法在材料中无法体现,而且会馆是同一地域的商人停宿、储运、交际的重要场所,故B项错误.故选B.24.《司马光奏议》载,“夫农、工、商贾者,财之所自来也.…公家之利,舍其细而取其大,散诸近而取诸远则商贾流通矣,农、工商贾皆乐其业而安其富,则公家何求而不获乎?”在这里,司马光()A.坚持“重农抑商”政策 B.指出促进商业流通的重要性C.提出“农本商末"观点 D.说明保持社会稳定的必要性【考点】2N:宋朝的商业发展.【分析】本题考查古代的商业经济.考查北宋的商业发展,学生获取与解读信息、运用知识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解答】根据对题目材料的分析可知,司马光的奏章认为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均是国家财政的来源,国家的利益,在于舍弃小的,获得大的;舍弃近的利益,获得远方的利益,那么商业自然会流通;让农民、手工业者和商人都能够乐于自己的事业,逐渐富裕起来,那么国家(公家)怎么会没有收获呢,说明司马光看到了商业流通的重要性,故B项正确.A项与题意信息相矛盾,应排除.C项与A项的内涵一致,故排除.D项在题目材料中没有涉及,应排除.故选B.25.1500年,欧洲航海家卡布拉尔率远征队准备东去印度,但途中在赤道海流冲击下离开了航道,结果漂流到南美洲东部,他登陆后宣布该地为本国领地,这位航海家应属于()A.西班牙 B.葡萄牙 C.荷兰 D.英国【考点】53:葡萄牙西班牙的早期殖民扩张.【分析】本题考查新航开辟和殖民扩张.考查葡萄牙的早期殖民扩张,学生获取材料信息、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解答】抓住题干关键信息“1500年,欧洲航海家卡布拉尔率远征队准备东去印度",结合所学知识,1497﹣﹣1498年葡萄牙人达伽马开辟了通往印度的新航路,这条航线在当时被葡萄牙控制,再结合葡萄牙殖民扩张的方向主要在亚洲和非洲,因此B项正确.西班牙殖民扩张的方向主要在美洲,故A项错误.新航路开辟后,率先走上殖民扩张道路的是西班牙和葡萄牙,CD两项与题干时间不符,应排除.故选B.26.16﹣17世纪,英国物价上涨了256%,工资上涨了145%.地租涨幅远远低于物价涨幅.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有()①英国成为海上霸主②工业革命③殖民掠夺④奴隶贸易.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考点】55:英国的殖民扩张.【分析】本题以16﹣17世纪英国物价上涨为切入点,考查学生对英国殖民扩张的掌握,以及学生对材料分析和综合应用能力.【解答】解答本题关键要把握材料中的时间限制.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16﹣17世纪工业革命还未开始,故①②不对;18世纪中期英国才成为“日不落帝国”,成为海上霸主,故①不对;而16﹣17世纪正是殖民扩张时期,包括殖民掠夺和奴隶贸易,所以③④正确.故选D.27.英国学者尼尔•弗格森认为:“如果没有以对廉价服装弹性需求趋于无限大为特征的动态消费社会的同步发展,‘工业革命'就不会在英国发端,更不会延至西方世界的其他地区.”其主要观点是()A.市场扩大成为工业革命的推动力B.英国工业革命始于棉纺织业C.人们对廉价商品的追求过于盲目D.工业革命由英国扩展到世界【考点】59:第一次工业革命.【分析】本题以历史味很浓的史料为切入点,考查学生对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掌握,以及学生对材料分析和综合应用能力.【解答】这个题目历史味很浓,要体味历史还必须要有良好的阅读能力,本题解题的关键就是阅读材料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材料是一个很长的句子,抓住句子的主干:没有动态消费社会的发展,工业革命不会发端,不会延至各地.其他几项与这个句子没大关系.而“动态消费社会的发展”其实就是市场的发展,所以本题的意思是市场的发展推动英国工业革命的发生.故选A.28.下图是北美洲伊斯帕尼奥拉岛(即海地岛)1493﹣1570年人口变化图,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①殖民者残酷的奴役剥削②大批土著被贩卖到欧洲③传染疾病的肆虐④工业生产污染严重。A.①②④ B.②③ C.①③ D.①③④【考点】57:殖民扩张的后果和历史影响.【分析】本题考查殖民扩张的影响.需要掌握西方国家殖民扩张对美洲的影响.解题的关键是对题干图示的解读与分析,抓住题干时间“1493﹣1570年”,结合西方国家殖民扩张对美洲的影响解答即可.【解答】依据题干图示可知,1493﹣1570年北美洲伊斯帕尼奥拉岛的人口锐减,结合所学可知,1493﹣1570年处于新航路开辟后的早期殖民扩张时期,①③符合当时殖民者的入侵给北美洲带来的灾难,故①③正确.殖民者在美洲实行种族奴役、灭绝政策,大量印第安人死亡,后来不得不从非洲贩运黑人到美洲,而不是欧洲,故②错误.18世纪中期英国开始工业革命,工业生产污染严重,故④与时间不符,应排除,故C项正确.故选C.29.19世纪后期中国主要出口产品统计表(单位:公担)年代茶叶蚕丝大豆棉花1871﹣1873年1,022,15937,52957,5068,4861891﹣1893年1,055,06459,946760,522290,417以上表格反映了当时中国()①外贸的顺差逐渐扩大②农副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③逐渐被卷人世界市场④成为世界茶丝最大出口国。A.②③ B.③④ C.①④ D.①②【考点】A2:列强入侵对中国经济影响.