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企业家精神的区域差异与民营经济增长
一、企业家精神。我国沿海发达地区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科学家开始关注区域经济发展的非经济因素,企业家精神成为人们讨论的焦点。特别是在提出创业和企业管理后,企业家精神在地方经济发展和企业创新方面的价值和影响更加受到关注。在许多亚洲和拉美的发展中国家,企业家精神被认为是刺激经济增长的一种有效方式(Harper,1991),因此,这些国家的政府己经开始激励国内企业的风险创业行为。我国沿海发达地区不断涌现的知名企业、区域企业集群与企业家群体以及区域经济增长极现象,引起了社会和学界对企业家在地方经济发展贡献的热烈讨论和追踪。本文从理论上探讨企业家精神的地区差异对区域微观经济的影响,并以鲁浙两地企业家精神表现和民营经济成长结果来证实和解释企业家精神运作的微观经济效应。二、企业家精神的多元表现自马歇尔、熊彼特、德鲁克等经济管理大家提出有关企业家和企业家精神思想以来,企业家精神作为企业管理和成长的内生因素越来越受到关注。关于什么是企业家精神,无论是从研究传承、学科范式,还是实践认知而言,皆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是研究者对于企业家精神应当包含的要素已经凝聚了相当多的共识,从企业家对企业组织管理的刻画,企业家型企业成长的动力来看,企业家精神的内涵至少应当包括企业家的创业与冒险精神、企业家的创新与变革精神、企业家的品质影响力三个方面。企业家的创业与冒险精神一般认为是企业家具有创造价值的事业心与行动力、识别与运用不均衡机会与不确定性环境的能力;创新与变革其核心是企业家为实现成长和提升竞争力而应当具有的改变现实与创造新事物的创新思维、组织学习与创新能力;企业家的品质和影响力指的是企业家影响利益相关者的特定行为品质、行事(领导)风格和魅力。在企业家精神三要素中,创新是企业家精神的核心,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源泉;创业是企业家精神的前提,是企业成长的动力;企业家的品质和影响力是企业家精神的关键,是企业成长与竞争力获得的支点。这三者是企业成长和竞争力形成缺一不可的因素。进一步而言,从发生学角度来看,任何企业和企业家都是嵌入于特定地域背景中进行创业活动和发展企业的,企业的创立、成长和发展过程,与所处的地域文化关系密切,尤其是创业者的企业家精神受到地域文化的影响更大更深。也就是说,特定的文化塑造了特定的地区个体和群体的“国民性”,在不同地域成长起来的企业家群体,他们的企业家精神的结构、存量、性向偏好等方面存在较为明显的区域文化差异,即不同地域的企业家群体存在企业家精神的异质性。首先,就企业家精神结构的地域差异而言,不同地域企业家精神在创业精神、冒险精神、机会识别能力、创新精神、企业家个性与影响力等方面存在群体性差异。有的地域的企业家具有更强的创业创新精神,这些地方个体的自雇性和创业行为明显强于其他地方,微型企业遍地开花。例如,中国企业家的分布就具有明显的地域色彩,各地企业家的经营风格、价值观念也存在差异。我国的浙江地区,浙商是全国人数最多、比例最高、分布最广、影响最大、创新能力最强的经营者群体。仅在2006年,每天新成立私营企业224户,比2004年增加44户/天;投资者92.61万人,注册资金为6936.69亿元,比上年增长34.3%。一些地域的企业家其企业家精神更偏好稳健、诚信、以义致利而非创新和权变性,例如,受儒家义利观长期教化的鲁商在经商中格外强调诚信的道德感和重义取利的商业准则,孟洛川的瑞蚨祥创业之初就确立了“以德为本、以义为先、以义致利”的经营思想。其次,各个地方的企业家精神不仅存在结构差异而且具有明显的程度和性向风格的差异,例如,浙商和鲁商都非常重视诚信在商业活动中减少交易成本、塑造商业品牌和企业跨区经营的价值。但是浙商更加重视诚信中“信”,将“信”和“利”直接进行商业连接,通过相互创造商业机会,建立商业伙伴信用、信贷、信息关系,形成广大的企业关系网络,不断地扩大生产创造更多的商业机会;而鲁商则更加强调诚信中的“诚”,通过坦诚交友、实诚做人、诚而忠义等方式建立企业家在商业伙伴和客户中的忠信形象和声誉,来获得商业机会和扩大企业经营规模,但并不谋求诚信与利益的直接联合,更倾向于商业伙伴的机会给予而非共同创造。三、企业家精神的异质性影响经济增长的内生因素早在18世纪,已经有经济学家注意到企业家精神在经济活动中的重要影响。