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学专业知识一中药学部分课件_第1页
中药学专业知识一中药学部分课件_第2页
中药学专业知识一中药学部分课件_第3页
中药学专业知识一中药学部分课件_第4页
中药学专业知识一中药学部分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应试几点说明(一)考试的题型与题量

均为选择题,共计140道:A型题40个(每个1分),B型题80个(每个0.5分),X型选择题20个(每个1分),试卷满分为100分。 中药学专业知识一,考试时间150分钟,考试时间充足。 一、应试几点说明

(二)中药学专业知识一考试内容及比例 第一部分中药学部分约占60%

第二部分中药药剂学包括部分中药炮制学知识,约占40%(炮制占2~3%)。

中药学部分是比较重要的!(二)中药学专业知识一考试内容及比例(三)中药学部分复习要点

考试特点:中药味数众多,内容复杂,涉及面广

中药学分成两大块:中药基本理论和常用中药的性能、功效、主治病证。

中药的基本理论和具体药物的功效、应用是本学科的重点,掌握功效又是学好中药学的关键!再以功效联系主治证,使功效落到实处。

(三)中药学部分复习要点(四)复习时注意事项

(1)注意前后章节的贯通

(2)注意共性和特性的区分

(3)注意归纳总结,通过习题总结记忆。(四)复习时注意事项(五)解题技巧1、直接选择:按照常规的思维方式,直接从给出的答案中选出正确答案。2、排除法:先确定错误答案,排除不合题意的答案,缩小选择范围,提高正确答案的选择率。3、猜测法:对没有把握的试题,与其放弃不如凭猜测选答。(五)解题技巧

合理分配时间,先易后难,尽量将试题做完,并仔细检查,填写答题卡时,要与试题号码相符,不要涂错。按考试规定的方式将答题卡相应位置上的字母涂黑。正确填涂:错误填涂:合理分配时间,先易后难,尽量将试题做完二、总结归类复习(一)本草著作1.《神农本草经》—我国现存最早的中药学专著,载药365种,首创上中下三品分类法,初步奠定中药学的理论基础

2.《本草经集注》—首创按药物自然属性分类的方法,载药730种,

3.《新修本草》---我国历史上第一部药典性本草,载药844种,最早使用图文对照方法

4.《证类本草》---载药1558种,宋代,药后附有方剂以相印证,有学术、实用、文献价值。

5.《本草纲目》---载药1892种,集我国16世纪以前药学大成的本草著作

6.《炮炙论》---我国最早的中药炮制专著

7.《本草图经》---所附900多幅药图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版刻本草图谱

8.《滇南本草》—我国现存内容最丰富的古代地方本草二、总结归类复习6.炮制:是指药物在应用或制成各种剂型以前必要的加工处理过程,包括对原药材进行一般修治整理和部分药材的特殊处理7.炮制目的:(1)降低或消除药物的毒副作用,保证用药安全

(2)增强药物的作用,提高临床疗效

(3)改变药物的性能或功效,使之更能适应病情的需要,如酒大黄引药上行。

(4)改变药物的某些性状,便于贮存和制剂

(5)纯净药材,保证药材品质和用量准确

(6)矫臭,矫味,便于服用6.炮制:是指药物在应用或制成各种剂型以前必要的加工处理过程炙蜜炙——滋补强壮的作用。醋炙——引药入肝,止痛,减毒。酒炙——升提、通经活血。盐炙——引药入肾,补肾作用。姜汁炙——止呕、制寒、去毒炙蜜炙——滋补强壮的作用。9.中药性能:是中药作用的基本性质和特征的高度概括,是根据用药后的机体反映归纳出来的,是以人体为观察对象中药性状:是指药物形状,颜色,气味,滋味,质地,是以药物为观察对象10.四气的含义:是指药物的寒热温凉四种药性四气的作用:具有清热泻火,凉血解毒等作用的药物,性属寒凉具有温里散寒,补火助阳,温经通络,回阳救逆的作用的药物,性属温热9.中药性能:是中药作用的基本性质和特征的高度概括,是根据用11.五味的含义:即辛,甘,酸,苦,咸。辛甘淡属阳,酸苦咸属阴五味的作用:1.辛,能散,能行,有发散,行气,行血等作用

