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ppt课件统编版_第1页
高中历史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ppt课件统编版_第2页
高中历史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ppt课件统编版_第3页
高中历史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ppt课件统编版_第4页
高中历史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ppt课件统编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5课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高中历史人教版统编必修上册第15课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课件高中历史人教版统编必修上册第15课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课件第15课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高中历史人教版统编必修上册1阅读教材,回答:中国的“领先”,得益于经济发展的哪些表现?清·徐扬《盛世滋生图》(局部)高中历史人教版统编必修上册第15课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课件高中历史人教版统编必修上册第15课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课件阅读教材,回答:中国的“领先”,得益于经济发展的哪些表现?清2农业手工业商业(1)新物种输入,大幅度提高了粮食总产量(玉米、甘薯)(2)农业的多种经营日益兴盛,经济作物品种繁多(谭晓其人)新的经营方式:开设工场,使用自由雇佣劳动进行生产。①白银大量流入中国,促进了贸易发展和商业资本集聚②地域性商人群体出现,如徽商和晋商。③工商业市镇兴起,成为地区贸易网络的核心。“中国占有了世界白银产量的四分之一至三分之一”、“整个世界经济秩序当时名副其实的是以中国为中心的。”——美国学者弗兰克明至清中叶的社会经济发展表现

“吴民生齿最繁,恒产绝少,家杼轴而户纂组,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相依为命久矣...”——《明神宗实录》乾隆三十年,仅苏州一地就有山西商人经营的钱庄81家。——《明清苏州工商业碑刻集》高中历史人教版统编必修上册第15课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课件高中历史人教版统编必修上册第15课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课件农业手工业商业(1)新物种输入,大幅度提高了粮食总产量(玉米3经济的发展与局限——繁荣与危机繁荣下暗藏的危机此时的中国与世界高中历史人教版统编必修上册第15课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课件高中历史人教版统编必修上册第15课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课件经济的发展与局限——繁荣与危机繁荣下暗藏的危机此时的中国与世4思想领域的新变化——追求自由、反对专制1.陆王心学:王守仁“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致良知”“知行合一”评价:强调主观能动性,激励人们奋发立志;而以自己的内心为准则,又隐含一定的平等和叛逆色彩。“心自然会知,见父自然知孝,见兄自然知弟,见孺子入井自然知恻隐,此便是良知,不假外求。”“身之主宰便是心,心之所发便是意,意之本体便是知,意之所在便是物。如意在于事亲,即事亲便是一物;意在于事君,即事君便是一物;意在于仁人爱物,即仁人爱物便是一物;意在于视听言动,即视听言动便是一物。所以某说无心外之理,无心外之物”“。高中历史人教版统编必修上册第15课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课件高中历史人教版统编必修上册第15课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课件思想领域的新变化——追求自由、反对专制1.陆王心学:王守仁“5思想领域的新变化——追求自由、反对专制李贽:离经叛道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故未尝有是非耳。——《藏书》世间种种,皆衣与饭类耳。…追求物质享受乃是“秉赋之自然”“谓圣人不欲富贵,未之有也”。李贽说:“有好女子便立家,何必男儿?”并赞扬卓文君私奔再嫁司马相如“正获身,非失身”,“当大喜,何耻为?”称赞武则天是“政由己出,明察善断”的圣后。提倡个性自由,蔑视权威和教条,否定传统伦理道德标准高中历史人教版统编必修上册第15课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课件高中历史人教版统编必修上册第15课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课件思想领域的新变化——追求自由、反对专制李贽:离经叛道提倡个性6思想领域的新变化——追求自由、反对专制明末清初:早期启蒙思想黄宗羲

顾炎武王夫之共同之处:批判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1)黄宗羲:严厉抨击君主专制制度,反对重农抑商,提出“工商皆本”。(2)顾炎武:经世致用“天下兴亡,匹夫有责”(3)王夫之:朴素的辩证法思想高中历史人教版统编必修上册第15课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课件高中历史人教版统编必修上册第15课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课件思想领域的新变化——追求自由、反对专制明末清初:早期启蒙思想7思想领域的新变化——追求自由、反对专制【思考】结合时代背景,分析明清思想领域出现新变化的原因及影响经济层面:商品经济繁荣,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并缓慢发展阶级层面:市民阶层壮大,个性解放诉求强烈思想层面:理学僵化,知识界空疏学风,因循守旧政治层面:封建专制统治不断强化,压抑人性影响:是对儒学的批判继承;有利于人性解放;一定程度上冲击了封建专制思想,带有一定的启蒙作用。但由于所处的时代背景及自身缺陷,并未成为社会主流思想高中历史人教版统编必修上册第15课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课件高中历史人教版统编必修上册第15课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课件思想领域的新变化——追求自由、反对专制【思考】结合时代背景,8小说与戏曲——人性解放的诉求作者作品特征小说元末明初施耐庵《水浒传》长篇白话小说章回体元末明初罗贯中《三国志通俗演义》明吴承恩《西游记》神话小说清吴敬梓《儒林外史》讽刺小说清曹雪芹《红楼梦》古典现实主义文学戏曲汤显祖《牡丹亭》追求爱情传奇剧本孔尚任《桃花扇》现实历史剧

