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国学概论为什么要学国学?什么是国学?学习国学的意义。学习国学的方法。为什么要学国学?
在当今世界,人类的两个家园遭到了前所未有的破坏。一个是人类肉体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另一个是人类心灵赖以栖居的精神家园。“国学”的根本目的,就是修复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乃至人类的精神家园。
为什么要学国学?冯友兰先生在《中国哲学小史》中说:“中国的人生观也许错了,但是中国的经验不会是失败。如果人类将来日益聪明,想到他们需要内心的和平和幸福,他们就会转过来注意中国的智慧,而且必有所得。”为什么要学国学?
夫国学者,国家所以成立之源泉也。吾闻处竞争之世,徒恃国学固不足以立国矣。而吾未闻国学不兴而能自立者也。吾闻有国亡而国学不亡者矣,而吾未闻国学先亡而国仍立者。
——章太炎
“全盘西化”论者关注的是民族政权的存亡,“国学立本”论者更看重的是民族文化传统的存亡。
为什么要学国学2005年5月,中国人民大学举办了一次《国学的历史、现状与未来》的学术研讨会,人大校长纪宝成在闭幕式上发表了一篇“中国人民大学为什么要发展国学”的讲话。他认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受西方文化的影响越来越明显,一些年轻人,甚至有一些领导干部,对西方文化的发展津津乐道,对中国的历史和传统却知之甚少。这决不仅仅是个人的文化修养问题,更关系到民族的发展和文化的传承。因此,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适应现代化建设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人民大学有责任也有义务把国学这个大旗举起来,为振兴国学、接续文脉尽一份力量。2005年,人民大学国学院正式挂牌成立,联系到文革时期全面否定国学的历史背景看,这是当前文化建设上的一件大事,起到了拨乱反正的作用,社会各界人士对人大的这种顺应历史潮流的做法,普遍地表示支持和赞赏。为什么要学国学人大的这种做法并不是什么创举,而是继承学习和仿效了清华的传统而来的。早在八十年前,即1925年,清华大学就率先举起了国学的大旗,在全国最高学府首次创办了国学研究院。当时拥有的四大导师,梁启超、王国维、陈寅恪、赵元任,都是名符其实的学术泰斗、国学大师,达到了最高的学术水平。他们培养了一大批高质量的学生,日后都成为我国传承弘扬国学的中坚力量。在中国20世纪的文化史和教育史上,清华大学国学院的贡献是有口皆碑的。如果再往前追溯,还应该加上蔡元培先生当上北大的掌门人,成立北京大学国学门的故事,时间大约在1917到1922年,正是五四前后。
为什么要学国学当时的所谓中学,也叫做国学,指的是中国的学问。照“西化派”的观点看来,西学先进,中学落后,西学是新学,中学是旧学,所以中西文化的对比是先进与落后之比,新旧之比,时代先后之比,传统与现代之比。但是照“保守派”的观点来看,作为一种由长期历史发展所形成的文化,不仅具有时代性,而且具有民族性,追求现代化不能脱离传统,如果否定传统,与传统割裂,把现代化等同于西化,中国人不再认同自己的民族文化,也就丧失了民族的凝聚力,国将不国,现代化的事业也难以取得成功。抗日战争时期,冯友兰先生根据《诗经》中的两句话,“周虽旧邦,其命维新”,提炼出一个富有时代气息的命题,叫做“阐旧邦以辅新命”。所谓“旧邦”,指的是古老的中国和传统的文化,所谓“新命”,指的是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现代化的事业。立足于中国的文化传统,发掘其固有的精神资源,中西会通,新旧整合,为促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不懈的努力。冯先生的这个命题在一定程度上表达了当时中国人的心愿,也是对五四时期激进与保守两派争论的一种折中调和。