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唐山市开平区2022-2023学年五年级下册期末语文试卷(含解析)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fb77edf1347df4167f368d19c88c07f/6fb77edf1347df4167f368d19c88c07f1.gif)
![河北省唐山市开平区2022-2023学年五年级下册期末语文试卷(含解析)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fb77edf1347df4167f368d19c88c07f/6fb77edf1347df4167f368d19c88c07f2.gif)
![河北省唐山市开平区2022-2023学年五年级下册期末语文试卷(含解析)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fb77edf1347df4167f368d19c88c07f/6fb77edf1347df4167f368d19c88c07f3.gif)
![河北省唐山市开平区2022-2023学年五年级下册期末语文试卷(含解析)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fb77edf1347df4167f368d19c88c07f/6fb77edf1347df4167f368d19c88c07f4.gif)
![河北省唐山市开平区2022-2023学年五年级下册期末语文试卷(含解析)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fb77edf1347df4167f368d19c88c07f/6fb77edf1347df4167f368d19c88c07f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第页河北省唐山市开平区2022-2023学年五年级下册期末语文试卷(含解析)2022-2023学年河北省唐山市开平区五年级(下)期末语文试卷
1.(5分)读拼音,写词语。
dùjìshǎngshízònghéngnánkānyāohe
2.(2分)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血泊(bó)徘徊(huí)家禽(qín)熠熠发光(yú)
B.燕山(yān)幔子(màn)喧哗(huá)龇牙咧嘴(zī)
C.胚胎(pī)澄澈(chè)提挈(qiè)碧波万顷(qīng)
D.蚌壳(bèng)弓弩(nǔ)晃眼(huàng)翘首以待(qiáo)
3.(8分)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并选词填空。
风浪手眼谋策
一见心胆心手
(1)丽丽能用毛线编织精美的图案,是个的孩子。
(2)林宁是班上的“智多星”,每次有什么活动都是他帮着老师。
4.(2分)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词的解释不恰当的一项是()
A.短笛无腔信口吹。(随口)
B.五千仞岳上摩天。(碰到天)
C.楚人有鬻盾与矛者。(生产,制作)
D.孔君平诣其父。(拜访)
5.(8分)下列句子按要求转换是否正确?是的打“√”,否的打“×”
(1)千万盏灯静静地照耀着天安门广场周围的宏伟建筑。
缩句:灯照耀着建筑。
(2)蔺相如说:“这块璧有点儿小毛病,让我指给您看。
改为转述句:蔺相如说,这块璧有点儿小毛病,让我指给您看。
(3)难道泪珠不是人类内心纯真感情的升华吗?
改为陈述句:泪珠不是人类内心纯真感情的升华。
(4)通过这次朗诵比赛,使他的自信心增强了。
修改病句:通过这次朗诵比赛,他的自信心增强了。
6.(10分)积累与背诵。
(1)华夏大地,美美与共。我们可以欣赏“月出惊山鸟,”的静谧意境,也能领略“,子规声里雨如烟”的明丽色彩。
(2)中华少年,天真聪慧。“,彩丝穿取当银钲”让我们看到天真的乡村少年。面对“此是君家果”的调侃,杨氏子以“”应对,尽显智慧。