晚明以来,一方面是充斥于正史、方志中无数贞节烈女的事迹,另一方面,却涌现了大量以情欲为主题的市井小说,专以叙床第之事为能事,这正反应了晚明男女关系渐趋松弛,人性觉醒,世风为之一巨变。——葛剑雄高中历史人教版统编必修上册第15课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课件高中历史人教版统编必修上册第15课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课件小说与戏曲——人性解放的诉求作者作品特征小说元末明初施耐庵9史料明清之际的文学继承了宋代风俗文化的特点,明代的《宝剑记》《浣纱记》等,充斥着愤世、怨世情绪。汤显祖《牡丹亭》的主人公杜丽娘是追求美满爱情、大胆冲破封建礼教的叛逆者。清代的《聊斋志异》《儒林外史》是讽刺巨著;《红楼梦》是古代小说的最高峰。——冯天瑜《中国文化史》根据史料,归纳明清之际文学作品内容方面的主要特征并探究其原因。(1)特征:反对封建传统,提倡个性解放;讽刺社会现实;批判封建专制。(2)原因:封建专制空前强化,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出现,明清时期出现了反传统的进步思想。高中历史人教版统编必修上册第15课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课件高中历史人教版统编必修上册第15课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课件史料明清之际的文学继承了宋代风俗文化的特点,明代的《宝剑记10科技——传统科技的大总结《本草纲目》《农政全书》《天工开物》《徐霞客游记》高中历史人教版统编必修上册第15课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课件高中历史人教版统编必修上册第15课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课件科技——传统科技的大总结《本草纲目》《农政全书》《天工开物》11明清之际的西学东渐与中学西传:材料明清之际,我国和欧洲的文化交往出现了前所未有的进展,形成了中西文化交流的第一次高潮。在这次交流中,天主教传教士尤其是耶稣会士充当了桥梁和纽带。一方面,为了传教的需要,他们将西方的科学文化知识传入中国,使中国知识界对“西学”有了初步的了解和认识;另一方面,他们又通过传递书信和翻译中国典籍等方式,把中国悠久灿烂的文化介绍给欧洲,使欧洲出现了“中国热”。

——摘编自林延清《试论明清之际中西文化交流的分期、特点和历史作用》

明清时期尽管实行海禁政策,但是新航路开辟和中国传统文化的自身魅力,使得东西方之间形成了文化交往,文明交流的第一次高潮。高中历史人教版统编必修上册第15课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课件高中历史人教版统编必修上册第15课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课件明清之际的西学东渐与中学西传:高中历史人教版统编必修上册第12阅读下列图与表中的中国古代科技发明占世界比重趋势图:年代科技发明(件)中国世界其他国家项目数百分比项目数百分比公元1~400年452862%1738%公元401~1000年453271%1329%公元1001~1500年673857%2943%公元1501~1840年472194%45396%请回答:依据材料说明中国古代科技发明占世界比重的变化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变化的历史原因。高中历史人教版统编必修上册第15课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课件高中历史人教版统编必修上册第15课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课件阅读下列图与表中的中国古代科技发明占世界比重趋势图:年代科技13

特点:秦汉至明朝前朝,中国科技发明一直领先于世界其他国家;明朝中期以后至鸦片战争前,中国科技发明落后于世界其他国家。

原因:明朝中后期以后,封建制度渐趋衰落;君主专制主义钳制了思想文化事业的发展;实行闭关锁国的政策,中国开始落后于世界历史发展潮流;西方国家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确立了先进的资本主义制度,理性主义确立,促进了科技的迅猛发展。高中历史人教版统编必修上册第15课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课件高中历史人教版统编必修上册第15课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课件特点:秦汉至明朝前朝,中国科技发明一直领先于世界其他国家14

在一个发生全球规模的革命性变化的时代里,安逸自在、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