2.甘,能补,能和,能缓,有补虚,和中,调和药性,缓急止痛的作用

3.酸,能收,能涩,即有收敛固涩作用

4.涩,能收敛固涩,与酸味类似

5.苦,能泄,能燥。通泄,降泄,清泄,燥湿

6.咸,能软,能下,有软坚散结和泻下的作用

7.淡,能渗,能利,有渗湿,利水作用11.五味的含义:即辛,甘,酸,苦,咸。辛甘淡属阳,酸苦咸属12.升降浮沉:反映药物作用的趋向性,说明药物作用性质。影响因素:炮制和配伍与药物质地关系:花,叶,皮,枝---升浮种子,果实,矿物,贝壳---沉降13.归经:是药物作用的定位概念,表示药物作用部位。以脏腑经络理论为基础,以所治病症为根据确定的.12.升降浮沉:反映药物作用的趋向性,说明药物作用性质。

中医六经——太阳经、阳明经、少阳经、太阴经、少阴经、厥阴经的合称。

中医六经——太阳经、阳明经、少阳经、太阴经、少阴经、厥阴经归经是以脏腑、经络理论为基础,以所给病证的治疗为依据而确定的;归心经麝香——开窍醒神朱砂——镇惊安神人参——补气益智归肺经桔梗、杏仁——治胸闷、咳喘 归肝经全蝎——息风止痉、止抽搐归经是以脏腑、经络理论为基础,以所给病证的治疗为依据而确定的经络与脏腑虽有密切联系,但又各成系统;历代医家在诊治疾病时采用辩证方法,有所侧重,有的用脏腑辩证,而有的用六经或经络辩证,故归经的表示各有特色。膀胱经泽泻——利水渗湿——脏腑辩证羌活——发散风寒——六经辩证经络与脏腑虽有密切联系,但又各成系统;掌握归经,有助于提高用药的准确性。补阴药、性味甘寒沙参——归肺胃经——补肺胃阴百合——归心肺经——补肺心阴枸杞子——归肝肾经——补肝肾阴掌握归经,有助于提高用药的准确性。15.配伍:是指有目的地按病情需要和药性特点,有选择地将两味以上药物配合使用16.七情:1.单行:是指用单味药治病

2.相须:是指性能功效类似的药物配合应用,可以增强原有疗效

3.相使:是指性能功效有某些共性的药配伍同用,以一药为主,另一药为辅,辅药增强主药疗效

4.相畏:是指一种药物的毒性反应或辅作用,能被另一种药物减轻或消除

5.相杀:是指一种药物能减轻或消除另一种药物的毒性或副作用

6.相恶:是指两药合用,一种药物能使另一种药物原有功效降低,甚至丧失

7.相反:是指两药合用,能产生或增强毒性反应或副作用15.配伍:是指有目的地按病情需要和药性特点,有选择地将两味17.十八反:本草明言十八反半蒌贝蔹芨攻乌藻戟遂芫具战草诸参辛芍叛藜芦18.十九畏:硫黄原是火中精,朴硝一见便相争。水银莫与砒霜见,狼毒最怕密陀僧。巴豆性烈最为上,偏与牵牛不顺情。丁香莫与郁金见,牙硝难合京三棱。川乌草乌不顺犀,人参最怕五灵脂。官桂善能调冷气,若逢石脂便相欺。大凡修合看顺逆,炮爁炙煿莫相依。

