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土壤改良技术(常用版)(可以直接使用,可编辑完整版资料,欢迎下载)
土壤改良技术土壤改良技术(常用版)(可以直接使用,可编辑完整版资料,欢迎下载)目录土壤改良.......................................................................................................................2概述........................................................................................................................2土壤改良剂...........................................................................................................4推进土地整治智能化技术发展....................................................................................4盐碱地绿化技术............................................................................................................6我国成功研发荒漠藻人工结皮工程化技术为防治荒漠化开辟新途径.................8废铁屑修复土壤镉污染................................................................................................9多源异构土地利用数据的建库方案探讨..................................................................10阳泉矿土地复垦技术与发展......................................................................................18新生土地改造技术要点..............................................................................................21中国开发成功固沙新技术..........................................................................................22矿区土地复垦技术......................................................................................................23土壤活化剂应用研究获突破......................................................................................25特种植物开发土壤修复新技术..................................................................................25矿区土地复垦技术......................................................................................................26为全球土地退化防治树立典范..................................................................................27给耕地做“表皮移植”土壤表层剥离技术有效保护耕地................................33德研究能中和盐碱地的农作物..................................................................................34我国高原冻土研究独领风骚......................................................................................35可持续性污水土地处理新技术..................................................................................36研究发现:土壤有机碳含量增加..............................................................................37研究表明气候变暖增加土壤二氧化碳释放量..........................................................38土壤氧化还原作用......................................................................................................38四川土壤家底绵阳遂宁“黄金地”........................................................................39研究发现:土壤有机碳含量增加..............................................................................40土壤无机胶体..............................................................................................................40土壤的污染源..............................................................................................................41污水土地处理技术的优势及其应用前景..................................................................42吉林在硅藻土利用技术上实现新突破......................................................................45土地整理关键技术获新突破......................................................................................45污染土壤修复:萌芽中的新产业................................................................................46液态土壤混凝土新技术..............................................................................................50作和治理土壤污染。土壤结构改良是通过施用天然土壤改良剂(如腐殖酸类、纤维素类、沼渣等)和人工土壤改良剂(如聚乙烯醇、聚丙烯腈等)来促进土壤团粒的形成,改良土壤结构,提高肥力和固定表土,保护土壤耕层,防止水土流失。