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你能举出哪些有关“月”的诗词?李白《床前明月光》: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煜《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王昌龄《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李白《月下独酌》: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思乡孤寂怀人孤寂陶渊明《归园田居》: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安适你能举出哪些有关“月”的诗词?李白《床前明月光》:举头望明月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中秋咏月诗三首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中秋咏月诗三首中秋中秋咏月
中秋佳节是中国合家团聚的日子,那是不是全中国的人都能在这一天与家人团聚呢?
保家卫国的边防战士。
救死扶伤的白衣天使。
刻苦求学的莘莘学子。
浪迹天涯的海外游子。
……
由于种种原因,他们在中秋佳节不能与家人团聚,把酒言欢。自然,中秋之夜的月也就成了他们倾诉的对象。今天,我们就一起去看看不同年代的三位诗人在中秋之夜所作的咏月诗词。
咏月中秋佳节是中国合家团聚的日子,那是不是全中国十五夜望月十五夜望月作者简介:
王建(约767-约830),唐代诗人,曾任陕州司马,有《王司马集》。出身寒微。大历十年进士。曾作过县尉、县丞、司马一类的小官,又从军到边塞,晚年退居今陕西西安市。作者简介:十五夜望月王建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十五夜望月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注音与字词:栖(qī):鸟停在树上。十五夜:中秋的晚上。
地白:指月光满地。注音与字词:栖(qī):鸟停在树上。诗歌大意:庭院洒满洁白如雪的月光,树上隐栖着归巢的鸦鹊;清冷的秋露悄悄降下,润湿了馨香四溢的桂花;今夜月色分外明亮,人们都在尽情观赏;不知那恼人的秋思会落进哪户人家?诗歌大意:庭院洒满洁白如雪的月光,树上隐栖着归巢的鸦鹊;1、“地白”在文中是何意?由此你想到了谁的一句诗?2、“秋思”一词具体含义指什么?3、“不知秋思落谁家”中的“落”一词能换成“在”吗?谈谈你的理解。
答:请看课文注释③:秋天的情思,这里指怀人的思绪。答:指月光满地。《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答:一个“落”字,新颖妥帖,不同凡响,它给人以动的形象的感觉,仿佛那秋思随着银月的清辉,一齐洒落人间似的。而“在”字,就显得平淡寡味了。
1、“地白”在文中是何意?由此你想到了谁的一句诗?答:请看“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赏析这两句写景,点明了望月的时间、地点和环境,渲染了中秋望月凄清冷寂的特定气氛,把读者带进一个月明人远、意深情长的意境,为后两句抒情做了很好的铺垫作用。“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赏析这两句写请展开想象,描述一二句的画面。中秋的月光照射在庭院中,地上好像铺了一层霜雪。萧森的树阴里,鸦鹊的聒噪声逐渐消停下来,它们终于适应了皎洁月光的刺眼惊扰,先后进入了梦乡。由于夜深,秋露打湿了庭中桂花。请展开想象,描述一二句的画面。思考:诗人是通过什么方法表现他的秋思的?