康替龙(RichardCantillon)在《一般商业之性质》中把企业家视为以确定价格购买并以不确定价格卖出的风险承担者,据此发展繁荣了商业经济。后经萨伊、马歇尔、熊彼特、奈特等经济学大家对企业家理论的发展,企业家及其精神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越来越被认可,尤其是广泛推崇创业精神和创业型企业的时代,企业家精神在经济增长,特别是民营经济持续成长中的地位与作用更显得弥足珍贵。LinghuiTang和PeterE.Koveos(2004)使用实证研究数据证实:风险企业家精神和GDP的增长率呈现正相关性。在探讨企业精神对地区民营经济增长的影响时,我们有必要先简要分析企业家精神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由此导入地区企业精神差异与区域民营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企业家精神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可以从企业家的创新精神、风险承担、创业精神、组织管理(风格)效能得到解释。(1)在企业家的创新方面,熊彼特和鲍莫尔分析了企业家的创新精神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将企业家视为创新者,企业家的发明与创新是长期经济周期变化的驱动力。由于创新之后的技术外溢,模仿者很快被吸引过来,于是最初的创新最终会造就经济的繁荣。MarcusDejardin(2001)认为创新型企业家精神是促进增长的内生变量,并指出企业家资源如果在寻租活动中出现低效配置,甚至脱离生产用途,那么经济发展将因此而停滞甚至倒退。Grebel和Hanusch(2003)从演化经济学角度更为深入地分析了企业家精神的异质性,在有限理性的情况下进行短期决策,行为主体以日常行为规则、惯例等为基础,一方面采取适应性调整和学习行为,另一方面也采取创新行为,导致经济体系持续地远离均衡状态。(2)在风险承担与创业精神方面,Lyigun和Owen(1999)的企业家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模型认为创业型和经理型人力资本都是推动经济增长不可或缺的要素,但是创业型人力资本要承担更大的风险,更多地通过工作经历和创业实践来积累人力资本,创业型企业家在中等收入国家发挥更大的作用。Greig&McQuaid(2000)、Rigotti&Ryan&Vaithianathan(2001)等学者构架了企业家经济模型,发现在这种经济形态中,企业家的创业过程和技术选择是企业家经济模型的内生因素,而在内生因素中,个人的风险不确定性具有异质性,这种异质性决定了均衡状态下创业与稳定、技术创新与技术保留方面的不确定性规避或选择,企业家及其企业的风险偏好与选择影响技术创新与扩散,从而影响到经济整体的质量与效率。Delong(1988)引入韦伯的“资本主义精神”,用实证数据证实列入韦伯的资本主义精神主流的国家,其人均国民收入高出一般国家1/3之多。邹恒甫(1993)根据数量方程提出资本主义精神越强,长期经济的增长率便越大。(3)在企业家组织风格方面,企业家群体组织资源、领导和管理创业团队的偏好与能力将影响经济运行的质量、效率和整体形态。企业家的创业和创新的方案要能够实现,需要能动员社会资源的所有者把他们所支配的资源汇集和组织到一起,这就是合作。因此,合作精神要求企业家具备组织领导能力、良好道德品质和关系网络协调能力。当然,不同地域和国家的企业家由于价值观、成长环境和文化传统的差异,企业家群体在组织、领导、决策、控制、沟通等企业管理过程所体现的风格与魅力存在差异。这种差异使各个地区的民营经济成长呈现形态和效率方面的差异。也就是说,不同地区的企业家精神存在的结构、存量和个性偏好等方面的差异势必通过个人和企业家的创业活动、经营运作和管理行为影响企业的经营效率和经营业绩,众多具有区域企业家精神的企业其经营管理行为和效果的集聚决定了该地民营经济的效率、效果和竞争力(魏江,陈志辉,张波,2004),从而最终影响了该地区的经济增长的速度和效益(见图1)。具体而言,企业家的创新精神与技术创新、推动经营管理的变革密切相关,企业家为了创造和维持企业的生存和竞争能力,他们不断加大研发投入,吸纳创新人才和技术创新成果,根据市场情况创新商业模式。