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送人赴举诗研究分析报告9600字(论文)】_第1页
【唐代送人赴举诗研究分析报告9600字(论文)】_第2页
【唐代送人赴举诗研究分析报告9600字(论文)】_第3页
【唐代送人赴举诗研究分析报告9600字(论文)】_第4页
【唐代送人赴举诗研究分析报告9600字(论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唐代送人赴举诗研究分析报告目录TOC\o"1-3"\h\u10742引言 320851一、特定的景物描绘 329275二、独特的事典意象使用 57416(一)表现赴举的事典意象 5150561.献赋 6305092.献玉 729595(二)预祝及第的事典意象 7205251.折桂 7208862.登龙 886883.穿杨 995514.成仙 910079三、结构模式及语言特点 1087(一)送人赴举诗的结构模式 1033031.离别情景描写—预祝举子及第 10168992.追述昔日科举路—希望得到举荐 11283463.赞扬举子才华—预祝举子高中 1212067(二)送人赴举诗的体裁及语言特点 13230831.五言诗的选择 1352442.自然平直的语言风格 13293753.修辞手法的使用 1412808四、结论 148423参考文献 15

引言艺术的本质就是内容与形式的有机结合,唐代诗人以其个人的才华和对诗歌的热爱,继承和发展了前人诗歌创作的艺术经验并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开拓出了送人赴举诗这一独特题材内容的诗歌样式。这些诗歌因其特有的艺术表现,在唐诗这座百花园中独占一席之地。一、特定的景物描绘我国诗词追求意境,讲究情景相生、情景交融,认为景无情不发,情无景不生。“情”是由一定事物引起的主观体验,它是诗人主观感受来的,可以经历但却难以具象表达。欢喜、忧愁、愤怒、悲痛、哀伤等等情感内容,只有通过对客体,如人物、事物、物体、场面、景观的描绘来表达,即以景传情。诗歌是古典文学中以情韵见长的文学样式,刘勰说:“人禀七情,应物斯感,感物吟志,自然萌生。”无数作者又喜用以景传情的方式来婉曲的表达自己的感情,王充《论衡·本性》:“情,接于物而然者。”情是当个体与外在的人、物应接时,自然萌生。一幅幅景物图像的描绘,恰恰是一段段心绪的展现,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由于送别举子们的时节恰逢秋季,秋天本来是个容易令人感伤的季节,此时的秋景因为浸染了离别的愁绪,则更见风韵:槐叶苍苍柳叶黄,秋高八月天欲霜。(岑参《送韩巽入都觐省便赴举》)万里见秋色,两河伤远情。(皎然《岘山送裴秀才赴举》)衰疾见芳草,别离伤远波。(皎然《太湖馆送殷秀才赴举》)别思看衰柳,秋风动客衣。(刘商《送李元规昆季赴举》)秋山念君别,惆怅桂花时。杜牧《句溪夏日送卢霈秀才归王屋山将欲赴举》这些给人冷清、暗淡之感的景物恰恰迎合了离人心中的愁思,原本郁郁葱葱的柳叶经过了秋霜的洗礼,变成了衰败的柳枝,一眼望去万里皆是萧索的秋色,连河水也传递着忧伤之情,“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又到了芳草枯败的季节,日夜不停向远处流着的河水,就好像离别者的远行,渐行渐远,不知归期。不动的景物尚能给人以静默之感,所以作者们又在其中加入了动态的飞鸿、大雁,这些候鸟,也如举子一样,在特定的季节远离故乡。从时间上看,送人赴举诗用笔最多的是夜晚,也许这是诗人们一天中诗情最为涌动的时刻:秋风昨夜满潇湘,衰柳残蝉思客肠。