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地理分布_第1页
生物地理分布_第2页
生物地理分布_第3页
生物地理分布_第4页
生物地理分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生物地理分布李金线张楠吴美玲王倩吕拾零任金锦提要:在这篇文章里,我们想说明一些因素对生物地理分布的影响。某些生物地理分布状况无法从自然地理条件得到合理的解释,因此,研究了生物传播的障碍物对地理分布的影响,涉及到同一大陆上生物间的亲缘关系,并且从生物起源中心论的角度解释了某些事实。最后讨论了生物传播的方式,冰期时生物的传播和南北冰期的交替。关键词:生物地理分布传播冰期物种起源中心论联系方式:李金线:winmer826@163.com张楠:znhzhangnan@163.com吴美玲:lynn437@163.com王倩:qianqiansunshine@163.com吕拾零:slline@163.com任金锦:nwu2005renjinjin@163.com地球上的生物千姿百态,他们分布在世界的各个角落,不管是高峻的山峰,酷热的沙漠,还是黑暗的海底,都有生物存在。达尔文《物种起源》中写到,当谈到地球表面生物的分布时,第一件使他们惊奇的大事,就是各地生物的相似与否无法从气候和其他地理条件得到圆满的解答;第二件就是障碍物对于各个地区生物的差异都有密切的关系;第三件就是同一大陆或同一海洋的生物都有亲缘关系。下面,就让我们来看一看这几个方面是怎么影响生物的地理分布的。地球分布取决于地质变化,地球的目前状态和地球上生物的目前状态,只不过是地球经历的一长串连续变化中的最近一个阶段。(=8\*GB3错误!未找到引用源。P10,L8,16,17)不可否认,地质作用对生物地理分布的深远影响,但这决不是唯一的因素。一般情况下,都会认为相同或相似的生物都生活在气候或其他自然条件相近的地方,因为现实生活中很多现象都是如此。事实上气候以及一切物质条件都很相似的地方却有极不相同的动物群。(=8\*GB3错误!未找到引用源。P48,L20—L22)例如欧洲的气候与美洲的非常相似,两地的生物却很不相同(=1\*GB3错误!未找到引用源。P217),所以说气候及其他的地理条件不是限制生物分布的唯一因素。另外,高山,大洋等一些障碍物也会影响生物的分布。例如我国的秦岭。秦岭是我国南北方气候特征的分界线,其南麓与北麓的生物种类有很大的差别。如果是一望无际的大洋,那它的影响就更大了。在大洋里的岛屿上从未发现有蛙,蟾蜍,蝾螈等两栖类存在,但却有各自特有的蝙蝠(=1\*GB3错误!未找到引用源。P240)。这是因为对哺乳动物与两栖类来说,它们是无法越过宽阔的大洋来到岛屿上的,而蝙蝠却可以飞过海洋。气候变化和植物变化有时也会成为迁徙的有效障碍,许多热带动物和两极动物都受到等温线的明显限制;世界上许多地方的森林也严格控制了许多物种的分布范围(=8\*GB3错误!未找到引用源。P50)。以自然选择为核心的生物进化论认为,不同物种都起源于一个共同的祖先。据此生物在地理上,应该起源于一个中心。但是现在生物的地理分布状况却无法从自然地理条件得到合理的解释。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观点。达尔文认为:“尽管物种因地而异,但同一大陆或海洋的生物都有亲缘关系。”(=1\*GB3错误!未找到引用源。P128,L10)不同的生物分布在不同的大陆和海洋,那么它们之间的亲缘关系也就会有差异,但是“同一大陆上生物间的差异,远比不同大陆间的差异要小”(=1\*GB3错误!未找到引用源。P217,L27_28)。例如:“把南美洲35度以南的生物和南纬25度以北的生物进行比较,两地之间有10度的距离,自然条件也很不相同,然而两地的生物比气候相似的澳洲或非洲的生物关系要近的多。”