(3)中国精神,海纳百川。中国人懂得慈悲,“,仁之端也”。“,何须马革裹尸还”是一代伟人毛泽东面对爱子遗骨安葬地的抉择时展现出的崇高境界。
(4)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古人言谈风雅脱俗,简简单单的年龄也被冠以文雅的名字:女孩子到了十三四岁的年纪被称为;人到了六十岁、七十岁分别称为、,我们最初的汉字,就像一幅幅生动的图画。
7.(10分)阅读。
叶公好龙
叶公子高①好龙,钩②以写龙,凿③以写④龙,屋室雕文以写龙。于是天龙闻而下之,窥头于牖⑤,施⑥尾于堂。叶公见之,弃而还走⑦,失其魂魄,五色无主⑧。是⑨叶公非好龙也,好夫似龙而非龙者也。(选自《新序杂事五》)
[解释]①叶公子高:春秋时楚国贵族沈诸梁,字子高,封地在叶(今河南叶县)。②钩:古代衣服上的带钩。③凿:同“爵”,古代饮酒的器具。④写:画。⑤牖(yǒu):窗户。⑥施(yì):延伸。⑦还(xuán)走:转身就跑。⑧五色无主:因恐惧而神色不定。五色,这里指人脸上的神色;无主,无法主宰。⑨是:由此看来。
(1)叶公好龙表现在哪里?用“____”在文中勾画出相关句子。
(2)结合解释⑦可以知道“弃而还走”中的“走“意思是。在寓言《守株待兔》这个故事中,“”一句中的“走”也是相同的意思。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对叶公见了真龙之后的、进行了描写,可以推断出叶公当时的心里。
(4)根据理解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
①因为叶公是历史上真实的人物,所以“叶公好龙”也是真实发生的事情。
②从叶公见到真龙的表现看,他并不是真的喜欢龙。
③这个故事讽刺了叶公那样名不副实,表里不一的人。
8.(10分)快乐阅读。
材料一:1987版电视剧《红楼梦》的插曲,唱词都是书里的原句,只有谱曲是剧组人员的创作,但是每一曲都映衬了当时的情景,表达了词义。这部剧制作非常精细,人物造型符合人物身份,贴近人物性格。别说宝黛钗,就连里面的丫鬟、婆子,从发型、脸妆到服装、配饰,都想得细致周到,符合绝大多数中国人的审美。
材料二:下面是对某小学五年级学生“名著阅读情况”进行调查之后得出的数据统计表。
《西游记》《水浒传》《红楼梦》
读过原著24人29人18人
看过影视作品98人83人42人
(1)读材料一可知,1987版电视剧《红楼梦》之所以能够成为经典是因为。
(2)《红楼梦》中的林黛玉以清雅著称,我们可以猜测她在剧中的服饰可能会缀以等纹样,这样很好地衬托出她的形象。(多选)
A.芍药
B.兰花
C.牡丹
D.绿竹
E.梅花
(3)阅读材料二,你从中得出的结论是。
(4)你喜欢阅读原著还是观看改编的影视作品?写出你的理由。
9.(15分)阅读。
乡村(有删改)
[俄]屠格涅夫
①这是六月里最后的一天。周围是俄罗斯的千里幅员——我亲爱的家乡。
②整个天空一片蔚蓝。A天上只有一朵云彩,似乎是在飘动,又似乎是在消散。没有风,天气暖和……B空气就像刚挤出还冒着丝丝热气的牛奶一样新鲜!
③云雀在鸣啭,大脖子鸽群咕咕叫着,燕子无声地飞翔,马儿打着响鼻儿,嚼着草,狗儿没有吠叫,温驯地摇尾站着。
④空气里蒸腾着一种烟味,还有草香,并且混杂一点儿松焦油和皮革的气味。一条坡度和缓的山谷两侧各栽植数行柳树,它们的树冠连成一片,下面的树干已经龟裂。一条小溪在山谷中流淌。C透过清澈的涟漪,溪底的碎石子仿佛在颤动。远处,天地相交的地方,依稀可见一条大河的碧波。
⑤沿着山谷,一侧是整齐的小粮库、紧闭门户的小仓房。另一侧,散落着五六家薄板屋顶的松木农舍。家家屋顶上,竖着一根装上椋(liáng)鸟巢的长竿子;家家门檐上,饰着一匹铁铸的扬鬃奔马。粗糙不平的窗玻璃,辉映出彩虹的颜色。护窗板上,涂画着插有花束的陶罐。家家农舍前,端端正正摆着一条结实的长凳。猫儿警惕地竖起耳朵,在土台上蜷缩成一团。高高的门槛后面,清凉的前室里一片幽暗。
⑥我把毛毯铺开,躺在山谷的边缘。周围是整堆整堆刚刚割下、香得使人困倦的干草。机灵的农民,把干草铺散在木屋前面:只要再稍稍晒干一点,就可以藏到草棚里去!这样,将来睡在上面有多舒服!