(李咸用《送黄宾于赴举》)大泽云寂寂,长亭雨凄凄。君还到湘水,寒夜满猿啼。(皎然《于武原从送卢士举》)晚色寒芜远,秋声候雁多。(皇甫曾《送郑秀才贡举》)尊尽离人看北斗,月寒惊鹊绕南枝。(方干《送叶秀才赴举兼呈吕少监》)夜晚的月色总是让人起思念之情,“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是所有分别的人的共同的期盼,而在这月色映衬之下的河水、星斗、云、雨,也全都蒙上了一层离别远思的惆怅之情。虽然在离别的时刻人们心中充斥着无尽的愁苦,但诗人们也并不拘于这苦痛之中,因而也给我们营造了另一番景象,呈现出开阔的境界,不禁让人心旷神怡。秋色生边思,送君西入关。草衰空大野,叶落露青山。故国烟霞外,新安道路间。碧霄知己在,香桂月中攀。(冷朝阳《送唐六赴举》)罗刹楼头醉,送君西入京。秦吴无限地,山水半分程。海上烟霞湿,关中日月明。登科旧乡里,当为改嘉名。(姚合《送李秀才赴举》)因为草的衰败,大地显出了它原本的阔大;因为树的凋零,青山显得更加巍峨。而另一番景象,则出现在海上,海上烟霞缭绕,关中日月明亮,这样壮美景象的描写,一是写出了作者心中因离别所产生的空虚感;另一方面则体现其眼界的开阔、精神的昂扬。与一般送别诗不同的是这些远行的主角不是远征而是去特定地点长安参加科举考试,因而相比于茫然不知归期的其他离别,这种离别也带有一种即将功成的喜悦之情,所以送人赴举诗的景物描写还有另一番喜悦景象。淮岸经霜柳,关城带月鸿。春归定得意,花送到东中。(李嘉祐《送张惟俭秀才入举》)澄潭跃鲤摇轻浪,落日飞凫趁远樯。渔父不须探去意,一枝春褭月中央。(李咸用《送黄宾于赴举》)这些景象都带有美好喜庆的色彩,预示着举子们定能摘取功名。李白的“舞袖拂秋月,歌筵闻早鸿”、“秋山宜落日,秀水出寒烟”两句依旧保持了其昂扬乐观的风格,人们在离别之时的夜晚伴着月色起舞,秋山伴落日、水上生寒烟都是一番美妙的景象,想必此时的李白对于举子登科及第自然是信心十足。郑谷的《送进士韦序赴举》“丹霞照上三清路,瑞锦裁成五色毫。波浪不能随世态,鸾凰应得入吾曹。秋山晚水吟情远,雪竹风松醉格高。预想明年腾跃处,龙津春碧浸仙桃。”整首诗色彩明亮,物象都被赋予了人的品格,即便到了最后预祝举子及第也不落窠臼,以“龙津春碧浸仙桃”来描绘举子美好的前程。这些或悲或喜的秋景图的描绘使唐代送人赴举诗在表特定主题之外,具有了更多的艺术价值。二、独特的事典意象使用言不尽意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个重要命题,从儒家的“书不尽言,言不尽意”(《易传·系辞上》)到道家的“道可道非常道”(《老子·一章》)“可以言论者,物之粗也;可以意致者,物之精也”(《庄子·秋水》)以至佛祖禅宗的拈花微笑,不立文字,中国古代的文人们都体味到人类意识中那些最深刻最精微的感受是难以用语言表达的,于是他们追求“立象以尽意”(《系辞上》),通过蕴含丰富的意象表现难以言传的生命和情感意味。诗人从生活和大自然中捕捉灵感,将语言文字剪裁成诗,后人的理解和回响,可使诗的意象和隐藏其中的思想情感浮现出来。意象是诗歌表达情感的媒介,是客观物象融入主观情意之后,经由一代又一代作家反复吟咏使用形成的。而出现在唐代送人赴举诗中的意象又具有其自身的特点,这些意象很多都出自典故,这些典故已经不能算作典型意义上的用典,我们拟称其为事典意象。意象有“递相沿袭性”意象有“递相沿袭性”,特定的意象常用来表现特定的情感,在中国诗歌中,不同题材的诗歌,均有适合表现此一题材的意象类型。唐代送人赴举诗在长期的创作实践中也形成了一些表达特定情感的意象(一)表现赴举的事典意象1.