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推拿学【课堂笔记】成人推拿手法第1章绪论01按摩推拿名称之别★02推拿、推拿学定义[推拿手法]是人体防治疾病最早手段,指术者用手或肢体的其他部位及其他辅助器械按照一定的操作要求与动作技法作用于受术者一定部位或穴位上,以实现保健或治疗目的的一种外治方法。(四要素)[推拿学]推拿学是在中医学理论和现代科学理论指导下,阐述和研究运用手法和功法防治疾病方法、原理和规律的一门临床学科。★03学科特点1、手法治疗与功法训练是推拿学基本特征2、中医学和现代科学理论紧密结合是推拿学的理论内涵3、适应范围的宽泛和严格的禁忌症是推拿学的临床特点04发展简史一、先秦时期按摩是主要的治疗和养生保健手段。唐代之前,常常将“导引”和“按摩”联系在一起称谓。导引,唐代王冰解释为“摇筋骨、动支节”,是自动还是他动,是自摇还是他摇,王氏未加详说;《庄子.刻意》提出“吹啕呼吸,吐故纳新,熊经鸟伸,为寿而已矣,此导引之士,养形之人,彭祖寿考者之所好也。”其认为,“导引”是一种配合呼吸、进行自我手法操作、自主活动的防治疾病和强身保健的方法,它与现在的功法训练相类似。1973年,长沙马王堆出土的帛画《导引图》描绘44种导引姿势,现存最早导引和自我按摩图谱。二、秦汉时期《黄帝岐伯按摩经》是我国最早的推拿学专著,已佚。《黄帝内经》1首次提出"按摩”术语:《素问.血气形态篇》”形数惊恐、经络不通,病生于不仁,治之此按摩醪(lao)药"。2阐述推拿手法作用机理:行气、活血、舒筋、通络、镇静、止痛、退热等。《素问.举痛论》"寒气客于肠胃之间,膜原之下不得散,小络急引,故痛。按之则血气散,故按之则痛止。”3描述了有关推拿工具一“圆针”和“錕针”4介绍了推拿治疗的适应症及禁忌症5提出了对按摩人员的选材与考核标准★《金匮要略》首次提到“膏摩"一词:并与针灸、导引等法并列,"若人能养慎,不令邪风干忤经络。适中经络,为流传脏腑,即医治之。四肢才觉重滞,即导引、吐纳、针灸、膏摩,勿令九窍闭塞”。首创采用手法“救自缢死”:“将自缢者徐徐抱解,不得截绳,上下安被卧之。一人以脚踏其两肩,手少挽其发,常弦弦勿纵之;-人以手按据胸上,数动之;一人摩捋臂胫屈伸之;若已僵,但渐渐强屈之,并按其腹。如此-炊顷,气从口出,呼吸眼开,而犹引按莫置,亦勿若劳之....法最善,无不活也”。三、晋时期晋●葛洪《肘后救卒方》:1.抄腹法:"使病人伏卧,一人跨上,两手抄举其腹,令病人自纵重轻举抄之,令去床三尺许便放之,如此二七度止”2.捏脊法:"拈取其脊骨皮,深取痛引之,从龟尾至顶乃止,未愈更为之”。单手操作------→双手操作3.推拿急救卒心痛:“以手大指按心下宛宛中取愈”,4.首次对汉代以前的膏摩法进了系统总结。四、隋唐时期(全盛时期)推拿已发展为一门专业的治疗方法。★隋代----太医署首立四科,首科为祝由,按摩为第二科,三等级:按摩博士,按摩工,按摩师唐代----按摩科,组织教学。按摩博士在按摩师和按摩工的辅助下,教授按摩生"导引之法以除疾,损伤折跌者正之。这一时期推拿学术发展特点:一是推拿成为骨伤病普遍治疗方法。唐代蔺道人所著《仙授理伤续断秘方》提出治疗闭合性骨折的四大手法"揣摸、拔伸、撙捺、捺正”,对骨伤科推拿手法的发展做出重大贡献。二是推拿渗透到内外儿诸科。《唐六典》中载有按摩可除风、寒暑、湿、饥、饱、劳、逸并说:“凡人肢节脏腑积而疾生,宜导而宣之,使内疾不留,外邪不入。”三是推拿广泛地被应用于防病养生。如隋代的《诸病源候论》全书50卷中几乎每卷都附有导引按摩法,唐代孙思邈在《千金要方》中详细介绍的“婆罗门按摩法”和“老子按摩法"都是自我推拿、自我锻炼的方法。四是膏摩盛行。《千金方》《外台秘要》中收录了大量的膏摩方有莽草膏、丹参膏、乌头膏野葛膏、苍梧道士陈元膏、木防己膏等,可根据不同病情选择应用。五、宋、金、元时期宋《圣济总录》中明确地提出:对按摩手法要进行具体分析,进一步区分"按”与"摩”,对按摩功用以"开达抑遏”来概括,“可按可摩,时兼而用,通谓之按摩,按之弗摩,摩之弗按,按止以手,摩或兼以药,日按日摩,适所用也。★元.危亦林《世医得效方》:利用身体的重力牵引复位的各种方法,倒吊复位法等治疗骨折脱位。六、明代推拿在当时的发展,有两个显著的特点:★一是“按摩”之名开始有“推拿”之称。究其原因,有隆庆年间吏治改革的政治背景,有封建礼教对人体接触的推拿医学的限制,同时手法意外对推拿医学的负面影响也不可忽视。★二是形成了小儿推拿的独特体系。如小儿推拿的穴位有点、线和面;在手法应用上,较多地使用推法和拿法,并有复式操作法等;在临床治疗中,配合药物,既用药物作介质行操作手法,又用药物内服。专著:★《小儿按摩经》被收录于杨继洲的《针灸大成》,是我国现存最早的推拿专著。《幼科发挥》《小儿推拿秘诀》《小儿推拿方脉活婴秘旨全书》等七、清代医学分科数度变动,太医院未设推拿专科,但推拿无论在临床实践中,还是在理论总结上仍得到了一定的发展。首先是儿科杂病临床应用的发展。熊应雄《小儿推拿广意》、张振鏊的《厘正按摩要术》、骆如龙的《幼科推拿秘书》、钱怀邮的《小儿推拿直录》、夏云集的《保赤推拿法》等。其次是骨伤科发展。★《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对正骨推拿手法总结出“摸、接、端、提、按、摩、推、拿”的正骨八法;提出了手法操作的要领;对骨折、脱位的手法诊治意义。八、近现代1、主要推拿流派:鲁东湘西小儿推拿、北方正骨推拿、江浙一指禅、滚法推拿、川蓉的经穴推拿、河北天津脏腑推拿等等。2、推拿的现代复苏与普及:推拿的临床、教学、科研、推拿著作的出版和推拿队伍的建设,都出现了空前的繁荣景象。1956年,上海成立了中国第一-所推拿专科学校——上海中医学院附属推拿学校。05推拿手法分类一、根据手法的动作形态特点分类二、根据手法动作结构的繁简分类单式手法即基本手法,以单一动作结构为基本单元。如推法、摩法、揉法等复合手法指由2种或2种以上单式手法动作结构相结合而成的手法。如按揉法、推摩。复式手法指由几种单式手法在一组穴位或特定部位上以约定程序操作的组合手法。如小儿推拿的“大手法”,打马过天河、水底捞明月等。06推拿手法的作用与机制手法生效的影响因素1手法的刺激性(“质量”)。2受术部位经络腧穴的特异作用(局部组织生物学特性)。3与受术时人体的生理病理状态有关。★07推拿对技术的要求一、作用于软组织类手法的基本技术要求【十字要诀】二、作用于骨关节类手法的基本技术要求1、安全性原则关节运动方向、关节生理活动范围。2、省力原则杠杆原理、力矩力偶原则、力的替代原则;“四两拨千斤”3、力量与技巧的完美结合【四字要诀】“稳、准、巧、快”--安全性、有效性、巧功寸劲。08推拿介质★推拿介质指推拿手法操作时涂于受术体表起润滑作用或兼有治疗作用的制剂。(膏摩)分类:膏类、油类、酒类、水类、汁类、粉类、其他(乳剂、鸡蛋清)。介质选择:辨证选择、辨病选择、根据年龄选择。热敷将发热的物体置于身体的患病部位或特定部位,产生温热效果,以达到防治疾病的一种外治法。(熨法)分类:干热敷和湿热敷。第2章推拿手法基本手法摆动类手法★定义摆动类手法是以前臂有节律的连续摆动为基本运动形态,通过前臂带动腕关节有节奏的摆动,使产生的力(或功力)轻重交替、持续不断地作用于体表施术部位的一类手法。特点:手法缠绵,具有可持续操作性,且适应症广泛。主要包括:一指禅推法、滚法和揉法。★一指禅推法定义是以拇指端或螺纹面着力,通过腕关节的往返摆动,使所产生的功力通过拇指轻重交替、持续不断地作用于施术部位或穴位上,称为一指禅推法。一指禅推拿流派性代表手法。图解操作手法基本手法衍化手法动作要领沉肩肩关节放松,肩胛骨自然下垂,不要耸起用力。垂肘上臂肌肉放松,肘关节自然下垂,略低于腕部。悬腕手腕自然垂屈,不可将腕关节用力屈曲。腕部放松。指实大拇指指端或罗纹面吸定于治疗部位(或拇指伸直,食指中节桡侧抵住拇指面或指间关节,使拇指关节活动时起稳定作用)掌虚手握成空拳状,四指不着掌面,除大拇指以外的其余四指及手掌都要放松,切不可挺劲。