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瘤病人原穴体表电特性的研究_第1页
脑瘤病人原穴体表电特性的研究_第2页
脑瘤病人原穴体表电特性的研究_第3页
脑瘤病人原穴体表电特性的研究_第4页
脑瘤病人原穴体表电特性的研究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脑瘤病人原穴体表电特性的研究

针灸电压特征是针灸的生物物理特征。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国内外许多科学家对针灸电压特征进行了大量研究。从最初的机制研究到动物和人类的大量实验研究,经络针灸电压特征的存在、经络针灸的低电压特征、两侧经络电压平衡性和伏安性的差异,以及经络和缓冲液的特征[6.8]。为了反映人体的生理变化,需要进一步研究。这不仅具有指导临床的应用价值,而且对于探索穴位的本质和生命奥秘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脑瘤患者为主要研究对象,对脑瘤患者和健康人的十二经原穴进行了测定,以探讨脑瘤病人和健康人对照组在穴位电学特性上的规律性。1数据和方法1.1脑功能区胶质瘤患者的年龄分布选择脑瘤患者116例,男50例,女66例,年龄最小18岁,最大62岁,平均41.29岁±10.38岁,包括大脑皮质脑功能区胶质瘤患者以及脑膜瘤和颅咽管瘤患者。健康对照组60例,其中男29例,女31例,年龄20岁~58岁,平均36.08岁±8.39岁,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1.2纳入及排除标准脑瘤患者纳入标准:(1)年龄18岁~65岁;(2)ASA(美国麻醉医师学会病情分级标准)1~3级;(3)经西医诊断确诊为颅内胶质瘤、脑膜瘤、颅咽管瘤患者;(4)签署知情同意书并同意参加本研究者。排除标准:(1)妊娠及哺乳期女性;(2)合并严重呼吸、循环系统疾病和长期大量吸烟者;(3)肥胖,BMI>35;(4)急诊患者;(5)拒绝参加该研究者。健康对照组纳入标准:(1)年龄18岁~65岁;(2)近期体检完全正常;(3)符合世界卫生组织的健康标准;(4)在知情同意的情况下参加该项研究者。排除标准:(1)患有疾病健康状态不佳者;(2)处于经期的女性;(3)拒绝参加该研究者。1.3更新临床资料,加强辨证分析使用“第五代经络能量分析仪(M.E.A.D5.06)”。此仪器延续了良导络诊疗学所积累下来的临床辨证资料库,并结合最新的电脑软硬件功能技术,持续引进与改良新一代检测技术与辨证分析资料,通过测试人体经穴的体表导电量,得出受试者经络能量的相关数据,以为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1.4测试的注意事项受试者应在测试前安静休息10min以上,避免在运动或饱食之后测量,测试时取卧位或坐位,肌肉放松。在测试过程中,受试者应保持安静,且全身避免接触地面或金属物品。测试者应避免碰触受试者身体各部位皮肤,测试时检测棒的压力要维持恒定,并且恰当安置钠离子导电棉,并保持导电棉柔软湿润,以保证测量的准确性及数值的稳定性。仪器电源应单独使用,避免与电热器、电视等共用,并远离大型电子设备,防止环境电场的干扰。测试环境应安静、明亮、干净、无压迫感,室温恒定,以免受试者情绪起伏,而且要避免潮湿及阳光直射的环境。1.5从校准到测量使用第五代经络能量分析仪,操作者在受试者掌心以5%食盐水沾湿再夹上夹式握把,增加皮肤与握把的接触密合度。夹式握把的压力大小,以夹住受试者手心并且不让受试者感觉不适。然后启动自动校准系统进行校准,以避免测量环境中温度、湿度、电磁等对测量结果产生不可预知的误差。