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姚鼐学习目标1.了解作者姚鼐及桐城派的相关知识,了解游记的文体特点。2.掌握文中重要的文言实词、虚词、特殊句式等文言知识点。背诵全文。3.学习本文烘托手法及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运用,品味本文简练的语言特色。课前导读
望岳
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课前导入泰山一何高,迢迢造天庭。——晋•陆机《泰山吟》岱宗何崔嵬,群山无与比。——元•贾鲁《登泰山》岱宗天下秀,霖雨遍人间。——元•张志纯《泰山喜雨》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孟子泰山不让微尘,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成其深。
——李斯《谏逐客书》课前导入杜甫一首《望岳》带我们领略了“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巍峨。今天,让我们跟随作家姚鼐,走近别样的泰山风光,一起学习《登泰山记》。课前导入知人论世字姬传,一字梦谷,室名惜抱轩,世称惜抱先生,清代散文家,与方苞、刘大櫆并称为“桐城派三祖”。强调“义理、考据、辞章,三者不可偏废”,是要以“辞章”为手段,以“考据”为凭借,来阐发儒家的“义理”。姚鼐(1732年—1815年)“义理”就是程朱理学“考据”就是对古代文献、文义、字句的考证;姚鼐治学以经为主,兼及子、史、诗文,作品多为诗序、碑传之类。他的散文简洁精练,温润清新,有文采,形象性强,是桐城派中影响最大的人物之一。著有《惜抱轩全集》,姚鼐一生勤于文章,诗文双绝,书法亦佳,他所编的《古文辞类纂》在近代是一部家传户诵的文章总集。“辞章”就是写文章要讲求文采。作者简介文学常识
桐城派:中国清代散文流派:创始人是方苞。刘大櫆和姚鼐继承并发展了他的理论,三人并称为“桐城三祖”(皆桐城人)桐城派的文章,内容多宣传儒家思想,尤其是程朱理学;语言力求简明达意,条理清晰,“清真雅正”。桐城派主张学习《左传》《史记》等先秦两汉散文和唐宋古文家韩愈、欧阳修等人的作品,方苞认为“义”,即言有物,指文章的内容、中心思想;“法”,即言有序,指文章的形式、技巧。他要求文章内容和形式统一,古文当以“雅洁”为尚,反对冗辞。方苞刘大櫆姚鼐①碑记:古代刻在石碑上记叙人物生平事迹的文体。②游记:是一种描写旅行见闻的散文体裁。③杂记:是古代因事见义,杂写所见所闻不多加议论的散文体裁。登泰山记《小石潭记》(唐朝·柳宗元)
《岳阳楼记》(宋朝·范仲淹)《醉翁亭记》(宋朝·欧阳修)
《桃花源记》(东晋·陶渊明)本文属于山水游记。“泰山”点明浏览的地点,“登”表明侧重于叙述、描写游泰山的经过和所见所感。题目解说记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主要是记载事物,并通过记事、记物,写景、记人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即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是一种不定体,作者对现实生活中的某个事物有所感受,写出来都可以叫记。一类是寓情理于事、景、物的描述之中;另一类由事、景、物的描述中,自然生发出情理,卒章显志。①碑记:古代一种刻在石碑上记叙人物生平事迹的文体。②游记:是一种描写旅行见闻的散文体裁。③杂记:是古代因事见义,杂写所见所闻不多加议论的散文体裁。叙事《桃花源记》说明《刻舟记》写景《小石潭记》言志《岳阳楼记》文体知识“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泰山:“五岳之首”中岳嵩山位于河南省郑州市登封市西岳华山位于陕西省渭南市华阴市北岳恒山位于山西省大同市浑源县南岳衡山位于湖南省衡阳市南岳区东岳泰山位于山东省泰安市五岳简介五湖四海洞庭湖、鄱阳湖、太湖、巢湖洪泽湖◎三山(旅游胜地):黄山、庐山、雁荡山,◎五岳:东岳泰山、西岳华山、中岳嵩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三山(传说仙山):蓬莱(蓬壶)、方丈山(方壶)、瀛洲(瀛壶)黄海、东海、南海、渤海三山五岳文学常识东岳泰山(位于山东省泰安市),又称岱山,岱宗,主峰玉皇顶海拔1532.7米。