☆紧推慢移是指一指禅推法在体表移动操作时,前臂维持较快的摆动频率,即每分钟120~160次,但拇指端或罗纹面移动的速度要慢注意事项1.姿势端正,精神内守,肩肘腕要做到“松”2.将功力集中到拇指,拇指吸定于一点临床运用功效舒筋活络、行气活血、祛瘀消积、健脾和胃部位适用于全身各部经络腧穴——主要适用于头痛、失眠,面瘫,近视,颈项强痛,冠心病,腰痛,胃脘痛,泄泻、便秘,月经不调,关节酸痛等疾病。一指禅衍变手法比较★㨰法定义以第5掌指小鱼际侧吸定于受术部位,前臂发力,带动腕关节的屈伸运动,来促使手掌背尺侧部在受术部位作来回滚动的手法,称为滚法。操作手法手形:拇指自然伸直,其余四指自然弯曲吸定点:第5掌指关节小鱼际侧支点:肘关节运动:肩、肘、腕关节放松,前臂主动摆动,带动腕关节屈伸和前臂旋转的来回滚动着分部位:小鱼际尺侧与手背尺侧频率:120-160次/分动作要领1、沉肩:肩关节放松下垂,上臂与胸臂相隔约1-2拳距离2、屈肘:.上臂与前臂夹角约130。-150°3、松腕:腕关节自然放松,腕关节屈伸幅度在120°左右4、舒指:拇指自然伸直,其余四指自然弯曲,指掌部均放松5、吸定:第5掌指小鱼际侧吸定,(避免骨性碰撞、折刀样突变动作)6、双向用力:前滚与回滚用力比3:17、动作协调有节律,压力、幅度、速度均匀-致,频率120-160/分8、在关节局部运用滚法时,可配合关节被动运动注意事项1、手背紧贴治疗部位,不能松动2、手指自然放松,关节活动度不宜大3、速度均匀临床运用1、适用部位:颈项、肩背、腰臀、四肢等肌肉较丰厚部位;2、作用:疏通经络、活血化瘀、滑利关节3、临床应用:各种痹证、痿证。防治颈椎病、肩关节周围炎、腰椎间盘突出、各种运动损伤、中风偏瘫等病症。滚法的衍化手法拳滚法小鱼际滚法前臂滚法★揉法定义掌、指或其他部位吸附于治疗部位,做轻柔和缓的上下、左右或环旋的揉动,并带动皮下组织运动的手法称为揉法。操法:分为指揉、掌揉、前臂揉、肘揉法。操作揉法的分类1、掌揉法(1)用手掌大鱼际或掌跟或手掌按压于一定部位或穴位上。(2)腕部放松。(3)以肘部为支点,前臂作主动摆动,带动腕做轻柔的揉动。(4)鱼际揉:摆动式鱼际揉,环旋式鱼际揉2、指揉法(1)用手指罗纹面按压于一定部位或穴位上,常用的有拇指揉;中指揉;食.中、无名三指揉等。(2)腕部放松。(3)以肘部为支点,前臂作主动摆动,带动腕和掌指轻柔和缓的揉动。动作要领&注意事项1.压力适中,环旋运动,带动皮下组织。2.可定点揉,也可边揉边移动。3.灵活掌握用力轻重和频率(指揉大鱼际揉轻快,掌揉适度,前臂揉肘揉沉缓,可借用上半身重量)。4.指揉法在头面部操作时,可揉三按一。5.指揉法则腕关节要保持一定紧张度,掌根揉法则腕关节略有背伸,松紧适度。大鱼际揉法腕部宜松。临床运用1、适用部位:指揉法:用于头面及全身腧穴,小儿推拿常用;大鱼际揉法:头面部、胸胁部;掌根揉法:背、腰、臀部;全掌揉法:脘腹部;前臂揉法:背、腰、臀部;肘揉法:背、腰、臀及股后部。2、功效:有宽胸理气,消积导滞,活血祛瘀,消肿止痛等作用。3、适应症:常用于治疗脘腹胀痛,胸闷胁痛,便秘泄泻等胃肠道疾患,以及因外伤弓|起的红肿疼痛等。摩擦类手法★定义摩擦类手法是以手在人的体表做直线或环旋移动的一类手法。其特点是手法缠绵,具有可持续操作性,且适应症广泛。主要包括摩法、擦法、推法、抹法等。摩法★定义用手在体表做环形摩动的手法,称为摩法。操作要领–肘关节微屈在120~150°之间。–指摩时腕关节要保持一定的紧张度,掌摩时腕关节放松。–紧贴体表,可作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摩动。–压力均匀,动作轻柔。–一般指摩法操作时宜轻快,频率每分钟120次左右;掌摩法操作宜稍重缓,频率每分钟100次左右。临床应用特点刺激柔和舒适。部位全身各部位,可掌摩胸胁部、腹腰部、关节及损伤部位、指掌摩面部、摩法保健。以面部、胸部、腹部为常用。作用宽中理气,调节肠胃功能。应用在胸腹部应用时,还常与一指禅推法结合成为推摩复合手法,这是点面相结合的手法。膏摩操作手法应用摩法时,配合使用膏药,以发挥手法和药物的协同治疗作用,称之为膏摩、药摩法。指摩法操作手法指掌部自然伸直,并拢,腕关节微屈,将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的末节指面附着于治疗部位,沉肩、垂肘,以肘关节为支点,做肘关节的轻度屈伸运动,带动腕指在体表作环转摩动(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掌摩法操作手法以手掌掌面附着于治疗部位,沉肩、垂肘,以肩、肘关节的运动带动手掌在体表作环转摩动(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推法定义在受术部位做单方向直线推动的手法,称为推法,作用于成人又称平推法。主要有指推法、掌推法、拳推法和肘推法。操作要领–着力部位要紧贴体表。–推进的速度宜缓慢均匀,压力要平稳适中。–单向直线推进。(《推拿广意》:“凡推而向前者,必期如线之直,毋得斜曲,恐伤动别经而招患也。”)–拳、肘推法宜顺肌纤维走行方向推进。临床应用具有温经活络、解郁除闷活血止痛、健脾和胃、调和气血等功效。适用全身各部。指推法:肩背部、胸腹部、腰臀部及四肢部;掌推法:面积较大的部位;拳推法:刺激较强,腰背部及四肢部劳损、宿伤、风湿痹痛等;肘推法:刺激最强,华佗夹脊、两大腿后侧指推法操作手法拇指指腹推法、拇指侧推法和指节推法,分别以拇指指腹、拇指桡侧缘、拇指指骨间关节背面(或屈曲的示、中二指指骨间关节背面)着力。掌推法操作手法以手掌或掌根部着力于施术部位,腕关节略背伸,肘关节伸直。以肩关节为支点,上臂部主动施力,通过肘、前臂、腕,使掌根部向前方做单方向直线推进。(附:虎口推法)拳推法操作手法手握实拳,以食指、中指、无名指及小指四指的近侧指间关节的突起部着力于施术部位,腕关节挺劲伸直,肘关节略屈。以肘关节为支点,前臂主动施力,向前呈单方向直线推进。肘推法操作手法屈肘,以肘关节尺骨鹰嘴突起部着力于施术部位,另一侧手臂抬起,以掌布扶握屈肘侧拳顶以固定助力。以肩关节为支点,上臂部主动施力,做较缓慢的单方向直线推进。★擦法定义用指面、掌面、鱼际贴附,在受术部位做直线来回摩擦运动的手法,称为擦法。根据着力部位的不同,可分为小鱼际擦法(侧擦法)、大鱼际擦法、掌擦法、指擦法。是内功推拿流派的主要手法。术式掌擦法一手掌伸直,用掌面及手指吸附。鱼际擦法一掌指并拢微屈,用大鱼际及掌根吸附。侧擦法一手掌挺直,用小鱼际吸附。指擦法一食指、中指、无名指指面着力。腕关节伸直,使前臂与手掌近似相平。肩关节放松,以肩关节为支点,上臂作主动摆动,带动前臂以及手掌在体表移动,使治治疗部位产生一定的热量。操作要领-1、要紧贴皮肤,直线往返,不可歪斜。-2、来回往返的距离要拉长,如拉锯状。-3、压力适中,以摩擦不使局部皮肤折叠为宜。-4、动作要有节奏性,频率一般100-120次/分钟左右。-5、必须在施术部位涂适量润滑剂、麻油或介质。操作,要求暴露治疗部位,故室内保持暖和,以免患者着凉。-6、在临床台疗时,擦法一般都在使用其他手法之后使-7、操作时,术者要保持呼吸自然,切忌屏气。临床应用-作用:擦法是一种柔和温热的刺激,疏通经络,行气活血,温补,扶正祛邪,能明显提高内脏的生理机能,提高免疫力。临床多用于虚证,寒证和痛证。-适用:全身各部位。掌擦法——接触面积大,产生的热量较低,适用于肩背部,胸腹部等面积较大,而又较平坦的部位;大鱼际擦法——介于两者之间,适用于四肢部位,尤以上肢部为多;侧擦法——接触面最小,所的热量最大,适用于肩背、腰骶及界脉指擦法——接触面较小,用于头面,颈项、肋间部。抹法★定义用双手拇指螺纹面、掌面、鱼际或小鱼际根据不同部位作上下、左右、弧形、曲线或任意往返推动的手法,称为抹法。可单手操作,也可双手同时操作。可屈食指,用食指中节的桡侧缘操作(指节抹法)操作要领-用力均匀,动作缓和,轻而不浮,重而不滞。