【分析】本题解答的关键从表格切入,结合列强入侵对中国经济的影响进行思考.【解答】从表格的内容可知,中国农副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与世界市场的联系日益紧密,表明中国日益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故②③符合题意.①④从表格中不能看出;故选A.30.“窃惟通商以来…土货日少,漏溢日多,贫弱之患,何所底止!近来各省虽间有制造等局,然所造皆系军火,于民间日用之物,尚属阙如…在我多出一分之货,即少漏一分之财,积之日久,强弱之势必有转移于无形者.”材料反映出洋务派发展民用工业明显的意图是()A.抵制外商,寓强于富 B.吸纳民间资本C.发展民企,辅助军事 D.发展资本主义【考点】A6:洋务运动.【分析】本题考查洋务运动,意在考查洋务运动的目的和作用.【解答】题干中:“我多出一分之货,即少漏一分之财积之日久,强弱之势必有转移于无形者,”即发展本国经济以抵制列强的经济侵略.所以A符合题意.材料不能反映出吸纳民间资本的意图,所以B错误.材料没有强调与军事工业的辅助关系,所以C错误.洋务派发动洋务运动在本质上是地主阶级的自救运动,不是为了发展资本主义,故D错误.故选A.二、非选择题:(共2题,共40分)3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自强事业大事记时间自强大事1861年恭亲王、文祥聘请外国军官训练新军于天津;设同文馆,是为中国新学的起始;托总税务司赫德(RobertHart)购买炮舰,聘请英国海军人员来华创设新水师.1863年李鸿章设外国语文学校于上海1864年曾国藩、李鸿章设江南机器制造局于上海,附设译书局1865年左宗棠设造船厂于福州,附设船政学校1869年李鸿章设机器制造局于天津1871年曾国藩、李鸿章挑选学生赴美国留学;李鸿章设轮船招商局。1875年李鸿章筹办铁甲兵船1876年李鸿章派下级军官赴德国学陆军,船政学生赴英、法学习造船和驾船1880年李鸿章设水师学堂于天津,设电报局,请修铁路1881年李鸿章设开平矿务局1882年李鸿章筑旅顺军港,创办上海机器制布厂1885年李鸿章设天津武备学堂1887年李鸿章开办黑龙江漠河金矿1888年李鸿章成立北洋海军﹣﹣蒋廷黻《中国近代史》材料二1750﹣1914年的100多年,是西方文明主导世界历史进程的时代。1789年7月14日,法国几十万武装市民群众攻陷巴士底狱,摧毁了象征绝对主义王权统治的堡垒,迫使国家政权转移到资产阶级手中,此后十多年法国政治和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法国长期主导欧洲国际事务,不仅为西欧大部分地区带来了革命性立法,传播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思想,而且促进了民族主义思想的传播和民族统一,由此意大利和德国实现了国家统一。德国统一和迅速崛起深刻影响了欧洲的势力均衡.最初发轫于18世纪后期英国的工业革命,很快传播到了西欧、美国以及其他地区,成为一种世界范围的变革。它是一场生产力的全面革命,19世纪中叶英国成为世界工厂,大大提升了英国的国际地位,塑造了1800年后整个世界的政治格局。……1870年以后,自然科学同工业生产越来越紧密,有组织的科学研究开始发挥出越来越大的作用.……新机器不断被用于农业生产,农业技术更是得到快速发展。同时农业的发展也使工业化更富有活力。……19世纪的自由主义一方面反对维也纳会议的封建逆流,另一方面更是为了适应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它已成为对政府决策和经济发展的一种导向性理论.……科技的进步,工业的发展,使企业的规模越来越大,资本和生产也迅速集中起来,这样金融资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五年度矿山地质灾害防治合同样本
- 九江理工职业学院《外国政治制度史》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2025年度自建房装修工程验收流程合同
- 2025年度化妆品试用退货协议范本汇编
- 2025年度珠宝首饰设计合同规范范本
- 二零二五年度数字经济股东合作协议书
- 江西理工大学《高电压技术含实验》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吉林工程职业学院《训练课》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二零二五年度旅游企业合法股权转让与目的地管理协议3篇
- 2025年人教五四新版一年级英语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
- 产品生产进度计划汇总
- 东软新一代电子病历方案课件
- 【阅读提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八单元阅读要素解析 类文阅读课外阅读过关(含答案)
- 平台入驻方案
- 人教版化学选修一1.4《微生物和微量元素(微量元素与人体健康)》课件
- 小学科学试卷分析及改进措施
- 高位肛瘘的护理查房
- 广西桂林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卷
- 新课标下大单元整体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 建筑工程春节后复工复产方案
- 固废物联网智能管理平台解决方案危废物联网智能管理平台解决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