盐碱地改良,主要是通过脱盐剂技术盐碱土区旱田的井灌技术、生物改良技术进行土壤改良。酸化土壤改良是控制废气二氧化碳的排放,制止酸雨发展或对已经酸化的土壤添加碳酸钠、硝石灰等土壤改良剂来改善土壤肥力、增加土壤的透水性和透气性。采用免耕技术、深松技术来解决由于耕作方法不当造成的土壤板结和退化问题。土壤重金属污染主要是采取生物措施和改良措施将土壤中的重金属萃取出来,富集并搬运到植物的可收割部分或向受污染的土壤投放改良剂,使重金属发生氧化、还原、沉淀、吸附、抑制和拮抗作用。土壤改良概述soilimprove针对土壤的不良性状和障碍因素,采取相应的物理或化学措施,改善土壤性状,提高土壤肥力,增加作物产量,以及改善人类生存土壤环境的过程。土壤改良工作一般根据各地的自然条件、经济条件,因地制宜地制定切实可行的规划,逐步实施,以达到有效地改善土壤生产性状和环境条件的目的。土壤改良过程共分两个阶段:①保土阶段,采取工程或生物措施,使土壤流失量控制在容许流失量范围内。如果土壤流失量得不到控制,土壤改良亦无法进行。对于耕作土壤,首先要进行农田基本建设。②改土阶段。其目的是增加土壤有机质和养分含量,改良土壤性状,提高土壤肥力。改土措施主要是种植豆科绿肥或多施农家肥。当土壤过砂或过黏时,可采用砂黏互掺的办法。中国南方的酸性红黄壤地区的侵蚀土壤磷素很缺,种植绿肥作物改土时必须施用磷肥。用化学改良剂改变土壤酸性或碱性的一种措施称为土壤化学改良。常用的化学改良剂有石灰、石膏、磷石膏、氯化钙、硫酸亚铁、腐殖酸钙等,视土壤的性质而择用。如对碱化土壤需施用石膏、磷石膏等以钙离子交换出土壤胶体表面的钠离子,降低土壤的PH值。对酸性土壤,则需施用石灰性物质。化学改良必须结合水利、农业等措施,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采取相应的农业、水利、生物等措施,改善土壤性状,提高土壤肥力的过程称为土壤物理改良。具体措施有:适时耕作,增施有机肥,改良贫瘠土壤;客土、漫沙、漫淤等,改良过砂过黏土壤;平整土地;设立灌、排渠系,排水洗盐、种稻洗盐等,改良盐碱土;植树种草,营造防护林,设立沙障、固定流沙,改良风沙土等。soilmelioration运用土壤学、农业生物学、生态学等多种学科的理论与技术,排除或防治影响农作物生育和引起土壤退化等不利因素,改善土壤性状、提高土壤肥力,为农作物创造良好的土壤环境条件的一系列技术措施的统称。其基本途径有:(1)水利土壤改良,如建立农田排灌工程,调节地下水位,改善土壤水分状况,排除和防止沼泽地和盐碱化;(2)工程土壤改良,如运用平整土地,兴修梯田,引洪漫淤等工程措施改良土壤条件;(3)生物土壤改良,用各种生物途径种植绿肥、牧羊增加土壤有机质以提高土壤肥力或营造防护林等;(4)耕作土壤改良,改进耕作方法,改良土壤条件;(5)化学土壤改良,如施用化肥和各种土壤改良剂等提高土壤肥力,改善土壤结构等。土壤结构改良是通过施用天然土壤改良剂(如腐殖酸类、纤维素类、沼渣等)和人工土壤改良剂(如聚乙烯醇、聚丙烯腈等)来促进土壤团粒的形成,改良土壤结构,提高肥力和固定表土,保护土壤耕层,防止水土流失。盐碱地改良,主要是通过脱盐剂技术盐碱土区旱田的井灌技术、生物改良技术进行土壤改良。酸化土壤改良是控制废气二氧化碳的排放,制止酸雨发展或对已经酸化的土壤添加碳酸钠、硝石灰等土壤改良剂来改善土壤肥力、增加土壤的透水性和透气性。采用免耕技术、深松技术来解决由于耕作方法不当造成的土壤板结和退化问题。土壤重金属污染主要是采取生物措施和改良措施将土壤中的重金属萃取出来,富集并搬运到植物的可收割部分或向受污染的土壤投放改良剂,使重金属发生氧化、还原、沉淀、吸附、抑制和拮抗作用。土壤改良剂soilamendment又称。凡主要用于改良土壤的物理、化学和生物性质,使其更适宜于植物生长,而不是主要提供植物养分的物料,都称为土壤改良剂。例如施石灰用来调整酸性土壤的pH值,施石膏用来抑制土壤中的Na+,HCO3-、和CO32-等离子,施用有益微生物来提高土壤生物活性等。但由于改良土壤结构的物料量大面广,所以习惯上人们把土壤结构改良剂与土壤改良剂等同起来。土壤改良剂有多类:(1)矿物类,主要有泥炭、褐煤、风化煤、石灰、石膏、蛭石、膨润土、沸石、珍珠岩和海泡石等;(2)天然和半合成水溶性高分子类,主要有秸秆类、多糖类物料、纤维素物料、木质素物料和树脂胶物质;(3)人工合成高分子化合物,主要有聚丙烯酸类、醋酸乙烯马来酸类和聚乙烯醇类;(4)有益微生物制剂类等。推进土地整治智能化技术发展日前,徐绍史部长在四川调研座谈会上强调,要继续深化探索创新,规范有序地推进农村土地整治。去年8月7日,温家宝总理在无锡提出了“感知中国”的理念,要求在国家重大科技专项中,加快推进传感网发展,尽快建立中国传感信息中心。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推进农村土地整治,离不开农用地利用技术和管理技术的创新,研究土地整治及其管理方式智能化的关键技术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土地整治及其管理方式智能化的基本构想与关键技术围绕大力推进土地整治,服务现代农业发展的需求,重点突破专用传感器、传感网、智能化信息处理等一批重大关键技术,促进物联网技术在土地整治领域逐步得到推广应用,构建土地整治物联网平台,加快转变土地整治及其管理方式。物联网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其核心和基础仍然是互联网,是在互联网基础上延伸和扩展的网络,其用户端延伸和扩展到了任何物品与物品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建议遵循“自主创新、集成应用、培育产业”的技术路线开展相关研究。一方面以土地整治领域专用传感器、网络互联和智能信息处理等物联网共性关键技术研究为重点,突出自主知识产权,强化自主创新,抢占技术高地。另一方面以利用土地整治物联网技术感知资源环境变化,感知植物生命活动,调控装备机具运动和掌控农产品质量安全为重点,强化集成应用,支撑现代农业发展。此外,还要以土地整治专用传感器产业、自动识别技术与设备产业、精细作业机具产业为重点,加快培育战略性产业与新兴产业,引领现代产业结构升级。从农用地资源利用属性快速感知与网络服务应用这两个层次出发,开展农用地资源利用信息感知技术,数据共享与融合分析技术,农用地资源监测物联网应用系统集成等关键技术研究,形成集信息采集、处理分析与服务等为一体的农用地资源监测服务技术体系,为农用地资源开发利用与整治管理提供技术支撑。突破基于物联网的农用地资源监测与管理方面的关键技术,包括土地整治领域的感知数据标准、专用传感器、信息处理、智能决策与服务模式;土地整治物联网共性技术平台;物联网在土地整治领域的系统集成和产业化应用技术。在关键技术研究方面,具体来讲主要有五方面:便携式多源农用地资源信息快速采集技术与设备研究、农用地资源信息快速获取技术及智能装备研究、物联网环境下的农用地资源感知信息挖掘与应用分析技术、物联网环境下的农业资源数据标准与共享技术研究、农用地资源监测与管理物联网应用系统集成技术研究。智能化技术可在土地整治重大工程监管领域率先取得突破土地整治重大工程监管涉及项目的批复、实施、验收、后期管护、考核评价以及资金的收缴、分配、使用等多阶段,与管理上的多部门、多层面和多专业相联系。重大工程的监管在一定意义上首先表现为信息的采集、获取、传输、加工、分析、处理、集成应用和决策反馈的有效监管,可以率先在此领域尝试开展物联网管理。这种物联网自治控制监管体系包括感知层、传输层和应用层三个层次。