-着力部位紧贴。-来回抹动的距离要长。-抹而顺之,在操作时应遵循经络循行或部位的特点,自.上→下、自左→右、自中间→两侧或自两侧→中间的顺序操作。临床应用-特点:轻柔舒适。-部位:头面部、颈项部、胸腹部及手掌部,尤其是头面部应用。-功效:开窍镇静,安神明目。-主治:治疗感冒、头痛、头晕、失眠、近视、面瘫、神经衰弱等病症。挤压类手法★定义垂直按压或对称用力挤压受术部位的手法,称为挤压类手法。分为垂直用力和对称用力两对垂直用力——按压类,使刺激缓缓透达体内,其作用浅至肌表,深达脏腑。代表性手法——按法。对称性用力——捏拿类,刺激既柔和又深透,舒适自然。代表性手法——捏法、垂直用力类——按压类★按法用指腹、手掌等部位垂直按压体表的手法,称为按法,又称抑法。操作手法1、指按法(1)拇指按法:拇指伸直,其余四指握拳或张开助力;垂直方向用力,逐渐下压;持续数秒后,渐渐放松,如此反复操作;单手指力不足时,可用另一手拇指叠按。(2)中指按法:中指伸直,食指搭于中指末节背侧,其余四指弯曲。(3)三指按法:食、中、环三指均伸直。2、掌按法:腕关节放松,用掌根、鱼际或全掌着力,垂直用力,按而留之。可采用单掌按法动作要领1、应垂直方向用力向下按压。2、由轻到重,力量逐渐增加。3、按而留之,不宜突然松手。4、忌粗暴施力及迅猛使力,以免产生不良反应5、因按压刺激较强,在实际操作时常用按揉法。6、若要增加按压力量,可用双指或双掌重叠按压,也可上身前倾伸肘,以借上身体重来增加按压力量。临床应用-指按法功效具有解痉止痛,温经散寒的作用部位适于全身各部,尤以经络、穴位、痛点常用,“以指代针”发挥针刺样的治疗作用,又称“指针法”胃脘痛:按脾、胃俞或脊旁敏感点,每穴1~2分钟。腹痛:按揉足三里、内关。颈项强痛:按揉列缺、后溪。牙痛:按揉合谷。痛经:按揉三阴交。尿潴留:指按中极-掌按法功效具有疏松筋脉,温中散寒,活血祛瘀的功效,部位适于背腰部、下肢后侧以及胸腹部等面积较大而又较为平坦的部位。主治腰背疼痛,脊柱侧突,脘腹疼痛等症。-按脊疗法是用手指按压脊柱及其两旁的穴位以治疗疾病的一种疗法。术式指按法以拇指螺纹面着力于施术部位,余四指张开,置于相应位置以支撑助力,腕关节屈曲约40°-60°。拇指主动用力,垂直向下按压。当按压力达到所需的力度后,要稍等片刻,即所谓的“按而留之”,然后松劲撤力,再做重复按压,使按压动作既平稳又有节奏性。掌按法以单手或双手掌面置于施术部位。以肩关节为支点,利用身体上半部的重量,通过上、前臂传至手掌部,垂直向下按压,用力原则同指按法,擅法以双掌叠按于受术棘突上。以肩关节为支点,利用身体上半部的重量,通过上、前臂传至手掌部,垂直向下按压,用力原则同指按法,再用“寸劲”快速向下按压一次,旋即抬手。点法定义用指端或指骨间关节垂直按压体表的手法,称为点法。由按法演化而来。-指端点法-指节点法操作手法1、拇指端点法:手握空拳,拇指伸直并紧靠于食指中节桡侧,用拇指端点按治疗部位,逐渐垂直用力向下按压。2、屈拇指点法:屈拇指,用拇指指间关节背部桡侧突起部位着力。3、屈食指点法:屈食指,以拇指末节内侧缘紧压食指指甲部,用食指第一指间关节背侧突起部位着力。4、屈中指点法:屈中指,用拇指末节紧压中指指背部,用中指第一指间关节背部注意事项-不可突施暴力。既不能突然发力,也不可突然收力。-对年老体弱、久病虚衰的患者不可施用点法,尤其是心功能较弱患者忌用。-点后用揉法,以避免气血积聚及点法所施部位或穴位的局部软组织损伤。临床应用-适用部位:全身各部位,尤其适用于全身阳经穴位及阿是穴。-主治:点法主要用于各种痛症其疗效一般情况下优于按法和压法。肘压法(压法)定义用前臂尺侧上端近肘关节部着力于施术部位进行持续按压,称肘压法。特点压法的具有着力面积较大、刺激强、操作省力等特点,与点法基本相同,比点法着力面积大。操作手法-肘关节屈曲,以前臂尺侧上端近肘关节部着力于施术部位。以肩关节为支点,利用身体.上半部的重量,垂直用力,持续按压注意事项-肘压法应以肩关节为支点,操作时可以巧用身体.上半部的重量,使操作者不易疲惫。-要持续用力。-用力须由轻而重,结束时再由重而轻,要逐渐减力,注意不可突然终止压力。-明确诊断,不可突施暴力,以免造成骨折。临床应用-适用部位:肘压法适用于腰臀部、下肢后侧以及背部等肌肉发达厚实部位。功效:可以舒筋通络、解痉止痛。主治:主要用于腰肌强硬,顽固性腰腿痛等疾患附:掐法用指甲垂直按压治疗点的手法,称为掐法。适用部位:为点状重刺激手法,适用于全身各部腧穴。功能:具有开窍醒神、回阳救逆、祛风散寒、兴奋神经的作用。主治:主要用于急救。指四横纹,板门等可用于治疗小儿疳积。对称用力类——挤压类★拿法定义用拇指与其余四指罗纹面对称用力内收并且上提的手法。“夹而上提”。由于拿的部位不同和动作的差异,又有两指拿法、三指拿法、四指拿法、指五拿法。操作手法1、腕关节放松,动作灵活。2、着力面为罗纹面,不可用指端、爪甲内抠。3、捏揉动作要连贯而有节奏。4、运劲由轻到重,不可突然用力或使用暴力。5、拿法刺激较强,拿后常继以搓揉,以缓和刺激。动作要领相对用力捏住逐渐内收提起持续轻重交替的揉捏动作。临床应用适用部位:四肢部、颈项部、肩部和头部等。拿五经法:用五指指面沿前发际到枕后,抓拿头顶部督脉及左右足太阳经及少阳经的手法,又称拿顶法、五指抓拿法。功效具有通经活络、舒筋解痉、发汗解表、活血止痛的功效。主治:拿法常用于颈椎病、四肢酸痛,头痛恶寒等症,临床应用比较摩泛。捻法定义用拇指与食指相对捏住治疗部位,稍用力,作对称的快速捻搓动作。如捻线状。操作手法1、腕关节放松,动作灵活而连贯。2、以食指运动为主,拇指运动为辅。3、捻而不滞,转而不浮。4、捻搓动作要快,移动要慢,做到紧捻慢移。5、局部撕脱、骨折血肿初期,禁用捻法6、施术时可用介质,以保护皮肤,提高疗效。临床应用功效捻法常作为辅助手法,具有疏通关节,理筋通络之功效,部位适用于指、趾小关节及浅表肌肤。另外,捻法用在耳部具有调养神志,保健作用。★搓法定义用手掌面着力于治疗部位或夹住肢体作交替搓揉动作的方法。分为包搓法和推搓法操作手法-夹搓法以双手掌面夹住施术部位,令受术者肢体放松。做相反方向的较快速搓动,并同时做上下往返移动。-推搓法以单手或双手掌面着力于施术部位。以肘关节为支点,前臂部主动施力,做较快的推去拉回的搓动。搓摩法(胁部,背部)搓转法(四肢)搓揉法(肩部,“狮子盘球”)。动作要领-操作时动作要协调、连贯。-搓动的速度应快,而上下移动的速度宜慢”即“快搓慢移”。-夹搓法双手用力要对称。-施力不可过重。临床应用临床上常作辅助性结束手法应用,功效具有调和气血、疏松经络,有较好的放松肌肉的功效。部位适用于四肢,腰背及胁肋部,以上肢为常用。主治常用于治疗肩及上肢部酸痛,活动不利。搓法常与抖法配合应用,作为治疗的结束手法,以缓解因刺激手法可能引起的不良反应。★捏法定义用拇指与其它手指相对用力挤压受术部位的手法,称为捏法。操作手法捏-提-捻搓二指捏法.三指捏法五指捏法动作要领捏动时以腕关节用力为主,指关节作连续不断灵活轻巧地挤捏,双手同时操作要协调。用力均匀柔和。用指面着力,避免用指端着力。临床应用功效具有调和阴阳,增补元气,健脾和胃,疏通经络,行气活血的作用。部位多用于四肢部、脊椎部、背部膀胱经、督脉。-捏脊疗法:操作俗称“翻皮肤自尾椎至大椎穴止,捏脊3~5遍,多用于脊椎部,又因治疗捏积有显效,而之“捏积疗法”。捏积应用时,有“捏三提之说法,为临床治疗常规方法。主治临床上常用于治疗小儿积滞、疳症腹泻、呕吐、消化不良等症。拨法定义用拇指深按于治疗部位,进行单向或往返的拨动,称为拨法。又称弹拨法,指拨法、拨络法等。拨法有较好的止痛和解除粘连的作用,临床有“以痛为腧,不痛用力”之说,是常用手法之一以痛为腧,不痛用力:对于拨法的应用而言,在患处先找到某一体位时最疼痛的一点,以拇指端按住此点不放,随后转动患部肢体,在运动过程中,找到并保持在指面下的痛点由痛变为不痛的新体位,而后施用拨法。操作手法一拇指伸直,以指端着力于施术部位,余四指置于相应位置以助力。