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文献检索与利用_第1页
古籍文献检索与利用_第2页
古籍文献检索与利用_第3页
古籍文献检索与利用_第4页
古籍文献检索与利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古籍及相关文献

检索与利用主讲:罗志欢EMAIL:tluozh@TEL:85220288-5015目录一、古籍及相关图书馆藏及分布二、古籍及相关图书的查找方法三、古籍及相关工具书使用方法

一、古籍及相关图书馆藏及分布特藏室(七楼)图书类型及其界定(8类):1、古籍2、新印古籍3、旧书4、旧刊5、旧报6、相关工具书7、名人赠书8、暨南文库认识中国古籍古籍的定义古籍的装帧古籍的版式古籍的分类古代图书分类法——四部法

经部:收录被封建统治阶级推崇为典范的著作。(如十三经(诗、书、易、礼、春秋、孝经、论语、尔雅、孟子等)。史部:收录各种体裁的历史著作。(如二十五史(史记、汉书、三国志、唐书等)子部:收录先秦以来诸子百家、释道宗教著作及部分科技文献。(如:孔子、老子、管子、孙子、齐民要术、天工开物、皇帝内经等)集部:收录我国历代作家一人或多人的散文、骈文、诗词、散曲等的集子和文学评论、戏剧、小说等著作。(如楚辞、全唐诗、李太白集、苏东坡集、文心雕龙、宋六十家词选等)丛部:收录历代编纂的各类丛书。(如:儒学警悟、百川学海、四库全书、岭南丛书等)《四库全书》与“四库系列”四库全书(3461种。清乾隆以前之书)续修四库全书(5213种,清乾隆至清末之书)四库全书存目丛书(4508种。编四库时有目无文之书)四库禁毁书丛刊(634种。编四库时禁毁、抽撤之书)四库未收书辑刊(1328种。上述四书未收之书)以上合计:15144种,共5203册.四库全书清乾隆时编纂。1772年开始,经十年编成。中国古代最大的一部官修书,也是中国古代最大的一部丛书。全书分经、史、子、集四类,共收录古籍三千四百六十一(3461)种、七万九千三百三十七(79337)卷、装订成三万六千三百(36300)册,六千七百五十二(6752)函。“四库”之名,源于初唐,初唐官方藏书分为经、史、子、集四个书库,号称“四部库书”,或“四库之书”。经、史、子、集四分法是古代图书分类的主要方法,它基本上囊括了古代所有图书,故称“全书”。《四库全书》与南北七阁

北四阁:文渊阁(故宫):文渊阁四库全书文溯阁(沈阳):文溯阁四库全书文源阁(圆明园):烧毁文津阁(承德避暑山庄):文津阁四库全书南三阁:文汇阁(扬州):烧毁文宗阁(镇江):烧毁文澜阁(杭州):文澜阁四库全书文渊阁(北京故宫):存,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本校有影印本(古籍所藏)文津阁(承德避暑山庄):存,现藏国家图书馆。本馆有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影印本文源阁(圆明园):不存,清咸丰十年(1860),被英法联军烧毁。文溯阁(沈阳故宫):存,现藏甘肃省图书馆。暂无影印本

文宗阁(镇江金山寺):不存,清咸丰三年(1853),被太平军烧毁。文汇阁(扬州天宁寺):不存,清咸丰四年(1854),毁于太平军战火。文澜阁(杭州圣因寺):因战火残存半部,清光绪间丁申、丁丙兄弟搜集抄补齐全。现藏浙江省图书馆。有2007年杭州影印本(未购)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及补编

济南:齐鲁书社,1997,2001收录《四库全书》有目无文部分。共收录历代典籍四千余种,六万余卷,分为经、史、子、集四部,共一千二百册。几乎囊括了现存的乾隆以前、《四库全书》之外的所有古籍所收书八成为宋、元、明、清各级善本,三成为孤本。极富收藏及研究价值。续修四库全书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这是继18世纪清朝编修《四库全书》后,又一次在全国范围内对中国古典文献进行大规模的清理与汇集。共收书5213种,比《四库全书》增加51%。中国古代即1911年以前的重要典籍,可大致荟萃于此。四库禁毁书丛刊及补编

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2005

收录纂修《四库全书》时被抽毁和全毁的禁书634种,补编200余种。四库未收书辑刊

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

收录:四库全书、续修四库全书、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四库禁毁书丛刊,未收之书。凡1328种。二、古籍及相关图书的查找方法查本馆所藏古籍查他馆所藏古籍查古籍全文(电子版)查本馆所藏古籍提供以下检索工具:▲馆藏书目检索:只能查到馆藏部分古籍。▲卡片目录:能查到馆藏全部古籍。途径:书名、著者、分类方法:按繁体字笔顺排列位置:七楼特藏室西北角▲书本式目录:《古籍目录》(1963)《馆藏地方志目录》查本馆古籍的一般步骤第一步:查“馆藏书目检索”确定有无新印本。若无,请继续第二步。第二步:查《中国丛书综录》,确定有无丛书本,若有,请查“馆藏卡片目录”,确定本室是否收藏了该丛书;若无,请继续第三步。第三步:查“馆藏卡片目录”确定有无单行本。若无,请继续第四步。第四步:查古籍联合目录或各种馆藏目录。确定哪家图书馆收藏了该书。《中国丛书综录》简介上海图书馆编。收录北图等41所图书馆所藏古籍丛书总目2797种,子目38891种。分三册:第一册:总目分类目录(查检实例)第二册:子目分类目录(查检实例)第三册:子目书名、子目著者索引(查检实例)

第一册:总目分类目录本册为丛书总目。可以了解到《中国丛书综录》所收录2797种丛书的详细情况,包括丛书书名、编辑者朝代与姓名、刊刻年代与刊刻者,丛书子目书名及其卷数、作者朝代与作者名,还有每种丛书在国内47所主要图书馆的收藏情况等。分汇编和类编两部分(2797种)。汇编下分杂纂、辑佚、郡邑、氏族、独撰五类;类编下分经、史、子、集四类。书后附《全国主要图书馆收藏情况表》、《丛书书名索引》和《索引字头笔画检字》。

第一册:总目分类目录——查检实例查《嶺南叢書》詳細情況:“嶺”四角碼2238/該叢書所在頁碼451查《嶺南叢書》收藏單位:“嶺”四角碼2238/該叢書收藏表號496(斜體)

第二册:子目分类目录本册为子目分类目录。将《中国丛书综录》(总目)所收的全部古籍(38891种)按经、史、子、集编排,每种古籍注明卷数、著者姓名及朝代、哪些丛书收入了这种古籍。本册另一种用途:可以查知某种性质的书(如工艺讲陶瓷的,游艺讲谜语的等等)都有哪些。

第二册:子目分类目录——使用方法浏览丛书子目:目录/各类/子目及其所在丛书查检丛书子目:利用第三册《子目书名》、《子目著者索引》

第二册:子目分类目录——查检实例一、查找古代“游记”方面的图书:史部/地理类/游记之属(纪胜、纪行)二、查找古代“姓名”方面的图书:史部/传记类/姓名(姓、同姓名、名、别号)三、查找古代“文字、音韵”方面的图书:经部/小学类(说文之属、字书之属、音韵之属、训诂之属)四、查找古代“小说”方面的图书:子部/小说之属(杂录之属、志怪之属、传奇之属、谐谑之属、话本之属、章回之属、评论之属)

第三册:子目书名、子目著者索引本册为子目索引。供查检第二册丛书子目而编辑的。前半部分为《子目书名索引》;后半部分为《子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