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学科视角下的大学生创业教育_第1页
多学科视角下的大学生创业教育_第2页
多学科视角下的大学生创业教育_第3页
多学科视角下的大学生创业教育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多学科视角下的大学生创业教育

随着我国就业压力的增加,培养学生的创业技能和创业人才已成为高等教育的一项基本任务之一。1989年在北京召开的“面向21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明确把创业教育作为“21世纪现代人的第三本护照”。在学术教育和职业教育之外,创业教育已成为知识经济时代大学生自我发展的重要方式。创业教育将教育资源优化组合,把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经济学、人才学和创造学等有关学科的理论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社会、学校和家庭等教育途径,引导学生形成创业意识,树立创业志向,发展创业品质,培养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教育。为了深化对大学生创业教育的认识,我们有必要从多学科的视角去透视大学生的创业教育。一、大学生创业教育,有利于改善就业结构和质量,提高就业层次,适应学校就业趋势创业教育随着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制度创新、管理创新越来越成为高等教育与社会相结合的重要生长点。社会的一切发展变化都会为创业提供机遇和信息。创业教育要使大学生学会关心社会,与社会进行沟通、对话,获取社会资源,并发展成为对社会的责任感、使命感。大学生的创业教育只有深深扎根在社会的生态系统中,才能具有非凡的生命力,而不能将其成为仅仅囿于高校内部和封闭的教育形式。创业教育其直接意义是解决社会就业压力。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步伐不断加快,高校毕业生的急剧增长,就业形势不容乐观。不少大学生的智力资源因未就业机会而浪费,也因个体的教育投资无法得到相应的收益和回报而对社会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创业教育为缓解社会就业压力提供了思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面向21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上把“求职”和“创造新的就业岗位”作为创业教育两方面的内容。在新的择业观与创业观的影响下,在创业精神的培养和教育下,毕业生也将愈来愈不仅仅是求职者,更是工作岗位的创造者。大学生不仅要自己创业,还要辐射大学生群体就业人群,为他人创造就业岗位和机会,扩大就业渠道,从而改善大学生就业的结构和质量。创业教育必须打破主体的局限性,实现“平民化”。创业不仅是那些拥有技术、成绩优秀的学生的“专利”,创业教育是要让所有的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开创个性得到培训和强化,现代创业意识和能力得到开发和提高,是着眼于未来人才的一种培养方式。大学生创业应进入到一个以普通学生为主体,普通行业为创业对象的多元化时代。创业教育的重点也要从少数人转向大多数的普通学生,将一些行业的市场状况、投资方向及发展前景等信息提供给学生,对学生的创业创意给予评估和指导,提供相应的资金和技术支持,帮助学生“孵化”创业项目,等等。大学生创业成功率的提高,对于社会的分层和流动以及社会的稳定都将产生积极的影响。二、立足自身,发挥自身价值,促进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成功大学生创业教育要有经济的立足点。创业与经济发展状况是密切相关的。大学生的创业教育只有立足于区域,服务并面向区域经济,并与其发展要求相统一,才能使他们在复杂的经济环境中谋求生存与发展。在高等教育分层的趋势逐渐明朗的前提下,不同层次的高校因其服务面向和所处的区域不同,大学生创业教育体系构建的要求也不尽相同。不同的服务面向预示着教育提供的服务产品、服务类别和服务水平不尽相同。而不同区域的产业结构、市场空间和资源状况则对高校的创业型人才提出了不同的要求,这些决定了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内容、方法和手段的不同。大学生创业教育要根据学校所处的不同的经济背景,寻找自身的立足点,切忌脱离实际。大学生创业教育要具有深层次的创业品质。创业教育是非赢利性的,旨在传授创业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培养创业者所具备的知识、技能和特质等。然而,创业实践本身乃是经济行为,必然要以利润作为生存的根本,作为新型职业的生命体征。据教育部2004年所做的报告显示,全国较早的百余家学生企业中,盈利的不足五分之一;学生创办的公司,5年内存活的不足三分之一。这表明,我国大学生创业层次较低,生命力较弱,创业领域也局限于一些技术含量不高的领域,限制了大学生优势的发挥,这种基于简单“生存型”的创业行为,无论是对经济的贡献价值还是对大学生自我价值的实现都无法产生持久有效的作用。因此,大学生的创业教育,要从长远的经济价值出发,在注重实践的同时,引导大学生确定合理的创业目标,这一目标要反映大学生的知识能力和发展趋势,引导和鼓励大学生创办以科技型为主的企业,创办能持续产生价值,具有生命力的企业。大学生创业教育要基于高校的内源性发展。高等学校是大学生创业教育开展的主要场所和实践基地。高校在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过程中普遍存在资金短缺、场所紧张等问题,限制着创业教育的深入开展,高校只有先发掘内源性的生长点,才能为创业教育的开展提供良好的物质基础,并且创造直接的创业实践机会。应根据学校自身的优势和专业设置的特点,进行创业实践,积极开办校内产业,为高校自身的发展提供物质支持,为学生提供模拟性、实验性的创业实践活动。同时,要主动走出校门,积极寻求与政府、企业的合作,通过多种渠道整合社会资金建立大学生创业专项基金,帮助比较成熟的创业团队和创业项目,完成学生创业从学校到社会的顺利转化。积极与社会、企业、行业形成沟通,融合本地区企业,为学生提供特定的创业实践活动情境,培养学生的创业兴趣,激发创业意向,还能形成创业教育的实训基地、创业实验室等,丰富创业教育的实习资源。三、营造文化氛围,培育积极的创业文化大学生创业教育要有良好的文化氛围。