17.十八反:18.十九畏:官桂善能调冷气,若逢石脂便相欺。妊娠禁忌某些药物对妊娠期间的妇女不利,会导致堕胎或影响胎儿发育,对产程不利以及产后婴儿发育不利等不良反应,均应当作为妊娠禁忌药。禁用药:大多系剧毒药,或药性作用峻猛之品,及堕胎作用较强的药。如水银(朱砂)、马钱子、斑蝥、轻粉、雄黄、巴豆、甘遂、芫花、牵牛子、商陆、藜芦、瓜蒂、胆矾、水蛭、虻虫、三棱、莪术、麝香等。妊娠禁忌慎用药:则主要是活血祛瘀药、行气药、攻下药、温里药中的部分药、性质滑利之品。如牛膝、红花、桃仁、姜黄、川芎、枳实、枳壳、大黄、番泻叶、芦荟、芒硝、附子、肉桂等。病证药食禁忌某些药物及饮食对某种病证不适宜,应当避免使用,即为病证用药及饮食禁忌。慎用药:则主要是活血祛瘀药、行气药、攻下药、温里药中的部分药三、中药的用药剂量中药的剂量:指为了达到一定治疗目的,单味药所应用的剂量,称为用量。药物方面:无毒药,安全性较高,用量变化可稍大;峻烈有大毒的药,用量宜小,并应严格控制在安全范围内。质优、质地轻的药材,用量宜轻(3~10g);三、中药的用药剂量质量差,药效不足,用量较大(10~30g);鲜品一般用量大(30~60g)。应用方面:临床用药还取决于中药的配伍、剂型、应用形式及用药目的等。同为一种药物,不同剂型,用量也有差异。汤剂用量较大丸、散剂用量较小质量差,药效不足,用量较大(10~30g);用药目的不同,用量也会发生变化。人参:一般用量5~10g;大补元气:挽救用量15~30g;槟榔:一般用量6~15g;驱杀绦虫:用量可增为60~120g。中药学专业知识一中药学部分课件18.入药方法:1.先煎:磁石,牡蛎,附子,川乌

2.后下:薄荷,白豆蔻,大黄,番泻叶

3.包煎:蒲黄,葶苈子,滑石粉,旋覆花,车前子

4.另煎:人参,西洋参

5.烊化:阿胶,鹿角胶

6.冲服:芒硝,竹沥水,蜂蜜

7.煎汤代水:灶心土18.入药方法:1.先煎:磁石,牡蛎,附子,川乌19.服药时间:1.清晨:峻下逐水药与驱虫药

2.饭前

:如病在胸腹以下,如胃、肝、肾等脏疾患,则宜饭前服。因饭前服用,有利于药物的消化吸收,故多数药都宜饭前服用。

3.饭后

:病在胸膈以上者,如眩晕、头痛、目疾、咽痛等宜饭后服。胃中存在较多食物,药物与食物混和,可减轻其对胃肠的刺激,故对胃肠道有刺激性的药宜饭后服。消食药亦宜饭后及时服用。

4.特定时间服用:安神药宜在睡前30分钟至1小时服药,缓下剂亦宜睡前服用,以便翌日清晨排便;涩精止遗药也应晚间服一次药;截疟药应在疟疾发作前两小时服药;慢性病定时服。

19.服药时间:20、药物分类解表药:发散风寒药,发散风热药清热药:清热泻火药,清热燥湿药,清热解毒药,清热凉血药,清虚药泻下药:攻下药,润下药,峻下逐水药利水渗湿药:利水消肿药,利尿通淋药,利湿退黄药止血药:凉血止血药,化瘀止血药,收敛止血药,温经止血药化痰止咳平喘药:温化寒痰药,清化热痰药,止咳平喘药安神药:重镇安神药,养心安神药平肝息风药:平抑肝阳药,息风止痉药补虚药:补气药,补阳药,补血药,补阴药收涩药:止汗药,敛肺涩肠药,固精缩尿止带药20、药物分类21、中药学横向总结之要药辛温解表、宣肺利尿之要药:麻黄

