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选择性必修二生物与环境第1章
种群及其动态第1节
种群的数量特征3、教学难点一、教材分析1、教学目标①列举种群的数量特征,说明“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年龄结构和性别比例”等种群的数量特征与种群密度的关系。②说出调查种群密度的主要方法,运用样方法调查草地中某种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2、教学重点①种群的数量特征②调查种群密度的方法调查草地中某种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二、知识内容的更新变化1、改变标志重捕法改为标记重捕法年龄组成改为年龄结构2、删除:种群的空间特征种群密度与其他数量特征的关系。3、增加:课本P44、注意:①课后习题P6判断:调查青蛙等活动范围不大的动物的种群密度可以使用样方法()②生物科技进展P6第2节
种群的数量变化3、教学难点一、教材分析1、教学目标①通过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等活动,尝试建立数学模型表征和解释种群的数量变化。②举例说明种群的“J”形增长、“s”形增长、波动等数量变化情况。2、教学重点①建构种群增长模型的方法②种群的“J”形增长和“S”形增长。建构种群增长的数学模型③阐明环境容纳量原理在实践中的应用。二、知识内容的更新变化1、改变①K值的概念变动②J型、S型③课文中黑体字小标题种群数量的波动和下降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情况下,一定空间中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称为环境容纳量一定的环境条件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称为环境容纳量J形、S形种群数量的波动P10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试验中增加了血细胞计数板图片P112、增加:3、注意P12第3节
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3、教学难点一、教材分析1、教学目标①举例说明阳光、温度、水等非生物因素对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②举例说明不同物种之间的相互作用对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2、教学重点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对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对种群数量变化影响的综合性③阐明种群研究在实践中的应用P17P16二、知识内容的更新变化注意:P14例、在资源和空间有限的条件下,种群数量呈“S”型增长。如图是某藻类在不同环境温度下的种群增长曲线,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图中19.8℃条件下环境容纳量最小B.24.8℃条件下第5天左右的种群增长速率最大C.33.6℃条件下种群数量将维持在K值恒定不变D.环境容纳量随环境温度不同而改变第2章
群落及其演替第1节群落的结构一、教材分析1、教学目标①说出群落水平研究的问题,认同探究视角的重要性,尝试从不同视角提出新问题②分析群落内的物种组成、种间关系和空间结构等,说明群落是物种通过复杂的种间关系形成的有机整体。③通过分析当地自然群落中某种生物的生态位,说出生态位的概念及生态位分化的意义。④尝试运用取样调查的方法研究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3、教学难点2、教学重点①群落的物种组成与种间关系②群落的空间结构①群落的结构特征和生态位②实施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的研究活动二、知识内容的更新变化1、改变:①影响群落植物分层的因素改为③丰富度的统计方法统计物种相对数量的方法P30改为②竞争种间竞争①种间关系增加原始合作(互惠)2、增加:②增加种间关系对群落的影响P25③增加优势种P23④增加群落的季节性P27⑤增加生态位P273、注意:①全面了解物种丰富度②寄生和拟寄生P24P29③立体农业P32第2节群落的主要类型一、教材分析1、教学目标①说出陆地生物群落的主要类型。②通过比较不同生物群落中生物的主要特征,阐述群落中的生物具有与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特征。③阐明群落中的生物彼此相互适应,占据了不同的生态位,形成统一的有机整体。3、教学难点:2、教学重点不同群落中的生物具有与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特征群落中生物的适应性P35P36第3节群落的演替一、教材分析1、教学目标①通过分析裸岩上的演替和弃耕农田上的演替,阐明演替的概念、类型和过程②通过人类活动与演替的关系,说明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③认同我国实行退耕还林、还草、还湖的政策3、教学难点:2、教学重点:群落的演替过程群落的演替过程二、知识内容的更新变化1、改变①森林阶段②退耕还林、还草、还湖P432、增加:改为乔木阶段①初生演替与次生演替的起始条件、演替的快慢、演替发生的原因的区别等P41第3章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第1节生态系统的结构一、教材分析1、教学目标①举例说明什么是生态系统。②通过分析生态系统的结构,归纳生态系统的组分,建构生态系统的结构模型。③阐明生态系统是一个统一的整体。2、教学重点分析生态系统的结构,归纳生态系统的组分,建构生态系统的结构模型。3、教学难点①建构生态系统的结构模型②阐明生态系统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二、知识内容的更新变化1、改变①无机环境2、增加:改为非生物环境P48插图某食物链上的营养级P513、注意:P52课后习题动物园里饲着各种动物,栽培了多种植物。它们构成一个群落吗?动物园是个生态系统吗?第2节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一、教材分析1、教学目标①通过分析能量在营养级间流动情况和赛达伯格湖的能量流动,概述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过程和特征。②用生态金字塔表征生态系统中各营养级间的能量、生物量或数量等关系。③概述研究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意义。④尝试调查当地某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情况2、教学重点: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过程3、教学难点①分析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过程②尝试调查当地某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情况二、知识内容的更新变化1、改变2、增加数量金字塔、生物量金字塔,二者与能量金字塔统称为生态金字塔。3、注意林德曼定律第3节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一、教材分析1、教学目标①概述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②通过分析生物富集的过程,说明生物富集的危害,认同应采取措施减少危害。③说明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关系。④尝试探究土壤微生物的分解作用。2、教学重点:分析碳循环的过程,概述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3、教学难点①说明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关系。②尝试探究土壤微生物的分解作用。二、知识内容的更新变化1、增加:①P62②P63③P63生物富集2、注意:P67练习与应用第4节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一、教材分析1、教学目标①举例说出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②概述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③描述信息传递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2、教学重点概述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3、教学难点概述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二、知识内容的更新变化增加:信息源、信道、信息受体等概念第5节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一、教材分析1、教学目标①概述生态平衡是指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处于相对稳定的一种状态。②通过分析生态系统中的反馈调节过程,阐明生态系统具有维持或恢复生态平衡的能力。③举例说明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④通过设计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方案,关注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影响。⑤设计并制作生态缸,观察其稳定性。2、教学重点①分析生态系统中的反馈调节过程,阐明生态系统具有维持或恢复生态平衡的能力。3、教学难点②举例说明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①举例说明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②设计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方案。二、知识内容的更新变化1、改变:改为P742、增加:P73第4章
人与环境第1节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一、教材分析1、教学目标①分析生态足迹,探讨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环境压力,认同应处理好人口增长与资源、环境的关系②关全性生态环境问题,认同应处理好人类活动与资源、环境的关系。③调查当地的环境状况,提出保护环境的具体建议或行动计划。2、教学重点①探讨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环境压力3、教学难点②关注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①分析生态足迹。②调查当地的环境状况。二、知识内容的更新变化P82增加:生态足迹第2节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一、教材分析1、教学目标①概述生物多样性的价值。②说出生物多样性丧失的原因。③通过搜集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实例,概述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措施。④形成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识。2、教学重点①生物多样性的价值。②生物多样性的保护。3、教学难点生物多样性的价值。二、知识内容的更新变化1、增加:①生物多样性的价值讲述更详细P92②生物多样性丧失的原因P932、删去可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