项目监管过程中的耕地质量、工程进度、工程质量、资金使用等信息均可通过感知层的卫星遥感系统、红外传感器、电磁感应传感器、光谱传感器等专用传感器,按照统一的专用传感器标准和专用信息采集、获取、处理技术,通过传输层的网络传输到应用层中,进行数据集成和系统应用。这个物联网监管体系中,传统管理方式中需要人为干预、处理和决策的大量可以被感知、量化的信息在感知层即被自行处理、解决。如土壤湿度、紧实度,道路的修建长度等达不到设计要求就会被预警提示并不能上报传输数据等。只有少量需要人工干预决策的信息处理工作才需要在应用层处理,并反馈到项目监管过程中,予以调整和控制。这样可以大大提高重大工程项目监管的精细化、科学化、自动化水平。要在重大工程领域推行这种监管模式,需要做好以下工作:一方面要搞好目前重大工程监管体系总体设计。首先,包括资金的收缴、分配情况,项目的立项批复、实施进展、资金使用、新增耕地、竣工验收、后期管护及考核评价等信息,按照县、市、省、部逐级报备,逐级审核方式,报送到国土资源部土地整理复垦开发项目信息报备系统,并集成到国土资源综合信息监管平台。其次,通过信息监管平台在线监测重大工程实施,并基于重大工程的各类信息数据,结合年度稽查、例行检查和重点督察工作,形成重大工程监管的月报、季报、年报、快报,检查报告、稽查报告、督查报告等。最后在决策管理层,针对监管中所发现的问题,进行统一的计划、组织、协调、指挥和决策,以更好地保证重大工程项目顺利开展。另一方面在监管体系中按照物联网建设的新理念,研究开发传感器感知和智能决策系统。在传感器感知系统中,针对所要监管的对象,研究、开发、生产能够感知信息的各类传感器设备。与此同时,研究制定专用传感器标准以及传感信息的采集、获取与处理技术,构建传感器的技术标准体系。此外,还要分析研究传感数据传输信道的可行性和便捷性。在智能决策系统中,在现有人工决策基础上,增加物物相连的感知层的智能决策体系,以及物物之间纯自动、自循环、自回馈、自调节的智能决策体系、模型与方法。此外,开展基于物联网理念的土地整治智能化监管模式的试点和示范工作,率先实现物联网监管在重大工程监管领域的突破。盐碱地绿化技术盐土改良是盐碱地改良的难点。盐土绿化应采取综合技术措施,可采取施用园艺盐碱土改良肥、选择耐盐树种及其他辅助措施,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使盐土园林绿化得以持续发展。新世纪以来,全球性环境革命高潮已经到来,生态环境问题成为人们所关注的焦点。要解决城镇生态环境问题,发展生态园林是大势所趋。盐土绿化是世界性的难题,土壤盐渍化是城市绿化中极为严重的问题之一。我国有百余个城市地处盐碱区,都面临着这个难题。盐碱土也叫盐渍土(国际上的统称),包括盐土和碱土两种性质不同的土壤。所谓盐土,主要是指土壤内含有过量水溶性盐分的土壤,多属中性盐,呈碱性反应,pH值在7至8之间。盐害主要是由于钠离子(Na+)浓度过高引起的。盐土一般土壤剖面形态无显著构造。表土在干燥季节,特别是无植物生长处,常呈白色,甚至形成盐结皮。盐土可分为滨海盐土、洪积盐土、沼泽盐土、草甸盐土等。滨海盐土主要是受海水影响而形成的。盐土和盐化土是由氯化钠、硫酸钠等中性盐组成,碱性不强。所谓碱土,主要是指土壤中含水溶性的碱性盐,呈较强的碱性反应,pH值在8.5以上。土壤结构极坏,湿时泥泞,干时板结龟裂,造成植物出土困难。碱土有腐蚀性,能破坏植物细胞组织,危害植物生长。碱土组成以碳酸钠和生碳酸钠为主。除盐土、碱土外,往往多是以盐土为主且含碱土,或碱土为主且含盐土的混合盐碱土。盐碱地绿化中,园林植物不仅受到盐土、碱土的危害,而且还常常受到盐碱灌溉水的危害,如果浇灌碱性水、咸水,即使是良田也会变成盐碱土。通常,矿化度超过2克/升的水即为咸水,咸水会对植物产生盐害。咸水中也往往伴有碱性水,不适合用来浇灌园林植物。我国北方一些地区的灌溉井用水大多呈盐性、碱性,目前不少单位用浅井地下水浇灌。如德州开发区一般40米深的浅井水多是碱性水、微咸水。所以水质改良也一直是园林绿化的重要问题。本文探讨的主题是土壤含盐量在0.5%以下的盐土和盐化土壤的改良及绿化技巧,主要分为五个方面:测土测水问题、施用园艺盐碱土改良肥、施用生根粉与抗蒸剂、选用耐盐树种问题以及盐土园林栽培的其他辅助措施。一、测土测水作为改良措施依据重点园林项目应先测定土壤盐分,取土层为0至10厘米,10至30厘米,30至60厘米的土壤,计算盐分平均含量,用加权平均数。除化验土壤的总盐量外,还要分析土壤中八大离子,即CO32-、HCO3-、Cl-、SO42-、Ca2+、Mg2+、K+、Na+的含量,以便进行比较。它们是确定改土措施的重要依据。在实际绿化工作中,小型绿化项目往往只测10至50厘米种植层的含盐量和pH值,简化了化验内容。浇灌水一定要测量矿化度和pH值。应该指出的是,国内许多文献资料中说某树种能耐千分之几的含盐量,这是不确切的,因为盐分离子组成差异很大,即使相同的土壤含盐量,也会对同一树种表现出不同的抗盐性。二、施用园艺盐碱土改良肥盐土型园艺盐碱土改良肥内含现代生物技术高分子化合物及多种吸盐物料,含量为30%的有机质,及适量的氮、磷、钾营养元素。因为园艺盐碱土改良肥的pH值为5.5,因此能有效地降低土壤含盐量,且对改良微咸水也有一定的效果。众所周知,盐碱地改良中,改良碱土容易、改良盐土难。因此,可利用离子交换的方法,以转化盐类、改良盐土为原理,集改盐与培肥于一体,有效地改良盐土盐碱地。操作时,将园艺盐碱土改良肥撒于地表,深翻30厘米,配合有机肥施用效果更好。整平土地后再进行施工栽培。实例:德州天衢工业园区是以盐地为主的中度盐碱地,施用园艺盐碱土改良肥15吨后再种植各种园林植物26750株,成活率达到96.5%。天津勤威工业厂区是典型的滨海盐土,含盐量为0.48%,pH值为8.4。2006年6月种植合欢、法桐、皂角、栾树、十头椿、黑松、刺柏、木槿、雪松等植物共1680株,每株施用园艺盐碱土改良肥1千克后树木的成活率达到84.5%。在同样的立地条件种植杨树51株,作为对照,未施用改良肥的植株的成活率仅为16%。另外,该地区还种植草坪3万平方米,每平方米施用1千克的改良肥后的成坪率为98%。与此相比,未施用改良肥的100平方米草坪的成坪率只有2%。三、施用生根粉和抗蒸腾剂生根粉含有多种生根剂和营养物质,可促进植物多生根,这对于盐土栽培的园林植物来说是非常重要的。2005年4月,我们在沧州中度盐碱地种植18株胸径为15至20厘米的法桐,16株用生根粉喷根后全部成活。与此对比,另外2株未施用生根粉,仅成活一株。生根粉可以喷根,也可随水浇灌。反季节栽培为盐碱地绿化增加了难度,配合遮阳网施用抗蒸腾剂,可以有效地使叶片气孔封闭,控制水分蒸发,提高植株的成活率。例如,紫叶李夏季移植难度大,这是因为叶片薄、蒸腾快,需喷洒抗蒸腾剂,并增加喷水措施,树穴浇生根粉水溶液,才能保证成活率。四、选用耐盐树种适地选树是一条很重要的绿化原则。根据近10年的种植经验,华北地区主要耐盐树种有白腊、国槐、合欢、香花槐、复叶槭、构树、海滨木槿、滨梅、龙柏、石榴、西府海棠、红叶桃、大叶黄杨、月季等。在高水位盐土区,还要选择耐水的树种。另外,还要尽量选用当地苗木为宜,这样可以较好地解决植物水土不服的问题,不要用山地苗或化肥催长苗,也不要用远途运输来的南方苗。五、盐土园艺栽培其他辅助措施第一,要争取带大土球移植,即使是早春种植,带大土球也是非常重要的。第二,反季节施工挖苗前的7至15天,在圃地按施工要求重度修剪,当苗木进入工地时“伤口”已恢复好,枝叶与根系达到了水分平衡,这项措施特别有利于植株成活。对树冠进行适度修剪可减少蒸腾量,缓解移植断根吸水供应不足的矛盾,平衡势的提高有助于提高苗木移植的成活率。第三,在圃地选择一、二年移栽苗对盐碱地栽培来说尤为重要,因为这种苗木根幅比较丰满,移植后生根快。第四,重度盐土可用隔盐袋法进行园艺客土栽培。