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物质的组成、性质及分类课件_第1页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物质的组成、性质及分类课件_第2页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物质的组成、性质及分类课件_第3页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物质的组成、性质及分类课件_第4页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物质的组成、性质及分类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单元2化学物质及其变化2021届高考第一轮复习单元2化学物质及其变化2021届高考第一轮复习

目录主题1物质的组成、性质及分类目录主题1物质的组成、性质及分类1.物质的组成(1)宏观上,物质由元素组成。(2)微观上,物质由分子、原子或离子构成。考点一物质的组成与分类1.物质的组成考点一物质的组成与分类(3)常见物质的构成

①分子:大多数非金属单质、气态氢化物、大多数非金属氧化物、酸、少数盐以及大多数有机物。

②原子:晶体硅、硼、金刚石、二氧化硅、碳化硅、氮化硅等。

③离子:活泼金属与非金属形成的离子化合物、强碱、大多数盐以及金属氧化物。

2.物质的分类方法

简单分类法——树状分类法和交叉分类法(3)常见物质的构成

①分子:大多数非金属单质、气态氢化物、(1)分类标准是对物质进行正确分类的关键(1)分类标准是对物质进行正确分类的关键(2)树状分类法在无机化合物分类中的应用(2)树状分类法在无机化合物分类中的应用(3)交叉分类法

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对同一事物进行分类的一种分类方法。如:(3)交叉分类法

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对同一事物进行分类的一种【特别提醒】

1.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但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如Mn2O7为酸性氧化物,Al2O3为两性氧化物。

2.酸性氧化物不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如Mn2O7;非金属氧化物也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如CO、NO。

3.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不一定都能与水反应生成相应的酸、碱,如SiO2、Fe2O3。

4.常见混合物:(1)气体混合物:空气、水煤气(CO和H2)、爆鸣气(H2和O2)、天然气(主要成分是CH4)、焦炉气(主要成分是H2和CH4)、高炉煤气、石油气、裂解气。

【特别提醒】

1.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但金属氧化物不(2)液体混合物:氨水、氯水、王水、天然水、硬水、软水、水玻璃、福尔马林、浓硫酸、盐酸、汽油、植物油。

(3)固体混合物:大理石、碱石灰、漂白粉、高分子化合物、玻璃、水泥、合金、铝热剂。

注意:①分子式为C5H10的物质可能是纯净物也可能是混合物。

②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不一定是纯净物,也可能是混合物,如O2和O3,金刚石和石墨。

③结晶水合物属于纯净物,如CuSO4·5H2O、KAl(SO4)2·12H2O等物质。

④同位素形成的组成相同的单质(或化合物)是纯净物,如H2与D2、H2O与D2O。

⑤酸属于“几元酸”是依据一个酸分子最多能电离出几个H+而不是酸所含的氢原子数目来划分的,如次磷酸H3PO2为一元酸,CH3COOH分子中有4个氢原子,但属于一元酸。(2)液体混合物:氨水、氯水、王水、天然水、硬水、软水、水玻1.正误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某物质经科学测定只含有一种元素,不可以断定该物质一定是纯净物。(

)

(2)能与酸反应的氧化物,一定是碱性氧化物。(

)

(3)氯化铵、次氯酸都属于强电解质。(

)

(4)金属氧化物均为碱性氧化物。(

)

(5)纯碱属于碱,硫酸氢钠、碳酸氢钠属于酸式盐。(

)

(6)SiO2既能和NaOH溶液反应又能和氢氟酸反应,所以是两性氧化物。(

)

(7)纤维素、合成纤维、塑料等高分子化合物均为混合物。(

)

(8)已知NaH2PO2是正盐,其水溶液呈碱性,则H3PO2属于三元弱酸。(

)

√×××××××1.正误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某物2.下列物质属于非电解质的是(

)。

A.乙醇 B.液氯 C.醋酸 D.碳酸钠【解析】乙醇是非电解质,A项正确;液氯是单质,既不属于电解质,也不属于非电解质,B项错误;醋酸属于酸,是电解质,C项错误;碳酸钠属于盐,是电解质,D项错误。A2.下列物质属于非电解质的是()。

