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知行合一思想的价值意义_第1页
王阳明知行合一思想的价值意义_第2页
王阳明知行合一思想的价值意义_第3页
王阳明知行合一思想的价值意义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王阳明知行合一思想的价值意义

一、农民、工商业的连通明朝中期,王阳明生活在贫困之中。王室、贵族和太监用政治权力大规模占领土地,大地主大规模整理土地。根据明朝的记载,“国家中有许多学者和官僚,他们拥有土地,人们没有多少土地。”。”随着土地兼并的加剧,农民的地租、赋税也日益加重。也就标志着社会矛盾的激化凸现。进而伴随着农民、矿工的接连起义,值得注意的是正德年间的杨虎、刘六等领导的农民起义,不仅规模大,而且提出了“重开混沌之天”的口号。这一口号就是对程朱理学的质疑和否定。明朝中叶的社会危机不仅来自外部起义军的冲击,而且统治阶级内部斗争倾轧同样威胁其政权稳固。据史料记载,地方藩王相继叛乱,如燕王朱棣、汉王朱高煦、宁王朱宸濠以各种理由先后向中央政权发难,这些彼此倾轧的统治阶层,大多数是程朱理学的信徒或者受程朱理学的教育。可见,满口仁义礼智信的臣子,也做了不仁不义的叛逆之事,冲破了程朱理学的天理约束和禁锢。二、“知行合一”:解决知行不一、知行脱决之灵丹妙药朱熹主张“性即理”,强调知先行后,行重知轻;陆九渊主张“心即理”,亦强调知先行后。王阳明针砭社会时弊,被贬贵阳龙场,在十分艰苦的生存条件下,不忘救世济时,彻悟“良知”。为了挽救日益沉沦的社会道德,补救程朱“知先行后”的偏颇,于正德四年揭示“知行合一”之说。提出这一学说主要是针对朱子之说的支离破碎、繁杂无序,再者针对陆九渊知行脱节,知而不能行的诡异,王阳明认为之所以造成知行脱节,知而不行,概因“分知行为两事”。“今人却犹将知行分作两件事去做,以为必先知了,然后能行……此不是小病痛,其来已非一日矣。某今说个,正是对病的药。”(《传习录上》《王阳明全集》4)可见,王阳明把“知行合一”作为解决知行不一、知行脱节之弊的灵丹妙药。并对“知行合一”思想的基本内容进行详细全面的阐述。(一)“知”“行”王阳明知行合一就是反对知行分作两件事。他与徐爱论知行的对话:爱曰:古人说知行做两个,亦是要人见个分晓,一行做知的功夫,一行做行的功夫,即功夫始有下落。先生曰:此却先了古人宗旨也。某尝说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工夫。王阳明所讲主意是指建议、指导、统御,工夫是践行躬行。躬行实践过程中离不开知的指导,同样“知”离不开“行”。正所谓一个“知”在,必有一个“行”在;一个“行”在,必有一个“知”在,知与行相互融为一体。如果“知”离开了“行”就是陷入了“悬空思索”之中,如果“行”离开了“知”的指导就会陷入“冥行妄作”之中,正因为当时社会存在这么两种人,王阳明才为补救时弊提出“知行合一”的主张,主要针对朱子“知先行后”之说而言。如果按照朱子的理论,要想行路必先知道路可行,方可行路,想吃食物,必先知食物可吃,方可吃食物。王阳明反驳道:“待知的真了方去做行的工夫,故遂终身不行,亦遂终身不知。”(《传习录上》《王阳明全集》4)若要等知的真切了才去躬行,就会导致终身不“行”,终身不“知”。因此,知在实践中起到指导作用,“行”在“知”中起到磨练作用,知行之间相互联结,相互渗透。(二)“知”、“行”是同一范畴,二者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这两个范畴都被又定义了按照王阳明的立场,知并不是“可以说”是行,行也不是“可以说”是知,知与行就其本来真正的意义就是互相包含的。无论就范畴还是范畴指称的对象说,知中就有行的因素,行中也有知的因素。所以知行是合一的,这两个范畴的规定是互相包含的。但是,阳明的知行“合一”是否可以被理解为“同一”呢?至少从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这个命题来说,知与行不能是完全同一的。如果知行范畴是完全同一的,就意味着其中任何一个可以是不必要的,也就无所谓知是行之“始”,或行是知之“成”,“始”和“成”正是表示这两个范畴和它们所对应的对象并不是完全同一的。“知”、“行”始终结合在一起,它们在发展过程中相互融合,相互包含。行是以知为开始的,知在行中完成的,这一过程,从始伴随到终整个过程。知行永不脱离,是王阳明知行合一的立言宗旨,知行一体,知而必行。(三)原则之精,乃求转向之神王阳明反对程朱“知先行后”之说,就是私欲隔断,进而导致知而不能行,知与行相脱节。提出“知行合一”就是强调:知而必行,行而必知。以至“惟精惟一”,王阳明所认知的惟一乃是天理,亦即是良知,即是惟精的主意,惟精乃是致良知的工夫,即是惟一的工夫。知而必行,行而必知,可以从两个方面去认知:其一,从“知”的角度,王阳明所讲的“知”,即是“良知”,这种“知”是生来固有的,对于个体而言,它不一定是全面完整的,必然需要在著实上下工夫,亦就是在致知上磨练,在践履过程中检验“知”的深浅,在践履中对“知”进行弥补修正,这就是“知而不行”。其二,从“行”的角度,“行”是“知”的工夫,行在知指导下进行,离不开知,同时,行亦是知的检验手段。