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教学设计_第1页
人教版高中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教学设计_第2页
人教版高中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教学设计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文淡情浓

姿态横生——《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教学设计马鞍山二中郑蒲港分校

张小慧【教学设想】本文处于人教版高中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五单元。这是一篇为记念友人的而写的画记,乍读选材零碎、毫无头绪,细读却能感受到一条情感脉络贯穿始终,“散而不乱,气脉中贯。”教者设想引导学生在细读文章内容的基础上,感受两人的亲厚无间,从而理解苏轼“废卷而哭失声”的原因,最后通过苏轼姿态横生的写法来领略大师的行文之妙。【教学目标】1.通过文本感受两人的亲厚无间,剖析苏轼“废卷而哭失声”的原因。2.感受文章文淡情浓、姿态横生的特点。【教学重点】苏轼“废卷而哭失声”的原因。【教学难点】偃竹串起的情感和结构。【教学过程】一、以文体引话题

二、以内容悟真情(一)睹竹思人

亲厚无间1.教师活动:为何要写这篇画记?你能从第三段哪些语句中读出情感来?学生活动:齐读第三段,得出结论:是岁七月七日,予在湖州曝书画,见此竹,废卷而哭失声。设计意图:聚焦“废卷而哭失声”这个点,牵出一个面。2.教师活动:“也无风雨也无晴”的苏轼居然“废卷而哭”,而且“哭失声”,何也?

学生活动:思考并回答——见书画忆起“畴昔戏笑之言”设计意图:文章写“畴昔戏笑之言”集中在第二段,自然过渡到第二段的表兄弟书画酬答的种种趣事。(二)赠竹戏谑

见性见情1.教师活动:细剖故事,引领学生品读第二段,了解文与可的高洁品性,感受苏轼同文与可之间的深厚情谊。学生活动:思考、对话交流。设计意图:在梳理第二段内容的基础上,体会二人的亲厚无间,从而理解苏轼“文淡情浓”的特点。2.教师活动:“废卷而哭失声”的原因除了表兄弟之间的深厚情谊,还有什么?设计意图:过渡到第一段的学习。(三)画竹于胸

亦师亦友教师活动:本篇首段谈“胸有成竹”的绘画理论,它的出发点是说理还是抒情?学生活动:齐读第一段,思考交流并回答。苏轼的痛苦,乃是因为文与可重大的理论建树,他为失去一代画竹大家,尤其是失去艺术上的知音和导师而哭。设计意图:本环节旨在让学生明白即使是第一段的绘画理论,也是在怀人抒情。(四)偃竹劝慰

心意相通偃,仰也。——《广雅》“偃竹”:仰斜的竹子。教师活动:文与可为何画“偃竹”而非“直竹”赠送给苏轼呢?归纳明确:赠画时正是苏轼不容于朝廷、人生仕途极其不顺的时候,作为年长苏轼18岁的表兄弟,文与可是通过斜而不倒、昂扬向上的偃竹劝慰苏轼,为人为官勿过于刚直,但又不可丢了高洁、昂扬的正气!苏轼的失声痛哭,还因为他和文与可之间心灵上的相通与相互慰藉。设计意图:深入挖掘内容,拓展深度,力求让学生体悟两人间的心意相通,从而更好地理解苏轼作写文章时的情感。三、以写法品妙文教师活动:这篇文章是一篇画记,也是一篇怀人抒情散文,也可以说是悼念文与可的文章,如果把第三段放在开头,再写第二段,最后写理论,就是一篇中规中矩的悼文,那苏轼为什么没有这么写呢?归纳明确:第一段写画竹理论,表达的是苏轼的敬重之情,在文人相轻的时代,敬重之情非常难得,所以这也是作者最看重的,作者先说画理,再写琐事,最后动真情,全文一气呵成。设计意图:这篇画记是一篇出色的抒情散文,读完之后,思想上不仅受到作者真情的感染,在行文结构上也有不少东西值得我们学习和仰望,本环节力求让学生们了解到大师的行文之妙。四、作业推荐作品:黄玉峰《千古风流人物》

附:板书设计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苏轼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