3.下列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

)。C3.下列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C

【解析】A项,Na2CO3属于盐,NaOH属于碱,SO2属于酸性氧化物;B项,NO属于不成盐氧化物;D项,Na2O2不是碱性氧化物。

【解析】A项,Na2CO3属于盐,NaOH属于碱,SO2

4.分类法是一种简单易行的科学方法。某同学用如表所示的形式对物质进行分类,其中分类正确的是(

)。

A.①② B.④⑤⑥C.②③④⑥ D.①⑤⑥

C4.分类法是一种简单易行的科学方法。某同学用如表所示的形式

【解析】①中,石灰石不具备吸水性,不能作干燥剂;⑤中,过氧化钠不是碱性氧化物,氧化铝是两性氧化物。

【解析】①中,石灰石不具备吸水性,不能作干燥剂;⑤中,过氧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物质的组成、性质及分类课件考点二物质的性质与变化1.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与联系考点二物质的性质与变化1.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与联系2.物质变化过程中的“三馏”“四色”“五解”和“十七化”2.物质变化过程中的“三馏”“四色”“五解”和“十七化”【特别提醒】

①化学变化:同素异形体之间的相互转化、CuSO4·5H2O的脱水、蛋白质变性、电解质溶液导电、浓硫酸脱水、煤的气化和液化。

②物理变化:金属导电、盐析、活性炭吸附、渗析。

③爆炸有的是由化学变化引起的,有的是由物理变化引起的。【特别提醒】

①化学变化:同素异形体之间的相互转化、CuSO3.化学反应的分类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有无离子参与有无电子转移可逆反应不可逆反应吸热反应放热反应3.化学反应的分类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有无离有1.正误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发生了颜色变化的过程一定是化学变化。(

)

(2)有化学键被破坏的变化一定属于化学变化。(

)

(3)用铂丝蘸取Na2SO4、Na2CO3、NaCl溶液进行焰色反应,是化学变化。(

)

(4)232Th转化成233U是化学变化。(

)

(5)Na2CO3·10H2O的风化属于物理变化。(

)

(6)从海水中提取物质都必须通过化学反应才能实现。(

)

(7)用鸡蛋壳膜和蒸馏水除去淀粉胶体中的食盐不涉及化学变化。(

)

(8)碘的升华、煤的液化和气化都是物质的状态发生改变,都属于物理变化。(

)

(9)电离、电解均有新物质生成,所以它们均是化学变化。(

)××××××××√1.正误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发生2.下列诗句或谚语可能与化学现象有关,其中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水乳交融,火上浇油”前者包含物理变化,而后者包含化学变化

B.“落汤螃蟹着红袍”肯定发生了化学变化

C.“滴水石穿,绳锯木断”不包含化学变化

D.“看似风平浪静,实则暗流涌动”形象地描述了溶解平衡的状态

C【解析】C项,“滴水石穿”涉及反应CaCO3+CO2+H2OCa(HCO3)2,生成的Ca(HCO3)2可溶于水,包含了化学变化。2.下列诗句或谚语可能与化学现象有关,其中说法不正确的是(3.《中国诗词大会》不仅弘扬了中华传统文化,还蕴含着许多化学知识。下列诗句分析正确的是(

)。

A.于谦的诗句“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大理石变为石灰的过程涉及了氧化还原反应

B.刘禹锡的诗句“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说明金的化学性质稳定,在自然界中常以单质形式存在

C.赵孟頫的诗句“纷纷灿烂如星陨,霍霍喧逐似火攻。”灿烂美丽的烟花

是某些金属的焰色反应,属于化学变化

D.龚自珍的诗句“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落红化作春泥没

有发生化学反应B3.《中国诗词大会》不仅弘扬了中华传统文化,还蕴含着许多化学【解析】大理石的主要成分为碳酸钙,碳酸钙分解为氧化钙和二氧化碳的过程中所有元素的化合价都没有变化,没有涉及氧化还原反应,A项错误;淘金要经过无数次过滤,虽然辛苦,但只有淘尽了泥沙,才会露出闪亮的黄金,说明金的化学性质稳定,在自然界中常以单质形式存在,B项正确;焰色反应是元素的性质,属于物理变化,C项错误;营腐生生活的细菌、真菌系微生物把凋谢的花分解成二氧化碳、水、无机盐,变成“春泥”被植物吸收利用,发生了化学反应,D项错误。【解析】大理石的主要成分为碳酸钙,碳酸钙分解为氧化钙和二氧化4.(2019年安徽高三开学考试)某合作学习小组讨论辨析:

①氯化钠固体和氯化氢气体都不导电是因为二者都不存在离子

②碳酸钠、氢氧化钡、氯化铵都属于离子化合物

③醋酸、烧碱和过氧化钠分别属于酸、碱和碱性氧化物

④氨气、水和硫酸钡分别属于非电解质、弱电解质和强电解质

⑤碳酸钠晶体在空气中风化是化学变化,硫酸铜晶体溶于水是物理变化

⑥用玻璃棒蘸取溶液进行焰色反应,火焰呈黄色说明溶液中含有Na+

上述说法正确的是(

)。

A.①④⑤⑥ B.②③⑥C.②③④⑤ D.②④⑤D4.(2019年安徽高三开学考试)某合作学习小组讨论辨析:

【解析】①氯化钠固体不能导电是因为其中的离子不能自由移动,错误;②碳酸钠、氢氧化钡、氯化铵都是由离子构成的,都含有离子键,都属于离子化合物,正确;③过氧化钠与酸反应除了生成盐和水外还生成氧气,不是碱性氧化物,错误;④氨气不能电离,属于非电解质,水和硫酸钡是电解质,但水难电离,是弱电解质,硫酸钡在水中溶解的部分完全电离,所以是强电解质,正确;⑤风化失去结晶水是化学变化,硫酸铜晶体溶于水没有新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正确;⑥焰色反应为元素的性质,Na的焰色为黄色,玻璃棒含硅酸钠,则火焰呈黄色,不能说明该溶液中含有Na+,错误。【解析】①氯化钠固体不能导电是因为其中的离子不能自由移动,错

考点三分散系胶体

1.分散系

(1)概念:把一种(或多种)物质分散在另一种(或多种)物质中所得到的体系。

(2)分类

根据分散质粒子的①

将分散系分为溶液、浊液和②

,可用下图直观地表示。直径大小胶体

2.三种分散系比较

<1nm1~100nm>100nm能能不能2.三种分散系比较

<1nm1~100nm>100n3.胶体及其性质

(1)常见的胶体:烟、云、雾、AgI水溶胶、烟水晶、有色玻璃等。

(2)胶体的性质

a.丁达尔效应:当一束光通过胶体时,形成一条⑨

,这是胶体粒子对光线散射形成的。丁达尔效应是区别溶液和胶体的一种常用物理方法。

b.介稳性:胶体的稳定性介于溶液与浊液之间,在一定条件下能稳定存在,属于介稳体系,但改变条件就有可能发生聚沉。

c.聚沉:加热、加入电解质或加入与胶体粒子带相反电荷的胶体粒子等均能使胶体粒子聚集成为较大的颗粒,从而形成⑩

从分散剂中析出。光亮的“通路”沉淀3.胶体及其性质

(1)常见的胶体:烟、云、雾、AgI水溶胶4.Fe(OH)3胶体的制备

向沸水中逐滴加入

,继续煮沸至液体呈

,停止加热,即制得Fe(OH)3胶体,化学方程式为

FeCl3饱和溶液红褐色FeCl3+3H2OFe(OH)3(胶体)+3HCl4.Fe(OH)3胶体的制备

向沸水中逐滴加入【特别提醒】

1.利用丁达尔效应可以快速鉴别溶液与胶体,但胶体区别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特征是胶体粒子的直径介于1~100nm之间。

2.胶体不带电荷,胶体粒子(分散质)可能带电荷,但淀粉胶体的胶体粒子不带电荷。

3.制备Fe(OH)3胶体时,不能用自来水,不能搅拌,加热至溶液呈红褐色后停止加热。【特别提醒】

1.利用丁达尔效应可以快速鉴别溶液与胶体,但胶正误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直径介于1~100nm之间的微粒称为胶体。(

)

(2)利用丁达尔效应可以区别溶液与胶体。(

)

(3)溶液是电中性的,胶体是带电的。(

)

(4)盐卤可用于制豆腐,利用的是胶体聚沉的原理。(

)

(5)胶体不一定呈液态,胶体的丁达尔效应属于物理变化。(

)

(6)明矾与水反应生成的Al(OH)3胶体能吸附水中悬浮物,可用于水的净化。(

)

(7)雾是气溶胶,在阳光下可观察到丁达尔效应。(

)

(8)“钴酞菁”分子(直径为1.3×10-9m)在水中形成的分散系能产生丁达尔效应。(

)