和南岳衡山、西岳华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并称“五岳”。有“中华国山”“五岳之首”、“五岳之长”、“天下第一山”之称。泰山被古人视为"直通帝座"的天堂,有"泰山安,四海皆安"的说法。古代帝王登基之初,太平之岁,多来泰山举行封禅(shàn)大典,祭告天地。自秦始皇开始到清代,先后有13代帝王引次亲登泰山封禅或祭祀,另外有24代帝王遣官祭祀72次。古代文人雅士更对泰山仰慕备至,纷纷前来游历,作诗记文。道教、佛教视泰山为“仙山佛国”,神化泰山,在泰山建造了大量宫观寺庙。文学常识文学常识
泰山北斗(古代认为泰山在五岳中最高,北斗星在众星中最明,因此常用以比喻因德高望重或有卓越成就而为众人所崇仰的人。又称泰斗。)
泰山泰水(旧时称妻父为泰山,称妻母为泰水。又因泰山古称东岳,故妻父又称岳父,妻母则称岳母。)中华之"华"源于华山,由此,华山有了"华夏之根"之称。华山是中国道教主流全真派圣地,为"第四洞天",也是中国民间广泛崇奉的神只,即西岳华山君神。共有72个半悬空洞,道观20余座,其中玉泉院、都龙庙、东道院、镇岳宫被列为全国重点道教宫观,有陈抟、郝大通、贺元希等著名的道教高人。西岳华山(位于陕西省渭南市华阴市),华山,古称"西岳",雅称"太华山",为五岳之一,是位于陕西省渭南市华阴市,在省会西安以东120千米处。南接秦岭山脉,北瞰黄渭,自古以来就有"奇险天下第一山"的说法。文学常识嵩山总面积约为450平方公里,由太室山与少室山组成,共72峰,海拔最低为350米,最高处为1512米。主峰峻极峰位于太室山,高1491.7米;最高峰连天峰位于少室山,高1512米。嵩山北瞰黄河、洛水,南临颍水、箕山,东通郑汴,西连十三朝古都洛阳,是古京师洛阳东方的重要屏障,素为京畿之地,具有深厚文化底蕴,是中国佛教禅宗的发源地和道教圣地。嵩山曾有30多位皇帝、150多位著名文人所亲临。《诗经》有“嵩高惟岳,峻极于天”的名句。中岳嵩山(位于河南省郑州市登封市),古称“外方”,夏商时称“崇高”、“崇山”,西周时成称为“岳山”,以嵩山为中央左岱(泰山)右华(华山),定嵩山为中岳,始称“中岳嵩山”。文学常识恒山是中华五岳之北岳。其山脉祖于阴山,恒山山脉始于太行山,横跨塞外,东连燕山,西跨雁门,南障三晋,北瞰云代,东西绵延五百里(横跨今山西宁武、朔州、代县、应县、繁峙、山阴、浑源、灵丘等县),东西绵延五百里,共有一百零八峰,是海河支流桑干河与滹沱河的分水岭。恒山主峰天峰岭位于浑源县境内,海拔2016.1米,北岳恒山(位于山西省大同市浑源县),亦名“太恒山”古称玄武山,崞山,高是山,玄岳。其中,倒马关、紫荆关、平型关、雁门关、宁武关虎踞为险,是塞外高原通向冀中平原之咽喉要冲。号称“人天北柱”、“绝塞名山”,叠嶂拔峙,气势雄伟,被誉为北国万山之宗主。文学常识衡山是中国著名的道教、佛教圣地,环山有寺、庙、庵、观200多处。衡山是上古时期君王唐尧、虞舜巡疆狩猎祭祀社稷,夏禹杀马祭天地求治洪方法之地。衡山山神是民间崇拜的火神祝融,他被黄帝委任镇守衡山,教民用火,化育万物,死后葬于衡山赤帝峰,被当地尊称南岳圣帝。道教"三十六洞天,七十二福地",有四处位于衡山之中,佛祖释迦牟尼两颗真身舍利子藏于衡山南台寺金刚舍利塔中。南岳衡山(位于湖南省衡阳市南岳区),又名南岳、寿岳、南山,为中国"五岳"之一,之所以命名为衡山,是据战国时期《甘石星经》记载,因其位于星座二十八宿的轸星之翼,"变应玑衡","铨德钧物",犹如衡器,可称天地,所以名为衡山。文学常识碧霞元君全称为“东岳泰山天仙玉女碧霞元君”,俗称泰山娘娘、泰山老奶奶、泰山老母,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女神。“碧霞”意指东方的日光之霞,“元君”则带有浓重的道教色彩,是对道教女神的尊称。传说其为东岳大帝之女,司职为使妇女多子,并保护儿童。资料链接文章背景乾隆三十九年(1774),姚鼐以养亲为名,告归田里。道经泰安与挚友泰安知府朱孝纯(字子颍)于此年十二月二十八日傍晚同上泰山山顶,第二天即除夕五更时分至日观峰的日观亭,观赏日出,写下了这篇游记。疏通文意汶水子颍砌石为磴徂徕摴蒱wènyǐngqìdèngcúláichūpú戊申绛皓少圜石罅若偻佝偻wùjiàng
