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课件_第1页
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课件_第2页
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课件_第3页
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课件_第4页
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7课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第二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

【制度】包括政治制度、经济制度、军事制度、法律制度、文化制度等。____________为治之要,莫先于用人,而知人之道,圣贤所难也。—司马光《资治通鉴》一、统治之基:选官制度二、政权之形:三省六部三、税收之源:赋税制度

一、统治之基:选官制度(一)九品中正制1.背景:①乡里清议失去社会基础②世家大族操纵人才选拔2.选官标准:3.影响:逐渐成为士族特权的工具,靠门第世袭为官的士族日益腐败,缺乏行政能力,到南朝时已经走向末路。家世、德才→家世

九品中正制度……在其初创之时,犹能“盖以论人才优劣,非为世族高卑”,选拔出有用人才,但后来逐渐被门阀世族所把控,以至于“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秦汉以来中国古代选官制度演进研究》

一、统治之基:选官制度(二)科举制度(一种由考试办法选拔官员的制度)1.发展历程1)隋代创立2)唐代完善隋文帝——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隋炀帝——设进士科,科举制形成唐太宗——增加考试科目(进士明经)

武则天——增加人数,首创殿试和武举唐玄宗——高官主考,提高地位,后为定制1.发展历程知识链接进士科:科举考试最高等级。要求考生根据特定题目创作诗、赋。明经科:主要考试内容包括帖经和墨义。科举考试的内容科目初试二试三试明经帖一大经(《礼记》或《左传》)及《孝经》《论语》《尔雅》,每经帖十条,能通五条以上者入取口问大义十条,能通六条以上者入取答时务策三道,取粗有纹理者与以及第进士帖一大经及《尔雅》,每经帖十条,能通四条以上者入取试文、诗赋各一篇试时务策五道

一、统治之基:选官制度(二)科举制度2.流程

一、统治之基:选官制度(二)科举制度3.考试科目:进士、明经为主。4.影响:(1)积极:“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

贫苦子弟,类皆廉谨自勉,埋首窗下……即纨绔子弟,亦知苦读,以获科第……是皆科举鼓励之功有甚于今日十万督学之力也。

——邓嗣禹《中国考试制度史》①使出身社会中下层的读书人通过相对公平的考试参与政权,扩大了统治的基础②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养,加强了中央集权③有利于社会重学风气的形成,提升社会文化水平

一、统治之基:选官制度(二)科举制度(2)消极影响:

愚以为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材,有甚于咸阳之郊所坑者。——(明)顾炎武:《日知录》①科举选拔标准单一,压抑个性,禁锢思想;②以儒学作为考试内容,忽视科技。③科举制维护了封建社会,是造成中国封建社会长于他国的因素之一

一、统治之基:选官制度(三)选官制度的演变趋势世袭制(夏商周)科举制(隋——清)军功爵制(战国)察举制(西汉)九品中正制(魏晋南北朝)血缘军功孝廉才能→家世考试成绩演变趋势选拔标准:选拔方式:选拔原则:

由家世门第、财产等级等演变为学识、才能。

逐渐走向制度化,体现相对的公平、公开。

由血缘、推荐、地方评论及品评演变为考试。选官制度选官标准选官基础:基础日益扩大,官员素质不断提高。二、政权之形:三省六部(中枢机构的演变)秦朝:汉武帝:光武帝:魏晋南北朝:隋文帝:尚书省尚书令为少府属官,收发文书并保管图籍。为中朝官。正式设立尚书台。虽置三公,事归台阁尚书台改称尚书省。恢复尚书省﹐成为名副其实的全国最高行政机构。二、政权之形:三省六部1.魏晋南北朝时期:尚书台改称尚书省,与中书省和门下省形成三省。2.隋文帝时,中央正式确立了三省六部制。3.唐太宗时,常给品位较低的官员以宰相名号,扩大任用宰相的范围。(一)创立“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二、政权之形:三省六部(二)职能尚书省门下省皇帝中书省(草拟)(执行)(审核)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决策机构执行机构政事堂中书门下运作过程:皇帝→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六部六部---吏:主管官吏的任免和考核,户部:主管户籍、土地、赋税等,礼部:主管礼仪、科举等,兵部:主管军政,刑部:主管刑狱,工部“主管国家的工程建设等。二、政权之形:三省六部(三)评价(1)三省分工明确,又设政事堂议事,提高了行政效率。(2)三分相权,相互牵制,加强皇权。(3)三省集思广益,减少决策失误。(4)是中国政治制度的重大变革,对此后历朝产生了深远影响。中枢政务机构6秦代:三公九卿汉武帝:中朝、外朝东汉:尚书台魏晋南北朝:三省制隋唐:三省六部制以上三图分别是什么时候的政治体制?反映了怎样的趋势?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三、税收之源:赋税制度(一)基本概念古代王朝依据自己所颁布的法律向臣民征收的实物或货币。古代民众的义务:古代王朝强制民众承担的无偿劳动。粮食、布帛人头税田亩税民年十五以上至五十六出赋钱。——《汉书·高帝纪》税谓收其田入也。——《汉书·食货志》(力役、军役、杂役等等)“赋+役”轻徭薄赋、赋役繁重三、税收之源:赋税制度(二)创新历程1.魏晋:租调制租:纳粮调:纳布

