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3课从明朝建立到清军入关部编版普通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
课程标准1.通过了解明清时期统一全国和经略边疆的相关举措,知道南海诸岛、台湾以及包括钓鱼岛在内的附属岛屿是中国版图一部分,认识这一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版图奠定的重要意义。重、难点1.重点:明朝面临的内部和外部问题。2.难点:明朝政治制度的变化。核心素养1.时空观念:通达时空观念掌握1368年朱元璋建立明朝,1405~1433年郑和下西洋,1636年皇太极称帝,国号“大清”。2.史料实证:运用史料实证探究明朝政治体制的变化,海上交通与沿海形势。3.历史解释:明确历史解释研思戚继光平倭,明末农民起义和清朝统一。4.唯物史观:立足唯物史观认知明朝专制集权空前强化,统一多民族国家更趋稳固。5.家国情怀:渗透家国情怀感悟郑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时间轴明朝前期明朝中叶明朝中后期1368年1449年1582年1644年驱胡虏,复中华废宰相,置内阁疑大臣,信家奴遣郑和,下西洋宦官扰朝政兵败土木堡倭寇祸东南明末党争,政治黑暗西人来犯,窃据东南女真崛起,大清建立农民起义,摇摇欲坠一、明朝政治制度的变化(一)明朝的的建立
①1368年,朱元璋称帝,定都应天府,国号大明。
②明军攻占大都,结束了元朝在全国的统治。(二)明朝的政治制度的变化1.明太祖:
明太祖时期,废除宰相制度,严令子孙永远不许设立。加强君主专制的需要。(胡惟庸案)一、明朝政治制度的变化(二)明朝的政治制度的变化1.明太祖:一、明朝政治制度的变化(二)明朝的政治制度的变化2.明成祖:
选拔文官到文渊阁值班,形成一个常设的辅佐皇帝处理政务的秘书机构——“内阁”。其官员称为某殿或某阁大学士。票拟与批红:
大学士的日常工作主要是替皇帝浏览百官奏章,草拟处理意见,称为“票拟”。
皇帝在“票拟”的基础上,用红笔正式批复奏章,称为“批红”。一、明朝政治制度的变化(二)明朝的政治制度的变化比较宰相制与内阁制的异同(1)相同点:两者的职责都是辅助皇帝处理全国政务。(2)不同点:宰相内阁首辅权力来源宰相制度赋予,法定皇帝个人信任,非法定职责一级决策者(机构)咨询机构,无决策权任免要经皇帝及大臣商议直接由皇帝意愿决定对皇权影响制约皇权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不能制约皇权一、明朝政治制度的变化(二)明朝的政治制度的变化3.明朝中期:
明朝中叶,有的大学士深得皇帝信任,被比喻为宰相。4.明朝中后期:
明朝中后期出现了宦官专权的局面。(魏忠贤)
司礼监获得了协助甚至代理皇帝批红的权力,还负责提督东厂和控制锦衣卫。二、海上交通与沿海形势(一)郑和下西洋1.目的:
“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2.概况:
15世纪前期,明成祖派郑和远航海外。郑和先后七次率领船队访问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二、海上交通与沿海形势(一)郑和下西洋3.影响:①积极:
郑和下西洋是世界历史上空前规模的远洋航行,在资金、装备、技术等方面大大领先于半个多世纪之后的欧洲远洋航海家的航行。②消极:
带来较大的财政负担,后来未能持续。二、海上交通与沿海形势(一)郑和下西洋——拓展●分析郑和下西洋的有利条件。(1)明朝前期政治稳定、国力的强盛;(2)统治者支持:①为炫耀国威,完善朝贡贸易体系;②海洋事关国家的贫富与安危;南洋地理位置重要;明朝船队强大,可以用来发展贸易,并使其他国家臣服。(3)航海技术、造船技术的发达;(4)郑和个人能力和勇于探索的精神。二、海上交通与沿海形势(二)沿海危机1.东南沿海的“倭患”①背景:
明朝前期,朝廷严禁海外贸易,走私活动猖獗,倭寇盛行。②举措:
明廷派戚继光等人平倭,戚家军。
台州九战九捷,福建广州与抗倭将领俞大猷合作重创倭寇。③结果:
东南沿海形势稳定下来,朝廷遂放松对私人海外贸易的限制。二、海上交通与沿海形势(二)沿海危机2.欧洲殖民扩张与争夺①背景:
明朝中后期,随着新航路开辟,明朝中后期,欧洲殖民者在中国沿海活动日益频繁。②表现:
澳门:16世纪中叶,葡萄牙人获得了在濠镜澳的租住权。
台湾:荷兰和西班牙先后占据台湾岛的南部和北部。
明朝末年,西班牙被荷兰击败,退出台湾。三、内陆边疆与明清易代(一)明朝的边疆管理1.对蒙古(鞑靼和瓦剌):
时战时和。
①为防御蒙古人南下,重新修筑长城。
②瓦剌和鞑靼深入内地,包围北京,曾经俘虏明英宗。(土木堡之变)
③1571年,鞑靼首领俺答汗与明朝订立和议,接受册封,双方基本维持和平局面。三、内陆边疆与明清易代(一)明朝的边疆管理2.对藏族(乌思藏):
明廷封授给当地的僧俗首领法王、王等称号,并设立行都指挥使司等机构管理军民事务,任用藏族上层人士进行管理。3.对东北(女真):
明朝前期在黑龙江流域设立奴儿干都司,并对东北女真部落首领封授官号。三、内陆边疆与明清易代(二)清朝建立①16、17世纪之交,女真建州部首领努尔哈赤逐步统一各部。②1616年,努尔哈赤称汗,国号大金。③1636年,皇太极称帝,改国号为“大清”。④明朝灭亡:明末农民起义中,李自成建立大顺政权,攻占北京,明朝灭亡。⑤1644年,清朝多尔衮统军入关,打败李自成,迁都北京,逐步统一全国。课堂小结明朝政治制度的变化明朝的建立与统一从明朝建立到清军入关明朝中央制度变迁宦官专权明太祖:废丞相明成祖:设内阁海上交通与沿海形势郑和下西洋东南沿海的“倭乱”欧洲殖民者在中国沿海的侵夺内陆边疆与明清易代明朝经略边疆的举措满洲崛起明清易代历史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感谢观看第5课
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
一、隋朝兴亡:盛极一时,短命而亡1.隋的建立与统一(1)隋的建立581年,北周外戚杨坚代周称帝,建立隋朝,定都长安,改元开皇,杨坚就是隋文帝。朝代卡片创建者朝代隋朝时间公元581年—公元618年都城长安杨坚七女儿四女儿一、隋朝兴亡(2)隋的统一589年,隋文帝派杨广率军灭陈,结束了南北长期分裂的局面。581年589年隋灭陈576年周灭齐隋(1)开皇之治统一南北改革政权机构,
确立五省六部制推行科举制制定《开皇律》,废除酷刑01政治方面2.隋朝的强盛“大索貌阅”和“输籍定样”继续行均田制,减轻赋税徭役倡导节俭,统一币制、度量衡兴建大兴城广设仓库,屯粮以备荒年之用02经济方面两都仓库——供应朝廷乡间义仓——备水旱赈济(2)隋炀帝:兴建洛阳城;开通大运河。2014年,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宣布,中国大运河项目入选《世界遗产名录)。这条大运河到现在已经有2500多年的历史了。春秋时期,吴王夫差开凿了连接江准的河一一邗沟。此后历代都有运河工程,其中隋朝的工程最为浩大。隋朝大运河首次南北贯通,沟通五大水系、“运漕商旅,往来不绝”,”自是天下利于转输。“隋炀帝于605年至610年开通了永济渠、通济渠、邗沟和江南河,连成了一条贯通南北的大运河。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向北到涿郡,向南到余杭,沟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全长2000多千米,是中国古代南北交通的大动脉,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一项伟大的水利建筑工程,也是世界上开凿最早、规模最大的运河。【思考】从多角度看修建开通大运河的利弊。利:大运河贯通南北,对巩固统一、促进南北经济交流以及运河沿岸城市发展,起了重要作用;弊:①过度役使民力,给劳动人民带来了沉重的徭役负担;②促阶级矛盾被激化,开凿过程中滥用刑法,引起民众不满,推动了起义的爆发。(1)原因①隋炀帝自恃强盛,大兴土木,穷奢极欲,三次大举征伐高丽。②生产遭到严重破坏,民不聊生,引发大规模起义。(2)标志618年,隋炀帝在江都(今扬州)被部将杀死,隋朝灭亡。时间大事民役数量605年三月营建东都(历时11个月)每月200万人605年三月开凿通济渠100多万人605年四月开凿邗沟10多万人605年五月营建西苑170多万人606年七月巡幸江南40多万人607年八月修筑长城100多万人608年正月开凿永济渠100多万人608年七月再修长城20多万人612年正月远征高丽300多万人好大喜功,不恤民力,纵情享受,奢侈无度3.炀帝亡隋二、唐朝的繁荣:盛世荣耀万世景仰(一)