(=1\*GB3错误!未找到引用源。P217,L15_17)在同一大陆上的生物有时候关系也会相差较大,因为生物在传播过程中会遇到各种障碍物,导致生物发生不同的变异。如:“在同一大陆上,我们会看到这样的情况,在巍峨连绵的山脉,大沙漠,甚至是河流两边,我们可以找到不同的生物。”(=1\*GB3错误!未找到引用源。P217,L25_26)由同一大陆上生物的亲缘关系,我们可以看出,生物的亲缘关系与自然地理条件没有必然的联系。只是生物在进化的过程中,由于不同的自然环境,有时候会趋同,有时候会趋异。一、物种单一起源中心论生物分类学向我们阐明物种在空间上的分布规律(生物的水平进化)然而新物种的形成还需要时间(生物的垂直进化),这就意味着物种的进化在时间上是连续的,在空间上也是连续的(=4\*GB3错误!未找到引用源。)。拉马克很好的解释了生物的垂直进化(即由简单向复杂进化)并坚持物种的多元发生论。达尔文在《物种起源》中提出了“物种单一起源中心论”即同属的物种都是从同一祖先传下来的。林奈将所有的动物联合成由共同祖先形成的一个单一的等级结构,并引出了人类的位置问题;同样,拉马克提出了物种进化论。达尔文之所以成功正是因为兼备了二者。物种单一起源论是达尔文进化学说中十分重要的概念。物种单一起源中心论关乎于所有时代的所有生命。首先有两种现象特别引起了达尔文的注意:一是南美洲温带地区动物区系所含有的物种和南美热带地区的物种在亲缘关系上较之和其它洲的温带物种更接近;二是海岛(如福克兰,格拉帕戈斯,吉罗)上的动物区系和邻近的南美洲大陆的区系较之和其它海岛上的在亲缘关系上更相近。根据各种传播障碍物对生物分布的影响,亚属,属和科的相似分布,他认为同属的物种起源于同一祖先。正因为如此,生物界才成为历史连续的统一整体,进化论才成为生物科学的核心,一切生命现象才可以追踪来历。(=5\*GB3错误!未找到引用源。P13)《物种起源》的十二、十三章的很多议论都意在通过对全球生物的分布来证明地球上现今生存的物种,都是曾经生存的物种的后代,渊源与共同的祖先。动物和植物的多样性看起来是杂乱无章的,令人不可思议的,但只要从物种单一起源论这个角度来看就会豁然开朗。1、 从物种的垂直进化来看首先生物的分类为“界、门、纲、目、科、属”达尔文认为每一纲的物种都具有共同的祖征;例如:猫的祖种能够产生好几个种,那么就可以相信能够从共同祖先衍生出所有的猫。其次,利用古生物学和地层学:在任一大陆上的灭绝种和核大陆上的现存种间的亲缘关系更近,例如澳大利亚的已灭绝的第三纪哺乳类和现存哺乳类相似,绝大多数是袋鼠类有袋动物。在南美,已灭绝的第四纪动物区系主要包括犰狳,树獭,和现代动物区系相似。达尔文将这种现象取名为“模式连续定则”。最后,现代生物学又在分子上提出了新的证据,一切生物,从病毒到人,都使用共同的遗传密码,说明其源于共同祖先。追述时间,地球上的物种都是从同一祖先发源的。2、 从物种的水平进化来看首先现在我们面对的三个现实为:相隔遥远的山顶和在南北两极区域里生存着同一物种;淡水生物的广泛分布;同一个陆栖物种同时在大陆上和相距该大陆数百英里外的岛屿上都存在。那么这样就得出一个结论,不仅同一物种的所有个体是由某一地区向外迁徙而来的,就连目前在彼此相隔甚远的地点生存的相似物种也是由同一个地方——即他们的远祖发源一系列地质作用,使得陆地分开,同时也使原本生活在同一陆地上的生物分隔开来。冰期的形成使得地球上的物种迁移而出现了在不同的地方生存着相似或相同的生物。四、南北冰期的交替福布斯认为:支配生命的规律在时间和空间上呈现出显著的相似性。由于冰川作用曾遍及南北两个半球;两半球的冰期从地质意义上说都属于近代的;由冰期引起的效果看,南北半球的冰期持续时间都很长;在近代,冰川曾沿南美洲的科迪勒拉山整个走向向下延伸至低地面。因此,全球的温度在冰期曾同时降低。(=1\*GB3错误!未找到引用源。