hàoyuánxiàlǚgōulóu字形注音①泰山之阳,汶水西流;其阴,济水东流。阳谷皆入汶,阴谷皆入济。当其南北分者,古长城也。最高日观峰,在长城南十五里。②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历齐河、长清,穿泰山西北谷,越长城之限,至于泰安。是月丁未,与知府朱孝纯子颍由南麓登。四十五里,道皆砌石为磴,其级七千有余。泰山正南面有三谷。中谷绕泰安城下,郦道元所谓环水也。余始循以入,道少半,越中岭,复循西谷,遂至其巅。古时登山,循东谷入,道有天门。东谷者,古谓之天门溪水,余所不至也。今所经中岭及山巅,崖限当道者,世皆谓之天门云。道中迷雾冰滑,磴几不可登。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③戊申晦,五鼓,与子颍坐日观亭,待日出。大风扬积雪击面。亭东自足下皆云漫。稍见云中白若樗蒱数十立者,山也。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采。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或曰,此东海也。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偻。④亭西有岱祠,又有碧霞元君祠;皇帝行宫在碧霞元君祠东。是日观道中石刻,自唐显庆以来,其远古刻尽漫失。僻不当道者,皆不及往。⑤山多石,少土;石苍黑色,多平方,少圜。少杂树,多松,生石罅,皆平顶。冰雪,无瀑水,无鸟兽音迹。至日观数里内无树,而雪与人膝齐。课文诵读泰山的南面,汶水向西流;它的北面,济水向东流。南面山谷的水都流入汶水,北面山谷的水都流入济水。在那南北山谷分界的地方,是古长城。最高处的日观峰,在古长城以南十五里。译文泰山之阳①,汶水②西流;其阴③,济水④东流。阳谷⑤皆入汶,阴谷皆入济。当其南北分者⑥,古长城⑦也。最高日观峰⑧,在长城南十五里。①阳:山的南面,水的北面。②汶水:也叫汶河。发源于山东莱芜东北原山,向西南流经泰安东。③阴:山的北面,水的南面。④济水:发源于河南济源县西王屋山,东流到山入海东。后来下游被黄河冲没。⑤阳谷:指山南面谷中的水。谷,两山之间的流水道,现在通称山涧。⑥当其南北分者:在那(阳谷和阴谷)南北分界处的。当,在。⑦古长城:指春秋时期齐国所筑长城的遗址,古时齐鲁两国以此为界。⑧日观峰:在山顶东岩,是泰山观日出的地方。译文注释概括介绍地理形势南北分流南北分界最高之处汶和济古长城日观峰点线面(为下文写观日出埋下伏笔)总写泰山的地理形势及日观峰的位置。段落总结作者俯瞰泰山采用由“面”到“线”再到“点”的写法:先写汶水和济水的分流,是“面”;再引出两水的分界线——古长城,是“线”;然后以古长城作为参照物,表明泰山最高峰——日观峰的位置,是“点”。这个“点”为下文叙述登山路线和观日出做好了铺垫。开篇第一段有什么作用?课文详解特点雄浑,不是云沾雾罩的空灵。“阳谷皆入汶,阴谷皆入济”的两个“皆”字,顿挫有力,把泰山的水景由两条河铺开成面写去,点出了众多支流纵横交叉、终归一河的景色。“阳谷皆入汶,阴谷皆入济”,“皆”字写出了泰山的什么特点?课文详解我在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从京城冒着风雪启程,经过齐河、长清两县,穿过泰山西北面的山谷,越过长城的城墙,到了泰安。译文余以①乾隆三十九年②十二月,自京师乘③风雪,历齐河④、长清,穿泰山西北谷,越长城之限⑤,至于泰安⑥。①以:在。②乾隆三十九年:公元1774年。乾隆,清高宗的年号(1736-1795)。③乘:趁,这里有“冒着”的意思。④齐河、长清:地名,都在山东省。⑤限:界限,门槛,这里指像一道门槛的城墙。⑥泰安:即今山东泰安,在泰山南面,清朝为泰安府治所。译文注释从作者由京师来泰山的路线中,你体会到了作者旅程的什么特点?由此你看到了作者怎样的形象特点?①“乘”“历”“穿”“越”“至”五个动词,把作者从京师去泰安的季节、路程交代得清清楚楚。②表现了旅途的艰苦,使我们仿佛看到作者顶风冒雪、不畏艰险、不远万里赶来登山的迫切神情。笔墨传神。“乘风雪”的“乘”字,渲染了风狂雪紧的隆冬景象和风雪的巨大威力。“历”“穿”“越”“至于”几个动词,把从京师去泰安的路程交代得清清楚楚,既与实际情况吻合,又充分表现了旅途的艰苦。天气恶劣,路途遥远,在这样的情况下来登山,由此我们看到了作者的形象特点:风尘仆仆,不辞辛苦,登山的心情迫切。