拇指适当用力下压至一定深度,待有酸胀感时,再做与肌纤维或肌腱、韧带、经络成垂直方向的单向或来回拨动。若单手指力不足时亦可以双拇指重叠进行操作。动作要领-按压力与拨动力方向互相要垂直。-拨动时拇指不能在皮肤表面有摩擦移动应带动肌纤维或肌腱、韧带一起拨动。-用力要由轻而重,实而不浮。-骨折的愈合期、急性软组织损伤者禁用。-拨动的频率要均匀、适中,般在150-200次/临床应用功效:具有解痉止痛,分解粘连的作用。适用部位:四肢部、颈项部、肩背部、腰部、臀部等部位。主治:主要用于落枕、肩周炎、腰肌劳损、网球肘等病症。叩击类手法★定义以手或工具有节奏地击打体表的手法,称为叩击类手法。包括拍法、击法、弹法、叩法动作特点远离体表距离;冲击力--有控制的力;局部震动刺激;节奏、音律感。★拍法定义用虚掌平稳而有节奏地拍打治疗部位的手法。操作手法术者手指自然并拢,掌指关节微屈,腕关节放松,运用前臂力量或腕力,使整个虚掌平稳而有节奏地拍打体表的治疗部位。动作要领掌型:虛掌;着力部位:指掌边缘同时接触体表;节奏性:前臂发力,腕关节放松,"松则力透”2轻1重或3轻1重(音律美)临床应用功效:具有舒筋通络,行气活血的作用。适用部位:常用于肩背部、腰骶部和下肢后侧。主治:背部拍打一排痰;(从下到上,从外到内)肘窝、胭窝等拍打——拍痧疗法(类似刮痧拔罐一促进微循环);全身顺经拍打——养生保健;拍背——急救。击法用拳、掌、指和棒状工具叩击体表的手法,称为击法。可分为拳击法、掌击法、指击法和棒击法4种。操作手法拳击法拳背击法:手握空拳,腕关节伸直。前臂主动施力,用拳背节律性平击施术部位。拳眼或拳底击法:即捶法,单手或双手自然握虛拳,前臂主动运动,用拳底或拳心捶击施术部位。掌击法:手指伸直,腕关节背伸。前臂主动施力,用掌根节律性击打施术部位。掌侧击法:掌指部伸直,腕关节略背伸。前臂主动运动用小鱼际部击打施术位。指尖击法:手指半屈,腕关节略放松。前臂主动运动,以指端击打施术部位。棒击法:击打方向:要与肌肉平行;棒击时的接触面积要大,不要用棒尖打。次数:一般在一个部位打3一-5下即可;击打前要用引棒,不用“冷棒”。啄法:用双手五指尖,以轻快节律交替叩击治疗部位。(支法)动作要领-击打时用力要稳,要含力蓄劲,收发自如。-击打时要有反弹感,当一触及受术部位后即迅速弹起,不要停顿或拖位。-击打动作要连续而有节奏,快慢要适中。-击打的力量要适中,应因人、因病而异。临床应用功效:通经活络、行气止痛、活血祛瘀。适用部位:拳击法——大椎、腰骶部;掌根击法——腰臀及下肢肌肉丰厚处;侧掌击法——适于肩背部、四肢部;指尖击法——头部;指尖击法——头部;棒击法——背腰部、下肢部。主治:治疗软组织疼痛、肌肉紧张痉挛、风湿痹痛、头痛等病症。拳击法主要用于治疗颈肩、腰骶部酸痛脊柱退行性改变所致的肢体疼痛、麻木及精神不振等;掌击法、侧击法主要用于治疗肩背、腰臀软组织劳损、风湿痹痛、下肢痛麻、神疲头胀等,指击法主要用于治疗头痛、头胀、失眠、眩晕,以及在穴位(或压痛点)上的治疗,棒击法主要用于治疗腰背臀部风湿痹痛:下肢麻木酸痛、感觉迟钝等症。弹法操作手法用手指技巧性弹击受术部位的手法,称为弹法。指甲弹法:用拇指指腹扣住示指或中指指甲然后用示指或中指做快速的伸指运动,连续弹击受术部位。指腹弹法:先用示指指腹伸直并压住中指指甲,示指和中指相对用力,在中指伸直向上的同时示指突然向下滑落,以其指腹快速弹击受术部位。(鸣天鼓)临床运用功效本法具有舒筋通络、活血止痛、松解粘连、调和气血的功效,部位适用于全身各部位与穴位,以关节、头部为常用。治疗常用于治疗头痛、关节酸痛、局部粘连、伸屈不利等病症,或用于精神诱导。扣法操作手法术者手指自然分开,屈曲,呈半握拳状,运用臂力,使小指尺侧轻轻捶击治疗部位。一般要求双手同时操作,操作时两手,上下交替如击鼓状,若技术熟练的,叩击时常可发出悦耳的有节律的啪啪”之声。又有敲击之称。临床应用功效具有疏经通络、消除疲劳、振奋精神的功效,部位适用于肩背腰臀部以及四肢等部位。也是休闲按摩的主要手法之一振动类手法★定义该类手法属于辅助手法,是以较高频率进行刺激,并产生振动效应的一类手法动作。–抖法(shakingmanipulation)–振法(vibratingmanipulation)–颤法★抖法以双手或单手握住受术者肢体远端,做小幅度的连续抖动,称为抖法。临床根据施术部位不同可分为抖上肢法、抖下肢法及抖腰法3种。操作手法1、抖上肢法:(1)上肢平抖法:用双手握住手腕部,慢慢地向前外侧抬起约60゚左右,稍用力作连续的、小幅度的、频率较高的上下抖动,并使抖动的幅度,由腕关节逐渐传递到肩部,使肩关节和上肢产生舒适的感觉。(2)上肢提抖法:一手扶住肩部,一手握住手掌部慢慢上提,并同时作左右快速抖动。2、抖下肢法:用单手或双手分别握两踝部,使下肢呈内旋状,并提起离开床面,然后作连续的、小幅度的上下抖动,使髋部和大腿部有舒适放松的感觉。有时配合牵引,称为牵抖法3、抖腕部法:用双手拇指按放于腕背部,其余四指放于手掌侧,稍用力作指间关节屈曲运动,使腕关节作频率较快的、连续的、小幅度的上下抖动。或者术者用食指桡侧抵住腕关节掌侧,稍用力作小幅度的、连续的、频率较快的上下抖动。4、抓抖法(小儿抖脐)用于卒腹痛,腹部减肥。5、抖腰法抖腰法非单纯性抖法,它是牵引法与短阵性的较大幅度的抖法的结合应用。动作要领被抖动的肢体要自然伸直,并应使肌肉处于最佳松弛状态。抖动所产生的抖动波应从肢体的远端向近端。抖动的幅度要小,频率要快(250次/分)临床应用常在搓法之后使用,作为治疗的结束手法。功效具有调和气血、放松肌肉与理顺组织的作用部位主要用于肩周炎、颈椎病、髋部伤筋、腰椎间盘突出症等颈、肩、臂、腰、腿部疼痛性疾患。禁忌对患有习惯性肩关节脱位者慎用上肢抖法。振法以掌或指在体表施以振动的方法,称为振法,又称振颤法。分为指振法和掌振法两种。操作手法以指或掌吸附于治疗部位,作频率、密集的快速振颤动作的手法。要求意念集中于指端和手掌心,尔后前臂和手部的肌肉强烈地作静止性收缩,使手臂发出快速而强烈的振颤,并使之通过指端或手掌心传递到机体,在治疗部位内产生舒松和温热感。以手指端着力振颤者称为指振法;以手掌面着力者称为掌振法。动作要领前臂与手部必须静止性用力注意力要高度集中于掌指部。要有较高的振动频率,大约在每分钟700次左右。以掌指部自然压力为准,不要额外的施加压力。临床上根据操作时着力部位的不同将振法分为掌振法和指振法:根据操作时振源的不同分为肩振法、肘振法和腕振法;根据操作时用力方式的不同又可分为用力振法和松振法。我们认为不同振源所产生的振颤,其振动幅度、频率和作用层次各有特点,更有利于临床上根据患者体质和病情需要灵活选择。传统振法即用力振法是以前臂和手部的肌肉强力地静止性用力而产生震颤动作,这种操作方法频率较快,一旦操作者容易疲劳,操作时间短,所以很难在临床广泛运用。松振法是以原动肌的不自主痉挛带动附近关节的轻微运动产生振颤,这样的操作方法操作者不易疲劳,操作时间长,更适宜临床广泛应用。临床应用功效:是“运气”按摩术的主治手法,以温补为主,通调为辅。主治:主要用于头痛、失眠,胃下垂、胃脘痛,咳嗽、气喘,痛经、月经不调等病症。部位指振法适用于全身各部穴位,掌振法适用于胸腹部。颤法定义以食、中指二指或食指、中指、无名指三指罗纹面或掌面置于施术部位,手部和臂部肌肉绷紧,主动施力,使手臂部产生有规律的颤动,使受术部位连同操作者手臂一起颤动。动作要领:前臂和手部要主动颤动;频率每分钟200-300次左右要有一定的压力。临床应用:功效具有温中散止痛,调理脾胃的功效。主治主要用于腹胀、消化不良等病症。部位主要适用于腹部。运动关节类手法定义运动关节类手法:对关节做被动性活动,使之产生滑动、分离、旋转、屈伸、收展等运动的的一类手法。主要包括摇法、拔伸法、屈伸法、背法和扳法五种。摇法定义:将关节沿运动轴的方向做被动的环旋运动,称为摇法。根据操作的关节部位不同,可分为1.颈椎摇法2.肩关节部摇法(1)托肘摇肩法(2)握手摇肩法(3)扶肘摇肩法(4)大幅度摇肩法3.肘关节摇法4.腕关节摇法5.