鼻渊头痛之要药:辛夷

治寒饮伏肺之要药:细辛

治项背强痛之要药:葛根治肝胆疾患及少阳证之要药:柴胡

升阳举陷的要药:升麻

治气分实热和肺胃实火之要药:石膏

治肝阳眩晕,目珠夜痛及瘰疬肿结之要药:夏枯草清热凉血养阴生津之要药:生地黄治疗一切痈肿疔疮阳证之要药:金银花

21、中药学横向总结之要药治湿热火郁、湿热泻痢之要药:黄连

治肝经湿热,实火之要药:龙胆草

治血热毒盛所致诸证之要药:大青叶

治肺痈之要药:鱼腥草

治疗咽喉肿痛的要药:山豆根

治疗痈肿疔毒之要药:蚤休治疗梅毒的要药:土茯苓

治疗肠痈之要药:红藤、败酱草

治疗阳明腑实证(热结便秘)之要药:大黄

治肠胃实热内结、燥屎坚硬难下之要药:芒硝

治疗寒积便秘之要药:巴豆治风寒湿痹肢体拘挛或麻木之要药:威灵仙

治湿热火郁、湿热泻痢之要药:黄连久风顽痹、筋脉拘急及吐泻转筋之要药:木瓜

治风痹或痹证痛重之要药:徐长卿治肝肾亏虚胎动不安之要药:桑寄生治风寒湿痹、筋骨软弱或四肢拘挛之要药:五加皮

芳化湿浊的要药:藿香

治湿阻中焦之要药:苍术行气消积除胀之要药:厚朴湿热淋证之要药:瞿麦诸淋涩痛之要药:海金沙治疗膏淋之要药:萆解

久风顽痹、筋脉拘急及吐泻转筋之要药:木瓜

治砂淋、石淋之要药:金钱草

治湿热黄疸之要药:茵陈补火助阳、回阳救逆之要药:附子

温中散寒之要药:干姜治下元虚冷、虚阳上浮诸证之要药:肉桂中寒肝逆或肝寒气滞诸痛之要药:吴茱萸

胃寒呕逆之要药:丁香理气健脾、燥湿化痰,为治痰的要药:橘皮治胃肠积滞及痰滞胸痞之要药:枳实行气调中止痛之要药:木香

疏肝理气、调经止痛之要药:香附

治砂淋、石淋之要药:金钱草

治胸痹之要药:薤白

止呃之要药:柿蒂治油腻肉积之要药:山楂消食运脾之要药:鸡内金治小儿疳积之要药:使君子治血热妄行之要药:大蓟治水火烫伤之要药:地榆安胎之要药:苎麻根收敛止血之要药:白芨温经止血之要药:炮姜血瘀诸痛之要药:五灵脂活血行气凉血之要药:郁金

治胸痹之要药:薤白治烫伤及毒蛇咬伤之要药:虎杖治妇科经产病之要药:益母草活血调经,凉血消痈,安神,为妇科之要药:丹参活血调经,祛风止痛,为妇科活血调经之要药:川芎散瘀止痛,接骨疗伤,为伤科接骨续筋之要药:自然铜活血行气止痛,消肿生肌,为外伤科之要药:乳香治湿痰寒痰之要药:半夏治肺胃气逆之要药:旋复花治痰热及胸痹之要药:瓜蒌治新久咳嗽之要药:百部治疗咳喘之要药:杏仁

治烫伤及毒蛇咬伤之要药:虎杖治疗“皮里膜外之痰”之要药:白芥子治心火亢盛之心神不安、惊悸失眠之要药:朱砂

治肝阳上亢及目疾之要药:石决明治肝阳、肝风及肝火所致病证之要药:羚羊角清热平肝、息风止痉之要药:钩藤治肝阳眩晕之要药:天麻开窍醒神回苏之要药:麝香、冰片大补元气救脱之要药:人参肺虚咳嗽、肾虚作喘之要药:蛤蚧温补肾阳,补督脉、益精血之要药:鹿茸治疗“皮里膜外之痰”之要药:白芥子治肾虚腰膝酸痛或筋骨无力之要药:杜仲补血活血,调经止痛,为补血调经之要药:当归补血滋阴,益精填髓,为补血之要药:熟地黄补益肝肾之要药:山茱萸治脾寒泻痛或多涎唾之要药:益智仁眼科外用之要药:炉甘石拔毒化腐,为外科之要药:升药疥疮之要药:硫磺治肾虚腰膝酸痛或筋骨无力之要药:杜仲1.桂枝功能发散表邪,其治表证的特点是()。