课文详解这月丁未日,我同知府朱孝纯字子颍的从南面的山脚上山。四十五里长的路上,都是石头砌的台阶,有七千多级。译文是月丁未①,与知府朱孝纯子颍②由南麓登。四十五里,道皆砌石为磴③,其级④七千有余。①丁未:丁未日(十二月二十八日),这里指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二十八日。这是用天干纪日。②朱孝纯子颖:朱孝纯,字子颖。当时是泰安府的知府。③磴(dèng):石级。④级:石级。译文注释泰山正南面有三个山谷。(其中)中谷的水环绕泰安城,这就是郦道元书中所说的环水。我起初沿着中间的山谷进山,走了一小半段,越过中岭,又沿着西面的山谷走,就到了山顶。译文泰山正南面有三谷。中谷绕泰安城下,郦道元所谓环水①也。余始循以入②,道少半③,越中岭④,复循西谷,遂至其巅。①环水:即中溪,俗称梳洗河,流出泰山,傍泰安城东面南流。②循以入:顺着(中谷)进去。循,顺着,沿着。③道少半:路不到一半。④中岭:即黄岘(xiàn)岭,又名中溪山,中溪发源于此。译文注释古时候登泰山,是沿着东面的山谷进去,路上有个天门。这东边的山谷,古时候称它为“天门溪水”,我没有到过那里。现在(我)经过的中岭和山顶,有山崖像门槛一样横在路上的,人们都叫它天门。译文古时登山,循东谷入,道有天门①。东谷者,古谓之天门溪水,余所不至也。今所经中岭及山巅,崖限当道者②,世皆谓之天门云③。①天门:泰山峰名。《山东通志》:“泰山周回一百六十里,屈曲盘道百余,经南天门,东西三天门,至绝顶,高四十余里。”②崖限当道者:挡在路上的像门槛一样的山崖。③云:语气助词,无实义。译文注释一路上大雾弥漫、冰冻溜滑,石阶几乎无法攀登。等到已经登上山顶,只见青山上覆盖着白雪,(雪)光照亮了南面的天空。远望夕阳映照着泰安城,汶水、徂徕山就像是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停留在半山腰处的云雾,又像是一条舞动的飘带似的。译文道中迷雾冰滑,磴几①不可登。及既上,苍山负雪②,明烛天南。望晚日照城郭③,汶水、徂徕④如画,而半山居⑤雾若带然。①几:几乎。②苍山负雪,明烛天南:青山上覆盖着白雪,(雪)光照亮了南面的天空。负,背。烛,动词,照。③城郭:城市④徂徕(cúlái):山名,在泰安东南。⑤居:停留。译文注释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平视俯视远景近景作者先平视远方,写了苍山上的积雪,反射夕阳,宛如照亮了天空;然后视线往下转移,描写了傍晚泰安市内和汶水、徂徕山宛如图画的情景;最后由远及近,描写山腰上平静的雾气。表达了一种极目远眺,居高临下观景的愉悦和心旷神怡。突然收尾,为下文的日出留下空间。课文详解“负”字以动写静,显出雪的厚度,又以拟人手法,使雪山奕奕传神;“烛”字显出雪光的亮度,写出日光和雪光相映的奇景。这是初登山顶时刹那间的感受,作者不言冰雪覆盖青山,却说青山负白雪,赋予静态的青山以动态,用语新颖、传神。进而说苍山上的雪像蜡烛一样照着天南,形象、生动地绘出了积雪的明亮。“苍山负雪,明烛天南。”是写泰山山顶雪后美景的名句,请赏析。课文详解这是在山顶上远望和俯视所得的画面。作者纵目远眺,夕阳照耀着泰安城,汶水、徂徕好像山水画一般,而山腰间停留着的云雾好像飘带一般,使人感到那种特有的宁静气息,而且设喻新奇,给人以美的享受。“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课文详解段落总结作者的登山线路图北面南面古长城西谷京师齐河长清乘由登循中谷南麓泰安自历日观峰中岭至越循至穿、越段落总结为什么说“半山居雾若带然”这一句是神来之笔。这是在山顶远望和俯视所得的画面。“居雾”以静写动,写出了雾的轻盈,呈停聚不动的状态。“若带”以小喻大,写出了云雾的具体形状,烘托出泰山的高峻雄伟。整句话描绘出了泰山安详、明媚、肃穆中有温柔飘逸美的特殊风韵,它使这幅雪山晚晴图神采顿现,给整个画面以无限的生机和情趣。课文详解戊申这一天是月底,五更的时候,我和子颖坐在日观亭里,等待日出。这时大风扬起的积雪扑面打来。日观亭东面从脚底往下一片云雾弥漫,依稀可见云中几十个白色的像骰子似的东西,那是山峰。译文戊申晦①,五鼓②,与子颍坐日观亭③,待日出。大风扬积雪击面。亭东自足下皆云漫④。稍见云中白若摴蒱⑤数十立者,山也。①戊申晦:戊申这一天是月底。晦:农历每月最后一天。②五鼓:五更。③日观亭:亭名,在日观峰上。④漫:迷漫。⑤摴蒱(chūpú):又作“樗蒲”,古代的一种赌博游戏,这里指博戏用的“五木”。五木两头尖,中间广平,立起来很像山峰。译文注释
