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年角的度量教学设计(通用20篇)角的度量教学设计篇1
一、设计理念:以新的课程标准为指导、创建性的运用教材,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以小组合作学习和自主探究学习等多种学习方式培育学生的合作意识。使学生通过视察、操作、比较等活动培育学生的实践实力。
二、教学目标
1、体会引入量角器的必要性,相识量角器。
2、会用量角器测量各种角的度数。
学问目标:
1、使学生在视察、沟通的基础上,相识量角器的结构与功能,通过自己的探究、实践,总结出用量角器量角的方法,初步学会用量角器量角。
2、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会统一角的计量单位的须要,相识角的计量单位,建立1°角的表象;能通过量角,建立角的大小的量化观念,感受角的大小与所画边的长短无关。
实力目标:通过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合作沟通培育学生自学实力、视察实力、实践实力及合作精神。
情感目标:让学生充溢成就感,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爱好,使学生想学、会学、乐学
三、教学流程:
导入:同学们,你们喜爱玩滑梯吗?老师这有两个滑梯(课件1),说说你们喜爱玩哪一个?为什么?(陡、高)是由什么确定的。(角的大小)出示课件2,这两个角你能看出那个大吗?那这两个角(课件3)你能看出谁大吗?那我们有什么方法才能知道这两个角谁大谁小呢?今日我们就用这个测量工具来学习(板书:角的度量)
我们学过长度、面积、重量等。谁说说测量长度用什么单位,重量单位有哪些、面积呢,哪有没有同学知道度量角的单位又是什么呢?
人们把圆平均分成360份,其中一份所对的角的大小叫1度,通常用1度作为度量角的单位。正是运用了这个原理,人们制作出了我们今日要相识的新伙伴量角器。
1、相识量角器(出示课件)
2、小组探讨角的度量方法。板书
3、推断
4、书28页1题找同学说说,并说明理由。2题大家在书上量,找三名同学板演
5、量4题,说明角度和边长的关系。角的度量
6、判断多少度角量角器
顶点重合中心点
一条边重合0刻度线重另一条边重合刻度线
角的度量教学设计篇2
设计理念:
数学教学活动是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学问阅历基础上的。老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爱好,向学生供应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究和合作沟通中驾驭基本的数学学问与技能、数学思想与方法,总结基本的数学活动阅历。学生是学习的主子,老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教学内容:
《义务教化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数学》(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37-38页。
教学目标:
1.相识量角器的计量单位,了解量角器的构造特点,驾驭正确的量角方法,正确地读写角的度数。
2.经验量角器的形成和量角方法的探究过程,感受量角的意义。
3.通过视察、操作、思索、沟通等活动,进一步培育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实力。
教学重、难点:
驾驭量角的方法及要领,知道量角器的构造原理及特点
学情与教材分析:
角的度量是测量教学中难度较大的一个学问点。教材把这部分支配在学生初步相识了角,明确了角的概念,知道角有大小之分的基础上学习本节课的学问。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接触了许多的大小不同的角,但对角的度量的学问生活中接触很少,显得比较抽象。小学四年级的学生抽象思维虽然有肯定的发展,但依旧以形象详细思维为主,分析、综合、归纳、概括实力较弱,有待进一步培育。
教学打算:
多媒体课件,两张练习纸,量角工具(单个小角和半圆工具及量角器)
教学过程:
一、比较两个角的大小,引发度量的需求
1.老师出示活动角,引导学生演示将角变大、变小。
师:你们还记得这位老挚友吗?
生:活动角。
师:谁能将这个角变大或变小。(生按老师的要求变大或变小。)
师:看来角的大小与两条边叉开的大小有关,两边叉开的程度越大角就越大,两边叉开的程度越小角就越小。
2.老师在黑板上画两个角,要求学生通过视察推断它们的大小。
师:细致视察黑板上的两个角。哪个角大?
生:∠1大。
师:视力不错,老师不光想知道哪个角大,还想知道详细大出的部分。有方法解决吗?
生:用活动角量一量。
3、用活动角量角。
师:那就用你的活动角比一比。(学生各自操作)谁到黑板上来比一比。
师:留意视察,他是怎么比的。用活动角比较这两个角的大小时要留意什么?(突出顶点重合、边重合)
生:活动角的顶点要和量的角的顶点对齐,一条边要和量的角的一边重合,然后固定好,照这样再量另一个角,就能看出∠1比∠2大出的部分。
生:比的时候要留意顶点对齐,一边重合。
[设计意图:本环节激活了旧知--复习角的大小的含义,唤醒学生对角的大小的度量的高度关注,为用单位角量角的大小做好铺垫;复习用活动角比较角的大小以及比较角的大小时留意“点对点,边对边,这事实上是用量角器量角的方法的雏形,因此须要重点关注。]
二、初探角的度量方法,了解量角工具产生的历程。
1.用同样大的小角(10°角)来比较两个角的大小,激发学生度量角的需求。
(1)用同样大小的小角度量两个角的大小
师:老师还想知道∠1比∠2大了多少个这样的小角,你能利用这些同样大小的小角,度量出∠1出比∠2大了几个这样的小角吗?(指名学生到黑板上操作)。
(2)小组合作,度量两角的大小。(老师深化小组指导,一个小组上黑板上操作。)
(3)沟通反馈:度量的方法。
师:我们一起沟通一下好吗。那个角大,大了几个这样的小角?
生:∠1比∠2大了一个这样的小角。
师:你们是怎样度量的?
生:全部小角的顶点都要和被量的角的顶点重合,摆放第一个小角时,一条边要与被量的角的一边重合。挨着往上摆。
小结:度量的时候将每个小角的顶点和要量的角的顶点对齐,摆的第一个小角的一边要和要量的角的一边重合,挨个往上摆,这样就能量出要量的角里含有几个这样的小角。
(4)感受用小角度量∠1与∠2大小的优点。
师:用同样大小的小角度量这两个角的优点是什么?
生:能知道∠1比∠2大了1个小角。
小结:用同样大小的小角度量这两个角不仅可以量出两个角的大小,而且还可以知道∠1比∠2大了几个这样的小角,解决的数学问题更加多了。
师:假如用这样的方法去度量一个更大的角,你有什么感觉?
生:太麻烦了。
师:你能想个方法改进一下,量的时候摆一次就能量出一个较大的角里含有几个这样的小角吗?
生:把这些小角用胶带纸粘起来。
师:这个方法可以吗?是个会创建的孩子。
2.把单位小角拼成半圆,构造最简洁的量角工具。
师:根据你们的创意,我们就把这10个同样大小的小角粘在一起就会形成这样的量角工具。(课件演示粘成的半圆量角工具)
师:这样的量角工具,这些小角的顶点到哪里去了?
生:到了半圆的中间。
师:数一数,半圆中一共有多少个这样的小角?
生:10个。
[设计意图:量角器的本质是单位角的集合,让学生悟出用小角测量的可行性与操作要点,为学生理解量角的原理打下坚实的基础。比较用小角量角的优点与不足奇妙设疑,引导学生思索,改进工具。依据学生“把小角拼起来”的创意,刚好演示拼成的半圆工具,其实这就是一个简易的量角器。凸显了量角器的本质--单位角的集合。学生经验了这一过程,量角的方法就不再教条了。量角就成了“用单位小角测量角的大小”,学生的思索就有了源头,学习就成了有意义的学习,而不是简洁机械的记忆和重复。这种简易量角器的形成是学生探究量角工具过程中的一个关键步骤,以后只须要把这种工具加以改良优化就变成了量角器。]
3.用半圆工具度量角,初步把握量角的方法。
师:会用它来量角吗?那我们就用它量几个角好吗?(课件出示:(1)量∠1(40度)、∠2(120度)的角),
生:∠1里有(4)个小角,∠2里有(12)个小角。
师:说一说是怎么量的。
生:半圆工具中间的点要和度量的角的顶点对齐,半圆的直边要和角的一边重合,然后数度量的角里面有几个这样的小角。
师:全部小角的顶点集中到中间的一点,找准它是量角的关键。我们再来量一下这个角吧。
(课件出示:量∠3(22度)的角)
生:∠3里有两个小角多一点,
师:生活中常常须要知道多出来的角原委有多少个同样大小的小小角,看来我们创建的工具还须要改进,你有方法改进吗?