献赋也称“相如赋”据《史记》卷一百一十七《司马相如列传》记载,西汉前期司马相如以《子虚赋》、《大人赋》受到汉武帝的赏识而名闻天下。其后,扬雄也以献《甘泉赋》、《河东赋》、《羽猎赋》、《长扬赋》受到了汉成帝的赏识。由此流传下来以献赋来指参加科举考试,举子们也期盼着能如他们一样才华受到皇帝的赏识。入京当献赋,封事更闻天。(李嘉祐《送独孤拾遗先辈先赴上都》)相如求一谒,词赋远随身。(皇甫冉《送窦十九叔向赴京》)爱君方弱冠,为赋少年行。(皇甫冉《送孔党赴举》)出门见宫阙,献赋侍朱轮。(王建《送薛蔓应举》)见诵甘泉赋,心期折桂归。(刘商《送李元规昆季赴举》)在这些诗歌中,送人赴举诗的作者有的嘱托举子“入京当献赋”、“献赋侍朱轮”,从而得到考官的欣赏而科举高中;有的则希望举子能“词赋远随身”说明了举子的才华。除了具有历史渊源以外,这一意象的形成也与当时科举考试以诗赋取士有关,《唐语林》卷三也载其“知举,首访能赋人”,因而,举子们为参加科举考试,首先便要在诗赋上下功夫,再加上举子们在考试前所进行的行卷、温卷,其形式内容恰如同当年司马相如向皇帝献赋,因而在赴举诗中大量出现。除了这些满怀希望信心的献赋外,也有一些人是落第再考的,因而,他们开始哀叹献赋无门、自己命运不济。如:空把相如赋,何人荐礼闱。(刘长卿《送马秀才移家京洛便赴举》)却教孙子藏兵法,空把文章向礼闱。(李涉《送孙尧夫赴举》)更有孟浩然的“吾观鹪鹩赋,君负王佐才”(《送丁大凤进士赴举,呈张九龄》),《鹪鹩赋》是晋张华所作,其序云:鹪鹩,小鸟也,生于蒿莱之间,长于藩篱之下,翔集寻常之内,而生生之理足矣。色浅而陋,不为人用,行微处卑,物莫之害,繁滋族类,乘居匹游,翩翩然有以自乐也。孟浩然借此鸟自喻,感慨自己不为人用的科举生涯和退而自足的生活态度。因此,献赋便具有了多重意蕴。2.献玉《韩非子》卷四《和氏第十三》曰:“楚人和氏得玉璞楚山中,奉而献之厉王。厉王使玉人相之,玉人曰:‘石也。’王以和为进,而刖其左足。及厉王蓖,武王即位,和又奉其璞而献之武王,武王使玉人相之,又曰‘石也’,王又以和为证,而刖其右足。武王莞,文王即位,和乃抱其璞而哭于楚山之下,三日三夜,泣尽而继之以血。王闻之,使人问其故,曰:‘天下之别者多矣,子奚哭之悲也?’和曰:‘吾非悲刖也,悲夫宝玉而题之以石,贞士而名之以逛,此吾所以悲也。’王乃使玉人理其璞而得宝焉,遂命日‘和氏之璧”。唐人常以此指参加科举考试。顾我昔年悲玉石,怜君今日蕴风雷。(罗隐《送章碣赴举》)甲科争玉片,诗句拟花枝。(皎然《送陈秀才赴举》)直须诗似玉,不用力如山。(贯休《送陈秀才赴举兼寄韩舍人》)居然一片荆山玉,可怕无人是卞和。(李涉《送颜觉赴举》).作者把举子们的才华比作玉片、荆山玉,期盼着举子的才华能够被朝廷发现认可,从而使举子得到重用。以上两个意象都出自经典文本。这些儒家、道家经典著作、史学与文学名著,是传统文化得以流传和保存的载体,其中的一些事件,在流传过程中,经过反复约定性的使用就转化为诗歌中的常用意象。这些意象的使用使送人赴举诗具有了历史性,这些意象既然植根于历史文化的深厚土壤之中,它们涵义的稳定性以及它在诗歌中出现的频率都会同相应的历史传统直接相关。历史条件一旦变化,某些意象的涵义就会发生变化,甚至渐渐被人遗忘。就这个方面而言,意味着对送人赴举诗意象的欣赏和理解也不能脱离其题材和这种诗歌的独特意境。(二)预祝及第的事典意象1.折桂这是预祝举子高中的最常见的意象,《晋书》卷五十二《郤诜传》曰:“郤诜以对策上第,拜议郎。……累迁雍州刺史。武帝于东堂会送,问诜曰:‘卿自以为何如?’诜对曰:‘臣举贤良对策,为天下第一,犹桂林之一枝,昆山之片玉。’帝笑。”故唐人称登科为折桂,如:桂枝如已擢,早逐雁南飞。