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思政教学案例(一等奖)_第1页
《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思政教学案例(一等奖)_第2页
《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思政教学案例(一等奖)_第3页
《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思政教学案例(一等奖)_第4页
《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思政教学案例(一等奖)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思政教学案例(一等奖)二、课程挖掘的思政资源分析1、科学家故事引申出科研精神和家国情怀于科技落后而被列强侵略和压迫,以及近年来我国科技奋起急追时遇到的欧美科技霸凌,让学生明白落后就要挨打以及科技发展对国家和民族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化学的学科中不断探索,树立远大的科研目标。在讲授碱金属元素时,可介绍侯德榜先生的“侯氏制碱法”打破了欧美对我国长达70年的技术封锁,为我国的工业技术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以此提高学生的民族荣誉感,增强爱国情怀。2、化学定律和原理中蕴含的思政元素和人生哲理无机及分析化学中包含许多定律知识,这些知识非常抽象难懂,但是如果将这些定律与人生哲理和思政元素相结合,既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这些知识点,又可以增加课堂的趣味性,同时还能达到润物细无声的“育人”效果。比如在讲授测不准原理时,通过核外电子的位置和速度的不可准确测定引申出辩证唯物主义的运动观: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割的。在讲授化学平衡移动的概念时,明确平衡是一定条件下的平衡,条件变化平衡就会发生移动,为此我们可以创造条件使平衡向有利的方向进行。这里面可以挖掘的思政点是做科学研究同样会面临着顺境和逆境,只要我们不畏艰辛刻苦攻坚,就一定能够抵达科学的顶峰,牢记董必武先生的教诲“逆水行舟用力撑,一篙松劲退千寻”。同时在教学方式上可以设计逆水行舟的动画,生动展示“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的人生哲理。在讲授酸碱滴定曲线的绘制时,引入酸碱滴定的视频与动画,生动形象地展示滴定过程中指示剂颜色的变化过程,引出滴定突跃的概念。这里面可以挖掘出的思政点是量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度才能形成质的飞跃,量变是质变的前提,质变是量变的结果。3、从化学发展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科学观化学在人类社会发展,包括衣、食、住、行,社会发展,如农业、工业、国防、科学技术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也是促进当代科学技术进步和人类物质文明发展的基础和动力。但是,随着化学的发展给人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存在一些负全面地了解化学发展的历史以及化学在人类发展历史中的地位。因此,在绪论部分关于化学的发展历程内容的学习中,可教导学生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事物,事物的发展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对任何事物都要用辩证的眼光看待,培养学生的辩人类对酸碱的认识,经历了几个阶段:起初对酸碱的认识主要从感官开始,通过味觉来进行辨别,随着对于物质组成和结构认识的不断深入,人们开始从物质的组成与结构方面认识酸和碱。18世纪后期,阿仑乌尼斯提出酸碱电离理论来区分酸碱,但该理论有明显的局限性,因此又相继出现了软硬酸碱理论、酸碱质子理论等。科学会随着技术理论的不断提升发生相应的变化,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教导学生既要尊重科学,更要尊重事实。科学的发展并非墨守成规,而是一个不断怀疑、纠错的探索过程,以此引导学生形成科学的思维方式,有利于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4、从化学分析方法的选择和应用教导学生树立科学严谨的工作作风,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在定量分析的误差和有效数字的运算规则的讲授中,教师可以充分说明实验结果的准确度与精密度来源于精准的操作和细心严谨的工作作风,任何一个环节的差错都将导致分析工作功亏一篑,培养学生细心严谨、精益求精的科学探索精神,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滴定分析基本原理及其应用的讲解过程中可以提醒学生,在四大滴定中,使用滴定液和待测液及辅助试剂时,应注意对健康和环境的影响,还应该注意有安全意识,从而培养学生的环保、健康和安全的理念,树立地球是我们人类共同的家园的观念,破坏环境就是犯法,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的法律意识。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元素周期表的形成过程;熟悉周期和族的概念;掌握原子核外电子排布与元素周期表的关系,掌握元素基本性质周期性变化的规能力目标: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素质目标: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以及团队合作思政目标:通过化学家门捷列夫对科学孜孜不倦、锲而不舍的执着与坚持精神,引导学生面对困难,要迎难而上,勇攀高峰,培养大无畏的科学精神和工匠精神。教学内容分析1、由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则推导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的关系;2、由原子的电子层结构推测元素基本性质的周期性变化规律。课堂组织与实施复习旧课:提问:多电子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三大规则是什么(3分钟)?引入新课:1、学生根据课前学习任务以及核外电子排布的三大规则,动手写出3号、6号、10号、15号、20号、24号、30号元素的核外电子排布,同时观察它们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并进行小组讨论,找出它们的原子结构与周期表的关系(8分钟)。2、教师答疑(5分钟),总结重点(3分钟),指出主族元素和副族元素学生用手机查阅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表的过程(2分钟),并对学生进行思政教育(2分钟)。3、学生结合课前学习任务及高中阶段所学的Na、Mg、Al的金属活泼性及F2、Cl、Br2、I2的非金属性,通过小组讨论(5分钟),推测元素基本性质(原子半径、电离能、电子亲和能及电负性)随原子序数的增大所呈现的周期性变化规律(3分钟)。4、教师答疑(5分钟),总结重点(2分钟)。5、新课总结(4分钟),做课后练习,判断某些元素性质的大小规律(66、布置课后作业和下节课结合网络资源进行自学的学习任务(2分钟)。教学效果分析1、学生通过自己动手书写特定元素的核外电子排布,找出了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的关系,加深了记忆。2、通过小组讨论,培养了学生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提高了团队合作精3、通过教师答疑、总结重点,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