⑦雄鸡忽然啼鸣起来,忙碌地拍打着翅膀。拴在圈里的小牛犊和它呼应着,不慌不忙地发出哞哞的叫声。
⑧啊,自由的俄罗斯乡村生活,是多么惬意、安宁、富饶!啊,它是多么宁静而美好!
(1)文中三个画横线的句子中,运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一句是(填序号)。这个比喻句是把比喻成,写出了的特点。
(2)文章第③自然段采用了(选填:动态描写静态描写动静结合)的方法,写出了俄罗斯乡村的特点。
(3)文中第④自然段中画横线的句子C.写“溪底的碎石子仿佛在颤动”是为了从侧面写出溪水。
(4)从全文来看,主要是按的顺序,描写了乡村景物,其中重点描写了(填序号)。
A.乡村的天空
B.乡村的动物
C.山谷景色
D.农家生活场景
(5)用“___”画出概括俄罗斯乡村生活整体印象的句子。从中我们可以体会到对俄罗斯乡村生活的之情。
10.(30分)习作。
请你仔细观察漫画,看看画了什么内容。借助漫画中简单的文字提示,联系生活,思考漫画的含义。然后写一写漫画的内容,再写出自己的思考。题目自拟。注意书写要规范美观。
2022-2023学年河北省唐山市开平区五年级(下)期末语文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1.(5分)读拼音,写词语。
dùjì妒忌shǎngshí赏识zònghéng纵横nánkān难堪yāohe吆喝
【解答】故答案为:
妒忌赏识纵横难堪吆喝
2.(2分)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血泊(bó)徘徊(huí)家禽(qín)熠熠发光(yú)
B.燕山(yān)幔子(màn)喧哗(huá)龇牙咧嘴(zī)
C.胚胎(pī)澄澈(chè)提挈(qiè)碧波万顷(qīng)
D.蚌壳(bèng)弓弩(nǔ)晃眼(huàng)翘首以待(qiáo)
【解答】A.有误,泊:[bó]停船靠岸。[pō]湖泽。故“血泊”的“泊”应读“pō”。“徘徊”的“徊”应读“huái”。“熠熠发光”的“熠”应读“yì”。
B.正确。
C.有误,“胚胎”的“胚”应读“pēi”。“碧波万顷”的“顷”应读“qǐng”。
D.有误,蚌:[bàng]时,指软体动物。[bèng]时,〔蚌埠〕市名。故“蚌壳”的“蚌”应读“bàng”。晃:[huǎng]闪耀;很快地闪过。[huàng]意为摇动;摆动。故“晃眼”的“晃”读作“huǎng”。
故选:B。
3.(8分)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并选词填空。
风平浪静手疾眼快出谋划策
一针见血心惊胆战心灵手巧
(1)丽丽能用毛线编织精美的图案,是个心灵手巧的孩子。
(2)林宁是班上的“智多星”,每次有什么活动都是他帮着老师出谋划策。
【解答】风平浪静手疾眼快出谋划策
一针见血心惊胆战心灵手巧
(1)心灵手巧:心思灵敏,手灵巧,形容人聪明能干。
(2)出谋划策:出主意,定计策。
故答案为:
平静疾快出划
针血惊战灵巧
(1)心灵手巧;
(2)出谋划策。
4.(2分)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词的解释不恰当的一项是()
A.短笛无腔信口吹。(随口)
B.五千仞岳上摩天。(碰到天)
C.楚人有鬻盾与矛者。(生产,制作)
D.孔君平诣其父。(拜访)
【解答】A、B、D正确。
C.有误,“楚人有鬻盾与矛者”意思是:有一个楚国人,既卖盾又卖矛。鬻:卖。
故选:C。
5.(8分)下列句子按要求转换是否正确?是的打“√”,否的打“×”
(1)千万盏灯静静地照耀着天安门广场周围的宏伟建筑。
缩句:灯照耀着建筑。√
(2)蔺相如说:“这块璧有点儿小毛病,让我指给您看。
改为转述句:蔺相如说,这块璧有点儿小毛病,让我指给您看。×
(3)难道泪珠不是人类内心纯真感情的升华吗?