生:把每个小角再平均分成几个更小的角。
[设计意图:学生用“简易量角器”测量了三个角的大小。“简易量角器”与“成品量角器”相比具有线条稀便于数、无刻度只能数、无缺省可以数的三个特点,正因为有此三个特点,所以用“简易量角器学习量角就有了特别大的优势,一是方法简单学会,二是能够突出“量角器和“量角方法”的本质,三是有效地化解了难点。同时生成问题,产生进一步探究的需求。]
三、进一步经验量角器产生的过程,了解量角器的构成,初步驾驭量角方法
1.改进量角工具
(1)细分半圆工具。
师:为了更加精确地量出角的大小,我们把每个小角再平均分成10个更小的角。(课件演示平均分的过程)这样,就把这个半圆工具平均分成了多少个相等的小小角
生:180个。
(2)相识1度的角
师:每个这样的小小角的大小就是量角的基本单位“度”。(课件演示1度角的大小,帮助学生建立1度角的空间观念)。读作:1度
(3)相识几度的角。(
师:视察这个量角工具(课件出示10度、45度、120度的角),谁能找准这些角分别是多少度,并能说出详细的方法?
生:10度、45度、120度。先10度10度地数,再1度1度地数。
2.相识内、外刻度线
(1)出示22度的角。
师:量一量这个角是多少度,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22度,量好后先10度10度地数,再1度1度地数,这个角里有2个10度和2个1度的角,就是22度。
(2)出示130度的角。
师:这个角又是多少度?你会测量吗?
生:130度。
师:你是怎样知道的?
生:测量好后,10度10度地数出来的。
师:每测量一次角,我们就从始边起10度10度地,1度1度地数一遍,你有什么感受。
生:有点麻烦。
师:能不能改进一下,让我们一看终边就能很快知道测量的角是多少度。
生:从始边起10、20、30......标上数,这样就能很快看出是几度。
师:这个方法好(课件出示内圈刻度线),我们再量一个角体验一下(练习纸上量∠5)
(3)出示反方向50度的角。
师:这个角又是多少度,量一量。
生:50度,130度。
师:原委是多少度,我们一起来解决一下,这个角的开口方向在那边,从哪儿数起,这个角应当是多少度?
生:50度。
师:看来,量角工具上标一圈数,我们测量开口方向不同的角时很简单混淆。这个缺陷能不能改进改进。
生:从这边起再标一圈数。
师:那我们就来实践实践(课件出示外圈刻度线)量∠6体验体验,好不好使。
4.相识量角器。
(1)课件上相识量角器
师:通过努力我们创建出来的量角工具叫量角器,我们一起来相识相识。(结合课件边演示边介绍)量角器的各部分可都是出名称的。内圈的数叫做内圈刻度;外圈的数叫外圈刻度;这些长长短短的小线是刻度线,它们聚在的这一点叫中心点;0所对的刻度线叫做0度刻度线。(2)相识手中的量角器。
师:拿出自己的量角器认一认。(3)相识量角器教具。
师:谁来把这个量角器各部分的名称介绍给大家。
[设计意图:用真实的问题情景引导学生感悟出必需加两圈刻度,体会两圈刻度线设计的科学性,至此一个完整的量角器已经形成。引导学生完整相识量角器,为运用量角器精确量角奠定了基础。]
四、用量角器量角,驾驭量角的方法要领
1.读角的度数专项练习(130°和45°)。
(1)重点练习读角的度数时读内圈刻度还是外圈刻度。
(2)体会在量角过程中应当怎样正确摆放量角器。
2.学生尝试量角,师生共同总结量角的方法和步骤。
(1)学生独立量角。
(2)小组沟通量角的方法。
(3)全班沟通,总结量角的方法和步骤。师完成板书(点重合、边重合、读刻度)
[设计意图:由于学生经验了量角器形成的探究过程,把握了量角器是由180个1度的单位小角的集合的本质特征。从起先探究到创建出量角器,学生经验了多次量角,学生独立量角已水到渠成,将量角和总结量角的方法放给学生完成,有利于培育学生总结数学活动阅历的意识和实力。]
3.学生独立量角(
(1)量两条边较短的(85°)角。
师:量这个角,有的学生又遇到了问题,谁能帮帮他?
生:先延长两条边后,再量。因为角的大小不会变更。
(2)出现误差后的应对策略:
师:同样大小的角,怎么会量出84°、85°、86°三个不同的结果呢。想一想,问题出在哪里?
生:出现了“误差)”。
师:看来尽管我们会量角了,但在量的过程中还会有小小的误差。但有些时候必需把误差降到最低最低,我们来看画面。(课件演示“神七”放射胜利的情境画面和文字材料(配音读)“角度在火箭在放射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不能有一点点误差.......。”)
师:看到这里,你受到哪些启示?
生:量角的时候,要仔细,尽量削减“误差。
[设计意图:学生测量时产生”误差“是很正常的,老师要正确的面对学生的误差。借助神舟七号放射胜利的图片及文字表述,让学生体会到尽力降低误差的重要性,从而培育学生仔细负责的学习看法和一丝不苟的精神。]
角的度量教学设计篇3
四年级上册其次单元“线与角”
教材通过用小角去测量大角原委有多大这一操作活动,让学生体会到确定角的度量单位的必要性。在介绍1°作为角的度量单位的过程中引入量角器,并用量角器去测量角的大小。本节课结合学生的发展须要,从让学生追问为什么这样规定的须要动身,设计了让学生经验学问的产生和形成过程的环节。
1.在比较角的大小的过程中,产生度量角的须要,感受1°角产生的必要性。在用单位角度量的过程中产生对量角器的须要,理解量角器的构造原理,初步学会用量角器测量角。
2.在逐步精确的测量过程中,体会思索数学问题的严密性与逻辑性。
3.在活动中感受到人类的聪慧才智,激发学习数学的情感,感悟到学习数学欢乐。
1.量角器、三角板、信封(内装60°、50°、20°角的纸片及由60个1度角组成的大角)
2.课件
活动一、在比较角大小的须要中,感受量角单位产生与形成过程
1.明确比较方法,产生度量须要
(1)比较角的大小
老师黑板上出示4个角①50°、②60°、③35°、④110°,请学生比较大小。
(2)沟通比较方法
直观比较角的大小,得出不能干脆看出∠1和∠2的大小。学生可能出现的比较方法:
a、重叠法比大小
b、临摹法比大小
c、借助活动角比大小
沟通时,引导学生留意体会“顶点对齐、边边重合”的比较策略。
[设计意图]“顶点对齐,边边重合”是进行角的大小比较,也是一个量角的过程,这也是为用量角器量角的大小进行渗透!
(3)精确描述角的大小
思索:要想知道∠2有多大?∠1有多大?∠2比∠1大多少怎么办?
引导学生想方法来量。
2、量角的大小,产生对1°角的须要
(1)探讨如何量角的大小
电脑演示测量长度和面积时所用的单位。请学生思索:量角的大小,用什么做标准呢?
[设计意图]数学学习一个很重要的品质就是“建立联系”,由于测长度用的是特定的长度作标准来测、测面积用特定的正方形的面积作标准来测、测角的大小就用特定的小角作标准来测,这样在此复习测长度和面积的方法,期盼顺当过渡到测角用小一点的角作标准。
小组探讨后达成共识:用小一点的角去量这个大角。
(2)小组合作量角的大小、并汇报方法
老师为学生供应用透亮的硫酸纸做20°的小角和∠2、∠1,供学生操作用。
第一次:用信封中的20°小角去量一量∠2有多大,得出正好是3个小角。
师:用小角去测∠2正好,那用它去测∠1呢?动手试一试。
其次次:用信封中的20°小角去量一量∠1有多大,得出2个多的小角。
师:用小角去测∠1时是有2个小角还多,但3个又不够?这样又不精确了,该怎么办?