掌指关节摇法6.腰部摇法(1)俯卧位腰椎摇法(2)坐位腰椎摇法7.髋关节摇法8.膝关节摇法9.踝关节摇法操作手法(一)颈部摇法1、坐位颈椎摇法【动作要领】坐位,颈项部放松,术者站于其背后或侧方,用一手扶住其头顶稍后部,另一手托住其下颏部,双手作相反方向用力,使头部向左或向右缓缓转动。【临床应用】坐位颈椎摇法应用在防治落枕、颈椎病、颈项部软组织老损等引起的颈项部酸痛、活动不利等症。2、卧位颈椎摇法【动作要领】仰卧,头部放松,术者站其头侧,以一手上肢前臂背侧托住患者头部,并扶住对侧肩部,另一手扶住其头顶部,然后利用前臂的摆动,带动头部作顺时针环转摇动,一般3~5周,再交换一下左右手。用另一前臂托患者头部,作头部逆时针方向的环转摇动。【临床应用】卧位颈椎摇法应用在颈项部酸痛、僵硬、活动不利等症。(二)肩部摇法1、托肘摇肩法:坐位,肩部放松,术者站其患侧,上身略前倾,一手扶住患者肩关节上部(用拇指按于结节间沟处),同时用另一手托起患者肘部(使患肢前臂搭于术者的前臂部),然后作缓慢的顺时针及逆时针方向的转动。2、扶肘摇肩法:坐位,肩关节放松,术者站其侧后方一手扶住患者肩上部,另一手扶住患者肘部,而后作肩关节的环转运动。3、握手摇肩法:坐位,患肢自然放松、下垂,术者站于患者侧方,一手扶住其患肩的上部,另一手握住患肢的手腕部,而后作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的环转运动。4、大幅度摇肩法:坐位,患肢放松,自然下垂。术者成丁字步,站于患者侧方,两手掌相对,夹住患者的腕部,而后慢慢地将患肢向上向前托起,同时位于下方的手逐渐翻掌,当患肢前,上举至160°时,呈虎口向下,并握住其腕部,另一手则由腕部沿上肢内侧下滑移至肩关节上部,此时可略停顿一下,两手协调用力,(即按于肩部的手将肩关节略向下、向前按压,握腕之手则略上提,使肩关节伸展),随后使肩关节向后作大幅度的环转运动。如此周而复始,两手下交替,协同动作,连续不断。【动作要求】1、运肩法、扶肘摇肩法幅度最大,托肘摇肩法中等,握手摇肩法最小。2、运肩关节一般前后各做三次。3、运肩关节操作时,术者的身体与步法紧密配合肩部的环转运动。【临床应用】摇肩法,临床上常用于防治肩关节周围炎、肩关节粘连、骨折后遗症、中风后遗症等引起的肩关节酸痛、运动不利、功能障碍等症。(三)肘关节摇法坐位或卧位,术者一手扶住患者肘部,另一手握住患肢腕部,而后作肘关节的环转运动。(四)腕关节摇法一手握住腕关节的上端,另一手握手部,先作腕关节的拔伸,而后将腕关节作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的环转摇动。(五)掌指关节或指间关节摇法一手握住患掌或患指的近端,另一手捏住患者手指,先作掌指关节拔伸或指间关节拔伸,而后作掌指关节或指间关节的顺时针方向及逆时针方向的环转摇动。(六)腰部摇法患者取坐位,腰部放松伸直,术者坐于其后或站于其后,用一手按住其腰部,另一手扶住患者对侧肩部,前臂按于颈项部,两手协同用力,将其腰部作缓慢的环转摇动。(七)髋关节摇法仰卧位,患肢屈髋屈膝,术者站于患侧,一手扶住其膝部,另一手握住其足跟部(踝部),两手协同动作,使其髋关节屈曲90°左右,然后作顺时针方向或逆时针方向的环转运动。(八)膝关节摇法仰卧位,患肢屈膝屈髖,术者站于其侧方,一手扶住膝关节上方,另一手握住其小腿下端,两手协同用力,使膝关节屈曲90°左右,然后作膝关节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的缓缓环转运动。(九)距小腿关节摇法仰卧位,或坐位,下肢伸直,术者站于其足后,一手托住其足跟,另一手握住其足趾部,稍用力作牵引拔伸距小腿关节,并在此基础上作距小腿关节的环转运动。动作要领1、摇转的幅度要有小到大,逐渐增大。2、摇转的幅度大小,要根据病情恰如其分地掌握,做到因势利导,适可而止。3、注意摇转的幅度必须限制在正常关节生理许可范围之内,或在患者能忍受范围内进行。4、操作时,动作要缓和,用力要平稳,摇动速度宜缓慢,不宜急速。临床应用功效舒筋活络、滑利关节、松解粘连主治治疗关节酸痛、各种软组织损害性疾病及运动功能障碍等病症。部位颈椎、腰椎、肩关节、肘关节等全身各关节部位。★拔伸法★定义固定肢体或关节的一端,沿纵轴方向牵拉另一端的手法,称为拔伸法,又称牵引法。操作手法一、颈部拔伸法(一)虎口托颈拔伸法:坐位,头部呈中立位或稍前倾位。站于患者后方,拇指与其余四指分开,用双手拇指顶住患者枕骨后方(风池穴处),其余四指托住患者两侧下须骨,前臂搁在患者肩背部然后逐渐运劲向上拔伸颈椎。注意两手掌不要挤按两侧颈部,以免压迫颈动脉而引起头晕以及颈项部疼痛等不良反应。(二)屈肘托颈拔伸法:体位同上。站于患者后方或侧方一手从颈前部穿过,用肘弯部托住患者的下须部,另一手掌扶住患者枕部,然后两手同时运劲向上,使颈椎受到拔伸。同样,操作时,术者肘部不要挤按颈前部喉结,以及压迫气管。(三)仰卧托后脑拔伸法:仰卧位,颈部放松。术者站于其头顶部,一手托其后脑枕部,另一手托住其下颏部,然后两手同时运劲,向后牵拉颈部,使颈椎拔伸。(四)仰卧位拔伸法:不加枕仰卧,术者立其头端,双手重迭自第三、四、五颈椎下将颈部稍微托起并向后拔伸。拔伸时应注意几点:1、术者两上肢基本呈伸直状,靠身体后仰之力带动上肢进行拔伸。2、术者的手应吸定一处(颈后方),不能滑动,同时不可将颈部两侧卡住。3、拔伸的力量以患者的脚尖被拉动为度。4、拔伸状态应持续不少于一分钟,稍长更佳,可反复3-5遍。二、肩部拔伸法(一)肩上举拔伸法:坐于低凳上,患者放松。术者站于其侧后方,双手握住其腕部,慢慢向上作上举运动,至最大限度时,作持续性向上牵拉肩部运动。(二)肩关节外展对抗拔伸法:坐位,患者放松,外展成90术者用双手握住其腕部或肘部,逐渐用力牵拉。同时领患者身体向另一侧倾斜(或助手帮助,固定患者身体)与拔伸(牵拉)力对抗。(三)肩关节手牵足蹬拔伸法:仰卧位,术者半坐于患侧边,将一足跟置于患者腋下,或用屈曲之膝部抵住患肩腋下,使身体稳定,双手握住患肢腕关节(或患肢前臂下端),而后缓缓拔伸,足跟同时用力顶住腋窝部与之对抗,拔伸持续1-2min后,逐渐将患肢作内收,内旋运动,即可复位。该方法为治疗肩关节脱位的首选方法。安全、可靠、操作方便。复位后,应将肩关节固定于内收、内旋、屈肘90。位,可在患肩腋窝部处置一大棉垫,用绷带和胶布固定,前臂用三角巾或者绷带悬吊,一般需要固定三周。三、肘关节拔伸法一手固定肘关节的近端,另一手握其前臂远端,先作前臂的外旋,而后逐渐加力拔伸肘部。同时嘱患者身体向对侧倾斜对抗或助手用双手固定上臂对抗。四、腕关节拔伸法1.用双手握住患肢指掌部,逐渐用力拔伸,并嘱患者身体向另一侧倾斜,形成对抗用力。2.一手握住患者前臂下端,另一手握住其手掌部,两手同时向相反方向用劲,逐渐牵拉、拔伸腕部。3.用双手握住患肢指掌部,提起、外展成60°左右,然后术者用足跟抵住患者同侧的腋下,同时双手运劲拔伸腕部。五、掌指关节与指间关节拔伸法一手握住患者腕部或手掌部,另一手握住患者手指,两手同时用力做相反方向拔伸运动(掌指关节拔伸);或者,术者一手握住手指捏住手指近侧指骨,另一手捏住患者同一手指的远端的指骨,两手同时用力,向相反方向拔伸指间关节。六、腰椎拔伸法俯卧位,双手抓住床头,或仰卧位,助手用双手抓住其腋下以固定,术者站于其足后,用双手分别握住两踝的上部,逐渐用力后拉,1-2分钟。也可双手握住单下肢进行牵拉,多用于身体健壮者。七、骶髂关节拔伸法1.仰卧位,会阴部垫-软枕。术者站于足端,用一手腋部夹住患侧小腿的下端,并使前臂穿过患肢后握住另一手前臂的下端,另一手按住患者膝部。术者再以一脚足跟抵住会阴部的软枕,身体后倾,手脚同时用力,将患者下肢顺纵轴方向拔伸。2.仰卧位,助手拉住患者两腋下,术者用腋部夹患肢踝部以上部位,同时肘部屈曲,用其前臂背面托住患肢小腿后侧,并搭于另一手前臂中1/3处,另一手搭于患膝的前侧,然后术者、助手同时运劲牵拉。本法常用于治疗骶髂关节半脱位,整复后,应使患者在膝屈髋下卧床2周。