为什么要学国学到了1949年新中国成立,毛主席说了,随着中国经济建设高潮的到来,必将到来一个文化建设的高潮。可是后来经济建设的高潮没有到来,三面红旗——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是不成功的,紧接着以后也没有搞什么经济建设,而是以搞阶级斗争为纲了。至于文化建设的高潮,我们盼啊盼也没有盼到。那个时候,我们要在一张白纸上画最新最美的图画,不破不立,破字当头,只有把中国的传统文化全都破掉,弄成一张白纸,才能在上面画最新最美的图画,结果什么也没有画出来。六十年代到七十年代的十年“文革”,实际上是革文化的命,“破四旧”,“横扫一切牛鬼蛇神”,所有的传统都属于被打倒之列,孔子的儒家思想更是重点批判的对象。“文革”的灾难我们现在记忆犹新,极左思潮使得国学沉入了谷底。为什么要学国学到了八十年代,告别“文革”,进入到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出现了一股以《河殇》为代表的思潮。那是一些年轻人想让中国迅速走上现代化的道路,从西方自由主义的角度来批判国学,认为中国的传统文化封建、落后、反动,是现代化的最大的阻力。就指导思想来说,虽然《河殇》批判国学和“文革”不一样,一个是西方的自由主义,一个是极左思潮,但是他们共同继承了五四时期激进派的做法,联手起来,左右夹攻,来否定国学,并且形成了一种强势的话语,使得中国人一谈国学就显得封建、落后,反动。进入九十年代,国学出现了一点复兴的迹象,但是好景不长,很快就消歇了。当时有一些教授们,特别是北大的教授,包括季羡林先生,张岱年,他们在教授的圈子里搞了一个学院派的国学,出了一批国学丛书。可是马上受到了批判,认为是一股复古思潮,不利于改革开放。为什么要学国学回顾五四以来近百年的历史,在对待国学的态度上,激进派一直占据上风,保守派则是弱势群体,居于被动挨打的地位。直到21世纪,国学的命运才算真正有了起色,出现了所谓的“国学热”。这股“国学热”不是政府的推动,不是学者的提倡,也不是媒体的炒作,而是由民间的各种自发的力量所促成。其中主要的因素就是寻找文化认同。21世纪的中国,最显著的特征表现为经济起飞,文化失落,经济上创造了世界的奇迹,文化上却由于长期对国学的否定,缺乏应有的文化认同。文化认同对于一个民族来说,是一种精神上的凝聚和整合的力量,对于个人来说,则是一种文化身份的定位和确认,涉及到精神家园的依托和归宿。许多中国人,特别是一些事业有成的中年人,他们走出国门,从事世界性的交往,普遍地感到对国学的无知,对中国历史文化的无知,不能确定自己的文化身份,茫然无根,于是激起了一种内在的需要,通过各种方式来重新认识国学,复兴国学,这就在全社会的范围内自发地促成了一股“国学热”。为什么要学国学在当代中国,随着中国经济的增长,必然有一个文化的复兴,这是一个大趋势,大潮流。复兴并不是复古,而是以崭新的面貌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在文化复兴的这个历史进程中,我们要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学习国学,使我们知道我们有深厚的文化传统根基。什么是国学?“国学”本意是国家一级学校的称谓。“国学”一词最早见于《周礼·乐师》:“乐师掌国学之政,以教国子小舞。”《周礼·师氏》:“以三德教国子,一曰至德,以为道本;二曰敏德,以为行本;三曰孝德,以知逆恶。”郑玄注:“国子,公卿大夫之子弟。”《礼记·学记》:“古之教者,家有塾,党有庠,术有序,国有学。”《礼记集说》卷六:“古者二十五家为闾,同在一巷,巷首有门,门侧有塾,民在家者,朝夕受教于塾也;五百家为党,党之学为庠,教闾塾所升之人也;术当为州,万二千五百家为州,州之学曰序,《周礼》春秋以礼会民而设于州序是也,序则教党学所升之人;天子所都及诸侯国中之学谓之国学,以教元子(天子嫡长子)、众子(天子的庶子)及卿大夫士之子,与所升俊秀之士焉。”什么是国学?国学的本义是国家级学校,历代有所变化。国学从周朝就有了,原来是国家级的贵族子弟学校,逐渐发展为国家的最高学府,优秀的庶民子弟也可进入国学,经过考试,量才授官。