引导学生思索把测量的小角变得更小。
师:怎样把这个小角变得更小呢?
第三次:再用对折后的小角去量∠1,得出正好5个新的小角那么大!
师:用对折后的这个小角去测∠1正好,那去测∠2呢?(正好6个)是不是说用这个小角去测∠3、∠4也肯定正好呢?不正好又该怎么办呢?
引导学生思索把这个小角变得再小!
师:那要小到什么程度呢?
[设计意图]在操作的过程中体会测角的大小,用作标准的角应当尽量的小。
3、介绍角的度量单位
师:过去人们认为我们生活的地面是平的,他们发觉太阳总是从东边升起从西边落下,而太阳与地球中心连成一条线,再与地面连在一起就形成了一个角,太阳走到不同的位置就形成不同的角,这样人们把太阳升起再落下这个过程与地面形成的角平均分成180份,就有180个小角,每个小角就是1度。
[设计意图]介绍了古时候人们是如何规定1度的,这也是追根溯源的最好体现,我们在设计时争取还学问以原来面目,激发学生的探究爱好,从而感受数学的奇妙、好玩与博大,同时也能了解一些数学文化。
(电脑演示把圆平均分成360份的过程)将圆平均分成360份,把其中的1份所对的角叫做1度,(记作1°)通常用1°作为度量角的单位。
给学生供应一个近似的1°角,拿在手里细致看一看;打开书看看书上的1°角;再把眼睛眯到快闭上了,眼角大约就是1°;让学生感受1°角的小!
[设计意图]相比1厘米、1平方厘米、1分米、1平方分米…的表象,1度的表象更难建立,这样的设计也不能让学生建立起1度的表象,只是想让学生知道1度角是很小的,小到什么程度可以自己去感受。
活动二、在量角的须要中,感受量角器产生与形成过程
1、用1°角去量角的大小,产生“用量角器量”的须要
引导思索有了1°角是不是就可以量全部角的大小了,并试着用1°角去量∠2。
学生在试着量的过程中感受到测量的麻烦和不精确,并思索对策。
[设计意图]学生真的去测过后,会发觉这样的测量在理论上能实现,可现实中真的太难办到了,这样学生就有一种改进测量方法的须要,在这种须要的推动下,学生会主动地想方法解决问题。
2、制作量角器
小组探讨沟通后全班达成共识,把60个1°角合在一起形成一个60°的扇形,用它去量角的大小。并试着去量∠1、∠2,谈谈量后的感受?便利吗?
请学生思索怎样改进这个“量角器”?
老师这时可以供应给学生直尺作为例子!让学生思索为什么直尺在测量长度时那么便利呢?引导学生在这个简易的“量角器”上标上刻度。
老师还可以让学生来量黑板上的∠4,感受这个简易量角器的小。
师:既然还是麻烦,测量时须要移动,还不精确?该怎么办呢?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操作的过程中感受到没有标刻度的60度的简易量角器太小,不能满意测量全部角的大小的须要;还有没标刻度太不便利,简单数错。从而为感受量角器的宏大独创。
3、相识量角器并用量角器测量
请学生拿出书桌堂内打算好的量角器,比照屏幕和老师一起来相识量角器。
相识后,请同学们接受挑战,依据刚才的学习和以前自己对量角器的相识,同桌两人分别来试着量一量∠1、∠2的度数,也验证一下大家用简易的“量角器”测量的结果对不对?
请同学到多媒体展台下示范并汇报自己的测量方法和测量结果。
汇报后引导学生沟通内圈和外圈度数的读法,明确测量方法。
引导学生与自制的“量角器”比,感受量角器的便利。
[设计意图]在感受量角器的便利的同时,也感受到了人类的聪慧才智,激发学习数学的情感,感悟学习数学的欢乐。
活动三、建立常用角的直观表象,提高估计意识
1、量一量好玩的角度,形成30°、60°的表象
(1)60°——立正时两脚之间的角度。
(2)30°——室内楼梯的最相宜坡度。
2、先估计再测角的大小
出示人们电脑打字最佳姿态图片。先估计再测量:眼睛与电脑屏幕上下边所形成的角、肘部所形成的角。
[设计意图]在练习阶段这样的设计,主要是想让学生建立30度、60度等特别角的表象,也以此来培育估测意识,虽然这一意识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培育起来的,但只有这样不断地渗透才能使“学生有估测意识”变成一种可能。
角的度量教学设计篇4
教学目标
学问与技能:
1、让学生知道什么是角,能指出角、边和顶点;能用常用的符号来表示角。
2、比较角的大小。
3、会用量角器量指定角的度数。
过程与方法:经验相识角的过程。
情感看法与价值观:培育学生动手操作、合作学习与探究学习实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体会身边到处有数学,感受数学与生活的亲密联系,提高学习数学的爱好,进一步体会通过探究解决问题的乐趣。
重点、难点
重点:相识角。
难点:会用量角器量指定角的度数。
教学过程
情境导入
预设:不一样大。
和学生沟通怎样才能比较出角的大小的方法,通过沟通可以发觉:用重叠的方法比较角的大小比较麻烦,可以通过角的度量来比较角的大小。
设计意图:这个教学环节从学生原有的学问入手,让学生从画角的操作过程中,体会角的意义是“从一点引出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并且由学生画出的角有大小,奇妙地引出角的度量问题。
探究新知
相识量角器和角的计量单位。
要测量出角的大小,我们须要做哪些打算?
同学之间沟通,并推出代表汇报
细致视察,量角器上有什么?说一说
依据学生的汇报,运用课件向学生一一介绍:中心、外刻度、内刻度、外刻度0°刻度线、内刻度0°刻度线和角的计量单位以及度的符号。
分别在量角器上找一找随意的刻度线(如:45°、85°、165°的内、外刻度线)
设计意图:有利于学生正确推断所摆的角的度数是读内圈,还是外圈,从而解决量角时读数的难点。
教学例1
学生分组探讨:怎样测量角的度数?