不过,不同地域的民营企业家在企业创新的意识、投入意愿、创新能力的可获得性、创新失败的耐受性、创新成果的转化性等创新精神和创新行为方面存在差异。从区域民营经济发展的整体来看,我们可以选取区域研发、专利和技术转让的情况来反映该地区民营企业群体的技术创新与管理变革的效果,因为研发投入、专利获取和技术转让都是民营企业创新的直接体现。冒险与创业精神是企业家的核心精神特质,企业家不同于一般管理者的显著特点不在于他们之间的能力差别,而在于企业家对不确定性机会的执著追求和对创业失败的风险承受力。然而,在创业与不创业、冒险与冒险承受力、创业机会把握、企业再创业的意愿等方面,不同地区的企业家存在冒险创业精神的结构和程度的差别。这一点我们能够通过自雇性就业状况(Evans&Leighton,1989)、新增民营企业状况、民营企业亏损情况等可获得的客观数据进行比较。组织与伦理精神主要反映了不同地区企业家在组织运作私营企业(大部分是家族企业)方面的组织模式、管理方法、经营道德、领导魅力等存在的差异。例如,偏好内局群体互动,倾向于通过非正式制度获取并整合资源,信任半径较短的企业家群体通常偏好采用家族企业的组织形态,因而,中小企业构成的微型经济更容易左右这个地区的经济成长性。偏好行政权威的调控、通过正式组织(权力)整合资源、制度设置全面的企业家群体更愿意采用科层制(官僚制)企业的组织形态,因而,大型企业集团尤其是国有型企业更容易影响该地区经济的竞争力和成长性。另外,不同地区企业家群体受地域家族文化、商业传统、民间习俗等非正式制度惯例的“社会化”熏陶和历练,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企业经营的组织与伦理精神,进而形成不同的地方商业帮派,如:浙商、晋商、徽商、鲁商、粤商等。四、两地民营企业发展现状山东和浙江两地都是我国经济增长最为活跃的区域之一,两地经济总量都位居全国前4位,2009年两地的经济百强县占全国一半以上(两省各有26县入围),两地民营企业亦呈现快速发展态势,并涌现了一批知名的企业,例如,山东的六和集团、金锣集团、太阳纸业、南山集团,浙江的娃哈哈集团、雅戈尔集团、正泰集团、奥克斯集团等。不过,从两地民营经济近几年发展状况来看,两地个体与企业创业、企业创新和民营企业经营绩效还存在明显差异,这些差异显示了两地企业家精神差异及其对民营经济增长的影响。(一)企业家精神的替代变量依据前文有关企业家精神与区域经济增长关系的分析,我们以工业企业为例,选择能够反映鲁浙两地民营企业群体整体成长状况的指标作为测度企业家精神主要维度的替代变量,并对相关的变量进行了定义或描述说明(见表1)。(二)两地民营经济发展差异具有内在的原因鲁浙两地均属于市场经济发达、经济主体经营活跃、微观经济繁荣的经济区域,在中国市场化指数报告(樊纲,王小鲁,2007)中,山东市场化指数为8.21,浙江市场化指数为9.07,两省在全国市场化成熟度排名均居前列(山东省全国排名第8,浙江省全国排名第3)。然而,最能体现一个地区创业精神、企业家群体特征的民营经济在两地却有较为明显的差异,这些差异的背后除了市场环境、制度环境、政策环境等外部因素外,两地居民尤其是经营主体的企业家精神的能动性差异是其主要原因。首先,比较分析两地民营经济的整体成长和贡献率。我们搜集并整理了两地民营企业(以工业企业为代表)的04年到08年的整体成长数据(见表2)。通过数据分析可知,两地私营企业投资人数基本相当,浙江省的投资人数增加更明显。尽管投资人数相当,但浙江省的私营企业对地区经济增长贡献率要明显高于山东省,两地私营工业企业增加值贡献率差额最小为14.3%(2006年),最大为25.84%(2007年),在私营工业企业对当地经济的GDP贡献率方面,山东省较浙江省2006—2008年平均相差6.59%。进一步对两地民营经济整体成长性和组织管理水平进行分析,我们发现浙江省民企的经营效能要优于山东省,但山东省民营企业正在不断缩小与浙江的差距,个别成长指标(民企亏损比)甚至要优于浙江民营经济。在民营经济从业规模上,浙江省私企从业人数占比要大大高于山东省,这反映山东省民营经济的规模成长和吸引力还亟需加强;在民营企业竞争力方面,我们使用上市民企百强数来表征,浙江省要多于山东省,不过二者差距在不断缩小;在民营企业财务业绩方面,浙江省民企流动资产年平均余额要优于山东省,但从07年开始,山东省民企流动资产年增长值明显加快,大大缩小了与民企大省的差距,另一方面,山东省的民营企业经营亏损面要大大低于浙江,可见,山东省民营经济虽然规模小但总体比较稳健,山东省民营企业的创业经营的稳健性略优于浙江。其次,比较鲁浙企业家精神差异能够发现两地民营经济增长差异的结构原因。