戊申晦,五鼓,与子颍坐日观亭,待日出。大风扬积雪击面。亭东自足下皆云漫。稍见云中白若摴蒱数十立者,山也。比喻一开始作者借大风扬积雪、弥漫的云层,白色的山峰等细节表现出当时弥望是一片白茫茫的景象。在这种情况下天边出现了一缕红色,并且在很短的时间内五彩闪烁,色彩反差非常明显,形成了极大的视觉冲击力。课文详解天边的云彩形成一条线(呈现出)奇异的颜色,一会儿又变成五颜六色的。太阳升上来了,红的像朱砂一样,下面有红光晃动摇荡着托着它。有人说,这是东海。回头看日观峰以西的山峰,有的被日光照到,有的没照到,或红或白,颜色错杂,都像弯腰曲背鞠躬致敬的样子。译文极天①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采②。日上,正赤如丹③,下有红光动摇承之。或曰,此东海④也。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⑤,绛皓驳色⑥,而皆若偻⑦。①极天:天边。②采:通“彩”。③丹:朱砂。④东海:泛指东面的海。这里是想象,实际上在泰山顶上看不见东海。⑤或得日,或否:有的被日光照着,有的没有照着。⑥绛皓驳色:或红或白,颜色错杂。绛,大红。皓:白色。驳:杂。⑦若偻:像脊背弯曲的样子。引申为鞠躬、致敬的样子。日观峰西面诸峰都比日观峰低,所以这样说。偻,驼背。译文注释这一比喻写出了西边诸峰的特点,更显出日观峰的雄峻,且赋予山峰以人的情感,形象而生动。“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偻。”课文详解日出前日出时日出后“白若摴蒱”“正赤如丹”“绛皓驳色”“而皆若偻”比喻、拟人日出的景象瞬时变幻,难以描摹。但姚鼐把日出的场面描写得十分壮观,达到了应有的艺术高度。时间顺序:待日出——稍见——须臾——日上——回视色彩点染——绚丽壮美以拟人手法烘托出日观峰凌驾于群峰之上的雄伟气势“大风扬积雪击面”课文详解五鼓大风扬积雪击面足下皆云漫稍山:白若樗蒲云:一线异彩须臾五彩日上日:正赤如丹海:红光动摇承之回视色:绛皓驳色山:而皆若偻日出前日出时日出后色彩点染
—绚丽壮美动静结合
—拟人比喻泰山日出图段落总结日观亭西面有岱祠,还有碧霞元君祠;皇帝的行宫在碧霞元君祠的东面。这一天,(还)观看了路上的石刻,都是从唐朝显庆年间以来的,那些更古老的石碑都已经模糊或缺失了。那些偏僻不对着道路的石刻,都赶不上去看了。译文亭西有岱祠①,又有碧霞元君②祠。皇帝行宫③在碧霞元君祠东。是日观道中石刻,自唐显庆④以来;其远古刻尽漫失⑤。僻不当道者⑥,皆不及往。①岱祠:东岳大帝庙。②碧霞元君:传说是东岳大帝的女儿。③行宫:皇帝出外巡行时居住的住所。这里指乾隆登泰山时住过的宫室。④显庆:唐高宗的年号。⑤漫失:模糊或缺失。漫:磨灭。⑥僻不当道者:偏僻,不在道路附近的。译文注释第四段写了哪些人文景观?有什么作用?表现泰山的古老风貌和悠久的历史,突出其作为文化宝库的作用岱祠碧霞元君祠皇帝行宫道中石刻段落总结重点写了日观亭附近的建筑和下山路上的石刻等名胜古迹,可说是一幅日观峰古迹图。既增加了游记的知识性,也有助于表现泰山的整体风貌和悠久历史。山上石头多,泥土少。山石都呈青黑色,大多是平的、方形的,很少有圆形的。杂树很少,多是松树,松树都生长在石头的缝隙里,树顶是平的。冰天雪地,没有瀑布,没有飞鸟走兽的声音和踪迹。日观峰附近几里以内没有树木,积雪厚得同人的膝盖一样平齐。译文山多石,少土。石苍黑色,多平方,少圜①。少杂树,多松,生石罅②,皆平顶。冰雪,无瀑水③,无鸟兽音迹。至日观数里内无树,而雪与人膝齐。①圜:通“圆”。②罅:裂缝,缝隙③瀑水:瀑布水流。译文注释“三多”是:多石、石多平方、多松;“三少”是:少土、石少圆、少杂树;“三无”是:无瀑水、无鸟兽音迹、至日观数里内无树。从第五段中找出泰山“三多、三少、三无”的自然景观。
