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第页地理晋教版七年级上册4.1气温和气温的分布两课时学案(无答案)第四章天气和气候―――地球大气的风云变化
4.1气温和气温的分布第一课时
一、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1.知道气温、日平均气温、月平均气温、年平均气温的含义,并能通过具体的数据学会计算它们的方法。2.理解气温的时间变化,通过读图学会分析变化的原因。3.学会绘制和分析任何一个地方的气温曲线图。
过程与方法1.用设问质疑的方法,教师提出问题,小组展开讨论,然后互相交流不同意见。2.通过学生自己绘制气温曲线图,体会气温的变化规律,培养学生识图、读图和绘图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通过描述气温与人类生产、生活的关系,感受生活中地理有用,产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初步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
二、目标导航
㈠预习热身
1.气温是指大气的。气温的高低常用来测量,单位是,读作。
2.午热晨凉是指气温的;冬寒夏暑是指气温的。
3.我们通常用来表示一个地方气温的时间变化。
老师点拨:
仔细阅读教材哦,相信上面的题目一定难不倒你!
思考感悟:
三、活动与探究一
㈠活动的内容及方式
内容:气温的日变化。
方式:让几个学层次不同的同学叙述自己每天不同时刻对气温的亲身感受。
㈡探究的方法及所得规律
读图4.3“北半球某地气温的日变化”,注意:曲线的变化规律、最高值、最低值、气温日较差数值大小的变化,从而得出气温日变化的规律。
㈢评价与交流(启示)
活动与探究二
㈠活动的内容及方式
内容:气温的年变化。
方式:学生叙述自己在不同季节对气温的亲身感受。
㈡探究的方法及所得规律
读图4.4“北半球某地气温的年变化”读图时注意:曲线的变化规律、最高值、最低值、气温年较差数值大小的变化,从而得出气温年变化的规律。
㈢评价与交流(启示)
四、巩固提高
㈠达标自测
4.
5.气温是指:()
A.大气和地面温度的平均值B.大气的冷暖程度
C.地面的温度D.地面温度的变化情况
6.某地测得十月一日这天的气温,记录如下:2时7℃,8时10℃,14时22℃,20时13℃.则这一天的平均气温是:()
A.22℃B.13℃C.10℃D.7℃
7.冬寒夏暑是指气温的:()
A.日变化B.月变化C.季节变化D.年变化
㈡巩固提高
1.一天当中陆地最低气温出现在:()
A.日出前后B.晚上12点C.凌晨2点D.半夜
2.某地的7月平均气温为24.8℃,1月的平均气温为-5.6℃,其气温年较差为:()
A.19.2℃B.19℃C.30.4℃D.30℃
3.一年之中,在北半球大陆上,气温最高的月份一般出现在:()
A、1月B、6月C、7月D、8月
7.读下面A、B、C三个地区气温年变化曲线图,完成下列要求。
(1)三地中位于热带的是地,判断依据是。
(2)气温变化状况与太原最接近的是地,气温曲线弯曲程度,其显著特点是:气温年较差,分明,冬夏气温变化显著。
(3)C图中气温最高值出现在月,温度约为℃;气温最低值出现在月,
温度约为℃。该地气温年较差约为℃,
4.绘一绘(根据我国某地全年气温分布资料,绘出该地全年气温变化曲线),回答:
月份123456789101112
气温(6)7.69.512.616.118.919.619.719.117.515.011.37.9
该地最有可能是。
A.哈尔滨B.北京
C.昆明D.海口
㈢我的疑惑
我还有问题的题目是
我没有弄懂的知识点
解决问题的方法
㈣课外阅读
气温日变化与年变化
气温在时间上的变化有明显的日变化和年变化。
1.气温的日变化──随着一日内太阳的东升西落,气温也相应地有变化。一天之内,气温有一个最高值和一个最低值。气温的最高值与最低值之差,称为气温的日较差。日较差的大小与地理纬度、季节、地表性质、天气状况有关。一般说来,高纬度气温日较差比低纬度小些。据统计,热带的气温日较差平均为12℃,温带为8~9℃,极地只有3~4℃。地表性质和地形对气温的日较差也有显著的影响,例如,海洋上气温日变化比大陆小得多,山地的气温日较差比同纬度的平地要小。
2.气温的年变化──一年中月平均气温的最高值与最低值之差,称为气温的年较差。气温年较差的大小受地理纬度、地表性质、地形等因素的影响。由于太阳辐射的年变化高纬比低纬大,所以,气温的年变化随纬度的变化与日变化相反,即纬度越高,年较差越大。世界上气温年较差最大值出现在维尔霍扬斯克和奥伊米亚康(在西伯利亚),达102℃。世界年较差最小值出现在厄瓜多尔首都基多,只有0.6℃。
第二课时
一、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理解气温空间分布的规律,通过读图学会分析变化的原因。
过程与方法通过学习气温空间分布图,体会气温的变化规律,培养学生识图、读图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通过对气温分布图的学习,初步形成对地理的好奇心以及对科学的探究精神。
二、目标导航
㈠知识回顾
1.
㈡预习热身
2.在地图上将海拔相同的各点连接起来的线叫,同一条等温线上各点的气温都。
3.等温线密集的地方,气温差别;等温线稀疏的地方,气温差别。等温线呈闭合状,表示有或中心。
老师点拨:
仔细阅读教材哦,相信上面的题目一定难不倒你!
思考感悟:
三、活动与探究
㈠活动的内容及方式
内容:了解海陆分布对气温的影响。
方式:出示自学提纲,大家分组探讨学习。
㈡探究的方法及所得规律
分析图4.9和图4.10“世界部分地区一月、七月气温的分布”,步骤如下:
1.观察图中从低纬度向两极,气温有什么变化?你能说出判断的理由吗?