依据学生汇报,归纳步骤:
第一步:点重合
其次步:线重合
第三步:读准数
学生动手量一量第40页中两个角的度数,并标注出来。
延长探讨,学生自己有没有更好地看刻度的方法。
与量角器0°刻度线重合的边向右,就认内圈的刻度线;相反,就认外圈的刻度线。
设计意图:量角器上各部分的名称,有意识地培育学生视察实力和自学实力。相识量角器的过程是让学生去发觉规律,找到特别点,驾驭新知,能较好地培育学生自主探究,合作沟通的实力。让学生在尝试的过程中,学会学习、学会合作,探究新知,体验胜利。
点题精讲
通过讲解典型题目,让学生更进一步驾驭角的度量。
设计意图:留意度量角中简单出现的误区。
学以致用
设计意图:让学生对本节课中所学的学问进行巩固并敏捷运用。
课堂小结
让学生自己谈谈这节课的收获,老师对同学的汇报进行总结。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谈收获,系统梳理本节课的学问点,培育学生的分析概括实力和语言表达实力。
教学反思
这节课概念比较多,测量角的大小几乎没有旧学问进行铺垫,操作程序困难,尤其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是一次对手和脑的挑战。因为量角的过程是比较困难的,学生即使量的方法正确了,面对内外刻度线又会不知所措。对此,我的详细应对措施如下:
一是课题的引入。这里我让学生尝试自己画出自己喜爱的角,并通过自己的方法在同桌之间进行比较(有的用三角尺,有的干脆重叠相比较)通过这些问题的探讨从何使学生产生学习角的度量的欲望。
二是让学生相识量角器,重点在量角器上找大小不同的角。首先让学生自己视察量角器,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在教学量角器上找不同的角时,让学生特殊留意看清晰内圈和外圈的刻度,并指出所找的角的顶点和两条边。
三是尝试量角,探求量角的方法。课堂上大部分同学都能说出这个角时从0°起先向哪边绽开的,这就分清了原委是哪个刻度上的数。
但是也存在以下不足:对量角错误的同学没有刚好给机会让他再次量角;教学评价方式略显单一,缺少同学之间的评价。
角的度量教学设计篇5
教学内容:人教版四年级第一册第37~38页:角的大小、角的计量单位,用量角器量角器量角的方法。
一、设计思想
1、本节课以学生发展为本,着眼于数学方法的培育。通过用小角比较角的大小,逐步引出简易量角器,通过对简易量角器的优化,激发学生探求新知的欲望,注意引导学生充分体验量角器的构造过程,理解量角的原理,驾驭角的度量方法,培育学生的视察比较、动手操作、分析概括及语言表达实力。
2、学习过程中,感受数学的乐趣,感受数学学问来源于生活,数学学问应用于生活,服务于生活。通过学习活动,培育团结协作精神。
3、数学教学活动是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学问阅历基础上的。老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爱好,向学生供应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究和合作沟通中驾驭基本的数学学问与技能、数学思想与方法,总结基本的数学活动阅历。学生是学习的主子,老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二、教材分析
1、《角的度量》是课程标准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其次单元第37~38页的内容,是在学生初步相识角会推断角的种类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角的度量,它是本单元的重点内容,也是教学难点。而为了突破这个重难点,教材编写的意图是设计了大量的学生活动,希望学生能在操作活动中实现由静止的课本学问向动态的学生探究活动转变。学生学好这节课不仅能为他们后续学习角生学好这节课不仅能为他们后续学习角的分类和画角打下基础,同时也为学生今后学习几何学问创建条件。
2、角的度量是测量教学中难度较大的一个学问点。教材把这部分支配在学生初步相识了角,明确了角的概念,知道角有大小之分的基础上学习本节课的学问。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接触了许多的大小不同的角,但对角的度量的学问生活中接触很少,显得比较抽象。小学四年级的学生抽象思维虽然有肯定的发展,但依旧以形象详细思维为主,分析、综合、归纳、概括实力较弱,有待进一步培育。
三、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四年级学生。本套教材分三个阶段编排“角的相识”这一内容。第一个阶段在二年级上册,是结合生活情景及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相识角和直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尺画角,会用三角板推断直角、画直角。其次个阶段在二年级下册,是让学生相识锐角和钝角,能借助三角板上的直角推断一个角是直角、锐角和钝角。第三个阶段就是本册教材这一单元,让学生进一步学习角的度量。有了前面两个阶段的学习基础,学生对角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知道角的大小与两边张开的大小有关。一部分学生对量角器有初步了解,但多数学生几乎没有用量角器测量角的体验,学生对它的相识是生疏的。因此在相识量角器时要留意培育学生的视察实力,要充分估计学生学习的起点,赐予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本节课我力图采纳探究式教学方法,重在引导学生一步步发觉“简易量角器”测量方法的不足,使学生在直观感受、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合作沟通的基础上创建出量角器并获得角的度量方法,形成自己独有的数学体验。
四、教学目标
1、学问与技能:体会统一角的计量单位和度量工具的必要性,建立1°角的表象。会用量角器量不同位置的角,在量角中感受角的大小与所画边的长短无关。
2、过程与方法:在视察、沟通的基础上,相识量角器的结构与功能,通过探究、实践,归纳量角器量角的一般步骤,驾驭用量角器量角的方法。
3、情感看法和价值观:主动参加量角的学习活动,在探究角的度量方法的过程中获得胜利的体验,感受数学的简洁严谨,激发学好数学的愿望。
五、教学重点、难点
1、相识量角器,会用量角器正确量角。
2、量角时能正确读出角的度数。
六、教学策略与手段
量角器的本质是“单位小角”的集合,角的度量的本质是看被测对象中含有多少个“单位小角”,促使学生对这两个本质充分而深刻地理解是上好这节课的逻辑基础,因此本节课我细心设计活动,首先“利用大小相同的小角,比较角1、角2这两个角的大小”,明确量角的单位是“单位小角。接着,我设计了一个把单位小角合并成为半圆的过程。一个简易量角器就形成了,明确量角器是“单位小角”的集合。然后是强化用“简易量角器量角的方法。最终优化量角器,其中让学生探讨用量角器量角的方法,再通过一些操作活动,培育学生的实践实力和抽象实力,总结概括出量角的方法与步骤。
七、教学打算
量角器、三角板、多媒体课件
八、教学过程
(一)情境创设,揭示课题
1、复习角的概念
谈话:我们已经相识了角,谁能说一说什么样的图形叫作角?
2、故事引入
①谈话:在角王国里有很多成员。有一天,角成员们在草地上做嬉戏,玩着玩着,其中的两个成员吵起来了,它们都说自己比对方大。∠1说:“我的边长,所以我比你大。”∠2说:“边长有什么用,我的开口大,所以我比你大。”
②提问:他们究竟谁说得对呢?有什么方法可以知道呢?生:用眼视察、用三角尺测量。
③揭示课题:看来,我们要比出这两个角哪个大,大多少,须要测量。怎么量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角的度量。(板书:角的度量)
以学生感爱好的童话故事“比较两个角的大小”引入,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爱好,同时也引发了学生的思索,使学生在问题驱动下学习,培育了学生的主动参加意识。
(二)探究新知
1、1°角的产生
(1)用三角尺上的角量一量、比一比
①小组合作:选定三角尺上的一个角进行测量、比较
②汇报沟通:说一说你选的是三角尺上的哪个角,怎么量的?量的结果是怎样
的?预设:用30°角量,∠1=30°,∠2比30°角大,所以∠2大。
用45°角、60°角量,∠1比45°角、60°角小,∠2比45°角、60°角大,所以∠2大。
用90°角量,∠1比90°角小得多,∠2比90°角小一些,所以,∠2大。
③质疑:我们用三角尺上不同的角比出了它们的大小,但是还是不能精确地知道∠1和∠2究竟有多大,两个角的大小相差多少,怎么办?
生:测量出两个角的大小。
(2)介绍1°角
①谈话:对,要精确测量一个角的大小,须要有一个合适的角作单位来量,我们先来相识一下角的单位。
②课件演示:人们将圆平均分成360份,将其中1份所对的角作为度量角的单位,它的大小就是1度,记作1°。
③闭上眼睛想象一下,1°角有多大。
度量须要统一的标准,学生借助三角尺中的同一个角比较角的大小,渗透了度量时标准要统一,唤起了学生度量的阅历。借助课件相识1°角,既有助于学生形成1°角的表象,了解角的单位及符号,又有助于学生了解量角器的构造原理,为相识量角器做打算。
2、相识量角器
(1)谈话:了解了1°角是如何确定的,我们再来相识一下度量角的工具—量角器。
(2)小组合作:先拿出自己的量角器看一看,再探讨一下这些量角器有什么共同点?汇报沟通:谁来介绍一下,你有什么发觉?(协作课件演示)学生:半圆形,平均分成了180份,有一个中心点,两圈刻度,分别从0°到180°,每两个数字之间相差10,有两条0°刻度线等。
(3)操作活动:用两根牙签,在量角器上摆角
①摆一个直角。学生试摆后沟通方法。(摆角时,一条边对准0°刻度线,另一条边对准90°刻度线,顶点与中心点重合。)
②摆一个60°的角,学生试摆后提问:你是怎么想的?
生:量角器是把半圆平均分成了180份,每一份所对的角是1°,60份所对的角就是60度。
③摆一个120°的角呈现错例,比较辨析。
了解量角器的构造原理,通过动手摆角,初步感悟量角器是角的集合以及用量角器度度量角的一般方法。
3、用量角器量角──教学例1
(1)出示例1:怎样用量角器量出∠1的度数?