以极平实简练的语句,将景物进行对比,写出泰山有别于其他名山的特征。同时突出泰山苍劲峻峭的面貌和泰山之冬的静美。虽无细部刻画,却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语言简练,准确生动,紧扣时令特点,体现了桐城派文章“雅洁”的特点。课文详解观点一:能增添泰山之美。“三多”:泰山多石,石多平方状,多松树。“三少”:少土,石少圆状,少杂树。在“三多”“三少”的醒目排列中,着重写了山石的苍黑颜色和平方形状,又着重写了松树生于石缝之中和平顶的状貌。这样,用短句写出了鲜明形象,突出泰山苍劲峻峭的面貌。“三无”无瀑水,无鸟兽音迹,至日观峰数里内无树,用简明的文字,写出泰山之冬的静美。观点二:山水之美有多种体现。虽说“山得水而活,水得山而媚”,山水配合会使山水更添动态美。但是,杂花生树、草长莺飞是一种美,乱石穿空、惊涛拍岸也是一种美;泠泠作响的溪水是一种美,大气磅礴的高山也是一种美。虽说此时的泰山无瀑水,无鸟兽音迹,至日观峰数里内无树,少了一些生机活力,但多石,石多棱角,多生于石缝的松树,却给人一种苍劲峻峭的庄严之美。作者这么写,恰恰增添了冬季泰山独特的美。介绍泰山的自然景观,作者以“三多”“三少”“三无”来概括,作者为什么这么写?请谈谈你的看法。课文详解不能。结句把作者在深雪中迈步赏景的形象与风雪弥漫的泰山形象融为一体,既给人留下完整的印象,又留有令人回味的余地。结句“雪与人膝齐”能否删掉?课文详解这篇游记围绕作者的游踪,生动地叙述了作者偕友人冬日登泰山观日出的经过,以精练的语言,生动地描写了泰山雪后初晴的瑰丽景色和日出的雄浑景象,写出了泰山的神秀壮丽,能唤起我们对泰山的向往,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中心思想中心主旨时间、路径周围山川形势山顶所见日出前——风、雪、云日出时——形、色、光日出后——色建筑石刻悠久(略写)壮观(详写)险峻瑰丽雄浑神秀壮美总结泰山地理形式、位置记叙登泰山的经过描写泰山日出介绍泰山人文景观介绍泰山自然景观登泰山记以时间、游踪为序梳理脉络泰山的位置登山的经过山巅之所见观日出奇景至于泰安由南麓登循中谷入越过中岭复循西谷遂至其巅苍山负雪明烛天南山水如画居雾若带五鼓——面迎风雪待日出稍后——白山矗立若樗蒲须臾——一线异色成五彩日上——正赤如丹红光承回视——群山异色拜日观人文之景观自然之风貌
岱祠碧霞元君祠以作者的游踪为线索全文思路研读探究肆第一段:总写泰山的地理形势,点出泰山及其最高峰——日观峰的位置。(说明:略写)第二段:在恶劣的气候条件下,艰难登山的经过。(叙述:详写)第三段:观日出的过程及日出时雄浑壮丽的景象。(描写:详写)第四段:写泰山的古迹(建筑群与石刻),描写了泰山的“人文景观”。(叙述:略写)第五段:总结泰山的景物特征和冬季景色特点,描写了泰山的“自然景观”。(说明:略写)最后一句“桐城姚鼐记”,交代作者,这是游记常见的格式。(例行署名)研读探究概括文章思路时间丁末:丁未日(十二月二十八日)戊申晦:戊申这一天是月底五鼓:五更腊月二十八,是一年中最重要的年终祭祀守岁之时。除夕,是一年最重要的守岁日子。五更结束,也是夜晚的结束,新一天的来临。环境迷雾冰滑,蹬几不可登;冰雪,无瀑水,无鸟兽音迹;四十五里;级七千有余攀登之路漫长艰难,一片天寒地冻,连鸟的痕迹都没有。原因“岱祠”“碧霞元君祠”“皇帝行宫”“道中石刻”都昭示了泰山与众山不同的文化意义。泰山是五岳中的东岳,山处东方,是太阳升起的地方,所以被尊为“五岳之首”。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杜甫也曾在这里“一览众山小”。泰山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山,有着其独特的文化意义。作者何时登山,泰山的道路环境如何、为什么赶赴泰山而非其他山呢?研读探究说出作者的登山线路以及文章的写景特点。
由南麓—入中谷—道少半—越中岭—循西谷—至山巅写景特点:先写由京师到泰安,点明游览的时间和节令;再写由山麓到山顶,详细记述路程的远近、山路的石级、经由的路线、古人登山的情况以及相关的地理知识;最后写到达山顶后所见景象,由远及近、由上而下地写出了泰山的高峻、雄浑和壮丽。登山路线:研读探究京师泰安南麓中谷中岭(天门)西谷山巅乘、历、穿、越由循越复循遂至以作者的游踪为线索研读探究作者描写山顶上的景色时,描写了哪几幅图画?分别具有什么特点?苍山负雪图泰山夕照图研读探究负字以动写静,显出雪的厚度,又以拟人手法,使雪山奕奕传神。烛字名词活用为动词,显出雪光的亮度,写出日光和雪光相映的奇景。“烛”是一种光化反应。晴日直射雪山,雪山又把吸收的光能反射天南,绘出积雪映照南面天空的夺目光彩,呈现出雪光与日光争辉的壮阔景象。不言冰雪覆盖青山,却说青山背负着雪,由被动变为主动,赋静态的青山以人的动态,表现了冰雪之盛,使人想象到苍山宛如一位富有强大生命力的巨人,匍伏在那里,银装素裹,富有神韵。