首先要消除传统文化教育中的消极影响,这种影响使人们往往对学生创业存在狭隘、片面的认识,认为在校期间只要学习好专业课,无需进行创业教育,从而在思想上排斥,抵触;或是对创业教育的定位存在误区,不是将其降低为技能层面,就是将其视为少数优秀学生的精英教育,高不可攀。这些偏差的理解都为创业教育的实施增加了阻力。再加之我国的高等学校专业设置过窄,人文教育薄弱,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模式单一、教学方法手段落后等因素,使得人才培养僵化、保守,缺乏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社会与高校本身就未能对创造、创新、创业教育与素质教育的涵义及其相互关系给予正确的理解和深层的文化认知,更无法提供给学生创业教育的真正内涵和良好的文化氛围。其次,要营造宽松的、激励创业的文化氛围。文化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渗透和影响,创新性与创造性是人的本质特征,人生来就具有追求创新与创造的潜能与需求。这种潜能与需求既可能因宽松、开放、多样化和尊重个性发展的文化与教育环境而被激发;也有可能因过于刚性、封闭、缺少竞争和忽视个性发展的文化与教育环境而被压抑或扼杀。因此,创业教育在于凝聚一种文化认同,并营造一个宽松的、富有激励的文化环境和氛围,把人的创新与创造潜能激发出来,并提供适宜的条件使这种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大学生创业教育要培育积极的创业文化。创业文化是创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影响创业教育的重要变量。它是人们在创业活动中普遍表现出来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基本态度、行为方式及其相应创业成果的总和。创业文化的核心在于价值观,即敢于开创事业的思想意识以及相应的思想观念。目前,许多大学生创业教育多局限于操作层面和技能层面,而缺少文化层面的教育。培育创业文化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观念,激励学生敢于投身创业,大胆实践,并在创业中实现自身的价值。创业文化的形成主要在高等学校内部,并与大学文化建设相结合。从一定意义上说,创业文化本身就是大学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创业文化的培育:第一,将培养创业精神提高到大学办学宗旨的高度,培养学生发奋图强、敢于创造、不畏艰难、把握机会、善于组织的意识和技能;第二,在大学生中开展创业活动,经常分析创业者成功个案、进行多种形式的创业计划比赛、激发学生的创业热情和创业理念,并将其作为一种鼓励成功的机制,肯定创业的价值,宽容创业的失败,让学生将自主创业作为个人多元化发展的重要方向;第三,要通过制度来保证创业文化的形成。只有从制度层面切实保证大学生创业教育活动的展开,才能将内化于其中的大学的定位、办学理念、人才培养规格、目标等文化因素进行整合,从而形成系统的、积极的创业文化。四、健全和完善创业教育的课程体系大学生创业教育要树立正确的教育目标。从教育学的角度看,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目标在于培养学生的开创型个性,开发他们的创业意识和提高其创业能力,塑造其创业人格。完整的创业教育目标应分为两个层次:一是在于鼓励和引导部分有能力的大学生走上自主创业的道路,开发新的经济增长点;二是使大多数学生在各自的职业生涯中保持活力,更好地发展,在各自的岗位上创造更大的价值。但是,我国的创业教育的源动力在于社会发展所面临的就业瓶颈,加之我们缺乏相应的物质保障和软件设施,创业教育的目标被曲解和简化。一些高等学校,或一哄而上引导学生全员创业,成立各式各样的“学生创业公司”,企图用拔苗助长的方式来培养创业者、企业家;或仅仅是进行创业精神的宣传,不能付诸行动来支持学生创业。事实上,创业教育的目标与我国高等教育的目标———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全面发展的人才是一致的,它是高等教育在人才培养模式上的新方向和切入点。真正意义上的创业教育,要摒弃功利性、空泛性教育目标,应着眼于为未来的几代人设定“创业遗传代码”,以造就最具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的创业一代为基本价值取向。大学生创业教育要建立系统的课程体系。课程是教学的核心。建立系统的课程体系,优化课程设置,是在创业教育中完善学生创业所需知识结构的关键。依据创业教育的特点,其课程体系应当是综合的、多元的。一方面,要渗透于学科与专业教育中,每门学科中都蕴含着丰富的创业素质,每个专业都潜存着创业教育的资源,学科与专业本身就是创业教育载体和源泉,渗透于学科与专业中的创业教育是培养大学生创业素质、提高大学生创业能力的有效途径。当然,这种渗透亦要体现出创业教育自身的逻辑性,必须根据创业教育的目标和内容来确定相关的内容,并使之系统化。另一方面,要开发创业教育学科课程。我国的创业教育起步较晚,其课程的开设还处于探索期,而创业教育作为一种教育形式,无论是教育过程还是教育效果,都需要通过学科来增强其生命力。其开发应当基于学生普遍的文化知识构成,以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为核心,逐步建立起科学有效的创业教育学科课程,如创业伦理学、创业心理学、创业社会学、创业管理学、创业法学、创业哲学等理论课程以及创业计划、创业实践、创业技能等实践课程。大学生创业教育要形成良好的教育支持和保障。创业教育要有效组织和利用学校资源。第一,成立创业教育的专职机构。针对我国长期以来的创业教育普遍很分散,没有专门机构来统筹的实际情况,高校有必要成立创业教育中心或其他创业教育机构负责创业教育的理论教学、资金筹措、创业项目的实践指导等工作,保障创业教育的系统全面落实。第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改善创业教育没有专职教师,仅有工作人员或管理专业教师任教的现状,组建专兼结合且包含各方面专家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加强对教师的创业教育的系统培训,也要对聘请的企业有经验的管理人士做系统教育学培训,使其能将创业的实践和经验转化为教育教学的内容、方式,使创业教育更加专业化、科学化。第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