唐朝的建立朝代卡片创建者朝代唐朝时间公元618年—公元907年都城长安李渊玄武门之变经济:轻徭薄赋,劝课农桑,戒奢从简政治:知人善用,虚怀纳谏,广纳贤才文化:尊崇儒学,大兴科举,大办学校321
贞观之治(1)原因唐太宗李世民吸取隋朝灭亡的教训(2)措施(3)结果出现了少有的开明政治局面,史称“贞观之治”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李世民自贞观以后,太宗励精为理。至(贞观)八年九年,频至丰稔,米斗四五钱,马牛布野,外户动辄数月不闭。至(贞观)十五年,米每斗值二钱。——杜佑《通典》(贞观)初期,茫茫千里,人烟断绝,鸡犬不闻,道路萧条。——《贞观政要》材料一材料二(二)大唐盛世1.政治上:政治清明、社会稳定
武周政权高宗死后,690年武则天废唐称帝,改国号为周。①建立:②影响:武则天当权期间,社会经济持续发展,为“开元盛世”局面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她以半个世纪的努力,成功地扩大了相对于宰相的皇权,以独断专行的方式阻止了大臣势力的扩展。她重用庶族士人,结束了西魏北周以来关陇贵族集团持续控制中央政权的局面。表面上打破了唐王朝建立的常规与均衡,实际上维持了带有根本性质的制度,并且深化了太宗以来的改革。——邓小南材料政启开元,治宏贞观人口增长652年705年382万户615万户开元盛世——全盛时期李隆基统治前期①时间:②措施:《忆昔》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材料③表现:经济有很大发展,社会空前繁荣。(1)政治:(2)经济:(3)文化:大兴文治,发展科举。(4)宗教方面:限制佛教。(5)军事方面:实行募兵制。选贤任能、整顿吏治裁减冗官,精简机构严格选拔官吏发展生产抑制土地兼并,增加国家财政收入李隆基农业:曲猿犁—可以调节犁耕的深浅,标志着中国古代犁耕技术的成熟。
筒车“如纺车,以细竹为之,车骨之末,缚以竹筒,旋转时低则舀水,高则泻水”。手工业发展:制瓷业成为独立的生产部门,形成南青北白两大制瓷体系;秘色瓷、唐三彩。瓷器大量输出国外。唐朝丝织技术高,同时还吸收了波斯的织法和图案风格。商品经济发展:1.柜坊(银行雏形)飞钱(类似汇票)出现2.唐朝中后期夜市已经出现,商业管理有所松动2.经济发展(1)指导思想:华夷一体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故其种落皆依朕如父母。——《资治通鉴》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唐代疆域图3.民族关系:怀柔四方(1)唐与突厥贞观初年,唐军击败并俘获东突厥可汗,东突厥汗国灭亡。东突厥:西突厥:①唐高宗联合回纥灭西突厥②唐朝加强对西域的管理,先后设置安西都护府(唐太宗)和北庭都护府(武则天),统辖天山南北。战争→设置机构(2)唐与回纥、靺鞨羁縻册封唐玄宗封回纥首领骨力裴罗为怀仁可汗东北靺鞨族粟末部首领大祚荣为渤海郡王。(3)唐与吐蕃①7世纪前期,松赞干布统一青藏高原和亲、会盟②松赞干布多次遣使向唐朝求婚,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给他。唐蕃和亲,促进了汉藏的友好关系和经济文化交流。③9世纪中期,吐蕃与唐会盟(长庆会盟),此后基本上停止了纷争。◎布达拉宫天可汗意义:①促进民族交融,加强对边疆的有效控制,推动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②密切各族联系,促进边疆地区的经济发
③推动文化交流,丰富了中华文化。草原秩序+中原秩序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故其种落皆依朕如父母。——《资治通鉴·唐纪十四》盛世疆域