“居雾”以静写动,写出雾的轻,呈停聚不动的状态。“若带”以小喻大,写出云雾的具体形状,烘托出泰山的高峻雄伟。半山居雾:一个“居”字,不仅把动态的物写成静态,使人感受到那种特有的静谧,而且增强了山间云雾缭绕不绝的高峻之感,创造出云雾全然凝滞不动的静穆而奇妙的境界。本文巧用烘托来突出景物特征。如写泰山的高峻,先用“其级七千有余”暗暗点出,然后借山顶俯视所见“半山居雾”和在日观亭时“足下皆云漫”的图景从侧面加以烘托。又如写雪,除“冰雪”“雪与人膝齐”等正面描写外,又以“明烛天南”“白若樗蒱”“绛皓驳色”等作侧面烘托,引人想象,生动有趣。本文在描写景物时很少直接写出,而是采用了侧面烘托的写法,请分析。研读探究作者按照“交代泰山地理形势、位置—记叙登山过程—描绘日出美景—返记人文景观—补写自然景观”的顺序描写的。文章紧紧围绕游踪,叙述了作者偕友人冬日登泰山观日出的经过,以精练的语言,生动地描写了泰山雪后初晴的瑰丽景色和日出时的雄浑景象,写出了泰山的神秀壮丽,带领我们感受祖国山河的壮美,能唤起我们对泰山的向往。文章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描写游泰山时的所见所思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研读探究①《登泰山记》的行文,以时间和自己的游踪为序而展开,依次记述了作者于隆冬岁梢从泰山南麓经中岭登上泰山之巅的沿途观感,在日观亭上所见日出的绚丽景致,日观亭附近的庙宇、皇帝行宫,归途中的石刻等文物古迹,以及冰雪泰山的肃杀寂静景象,以此表达对泰山的热爱。这是姚鼐“义理”的创作思想。②“泰山正南面有三谷。中谷绕泰安城下,郦道元所谓环水也。”引用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水经注》中的“又合环水,水出泰山南溪”作注解,以古人名著来考证泰山的名胜。接着写道:“古时登山,循东谷入,道有天门。东谷者,古谓之天门溪水,余所不至也。”东谷天门,远在秦汉时代,就是皇帝祭天、举行封禅仪式的地方;东谷也是古时人们登泰山顶峰通常经由的山口。这体现了他“考据”的创作思想。③“观日出”的描写是全文最精彩的段落。日出的景象瞬时变幻,难以描摹。但姚鼐把日出的场面描写得十分壮观,达到了应有的艺术高度。文辞清丽,给人如诗如画的感觉。还有严谨的结构,错落变换的句式,都体现他“词章”的创作思想。“义理、考据、词章”的综合运用,使这篇文章成为古代散文中广为传诵的名篇。姚鼐的《登泰山记》将“义理、考据、词章”融会于一体,成功地实践了他的文学主张。请结合文章分析。研读探究从作者对泰山的景物描写中,你觉得景物描写特别要注意哪些方面的问题?写作要善于观察生活,感悟人生,捕捉生活细节,才能写出好文章来。写景要注意表现手法多样化,如正面侧面结合,动静虚实结合等。写景要抓住景物的特征多层次多角度来写。写景语言要简练,生动,富有文采。研读探究特殊的时间、特殊的环境、特殊的泰山、那么这特殊的登山背后藏着怎样的感情呢?相关文献:①现在本衙门已保送御史,拟将来一得御史,无论能自给与否,决然回家矣。(姚鼐《姚惜抱先生家书》,乾隆三十六年辛卯十一月二十八日写给伯兄的信)②乾隆三十九年,先生乞病解官,及冬十二月,遂往山东为泰山之游。(姚永朴《惜抱轩诗集训纂》卷三)③夫士处世难矣!群所退而独进,其进罪也;群所进而独退,其退亦罪也。(姚鼐《赠程鱼门序》)④余驽怯无状,又方以疾退,浮览山川景物,以消其沉忧。(姚鼐《晴雪楼记》研读探究(1)作者辞官之后,可以说是调节心情;两天一夜的攀登,跨越最难攀登的石蹬,是意志的磨练,更是为了追求理想。(2)日出,是一天中的辞旧迎新,姚鼐等待的是新年的第一轮日出,这是一年中的辞旧迎新。乾隆三十九年,在这年姚鼐告别了十多年的为官生涯。在他看来“古之君子,仕非苟焉而已,将度其志可行于时,其道可济于众”,当他认识到道不“可济于众”时,他选择了辞官,他在要寻找一种新的方式去“济众”。刚辞官的姚鼐,不远要的年千里,冒着严寒,特意来到泰山看这与众不同的日出,这日出也是姚鼐人生道路上的辞旧迎新。(3)姚鼐来到最具文化意义的泰山,迎接了与众不同的日出。这红日似乎有一种象征含义。泰山的新生的红日,化作作者心中的“光明暾”,这红日是辞官之后开启新生命的信念、信心决心和希望。暗夜和风雪之后迎来的光明和晴空。“驭气终超万物表”此时的作者心中是充满着豪迈与自信。特殊的时间、特殊的环境、特殊的泰山、那么这特殊的登山背后藏着怎样的感情呢?研读探究文言现象伍通假字须臾成五采(“采”同“彩”,色彩)多平方,少圜(“圜”同“圆”,圆形)