P229,9)克罗尔认为:由于洋流方向的改变,当北半球经历冰期的时候,南半球的温度实际上升高了,反而之亦然。从能量守恒的角度理解,作为宇宙中相对孤立的一个天体,地球的能量守恒,所以会出现南北半球的温度差异。这个结论和物种缓慢演化的观点结合在一起,可以对相同的或相似的生物散布于全球各地的事实做出解释。携带着生物的洋流,在不同的时期内南北流向不同,但都曾流到赤道地区。由于从北向南的洋流在南方自由扩散。漂浮生物随水面遗留在各处,所以洋流从北极的低地到赤道的高地,沿着一条缓慢上升的线把漂浮的生物遗留在热带的山顶上。(=1\*GB3错误!未找到引用源。P232,L26)克罗尔的结论同样解释了两半球温带和热带高山地区植物的分布。首先必须肯定冰期时间之长,对于任何数量生物的迁徙都足够。布丰说过,由于自然为物种造就了气候,所以自然也为气候造就了物种。每当北半球冰期来临,植物群和动物群便纬向南移,有些种属甚至死亡绝灭。气候转暖、冰川退缩,生物群便又向北推进。然而,必然会有北温带的生物在撤退时登上邻近的高原,永久生存,即使气候不完全适宜。南半球遭受严酷冰期时,北半球则变得温暖些,于是南温带的生物侵入赤道低地。留在山上的北方类型,也向山下迁移而同南方类型混合,但温度回转,少数物种遗留在高山上,多数南方类型携带着某些从山上迁移下来的北温带类型一起返回南方。但是遗留物种不得不和新类型竞争,环境条件变化总是快于环境中生物的变化,生命总是注意寻找更舒适的地方,所以迁移比进化来得更容易,北方的根扎在了南方。同时变异非常容易发生,以至他们现在以变种或代表种形式存在。为了说明气候变化对于分布的影响,达尔文曾经试图阐明最后的一次冰期曾经发生过重要的作用,它甚至影响到赤道地区,并且它在南北寒冷交替的过程中让两半球的生物互相混合,而且把一些生物留在世界的所有部分的山顶上。因此,在南北温带地区和中间热带地区的高山上,会有极少数物种是完全相同的。(如阿尔卑斯山脉的植物也出现在比利牛斯山脉,斯堪的那维亚山区,甚至北极低地。(=1\*GB3错误!未找到引用源。P245)达尔文强调,南北半球都经历过冰期,才能用相同的原理解释,在南北半球的温带地区生存着热带没有,又不大相同的物种的事实。值得注意的是,胡克和德康多尔分别对美洲和澳洲的生物研究后认为:不论是相同的还是稍有变异的生物从北向南迁移的要比从南向北迁移的多。因为北方陆地范围广,生物数量多,经过更激烈的自然选择和生存斗争,他们的进化程度更高,更有优势。因此,在南北冰期交替时,南北类型的生物在赤道地区混合,北方类型还能在冰期结束时和南方类型一同迁移。而南方类型却不能这样对付北方类型。用生物学观点来看待博物学现象的达尔文充分意识到成功的扩散包含两种能力:到达新地区的能力和成功占有他的能力。“我们应当永远也不要忘记分布很广意味着不仅要具有超越障碍的能力;而且更重要的是在遥远地区和未来者的生存竞争中具有取胜的能力。”(=2\*GB3错误!未找到引用源。P247)但是,到目前为止,所获得的地质纪录却证明南北半球的冰期是同步进行的。在第四纪,历次冰期中的冰川主要分布在北半球。参考文献:=1\*GB3错误!未找到引用源。《物种起源》达尔文著舒德干等译2005北京大学出版社=2\*GB3错误!未找到引用源。《达尔文的幽灵》StevenJones<UK>李若溪译2004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3\*GB3错误!未找到引用源。《生物地理学》CBarryCox\PeterDMoore1983高等教育出版社=4\*GB3错误!未找到引用源。《进化的阶梯》陈蓉霞1996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5\*GB3错误!未找到引用源。《进化论选集》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