总而言之,盐土改良绿化的五项技术,要因地制宜、强化管理、灵活实施、综合运用,这样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我国成功研发荒漠藻人工结皮工程化技术为防治荒漠化开辟新途径土地荒漠化是全球性的重大生态环境问题,世界各国都在探索如何防治荒漠化。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的专家在前期土壤藻类研究的基础上,经过8年的探索和实践,建立荒漠藻人工结皮技术,并与内蒙古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院、武汉高科农业集团公司和内蒙古高林生物发展合作,发展出荒漠藻人工结皮工程化应用技术,为防治荒漠化开辟了新路径。日前,由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内蒙古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院等四家单位共同承担的“荒漠藻人工结皮综合治沙技术及工程化应用研究”在呼和浩特通过鉴定。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主任陈宜瑜院士、北京林业大学校长尹伟伦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蔡道基、中国科学院院士曹文宣、国家林业局防沙治沙办公室总工程师杨维西等9位专家,到内蒙古达拉特旗荒漠藻工厂化生产基地进行了实地考察和现场测试,听取了项目总结报告。据介绍,藻类作为拓植生物,不仅能在许多生命形式无法生存的严酷环境中生长与繁殖,而且还以其特有的生活、代谢方式影响并改善着自然环境。该项目以具鞘微鞘藻和爪哇伪枝藻为主要藻种,经工程化培养后接种到流沙表面形成人工生物结皮,并以规模化人工培植生物结皮与草—灌植被营造相结合用以防沙治沙,实现沙化土地的生态修复。该项目所获得的荒漠藻生物学和荒漠藻结皮形成与发育的研究结果,阐释了典型荒漠藻在干旱条件下生存适应的能力与机理,揭示了藻类生物结皮在固沙、成土、拓植方面的潜能,丰富了藻类环境生物学理论。研究表明,我国荒漠地区具有丰富的藻类物种资源,它们适应荒漠地区的干旱、强辐射、大幅温度变化以及高盐碱等“恶劣”条件,具有建立先锋群落的特殊能力和生态对策。而科研人员分离出荒漠藻类进行大量培养,并通过人为措施强化其在荒漠拓植过程中的作用,可以在一年时间内完成自然过程需要10多年才能完成的生物结皮过程。专家委员会一致认定,该项目结合我国实际,完成了荒漠藻人工结皮及工程化应用、荒漠藻制种工厂化生产,探索了藻—草—灌综合固沙技术,在流沙固定与生态修复方面开辟了新的途径,丰富了防沙治沙的手段和技术,具有良好的推广和应用前景。据该项目负责人、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研究员刘永定介绍,自2001年起,由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和内蒙古林科院共同合作开展了“荒漠藻综合固沙技术与开发利用”技术研究,形成了藻—草—灌综合配套的固沙技术。2006年,在武汉市科技局和内蒙古自治区发改委立项资助下,研究人员完成了典型荒漠藻类的生物学、荒漠藻结皮、藻种制备、荒漠藻人工结皮及固沙、荒漠藻的工厂化生产、工程化机械接种、水分补给与养护等多项研究,同时在内蒙古自治区库布齐沙漠的达拉特旗等5个不同类型的沙地(漠)中进行示范,现已实施了3万亩规模的荒漠藻结皮工程。该项技术的进一步推广将为建设北方绿色生态屏障,促进内蒙古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贡献。废铁屑修复土壤镉污染2021-08-13||来源:中国环保设备网|【大中小】【打印】【关闭】镉是一种具有潜在危害性的环境污染物,日本的“痛痛病”就是由于长期食用含镉的稻米引起的。据统计,我国约有1万ha以上,土地受镉的污染,每年仅生产镉米就达5万t以上,因污染而损失的粮食约1200万t,严重影响了我国的粮食生产和食物安全。镉在土壤中以可交换态含量最大,对植物最有效,活性最大,毒性也最大,因此土壤镉污染的治理与修复迫在眉睫。目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治理途径有两种:一种是将污染物清除,即去污染;另一种是改变重金属在土壤中的存在形态,使其固定,将污染物的活性降低,减少在土壤中的迁移性和生物可利用性,即稳定化。围绕这两种途径产生了不同的治理措施和方法,如客土法、淋洗法、电修复法、拮抗离子法、改良剂法、植物修复法等。零价铁(废铁屑)作为可渗透反应格栅(permeablereactivebarrier,PRB)技术的活性物质,国外已用于去除地下水中的铬、三氯乙烯(TCE)污染,我国也有用零价铁去除印染、制革行业废水的应用。有报道表明铁氧化物能有效修复砷污染土壤。但用零价铁(废铁屑)修复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研究较少,有关镉的修复尚未见报道。废铁屑取自工厂废弃物,原料便宜易得,使用PRB技术去除过程为原位修复,省去很多工序,且修复周期短,具有很大的应用潜力。笔者对废铁屑修复镉污染土壤做了一些基础性研究,为PRB技术的推广应用提供技术依据。多源异构土地利用数据的建库方案探讨摘要:随着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的快速发展,各地积累了大量的土地利用数据及其变更数据,对这些海量数据的管理和使用,使得多源异构土地利用数据的集成成为当务之急。本文结合建库工作实际,简要介绍了多源异构土地利用数据存在的问题、整合建库的技术方案以及质量控制方案。关键词:多源异构土地利用数据;整合建库;质量控制;方案中途分类号:P23文献标示码:A文章编号:4481-(2006)05-0027-04数据库的建设是土地利用信息化建设的基础,也是关系土地利用信息化建设成败的关键因素。目前,各地获取并积累了大量的土地利用数据及其变更数据,并已建立了部分数据库,取得了宝贵的经验和成果,但存在数据库的通用性、稳定性较差、功能不完善等缺点。使得跨平台的数据交换出现困难,事实上已形成“信息孤岛”。为了满足土地管理工作信息化需求,整合跨平台的数据集,集成多源异构土地利用数据成为当务之急。多源异构土地利用数据的集成,与以往的数据建库工作有很大的区别。首先,土地利用数据库的数据源类型繁多,有跨平台的矢量数据,也有扫瞄数据。其次,原始数据的质量差异很大,有的数据只是用于制图的颜色块的叠合,有的分区数据有重叠、重复和缝隙,有的缺少属性数据等。第三,以往建库一般是建设单一种类的数据库,而多源异构土地利用数据的集成需要建立多种数据库,有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库、土地利用规划数据库、土地勘测定界数据库、土地开发、复垦、整理图形数据库以及建设用地农用地转用图形数据库。集成多源异构土地利用数据必须遵守土地利用数据集共享机制,符合土地利用数据建库的标准和规范,以及土地利用管理信息系统的需要。考虑到各类数据建库软件和多源异构土地利用数据的特点,我们选择ArcGIS9作为建库的软件平台。1现存建库数据存在的问题及原因目前各地使用的土地利用数据和数据库,由于生产的时间早晚、要求不同等原因,存在以下问题:(1)数据的重复、冗余在图形编辑过程中生成的一些零散的点、线和地物,大部分没有属性,这些多余的图形占据巨大的空间,给系统带来额外的负担。(2)同一专题图层要素间存在裂隙或交叉叠加、图斑不封闭、线状地物处理不清的现象数据制作之初,为了出图方便,在编辑数据时一般只考虑图纸效果,而不考虑要素之间的拓扑关系,造成要素之间存在裂隙或交叉叠加现象。