(孟浩然《送洗然弟进士举》)欲折一枝桂,还来雁沼前。(李白《同吴王送杜秀芝赴举入京》)芳桂君应折,沈灰我不然。(顾况《送韦秀才赴举》)柳条此日同谁折,桂树明年为尔春。(方干《送弟子伍秀才赴举》)伫俟明年桂,高堂开笑颜。(刘禹锡《送李友路秀才赴举》)郤诜策与此有相同意义:共许郤诜工射策,恩荣请向一枝看。(皇甫冉《送钱唐路少府赴制举》)郄诜可要真消息,只向春前便得知。(方干《送王霖赴举》)珍重郄家好兄弟,明年禄位在何方。方干《送缙陵王少府赴举》2.登龙辛氏《三秦纪》曰:“龙门之下,每岁季春有黄鲤鱼,自海及诸川争来赴之。一岁中,登龙门者,不过七十二。初登龙门,即有云雨随之,天火自后烧其尾,乃化为龙矣。”(见《太平广记》卷四六六引)在科举制度下,士人一旦及第,其社会身份、地位就将发生如鲤鱼化龙式的巨大变化,因此,唐人也将科举及第称为登龙。澄潭跃鲤摇轻浪,落日飞凫趁远樯。(李咸用《送黄宾于赴举》)预想明年腾跃处,龙津春碧浸仙桃。(郑谷《送进士韦序赴举》)已遂风云催化羽,却将雷电助烧鳞。明年自此登龙后,回首荆门一路尘。(齐己《送相里秀才赴举》)另据《后汉书》卷六十七《党锢列传·李膺传》载:“膺独持风裁,以声名自高。士有被其容接者,名为登龙门。”因此,唐人也用此来指受到在高位者的援引而获得声誉,如“登龙兼折桂,归去当高车”,就以“登龙”来指胡睿受到元丞的接待。3.穿杨《史记》卷四《周本纪》曰:“楚有养由基者,善射者也。去柳叶百步而射之,百发而百中之。左右观者数千人,皆曰善射。”送人赴举诗中用高超穿杨的技艺比喻举子学业精深科举及第。千钧何处穿杨叶,二月长安折桂枝。(刘商《送杨行元赴举》)明年公道日,去去必穿杨。(贯休《送卢秀才应举》)4.成仙“神仙”是中国古代神话和道教中所称长生不老的人。“得仙道,长生久视,天地相毕。……饮则玉醴金浆,食则翠芝朱英,居则瑶堂瑰室,行则逍遥太清。……或可以翼亮五帝,或可以监御百灵,位可以不求而自致,膳可以咀茹华琼,势可以总摄罗鄂,威可以叱咤梁柱”。“或竦身入云,无翅而飞;或驾龙乘云,上造太增;或化为鸟兽,浮游青云;或潜行江海,翱翔名山;或食元气;或茹芝草;或出入人间则不可识”19;“以富贵为不幸,以荣华为秽污,以厚玩为尘壤,以声誉为朝露。蹈炎飚而不灼,镊玄波而轻步,鼓翮清尘,风驷云轩,仰凌紫极,俯栖昆仑”,显然,得道成仙具有非常大的诱惑力。那么,怎样才能由人而“仙”呢?道教认为,“至于仙者,惟须笃志至信,勤而不怠,能恬能静,便可得之,不待多才也”,只要精修勤炼,任何人可以摆脱现实中的烦恼而飞升成仙。唐代本来就是一个道教思想盛行的时代,士人普遍具有浓厚的神仙情结,而“学而优则仕”又是中国知识分子现实中永久的渴望,就此而言,能够进入仕途无疑与道教的得道成仙具有同样的意义。而科举考试无疑为长久以来苦苦寻觅探索的知识阶层提供了一条明确的道路,科举及第就意味着可以“仕”,可以飞升成仙了。因此,唐代诗人常常以神仙来指科举及第者,表现出对科举功名的无限向往和崇拜:此日登仙众,君应最后生。(齐己《送孙凤秀才赴举》)堪想都人齐指点,列仙相次上昆仑。(齐己《送韩蜕秀才赴举》)泛舟江上别,谁不仰神仙。(孟浩然《送张参明经举,兼向泾州觐省》)以上几个意象主要来自于神话、传说。中国古代的神话、传说本来是很丰富的。但由于儒家史官文化的影响,一些神话、传说被历史化,目前能见到的,难以构成完整的体系。尽管如此,一些神话和传说仍然在文学中被吸收,反复出现,并在传承中获得了某种稳定的涵义。这些意象的使用使得送人赴举诗更加容易被理解和接受,也容易在欣赏者中引发共鸣。此类意象有着深厚的文化渊源,尽管不同时期的作者、读者之间存在着诸多个性化差异,但由于其文化心理内容和机制,都是从共同的民族文化土壤中汲取营养建构起来的,所以最容易拨动人们的心弦,引导人们进入共同的心理体验。