改为陈述句:泪珠不是人类内心纯真感情的升华。×
(4)通过这次朗诵比赛,使他的自信心增强了。
修改病句:通过这次朗诵比赛,他的自信心增强了。√
【解答】(1)正确。
(2)有误,直述句改转述句,冒号改为逗号,双引号去掉,“我”改为“他”,“您”改为“秦王”。故答案为:蔺相如说,这块璧有点儿小毛病,让他指给秦王看。
(3)有误,反问句改陈述句,去掉“难道……吗”,“不是”改为“是”,问号改为句号。故答案为:泪珠是人类内心纯真感情的升华。
(4)正确。
故答案为:
(1)√;
(2)×;
(3)×;
(4)√。
6.(10分)积累与背诵。
(1)华夏大地,美美与共。我们可以欣赏“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的静谧意境,也能领略“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的明丽色彩。
(2)中华少年,天真聪慧。“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让我们看到天真的乡村少年。面对“此是君家果”的调侃,杨氏子以“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应对,尽显智慧。
(3)中国精神,海纳百川。中国人懂得慈悲,“恻隐之心,仁之端也”。“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是一代伟人毛泽东面对爱子遗骨安葬地的抉择时展现出的崇高境界。
(4)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古人言谈风雅脱俗,简简单单的年龄也被冠以文雅的名字:女孩子到了十三四岁的年纪被称为豆蔻年华;人到了六十岁、七十岁分别称为花甲、古稀,我们最初的汉字甲骨文,就像一幅幅生动的图画。
【解答】(1)考查古诗文默写。“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出自王维的《鸟鸣涧》,全诗为: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出自翁卷的《乡村四月》,全诗为: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2)考查古诗文默写。“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出自杨万里的《稚子弄冰》,全诗为: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
出自《杨氏之子》,原文: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3)考查名言警句。“恻隐之心,仁之端也”出自《孟子》,意思是:同情之心是仁的开端。
“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译为:英勇阵亡在外,青山连绵,哪里不是掩埋忠勇之士的好地方,何必一定要运回家乡安葬呢?
(4)考查传统文化。中豆蔻年华:指女子十三四岁的年纪。
花甲:指人六十岁。
古稀:指人七十岁。
我们最初的汉字甲骨文,就像一幅幅生动的图画。
故答案为:
(1)时鸣春涧中绿遍山原白满川;
(2)稚子金盆脱晓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3)恻隐之心青山处处埋忠骨;
(4)豆蔻年华花甲古稀甲骨文。
7.(10分)阅读。
叶公好龙
叶公子高①好龙,钩②以写龙,凿③以写④龙,屋室雕文以写龙。于是天龙闻而下之,窥头于牖⑤,施⑥尾于堂。叶公见之,弃而还走⑦,失其魂魄,五色无主⑧。是⑨叶公非好龙也,好夫似龙而非龙者也。(选自《新序杂事五》)
[解释]①叶公子高:春秋时楚国贵族沈诸梁,字子高,封地在叶(今河南叶县)。②钩:古代衣服上的带钩。③凿:同“爵”,古代饮酒的器具。④写:画。⑤牖(yǒu):窗户。⑥施(yì):延伸。⑦还(xuán)走:转身就跑。⑧五色无主:因恐惧而神色不定。五色,这里指人脸上的神色;无主,无法主宰。⑨是:由此看来。