(9)用激光笔照射鸡蛋清溶液,侧面可观察到光亮的“通路”。(

)

(10)胶体中的分散质微粒能透过滤纸,但不能透过半透膜,因此可用过滤的方法分离胶体和浊液,用渗析的方法分离胶体和溶液中的分散质。(

)××√√√√√√√√正误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直径介于2.下列事实与胶体性质无关的是

(填序号)。

①土壤中离子的吸附和交换过程,有保肥作用

②将植物油倒入水中用力搅拌形成油水混合物

③一束平行光线射入蛋白质溶液里,从侧面可以看到一条光亮的“通路”

④由肾功能衰竭等疾病引起的血液中毒,可利用血液透析进行治疗

⑤水泥厂和冶金厂常用高压直流电除去大量烟尘,减少对空气的污染

⑥明矾和FeCl3可用作净水剂

⑦O3、H2O2均可用于水的杀菌②⑦2.下列事实与胶体性质无关的是(填序号)。

①土壤【解析】①土壤胶体中的胶粒带有电荷,对离子有吸附和交换作用,可起到保肥的效果;②植物油倒入水中用力搅拌形成的油水混合物属于乳浊液,静置后分层,油层在水层的上面,可以用分液的方法分离;③蛋白质溶液属于胶体,可产生丁达尔效应;④血液透析的原理是利用渗析净化血液胶体;⑤静电除尘的原理是电泳现象;⑥明矾、FeCl3净水的原理是生成胶体,胶体吸附杂质而净水;⑦O3、H2O2用于水的杀菌,是利用其强氧化性氧化细菌蛋白质。【解析】①土壤胶体中的胶粒带有电荷,对离子有吸附和交换作用,3.下列关于胶体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雾、豆浆、淀粉溶液均属于胶体

B.胶体、溶液和浊液这三种分散系的根本区别是分散质粒子直径的大小不同

C.胶体粒子不能透过滤纸

D.向25mL沸水中逐滴加入2mLFeCl3饱和溶液,继续煮沸可得Fe(OH)3胶体C3.下列关于胶体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雾、豆浆、淀4.(2019年安徽高三开学考试)免疫胶体金技术可用于甲型和乙型流感病毒的快速免疫筛查。胶体金可由氯金酸(HAuCl4)溶液和柠檬酸三钠溶液反应制得。在一定条件下,胶体金可与蛋白质分子的正电荷基团牢固结合,然后抗原-抗体结合形成免疫复合物,使得胶体金富集,颗粒团聚,发生颜色变化,观察显色效果。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胶体金带负电荷

B.不可用滤纸过滤分离出胶体金

C.制备胶体金过程中氯金酸被还原

D.免疫筛查(显色)过程中胶体金存在化学变化B4.(2019年安徽高三开学考试)免疫胶体金技术可用于甲型和【解析】胶体金可与蛋白质分子的正电荷基团牢固结合,使得胶体金富集,颗粒团聚,说明胶体金带负电荷,A项正确;胶体金富集,颗粒团聚,得到沉淀,可用滤纸过滤分离,B项错误;在HAuCl4中,Au为+3价,制得的胶体金中Au为0价,化合价降低,被还原,C项正确;由于有新物质产生,所以免疫筛查(显色)过程中胶体金存在化学变化,D项正确。【解析】胶体金可与蛋白质分子的正电荷基团牢固结合,使得胶体金1.胶体粒子一般是离子、分子或难溶物的聚集体,但有些高分子化合物,如淀粉、蛋白质,其分子非常大,其相对分子质量通常为几万、几十万甚至上百万、上千万,因此一个分子就是一个胶体粒子,它们的溶液是胶体。

2.胶体具有介稳性的主要原因是胶体粒子可以通过吸附而带有电荷,且同种胶体粒子的电性相同。

3.在Fe(OH)3胶体中,Fe(OH)3胶体粒子的数目要远远小于原FeCl3溶液中Fe3+的数目。1.胶体粒子一般是离子、分子或难溶物的聚集体,但有些高分子化4.掌握净水剂及其作用原理

