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藏物害虫综合治理策略-害虫综合治理(IPM)_第1页
储藏物害虫综合治理策略-害虫综合治理(IPM)_第2页
储藏物害虫综合治理策略-害虫综合治理(IPM)_第3页
储藏物害虫综合治理策略-害虫综合治理(IPM)_第4页
储藏物害虫综合治理策略-害虫综合治理(IPM)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储粮害虫综合治理策略一、害虫防治发展情况我国自古就将虫害与旱、涝并列为三大自然灾害,最早关于治虫问题的文字记载已有3000多年。在有机合成农药问世以前,害虫防治主要是自然防治和农业防治,储藏物害虫防治也是物理机械防治为主。20世纪40年代前后以DDT的发明和使用为标志,开始了害虫防治的有机农药阶段。随后人们又陆续合成了多种有机磷制剂和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第一节现代害虫防治策略提出的背景一、害虫防治发展情况有机农药杀虫效率高,但是随着不断使用出现了新的问题:一是随着有机农药的使用使害虫出现了抗药性;二是新的杀虫剂对人有害,并且能够保持很长时间,造成环境污染;三是杀虫剂杀死了害虫,同时也杀死了害虫的天敌,使害虫在一段时间后又大量发生,比原来更多;四是杀虫剂的使用使原先危害不严重的害虫上升为主要害虫,也是由于天敌被杀死的原因。第一节现代害虫防治策略提出的背景二、“3R”问题与防治策略的提出“3R”问题:

1、害虫抗性(resistance)2、药剂残留(residue)

3、再增猖獗(resurgence)害虫防治策略:

1、害虫综合治理(IPM):根据生态学的原理和经济学的原则,选取最优化的技术组配方案,把害虫的种群数量较长时间地控制在经济危害水平以下,获取最佳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2、全部种群治理(TPM):大面积彻底消灭一种害虫

3、大面积种群治理(APM):前两种策略的综合第一节现代害虫防治策略提出的背景一、IPM的概念IPM是1966年在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及国际生物防治组织(IOBC)联合召开的会议上提出的,当时使用的名称是害虫综合防治(IntegratedPestControl,简称IPC),其定义为:“害虫综合防治是一套害虫治理系统,这个系统考虑到害虫的种群动态及其有关环境,利用所有适当的方法与技术,以尽可能互相配合的方式,来维持害虫种群达到这样一个水平,即低于引起经济危害的水平”。1972年在美国的环境质量会议(CEQ)上改为IPM(Integratedpestmanagement),其含义相同。第二节害虫综合治理(IPM)一、IPM的概念从系统科学的观点出发,可将害虫综合治理的含义概括如下:“害虫综合治理是根据生态学的原理和经济学的原则,选取最优化的技术组配方案,把害虫的种群数量较长时间地控制在经济危害水平以下,以获取最佳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第二节害虫综合治理(IPM)二、IPM的特点IPM有以下几个特点:①不仅考虑防治的经济效益,还要考虑生态效益(生态平衡)及社会效益;②把害虫作为生态系统中一个组分,通过调节及控制生态系统中各个组分来达到控制害虫种群数量的目的;③容忍哲学。即允许少量不造成经济危害的害虫存在,不要求彻底消灭害虫;④各种防治方法的协调配合,而各种防治方法又必须与自然控制因素相协调。第二节害虫综合治理(IPM)