2.观察20℃等温线从左到右有什么变化?变化的地方在哪里?这种变化说明了什么问题?
3.再继续观察图4.9中,10℃等温线为什么在亚洲陆地上出现了一个拐弯?这里是什么地形?有何特点?说明了什么问题?
㈢评价与交流(启示)
四、巩固提高
㈠达标自测
4.
5.在等温线分布图上,等温线越密集的地方说明:()
A.气温差别越大B.气温差别越小
C.降水差别越大D.降水差别越大
6.有关气温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A.气温由回归线向南北两极逐渐降低
B.气温由赤道向南北两极逐渐降低
C.等温线与与纬线大致平行
D.1月同纬度大陆气温高于海洋气温
㈡巩固提高
1.世界上最冷的地区分布在:()
A.北极地区B.欧洲北部C.南美南部D.南极大陆
2.世界上最炎热的大陆是:()
A.亚洲B.非洲C.大洋洲D.南美洲
3.下列有关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规律的叙述,正确的是:()
A.低纬度气温高,高纬度气温低
B.低纬度气温低,高纬度气温高
C.海洋气温高,陆地气温低
D.海洋气温低,陆地气温高
4.“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这诗句所描述的自然现象的主要成因是:()
A.地形因素B.海陆因素C.洋流因素D.纬度因素
5.非洲的乞力马扎罗山,山麓郁郁葱葱,山顶白雪皑皑,形成“赤道雪景”的奇特景观,主要原因是:()
A.纬度位置B.地形位置C.海陆位置D.洋流位置
6.读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完成下列要求。
(1)一般来说,低纬度地区气温,高纬度地区气温。
(2)年平均气温高于20℃的地区主要分布在(纬度范围),低于-10℃的地区主要分布在(纬度范围)。
(3)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的规律是:从赤道向南北两级,气温。
(4)在青藏高原地区,等温线呈闭合状,说明那里是一个中心。
(5)上图中下列各地年平均气温最高的是:()
A.悉尼B.北京C.纽约D.新加坡
7.读右图(某地1月等温线分布图),回答问题。
(1)这是北半球还是南半球的等温
线分布图?为什么?
(2)图中A、B两地处在陆地上的是,
处在海洋上的是。
㈢我的疑惑
我还有问题的题目是
我没有弄懂的知识点
解决问题的方法
㈣课外阅读
高处不胜寒的原因
大气的主要热源是在地球表面,距离地面越远,气温就越低,气温随着高度增加而降低。难怪,宋朝苏东坡也发出感叹:“高处不胜寒”。在山地,不同海拔高度地点的气温也是随海拔高度降低的,不过在山地的测点与低处平原的测点都接近地面热源。为什么也会有这种温度差别呢?原因是山地凸出于自由大气中,高山上的温度除了受本身的地面热原影响外,还受到自由大气温度的调节作用。山越高,山地地面温度与自由大气温度的差值就越大,自由大气对山地气温的调节作用就越明显。例如,庐山比九江高出1132米,冬季1月平均温度却从4.2℃降到-0.2℃;夏季7月从29.4℃降到22.5℃。冬季降低了4.4℃,夏季降低6.9℃。我们把两个地点的温度差除以它们的高度差(以100米为单位),就得到它们之间气温的温度梯度,九江与庐山的温度梯度1月是-0.39℃/100米,7月是-0.61℃/100米。
温度梯度不仅随季节变化,而且随地形具体情况也有很大差异,例如,在秦岭北坡就小于南坡,北坡年平均温度梯度-0.45℃/100米,南坡却有-0.54℃/100米。主要原因是在冬季,北坡有冷空气经常聚集,减少了盆地与高山的温度差值。北坡冬季月温度梯度只有-0.34℃/100米,而南坡处在冷气流的北风位置,1月仍有-0.54℃/100米,但在夏季这种情况并不存在,南北坡温度梯度都是-0.55℃/100米。
另外,由于自由大气的调节作用,高山上的温度年变化和日变化也是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少的,用最热月温度减去最冷月的温度的差值表示年变化,称为年较差。九江的年较差为25.2℃,到庐山就降到22.7℃,年较差不仅随高度减少也可因坡向不同而有差别。秦岭以北的西安年较差达27.6℃,到华山降到24.2℃,可是在秦岭以南的安康年较差只有24.2℃,与华山几乎没有差别。当然,这与安康纬度偏南,云、雾及降水较多的也有很大关系。
最低气温出现在:
最高气温出现在:
最高气温出现在:
最高气温出现在:
日变化:
年变化:
(北半球)
气温的时间变化
最低气温出现在:
最高气温出现在:
最高气温出现在:
最高气温出现在:
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一建机电纸板课件
- 中医护理骨干总结汇报
- 车棚防水施工方案
- 急救物品管理规范
- 携手AI共育未来人工智能科普教育主题活动课件
- 大学高等数学知识点总结
- 妇幼信息培训课件
- 2025导游证《政策与法律法规》考前冲刺必会300题-含答案
- 安徽省滁州市2025届高考化学三模试卷含解析
- 工程项目安全管理培训
- 电子表格红色方格纸A420X20
- 220升压站1#主变就位作业票
- 校长接待日登记表
- 行车月检查表
- 快递、空运、物流快运服务项目 投标方案(技术标)
- 托福阅读十大题型课件
- 王洪图黄帝内经80课时讲稿
- GB/T 13664-2023低压灌溉用硬聚氯乙烯(PVC-U)管材
- (完整word)中考语文作文评分标准表
- 非煤矿山通用三级安全教育培训资料公司级
- FMCW数字雷达高度表接收机射频前端设计的中期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