(2)学生独立尝试量角,小组沟通量角方法。
(3)学生展示量角的过程
(4)尝试归纳量角的一般步骤:
①把量角器的中心与角的一条边重合,0°刻度线与角的一条边重合。
②角的另一边所对的量角器上的刻度,就是这个角的度数。
4、反馈:照样子,量出∠2的度数。学生展示量角过程,叙述量角方法。
5、小结
本环节注意量角步骤的归纳与提炼,注意培育学生在实践、辨析中学习新知,注意培育学生的自学实力和良好的倾听的习惯。
(三)巩固深化
(1)看量角器上的刻度,填出每个角的度数。
学生独立度量后沟通方法。
(2)猜猜看
看角的一条边在量角器上的位置,猜角的度数。
(3)量出下面各角的度数
学生独立完成,沟通量角的方法。
学生展示量角过程,叙述量角方法。
学生独立完成,沟通量角的方法。学生展示量角过程,叙述量角方法。
注意量角的技能训练和个别指导,使学生在量不同方向的角的过程中,积累基本的活动阅历。
(四)总结延长
(1)全课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2)估一估,三角尺上各个角的度数,再量一量。
[设计意图:注意学生的实践。关注学生的生活体验,培育学生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拓展学生的应用数学的实力。]
九、板书设计
角的度量
角的度量工具:量角器
量角器构造:①中心点②零刻度③内刻度④外刻度
角的度量单位:“度”,符号“°”
角的度量方法:点对点,线对边,读数要看另一边。0在内读内,0在外读外
十、教学反思
1、“角的度量”这一内容是小学数学测量教学的一个难点。传统的教法一般
是根据相识量角器——揭示量角方法——进行量角练习的依次组织数学活动。
2、本节课的设计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思路,通过创设问题情景,设置冲突冲突,不断激发学生学习的需求,引导学生深化思索,逐步探究,实现了对量角工具的再创建。学生在探究中不断生成问题,又不断地解决问题,多次感受了量角的方法,培育了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创新实力。
3、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不仅相识了量角器,学会了量角方法,而且在经验量角工具探究过程的数学活动中,多方面的数学品质得到培育,并积累了丰富的数学活动阅历。
角的度量教学设计篇6
一、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其次单元《角的度量》其次课时。
二、
在教学过程中,我始终坚持新课标的理念,引导学生主动参加学习的过程,以发觉和发展学生的思维为目标,以学生的新奇心为突破口,激发学生的爱好,通过质疑、解疑过程,最大限度地赐予学生自主探究的时间和空间,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培育学生独立思索,主动获得学问和应用学问的实力。另外通过一系列形式多样的练习,使课堂教学呈现出多样性、趣味性,让课堂教学充溢活力。
三、
1、通过学生的自主视察相识量角器,知道角的度量单位,会在量角器上找大小不同的角,并知道它的度数。
2、通过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学会正确运用量角器量角,并读出度数。
3、通过一系列的视察、操作活动,知道角的大小与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与两边的长短无关。
4、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育学生的动手操作实力以及主动参加学习、勇于探究的实力。
四、
重点:相识量角器,并正确运用量角器。
难点:正确运用量角器量角以及正确读出角的度数。
五、
教学环节活动时间教学活动设计意图
老师活动学生活动
出示简笔画、激趣引入2分钟出示简笔画:
问:同学们,大家从这两幅简笔画中发觉了什么?
∠1和∠2谁大,大多少?
今日我们一起来学习“角的度量”(板书课题)。学生细致视察后汇报:
①我发觉图中两个人分别在跑和站立;
②我发觉有我们上节课刚学过的线段和角,还有圆形;
③我发觉它的手和脚是由锐角、直角或钝角组成的。依据小学生喜爱简笔画的特点,通过简洁生动的简笔画激发学生学习的爱好
自主探究,相识量角器10分钟那么量角用什么工具呢?(量角器)
1、相识量角器
请大家细致视察自己的量角器,仔细地探讨探讨,看看你有什么发觉,在小组里沟通。
依据学生回答,板书:(中心点、0刻度线、内外刻度)
看着量角器,你想对独创量角器的人提些什么问题呢?
2、建立1°角的概念。
让学生看书,自学1°的概念,并依据学生回答板书(1度)(课件演示1°角)
3、相识几度角。
从一边的0°刻度线起移至30°处,问:这是多少度的角?你是怎么知道的?
问:量角器上有两个刻度30°、150°,(课件闪耀)你认为应当读哪个才正确,为什么?
从一边的0°刻度线起移至150°处,问:这又是多少度的角?(课件出示)
小结:
现在我们已经熟识了量角器的特征,这些特征在量角的大小时有些什么作用呢?下面我们来试着用量角器量这两个角。
同学们赶快动手吧。
学生细致观看,合作探讨量角器。
学生汇报探讨结果:
量角器中间有个空心点,边上有很多刻度线,还有很多数字……
学生自由提问(老师适时启发)
学生看书学习:量角器把1个半圆平均分成180份,其中一份所对的角就是1度角。
学生可能回答30°角或150°角
学生起先探讨,发表自己的看法,最终应得出:这个角是锐
角的度量教学设计篇7
教学内容: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37—38页的内容和练习四的相关练习题
教学目标:
1.相识量角器、角的度量单位,会用量角器量角。
2.通过一下操作活动,培育学生的动手操作实力。
教具打算:
每个同学一个信封,信封里有两根相同的小棒,作业纸。
教学过程:
一、小组操作——深化角的本质
老师给每位同学打算一个信封,里面放有两根相同的小棒,但同桌两个同学的小棒长短相差许多。
师:取出自己信封里的两根小棒摆角。同桌比一比,看谁摆的角达?师:同桌两个同学的小棒长短不一样,这样比较角的大小公允吗?
二、层次铺垫——突破难点
(一)量角器的相识
1.相识量角器
⑴让学生细致视察量角器:上面有些什么?这些刻度怎么分的?这些数有什么规律?
⑵学生汇报探讨的结果。
依据学生的沟通汇报,老师板书:中心、0刻度线、内刻度、外刻度。
⑶在学生探讨的基础上,老师展示:把半圆平均分成180份,每份是1°。
2.嬉戏
师:我们做个嬉戏,看怎么把我们的身体变成一个达量角器。
老师带着学生量手臂伸开,右(左)手是0刻度线,手是180刻度线胸前是中心点,也可以看成角的顶点。下面我们用身体表示出量角器上各个度数的角是什么样的。从0度起先,即从两臂重合起先,右(左)臂不动,左(右)臂渐渐绽开,一起表示出0度到90度的逐步改变过程,到90度时停下来感受一下,然后接着91度,100度、180度。
师:我们表示量角器上各个度数的角时,哪里在动,哪里不动?
回答后小结:0刻度线不动,每个度数的角都是从0刻度线处张开的。
(二)用量角器量角
1.初步感知角的大小
在量角器内刻度上找出角(90°、30°、60°135°)并用手比划同样大的角,再在三角板上找到这些角并记一记。
2.学习量角的方法
⑴老师出示一个角,先让学生估计大小,在尝试用量角器量角。⑵学生小组沟通探究量角的方法。
⑶老师演示具体介绍量角的步骤并板书。
⑷出示60°、120°的角,让学生读出角的度数(在作业纸上)。依据手中的量角器,师生探讨:为什么同一个刻度,一个表示60°、另一个却表示120°呢?让学生谈谈在量角器上读角时要留意什么。
(三)学问整理
师:今日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一起来回顾一下。量角器的结构有那些?应当作业量角?现在,我们一起来运用已经学到的学问。
三、拓展延长——娴熟应用
1.做一做:教材38页中的“做一做”。
2.量一量:教材39页第3题各时间所成的角的度数。
3.课堂小结:今日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有什么收获?
课后反思:
“角的度量”的教学难点有两个:一是量角器的摆放,二是利用内外圈的刻度正确读出角的度数。本课突破对策详细步骤如下:
1.由角的大小的意义引出可以用单位小角来度量角的大小。
2.做嬉戏(伸展运动)想象角的动态改变,为抽象的量角器测量奠定了直观的基础。
3.学习量角器的测量和内外刻度原理,都是实行层层渗透、到处铺垫的方法,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角的度量教学设计篇8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相识量角器,会用量角器量出角的度数.
2.相识直角、平角、钝角、锐角和周角.
3.提高学生动手操作实力.
教学重点
建立各种角的概念.
教学难点
正确地用量角器度量角的大小.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演示课件“角的度量”.
提问:这些角你能根据从大到小的依次给他们排一下队吗?
老师指出左端两个大小比较接近的角
提问:你知道他们相差多少吗?