收田租亩四升,户出绢二匹、绵二斤。——《三国志·魏书·武帝纪》田亩税人头税曹操创立租调制(前提:均田制)影响:以庸代役,保证农民有较充分的生产时间,政府的赋税收入也有了保障,有利于社会经济稳定发展。。三、税收之源:赋税制度(二)创新历程2.唐初:租庸调制有田则有租,有家则有调,有身则有庸。——(唐)陆贽(2)影响:(1)内容租是田租调是户税庸是纳绢代役(成年男子每年向官府交纳定量的谷物)(指服徭役的期限内,不去服役的可以纳绢或布代役)(交纳定量的绢或布)三、税收之源:赋税制度(二)创新历程3.唐德宗:两税法唐初赋敛之法曰租庸调……玄宗之末,版籍浸坏,多非其实。及至德兵起,所在赋敛,迫趣(cù)取办,无复常准。赋敛之司增数而莫相统摄,各随意增科,自立色目,新故相仍,不知纪极。民富者丁多,率为官为僧以免课役,而贫者丁多无所伏匿,故上户优而下户劳。吏因缘蚕食,旬输月送,不胜困弊,率皆逃徙为浮户,其土著百无四五。——《资治通鉴》卷226户籍损坏,人口统计少于实际人口军费加至赋税,任意加收富者逃税,穷者课税,贫富差距拉大官吏盘剥严重,逃户变多(1)背景——财政收入紧张三、税收之源:赋税制度(二)创新历程3.唐德宗:两税法(2)内容:每户按人丁和资产缴纳户税,按田亩缴纳地税;

户无主客,以现居为簿,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为行商者,在所州县税三十之一,使与居者均,无侥利。——《资治通鉴》财产税为主;扩大收税对象取消租庸调和一切杂税、杂役;简化收税名目;减轻人身控制一年分夏季和秋季两次纳税。冬小麦4、5月份收割;春小麦8、9月份收割。明确纳税时间三、税收之源:赋税制度(二)创新历程3.唐德宗:两税法(3)影响

唯以资产为宗,不以丁身为本,资产少者则其税少,资产多者则其税多。

——陆贽:《陆宣公奏议》①简化税收名目,扩大收税对象,保证国家的财政收入。②改变了自战国以来以人丁为主的赋税制度,减轻了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③消极影响:由于皇帝私欲、官吏盘剥等原因,两税法在执行过程中并没有减轻农民的负担。三、税收之源:赋税制度★拓展:赋税制度的演变趋势征税标准人身控制税收种类征税内容(租庸调制)以“人丁”为本,不论土地、财产的多少,都要按丁交纳同等数量的绢、粟。(两税法)“唯以资产为宗,不以丁身为本。”(均田制)成年男子承担一定的徭役(租庸调制)“以庸代役”(两税法)取消租庸调和一切杂役(两税法)每户缴纳户税和地税,取消租庸调和一切杂税、杂役。一年分夏季和秋季两次纳税。③税收种类简化(租庸调制)纳粮为租;纳布为调;纳布代役为庸(两税法)户税按户等高低征钱,地税按亩缴纳谷物。④征税内容变化,实物→货币①征税标准转变,以人丁为主→以财产为主②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减弱古代赋税制度演变:春秋时期---汉代时期---魏晋时期---隋唐时期---北宋时期---明朝时期---清朝时期---募役法和方田均税法一条鞭法(前期)租庸调制(后期)两税法租调制编户齐民制度(赋税徭役制度形成)相地而衰征、初税亩地丁银(1)从春秋末期齐国管仲的“相地而衰征”(根据土地多少和田质好坏征收赋税)。(2)鲁国开始实行“初税亩”。规定不论公田(井田)和私田,一律按实际亩数征税。这是我国征收土地税的开始。它承认私田合法,这就承认了私田主人对土地的所有权,加速了井田制的瓦解。1春秋时期——初税亩(1)政府把农民编入户籍(称为编户),实行按编户征收租赋和征收徭役、兵役的制度。是国家征收赋税和征发徭役、兵役的依据。(2)编户齐民是国家赋税的主要承担者,农民的负担有四项:田租(土地税)、算赋和口赋(人头税)、徭役、兵役。(3)汉初:统治者吸取秦亡教训,轻徭薄赋,但汉朝田租轻而人头税重。两汉赋税制的主要内容是“租”和“赋”两项。租是土地征收的税额,赋以丁计,包括算赋、口赋。算赋是对成年人征收的人头税,口赋是专对儿童征收的人头税。——编户齐民2秦汉时期(4)影响:A、汉代统治者轻徭薄赋,迅速恢复发展了社会生产;B、加剧了土地兼并,引发了阶级矛盾和社会危机;C、少地或无地的农民为逃避难以负担的赋役,或托庇豪门,加强了豪强地主的势力,或沦为流民,成为社会动荡不安的重要因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