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第三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省名师优质课赛课获奖课件市赛课一等奖课件_第1页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第三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省名师优质课赛课获奖课件市赛课一等奖课件_第2页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第三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省名师优质课赛课获奖课件市赛课一等奖课件_第3页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第三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省名师优质课赛课获奖课件市赛课一等奖课件_第4页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第三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省名师优质课赛课获奖课件市赛课一等奖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章自然地理环境

整体性与差异性杭州高级中学闫杰第1页主要内容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对本章要求;四套高中地理教材内容编写比较;分析湘教版教材本章内容;教学实施提议;第2页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内容要求(一)举例说明某地理自然地理要素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中作用。研读:1.“举例说明”:以一个详细地理要素为例。2.“某自然地理要素”:不限定哪一个详细地理要素。(提议选取“生物”要素)3.“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中作用”:从地质历史时期来说明该要素产生影响。第3页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内容(二)举例说明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作用,了解地理环境整体性。研读:1.“举例说明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作用”:要求结合一个详细地域实例。2.“了解地理环境整体性”。两个含义:“唇齿相依”(有福同享,有难同当)“唇亡齿寒”(牵一发而动全身;城门失火,殃及池鱼)(注意:不一样尺度范围)第4页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内容(三)利用地图分析地理环境地域分异规律研读:1.“利用地图分析”:强调使用地图(世界陆地自然带分布图)。2.“地理环境地域分异规律”:强调“规律”分析和掌握。(注意:关于不一样划分方法不宜拓展)第5页四套高中地理教材比较湖南教育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山东教育出版社中国地图出版社第6页四套地理教材网址人教版:/gzdl/index.htm湘教版:

鲁教版:

中图版:

第7页四套高中地理教材本章比较(节内容)湘教版第1节.自然地理原因改变与环境变迁(生物进化与地球演化、恐龙灭绝;人类活动)第2节.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不一样尺度范围;土壤为例;三峡工程、广西平果)第3节.自然地理环境差异性(卫星图片;珠峰垂直差异、华北平原地方性分异)人教版第1节.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生物对地球演化作用;藏羚羊数量平衡;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影响、东北森林降低影响)第2节.自然地理环境差异性(自然带分布图;西北植被讨论、珠峰垂直差异)第8页鲁教版第1节.地理环境差异性(自然带图)第2节.地理环境整体性(要素相互关系示意图;厄尔尼诺;青藏高原抬升)第3节.圈层相互作用案例分析--剖析桂林“山水”成因(包含“岩石对地理环境影响”)中图版第1节.影响气候原因及气候在地理环境中作用(影响气候因子;气候与地球演变;上海热岛效应)(拓展:水分改变对区域地理环境影响)第2节.地理环境整体性(要素相互关系示意图;撒哈拉地域)和地域分异(“理想大陆”自然带分布图)(续表)第9页版本湘教版人教版鲁教版中图版页数(页)22141613图像数量16142615密度0.711.61.2活动数量15669密度0.70.40.40.7阅读数量8241密度0.40.10.30.1案例数量4432密度0.20.30.20.15四套高中地理教材本章比较(栏目)第10页几点感受湘教版:内容编排详细,篇幅长;活动和阅读较多,可选择余地大。(地方性分异单列讲述)人教版:内容简练,正文文字短小;图文结合较佳,案例比较丰富。(延伸“要素相互作用产生新功效:生产功效和平衡功效”)鲁教版:图像数量多,图文结合较佳,案例分析较为详细。(以桂林山水为案例详细分析)中图版:内容篇幅小,但正文文字叙述多,探究性不够;案例较少(2个)。(整合影响气候因子内容)