(1)叶公好龙表现在哪里?用“____”在文中勾画出相关句子。
(2)结合解释⑦可以知道“弃而还走”中的“走“意思是跑。在寓言《守株待兔》这个故事中,“兔走触株”一句中的“走”也是相同的意思。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对叶公见了真龙之后的动作、神态进行了描写,可以推断出叶公当时的心里非常害怕。
(4)根据理解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
①因为叶公是历史上真实的人物,所以“叶公好龙”也是真实发生的事情。×
②从叶公见到真龙的表现看,他并不是真的喜欢龙。√
③这个故事讽刺了叶公那样名不副实,表里不一的人。√
【解答】(1)考查了文章内容。根据“叶公子高好龙,钩以写龙,凿以写龙,屋室雕文以写龙。”可知答案。
(2)考查了字词解释。根据词语的解释,还走:转身就跑。可知答案为:跑。根据《守株待兔》中“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可知答案。
(3)考查了文章内容。根据“叶公见之,弃而还走,失其魂魄,五色无主。”可知这句话运用了动作描写和神态描写,表现了叶公当时极其害怕的心理。
(4)考查了文章内容。①叶公在历史上确有其人,但这个故事不是真的,世界上没有龙。
②根据“叶公见之,弃而还走,失其魂魄,五色无主。”可知叶公不是真心喜欢龙,题干说法正确。
③根据短文内容可知,叶公只是表面喜欢龙,实际并不喜欢,短文讽刺了表里不一,名不副实的人题干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1)钩以写龙,凿以写龙,屋室雕文以写龙。
(2)跑兔走触株。
(3)动作神态非常害怕。
(4)①×。
②√。
③√。
8.(10分)快乐阅读。
材料一:1987版电视剧《红楼梦》的插曲,唱词都是书里的原句,只有谱曲是剧组人员的创作,但是每一曲都映衬了当时的情景,表达了词义。这部剧制作非常精细,人物造型符合人物身份,贴近人物性格。别说宝黛钗,就连里面的丫鬟、婆子,从发型、脸妆到服装、配饰,都想得细致周到,符合绝大多数中国人的审美。
材料二:下面是对某小学五年级学生“名著阅读情况”进行调查之后得出的数据统计表。
《西游记》《水浒传》《红楼梦》
读过原著24人29人18人
看过影视作品98人83人42人
(1)读材料一可知,1987版电视剧《红楼梦》之所以能够成为经典是因为这部剧制作非常精细,人物造型符合人物身份,贴近人物性格。
(2)《红楼梦》中的林黛玉以清雅著称,我们可以猜测她在剧中的服饰可能会缀以BDE等纹样,这样很好地衬托出她的形象。(多选)
A.芍药
B.兰花
C.牡丹
D.绿竹
E.梅花
(3)阅读材料二,你从中得出的结论是读过名著原著的人数远远低于看过影视作品的人数。
(4)你喜欢阅读原著还是观看改编的影视作品?写出你的理由。我喜欢看影视作品。因为影视作品人物形象更鲜活,情节更跌宕起伏,而且具有画面感的表现形式能够让人印象深刻。
【解答】(1)本题考查理解材料内容。题干问的是《红楼梦》能够成为经典的原因,可定位到“这部剧制作非常精细,人物造型符合人物身份,贴近人物性格”。
(2)本题考查花的象征意义。芍药和牡丹是富贵的象征,而林黛玉的性格以清雅著称,故选BDE。
(3)本题考查图文转换能力。读材料二图表可知,无论是哪一部名著,读过名著原著的人数都远远低于看过影视作品的人数。据此可得出结论。
(4)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能力。开放性试题,答案不唯一,写出自己的观点即理由即可。
故答案为:
(1)这部剧制作非常精细,人物造型符合人物身份,贴近人物性格;
(2)BDE;
(3)读过名著原著的人数远远低于看过影视作品的人数;
(4)我喜欢看影视作品。因为影视作品人物形象更鲜活,情节更跌宕起伏,而且具有画面感的表现形式能够让人印象深刻。
9.(15分)阅读。
乡村(有删改)
[俄]屠格涅夫
①这是六月里最后的一天。周围是俄罗斯的千里幅员——我亲爱的家乡。
②整个天空一片蔚蓝。A天上只有一朵云彩,似乎是在飘动,又似乎是在消散。没有风,天气暖和……B空气就像刚挤出还冒着丝丝热气的牛奶一样新鲜!