线状要素之间结合部位存在未接上、超出、位移、交叉等问题。(3)各专题图层要素间存在叠加、不共线等情况各专题图层的制作只考虑本专题图层的要素,而没有把相关专题图层一起考虑,经常出现不同图层的同类要素之间相互叠加、不共线等情况。(4)地物没有属性,或属性中编号重复、混乱,属性格式种类多样。检查验收人员往往将重点放在对位置精度的检查上,不习惯对属性精度的检查,或未对属性精度予以足够的重视,造成属性混乱。另外,有些问题靠经验和浏览图面也很难发现,如无属性地物、分段线状地物等。(5)数字化平台差异太大,导致数据格式不一致。现存的原始数据格式主要有Mapinfo的MIF、MapGIS的WL、WP和WT、AutoCAD的DXF、DWC、Arcinfo的shapefile等几种。2建库流程与技术要素2.1建库工作流程多源异构数据建库的主要技术路线,是结合数据转换及手工处理来进行的。利用已有的土地利用电子数据,先分析并找出各相关专题图层数据在原始数据图层中的物理位置以及标准数据结构之间的对应关系,确定数据分层方案,再通过ArcGIS9.1的数据互操作扩展模块(DataInterperability),实现原始数据的交换格式向ArcGIS的Geodatabase格式转化。将不能通过转换的数据和不合理的图形数据通过手工处理来完成。然后利用ArcGIS9的数据处理和分析工具,建立各相关专题图层数据的拓扑关系,进行属性和图形检查。在此基础上进行坐标系转换,最后完成所有数据的建库工作(图1)。数据建库的过程中,严格执行相关的规范与标准,确保数据的规范和质量,控制入库数据的精度。2.2技术要求2.2.1矢量数据的拓朴规则(1)土地利用规划数据库①行政区面内无重叠无缝隙;②同一图层数据,要素之间无重叠,且必须完全被行政区域包含;③基期地类、用途分区层图斑面内无重叠无缝隙,必须充满整个行政区域且不能超界;④基本农田、一般农田、待置换用地和建设留用地图层间,图斑不能重叠。(2)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库①行政区面内无重叠无缝隙;②同一图层数据,要素之间无重叠,且必须完全被行政区域包含;③地类图斑、权属地物层内无重叠、无缝隙,且必须完全被行政区域包含;④界址点必须被界址线覆盖;⑤界址线无重叠,必须被权属地物边界覆盖;⑥地类界不相互重叠,且地类界是地类图斑边界。2.2.2图像数据的建库要求图像数据主要包括建设用地勘测定界图形数据、建设用地农用地转用图形数据和土地开发、复垦、整理图形数据。建设用地勘测定界图形数据的原始数据一般为DWC文件,有的是一个项目对应一个DWC文件,有的一个DWC文件对应多个项目,建库时需要将图形数据与项目属性数据建立对应关系并转换到ArcGIS中。建设用地农用地转用图形数据分两类:一类是栅格数据,另一类是矢量数据。栅格数据要求与土地利用规划数据库配准,并通过项目编号建立与属性数据的对应关系。矢量数据单独建立建设用地农用地转用图层,并建立项目编号等属性数据,将图形的投影坐标系统统一变换到西安80坐标系。土地开发、复垦、整理图形数据是栅格数据,建库时要求与土地利用规划数据库配准,并通过项目编号建立与属性数据的对应关系。2.2.3坐标系投影变换将整理后的数据从独立坐标系或北京54坐标系投影变换到西安80坐标系。2.2.4属性数据要求根据国土资源部“县(市)级土地利用规划数据库标准”和“县(市)及土地利用数据库标准”建立属性数据表并根据原图及文档资料填制属性数据。2.2.5图层要求土地利用规划数据建库图形数据物理分层分为土地用途分区层、基期地类图斑层、基本农田层、一般农田层、城镇建设留用地层、村镇建设留用地层、城镇待置换用地层、村镇待置换用地层、土地开发层、土地复垦层、土地整理层、规划道路层等12层。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建库图形数据物理分层分为行政区层、权属单位层、地类图斑层、地类界线层、线状地物层、零星地物层、境界线层、界址点层、界址线层、注记层、专项调查层。3数据检查数据成果检查,是数据建库工作非常重要的环节,这一环节控制的严格与否将直接影响数据质量的好坏。通过贯穿建库工作每个环节的自查、互查、抽查和阶段性检查,确保成果数据的质量。数据检查将主要从属性和图形以及图属一致性三个方面进行检查。3.1属性数据检查3.1.1与原始属性数据一致性检查由于原始资料存在同一个内容有多层不同的表示或新老代码同时使用或自编代码等问题,属性检查工作第一步就是对照原始资料保证所提取图层来源的正确性,以使每一图层的提取完整无误。3.1.2属性结构正确性检查对照数据建库标准,检查属性表的命名是否正确,属性字段的名称、类型、长度、小数位、是否为空等定义是否正确,层层检查,以确保属性结构的正确。3.1.3属性字段内容正确性检查对照数据建库标准,检查属性字段内容的正确性与完整性,对于赋值不正确的提出改正,赋值不完整的或原始资料没有提供要求补充完整或予以说明,并依据原始资料进行验证。3.2图形检查图形检查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与原始图形的一致性检查;基于ArcGIS拓扑类进行图层内以及图层间关系的拓扑检查;碎屑多边形检查等。3.2.1与原始图形的一致性检查对照原始的数据图层,叠加我们的建库成果,通过目视浏览,查看成果与原始的数据图层是否一致;图形要素的几何类型是否正确;要素归层是否正确。如果不正确,需要根据原始数据进行修改。3.2.2拓扑关系检查图形拓扑关系检查采用的图层内部以及层间的拓扑规则主要有:“MustNotOberlap”、“MustNotOberlapWith”、“MustNotHaveGaps”、“MustBeCoveredBy”、“MustCoverEachOther”、“AreaBoundaryMustBeCoveredBy”、“MustBeCoveredByBoundaryOf”、“PointMustBeCoveredByLine”;线性拓扑规则检查:“MustNotOberlap”、“MustN农业资源农业资源与环境科学学
!!安太堡露天煤矿排土场景观结构及其分形研究vwxJ$$*Jª??JK½&D%^_‡±0+??de+?J^_??))-%:’$&K‰0+!fl?(.K*+?$iJfl?%))&:&^_0+de??+?J??)&).E??%ƒ?%9?¼?$23NO/D*?fi.???RS??ªK???fi-?!$?‰?1J???K,$K,$???,?$??,½$??,½???,ƒ7NOKª?LKJõfi.?‰?pfiYF?$ª??[?M?‰?fi¾?f?flJ¢??f?‰?½W‰ALD??½‰p?$$?%?‰kD0fiþ?f?‰‰???,‰?k?ª??‰???*??D?AXYJþ?ffi.?¢?‰‰?D???F%ªN‰F%:½???Kª?$??K?????D?‰kJƒ7NOKª$KD?‰k?¼J‰y?‰?1D?‰k?½??0:RS?‰¾fi!?"DUVJ#$fi.?,_fi.?¾K$%‰;&ªK?DUVfiKJ‰fi’½(k??J#¢fi.?,_fi)0/¾RS?1DUVfiK:$???KD?‰fi’½*?+‰y,-DNORS/J.‰?‰/0%???#?¼1?2p$fi,_fiW_fi)0/D?‰EF3451.67,89RS??fiKJ¢fi??:@:;<=>,bcª?@fi!ABDbc‡±ª?A‡±pCDE%?$23:?‰?fi:??:9?¼$F??G%%’@"@HIJK%H"%&’($+,-"/"#-01/+"34"-#8’9:3;-8’<"=8&-;*"&3A8-567’6:56;13:=5.?6:6A"B!"%&%"’)*"+)./012"/45.$79.:3&3++.