汉代称太学,晋代称国子学,北齐称国子寺,隋代称国子监,唐宋时以国子监总管国子、太学、四门等学,元代设国子学,明、清两代设立国子监,至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开始设学部,国子监的称呼于是废止。中国历朝历代都有人主张大兴国学,发展教育。所以,我国古代典籍中所指称的国学,是一个与学校教育有关的概念。什么是国学?今天我们所指称的“国学”概念,不仅指传统文化本身,还包括研究传统文化的学问和学术。所谓学问,侧重于有关传统文化知识体系的积累与梳理;所谓学术,侧重于有关传统文化研究方法的继承与创新。作为现代意义上的国学概念,是晚清以来逐渐形成的。什么是国学?由于西学东渐的效应,中西学术交流日益频繁,为了与“西学”相对峙,有人提出了“旧学”或“中学”的概念。张之洞即提倡:“新旧兼学。四书五经、中国史事、政书、地图为旧学,西政、西艺、西史为新学。旧学为体,西学为用,不使偏废。”(《劝学篇·外篇·设学第三》)后来梁启超在《清代学术概论》中指出:“所谓‘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者,张之洞最乐道之,而举国以为至言。”由此,“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成为张之洞的名言。可见,相对于新学而言,国学指旧学;相对于西学,国学指中学,它是与西学不同的自具特色的文化体系。什么是国学?为了弘扬国学,章太炎发行《国粹学报》,出版《国故论衡》,于是“国学”又有了“国粹”和“国故”的称谓。胡适指出:“‘国故’这两字,是章太炎先生提出,比从前用的‘国粹’好多了;其意义,即中国过去的历史、文化史,包括一切。”胡适又说:“‘国学’在我们的心眼里,只是‘国故学’的缩写。中国的一切过去的文化历史,都是我们的‘国故’;研究这一切过去的历史文化的学问,就是‘国故学’,省称为‘国学’。”
什么是国学?外国学者称研究中国的传统学问,一般叫做“汉学”(sinology)、“支那学”或“华学”。“中国学”的称谓,则是海外学者研究中国传统和现当代学术的合称。欧美学术界还有“东亚学”的称谓,其范围包括对中国、日本、韩国等东亚国家的研究。什么是国学?我们平时所说的“汉学”、“中学”所指仅仅代表中国学术,是一种知识形态。在这里,“国学”就是指本国的传统学术。它不仅仅是一种知识形态,同时还是一种价值形态,它是中国文化精神的一个载体。
所谓国学一、国学是一国固有之学术。二、国学是现代性的产物,是中西文化碰撞的果实。三、国学意味着文化的多元性与延续性。四、国学是在全球化境域下对中国文化与学术精神的表述。国学的分类国学以学科分,应分为哲学、史学、宗教学、文学、礼俗学、考据学、伦理学、版本学等等;以思想分,应分为先秦诸子、儒道释三家等,儒家贯穿并主导中国思想史,其它列从属地位;国学的分类国学的基本分类
小学:开启中国文化之门的管钥;经学:中国人的道德精神与理想追求;史学:中国人的价值判断与道德坚持;诸子:中国人的思想与生存智慧;文学:中国人的人生情怀与咏叹。国学:六艺,七略,四部六艺中国古代儒家要求学生掌握的六种基本才能:礼、乐、射、御、书、数。出自《周礼•保氏》:“养国子以道,乃教之六艺:一曰五礼,二曰六乐,三曰五射,四曰五驭,五曰六书,六曰九数。”国学:六艺,七略,四部七略中国第1部官修目录。西汉成帝河平三年(前26年),刘向、刘歆父子把著录的书分为六略,即六艺略、诸子略、诗赋略、兵书略、术数略、方技略,再在前面加上一个总论性质的“辑略”,编成了我国第一部分类目录《七略》。国学:六艺,七略,四部六艺略分易、书、诗、礼、乐、春秋、论语孝经、小学九种。诸子略分儒、道、阴阳、法、名、墨、纵横杂、农、小说十种。诗赋略分屈原赋之属、陆贾赋之属、孙卿赋之属、杂赋、歌诗五种。兵书略分兵权谋、兵形势、兵阴阳、兵技巧四种。数术略分天文、历谱、五行、蓍筮、杂占、刑法六种。方技略分医经、经方、房中、神仙四种。国学:六艺,七略,四部四部中国古代图书分类名称。《四库全书》是中国古代最大的丛书,编撰于乾隆年间,由当时的纪晓岚、王念孙、戴震等等一流学者完成。“四库”指经、史、子、集四部,“全书”指所收都是全本。诸子百家【名称】诸子百家【解释】诸子:指孔子、老子、庄子、荀子等;百家:指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等等流派。后来对先秦学术思想派别的总称。诸子百家