三、结构模式及语言特点每一种类型诗歌的写作,都具有一定的规律可寻,诗歌的结构也具有一定的特点;语言是诗歌借以存在的最基本的符号形态,它们不仅使诗人通过艺术思维创造的情感形式得以定型和显现,也由诗人对它们的主观运用而形成一定的模式。因此,要把握唐代赴举诗的艺术风貌,就要涉及到结构模式和语言的问题。(一)送人赴举诗的结构模式唐代送人赴举诗作为一种广义的应酬之作,在无数作者的写作过程中便形成了特定的结构模式。唐代送人赴举诗主要有以下几种结构模式:1.离别情景描写—预祝举子及第在唐代送人赴举诗中,这种诗歌结构是最为普遍的,例如岑参的《送韩巽入都觐省便赴举》:槐叶苍苍柳叶黄,秋高八月天欲霜。青门百壶送韩侯,白云千里连嵩丘。北堂倚门望君忆,东归扇枕后秋色。洛阳才子能几人,明年桂枝是君得。此诗的前两句“槐叶苍苍柳叶黄,秋高八月天欲霜;青门百壶送韩侯,白云千里连嵩丘”是诗人对于离别情景的描绘,点明了送别的时间、地点、人物,浸染了离愁的景物自然也多了凄凉,槐叶苍苍柳叶发黄,因为到了将要下霜的时节,天气也变得凄冷,离别情景的描写为全诗奠定了离别感伤的基调。“北堂倚门望君忆,东归扇枕后秋色”这一句则是诗人对于将要远行的人的一种嘱托,希望他不要忘记亲人朋友的牵挂,归来后还来欣赏秋色。“洛阳才子能几人,明年桂枝是君得”最后一句则是作者预祝举子及第的祝愿话,表达了对举子才华的肯定,洛阳有才华的人本就不多,所以明年高中的人一定是你。又如姚合的《送李秀才赴举》:罗刹楼头醉,送君西入京。秦吴无限地,山水半分程。海上烟霞湿,关中日月明。登科旧乡里,当为改嘉名。这首诗歌的前三句也是描绘了离别的情景,“罗刹楼头醉,送君西入京”送别举子入京赴举,在罗刹楼喝醉,交代了送别的地点、人物。“秦吴无限地,山水半分程;海上烟霞湿,关中日月明”这两句明显是描绘当时的景物,但是这两句一改离别感伤的情调而把景物描绘的非常美,秦地和吴地,一半山一半水;海上的烟霞和关中的日月虽然不同风格,确是一样的美景。最后一句表达了对举子的祝愿,希望举子能够登科高中,连故乡也会因为举子的荣耀而更改一个更好的名字。2.追述昔日科举路—希望得到举荐这些参加科举的举子很多都不是第一次参加了,他们一次又一次的充满希望的赴举,却一次次的失败,这样的痛苦经历不禁使举子们对未来的路充满消极情绪,作为了解这些举子经历的亲人朋友们,自然也是为他们叹息不平的。如刘长卿的《送马秀才移家京洛便赴举》:自从为楚客,不复扫荆扉。剑共丹诚在,书随白发归。旧游经乱静,后进识君稀。空把相如赋,何人荐礼闱。以及孟浩然的《送丁大凤进士赴举,呈张九龄》:吾观鹪鹩赋,君负王佐才。惜无金张援,十上空归来。弃置乡园老,翻飞羽翼摧。故人今在位,岐路莫迟回。这两首诗都属于这样的写作模式。前两句分别叙述了举子们昔日科举的经历,“自从为楚客,不复扫荆扉”、“弃置乡园老,翻飞羽翼摧”举子们自从踏上科举之路,便把身心都放在了科举考试上,再也没时间和精力来关心家里或是田地里的事情,以致田园荒置。“书随白发归”、“十上空归来”则说明举子们虽然付出了极大的努力,人已经白发丛生、科举考试也参加了不止十次,最终却还是无奈而归。而“空把相如赋,何人荐礼闱”、“故人今在位,岐路莫迟回”,两句都直接或间接的希望举子能够得到举荐而不再空手而归,表达了作者对举子的期盼和祝愿。这样的诗歌写作模式体现了作者与举子之间深厚的感情,作者见证了举子坎坷心酸的科举之路,因而也能体会到举子心中的无奈和期盼,甚至有些这样的作品就是作者送给举子的行卷请托之作,这样的诗作对于举子科举高中一定会起到积极地作用。因而这样的送人赴举诗不仅可以让举子们得到心灵的慰藉和共鸣,更能增加他们不放弃科举的勇气和信心。3.