$/2)*=:CD6689:)?.4)6"@A.083/-))-/""=7C3D/2)*="@)"*3/F)*:5=6639F":")&)"@12"/4)6$/G)"+F)79D:3<2)*6=:6?4HIB"/;"CJ-16431=3.6141=2.K=64K66614:M6L=8(63(O.=/1M=O.N614=.64J.6.1(4./’-.ON64=6/6L6=K61=63/0/6-O.K-(=?=/:6-OK63M.N63:(=3.//==.64:6=KL3.6141M3./4K/8/:6D=K=3.614M/1=&0/?=:6=K=3.614M/.K.//:6=KL==64M/.K/0/:=+=O.N64O4K4KK34.=K(O-=:N8/’1#H.-&,"C-4O1?.K&=M.-O=?.=/K14&=4O?/6/1=O.K-.=’8’=:.KM.-O((?1MO./-(=/-=6/K6-//=K,7/O’/&4)L.O=1MM-.O6N4646/.-N==/6L=6KD:&6&=MO=’=-.3/MO4/-(=:.&../:(-&80/:=.=2.&:.K=6264=.-64,J4K&=6KD-4MO-’&=63O.2=3=.K=-NO=D===MO4/.=.&648N63O.=,E&=M..O6N=/64MN6=KL3’6141M/Q&/.KN6DK==.641M/&8/N.6.64=&6&O==O:6O=M.-O6N=/641M4+-ON.64O.K.K3.//O4K.=O1+,E&=K6MM=4=M1=2?=O4/-=M..O6=/6146/1’/636M6-4’,R3=64!"#$%&’()*+!-./01234567.89:;<=>?@ABCDEFGHI!"#"$%%’(J&’()*+!KL2M-./23NO.8PQ9RSTNDUVWXYZ[\]I!")*%)$%(J^_‘()*+!a13/bcdefcghij9klmn\]o+’))"),-(pqrXstu%vwxJyJ%.&z{bJ^_|}4J~J€TJK?fl???de??gh?$\]9~+5XJ@$?@’)?$p?gKK%)&)-%^_‘???^_‡±0+??de+?p12%)&*".’-$.*J36289;<=>6?@1A?@BCp??$?%))$)%’.J£¼$?%’)$)%&%p<)=()>?*?@<>(=+BCDB?*@@)(*’G"?*H?)?<B?@<AD>=BA@(>I)?)<(IF*??FDD=)?D?DF"0)=>*"=I?D.<)(>J?(0?K*?B?>L?*0?.0’G"?*H?I?<B?/@<>(>=BK."?F/B>?/?/>-=I?/.<)(>/=L)==>*"=I?/.<)>’></*)>I<"?<?(?B?/>L@>I?L=K.>?/F@.**)=*A*?*0?.>-)/">-<)*(H>H>JA"<)=()>=I?)(>?/>L@?*>)I?/?*F/><>-<>><’>?IB<)=*)>HF(**F@*F0J*")=>H/>=>*"AH?.<(*)>(FF<<?.*?<F*?/)=?()?.>>)?F/(K>-’G"0A<=>><H>F<F?()<)?(<A>/=?.<B>@@>?K>)?(<A>)"I)>))IF?F*=K<FI>"?/>(/IB+/@?"J>(<FB>>@?"/=*(?)<>>@?"?/?/-=I?/.<(>’!#%()N>(*"F)<?/>JO=*)>AA>JP)(<JQD?+F:引言!"#$%&’()*+,-./$0123456789:;<=>?%@ABC&DEFGHIJKLMNO<%P’(QRS<@TUVWX$HYZ[\]^_‘abc<=>?%d%eHfgh!ijk]lFhHmn<CoYpEqr%st\uhHtIvhHtwLx$ymYp<TUz{|}~%IYGfl?]lfl!¾???<?¾?%zoYp$½‰9YGABfl3‰?%¼<%flfi?YWS½%fl3<¢???3(<©%?rH??%\??w????@A9ƒƒ‰fl?H?o$?%9?¼=>P&%@?E?$F¼Vi=>P&<bN%%%C?C£@<h¾$¾Hªf+¼??:K.<®?þ%??<?fi5?¼23?%þ???\‰????¿Fª?½?fiF01./_‰@???\?Y_?V???$5$ft$?flM_‘??$‰%<bfl?FflH3}?@¼¼?‡??r%VF??9?‰®?%?‰??F?i\??fiþ??-$fl?$<¼?‰F??!%-"?‰®?\z#?‰?$\%&?‰(1F’(A9)e?‰01*F+,¼=>&_hHt?‰??®?4--"<ªfi./hHt?‰??C??Iym012F%?-$34<??¼U$?‰??F567-fiþ3489<:QI;8<?F?‰5634<=>ShHt?@mnFAB<?‰56??C?C%?EFD<I?$EF?GHIA9?J¾u5K*LM¼&_?‰®?4-z!<NOPwQHY)e+W!-"&_?‰??þb?‰®?F%8"RA<STUw¼P&_VW‡??‰X%þbYZ+W4-z!><[\]Qm&_^WX%fl??_‘abce+W4-z!><dew¼fghi&_?‰01j‰½fl?‰014-z!><klm??-"%&¾nYF?‰0134I23op<¼01qVfl?@Frsm$fl0fltufiþª?v)ew
x4-y9A<zv{|}wQ&_VWY~%qV?$dfi½%84-z!A<flþ?w¼~%®?F-q344-z!A9%?J¾u%e-qF+,-"=>&_VWY~%AB?‰®?þ34F!?fl??9¿Lfi?%9?¼=>P&=!¼?<ce-q?G<¿?Y-"*_rs?‰??Q?FV‰½fl?¿½<./?‰??Q?F-q34<Q?‰Q??%!=>&HYVW_?‰Q?F-‰3A<=>ShHtFhn+fi\hn"#F?¿fiþ&_01?@$F~%s?I?$#fiF?½I;8wflfi5¿FHIfle<=0123?¼Iª?v@?EF?*??9?!Y_fl!+,?4?!_%¾?%=>&_Y??H?ohM\ft$?flMF%?f3u<h‰12!3467819!34<flfi:!2489:!4<?y?P?flM_‘<flªƒ?H?o???”F@?3!iP?GfghiP??ü<%5?¼23?%þc??\‰????¿Fª?½?fiF./0123fis<??Hd?e3?%01./fis9?%&_??iF?y‡0%!^½™???_<¤?0%?ƒ\?*\d?<?fi%fl‰$\????9&_?CY?Hƒ$<~%fi?<fl%?%fl?<%?%3<%ƒ!?ºfifl????-$<fl??%5‰6BC<2”yqƒ|?d<qr?iF?H?oYp?‰9&_fifl$5?IC<h$?5C<WX6EI<Y‰???5;4BK.9?%&_@?"#=D:f.<b$<¾}!i=>&B:f.<Y+P&5:f.9¾}!i=>&7-=6?&?<%9?¼=>P&\9}‰=>P&Ih=>P&<??&?¢)"#|=?::f.99?¼=>P&%?%&_?@@?Fø5?!i=>P&<?FEB¢?%@?<%e!i5fiZs农业资源与环境科学!农业资源与环境科学!!"#$%&’()*+,"$&-.*/012’&(*4&,,678*9:;<=>?@&’A1*BCD*EFGH*IJKLM*?NGOIJPQRST@CUVW?NXSYZ[\]6-.&^_‘a(.&.(资料的获取与处理b&+*10134cdefUghi*jk-5-lOBmn?No(678m*pqrstuvQwxyvz{|}~XOflgh*fl904??L*fi9:;<=>?IJN‰?m*¢‰?:4¾??O?%*pq?%??£fi‰?gh*¤?%D9:;?=?FGHvfiFGHv$FGHv$FGHfi$NvZFGH|*EFGHX;"E‰?XrsxyvO$fl‰‰CvIJ12|gh*¢ƒ^_N‰??‰??U?Ov$Ov$???Ov?$??Ov½$??Ov½???Ovƒ?IJOn?KO|)E?$?‰tu6??904¼‰?