我们引述和整理反映鲁浙两地企业家精神的数据(见表3),论证区域企业家精神对地域(民营)经济增长的影响(见图2)。(1)在反映企业家的冒险与创业精神方面,我们发现:在私营企业总数、企业创业人口比、新创企业人口比、个体创业人口比和私企投资人数占从业人数比这5个创业指标中,浙江省的民营经济创业发展要明显好于山东省的民营经济创业发展,但是在新创企业增加数和新创业企业增长率方面,山东省的民营经济发展已经赶上甚至超过了浙江省的民营经济增长。(2)在体现企业家的创业创新精神与能力方面,山东省企业专利创新成功率平均为46.31%,浙江省平均为57.98%;山东省企业的创新成果转化率平均为0.036,而浙江省为0.067。无论是在创新成功率还是在创新成果转化率方面,山东省企业的创新能力和科技成果产业化效率,都低于浙江省企业的创新效果,说明两地企业家的创新精神和效率存在差异。(3)鲁浙两地企业家精神整体差异塑造了两地民营经济增长的差异。图2整合了表2和表3两地企业家精神和民营经济成长的总体数据,我们能够更直观地看到两省企业家精神运作的差异和由此导致的民营经济成长及贡献的差异。由图中曲线可知山东省的企业家精神的主要指标与浙江省均有较为明显的落差,企业家精神中的冒险与创业精神、私营企业(就业)吸引力、私营企业投资人数明显滞后于浙江,因而,以个体和私营企业为代表的民营经济在成长和贡献率方面前者与后者亦有明显落差。五、企业精神差异韦伯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一书中指出,精神的力量是资本主义经济崛起和发展的内在力量。我们认为,国家间、地区间经济表现差别的深层次原因就在于当地人口中具备“企业家精神”者的数量和质量——那些决定生产率变化的因素会因为企业家精神而发挥更大的作用,在于企业家能否或正确地启动和运用创业精神、创新精神,塑造适宜企业成长的领导风格和组织文化。通过本研究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结论,并提出相应建议。第一,浙江和山东两地民营工业企业的整体成长性比较证实:区域企业家精神的差异是影响地区企业经济尤其是民营经济增长的主要的前置变量。我们将反映两地企业家精神的变量和两地民营企业的经济贡献率的变量进行比较的结果(表2、表3和图2),初步验证了本研究提出的区域企业精神差异影响区域民营经济增长的逻辑框架(图1)。第二,鲁浙两地私营企业成长比较发现,山东地区的企业家精神与浙江的有明显落差,企业家精神中的冒险与创业精神、私营企业(就业)吸引力明显滞后于浙江,但山东省民营企业的创业经营稳健性优于浙江——山东省的民营企业经营亏损面要大大低于浙江,民企财务绩效的改善速度方面要好于浙江。第三,就浙江民营经济而言,其民营企业的创业和发展活力要显著高于山东民营企业,这主要归功于浙江民营企业良好的冒险与创业精神、企业创新精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重庆市渝北区六校联盟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含答案)
- 投资分红合同格式
- 2025年人教版中考模拟生物学试题 二(无答案)
- 辽宁省大连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试题1【含答案】
- 成人普通感冒诊断和治疗临床实践指南解读
- 临床大面积脑梗护理常规
- 8《我们受特殊保护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 2 在社会中成长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
- 幼儿音乐游戏《坐板凳》
- 讲师兼职劳动合同
- 民营医院的发展策划书
- 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6-2《分一分(二)》分层作业
- 就业引航扬帆未来
- 2024年TWI培训课件(共50张)pptx
- 小学数学统计与概率课标解读及教学思考
- 桃园桃红颈天牛绿色防控技术规程
- 卧床病人床单整理与更换法-龚婕
- 2024年供应链可持续性培训资料
- 成人住院患者跌倒评估与预防(团体标准)解读
- 2024届山西省重点中学中考适应性考试化学试题含解析
- 通止规设计公差自动计算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