诗人怅然于家人离散,因而由月宫的凄清引出了入骨的相思,然而在表现的时候,诗人却用一种委婉的疑问语气来发问。明明是自己在怀人,却说“不知秋思落谁家?”把诗人对曰怀远的情思表现的蕴藉深沉。思考:诗人怅然于家人离散,因而由月宫的凄清引出
这首诗意境很美,诗人运用形象的语言,丰美的想象,渲染了中秋望月的特定的环境气氛,把读者带进一个月明人远,思海情长的意境,加上一个唱叹有神,悠然不尽的结尾,将别离思聚的情意,表现得非常委婉动人。小结这首诗意境很美,诗人运用形象的语言,丰美的想象,渲染苏轼水调歌头苏轼水调歌头作者简介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文学家、书画家,豪放派词人。与苏洵、苏辙,并称“三苏”。曾在朝为官,后因反对王安石变法而被贬官。写作此词时,他正在山东密州,政治上不得意,与弟弟苏辙也有七年没有见面。作者简介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文学家、注音与字词:把酒:端起酒杯。把:持,握。宫阙(què):宫殿。不胜(shèng):承受不了。绮户:(qǐ)婵娟:美女之称。一说形态美好的样子,这里指月亮。琼(qióng)楼玉宇
注音与字词:把酒:端起酒杯。把:持,握。水调歌头苏轼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一、观反复朗读,体会诗歌美妙的意境水调歌头一、观反复朗读,体会诗歌美妙的意境水调歌头苏轼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二、品把握文意,品味作者真挚的情感水调歌头二、品把握文意,品味作者真挚的情感词大意皎洁的明月何时出现?我端起酒杯询问青天。不知道月中宫殿,今晚该是哪一年。我想驾着长风回到天上,又恐怕经不起那月中宫殿的高寒。月下起舞,清影随人,清冷的月宫怎比得上人间。月光转过朱红色的楼阁,贴近雕花的窗户,照着离人不能成眠。它跟人不应该有什么怨恨,为什么总是在别离时又亮又圆?人间有离别的痛苦、团聚的欢欣,月亮也会阴藏晴出,团圆残缺。这些事情自古以来难得圆全。但愿我们岁岁平安,远隔千里,共对这明月互相祝愿。词大意皎洁的明月何时出现?我端起酒杯询问青天。不知道月中宫殿水调歌头苏轼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实景虚景水调歌头实景虚景联想与想象:
甲事物想到乙事物存在
存在甲事物创造出丙事物
存在
不存在
联想: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的过程。想像:在原有形象的基础上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联想与想象:甲事物想到乙事物存在水调歌头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联想想像水调歌头联想想像1.“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一句中“何似”可理解为“怎比得上”,据此,你认为作者月下起舞之后,是羡慕天上的生活,还是感叹:清冷的月宫比不上人间。
月下起舞,清影随人,直令词人陶醉。这境遇没有月宫的高寒,却有人间的温暖。此时作者的思想由天上的幻境回到了人间现实,表现了对人间生活的赞美和热爱。1.“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一句中“何似”可理解为“怎比得
开头四句借幻想中的月宫境界,发出“明月几时有”“今夕是何年”的疑问。这问月问年连发的疑问,反映了词人对天上宫阙的向往。为什么向往月宫呢?他写这首词时正处在政治失意的时候,这首词正反映了他内心的激烈矛盾:冷漠的现实使他得不到安慰和满足,因此萌生了乘风归去、飘然高举的奇想。可是他又顾虑“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未能忘情于现实。这里,天上和人间,幻想和现实,出世与入世两方面都吸引着他,使他处在矛盾之中。月下起舞,清影随人,直令词人陶醉。这境遇没有天上的高寒,却有人间的温暖。“何似在人间”,这是词人“起舞弄清影”的感受。这时作者的思想从天上的幻境回到了地上的现实,表现了作者对人间生活的赞美和热爱。
。开头四句借幻想中的月宫境界,发出“明月几时有”2.作这首词时,苏轼正逢仕途失意,文中哪一句体现他消极遁世,幻想超脱尘世的念头?3.苏轼是一个心胸豁达、积极乐观的人,文中哪里体现他积极乐观的生活情趣?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2.作这首词时,苏轼正逢仕途失意,文中哪一句体现他消极遁世,4、哪些语句是作者对人生的感悟?你从中读出什么?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哲理:世界上不可能有永远圆满的事情,人生有欢聚,也必然有离别;这正是与月亮有圆时,也总有缺时一样,是原始自然界的规律。5、词中哪句话抒发了作者对亲人的思念和美好祝愿?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4、哪些语句是作者对人生的感悟?你从中读出什么?人有悲欢离合
在下阕的开头,诗人的心情是有些低沉,但诗人在感知到“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人月无常,自古皆然。人的悲欢离合同月的阴晴圆缺一样,两者都是自然的常理,是人生无法克服的遗憾。诗人在体会人无完人之时,顿生感悟,以理遣情,最终以积极乐观的心态发出了“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豪迈之语。
在下阕的开头,诗人的心情是有些低沉,但诗人在感
上阕写月下饮酒。由幻想超脱尘世,转化为喜爱人间生活。下阕写对月怀人。由感伤离别转而为对离人的祝福。
上阕写月下饮酒。由幻想超脱尘世,转化为喜爱人间生活。小结:小序:交代写作时间和写作缘由。2.上阕:饮酒问月-------追求美好生活。下阕:望月怀人-------探求人生哲理, 情景交融。3.主题:表达词人旷达的胸襟和对亲人 的思念。小结:三、假如你穿越时空隧道,站在东坡大师面前,你将对他说些什么?