胶体粒子的直径在1~100nm之间,它决定了胶体粒子具有较大的表面积、很强的吸附力,在水中能吸附悬浮物形成沉淀,从而达到净化水的目的,这就是胶体净水的原理。能在水中自然形成胶体,并且对水质无明显副作用的物质有KAl(SO4)2·12H2O、FeCl3·6H2O等,这样的物质被称为净水剂,其形成胶体的化学原理分别是Al3+、Fe3+发生水解反应生成Al(OH)3胶体、Fe(OH)3胶体。

4.掌握净水剂及其作用原理

胶体粒子的直径在1~100nm命题一物质的组成与分类C1.(2019年浙江4月选考,1)下列属于碱的是(

)。A.C2H5OH B.Na2CO3C.Ca(OH)2 D.Cu2(OH)2CO3【解析】A项,C2H5OH是有机物;B项,Na2CO3属于无机盐;C项,Ca(OH)2是二元强碱;D项,Cu2(OH)2CO3是碱式盐。命题一物质的组成与分类C1.(2019年浙江4月选考,2.(2019年北京理综,6)下列我国科研成果所涉及材料中,主要成分为同主族元素形成的无机非金属材料的是(

)。A2.(2019年北京理综,6)下列我国科研成果所涉及材料中,【解析】SiC中C和Si位于同一主族,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聚氨酯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碳包覆银纳米线中,Ag为金属;钛合金属于合金。

【点评】本题通过对生活中常见化学物质成分的辨别,考查了考生接受、吸收、整合化学信息的能力,认识化学知识对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生活需要具有重要作用,体现了宏观辨识、微观探析以及社会责任等学科核心素养。【解析】SiC中C和Si位于同一主族,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聚3.(2017年全国Ⅱ卷,7)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糖类化合物也可称为碳水化合物

B.维生素D可促进人体对钙的吸收

C.蛋白质是仅由碳、氢、氧元素组成的物质

D.硒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但不宜摄入过C3.(2017年全国Ⅱ卷,7)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解析】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元素是碳、氢、氧、氮,有些蛋白质还含有硫、磷等元素。【解析】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元素是碳、氢、氧、氮,有些蛋白质还含命题二物质的性质与变化4.(2019年全国Ⅲ卷,7)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高纯硅可用于制作光感电池

B.铝合金大量用于高铁建设

C.活性炭具有除异味和杀菌作用

D.碘酒可用于皮肤外用消毒

C命题二物质的性质与变化4.(2019年全国Ⅲ卷,7)化【解析】活性炭具有疏松多孔结构,具有较强的吸附性,可用于除异味,但不具有杀菌作用,C项错误。【解析】活性炭具有疏松多孔结构,具有较强的吸附性,可用于除异5.(2019年天津理综,1)化学在人类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下列事实不涉及化学反应的是(

)。

A.利用废弃的秸秆生产生物质燃料乙醇

B.利用石油生产塑料、化纤等高分子材料

C.利用基本的化学原料生产化学合成药物

D.利用反渗透膜从海水中分离出淡水

D5.(2019年天津理综,1)化学在人类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解析】A项,秸秆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纤维素通过水解生成葡萄糖,葡萄糖分解得到乙醇,发生了多个化学反应;B项,石油是多种烷烃、环烷烃组成的混合物,经过高温裂解可制得烯烃、二烯烃等,然后经过加聚等反应生产塑料、化纤等高分子材料;C项,合成药物是通过化学反应制取药物。

【点评】本题通过对生活中科学技术应用的了解,考查了考生分析、理解和应用化学信息的能力,认识化学知识对社会发展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作用,体现了变化观念、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的学科核心素养。【解析】A项,秸秆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纤维素通过水解生成葡萄DD7.(2019年江苏,6)下列有关化学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

)。

A.Fe在稀硝酸中发生钝化

B.MnO2和稀盐酸反应制取Cl2

C.SO2与过量氨水反应生成(NH4)2SO3

D.室温下Na与空气中O2反应制取Na2O2C7.(2019年江苏,6)下列有关化学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解析】Fe在稀硝酸中不发生钝化,A项错误;MnO2与稀盐酸不反应,但MnO2与浓盐酸在加热条件下可制取Cl2,B项错误;SO2与过量氨水反应生成(NH4)2SO3,与少量氨水反应生成NH4HSO3,C项正确;室温下,Na与O2反应生成Na2O,D项错误。【解析】Fe在稀硝酸中不发生钝化,A项错误;MnO2与稀盐酸8.(2018年浙江4月选考,5)下列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煤的气化 B.天然气的燃烧

C.烃的裂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