八、髋关节拔伸法患者双手抓住床边,或由助手固定骨盆,术者双手握住患肢踝部或用腋下夹住踝部以上部位,并屈肘用前臂托住小腿后侧,握住对侧手臂下1/3处,另一手扶住患肢膝上,逐渐用力向下拔伸。九、膝关节拔伸法俯卧位,屈膝90术者用一侧膝部按住大腿后侧下端,用双手握其踝部向上拔伸膝关节。或者患肢下肢伸直,助手用双手或用肘部抱住患侧大腿远端,术者双手握住小腿,两人同时用力拔伸。十、距小腿关节拔伸法仰卧位,术者手托住足跟部,一手握住患肢五趾端,两手同时用力拔伸★动作要领-操作时,动作要平稳而柔和。-用力要均匀而持续,不可用突发性的猛力牵拉。力量由小到大,逐渐增加,须持续拔伸在1-2min。-要根据不同的部位和病情,适当控制拔伸力量和方向。如果运用不当,不但影响治疗效果,甚至还会造成不良后果。★注意事项-各关节拔伸时双手最佳握点位置的确定-杠杆、力矩等各项省力原则的运用。-细心体会手下牵动关节时的感觉。-不同发力形式的操作方法。临床应用功效具有理筋、整复、增宽关节间隙、解除神经挤压、松解粘连等功效。部位用于脊柱和四肢关节拔伸法应用在颈椎、腰椎以及四肢关节屈伸法定义伸屈法是针对活动功能障碍的关节,助其伸展或屈曲的一种被动运动手法。操作手法(一)伸肩法:【动作要领】术者半蹲作骑马势,站于患者侧方,将患肢放于术者颈后,使其肘部恰好搭于术者肩上。术者两手围抱患者肩部,缓缓地站起,根据患者肩关节可能外展和前屈的程度,保持在一定的高度,持续2~3min,再放松,然后逐渐增大幅度,反复进行,3~5次即可。【临床应用】本法具有松解粘连,解除软组织痉挛或关节内组织的嵌顿以及滑利关节之功效。常用于治疗肩关节周围炎以及骨折后遗症引起的肩关节疼痛、运动障碍等症。(二)伸肘法:患者与术者相对而坐。术者用一手托住患者肘部,并将患肢的手夹于术者腋下,另一手按住患者的肩部,然后作推肩、抬肘动作,使患肢肘关节伸直。(三)伸膝法:仰卧位,两下肢伸直放松。术者站于患侧,以一手托住患肢小腿,使其小腿搁在术者前臂上,另一手夹住其膝关节上方,使患肢作屈膝屈髋运动,然后术者两手协同用力抬肘作伸膝运动,即托扶小腿之手,作抬肘动作,置于膝关节之手作向后推膝动作,使其膝关节伸直,并同时使患肢上举。患肢上举的幅度,根据病情以及患者能忍受的程度为度。(四)伸髋法:侧卧位,患侧在上,术者站于其身后。一手握住患侧之踝部,另一手按于其腰部,然后两手协同用力,将患肢向后牵拉,置于腰部之手同时向前推按,似拉弓状,如此一拉一按,可重复操作数次。(五)单屈髋法:仰卧位,术者站于患肢侧方,用一手握住患肢的下端(距小腿关节的上方),另一手捏住其足跟部,使患肢屈膝屈髋,然后术者两手同时用力,使其髋、膝、距小腿关节同时屈曲,并尽量使患肢大腿贴近其腹部。(六)双屈髋法:仰卧位,术者手托住其两足跟部,另一手扶住其膝关节前方,使两侧膝、髋关节作屈伸动作,达到一定限度后,术者可弹动性地推动膝部,逐渐加大屈髋的角度,使其大腿尽量贴近腹壁。另外,此法也可把托住足跟部之手改为托其臀部,使其躯体作前屈动作。此法也称为屈腰法。同时可配合腰部左右摇动,即在保持患者躯体前屈位的状况下,托臀之手和扶膝之手协同动作,使其腰骶部作缓缓地左右摇动各数次。但老年人腰椎骨质疏松,慎用此法。(七)屈膝法:俯卧位,术者站于患肢侧面,用手握住其小腿的下端,另一手抓住其跖趾部,然后使膝关节逐渐屈曲,增大弯曲的角度。(八)垫膝屈膝法:俯卧位,术者站于患肢侧方,用一手前臂垫置于膝关节后侧(胭窝部),另一手握住患肢距小腿关节上部,然后作屈膝屈髋运动,达到限度时,垫置膝后之手向前推压膝关节,另一手用力下压小腿,作膝关节屈曲动作。此时常可听到“喀嗒”的响声,表示手法成功。动作要领1、首先了解各关节的正常活动度。2、要充分估计其增大的幅度,然后运用缓慢均匀、持续的力量,徐徐加大其可能增大的幅度。3、增大的幅度,要在患者能够忍受的情况下进行。4、做伸屈法之前,明确诊断,排除伸屈法的禁忌症,如骨折、肿瘤、结核等骨质病症。临床应用功效具有舒筋解痉、松解粘连、滑利关节的功效。部位用于四肢关节背法定义将受术者背起,对腰椎进行牵引、摇晃、振动及瞬间后伸的操作方法。操作手法术者与患者背靠背站立,两上肢自患者腋下穿过,用两肘部套住患者上臂,然后弯腰屈膝,将患者反背起,使其双脚离地,接着,首先利用患者自身的重力牵拉腰椎片刻,再慢慢将患者身体下滑,使患者病痛之处对准术者腰骶部,作左右摆动,并带动患者腰部及下肢也随之作左右摆动,以缓解肌肉痉挛。在患者肌肉放松、对运动的抵抗降低时,术者一边分散患者的注意力,一边将脚跟抬离地面,趁其不备,突然将脚跟落地,并顺势作一个伸膝、屈髋、挺臀、振腰的动作,以整复错缝的小关节动作要领1、动作要协调自然,依次操作,一气呵成2、操作过程中,嘱患者全身肌肉尽量放松头颈部靠住术者背部,呼吸自然,不要屏气。3、整复关节前,患处须对准术者腰骶部。4、若患者身体高大,术者可站在踏板上操作临床应用功效舒筋解痉、整复错缝主治用于腰椎后关节紊乱,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腰扭伤等病症部位腰部扳法定义用双手向同一方向或相反方向用力使关节作伸展屈曲,或旋转的手法。使用时必须谨慎,要严格掌握适应症和禁忌症,特别是注意手法技巧。操作手法术者用一手固定住患者关节的近端,另一手作用于关节的远端,然后双手作相反方向或同一方向用力,使关节慢慢被动活动,至有阻力时,再作一短促的、稍增大幅度的、有控制的、突然性的扳动。(稳、准、轻、巧)。(一)、颈部扳法1、环枢关节扳法【操作方法】患者坐于低凳上,头稍后仰,术者站于患者侧方,一手按住第二颈椎的棘突,另一手肘部托起患者的下须部,手掌部绕过对侧耳后,夹住其枕骨部,然后逐渐用力将颈椎向上拔伸。在拔伸的基础上,同时使颈椎旋转至有阻力的位置,随即作一个有控制的、稍增大幅度的快速扳动,顶按棘突的拇指同时协调用力下按。【临床应用】环枢关节扳法应用在治疗环枢关节半脱位2、颈椎旋转定位扳法【操作方法】患者取坐位,颈项部放松,术者站于其后侧方,用一手拇指顶按住患椎棘突旁,并嘱患者颈部慢慢前屈,至术者拇指下感到有棘突运动,关节间隙张开时,即稳住在此幅度,再嘱其向患侧侧屈至最大幅度,然后术者用力一手托住其下颏部,并向患侧方向慢慢旋转,当旋转到有阻力时,随即用力作一个有控制的、稍增大幅度的快速扳动。【临床应用】颈椎旋转定位扳法应用在颈椎错缝、颈椎生理弧度消失或出现反屈的患者。★3、颈椎斜扳法【操作方法】患者取坐位,头略前俯,颈部放松,术者站于其侧后方,用一手扶住其后脑部,另一手托起下须部,两手协同动作,使头向患侧慢慢旋转(即左侧病变,向左侧旋转;右侧病变,向右侧旋转)。当旋转到一定幅度时(即有阻力时)稍微停顿片刻,随即用劲再作一个有控制的稍增大幅度的(约5~100)的快速扳动随即松手。【临床应用】颈椎斜扳法应用在治疗落枕、颈椎小关节错位(骨缝开错、颈椎错缝)、颈项部酸痛等症。4、颈椎前屈扳法【操作方法】患者取仰卧位,术者站于其头前,两臂十字交叉,托起患者头部,两手分别抓住患者对侧肩部,然后缓慢抬起前臂,使患者颈椎作缓缓前屈运动,至极限位后放下,再前屈,如此反复3~5次。【临床应用】颈椎前屈扳法应用在治疗颈椎强硬屈伸不利等症。能伸展痉挛的项后肌群和韧带,并使颈椎后关节间隙扩大。5、颈椎坐位侧屈扳法【操作方法】(1)患者取坐位,术者站于其侧后方用一手抱住患者头部,并靠近胸部另一手按住患者对侧肩部,然后,两手协调用力,缓缓将患者颈椎侧屈至极限位置(有阻力时),再复原,反复操作5次左右。(2)患者取坐位,术者站于其侧后方用一手扶住患者头部侧面,另一手按住患者同侧的肩部,两手协同用力,使颈椎缓缓作向健册侧弯运动弯至有阻力时,再作一个稍增大幅度的、有控制的、突发性的扳动。【临床应用】颈椎坐位侧屈扳法应用在治疗颈项强硬、屈伸不利等症。能伸展痉挛的对侧颈肌,并使钩椎关节分离。(二)、胸椎扳法1、扩胸扳法【操作方法】患者取坐位,令其双手十指交叉扣住,并抱住颈项部,术者站于其后,用一侧膝部顶住其背部,用双手掌托住患者两肘部,使患者身体缓缓地作前俯后仰被动动作,数次后,在作后伸运动同时,再扩胸扳动(数次后作挺胸后伸扳动)【动作要求】1、手与膝顶用力,要同时而且协调。