其级七千有余(“有”通“又”,用来连接整数和零数)古今异义横至于泰安(古义:到,到达。
今义:动词,表示达到某种程度;介词,表示另提一事。)是月丁未(古义:这,此;今义:常用作判断词)复循西谷(古义:再,又;今义:往复,重复)石苍黑色,多平方(古义:方方正正的。今义:指数是2的乘方;平方米。)戊申晦(古义:农历每月的最后一天;今义:昏暗,夜晚)文言现象一词多义当:①当其南北分者(在,在……的地方,介词)②崖限当道者(挡住,动词)③僻不当道者(面对,动词)及:①及既上(介词,等到)②皆不及往(动词,赶上)③今所经中岭及山巅(动词,到达)余:①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余始循以入/余所不至也(我,代词)/②其级七千有余(几,表示整数后不定的零数,数词)以:①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在,在……的时候)②余始循以入(同“而”,表顺承,连词)③回视日观以西峰(连接方位名词,用法同现代汉语,连词)限:①越长城之限(界限,名词)
②崖限当道者(门槛,名词)道:①道皆砌石为磴/道有天门/崖限当道者/道中迷雾冰滑/观道中石刻/僻不当道者(路,名词)②道少半(走,走路,动词)有:①其级七千有余(通“又”,用来连接整数和零数)②泰山正南面有三谷/道有天门/下有红光/亭西有岱祠/又有碧霞元君祠((有,与“无”相对,动词)文言现象一词多义阴:①其阴,济水东流(名词,山的北面,水的南面)②朝晖夕阴,气象万千(名词,阴天)③孙膑以刑徒阴见,说齐使(副词,暗中,暗地里)始:①余始循以入(动词,开始)②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副词,曾经)③寒暑易节,始一反焉(副词,才)望:①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动词,远看)②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动词,盼望)③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名词,声望,名望)
④壬戌之秋,七月既望(名词,这里指农历十五日)坐:①与子颍坐日观亭,待日出(动词,把臀部放在椅子、凳子或其他物体上,支持身体重量)
②项王则受璧,置之坐上(名词,同“座”,座位)③王曰:“何坐?”曰:“坐盗。”(动词,犯罪)④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介词,因为,由于)云:①世皆谓之天门云(语气助词,表示不大肯定的语气)②亭东自足下皆云漫(云雾,名词)日:①与子颖坐日观亭待日出(太阳,名词)②或得日,或否(阳光,名词)③是日(天,名词)漫:①亭东自足下皆云漫(弥漫,布满,动词)②其远古刻尽漫失(磨灭,动词)文言现象词类活用汶水西流(名词作状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四年度龙湖地产城市道路照明系统建设合同
- 二零二四年网络游戏运营授权合同2篇
- 二零二四年度智能化工厂改造与升级合同
- 2024年度合同履行保证担保书
- 电网占地合同(2篇)
- 大学毕业生就业协议书(2篇)
- 二零二四年度特许经营合同标的为连锁餐饮业务
- 二零二四年度医疗健康信息管理系统开发与应用合同
- 法律保证书涉及的司法解释
- 盾构劳务分包合同样本
- 二手车购买一批合同范本
- A10联盟2025届高三上学期11月段考 历史试卷 (含官方答案解析)
- 中医医疗技术手册2013普及版
- 生涯发展展示
- 错混料改善专案
- 留置针的固定方法
- 成品油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范文)
- 中国传统十八描欣赏学习课件
- (完整)新概念英语第一册单词汇总打印版(已排版),推荐文档
- 杭电软件技术基础实验报告.docx
- 护士核心能力的培养ppt课件.ppt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