2.老师谈话:假如我们能够度量出每个角的大小,以上问题就可以解决了.你们想不想知道他们原委相差多少呢?(揭示课题“角的度量和角的分类”)
二、探究新知.
(一)角的度量.
1.接着演示课件“角的度量”,出示量角器的图片.
讲解:量角的大小,要用量角器,因为它的形态是一个半圆,所以又叫半圆仪.角的计量单位是“度”,用符号“°”表示,结合图片,相识半圆仪中心,0刻度线和内外圆刻度.
2.(1)接着演示课件“角的度量”,播放视频“1°角的概念”.
(2)出示几个不同的角,并估算角的度数.
(老师:要想知道所估算的是否精确,还要通过测量.)
3.量角的方法.
(1)自学教材第123页第一、二自然段.
(2)由学生汇报度量角的方法.结合黑板上的角,边度量边介绍.
(3)接着演示课件“角的度量”,播放视频“量角方法”.
(4)尝试测量角的度数(尽量使角的开口方向不同),巡察中留意了解学生驾驭状况.
(5)老师举出几种学生常见的错误:
错误类型一:学生量角时,量角器中心点和角的顶点没重合.
错误类型二:量角器0°刻度线与边没对齐.
错误类型三:看错了刻度,应看里圈,却看外圈刻度了,或者应看外圈却看里圈刻度了.
(6)探讨:怎样避开前面的错误,正确快速地量出角的度数呢?
(0°在哪个圈上,就在哪个圈上找角的另一边所对的刻度)
(7)接着演示课件“角的度量”,播放视频“角的大小比较”.
(播放前先请同学用估算的方法推断,播放后老师进行总结)
(二)角的分类
1.自学教材第124页《角的分类》.(可按书中内容边学习边操作)
2.小组探讨:
(1)角可以分哪几类?每类角的特征是什么?
(2)直角、平角、周角之间有什么关系?
(3)平角和直线一样吗?
3.利用活动角,按老师要求摆角.
(直角、钝角、平角、锐角……)
三、巩固练习.
1.量一量一副三角板中各个角的度数.
2.完成教材第126页第7题.
说出每个钟面上的时间,量出时针和分针所成的角度.
提问:不用度量你能知道每个时刻分针与时针的夹角吗?
3.利用活动角的量角器摆出下面各角.
(1)直角(2)平角(3)120°(4)30°(5)77°
四、质疑总结.
1.这节课都学会了什么?
(角的度量和分类.量角时要对齐顶点和0刻度线,如何确定看哪一圈刻度)
2.老师整理成顺口溜助记.
量角器量角很简洁,角可分为五大类.
中心重合角的顶点,直、平、周角最特别,
一条边对齐0刻度,锐角小于九十度,
角的度数看另一边.钝角介于直、平间.
3.激励学生对所学学问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解题.
五、布置作业.
完成第127页第9题.
把下面的角的度数分别填在适当的圈里.
12°92°179°
34°
89°160°58°100°
五、板书设计.
探究活动
比谁猜的准
活动目的
学生在量角时往往出现不知看哪一圈的刻度,假如结合角的分类和估测能够避开这一问题,依据先推断角的种类.再估测角的大小,最终进行实际测量,不仅能避开错误,提高学生估测实力,还能养成良好的检验习惯.
活动方式
以小组为单位(两、三人即可)进行竞赛.
活动过程
1.轮番画出一个随意角,先共同推断属于哪一类角.达成共识后,组员各自估测此角的度数大约是多少,然后组员共同用量角器测量其精确值.
2.比一比看谁的估测值与精确值最接近,五局三胜,选出组冠军.
角的度量教学设计篇9
(一)创设情境:
1、课件出示两组角(如图)。通过看一看,猜一猜要求学生比较它们的大小,指名说说你是怎么比的并说出比较的方法。
2、想一想:测量线段的长短要用长度单位,测量面积的大小要用面积单位,那么测量角的大小呢?
(二)合作探究,相识量角器
1、认一认
(1)拿出量角器,指导学生视察。通过视察你发觉量角器上都有些什么先独立思索,再小组沟通,然后以小组为单位向大家介绍。
(2)小结:量角器是半圆形的,半圆的圆心就是量角器的中心点,半圆边上的刻度就是量角器的刻度线,每10小格标上一个数,右为起点的是内刻度,左为起点的是外刻度。
(3)介绍周角,平角及1°。
2、试一试
(1)量一量p27∠a∠b各是几度,说一说是怎么量的小组探讨,再全班沟通,总结用量角器量角的步骤:
第一步:量角器的中心点和角的顶点重合
其次步:量角器的零刻度线和角的'一条边重合(分清是内圈的零刻度线还是外圈的零刻度线)
第三步:从(内或外)零刻度线起先,看另一条边所指的度数,就是这个角的度数。
(2)质疑:量角器上内外刻度一样吗什么状况下看内刻度什么状况下看外刻度
(3)怎样用量角器测量角的大小呢与同桌沟通量角的方法。
(三)练一练:
1、用量角器量出直角的度数
2、p28练一练第1题:先让学生推断谁说得正确为什么有什么好方法来推断对还是错呢(教会学生先估计是锐角还是钝角)
3、用量角器量出一副三角尺每个角的度数。
(四)小结:
本节课你学会了什么怎么来量出一个角的度数
(五)作业:
练一练2,3
(1)第2题
在量角时,先让学生估一估所量的角是什么角大约是多少度这是培育学生估计实力的一个载体,也是学生直觉思维的基础。
(2)数学嬉戏:先让学生读懂嬉戏规则,然后同桌两人竞赛。
角的度量教学设计篇10
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上册其次单元第6课时。
1.相识量角器,能在量角器上找到相应度数的角,进一步相识角的度量单位,加深对角的意义的理解。
2.在独立探究和与同伴沟通的活动中,理解和驾驭用量角器量角、画角的方法,能正确地量角和画角,体会度量的本质,积累数学活动阅历。
3.在画角和量角的过程中,培育仔细操作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在实际操作中驾驭用量角器量角和画角的方法。
教学难点:用内外圈刻度正确测量角的度数。
量角器、ppt课件。
一、旧知迁移,引出问题
1.回顾测量线段长度的方法。
结论:打算好测量工具直尺,用直尺的零刻度线和线段的一个端点重合,另一个端点在直尺上的刻度就是这条线段的长度。
2.引出问题。
如何测量角的大小呢?
二、解决问题,探究新知
问题:如何测量角的大小呢?
1.相识量角器
(1)请学生细致视察量角器,你发觉了什么?
(2)学生视察后汇报。
①量角器上有两排刻度,分别叫做内圈刻度和外圈刻度。
②量角器上有一个中心点,中心点两边各有一条零刻度线,分别是内圈零刻度线和外圈零刻度线。
③量角器是一个半圆形,这个半圆形平均分成了180个等份,每一份所对的角叫做一度角,记作“1°”。度是角的计量单位,记作“°”。
2.找角
(1)自主探究:你能在量角器上出50°和140°的角吗?
(2)组织学生沟通:如何找到50°和140°的角?
(老师留意引导学生留意区分内圈刻度和外圈刻度)
3.量角
课件出示教材26页∠1和∠2,这两个角分别是多少度呢?
(1)估一估,说说你是怎样估的?
(2)量一量,说说你是怎样度量的?
(3)组织沟通。
(4)师生小结角的度量方法:
量角时要做到两个重合,角的顶点与量角器的中心点重合,角的一条边与量角器的零刻度线重合。读度数时,假如用的是内圈的零刻度线,就读内圈刻度的度数;假如用的是外圈的零刻度线,就读外圈刻度的度数。
4.画角
(1)学生尝试利用量角器画一个60度的角。
(2)学生沟通画角的方法,提出画角时遇到的问题。
(3)师生小结。
三、练习应用,巩固提升
1.先估一估下图中角的度数,然后量一量,你估得准吗?
2.画一个115°的角。
四、总结全课,共享收获。
今日你学到了哪些学问?有什么收获?