一、儒家:代表人物:孔子、孟子、荀子。作品:《论语》、《孟子》、《荀子》儒家是战国时期重要的学派之一,它以春秋时孔子为师,以六艺为法,崇尚「礼乐」和「仁义」,提倡「忠恕」和不偏不倚的「中庸」之道,主张「德治」和「仁政」,重视道德伦理教育和人的自身修养的一个学术派别。诸子百家
二、道家:代表人物:老子、庄子、列子。作品:《道德经》、《庄子》、《列子》这一学派以春秋末年老子关于「道」的学说作为理论基础,以「道」说明宇宙万物的本质、本源、构成和变化。认为天道无为,万物自然化生,否认上帝鬼神主宰一切,主张道法自然,顺其自然,提倡清静无为,以柔克刚。政治理想是「小国寡民」、「无为而治」。诸子百家
三、墨家:代表人物:墨子。作品:《墨子》墨家是战国时期重要学派之一,创始人为墨翟。这一学派以「兼相爱,交相利」作为学说的基础:兼,视人如己;兼爱,即爱人如己。「天下兼相爱」,就可达到「交相利」的目的。政治上主张尚贤、尚同和非攻;经济上主张强本节用;思想上提出尊天事鬼。同时,又提出「非命」的主张,强调靠自身的强力从事。诸子百家四、法家:代表人物:韩非、李斯、商鞅。作品:《韩非子》法家因主张以法治国,「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故称之为法家。这一学派,经济上主张废井田,重农抑商、奖励耕战;政治上主张废分封,设郡县,君主专制,仗势用术,以严刑峻法进行统治;思想和教育方面,则主张禁断诸子百家学说,以法为教,以吏为师。诸子百家五、名家:代表人物:邓析、惠施、公孙龙。作品:《公孙龙子》名家是战国时期重要的学术流派之一,因从事论辩“名”“实”为主要学术活动而被后人称为名家。当时人则称为「辩者」、「察士」或「刑名家」。诸子百家六、阴阳家:代表人物:邹衍阴阳家是战国时期重要学派之一,因提倡阴阳五行学说,并用它解释社会人事而得名。这一学派,当源于上古执掌天文历数的统治阶层,代表人物为战国时齐人邹衍。诸子百家七、纵横家:代表人物:苏秦、张仪。创始人:鬼谷子。主要言论传于《战国策》。纵横家是中国战国时以纵横捭阖之策游说诸侯,从事政治、外交活动的谋士。他们的活动对于战国时政治、军事格局的变化有重要的影响。诸子百家八、杂家:代表人物:吕不韦杂家是战国末期的一种综合性学派。因「兼儒墨、合名法」,「于百家之道无不贯综」而得名。秦相吕不韦聚集门客编着的《吕氏春秋》,是一部典型的杂家著作集。诸子百家九、农家:农家是战国时期重要学派之一。因注重农业生产而得名。此派出自上古管理农业生产的官吏。他们认为农业是衣食之本,应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吕氏春秋》中的〈上农〉〈任地〉〈辩土〉〈审时〉等篇,被认为是研究先秦农家的重要资料。诸子百家十、小说家:小说家,先秦九流十家之一,采集民间传说议论,借以考察民情风俗。《汉书·艺文志》云:「小说家者流,盖出于稗官。街谈巷语,道听途说者之所造也。」诸子百家十一、兵家。兵家的重点在于指导战争,在不得不运用武力达到目的时,怎么样去使用武力。创始人是孙武,兵家又分为兵权谋家、兵形势家、兵阴阳家和兵技巧家四类。今存兵家著作有《黄帝阴符经略》《六韬》、《三略》《孙子兵法》《孙膑兵法》等。诸子百家十二、医家:代表人物:扁鹊中国医学理论的形成,是在公元前五世纪下半叶到公元三世纪中叶,共经历了七百多年。公元前五世纪下半叶,中国开始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到封建制度确立,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大动荡的时期。社会制度的变革,促进了经济的发展,意识型态、科学文化领域出现了新的形势,其中包括医学的发展。医家泛指所有从医的人。一般来说,国学是指以儒学为主体的中华传统文化与学术。