校准完毕后,进入经络测量界面,操作者手持检测棒,将装有钠离子导电棉的测量端垂直于体表穴位,按左上肢(太渊→大陵→神门→腕骨→阳池→合谷)、右上肢(太渊→大陵→神门→腕骨→阳池→合谷)、左下肢(太白→太冲→太溪→京骨→丘墟→冲阳)、右下肢(太白→太冲→太溪→京骨→丘墟→冲阳)的顺序对人体的十二原穴依次进行检测,测试时检测棒对测量穴位的压力和时间要维持恒定。测量端放置的钠离子导电棉要始终保持湿润,保证其具有良好导电性。检测完毕后,记录姓名并保存数据。1.6导电量比相反比所测数据为脑瘤患者和健康人的十二原穴的导电量(与电阻呈反比),即太渊、大陵、神门、腕骨、阳池、合谷、太白、太冲、太溪、京骨、丘墟、冲阳十二个原穴,分别测试其左右两侧的导电量。1.7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统计软件,将脑瘤病人和健康人左右两侧原穴的导电量进行统计分析,所得数据为计量资料,统计学处理所得数据以x¯±sx¯±s表示。当符合正态分布时,组内比较用配对t检验,组间比较用独立样本t检验,如不符合正态分布,则使用非参数检验进行统计分析。2结果2.1左、右两侧原穴导电量的比较将同一受试者左、右两侧原穴作为2个相关样本进行非参数检验。表1统计结果显示,健康对照组左、右两侧原穴的总体导电量无明显差异(P>0.05),即左右两侧经络电阻抗(与导电量成反比)具有对称性,左右两侧经脉平衡。而脑瘤患者的统计结果显示,左、右两侧原穴的总体导电量差异极显著(P<0.01),说明脑瘤患者左右两侧经脉失衡,双侧经络电阻抗失去对称性。2.2左右侧性别更杂将男女2组原穴做2个独立样本非参数检验。因表1示脑瘤患者左右侧原穴导电量差异显著,故分别做左右侧的男女比较。表2统计结果显示,脑瘤患者左侧原穴的男女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右侧原穴的男女比较也无显著性差异(P>0.05),健康组的男女导电量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无论经络左右失衡与否,脑瘤患者与健康人组内男女比较无显著差异。2.3左右侧的东北部xs-18s左右侧的东北部xs分析将表里2组原穴做2个相关样本非参数检验。因表1示脑瘤患者左右侧原穴导电量差异显著,故分别做左右侧的表里比较。表3统计结果显示,脑瘤患者左侧原穴的表里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右侧原穴的表里比较也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而健康组表里经的导电量差异性不显著(P>0.05),说明健康人的表里经总体导电量平衡。2.4始终使用左右侧小道经原穴,注意左右侧有正确形成的导电能力2组数据均呈非正态分布,故用2个独立样本非参数检验。表4统计结果显示,脑瘤组与健康组比较左右侧均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根据以上统计结果,60例健康人左右两侧原穴导电量、男女及表里经原穴的导电量均无显著性差异,即左右侧经络阻抗具有对称性和表里经处于平衡状态,经络通畅则机体健康。而116例脑瘤病人男女比较无显著差异,但左右两侧经络阻抗(与导电量成反比)明显失衡,表里两穴比较也有极显著性差异,说明表里经也明显不平衡。不通则病,说明了经络通畅与否与疾病密切相关,当人体某脏器发生病变时,就必然在相应经络上有所反应,表现为某些经络特性的变化。2.5左右两侧腕骨、太冲、冲阳在单个原穴左右侧比较中,表5统计结果示左右两侧腕骨、太白、太冲、冲阳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提示小肠经、脾经、肝经、胃经4条经脉左右双侧电阻抗失衡。