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9:第3课 边城_第1页
课件9:第3课 边城_第2页
课件9:第3课 边城_第3页
课件9:第3课 边城_第4页
课件9:第3课 边城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3课边城学国学1.子曰:“年四十而见恶焉,其终也已。”——选自《论语·阳货》【译文】孔子说:“人到了四十岁还被人厌恶,这辈子大概就混不出成就了!”【评说】四十岁开始有幸福。少要求,多付出,不计较,常微笑。四十岁开始有格局。品沉浮,知进退,能舍得,安当下!2.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选自《论语·述而》【译文】孔子说:“不到他努力想弄明白而不得的程度不要去开导他,不到他心里明白却不能完善表达出来的程度不要去启发他。如果他不能举一反三,就不要再反复地给他举例了。”【评说】学习的四种境界:(1)熟能生巧。经过练习掌握课本上的内容,知道问题的答案。(2)举一反三。具备了思考的能力,掌握了学习的方法,能够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3)无师自通。掌握了自学、自修的方法,无师亦可以主动学习。(3)无师自通。掌握了自学、自修的方法,无师亦可以主动学习。(4)融会贯通。可以将学到的知识灵活运用于生活和工作实践,懂得做事与做人的道理。夯基础一、作者名片沈从文(1902-1988),原名沈岳焕,湖南凤凰县人。笔名休芸芸、甲辰、上官碧、璇若等。14岁时,他投身行伍,浪迹湘川黔边境地区,1926年开始发表作品。1930年在青岛大学任教,抗战爆发后到西南联大任教,1946年回到北京大学任教,新中国成立后在中国历史博物馆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工作,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服饰的研究,1988年病逝于北京。作品:短篇小说《丈夫》《贵生》《三三》;中篇小说《边城》《长河》;散文《从文自传》《记丁玲》《湘行散记》等。评价:现代小说家、散文家、文物研究家、京派小说代表人物。李健吾称沈从文的《边城》是“一部田园牧歌式的杰作”“一颗千古不磨的珠玉”。二、文学常识沈从文第一次讲课1928年,沈从文被时任中国公学校长的胡适聘为讲师。沈从文时年26岁,学历只是小学文化,带一身泥土气息,但他当时已颇有名气。沈从文在中国公学第一次授课时,慕名前来的学生很多,竟然让他紧张得一句话都说不出口,光在讲堂上呆站了10分钟,才径自念起讲稿来,仅用10分钟便“讲”完了,原先预备讲一个多小时的内容,然后望着大家,又一次陷入沉默,最后只好在黑板上写道:“今天是我第一次登台上课,人很多,我害怕了。”三、写作背景1933年夏,沈从文偕夫人游崂山,在一条名叫“九水”的溪边,看到对岸有一个十五六岁的少女,穿一身孝服,先在岸上烧了一堆纸钱,后又从溪里拎起一桶水向来时的方向走去。

他自己曾说,创作《边城》的目的,不是描绘一幅与现实隔绝的世外桃源图,而是要表现一种“优美、健康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并在这个人生形式里,注入了自己在30多年的人生旅途中所体验到的人生哀乐。

看着她孤单怜弱的身影,他想到了家乡小辈用河里或井里的水为去世的长辈抹洗尘垢的风俗,想到湘西一些小溪渡口人家常有的家庭格局,以及自己从湘西走出来艰苦奋斗的经历,不禁产生了写作《边城》的冲动。qiúDònɡ

tǔn

zhàn

zhàměnɡ

línɡlì

bèi

tián

2.成语积累【识记】(1)不假思索:用不着想,形容说话做事迅速(假:凭借;依靠)。(2)平淡无奇:平平淡淡,没有什么显著的、出色的或奇特的地方。指事物或诗文平平常常,没有吸引人的地方。(3)怏怏不乐:形容不满意或不高兴的神情。心中郁闷,很不快活。(4)礼轻情义重:礼物虽然很轻,但人的情意却很深厚。【运用】下列加点成语的运用是否正确?(1)这个问题太难了,他不假思索地低下了头,认真计算了起来。(