?$¢$!Ojkfl]flfBCX?‰??fl%???$??uX?Bfl¼fl*¢fl?¿KLº=‰?L?$*ª’$=‰?¶?LX??‰?fifi$?‰XfiR%K‰??‰?‰‰?XI‰½*¢jk?‰!"½%?v#$%%?n%&%%?|¾?¿?K?‰=?6?‰?@BCECFHIKHJM6?‰?’$()¿‰?BxXI‰¼%*fi$?fiU*!#$%&’&!)$%&*+(fi$*(U?‰?*#$%&$?b%U?)+%X,?‰‰?X+,*)$%&U‰¼w*+U-.*&U/0*(?B‰?(X1234U-.N&.+*(56$7$mBBx6I‰*(5U-.+7$Bx?89Xfi‘B‰?*&.+$?|+,:¼;?I‰X‰?6),U‰?,X¼w*#U‰?,X+,6<"½%?@8HOBKHEPHGRM6]EN=Z?>?‰tu?$X?$KnI‰K¼%*ªb$?‰<"½%?$?6?‰<"½%?$*bCJTUICIB<"½%?@U’$6SJJTUCIB<"½%?VXfi$?fiA:*"-’.!!"$)&,’/fi$*,%B,t?‰tu?CX+,DE*"%?‰tuX?76-5X$FGH?‰tuX<InØ?‰tu?CJEX%K6-56$*?‰Y?tuKLM*?‰<"½6$*‰?$5U-’!"$"&6?$%%?WXIJKKHGRM6?‰<"½%?-P?$<"½%?-2\J5N?$%6¼(SJLTUIHIB<"½%?*ª¾]Ofi$?$%XP图!安太堡露天煤矿西排土场斑块与调查点¾?}?K*QCØ?‰Y?‰?X+,n¼w*¢T?؉?¼ƒ?%AX?½?qfi6m-??X%9:;?N*EFGH\]X$FGH‰?P?%Aƒm6-.&.& ?‰?Xfi$?‰®?%?øfl?fl^_NX?‰?Ljfi6?‰QRfis?Ljfifl%$¼%L?fi‰fl?X?½þ‰@fi*e%?‰$fl‰v??nghØ?3?¼þ‰Bfi6?‰$X‰?$?%???XmB*$Ø??‰Y?‰?fl?LL??
3’-Y+Z-2fi$*-2UØtu?CJEQ|XRy:*?‰X?$<"½%?6%&%%?W8%HCDIHGRM6%&%$()%?‰jfi‰C$,]tuS]T?‰tuC%&X¼%*$??‰<"½¼?$<"½XUV¼%*??fi$?$<"½%?2PSJJTUCIB?‰<"½%?VXW5X$YX6"(’-[!)!"$&,’/fi$*(U?‰%&%*,UB,t?‰tu?0B+,12Q#m$%>PF3o"?$%Qgj$%4¾~p56F7p8)fl>P9:Qf"?fi%Q;?<$%%=>p+,$??@BA)fliBCoy~>‘\]FD??;Q¼ƒ$%>PF3?;B?;$%Q>‘\]Ffi$Qkde%fifio5?E~?fl54C678~?;$%>P‰)B+,rsno5F$>p678Qõ1‰)AGpQWG
?m?p$%>PoH$$%>P+,=$%>P+,I2=‰)pF=‰)pFI2=‰)B’a+,>p]JKL?flono5?;678+,rsfgCijQ?;@z$%>P+,rsfg5ijo$??;Qkl+*MN(‰)F?>Q0õ‰)FBC4C6Lo545678$%&’B?VOk%KflMN09%PQ¼$%&’‰)KL?€?flQ表!安太堡煤矿不同排土场面积特征!"#!"#$%(hm2)!"#$(%)!"#!"#$(%)!"#$%&(hm2)!"38.453.25255.041.54!"189.8916.0711823.791.61!"267.8922.6617234.681.56!"294.6124.936412.904.60!"391.1433.0911723.593.34!"1181.98100.00496100.002.38表"安太堡不同植被景观类型面积特征!"#$!"#$%&(hm2)!"#$(%)!"#!"#$(%)!"#$%&(hm2)!73.356.21448.871.67!69.595.89479.481.48!!338.5828.6520441.131.66!!138.4611.717815.731.78!!58.094.91357.061.66!!100.648.51428.472.40!"#375.5531.77316.2512.11!"#27.722.34153.021.85!"1181.98100.00496100.002.38!"#$%&’()*+,-./012345678>9:;67<=?>?;@A5$%()BCDE1FGHIJKLMNOPQRSTUVFQW12SX$%>PYZ[\]F^_‘\]F^abc-dec0fg6^h9ij0klh6mno5>p67qY$%rsQg9mtuvw7xB?y@z{|>PB$%rsHIJX>$%&’})+,~./$€?¼F?A‰TflQk?\}fia%?Q?}fiF@a?fi:4AfiLQg?no5$%>P‰)ŠLB?UVF%¾$Boflg6-g9lªfi?SQ?$?467<$%B?€?$fl~¿flc??¢?$?U\‰Qk?VB??m:!"!5o?V??¿??‰678$%?fiYrs‰FQ?‰ë?fl%B?%f%KoTVB$fiþ?f~¿5?¢67q$%?fiBv‰¼%Q67q$%&’‰)fi???^fiv‰QkTVfi$H
tu67<$%>PBTV?$fifiB6fiïfim„$fiBC49:CDEfi6FC4AADE=?FC4?GDE¢6FC46:DE$6FC4C5DH???Q$fi^fi6flno567<lB‰)?mv‰-???Qky678*?V???%%?Q%y?B?V?h??$ƒCQy??%45¢?&B678>PQk‰)a?%???‰?Boªfi?3Xp678?UVFBõflfle??Q678?w%€?$=7¾?|?abB$fi=fi6Q‰)??~??Kfl?Q?VFh??:678?¼?¼?¼B¢6Q$%&’B?VF?¼:$6B‰)????fl?Q%¾$m?’B$fi-?ª¶?7?b!?’B"#Qk?VF$%fl?¼?¼B&’otu678vw7(B?y@z?|$%>PB?V?$fifiB6fiïfim„)H*FC4?5DE*I*FC4C?DE+J*FC469ADE,FC4>;DE-K(FC46?DE+FC45;DE./(FC4C>DE)K+农业资源与环境科学!农业资源与环境科学表!安太堡排土场复垦土地景观特征!"#!"#(D)!"#(R)!"#(SK)!"#(n)!"#(H)!"#(E)!"#(Dom)!"1.38960.92280.1104252.76580.85920.4531!"1.39990.93890.10011184.17610.87540.5946!"1.31620.95050.18381724.51460.87700.6329!"1.40010.91970.0999642.50890.60331.6500!!1.35800.93450.14201173.48540.73191.2768表"安太堡排土场植被覆盖景观特征!"#$!"#(D)!"#(R)!"#(SK)!"#(n)!"#(H)!"#(E)!"#(Dom)!1.35770.94730.1423443.26370.86250.5205!1.23270.94860.2673473.26960.84920.5805!!1.39490.95260.10512044.67110.87830.6470!!1.41980.90300.0802783.93440.90310.4224!!1.21400.96600.2860352.41910.68041.1362!!1.48420.91370.0158423.22030.86160.5174!"#1.21950.94400.2805311.94450.56621.4895!"#1.30380.97030.1962152.26480.83630.4433!"#%&’!"(#$%)%$&*%’+()*+,-./01234,56789:;<=>?@8A:B-./012,5CDEFGHIJKLMNOPNQRSFTUV8WQXYZ[$-,FT\]^QB-./0_‘abcdHefg+hNij,?@klQX56m8AQ;<fg+,=>8nop"&)*+,56mq8AQr<sthNiju5Cnv8AQ=>w8nopfg+O"&)*+,xyz{|5<}e+~\€9¼?$¾T+12Ø?34>,5?5fl;Q")*+%$)+fiþ&)*+?5CƒQ=>?_FGQ56m89QfgFT+O&+,578¼Bfl3,567ª?<}K?L?fi,=>¼fiZ¼$9,?%ƒQ%¼~Z¼?¾?$‰>bcl,%HQfl‰>%?%e-%1¾fi(?,?%hMNj,PNijK?¾+;fl‰‰flO+?,?%fiKQhuNi,Pfil;¾%34,%fiKØ?;?5?m,õflHDy?p&%)+,12fifi½9EBs$,FT%;QX12xyzo?h8¼flLI????,??${?LA,>QRS±?fi?Ti+,>h?_L?¼oQ?nv8Q??+,57??h$*flpfgF+$$fifi,?%-%,cW?fl$??B56k¼I~;<1256hz?2þB%L,?$¾½J½Q56,l