2.6脑肿瘤组两组原穴的内外比较在各组原穴的表里比较中,表6示左右两侧所有的表里经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提示脑瘤组病人表里经电阻抗失衡。2.7各组均采用原穴脑瘤组和健康组进行比较在各组原穴的组间比较中,表7统计结果示脑瘤患者十二经脉失衡率明显高于健康组。2.8脑瘤患者与健康组左右侧均值比较表4显示,左右侧2组间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且健康组左右侧均值均高于脑瘤组,即健康组的电阻抗(与导电量成反比)低于脑瘤组,显示了正常人经穴的低电阻特性,健康组经脉通畅,而脑瘤患者与健康组相比电阻明显增高,显示经脉通畅性较差。3双侧电阻抗的对称和平衡从中医脏腑辨证理论分析,“脑瘤”主要是由于风、火、痰湿、血瘀、气滞相互作用,加之脏腑虚弱,清气不升,致使血行不畅,痰湿结聚,阳气阻滞,闭阻脉络,日久形成肿瘤。邪毒侵袭日久郁而不解,或郁而化火,引动内风,或痰湿中阻致清阳不升,浊阴不降,致风火痰瘀聚结于脑;七情郁滞,肝气不舒,久郁化火,耗伤阴精,致肝阴不足,肝阳偏亢或致气滞血瘀,肝木克土,痰浊内生,痰瘀结聚于脑;脑为“髓海”,主要依赖肝肾精血,脾胃运化水谷精微以及心肺输布气血濡养,尤与肝肾关系密切。肾阳亏虚,气化不利,水湿上犯,或命门火衰,不能温运脾阳,而生湿生痰,或肝肾精血不足,脑髓失养,邪气易犯,痰瘀互结。同时,小肠分清泌浊功能失调也能导致机体出现虚实各证,所以本病虽在脑,但与脾、胃、肝、肾密切相关,其性质虚实夹杂。从经络辨证理论分析看,脑瘤病位在脑,而脑为“髓之海”,为“元神之府”,“首为诸阳之会,百脉之宗……百脉之皆归于头”(《针灸大成》),“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血气皆上于面而走空窍”。从阴阳经分属来看,头部以阳经为主,督脉、阳跷、阳维、手、足三阳经均直接循行头面部,足厥阴经亦上会于巅顶。从循行部位的分属来看,前额部为阳明经所主,颞侧部为少阳经所主,顶枕部为太阳经所主。此外,阳经的经筋、皮部等也分布于头部,均与头部密切相关。原穴是脏腑原气经过和留置的腧穴,十二经脉在腕踝关节附近各有一个原穴,又称“十二原”。五脏之原穴,与五输穴中的输穴重合,居于脉气旺盛之处。《灵枢·九针十二原》曰:“十二原者,五脏之所以禀三百六十五节气味也。五脏有疾,应出十二原,而原各有所出,明知其原,睹其应,而知五脏害矣。”而《灵枢经校释》谓原穴“处于神气之所游行出入”、“真气之所过”的部位,足以看出原穴之重要。原穴反映脏腑及十二经脉的病变,临床脏腑经脉有病变,往往在相应的原穴部位会出现一定的反映,故选取原穴作为检测点对机体状态的分析和疾病的诊断更有意义。大量的临床和实验研究证实,经络、穴位存在“对称率”,经穴电阻在人体的双侧经络存在对称性,正常人的经络循行线上呈低电阻特性。本研究健康组的结果显示,左右比较无显著性差异,进一步证实了人体左右两侧电阻抗的对称和平衡性,且电阻明显低于脑瘤病人,体现了其经络循行的低电阻特性。当人体脏腑发生疾病时,则有关经络穴位的皮肤电阻发生变异,亦可表现为左右两侧穴位电阻的不平衡和表里经穴位电阻失衡上。本研究脑瘤患者的结果显示,左右侧原穴比较差异性极其显著,并在脾、肝、胃、小肠4条经脉上左右原穴电阻明显失衡,各组表里经穴位比较结果均呈表里失衡状态,即阴经与阳经均出现了不平衡。分析其原因:一方面从脏腑辨证来看,双侧电阻失衡提示肝、脾、胃、小肠等的功能失调,上述脏腑功能的异常可致风、痰、气、瘀结聚于脑,而发为脑瘤。另一方面从经络理论来看,手、足三阳经均直接循行头面部,足厥阴经亦上会于巅顶。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