唐朝前期,疆域东到大海,西达咸海,东北至外兴安岭、库页岛一带,南及南海,空前辽阔。南海诸岛及相关领域纳入中国的版图。唐朝周边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对祖国边疆地区的开发作出了积极贡献。4.灿烂文化38文学:唐诗39书法篆书隶书楷书草书行书柳公权《玄秘塔碑》颜真卿《多宝塔碑》40科技—雕版印刷科技—实测子午线僧一行在全国的测量地点达12处,测量内容包括每个测量地点的北极高度,以及冬至、夏至、春分、秋分那天正午八尺之竿(表)的日影长度。僧一行从测量数据中,计算出南北两地相差351里80步(唐朝尺度,合现代长度123.7公里),北极高度相差一度。而这个数据,就是地球子午线一度的长。同现代测量子午线一度的长111.2公里相比,一行的数据虽然有较大的误差,但这是世界上第一次实测子午线长度的记录。(三)唐朝的衰亡1.安史之乱(1)时间:公元755-763年③政治腐败:开元年间,边疆形势随着版图的拓展日益紧张(2)背景②军事失当:①边疆危机:唐玄宗在边境重地增置军镇,设节度使加强边防,出现外重内轻的局面。唐玄宗统治后期,沉湎于享乐,怠于政事,任人唯亲。◎唐代节度使分布图(3)过程755年安禄山在范阳起兵,发动叛乱,历时八年,763年被唐平定。①经济:北方经济遭到严重破坏,迫使大量北方民众南迁,促进了江南地区的进一步开发;②军事:中央集权被大大削弱,参与平叛的许多将领拥兵自重,形成藩镇割据局面③民族:少数民族趁机侵扰,边疆告急。(4)影响:促使唐朝由盛传衰◎安史之乱形势图地方藩镇类型数量(个)官员任免赋税供纳兵额与功能河朔型7藩镇自擅不上供拥重兵以自立中原型8朝廷任命不上供驻重兵防骄藩边疆型17朝廷任命不上供驻重兵守边疆东南型9朝廷任命上供驻兵少防盗贼中原、边疆、东南型藩镇深刻影响着整个藩镇形势的发展。东南型从财力上支撑朝廷边疆型(西北)从武力上奠定了关中中原型从军事上镇遏叛镇延续了唐朝的统治,也为日后埋下了藩镇割据的隐患思考:安史之乱后唐朝为什么还要设立藩镇?2.藩镇割据藩镇的权力:①在政治上拥有自主权,可以自行任免官吏,节度使死后职位传给儿子或部将;②在经济上,拥有财权;③在军事上,拥有强悍的武装,独霸一方。严重削弱了唐朝统治,长期争战给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藩镇的危害:◎唐代藩镇分布图唐文宗:“去河北贼易,去朝中朋党难”中央安史之乱后,宦官因拥立有功而权力增大。后来又直接掌握了兵权,宦官开始干政。牛党李党承认割据抑制强蕃进士登第门荫入仕宦官朋党之争持续时间近40年影响:加深了唐后期的统治危机宦官、藩镇的势力大增加速唐朝走上灭亡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北京市顺义区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 数学试题(含解析)
- 2025年北京中考英语应用文常用句型归纳总结(复习必背)
- 江西传媒职业学院《建筑结构课程设计》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四川航天职业技术学院《给水排水工程结构》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衢州职业技术学院《口腔材料》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内蒙古包头一中2025届高三复习质量监测(五)生物试题文试卷含解析
- 辽宁省葫芦岛市2025年初三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仿真(B)卷含解析
- 四川外国语大学《医学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山西省朔州市2025届初三5月月考试题数学试题含解析
- 台州科技职业学院《物流规划仿真》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2023-2024学年江苏省南京市六校联合体高一下学期5月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 TSHNX 001-2024 乳制品企业有害生物防制技术规范
- 第十三章-印花税
- DL∕T 5362-2018 水工沥青混凝土试验规程
- 典型任务-人力制动机制动工作课件讲解
- 药品生产企业质量管理评审要求
- 行政复议法-形考作业1-国开(ZJ)-参考资料
- 山西省朔州市怀仁县2024届小升初语文检测卷含答案
- 医院手卫生知识考试题库100题(含答案)
- 四年级四年级下册阅读理解20篇(附带答案解析)经典
- 安全人员岗位任命通知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