不管检验结果如何,都在实践中产生新的认知,对于个人而言,就是在实践中不断提升认知的水平,这就是所谓“行而必知”。三、王阳明“知识行为”理论的价值分析(一)面临的困境王阳明提出“知行合一”之教的时代背景决定他的目的,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引起社会矛盾的日益加剧,进而引起陆朱之学所面临的困境。朱熹之学所出现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内容支离破碎,繁杂琐碎,容易掺杂私欲受臆,很难简单明了,不易实践履行,内心难复平静,更不易复良知本体,王阳明要解决繁琐问题,还要解决知行脱节问题,他在经历生死之难后,悟出“知行合一”之教,便解决了以上问题,可见“知行合一”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格物致知”与“知行合一”之教朱子之学在官方思想上占据主导地位,作为官方统治思想的重要工具和手段,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并作为猎取功名的途径和工具,扼杀了朱子之学的生命力和驾驭思想的功能,暴露出朱子之学与社会矛盾的冲突和困境。士大夫为了博取功名,只是死记硬背一些教条,而不能亲身实践履行。朱熹主张“格物致知”。他说:“上而无极、太极,下而至于一草一木,一昆虫之微,亦各有理。一书不读,则缺了一书的道理;一事不穷,则缺了一事道理;一物不格,则缺了一物道理。须逐一件与理会过。”(《朱子语类》卷十五)朱子这种格物穷理的方法,枝节繁琐,不易践行,不易诚意、正心,更难以达到致知,更无从谈起践行实履了,这些是朱子之学所面临的困境,亦正是王阳明所需解决的问题。正德四年,王阳明在贵阳龙场大悟,揭示“知行合一”之教。他认为知行本是一件事,而不是两件事,遂解决了致知繁琐之弊,同时解决了知行脱节之弊。2、“知行合一”的涵义王阳明所处时期,空谈之风盛行,功利主义日益严重,他描述当时情景:“逮其后世,功利之说日浸以盛,不复知有明德亲民之实。士皆巧文博词以饰诈,相规以伪,相轧以利,外冠裳而内禽兽,而犹或自以为从事于圣贤之学,如是而欲挽而复之三代,呜呼其难哉!吾为此惧,揭知行合一之说,订致知格物之谬,思有以正人心,息邪说,以求明先圣之学。”(《书林思训卷》《王阳明全集》282)然后他讲述了世上存在的两种情况:“一种人,懵懵懂懂的任意去做,全不解思惟省察,也只是冥行妄作;另一种人,茫茫荡荡悬空思索,全不肯着实躬行,也只是揣影响。”他针对这两种情况进行了批判。可见,王阳明提出“知行合一”的目的就是为了挽救日益颓废的世风和士风,这就是王阳明讲的把所学运用到实际事物上去,就是实学的范畴。概而言之,王阳明提出“知行合一”就是强调实学真行,知行不分离,学行不分离。他的“实学真行”的思想影响非常深远。(二)“道德教育”体现了人们的道德至上,致首先,借鉴“知行合一”思想,有利于改善政治生态,提升国家政治民主。王阳明“知行合一”思想要求知、行永不分离,知行并进。王阳明说:“郡务虽敏,然民人社翟,莫非实学。”(《王阳明全集》卷五)王阳明的“知行合一”思想,不是理论之学,它是经世济民、亲履实践之学。王阳明在一生中实践着他的“知行合一”思想,从不懈怠。他每到一地,造福一方,建立学堂,推行教化,整治吏治,兴利除弊,开放风气。他说:“使我果无功利之心,虽钱谷兵甲,搬柴运水,向往而非实学罗。”(《王阳明全集》卷四)其次,借鉴“知行合一”思想,有利于提高国民素质,恢复社会道德秩序。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使人民从盲目崇拜政治权威,走向迷恋金钱,一些人认为有了钱,便有了一切,流行的一句话便是“有钱不是让鬼推磨,而是能使磨推鬼”。可以说使人们崇拜金钱达到了极致。随之人们进入道德信仰和精神信仰的一个迷茫期。社会道德和社会风气与日剧下。我们当前缺少的不是个性解放,而是个性太过了,犹如脱了缰的野马,私欲极度膨胀。那么,我们要扭转物欲横流、金钱至上的局面,必须回归到崇尚道德、良知至上的轨道上来。道德至上是孔孟圣学的终极目标,只有人们有了“良知”,亦便是有了“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和是非之心”,进而心无杂念,廓然大公,人人成了“圣人”,社会也隨之变得和谐了。这就是儒家所追求的大同小康理想世界。最后,借鉴“知行合一”思想,有利于促进学术独立,改变教育方式,展现思想竞放。我们当前容易出现盲目崇拜,如追星族,不管是非善恶,便盲目效仿。还有一种盲目崇拜权势,甚至畏惧政治权势,而王阳明正是在政治迫害下,历经九死一生,不惧权势,终生践行“知行合一”思想,不迷信任何学术,只有亲身践行进行验证,连孔子、朱子这样的圣人或官方哲学概莫例外,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学习。现在的所谓的“学者”也唯利是图,弄虚作假。长此以往,国家的希望何在?学术的独立性体现于:一是不迷信任何学术权威,须亲历实践方可验之;二是不畏惧和依附任何政治权势,这样才能保证学术的独立性。王阳明“知行合一”思想,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