Aþ?f;?u12‰>,?no¼zOFG¼zQ‰>finofiFGB56flQ$fiSe$?¼Nij,567sfi%ƒª½„ØNij,567?${h"/+K"/0$VQªfi?$Ø?Nij5?6m,õflDy??QB567?fl89QB‰>q{?L8no‰?,efl‰>?@O‰>?m,fl?$ªfi?$QuNij1234‰>??,¼z8ApMNij}?$89¼z,??HQK?L$EFTI¿$$fi?fi*??,?%e!+"#$%&Q’?+()?$¾;i+FT,12c*+,Q¼;?c*+,,-FOª?.b/?$0?,%¾12eYZ12~3,5flQªfi¼9?4?$¾;12~5678fiQõflLQªfiflc*+,?^9?;\9:‡±12;?;67n<eMN$PNþPfiQ=E¾;FT+,>?Q@ABCOI±ƒjQ$fi?fi?%8lQD$FT+EF,+,QB12Z¼fiGHfliIJ$KD-%/0fiKQL9M;?,c*+,?^;?QhN+8O,‰>PQb/RSTQDUT(,VVxHWXOYZehuNª[0b/\]RS$c^O_‘fi(:a,c^‡±O9:‡±Qbcde$%fg8fihc12$V,VVijQbc‡kl^TfljgmQnƒo‰?$¾;!+,pq?restuv1"2w$x3y1z/I¾;i+FT\c^0g/{|4$}‡±x~%&$_5$,,467/农业资源与环境科学农业资源与环境科学>5? !"#@$%&4’()*+,-./0123445A&6789B5::AC5E4>6? :;<B=>?B!@A4BCDEFGHIJKLMNO4016PB5:5B5F;GAC6HCC954>9? QR&BSTBUVWBX4YZ)*[BC0123I+,-.\]%ZH^_4‘a,bB::5B55FJGACC;CH4>H? cdeBfgh4ij)*[+,klmnopFG4,b6qB5:JBCF9GA6KDHE4>J? rstBuvwBUxZ4yzBCmnop{|FG4y}~¼6qB5:HBCFJGAHDHE4>;? fl?$4~*[??op?ëFG/???b??445A,‰7?9B5:HAECC54>E? !?B*fl?4??fi?*[BC01ª‰½FG/BC013?4$%[??/fi?BCKKJBC:F5GAJ5JE4
>K? ??fl4?*¾?,H01ƒ-/ª??BC?fi4016qB5:9B9F5GA66D5K4>C:??‰yBf?{B??ƒBX49?¼*[-.,?%?¼fifi½pK4016PB5:HBHF9GA;6D;:4>CC?flþ?B‰y?4?%mnHF?IJ4?fl016qB:::B59FCGACCDC;4>C5?:;<B=>?B!@A4BC%?F?,ƒl\fi3??4ƒl016PB5:5B6FCGACCD5H4>C6?#MBO$3P&RS4<T3$)3$#PU.3,$.O&=.-=.$4$P&=%X33)O4KK6BEAHHCJ54F?K??„¼?$G苏州市白蚁防治管理处企业标准:房屋白蚁预防工程土壤化学屏障质量评价技术规范Z18苏州市白蚁防Q/BYZ台笞,口昌理处企业标准Q/32O5OOBYZ01-2006房屋白蚁预防工程土壤化学屏障2006-02—01发布质量评价技术规范2006—02—01实施苏州市白蚁防治管理处发布白蚁防治?标准第2期(2006年)前言本标准是苏州市白蚁防治管理处通过残留分析实验自行制订.本标准的编写格式参照GB/T1.1-200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本标准由苏州市白蚁防治管理处提出并起草.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庭生本标准于2006年2月首次发布.1范围本技术规范规定了常用白蚁防治药剂毒死蜱,联苯菊酯和吡虫啉等在房屋白蚁预防工程土壤化学屏障的质量评价方法.本技术规范适用于常用白蚁防治药剂毒死蜱,联苯菊酯和吡虫啉等在房屋白蚁预防工程土壤化学屏障中的残留测定方法.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技术规范的引用而成为本技术规范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技术规范,然而,鼓励根据本技术规范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技术规范.GB/T5009.145—2003植物性食品中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多种残留测定GB/T19372—2003饲料中除虫菊酯类农药残留量的测定气相色谱法SN/T1017.8—2004进出口粮谷中吡虫啉残留量检验方法液相色谱法YC/T182-2004烟草及烟制品吡虫啉农药残留量的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AS3660—2OOO澳大利亚标准TM白蚁控制建房第166号房屋建筑白蚁预防工程施工技术规定3房屋建筑土壤化学屏障施工技术规定3.1根据建设部建房第166号文件《房屋建筑白蚁预防工程施工技术规定》进行房屋建筑土壤化学屏障施工技术处理.3.2白蚁预防药剂毒死蜱,联苯菊酯和吡虫啉根据产品说明的浓度进行稀释,并按规定(3—5)L/m2的用药量进行预防施工.4采样4.1采样工具:宜采用由内径约30mm的金属管构成的打孔工具采集土样,工具的底部有75mm的凸缘以帮助维持取样深度的均匀性.4.2采样方法:清除施药层表面的覆盖物和杂质,将施药处理区分成2m×lm的初步单元,用随机无重复数字产生l7个不同的采样单元,从这些单元中钻取土样,并混合组成一个混合土样.4.3采样要求:在土壤化学屏障施工技术处理后的1d一5d内,在土壤表面无积水的处理区进行采样,采样从受药层顶面垂直向下到75mm的深度.4.4土样的处理:一经采集,将土样放置在铝箔衬里的纸袋或棕色玻璃瓶(用铝箔衬里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修剪房屋合同范例
- 生鲜配送员工合同模板
- 档案清理合同模板
- 奖励补差协议合同模板
- 校队球员合同范例
- 生态农业发展合同制度
- 高级写字楼大理石装饰合同
- 家具生产进货合同模板
- 体育用品研发高级顾问聘用合同
- 注册公司购房 合同范例
- 《数据可视化》题集
- 《中华传统文化》 课件 第七章 人间烟火-中国传统饮食文化
-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二教材答案与提示
- 心理健康讲座(课件)-小学生心理健康
- 临时道路铺设钢板施工方案
- G -B- 39800.6-2023 个体防护装备配备规范 第6部分:电力(正式版)
- 24春国家开放大学《机电一体化系统综合实训》大作业参考答案
- 英文版中国故事绘本愚公移山
- 水稻碳足迹评价技术指南
- 医院信用评价管理制度
- 黄杨宁片对心脑血管疾病的保护机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