A.专治风寒表实无汗证

B.专治风寒表虚有汗证

C.风寒表证有汗无汗皆可用之

D.风热有汗证

E.以上皆非2.芳香辛窜药物应()。

A.先煎

B.后下

C.包煎

D.另煎

E.烊化1.桂枝功能发散表邪,其治表证的特点是()。3.鱼腥草属于()。

A.解表药

B.清热药

C.泻下药

D.祛风湿药

E.芳香化湿药

4.胶类药及粘腻易溶的药物应()。

A.先煎

B.后下

C.包煎

D.另煎

E.烊化

3.鱼腥草属于()。5.桑寄生的功效是()。

A.祛风湿,补肝肾,强筋骨,固精

B.祛风湿,补肝肾,强筋骨,缩尿

C.祛风湿,补肝肾,强筋骨,安胎

D.祛风湿,补肝肾,强筋骨,止泻

E.祛风湿,补肝肾,强筋骨,纳气平

6、在中药的七情配伍中,具有减毒作用的是()。

A.相使

B.单行

C.相恶

D.相畏

E.相反

5.桑寄生的功效是()。6、在中药的七情配伍中,具有减毒作7.茵陈蒿配栀子、大黄主治()。A.寒湿发黄B.虚劳黄疸C.湿热黄疸D.瘀阻黄疸E.女劳黄疸

8.大青叶的功效是()。A.清热解毒,凉血生津B.清热解毒,凉血消斑C.清热解毒,凉血清肝D.清热解毒,凉血利咽E.清热解毒,凉血透疹7.茵陈蒿配栀子、大黄主治()。8.大青叶的功效是()。9、山药的药性特点是()。

A.气阴两补,归肺脾肾经

B.精气血并补

C.引血、引火不行

D.即补肺阴,又润肾精

E.渗水利湿,清热泻火10.南沙参与北沙参的不同点是(

)。

A.凉血活血与养血敛阴

B.兼能化痰与长于补阴

C.平降肝阳与清热平肝

D.行气之功与破血之力

E.清热凉血与补血滋阴9、山药的药性特点是()。10.南沙参与北沙参的不同点是(11、治阳明经气不利的头痛,应选()。

A.吴茱萸

B.白芷

C.柴胡

D.细辛

E.羌活12.下列何药善治肝肾亏损胎动不安()。

A.紫苏

B.桑寄生

C.黄芩

D.白术

E.砂仁11、治阳明经气不利的头痛,应选()。12.下列何药善治肝13、善治阴虚劳嗽,肺燥咳嗽的药对为

A.石膏、知母B.知母、川贝母C.知母、黄柏D.桑叶、菊花E.天花粉、栀子解析:知母苦甘性寒,功能清热泻火、滋阴润燥;川贝母辛苦微寒,功能清热化痰、润肺止咳。两药相合,既滋阴润肺,又清热化痰,善治阴虚劳嗽,肺燥咳嗽。

13、善治阴虚劳嗽,肺燥咳嗽的药对为7、善治肝阳眩晕的药对为

A.柴胡、黄芩B.桑叶、菊花C.代赭石、旋复花D.地龙、白僵蚕E.葛根、桑叶答案:B解析:桑叶苦甘寒,菊花辛甘苦微寒;两药均能疏散风热、平肝明目,合用后药力更强,善治风热感冒、温病初起、风热或肝热目赤、肝阳眩晕及肝肾亏虚目暗不明。

7、善治肝阳眩晕的药对为8、善清心胃之火,除中焦湿热,为治湿热火郁之要药的是A、黄芩B、龙胆草C

黄连D牡丹皮E黄柏9、下列药物被称为“疮家圣药”的是A、鱼腥草B、黄连C、蒲公英D、连翘E、栀子8、善清心胃之火,除中焦湿热,为治湿热火郁之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