第二节害虫综合治理(IPM)(一)经济危害水平经济阈值也是一个害虫密度,在此密度时应实施防治,以防止害虫种群数量超过经济危害水平,造成损失。经济阀值就是在经济危害水平的基础上加上适当的保险系数,即稍低于经济危害水平。因此,这是一个报警水平,此时进行防治,费用一定小于收益。如果达到经济危害水平再去防治,费用就会超过收益。实际上,要精确地确定经济阈值还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索,还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第二节害虫综合治理(IPM)(二)对经济危害水平的解释经济危害水平有两种解释:一种是“能造成经济损失的害虫最低种群密度”,达到这一水平时,已经造成危害。因此不能允许害虫种群达到这个数量;另一种解释为“一个临界的害虫密度,在这个密度时实施人工防治的成本刚好等于由于防治而得到的经济效益。”第二节害虫综合治理(IPM)(二)对经济危害水平的解释根据经济危害水平的第一种解释,储藏物害虫的经济阈值应为零,因为只要储藏物中有一头害虫存在就会造成储藏物的损失。这与农业害虫不同,因为在作物上有少量的害虫存在并不一定会造成损失(如减产)。对于储粮害虫,IPM的容忍哲学的防治策略是否合适有不同见解。一方面,因消费者对于粮食的要求是没有一个害虫;另一方面,由于粮仓害虫的自然控制因素极弱,不可能完全依赖天敌来控制残存的害虫,这似乎也就不需要容忍少量害虫的存在来维持自然控制。因此多数人认为这个观点不适用于储粮害虫。第二节害虫综合治理(IPM)(二)对经济危害水平的解释为了研究分析害虫在生态系统中的地位,确定其是否有害,还要考虑害虫的平衡位置。所谓平衡位置就是在自然条件下,害虫较长时间内的平均种群密度。根据害虫的经济危害水平、经济阈值和平衡位置的分析,可以把生态系统中的害虫划分为4类:第一类是平衡位置长期处在经济危害水平以上的;第二类是平衡位置通常处在经济阈值附近的,这两类均划为主要害虫第三类是平衡位置有时达到经济阈值的,称为偶发性害虫;第四类是平衡位置长期处在经济阈值以下的,称为潜在害虫,后两类划为次要害虫。第二节害虫综合治理(IPM)(二)对经济危害水平的解释第二节害虫综合治理(IPM)(二)对经济危害水平的解释储粮生态可以说是一个半封闭状态的生态环境,与其他开放的大田生态系统一样,有一定的物质、能量转换和信息传递,但它具有较强的相对稳定性和一定条件下的可人为控制性。在开放的生态中,由于能量、物质、信息交流频繁,很难控制某一规定区域达到无虫状态,而在储粮生态环境中在许多情况下可以通过某些因素的控制,做到零害虫密度是有可能的。如有效调节环境内气体组分、有效的物理机械处理、成功的熏蒸杀虫等。第二节害虫综合治理(IPM)(二)对经济危害水平的解释储粮中无害虫时其防治经济阈值也就无从谈起。当储粮中有少量害虫存在时,其直接的危害造成的损失与采取措施防治的成本相比通常是很小的,即如单从经济平衡的角度考虑,会允许有较大的害虫密度时才需要采取防治措施。但粮食是特殊的商品,因害虫存在还会造成粮食品质的下降、污染,以及因商品信誉而造成间接的但可能是更大的损失。所以,储粮害虫防治中,当害虫有少量存在时就要根据综合情况加以分析将要在什么时候进行有效防治,而不是其依其种群发生到较高密度的经济平衡点时再去治理。第二节害虫综合治理(IPM)四、TPM和APM简介(一)全部种群治理(TPM)这个策略是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在释放不育性雄虫防治害虫试验成功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它以“消灭哲学”为基础,主张在大面积上彻底消灭一种害虫。IPM与TPM的区别:1.“容忍哲学”与“消灭哲学”的差别。2.对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及生态效益的着重点不同。3.对生物防治及化学防治(以及物理防治)的看法不同。IPM的支持者因为着重自然控制因子,不主张用化学防治法及物理防治法。第二节害虫综合治理(IPM)四、TPM和APM简介(二)大面积种群治理(APM)20世纪80年代初,害虫防治中的化学防治法有了很大的改进,基本上能防止杀虫药剂产生不良的副作用,残毒及影响自然种群等问题都逐渐得到了部分解决。在这时期,TPM显示出对多数害虫还不适用,因为还没有有效地彻底消灭害虫的方法。所以,IPM和TPM都必须做相应的改变。就在这个时期,提出了一个新的害虫防治策略,它综合了以上两个策略叫做大面积种群治理(APM)。提出的根据是IPM和TPM策略都有其优缺点,可以综合考虑,成为一个更实用的防治策略。第二节害虫综合治理(IPM)四、TPM和APM简介(二)大面积种群治理(APM)APM既主张用生态学原则指导害虫防治,也同意用系统分析法决定经济阀值,作出防治决策。因此,在这些方面它与害虫综合治理是相同的。但是在防治的哲学基础方面,它却是主张消灭哲学,它承认目前对多数农作物害虫,彻底消灭还不易做到或不可能,因此它提出的是尽量消灭害虫。当达到经济阈值时要防治,而防治要尽量彻底,也就是不仅要求害虫数量达到不危害水平,而且要尽量做到尽可能地彻底消灭。第二节害虫综合治理(IPM)(二)大面积种群治理(APM)对于储藏物害虫来说,APM这一新策略似乎更为实用。要应用生态学原则来防治害虫,在决定是否防治及如何防治时,要应用系统分析法来确定经济阈值及作出决策的选择。但是,在防治时要尽量消灭害虫,减少危害,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从上面的讨论中已经可以看出,对于储粮害虫的防治,用这一策略是最为合适的。最后必须指出,害虫防治的历史经历了许多阶段,新策略的提出往往是由于新的防虫技术的发现。反过来,策略的改变也促使防虫技术的改变。害虫综合治理这一策略的提出推动了生物防治法及抗虫品种等非化学防治法的发展,因此,防治策略及方法是相互影响的,但新技术的发展是更主要的因索,随着新技术的发展,相信将来的防治策略还会有相应的改变。第二节害虫综合治理(IPM)一、保粮方针我国现行的保粮方针是“以防为主,综合防治”。在储粮害虫防治上,防和治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二者相互依存、相互补充,绝不是孤立的和对立的。防是主动的、积极的,无虫时防感染,有虫时防扩散。因此、割断虫源、杜绝害虫的传播途径和防治害虫感染是储粮害虫防治的根本。第三节保粮方针和防治原则一、保粮方针综合防治就是不能单独依赖某一种防治方法,同时应考虑储粮生态系统的各个因素,采取各种防治技术的最佳组配方案,尽可能地将害虫彻底消灭,取得最佳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储粮害虫的综合防治措施由害虫的预防、害虫的检测和害虫的除治三大部分构成。第三节保粮方针和防治原则二、防治原则储粮害虫的防治原则是“安全、经济、有效”。安全是采取任何一种防治手段的前提。首先是对人员的安全,防治措施的实施过程中及实施以后必须对人身是安全的,即不会对人类健康产生有害的影响。如采用化学药剂防治,在施药过程中必须有可采用的、有效的安全防护措施。另外,防治措施必须对防护对象是安全的,即不会产生药害或影响产品的品质。最后,防治措施对环境也必须是安全的,不能造成环境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