角的度量教学设计篇11
教学目标
学问目标:通过视察、操作等活动,理解角的意义,相识量角器,并能正确运用量角器。
实力目标:通过各种实践活动,培育学生的视察、动手、表达实力和合作学习实力。
情感目标:通过数学学习活动,让学生获得胜利的体验,激发学生学数学,爱数学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重点:相识量角器,正确运用量角器。
难点:量开口向上、向下和边不够长的角
教学打算
为了更好的协作教学中的重点、难点,我打算的教学工具有:
多媒体课件、红领巾、量角器、三角板、要量的角图片、活动角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爱好。
1、谈话导入:周末,海尔兄弟确定去郊外爬山,当他们达到山脚时:(课件出示海尔兄弟的对话),此时,摆在海尔兄弟面前的两座山坡都可以到达山顶,但是一个平缓,一个陡峭。
2、师问:假如你是他们,你们会怎么选择?引出坡度的问题,在我们数学里探讨的实际就是角度的问题。我们说第一个山坡比其次个山坡大,实际就是第一个角比其次个角大。
3、质疑:你知道第一个角比其次角大多少吗?
引入:为了精确测量出角的大小,要有统一的计量单位和度量工具。今日,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角的度量。(板书:角的度量)接着问:用什么去量?从而引出量角器。(板书:量角器)
爱好是最好的老师。鲁迅先生说:没有爱好的学习,无异于一种苦役;没有爱好的地方,就没有才智和灵感。老师引用了同学们熟识的动画片海尔兄弟的形象,来引起学生主动探究的学习欲望。
二、自主探究,合作沟通
(一)“导”(师生互动,合作沟通的过程)
1、视察:先让学生取出量角器视察,和同桌相互说一说量角器是什么形态的,上边有什么。
2、沟通:让学生说出自己的发觉。有的说有许多密密麻麻的线;有的说有数字,不管从左至右,还是从右至左,都是从0到180;还有同学发觉在量角器下方的中间有一个点……
3、课件自动播放的形式,让同学们相识量角器的中心、1度角的大小,内刻度及外刻度。(课件出示)
4、读写:用符号表示角的度数。
5、练习:写出下列各角的度数的练习,同时强调在书写角的度数时应留意的问题。
利用现代教学媒体,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有效地突出教学的重点,突破了教学难点。为学生理解和驾驭量角的方法作铺垫。
(二)“探”(学生自主探究的过程)
1、让学生拿出打算好的角图片(50度),先让学生猜这个角的度数,再照样子量出这个角的度数。
2、让学生汇报量出的结果,同时引导学生:尝试用“首先……然后……再……”的陈述方法把量角的过程说完整。
3、指名展示自己量角的过程。
4、用课件出示50度角的另一种画法,让同桌相互汇报自己量出的结果。总结:我们读角时要留意分清内圈和外圈的刻度。”
这一环节,使学生在主动获得学问的同时发展他们的操作实力、分析实力以及初步思维的实力。在学习角的度量时,先让学生尝试动手度量,选择有肯定难度,可以采纳多种方法度量的角,让学生示范,并进行探讨沟通。学生收集到多方面信息后,自己总结归纳出度量方法。让学生在尝试的过程中,学会学习、学会合作,探究新知,体验胜利。
(三)“收”(学生接受,概括的过程)
课件形象演示,引导学生总结出量角的一般步骤:量角的时候量角器的中心对着角的顶点,量角器的一条0刻度线对着角的一条边,看角的另一条边对着刻度几,这个角就是几度。(板书:量角的过程)
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培育学生探究规律和解决问题的实力。凡是学生能独立思索的就放手让学生自己获得;凡是能通过小组合作解决的问题,就通过师生沟通取得共识。力求使数学学问化、情趣化,让学生体验“欢乐数学”、“好用数学”。老师始终扮演学生学习活动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角色。也体现出了“玩中学,学中玩,合作沟通中学,学后沟通合作”的思想。
三、应用提高、巩固深化
1、用量角器量出下面角的度数
2、要求学生拿出红领巾图片,量出三个角的度数并作好记录。
3、量一量
4、出示两种角,先让学生自己视察,然后在小组里探讨沟通,说一说它们哪个大?许多同学采纳平移的方法得出两个角一样大。
通过活动,学生发觉:角的大小跟边的长短无关。
角的大小跟两边张开的大小有关。
四、质疑反馈,全课总结
1.看书质疑:还有不明白的地方吗?
2.全课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本节课通过足够的时间、空间以及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自己活动、体验、总结、提炼,在经验探究过程中,学生的学问得以驾驭,实力得以提高,情感得以熏陶,思想得以升华,从中感受到胜利的喜悦,进而构建属于每个学生自己的数学。
角的度量教学设计篇12
一、教学目标
(一)学问与技能
进一步理解线段、射线、直线和角的相关概念,区分5种不同的角,用量角器和三角尺正确地量角、画角;敏捷地运用相关学问解决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经验视察、操作、推理、表达等数学活动,培育学生发觉问题、解决问题的实力。
(三)情感看法和价值观
引发数学思索,渗透数学思想,发展空间观念,提高应用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巩固有关线和角的基本概念与操作技能
教学难点:初步感悟图形的性质。
三、教学打算
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过程
(一)学问梳理
1.谈话:回忆一下,我们都学习了哪些有关线和角的学问?
预设:线段、射线和直线;角的分类;量角;画角
2.揭示课题
谈话:同学们学得可真不少,那么学习了这些新学问,有什么用呢?能不能帮助我们解决一些数学上和生活中的问题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解决问题”。(板书:解决问题)
为学生创设自主梳理学问要点的机会,有助于学生养成刚好总结的习惯,使散落的学问点汇合成学问网络,深化对新学问的理解。
(二)实践应用
1.量一量
(1)量一量,队旗上的角。
谈话:同学们都知道,我们所佩戴的红领巾是队旗的一角,现在就让我们相识一下队旗,量一量队旗上的角。
①出示图片
②小组合作
相互指一指这5个角,指出它们的顶点和边;独立量角后沟通。
③展示量角过程,沟通量角方法及结果。
提问:量角时要留意什么。
(2)量一量,你有什么发觉?
①出示图片:
②视察图中的角,有什么发觉?
预设:∠1和∠2可以组成一个平角;每相邻两个角合起来是一个平角。
③思索:想一想,至少量出几个角,就能知道每个角的度数。
预设:一个钝角、一个锐角
④量一量,你有什么发觉?
预设:对顶角相等;相邻角的和为180度等。
(3)先估计,再量出图中各角的度数。
①谈话:估一估,图中的角大约多少度?是什么角?
预设:∠1=45度;∠2在140度到150度左右;∠3=60度
提问:说说你是怎么估的?
学生结合图形说明。
②量角、验证。
本环节中的问题,已经不再仅仅是单纯的量角技能训练,而是从不同角度细心选择的问题。
问题1,量队旗中的角,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是应用于生活的,生活中到处有数学的身影。
问题2,则是承载了多重意义,既可以巩固对平角的相识,同时也渗透了“对顶角相等”的角的性质等。
问题3,则是估测意识的培育,学生在“估一估”的过程中,深化了对角的大小和类别的相识,深化了对不同角的关系及量角器原理的理解。此外,解决问题的策略是多样化的,充分体现了课标要求:不同学生获得不同的发展。
2.画一画
(1)画出与∠1、∠2同样大的角。
①视察,思索:你能画出同样大的角吗?和同伴说说你的想法。
②独立完成后,沟通汇报。
(2)按要求画,再回答问题
问题1:画出直线AC。
问题2:画出射线CB。
①独立画图后,沟通检查
提问:画图时须要留意什么?
预设:画直线,可以向两端无限延长,要通过A、C两个端点。
画射线,前面的字母是端点,可以向另一个方向无限延长,要通过B点。
②追问:画好的图形中有几个角?是什么角?
学生自己在图上标一标,小组内说一说。
量角和画角是学生解决问题的工具,在本环节中,充分体现了其工具性的特点,学生在解决问题时用到了量角、画角的学问。不同的是,题目的选择,更注意数学思索,数学概念的理解,而不是简洁的重复训练,使学生自然地感受到数学的应用价值。
3.算一算
(1)你能快速填出各个角的度数吗?