2、后伸扳动,前俯后仰动作的幅度要有小到大。3、患者自行作前俯后仰运动时,要配合深呼吸,同时,术者配合作扩胸、牵引和后伸扳动。【临床应用】扩胸扳法应用在治疗因胸椎小关节错缝引起的背部板滞、酸痛以及运动受限等症。具有纠正小关节错位的功效。2、胸椎对抗复位扳法【操作方法】患者取坐位,双手交叉扣置于脑后项部,身体略前倾,术者站于其后,用一侧膝部顶住患部,用双手从患者腰部伸入其上臂之前,前臂之后,并握住前臂下段,而后嘱患者作前俯后仰运动,数次之后,在作后伸运动时,医生两手同时向上,向后牵拉,膝部同时将患椎向前、向下方顶按,上下协调动作,对抗用力,使其胸椎扳动。【临床应用】对抗复位扳法应用在胸椎错缝,常用于治疗背部疼痛、板滞、运动障碍以及内脏因胸椎错缝而发生的牵涉痛或其他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症状。3、坐位胸椎定位旋转扳法【操作方法】患者以骑马势坐于治疗床上,两腿分置于两侧床缘夕以固定骨盆,双手在胸前交又抱紧,术者站于其侧后方一手从腋下穿入,经过前胸,抓住患对侧肩部,另一手拇指按于偏歪的棘突旁,然后分三步(即胸椎前屈、侧屈、旋转)完成整个动作。先嘱患者主动慢慢前屈胸椎,当术者拇指下感到棘突活动时,即稳住在此幅度,使病变阶段被限制在这个脊柱曲线的顶点上,接着再作旋转运动,将患者旋转至最大限度(即有阻力时),此时,术者扶于对侧肩部的手向下按压,并使肩部上抬,作一个稍增大幅度的有控制的扳动,同时拇指用力顶推棘突。常可以听到“喀哒”的响声,术者拇指下有棘突的跳动感,表示复位成功。【临床应用】定位旋转扳法应用在治疗第七胸椎以下节段的椎骨。具有纠正小关节错位,理筋整复,松解粘连,恢复关节功能之功效。4、坐位旋转推扳法【操作方法】患者以骑马势坐于治疗床上,两腿分置于床两旁,以固定骨盆,双手在胸前交叉抱紧,术者站于其健侧,一手从腋下穿入经过前胸扶住对侧肩部,使之向健侧旋转并略向上牵拉,另一手掌根抵住错位的肋骨角,当身体旋转至最大限度时(即有阻力时),再作一个有控制的、稍增大幅度的(加大旋转幅度5~10°)突发性地扳动,同时,掌根向患处前上方推压,使肋骨复位。【临床应用】旋转推板法应用在第八胸椎以,上节段的关节错缝。具有纠正关节错位,理筋整复,恢复关节功能的功效。5、胸椎侧弯扳法【操作方法】患者侧卧位,胸椎棘突偏歪侧向术者站于其前面,以一手托住颈椎根部,使之向上侧屈,另一手掌根部向后下按压偏歪的棘突,并用胸部紧靠患者肩部,使之稳定,当侧屈至极限后,再作一个有控制的、稍增大幅度的(加大脊柱侧屈幅度约5°左右)突发性扳动,按压棘突的掌根,也同时推压之,使之复位。6、俯位抬肩扳胸法【操作方法】患者俯卧位,上身放松,术者站于患侧(胸椎棘突的偏斜方),以一手掌根抵住偏歪之棘突,另一手从对侧肩腋下穿入扶住其肩的前部,并向上抬起,使胸椎旋转至有阻力时,而后两手协同用力,作相反方向运动,作一个有控制的、稍增大幅度的(扩大扭转幅度50左右)突发性扳动,使之复位。【临床应用】俯卧位抬肩扳胸法应用在第八胸椎以上节段的椎骨错缝的整复。7、俯卧位提骨盆扳胸法【操作方法】患者取俯卧位,全身放松,术者站于患者患侧(棘突偏斜的侧方),一手掌根抵住偏歪的棘突,另一手抓住对侧髂前上棘部位,逐渐上提,使脊柱扭转至最大限度时(有阻力时)然后两手协同用力,作相反方向运动,作一个有控制的、稍增大幅度的突发性扳动。【临床应用】俯卧位提骨盆扳胸法应用在第八胸椎以下节段的椎骨,具有舒筋活血,整复错缝,松解粘连之功效。8、胸椎对抗扳法【操作方法】患者取坐位,双上肢上举、挺胸,术者站于其侧后方,一手上肢环抱其上臂的下端,另一手拇指顶压偏歪的棘突,两手协调用力作胸椎伸屈运动,当胸椎后伸到有阻力时,两手协同用力,作相反方向运劲,扳动胸椎,使其复位。【临床应用】胸椎对抗扳法应用在治疗胸椎后关节紊乱、错缝等症。具有整复关节,舒筋通络之功效。(三)、腰椎扳法1、直腰旋转扳法【操作方法】患者取坐位,腰椎伸直,术者与其相对而立,用双腿夹住患者一侧下肢,一手抵住患者近术者侧的肩后部,另一手从患者另一侧腋下伸入,并抓住其肩前部,两手同时用力作相反方向扳动,使腰椎旋转到最大限度时,再作一个稍增大幅度的、有控制的突发性的扳动。【临床应用】直腰旋转板法应用在腰椎。常用于治疗急性腰扭伤,后关节功能紊乱,腰椎肥大性脊柱炎,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舒筋活血,整复错缝,松解粘连之功效。2、腰椎旋转定位扳法(1)、骑马式腰椎旋转定位扳法【操作方法】患者取坐位,骑跨于治疗床上,以使骨盆相对固定,两手自然下垂或双手交叉相扣抱置于脑后颈项部。术者站于其侧方后,一手拇指按于需要扳动(偏歪)之棘突,另一手从患侧腋下穿过并按住其颈项部(或抓住对侧肩部),然后分三部(即腰椎前屈、侧弯、旋转)完成整个动作。首先嘱患者主动慢慢弯腰,当前屈至术者拇指指下感到棘突活动时,即稳住此体位,然后向患侧侧弯至一定幅度,使病变节段被限制在这个脊柱曲线的顶点上,接着再做脊柱的旋转运动,将患者腰部向患侧旋转至最大限度,此时,术者按于颈项部的手用力下压,肩肘部上抬,作一个稍增大幅度的,有控制的突发性扳动,同时拇指用力顶推棘突,常可听到“喀嗒”的响声,并且拇指下有棘突的跳动感,表示手法复位成功。(2)、双人腰椎旋转定位扳法【操作方法】患者取坐位,全身放松,助手用双膝部夹住患者健侧的下肢,以固定骨盆,两手分别扶住其腿部,以协助术者作腰椎旋转板法,术者操作方法同单人腰椎旋转定位扳法。【临床应用】双人腰椎旋转定位扳法应用在腰椎后关节错位、腰椎间盘突出症等病症,能纠正腰椎解剖位置异常,具有较准确的定位扳动脊柱关节的作用。★3、腰椎斜扳法【操作方法】患者取侧卧位,位于下面的下肢自然伸直,上面的下肢屈髋屈膝。术者面对患者而立,一手掌按住其肩前部,另一手用肘部(或手掌)抵住其臀部而后双手协同用力,作相反方向上的缓缓推动(即手掌用力将肩部向前推动,肘部用力将臀部向后按压),使其腰椎被动扭动,当旋转到最大限度时(有阻力时),再作一个稍增大幅度的、有控制的突发性扳动,此时常可听到“喀嗒”的响声,表示手法复位成功。【临床应用】腰椎斜扳法应用在治疗急、慢性腰痛,急性腰扭伤,腰椎后关节错位,腰椎间盘突出症以及腰部酸痛,活动不利等症。具有解除肌肉痉挛,纠正解剖位置异常,松解粘连之功效。4、腰椎定位斜扳法【操作方法】患者侧卧,患侧向上。术者面对患者而站,用一手食、中指分别置于偏歪的棘突与上椎体的棘突间隙,另一手扶住患者肩部向后移,使脊柱绕其纵轴向后旋转,当手指触摸到错位的棘突与其上一节段的棘突间互相扭错,而错位节段的下椎体无相对运动时,即停止旋转,并保持这一一体位,然后会令患者双手交叉,抱住对侧肩部,术者用一手稳定患者上面的肩部,另一手的食、中指移至偏歪棘突的下两个椎体的棘突间隙,令患者下面下肢轻度屈髋,使腰椎生理弧度由前凸转变为伸直位,扩大后关节的间隙,屈髋的幅度则以偏歪棘突间隙不动,而下一节段棘突间隙扩大为准,再令患者上面的肢体屈膝屈髋,搁置于下面下肢之上,接着,术者触摸棘突地食、中指顶推偏歪的棘突,用前臂的上端推压臀部,使其向前下方旋转至最大限度,此时,脊柱扭转中心恰好位于错位的腰椎,术者两手协同用力,作一个有控制的,稍增大幅度的突发性扳动,同时手指用指端向下按压偏歪的棘突,常可听到“喀嗒”的响声,即可复位。【动作要求】(1)定位要准确。(2)两手动作要协调。(3)突发性扳动须与患者呼吸相配合,患者吸气时,在全身放松的同时,作突发性扳动,易于成功。(4)为了加强指端的压力,可用双手指端推压扳法,术者将推肩之手从患侧肩下穿过,用肘抵住患者肩前部,双手食、中指同时顶推相邻的棘突,以便产生更大的复位动力。(5)如果患者翻身困难,可用双指钩顶扳法,操作方法与上述方法相同,只是者两手食、中指改为自下向上钩顶相邻的棘突。