国学典籍最具权威性:论语最具影响力:周易最全面:礼记最具人生哲理:中庸最具现实意义:周礼最具史学价值:春秋最具悲剧意味:尚书最富有生活情趣:论语最具趣味性:周易最佳文采:诗经、大学、孟子最难懂:春秋、尚书、周易最佳口才奖:孟子最佳总结奖:大学争议最大:孝经最值得一背:四书最值得一看:五经学习国学的意义成为“中国人”提升文化修养、道德修养开拓自己的思维传承中华文明,延续民族特色维系和谐《象》传: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课程对象你知道培养孩子的目的或目标吗?培养孩子的目的就是让孩子有能力在整个人生中拥有健康、爱和财富
让孩子在自己整个人生中拥有“趋吉避凶”的能力教育孩子就是让其尽早离开父母独立生活
培养孩子成为一个有用的“人”什么样的人才是一个有用的人??????一个有用的人需要会做人做事知识技术科学人信念心态素质术道
一个健全的人是“道”和“术”的统一,缺一不可。以“道”御“术”“道”比“术”更加重要阴看不见阳看得见内功招式
要培养孩子具有拥有健康、爱、财富和“趋吉避凶”的能力,就需要给予孩子“道”和“术”的教育。
“道”就是按照自然规律做事的信念、心态、素质等,“道”是永远不变的规律,是一个人是否成功的根本。“术”就是现在社会上学校教授的科学、技术、方法等,它随着时间的改变而不断变化和发展。
无论“术”学得多么精通和高深,如果没有良好的心态“道”去应用,则孩子的一生也会一事无成,现实社会中许多高学历的人才没有爱、事业、健康、幸福和财富就是最好的例证。所以要达成人生目标就需要学习有关“道”的符合自然规律的知识和文化。
“道”和“术”就如同舵和船方向盘和汽车大脑和躯体一样的关系
要达成培养孩子的目的需要给予孩子什么样的教育呢?
缺乏“道德”的教育清华:厚德载物当今社会教育面临的最大问题
只是学习了许许多多的科学、技术、方法等所谓的知识,而没有学习做人做事的文化。因此现在大学生就是学富五车,出生社会无法使用。当今社会教育面临的问题教育的内容(听)最美的音乐(耳聪)(看)最美的图画(目明)(读)最美的文章(智慧)《水知道答案》力量无力混蛋谢谢加油保持真我讨厌喜欢做的真好不行战争敬爱compassion怜悯同情心经中间的部分是心形实验给我们的启示「水」能夠分辨訊息中的正、邪、善、惡。「水」也能夠接收到來自聲音、文字、音樂、意念的良善或邪惡的訊息。這就說明了「意念」是有物質能量的。善與惡的意念會影響著人體與大自然的关系。人的意念是通过教育而发生不同的改变!因此接受不同的教育就决定一个人得到不同的成就。实验给我们的启示水分佔人體重量的60%-70%,地球表面積有70%被水覆蓋,這些水接收到我們人類給予他們的善念還是惡念的不同訊息,从而导致人的身體和地球生態也會有不同的變化。人類如果希望世界更美好,也許並不是追求更多的物質金錢,而是多發出「善良」的訊息。这不需我們多說,只要看看「愛和感謝」的訊息呈現出的水結晶便知道了!这就是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时候一到,全都要报的科学证明。牛顿第三定律: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分分秒秒内心改造人间江本胜博士总结:「一念之间可生幸福,也可生伤害,这个道理,水结晶已经呈现在我们眼前了。那么,大家应该怎样生活呢?现在,水开始说话了,水正透过信息,不断对我们传递信息。现在正是人类改写历史的时刻,水正在静静注视着人类前进的方向。」「好人好自己,坏人坏自己」。世上没有损人利己的事情,损害别人就是损害自己。要想让自己不犯错误,就必须了解认识自然规律,而自然规律的学问就隐藏在经典中。有学问且能够做到,就会有好的命运,所以经典教育改变命运!《圣贤教育改变命运》留意「心念、言語、行為」的影響1.圣哲云:留心您的心念,因为他將變成你的言語;留心您的言語,因为他將變成你的行動;留心您的行動,因为他將變成你的習慣;留心您的習慣,因为他將變成你的性格;留心您的性格,因为他將決定你的命運!2.『心念』影響巨大,所以更要「存好心、說好話、行好事、做好人」讓世界更美好!