中秋节是中国人的团圆节,与亲人多年不见,思念之情、思念之苦可想而知。你能从失意、孤独中走出,积极乐观,心胸开阔,你是好样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我衷心地祝愿你和你弟弟能早日团圆!三、假如你穿越时空隧道,站在东坡大师面前,你将对他说些什么?
1.清风带去我的祝福,明月捎走我的问候,送你一丝风儿,赠你一缕月儿,风月无边,人间有情,祝你中秋快乐!
2.许一个美好的心愿祝你快乐连连,送一份美妙的感觉祝你万事圆圆,发一条短短的信息祝你心顺甜甜。
3.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举杯邀明月,共贺中秋时。愿今夜的月光照亮您所有的梦想,衷心祝愿美梦成真!
4.身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月是故乡明,人是故乡亲。今夜月正圆,正是思乡时。祝你们兄弟早日团圆!1.清风带去我的祝福,明月捎走我的问候,送你一丝我的思念是圆的
艾青(1910——1996),现代诗人,原名蒋海澄。浙江省金华人。他的第一本诗集《大堰河》1936年在上海出版。《我的思念是圆的》,写于1983年9月21日,是作者艾青晚期的作品。由于经历了太多的飘零磨难,“文革”结束后,原本在艾青心中比较淡漠的亲情变得浓郁起来。这首诗正表达了诗人心中的感触。我的思念是圆的艾青(1910——1996),现代第一节:思念圆——月亮圆——人不圆——何时圆
结构特点:第二节:思念圆——瓜果圆——家不圆——何时圆第一节:结构特点:第二节:《我的思念是圆的》一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诗人借中秋之月表现对祖国命运的关怀,对人民幸福的期待,抒发出对祖国统一的强烈愿望。《我的思念是圆的》一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1.诗人问:“在这样的夜晚/会想起什么?”请问,你会想起什么?2.“团聚的人家是欢乐的/骨肉被分割是痛苦的”,透过这一句,你能感受到作者的内心感情吗?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人应该由不圆而圆。渴望祖国统一、亲朋团聚之情。1.诗人问:“在这样的夜晚/会想起什么?”请问,你会想起什么3.你认为“我的思念是圆的”这一句写得好吗?谈谈你的理解。3.你认为“我的思念是圆的”这一句写得好吗?谈谈你的理解。“月”的别称玉兔(著意登楼瞻玉兔,何人张幕遮银阙--辛弃疾)冰轮(玉钩定谁挂,冰轮了无辙--陆游)玉轮(玉轮轧露湿团光,鸾相逢桂香陌--李贺)桂魄(桂魄飞来光射处,冷浸一天秋碧--苏轼)蟾蜍(闽国扬帆去,蟾蜍亏复团--贾岛)
“月”的别称玉兔(著意登楼瞻玉兔,何人张幕遮银阙--辛弃疾)以月寄托相思之情,抒发思乡怀人之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合肥高新公共资源交易有限公司招聘4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3周而复始的循环 教学设计 2023-2024学年高中信息技术教科版(2020)必修1
- 第五章 第3节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2024-2025学年新教材八年级上册物理新教学设计(人教版2024)
- 第3课 中古时期的欧洲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
- 2025年华东政法大学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库完整
- 2025年扫瞄隧道显微镜项目建议书
- 2024年12月贵州省安顺市黄果树公证处公开招聘公证员笔试历年典型考题(历年真题考点)解题思路附带答案详解
- 第二章《有理数的运算》单元备课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
- 《临安春雨初霁》教学设计 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 2023-2024学年人教版高中信息技术必修一第二章第二节《算法的概念及描述》教学设计
- 统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作业设计
- 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清单和安全管理措施范文
- 中建通风与空调施工方案
- 2025届高三历史二轮复习教学计划
- 2024-2025年江苏专转本英语历年真题(含答案)
- 永磁滚筒设备操作规程
- 大班科学活动小实验
-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检测技术规程
- 装修合同违约解除通知书
- 湖南财政经济学院《中国文化史》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新版)六西格玛绿带认证考试复习题库(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