赞扬举子才华—预祝举子高中对于即将踏上科举之路的举子来说,亲人朋友对自己才能的肯定和赞扬,自然是其取得成功的一分力量,因此大量送人赴举诗的作者都在其诗中赞扬举子的自身才华,如:皇甫冉的《送孔党赴举》:入贡列诸生,诗书业早成。家承孔圣后,身有鲁儒名。楚水通荥浦,春山拥汉京。爱君方弱冠,为赋少年行。此诗的的前两句“入贡列诸生,诗书业早成。家承孔圣后,身有鲁儒名”就是对举子才华身世的肯定,赞扬举子早就以诗书为主业,并取得了好成绩,作为孔圣人的后代,本身便有了儒士的名声,才华自然超出了很多人。尤其让作者喜爱的是举子年少便赴举,隐含日后必定会大有作为,科举及第自然是意料之中的事。再看齐己的《送欧阳秀才赴举》:莫疑空手去,无援取高科。直是文章好,争如德行多。烟霄心一寸,霜雪路千坡。称意东归后,交亲那喜何。诗中的“直是文章好,争如德行多”是作者对举子品德的肯定和赞扬,最后一句祝愿举子高中,使亲人朋友无限欢欣。这样的写作模式是直抒胸臆,直接表达对举子才华的赞扬和科举及第的祝愿,读来更加容易被读者理解和接受。(二)送人赴举诗的体裁及语言特点诗歌的语言是裁构篇章的根本,作者善于运用语言,遣词造句,结构成篇,才能形成情感深厚、意境浑成的文学作品。当一种新的诗歌形式出现时,诗人们总要围绕着它的基本特点建立起相应的表现手段,这些表现手段除了写作模式之外,最主要就是语言。作为诗歌领域中的新样式,唐代送人赴举诗在语言运用上,主要呈现出以下特点:1.五言诗的选择依据笔者的统计,在近百首的送人赴举诗中,只有20首诗歌采用七言的句式,其他大部分诗歌都是五言诗。出现这样的情况,原因有:一是五言诗的形式一直被视为诗歌的“正统”,这种观念深入唐代文人的心中。二是受到科举考试的影响,唐代进士省试诗一般采用五言六韵的形式,文人从很小就开始对五言进行不断地研习、写作,运用自然最为得心应手。其三是五言古体本身的特点,它在音节节奏上一般是缓和的,不过于激烈,情感也是逐层推进,适合表达送人赴举诗自然坦率的情感特点。钟嵘云:“夫四言,文约易广,取效《风》、《骚》,便可多得,每苦文繁而意少,故世罕习焉。五言居文词之要,是众作之有滋味者也,故动会于流俗。岂不以指事造形,穷情写物,最为详切者邪”。可见,五言诗的形式符合送人赴举诗的题材和情感表达的需要。2.自然平直的语言风格这种风格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通俗化。如预祝及第的“洛阳才子能几人,明年桂枝是君得”(岑参《送韩巽入都觐省便赴举》),肯定举子的“用心精至自无疑,千万人中似汝稀”(方干《送吴彦融赴举》)”等都非常平直容易理解。二,对称口气。唐代送人赴举诗具有鲜明的现实交际目的,即诗歌是为送别而作,作为沟通双方情志的载体,因此常常以第二人称“君”(尔、汝、子、对象名称)作为送别对象的代称。如“君辞旧里一年期,艺至心身亦自知”、“与尔相逢终不远,昨闻秘监在台墀”(方干《送叶秀才赴举兼呈吕少监》)。三,祝愿、鼓励、倾诉等说理句的运用。在参加科举的过程中,举子们既要不断经历朋友、相识之间的聚散离合,又要四处干渴投献,因此,亲朋之间的祝愿嘱托、提携劝勉必不可少。如顾况的《送韦秀才赴举》:“鄱阳中酒地,楚老独醒年。芳桂君应折,沈灰我不然。洛桥浮逆水,关树接非烟。唯有残生梦,犹能到日边。”作者在对举子及第的祝愿中也向举子倾诉了自己心中的无奈。这些句子具有很强的对白性、说理性,易使语言趋向平易自然。3.修辞手法的使用语言风格的浅切并不意味着这样的诗歌创作草率轻易,艺术上最常见的事物往往也是最难表现的事物,题材的雷同使得送人赴举诗要写得新颖独特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