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昂《医方集解》方剂分类研究_第1页
汪昂《医方集解》方剂分类研究_第2页
汪昂《医方集解》方剂分类研究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汪昂《医方集解》方剂分类研究

王昂,安徽休宁县人。生于明万历四十二年(公元1614年),约卒于清康熙四十年(1701年)。汪昂在明代为诸生,欲走“学而优则仕”之途,明亡,即弃举子业,笃志医学,专攻方书。著有《素问灵枢类纂约注》、《本草备要》、《医方集解》、《汤头歌诀》等书。其文词理明达、浅显扼要、通俗易懂。后二种医书为方剂学专著,其在编辑、分类、选方、方义、歌诀等方面颇多卓见,对方剂学说的形成和发展影响深远。方书筛选,方面论细方书始于仲景,后经历代扩充,至明代朱棣《普济方》问世,收方已达6万余首,已将明代以前医方囊括无遗。汪氏感于当时医者不通文词,众多方书,泛览为难,而村间市井稍能诵《药性》、读《回春》者,辄尔悬壶,草菅人命。为了引导医者由浅入深、从简及繁地学习,他精研医学,专攻方书,采用由博返约、去芜荐菁的方法,从浩瀚的医书、方书中,精选最有价值的方剂编辑成《医方集解》、《汤头歌诀》。《医方集解》书凡二十三卷,正方三百二十余首,附方过之,共计收方八百六十多首。其选方不拘经方、时方,以临床效用者为凭。《汤头歌诀》中歌诀只二百首,而列方三百有余,此为汪氏锤炼医方之作,使医者阅读方便,临证如有参谋。上述二书虽篇幅不大,而切于实用,对医学的普及与推广至为重要。依据临床效用主方论的分类方剂的分类是随着方剂学说的发展而不断完善的。历代对方剂的分类有种种不同,有按病列方分类者,有按组合原则分类者,有按证列方分类者,有按科别列方分类者,有按药物功效列方分类者,有按治法列方分类者,有按主方列方分类者等等。这些分类法虽各有取义,有一定的实用价值,但从方剂学自身理论特点考虑不足。汪氏对前贤分类法认真分析研究,提出主要按方剂的功效进行编章分类,每章又以临床效用主方为纲,加减变通附方为目,以正带附,主次有序。《医方集解》全书分为补养、发表、涌吐、攻里、表里、和解、理气、理血、祛风、祛寒、清暑、利湿、润燥、泻火、除痰、消导、收涩、杀虫、明目等22类,这种据效分类、以正附方的方法,突出了方剂学说的自身特点,扩大了方剂应用的范围,分类既符合临床实用,又便于学习、理解和掌握方剂。以后吴仪洛的《成方切用》、张秉成的《成方便读》等在分类上皆宗之。现代编写方剂学的教科书,其分类编章亦多参考汪氏的分类法。用药本,专收方数,精定位,专书收方汪氏在重视临床实践的同时,亦很重视方剂理论指导的作用。汪氏指出:“读方不得其解,治疗安所取裁。”于是“裒集诸家,会集众说”,阐发方义,编辑成《医方集解》。该方论方特点有四:其一,选方平和实用。该书所选方药大多“中正和平,诸书所共取,人世所用之方,亦攻坚泻热所必需者。”方如四君子汤、柴胡汤类,皆为药性平和而临床常用效验方剂。该书博采广搜,网罗群书,方剂既有出自《伤寒论》、《金匮要略》、《千金要方》、《和剂局方》等一批唐宋以前经典名著,又有选用刘河间、李东垣、朱丹溪、叶天士、吴鞠通等一批金元明清著名医家的效方与时方;还有来自《肘后方》、《集验方》、《近效方》等一些民间验方。全书方剂选自近百家名医名著,可见该书搜罗之广泛,且重在临床效验实用方剂。其二,释方精穷奥蕴。如补养之剂首列六味地黄丸,治肝肾不足、真阴亏损之多种病证。汪氏释方曰:“此足少阴厥阴药也,熟地滋阴补肾,生血生精;山茱温肝逐风,涩精秘气;牡丹泻君相之火,凉血退蒸;山药清虚热于肺脾,补脾固肾;茯苓渗脾中湿热而交通心肾;泽泻泻膀胱水邪而聪耳明目,六经备治而功专肾肝;寒燥而偏,而补兼气血,苟能常服其功未易殚述也。”又言:“本方加附子、肉桂名桂附八味丸,治相火不足,虚羸少气,王冰所谓益火之原,以消阴翳也,尺脉弱者宜之;本方加黄柏、知母名知柏八味丸,治阴虚火动,骨髓枯;王冰所谓壮水之主,以治阳光也,尺脉旺者宜之。”既有方名药味加减、主治病证、病机、用药,又有“桂附八味丸,其尺脉弱者宜之;知柏八味丸,尺脉旺者宜之”的用方经验,其论精辟可从。其三,阐述博采硕论。“医方集解”顾名思义,就是取各家之长,阐明方义之意。从对某一首具体方剂的论述看,有的引用几家、十多家,甚至数十家之言,每首方剂从主治证候、病机、药性方义、治则、化裁、禁忌、鉴别等加以论述。如对麻黄汤的注释就引用了喻嘉言、李士材、李时珍、张子和、王海藏及《针灸甲乙经》、《类证活人书》等十余家名言硕论,从各方面加以阐述。他们各抒己见,或同或异,各存所见,以备参稽,打破了在此之前只重视照搬经典的僵化局面。其四,编方理法兼备,体用俱全。汪氏对每首方剂编写内容的体例采取先列方名、出处,次列病证、病机、治法、方义、加减,再列禁忌、鉴别诊断等项。这一体例逻辑性强、条理清楚,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它不是单纯照抄原文,而是根据需要摘引节录,进行综合归纳,将理、法、方、药融汇贯穿于一方。正如他在序言中说:“虽名方解,然而病源、脉候、经络、药性、治法,无不毕备。”这种理法兼备、体用俱全的编次体例是后世编写方书之典范。歌中有歌的情感历代方剂数以万计,医者要全面掌握谈何容易,汪氏对此深为忧虑。于是在编写《医方集解》之后,又总结前人经验,精心研究,巧妙构思,将常用方剂按诗韵编成七言韵语歌诀,执简驭繁,编写成《汤头歌诀》。歌止二百首,而收方三百有余。歌诀言简意赅,音韵协调,读之爽朗神怡,可免攻读之苦,便于诵读和记忆掌握。歌诀内容概括了方名、组成、功用、主治病证、发病机理、用法、用量等。例如小青龙汤歌诀:“小小青龙治水气,喘咳呕哕渴利慰,姜桂麻黄芍药甘,细辛半夏兼五味。”前二句将小青龙汤方名和主治病证概括殆尽,道出了病因和病症;后二句是药物的妙合入韵,成为一个和谐的整体。《汤头歌诀》这种编写形式的构思艺术,对后世影响很大。如陈修园采用这种诗歌体裁写的方书就有《伤寒方歌括》、《长沙方歌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