)(2)我因为生病没能和同学去看电影而怏怏不乐。(

)(3)巴金的《随想录》,虽然平淡无奇,却展现了一个知识分子敢于履行历史责任的胸怀。(

)答案:(1)错误和“低下头”不搭配,和“认真计算了起来”语意矛盾。(2)正确(3)错误前后矛盾,“展现……胸怀”恰是《随想录》的“奇”处。3.近义词辨析(1)过渡·过度辨析:“过渡”指事物由一个阶段或一种状态逐渐发展变化而转入另一个阶段或另一种状态;中间状态;由此岸到彼岸。“过渡”多为动词,侧重于表现事物发展的阶段变化;“过度”指超过适当的限度。“过度”为形容词,侧重于表程度。运用:①婴儿在换乳期内,乳类仍是供应能量的主要来源,泥糊状食品是必须添加的食物,是基本的________载体。②________使用小腿后侧的腓肠肌,而使之僵硬变大,易造成肌肉型萝卜腿。(2)肆虐·肆意辨析:都是动词,都含有不顾一切、任意妄为的意思。“肆虐”指任意残杀或迫害;起破坏作用;“肆意”指不顾一切由着自己的性子(去做)。运用:①加拿大山火________,七千居民撤离。②这种破坏海河生态平衡的________捕捞行为实属不该。答案:(1)①过渡②过度(2)①肆虐②肆意一、阅读课文第三部分,回答下面的问题。1.小说写端午节热闹的龙舟比赛、捉鸭游戏和人们争相观看等情节有什么作用?对应考点:分析情节的作用答案:①表现了这里的民风淳朴及鲜明的地域色彩;②表现了湘西民众的热血性格、团结精神和对生活的热爱;③主要人物翠翠、老船夫、顺顺等相继出场并表现出了各自的性格特点和兴趣爱好;④为下文展开故事、塑造人物作铺垫。文本探究二、阅读课文第四部分,回答下面的问题。2.第1自然段在写景上有什么特色?其作用是什么?对应考点:环境描写的作用答案:此段写景,作者着意运用颜色词:狗是黄色的,船是朱色的,河水是豆绿色。颜色亮丽,对比鲜明。以景色美衬托人物的形象美、心灵美。3.从这部分文字中可以看出祖父是怎样的一个人?对应考点:分析人物形象答案:因为要陪翠翠进城,就将渡船的职务交给了老朋友;又念及老朋友的孤单,请他过来吃饭;又因为惦念让老朋友也来城里看看热闹,所以才又回到渡口。从中可以看出祖父的忠于职守、热心善良。三、阅读课文第五部分,回答下面的问题。4.文中第2自然段极力描写热闹的迎春场景,对表现翠翠这一人物形象有什么作用?对应考点:场景描写的作用(或反衬的作用)答案:对表现翠翠的心理有一个反衬作用。如此热闹的迎春场面翠翠觉得“总不如那个端午所经过的事情甜而美”,衬托出她把两年前的那件事情牢牢记在心里。5.第7自然段中“大鱼会吃你”这句话在文中反复出现,有何作用?对应考点:分析语句的作用答案:①前后照应,使故事情节连贯紧凑;②促进故事情节的发展,使翠翠的情感倾向更加明朗化;③展示人物性格,体察人物的内心活动。6.第14自然段翠翠说“谁也不稀罕那只鸭子”,这句话表现了翠翠什么样的心理活动?对应考点:分析语句的表达效果答案:鸭子是大老捉来送给祖父的,而翠翠心里喜欢的是傩送,自然不喜欢祖父再说下去,同时这里也有少女羞于提起婚嫁之事的心理。四、阅读课文第六部分,回答下面的问题。7.第6自然段对黄狗的描写有什么作用?对应考点:分析物象的作用答案:①增加了生活情趣,突出了边城的和谐美;②侧面烘托了翠翠的天真和善良。8.第10自然段对祖父的神态描写有什么作用?对应考点:分析肖像描写的作用答案:祖父“抿着嘴”,“闭上一只眼睛”,“狡猾”地笑,这些描写表现老船夫既善良而又有点狡黠的性格,也描写了祖孙二人日常生活的简单、快乐。五、阅读全文,回答下面的问题。9.小说是如何体现风俗美的?对应考点:概括归纳内容要点答案:风俗美具体表现在:(1)端午节:赛龙舟、捉鸭子比赛。这官民同乐的龙舟赛,展现的就是湘西民众的热血性格、团结精神和对生活的热爱;(2)中秋、过年:月下对歌、狮子龙灯、放烟花。这些习俗透露出边城人祥和、和睦、和谐,这些突出的都是一个“和”字,所以这里的人民“莫不安分乐生”。这种氛围和《桃花源记》的诗意生活相类似。这就是边城人民独特的生活环境。问题一:有人说,读了《边城》使人想到了“世外桃源”,感受到了生活的“美”和人们的“善”,你是否有这种感受?请大家针对本文关于边城风土人情的描绘展开讨论。

我的观点:讨论:1.古老的边城具有桃花源般神奇的美。这里有依水凭山的山城和城边带吊脚楼的房子,有清澈见底的溪流、溪边的白塔、古老的绳渡、陡峭的山崖、溪水两岸宜人的景色,边城如诗如画,让人心驰神往。合作交流2.这个地方保留着古老的风俗习惯。如边城的端午、边城人赛龙舟、捉鸭子比赛等。古老的风俗和古朴的民风联系在一起。3.边城保持着古老淳朴的民风。在小说中,每个人都热情诚实,人人均有君子遗风。“一切莫不极有秩序,人民也莫不安分乐生”。人们不分等级,不谈功利,以诚相待,相互友爱。父子相亲,兄弟相爱。《边城》中的人无不乐善好施,朴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