【临床应用】腰椎定位斜扳法应用在治疗腰椎后关节紊乱,腰椎间盘突出症引起的腰以及下肢疼痛、麻木较剧者;腰部运动明显受限,翻身起坐困难的患者。具有理筋整复,纠正关节错位之功效。5、腰椎后伸扳法(1)单腿后伸扳法患者俯卧床上,屈肘,两手放于颏下头部两侧。术者一手紧压腰部患处,另一手托起患侧下肢的膝部,缓缓提起,当腰椎后伸到最大限度时,两手协同用力,作相反方向扳动腰椎。(2)双腿后伸扳法姿势同上,术者一一手紧压住腰部患处,另一手托起患者双膝部,缓缓提起下肢,当腰部后伸到最大限度时,两手同时用力作相反方向扳动腰椎。(3)双人后伸扳法姿势同上,术者甲一手托起患者一侧下肢的膝部,另一手紧压住腰部患处,术者乙一手紧压在术者甲的手背上,另一手托起患者另一侧下肢的膝部,将两下肢同时缓缓提起,当腰椎后伸到限度时,两术者同时协调用力扳动腰椎。(4)屈膝顶腰后伸扳法姿势同上,术者屈一侧膝部,用膝尖顶住腰部患处,双手同时握住两踝部,缓缓提起两下肢,作腰部后伸运动,当腰部后伸到最大限度时,膝部以及双手同时用力扳动腰椎,如此一拉一项,一松放,可重复操作3~5次。(5)牵引下后伸扳法俯卧床上,全身放松,术者甲用双手托起患者双腋下,固定上身;术者乙用双手握住健侧下肢的踝部,甲乙两者同时用力缓缓牵拉腰部;然后,医生一手紧压住腰部患处,另一手托住患肢的膝部,缓缓提起,当腰椎后伸到最大限度时,双手协同,同时用力扳动腰椎。【临床应用】腰椎后伸扳法应用在治疗腰部僵硬腰椎生理前凸减弱或消失,腰椎侧弯后关节错位,滑膜嵌顿,腰椎间盘突出症以及退行性脊柱炎等病症。常可配合腰部衮法。具有理筋整复,松解粘连的功效。注意事项-不可逾越关节运动的生理范围。-不可粗暴用力和使用蛮力。-不可强求关节弹响。-诊断不明确的脊柱外伤及带有脊髓症状体征者禁用板法。-老年人伴有较严重的骨质增生骨质疏松者慎用扳法对于骨关节结核骨肿痛者禁用扳法。动作要领1、操作时,要顺应关节的生理功能,因势利导,不能超出或违反关节的生理功能范围,忌强拉硬扳。2、扳法是一个有控制的有限度的被动运动,要分阶段进行,即先使要扳的关节极度伸展或旋转,在保持这一位置的基础,上,再作一个突发性的、稍增大幅度的、有控制的扳动。3、突发性扳动的动作要干脆利落,用力要短暂、迅速,做到发力要快,时机要准,力度适当,收力及时。4、不能强求关节的弹跳声,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伤。临床应用功效扳法具有疏筋活络、滑利关节、松解粘连、整复错位等功效主治脊柱以及四肢关节等处部位治疗四肢关节、运动功能障碍,以及脊柱小关节错位等病症复合手法及特殊手法定义复合手法是指两种以上不同类型的手法复合而成的治疗手法。常用的有按揉法、拿揉法、牵抖法、推摩法、扫散法、捏脊法、踩跷法。一、拿揉法【动作定义】在拿法的基础上配合揉法动作形态复合而成的手法,称为拿揉法。拿揉法可弥补拿法动作刺激强度,增加揉法动作形态成份。【动作要领】在作拿法提拿的同时,增加旋转揉捏动作的比例,贯穿于拿法操作的全过程。应掌握以拿法为主,揉法为辅的原则。操作时两种手法不可分开进行,也要避免手法僵滞【手法特点】拿揉法取两种手法之长,操作自然流畅,既有拿法的刺激强度,配以揉法可缓冲其强刺激所带来的不适感,比单纯拿法更柔和舒适,易被病人接受。【临床应用】作用:舒筋通络,行气活血。主治:适用于颈椎病、落枕、肩周炎、四肢酸痛乏力等症及肩井和四肢部操作。二、推摩法【动作定义】在一指禅偏峰推法的基础上,利用余四指同时作指摩法的一种复式操作手法称为推摩法。推摩法可在同一时间内作两种手法操作,其有手法作用面更广,时间更节省,舒适度更好的优点。【动作要领】施术者以拇指桡侧偏峰着力吸定于治疗部位,作一指禅偏峰推法操作,其余四指并拢,掌指部自然伸直,指面附着于治疗部位,随着腕关节的摆动作环形摩动。【手法特点】同一时间内具有拇指推法和四指摩法两种手法作用力,点面结合,使手法刚柔并存,能明显提高手法效果,增加手法舒适度。【临床应用】作用:舒筋通络,通调气血。临床应用:在胸部操作,具有宽胸理气、宣肺平喘之功效,可用于治疗胸闷、咳喘等症;在腹部操作,具有补益脾胃、理气和中之功效,可用于治疗脾胃虚弱、纳呆纳差、腹胀呃逆等症;在胁部操作,具有疏肝理气、解郁通络之功效,可用于治疗肝郁气滞、胸胁屏伤、胁痛等症;在小腹部操作,具有调经活血、通利小便之功效,可用于治疗妇人经闲,月经不调、痛经、癃闭等症。三、按揉法【动作定义】在按法的基础上配合揉法动作形态复合而成的手法,称为按揉法。【动作要领】指按揉法:用单指或双指指面按压于治疗部位,按照揉法的动作要领进行节律性的揉动。掌按揉法:用单掌或双掌叠按于治疗部位上,按照揉法的动作要领进行节律性的揉动。施术者上身略前倾以增加按揉力度,单掌按揉时,用根部为着力部位,双掌按揉时,可用全掌或掌根部为着力部位。【手法特点】按与揉两种手法形态结合,刚柔相济,既有按法的深透力度,又有揉法的缓和舒适感,能增强手法作用效果,易被病人接受。【临床应用】作用:舒筋通络,解痉止痛。临床应用:适用于颈椎病、肩周炎、腰背筋膜炎、腰突症、头痛、眩晕等症及胸腹部的操作。四、牵抖法【动作定义】在牵拉拔伸的基础上配合抖法的动作形态协同应用的手法,称为牵抖法。牵抖法可弥补牵拉拔伸动作单一的缺点,能明显增强手法作用效果。常用于腰部、肩关节和髋关节的操作。【动作要领】患者取俯卧位,全身放松,两手紧握床头或由一助手固定其两腋部。施术者两手紧握其两足踝部位,将患者下肢提起,身体后仰,使对抗牵拉力作用于患者腰部,同时作小幅度摇摆其腰部,待其完全放松时,术者用两臂同时用力作瞬间的腰部较大幅度牵抖2~3次,然后缓慢放下。肩关节、髋关节亦可适用于牵抖法【手法特点】牵抖法与抖法动作形态基本相似,但牵抖法强调牵拉的作用力,在牵拉的基础上作抖法,使牵引力与抖动力有机结合起来,先牵后抖,使作用关节在牵拉的前提下得到抖动,更利于关节松动。【临床应用】作用:滑利关节,整复错位。主治适用于治疗腰椎后关节滑膜嵌顿、腰椎间盘突出症、肩周粘连、髋部伤筋等。五、扫散法【动作定义】术者以拇指桡侧或食、中、无名、小指指端着力,在受术者颞部沿少阳经自前向后,从上到下作来回推擦的手法,称为扫散法。【动作要领】术者以一手扶住受术者头部,勿令其来回摇动;另一手进行操作,以免引起患者眩晕等不适。一手拇指伸直,其余四指并拢、微屈,将拇指桡侧面及其余四指指端置于头颞部,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淮阴师范学院《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淮阴师范学院《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母鸡动画课件教学课件
- 淮阴师范学院《电视栏目制作》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淮阴工学院《社会研究方法》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淮阴工学院《资本运营》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安全生产专项治理检查工作总结
- 生物质燃气的社会影响和公众参与考核试卷
- 废弃资源综合利用的经济监测考核试卷
- 投资心理与情绪管理对投资决策的影响考核试卷
- 餐饮行业初期投资预算分析
- A12.工程初验终验报审表
- 新探索研究生英语(基础级)读写教程参考答案Language-focus
- 单向板结构设计
- 工程管理基础知识
- 酥性饼干成型机棍印饼干成型机安全操作及保养规程
- 跨境电商交际英语(修订版) 课件 UNIT-1-Visiting-an-E-shop
- 相对湿度与露点对照表
- 重症急性胰腺炎ppt恢复课件
- 幼儿入小学后的调查分析2篇
- 农家乐场所消防安全管理制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