③云雀在鸣啭,大脖子鸽群咕咕叫着,燕子无声地飞翔,马儿打着响鼻儿,嚼着草,狗儿没有吠叫,温驯地摇尾站着。
④空气里蒸腾着一种烟味,还有草香,并且混杂一点儿松焦油和皮革的气味。一条坡度和缓的山谷两侧各栽植数行柳树,它们的树冠连成一片,下面的树干已经龟裂。一条小溪在山谷中流淌。C透过清澈的涟漪,溪底的碎石子仿佛在颤动。远处,天地相交的地方,依稀可见一条大河的碧波。
⑤沿着山谷,一侧是整齐的小粮库、紧闭门户的小仓房。另一侧,散落着五六家薄板屋顶的松木农舍。家家屋顶上,竖着一根装上椋(liáng)鸟巢的长竿子;家家门檐上,饰着一匹铁铸的扬鬃奔马。粗糙不平的窗玻璃,辉映出彩虹的颜色。护窗板上,涂画着插有花束的陶罐。家家农舍前,端端正正摆着一条结实的长凳。猫儿警惕地竖起耳朵,在土台上蜷缩成一团。高高的门槛后面,清凉的前室里一片幽暗。
⑥我把毛毯铺开,躺在山谷的边缘。周围是整堆整堆刚刚割下、香得使人困倦的干草。机灵的农民,把干草铺散在木屋前面:只要再稍稍晒干一点,就可以藏到草棚里去!这样,将来睡在上面有多舒服!
⑦雄鸡忽然啼鸣起来,忙碌地拍打着翅膀。拴在圈里的小牛犊和它呼应着,不慌不忙地发出哞哞的叫声。
⑧啊,自由的俄罗斯乡村生活,是多么惬意、安宁、富饶!啊,它是多么宁静而美好!
(1)文中三个画横线的句子中,运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一句是B(填序号)。这个比喻句是把空气比喻成牛奶,写出了空气清新的特点。
(2)文章第③自然段采用了动静结合(选填:动态描写静态描写动静结合)的方法,写出了俄罗斯乡村动物和谐的特点。
(3)文中第④自然段中画横线的句子C.写“溪底的碎石子仿佛在颤动”是为了从侧面写出溪水清澈。
(4)从全文来看,主要是按观察的顺序,描写了乡村景物,其中重点描写了D(填序号)。
A.乡村的天空
B.乡村的动物
C.山谷景色
D.农家生活场景
(5)用“___”画出概括俄罗斯乡村生活整体印象的句子。从中我们可以体会到对俄罗斯乡村生活的赞美之情。
【解答】(1)考查对重点句子的理解。通读短文可知,文中三个画横线的句子中,运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一句是B句,这个比喻句是把“空气”比喻成“牛奶”,写出了空气清新的特点。
(2)考查写作手法。通读短文可知,文章第③自然段采用了动静结合的方法,写出了俄罗斯乡村动物和谐的特点。
(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度事故车维修技术与人才输出合同
- 如何进行有效的员工福利调研
- 2025年农产品害虫防治合作协议
- 2025年智能真空断路器项目立项申请报告模范
- 2025年农业服务项目申请报告模稿
- 2025年紫外固化材料项目立项申请报告
- 2025年角钢项目提案报告模板
- 2025年腈类项目申请报告模板
- 2025年二手独立产权房产转让协议书
- 2025年商业店铺租赁转让协议
- 复产复工试题含答案
- 湖南省长沙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入学考试英语试卷(附答案)
-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大单元整体作业设计
- 售后服务经理的竞聘演讲
- 临床医技科室年度运营发展报告
- 慢加急性肝衰竭护理查房课件
- 文件丢失应急预案
- 从建设和谐社会角度思考治超限载(十)
- 幼儿园小班开学家长会课件
- 云南华叶投资公司2023年高校毕业生招聘1人笔试参考题库(共500题)答案详解版
- ABB电子时间继电器CTMVS系列操作与安装指南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