①视察、思索、独立试做
②组内沟通想法
预设1:量出各角度数
预设2:依据图形特点,算出各角度数。
③小结
数学计算的背后是数学概念的理解,本环节的设计在于进一步巩固有关平角、周角的相识及对顶角相等的图形性质。
(三)巩固深化
(1)比一比,两幅图中的∠1与∠2是不是相等?说明理由
(2)视察、思索
提问:你有什么发觉?
预设:第一幅图:∠1、∠2分别与∠3可组成直角;
其次幅图:∠1、∠2分别与∠3可组成平角
(3)独立试做,组内沟通
预设1:量出各个角的度数
预设2:因为∠1、∠2和同一个角合起来的度数相等,所以∠1、∠2也相等。
预设3:第2幅图中的∠1、∠2是一组对顶角,对顶角相等。
培育学生全面视察、独立思索的习惯和举一反三的实力,同时学生在发觉规律、说明理由的过程中,既培育了学生数学表达实力,发展了学生的空间观念,同时也使学生在自主解决问题中获得了胜利的体验。
(四)回顾总结
(1)谈话:这节课中我们运用学过的学问解决了一些好玩的问题,你有什么感受?有什么新的收获?
(2)课后作业:
折一折
①你能用一张长方形纸折出下面度数的角吗?
90°、45°、135°
②将一张圆形纸对折三次后绽开,可以得到哪些度数的角?
将课上的学习持续到课后,在动中学,在玩中学,在“折一折”“想一想”的过程中,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
角的度量教学设计篇13
设计说明
角的度量是在学生初步相识了角和直角,并明确了角的概念的基础上学习的,为学生以后学习角的分类和画角打下基础。因此本节课的设计主要有以下两大特点:
1.自主探究,激发爱好。
在相识量角器这一环节,先让学生视察自己的量角器,说一说在量角器上发觉了什么。然后同桌探讨,全班沟通,归纳小结,从中体验探究的乐趣。接着提出怎样用量角器度量角,激发学生学习的爱好。
2.动手操作,驾驭新知。
教学中,借助用三角尺判定直角的方法,引导学生独立找寻量角的方法:量角器的中心与角的顶点重合,0°刻度线与角的一条边重合,角的另一条边所对的量角器上的刻度,就是这个角的度数。
课前打算
老师打算:PPT课件、活动角、三角尺、量角器
学生打算:三角尺、量角器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1.感受角的大小。(出示活动角)
师:要把这个角变大一些,可以怎样做?变小呢?
生自由探讨、沟通。
明确:角是有大有小的,角的两条边张开一些,角就大一些;把角的两条边收拢一些,角就小一些。
(师出示两个角)
师:∠1和∠2哪个角大?大多少呢?我们怎么进行度量呢?
2.揭题。
师:我们以前学习度量线段,用厘米、分米、米来表示,那么,角的大小怎样度量呢?这就是今日我们要学习的内容。
设计意图:通过对活动角的操作,引导学生复习旧知,化枯燥的复习为好玩的学习,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自主探究,建构模型
1.量一量,比一比。
(1)组织学生操作比较。
(2)沟通比较的结果。
(能比较出大小,但还是不能精确地知道∠1比∠2小多少)
2.相识角的度量单位。
要精确地测量出一个角的大小,应当用一个合适的单位来度量。
(1)课件演示将圆平均分的过程,学生视察。
(2)介绍角的度量单位。
(人们将圆平均分成360份,将其中1份所对的角作为度量角的单位,它的大小就是1度,记作1°)
3.相识量角器。
(1)视察量角器。
师:请同学们拿出打算好的量角器,细致视察,你有什么发觉?
(生视察,同桌合作探究量角器)
(2)汇报视察结果。
(让学生充分地发表自己的看法)
量角器是半圆形的,上面有很多刻度线,有两圈数,都是从0°到180°……
角的度量教学设计篇14
一、教学内容:角的度量教材第26~28页
二、教学目标
1、相识量角器、角的度量单位,会在量角器上找出大小不同的角,并知道它的度数,会用量角器量角。
2、通过一些操作活动,培育学生的动手操作实力。并通过联系生活,使学生理解量角的意义。
3、通过视察、操作学习活动,形成度量角的技能,同时使学生经验和体验学问的形成过程。
4、在学习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亲密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爱好。
三、教学重点难点:
1、引导学生视察量角器,相识内刻度线、外刻度线、0刻度线和中心点。知道角的计数单位“度”及相关学问。
2、驾驭用量角器测量角的方法,能正确测量各种角的度数。
四、教具打算:量角器、三角板。
五、过程:
(一)导入
老师:昨天我们依据角的边张开的大小相识了几种角,你们还记得吗?
学生说后,请他们按从大到小的依次排列,即:周角、平角、钝角、直角、锐角。
我们已经相识了角,角的大小和什么有关系呢?大家会比较角的大小吗?
老师出示两个大小相近的角,问同学:∠a和∠b谁大谁小呢?
学生自由发言。
老师:∠a和∠b原委谁大呢?那大多少呢?大一点?这一点又代表多少呢?今日我们就来学习角的度量,信任学过这节课后,你就能解答这个问题了。
板书课题:角的度量
设计意图:通过以问题的形式引出量角器的必要性,培育学生擅长思索,发觉问题的实力,在自主探究中学习。
(二)探究新知
1、相识量角器
老师:为了使测量更精确,描述更清晰,就产生了标准的测量角的工具——量角器。(板书:量角器)
出示一个量角器。老师边说边演示:人们将圆平均分成360份,把其中的1份所对的角叫做1度,记作1°,通常用1°作为度量角的单位。
板书:度1°
提问:你知道一个周角是多少度吗?(360度)
一个平角是多少度呢?(180度)
介绍:度量角的大小,可以用量角器,它把半圆平均分成180份。
2、相识量角器的中心、0刻度线、内外圈刻度。
(1)指导
请大家细致视察自己的量角器,仔细地探讨探讨,看看你有什么发觉。
(2)小组合作探讨量角器。
(3)学生汇报探讨的结果。留意这里要尽量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有的问题还可以让学生来解答。
老师依据学生的回答,要说明哪里是量角器的中心,哪里是0度刻度线及内刻度和外刻度,量角器是把半圆平均分成180份等。依据回答作出下列板书:中心、0度刻度线、内刻度和外刻度。
小结:量角器上有中心、0度刻度线、内刻度线和外刻度线。
3、量一量。
老师:我们了解了量角器上有什么,原委怎么运用它呢?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探讨探讨。
(1)尝试量角,探求量角的方法。
出示教材第27页“试一试”,写出∠a和∠b的度数再读一读。
老师:通过视察以上两组角,我们会读角的度数了,那该怎样量角呢?请你与同学沟通量角的方法。
学生沟通完之后,请两位学生到前面演示说明。
通过学生的演示度量,老师组织学生总结用量角器量角的方法,指导学生实际操作,按步骤去量角。
第一步,使量角器的中心点与角的顶点重合;
其次步,使量角器的零刻度线与角一条边重合;
第三步,看角的另一条边所对量角器上的刻度,就是这个角的度数
老师:我们可以把这三句话概括为四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吉林省2024七年级数学上册第1章有理数1.9有理数的乘法1.有理数的乘法法则课件新版华东师大版
- 重症感染的诊断与治疗
- 风湿性心脏瓣膜病外科
- 护理病房交接班制度
- 彩色的花教案反思
- 寒风中的人说课稿
- 春季安全教育及文明祭祀
- 日化解决方案
- 加油站计量市场分析报告
- 机械厂消防改造工程协议
- 纺织材料学名词解释识记
- 集团安全管理体系构成
- 电箱巡检记录表
- 人血白蛋白的合理临床应用
- 食品快速检测技术1+X证书理论知识考试题库(含答案)
- 医院安全风险辨识清单
- ZZ029-养老照护赛项赛题(10套)-2023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拟设赛项赛题(10套)
- 《导向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学习评价的研究》课题研究方案
- 水稳底基层、基层试验段总结
- 政治表现及具体事例三条经典优秀范文三篇
- 高中统编语文教材总体框架及主要特点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