学习经典后就要习惯性做到:「存好心、說好話、行好事、做好人」
人的成功是靠聪明还是?智慧
大智慧----最美的经典文章犹太人成功的秘密:犹太人的智慧-----圣经
四书:《论语》《大学》《中庸》《孟子》五经:《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
其它:《道德经》《弟子规》《三字经》……等等众多经典国外的经典比如:《莎士比亚仲夏夜之梦》、《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等许许多多经典。中外的经典文化代表作中华文化
国学经典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全人类公认的伟大道德智慧宝库(文言文)。
满腹经纶腹有书气自华读书百遍其义自现
经典能够给我们带来什么好处呢?没有好处的事情谁也不做!经典名著《论语》
自古就有“半部《论语》走天下”。心灵之道、处世之道、君子之道、理想之道、人生之道……天地人之道。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上,每一个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都深受《论语》的影响。是守业之本!经典名著《大学》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中国独有之宝贝,中国人必读之书。
------孙中山评《大学》经典名著《中庸》
永恒不变的和谐之道。开发领导潜能,培养处理人际关系的智慧培养高情商素养的人才经典名著《中庸》
和气生财竞争就是灭亡!家和万事兴!经典名著《老子道德经》据调查:在德国几乎每个家庭都常备有一本德文版的《道德经》,在日本《道德经》成为企业管理的案头书,美国学者蒲克明声称:“《道德经》肯定会成为未来社会家喻户晓的一部中国书”。做人的智谋奇书。影响了中国一千年的哲学史,而且涉及政治、经济、军事等很多领域,被道学界誉为“万经之王”。
《道德经》是当代西方科学家必读的哲学名著。有5000多家注释,90种英文译本,78种德文译本。
《道德经》是创业的秘籍宝典。读《大学》擅做事读《中庸》会做官读《老子》有智谋读《论语》善经商学习国学的方法章太炎在《国学概论》中称:国学之本体是经史非神话、经典诸子非宗教、历史非小说传奇;治国学之方法为辨书记的真伪、通小学、明地理、知古今人情的变迁及辨文学应用。方法1:王财贵
“经典教育”经典教育能进入到人的心灵深处,是唤醒人性的教育。这些经典乃“千古佳作”“永垂不朽”。教孩子就教高度有用,一辈子有用的内容,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素质教育、幸福教育)读经典一部胜读杂书万本!读经典不如背经典!晚背不如早背!
开发潜能(语言)
心灵成长(文章)陶冶情操
(美育)知行合一(能力)经典教育的作用
知书达礼善良乐观坚定胸怀博大这有两种方法可以解决。第一种:釜底抽薪的放弃法,如果学校功课不是人生最重要的,功课好不好对一个人成才不成才,对人性开发不开发不是最重要,而只有一点点功能,那为什么要把大量的精力去做只有一点点功能的事情呢?我们不去应对这样的考试难道不可以吗?
第二种办法,可以很简单很容易就让你的孩子功课很好,功课要好,其实非常简单,就要聪明,要你的孩子聪明,怎么才能做到呢?要让孩子聪明最好的办法就是读经,读经以后学习能力就强,而且喜欢学习。一个聪明的人,学习能力强,又喜欢学习,学校功课就不在话下。只要您的孩子按照正确的读经方法,就可以让你的孩子看书过目不忘,学习对读经的孩子来说就会变得轻松容易起来。
你如果还有什么疑问或怀疑,实际到已经有读经教育的学校去考察,实例是最好的说明。如果你是一个对孩子负责的家长,如果你真正爱你的孩子,就请立即考察读经教育,并立即给予孩子进行读经教育!孩子学习经典教育怎么应付社会教育的考试呢?您希望您的孩子身心健康学习快乐吗?您希望您的孩子不被学业重压而轻松学习吗?您希望您的孩子长大后是您的老有所依吗?您希望您的孩子成为有竞争力的国际人才吗?您希望您的孩子感恩您的此刻明智决定,并为此而自豪终身吗?如果您以上强烈愿望就请立即行动:
让孩子马上加入经典教育的学习行业!汉语古代诗词文赋的创作、传承、学习的语音方式,主要有唱、吟、诵、念四大类。吟诵,是汉文化圈中的人们对汉语诗文的传统诵读方式。吟和唱的区别是:唱是音乐为主,语言为辅,目的在于欣赏曲调;吟是语言为主,音乐为辅,目的在于更准确地表达语言内容。国学教育需要从耳学回到目学,要让学生背诵大量的经典。如今六部委联合下文在全国开展的“中华经典诵读”活动,就是非常好的尝试。背诵的最好方法,就是吟诵。吟诵便于记忆,也便于理解。古代老师,除了解释字义以外,讲解不多,而多半通过吟诵把自己的理解灌注其中,教给学生。学生会记住吟诵,其中如句读、语气、声调、情绪等等,一起记下,等到年长,自有豁然开朗的一天。是以古人记的多,悟的也多。蒙<“三百千”、《声律启蒙》等>经<四书五经等>子<老庄、佛教等诸子百家>史<官修正史>集<以文为主,包括古文、辞赋、和诗歌>明代思想家吕坤曾说:“初入社学,八岁以下者,先读《三字经》以习见闻,读《百家姓》以便日用,读《千字文》以明义理。"无一字无来处仄起五绝登鹳雀楼唐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一、“文献”——贤者,贤也。
培养一名或几名专职的国学教师(面对全校开课,有整体的规划意识,可以设计和带动整个学校的国学教育)二、国学教师培养的几个板块人生态度、国学素养、西学世界、教育方法三、国学老师的培养方式1.国学教育的宣讲2.在职教师的培训3.学历教育(本硕博连读)方法2:赖国全老师的读经理念
少年儿童读经的方法国学专家、累积式教育法创始人
赖国全老师的读经理念读经应该从儿童抓起做到当下读经、全家读经、科学读经、系统读经贯彻不离家庭、不离社会、不离生活、不离圣贤教悔读经的年龄3-6岁是对孩子进行经典教育最好的年龄。孩子的独立意识不强记忆力惊人没有家庭作业的约束7-13岁仍然是进行经典教育的黄金时期。如果从学习知识,提高自己的修养方面考虑,读经在任何时候都是可行的。累积式教育法
应用在读经上又称为“137学习法”。“1”就是每天至少读一遍,最多7遍;一样约十分钟,不超过十分钟;“3”就是一天可以选择读三样,最多读7样;如同时读《论语》、《易经》、《老子》;“7”就是指连续7天重复相同的内容。如从星期一到星期日重复读《论语》、《易经》、《老子》里相同的内容。不管孩子熟记不熟记,背诵不背诵,读完7天就进入下周学习。
累积法学习量主张一天的学习量为400字左右。学习量是一个参考值,不同的孩子、不同的学习阶段,根据孩子的接受能力,可以灵活掌握。学习时间:一次学习时间约十分钟,一天二、三次,每天学习时间约为半小时。读哪些经典-六经四书六经是指易经,黄帝内经,诗经,孝经,道德经,金刚经。此六经,以儒家为主,涵盖佛家、道家内容。与传统的六经:诗书礼易乐春秋,有所不同。四书是指论语,大学,中庸,孟子,与传统的四书没有区别。除此之外,可吃些小菜。如唐诗,宋词,庄子,墨子。按功能分类读哪些经典如建房子,打地基,做结构,最后才是装修。基础类:包含《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规》,也包含《论语》、《大学》、《中庸》、《孟子》。结构类:这就是经。《易经》、《孝经》、《诗经》、《道德经》、《金刚经》、《黄帝内经》等。装修类:先秦的诗、唐诗、宋词、古文观止、史记、资治通鉴等。三大纲领
简易性:每天半个小时读经,很容易坚持。周期性:每次读经400字左右,每天读7遍,孩子一个星期就熟读了。多样性:读经可以读多样,只读一样很难做下去,会非常的辛苦,但是多样就变得很简单。八大读经原则
当下读经全家读经科学读经系统读经不离家庭不离社会不离生活不离圣贤教悔儿童读经的十大好处增强记忆能力。增强识字能力。增强理解能力。增强独立能力。
增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组织绩效诊断》课件
- 《利玛窦在肇庆》课件
- 广东碧桂园职业学院《大学体育II》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百日咳患者的护理》课件
- 赣西科技职业学院《食品卫生学》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核物理基础》课件
-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写作如何突出中心新人教版
- 三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第四单元第四课马路不是游戏场教案新人教版
- 三年级科学上册第四单元人与水10用水量的调查教案首师大版
- 《货好不用广告》课件
- 节流阀流量计算公式
- 美甲店卫生制度规章范本
- 湘少版三年级下册英语单词默写1(附单元标题句)
- 2023年昆明市重点中学物理高二上期末经典模拟试题含解析
- 耶鲁博弈论24讲全笔记
- 万科精装修标准之在万科的日子系列六
- 班组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手册
- (20)-土壤侵蚀原理-第六章混合侵蚀
- 国开大学2023年01月11026《经济学(本)》期末考试答案
- 南阳姜营机场
- 《数学史选讲》完整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