第11页湘教版本章教材分析一.本章内容在教材中地位自然环境中物质和能量交换宇宙中地球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影响自然环境整体性和差异性人文地理区域地理“桥梁”和“纽带”地位总结基础自然地理第12页表达地理学科两大特点主要平台两大地理学科特点要素之间相互作用地理环境整体性地理环境差异性综合性差异性两种地理思维方式综合联络因地制宜第13页二.本章教材知识结构自然地理环境地理要素改变与环境变迁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自然地理环境差异性生物进化和灭绝与环境变迁人类活动对环境作用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表现自然地理要素相互作用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与资源综合利用自然地理环境差异性表现地域分异基本规律主要陆地自然带自然地理环境差异性与因地制宜第14页生物进化、灭绝与环境地理要素改变与环境变迁人类活动对环境作用生物进化与环境变迁(阅读/思索:演变图)环境变迁与生物灭绝(探究:中世纪恐龙灭绝)人类活动造成环境改变(以全球气温升高为例)人类活动能够改进环境(社会发展、科技进步)第一节知识结构普通生物为例人类为例第15页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表现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1.要素改变对当地影响(砍伐森林)2.要素改变对其它地域影响(河流泥沙)(土壤冲刷试验)没有详细案例1.利用资源会改变要素2.资源之间相互影响(开垦黄土高原为例)案例:三峡工程综合决议广西平果综合治理自然地理要素相互作用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与资源综合利用成土母质与土壤气候与土壤生物与土壤地形与土壤以土壤为例第二节知识结构第16页地球表层差异性表现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1.农业生产必须因地制宜2.探究活动:观察当地分异地域分异基本规律自然地理环境差异性与因地制宜纬度分异干湿度分异垂直分异地方性分异1.探究活动:“卫星影像图”2.阅读:亲历中国地理环境差异性主要陆地自然带1.森林自然带2.草原自然带3.荒漠自然带第三节知识结构植被为线索第17页三.小栏目分析栏目类型活动(共15个)阅读双语学习思索探究实践数量75381四.图像分析类型地图景观图示意图统计表卫星图片数量011621学生活动数量较多;拓展阅读资料篇幅较多。图像偏少;案例不足;缺乏地图(卫片代替)。第18页本章教学实施提议讲座:北京四中安迎(参加人教版高中地理新教材编写中学地理教师之一)第19页一.课时和内容分配:提议6课时,分配以下:第1课时:“生物进化、灭绝与环境”和“环境变迁与生物灭绝”第2课时:“人类活动对环境作用”和“自然环境整体性表现”(跨第一、二节)第3课时:“自然要素相互作用”和“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与资源综合利用”第4课时:“地球表层差异性表现”和“主要陆地自然带”(重组)第5课时:“纬度分异规律”、“干湿度分异规律”和“垂直分异规律”第6课时:“地方性分异规律”和“差异性与因地制宜”注:与《学科教学指导意见》不尽相同(2、1、3)第20页二.教学方法提议抓住主干,合理取舍。

如“生物进化、灭绝与环境”:借助图表(或时间轴),抓住生物“进化链”和环境“演变链”。原始环境原始生命有机质合成释放出氧气有氧环境现在环境复杂生命高级生命适应环境改造环境再如:“土壤与其它地理要素之间关系”“演变链”“进化链”第21页2.深入挖掘教材图像,补充景观图片(或影像资料);“替换”图像第22页“分割”图像“叠加”图像第23页卫星图片:推荐使用GoogleEarth第24页“案例”配合如“西北内陆”、“撒哈拉地域”、”亚马孙雨林地域”等大尺度范围如“千岛湖地域”、“天目山地域”、“校园绿地”等小尺度范围第25页结合“框图”(参见后面)第26页“更换”图像湘教版中图版鲁教版第27页3.让“案例”说话。提议精选经典案例。“人类活动对环境影响”参考案例:

杭州西溪湿地萎缩与保护性开发

50年代毁芦造田50-60年代西溪有60余平方公里80年代,古荡镇建设住宅小区,1992年后,周围建起了大批商品房当前西溪湿地面积10.08平方公里建国后平均每年降低10平方公里(相当于每年降低一个西溪)第28页再如:上海浦东机场与候鸟迁移栖息。鸟类被飞机场驱赶到九段沙湿地上浦东机场崇明岛东滩湿地保护区第29页“环境变迁与生物灭绝”参考案例:第四纪银杏灭顶之灾濒临灭绝华南虎“陆地环境整体性”参考案例:

“生物圈2号”试验失败启示

“怒江建坝”惹争议“陆地环境差异性”参考案例:

杭嘉湖地域与塔里木地域景观对比

西双版纳地域与大兴安岭地域景观对比第30页4.设计“知识框图”,使教材内容结构化。成土母质粒度成份气候温度降水生物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土壤地形坡度坡向第31页鲁教版教材地理要素相互关系示意图第32页5.加强与教材相关内容联络。“自然带分布图”“全球气候分布图”“纬度分异规律”“干湿分异规律”“垂直分异规律”太阳辐射大气环流大气分层“地方分异规律”地表形态第33页6.加强对学生课堂活动引导。我国首次拍卖野生动物狩猎权

人民网报道:我国首次“国际狩猎野生动物额度”拍卖会将于年8月13日在成都举槌。列入拍卖动物包含3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和11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狩猎额度包括盘羊、牛羚、白唇鹿、岩羊、矮岩羊、马鹿、北山羊、鹅喉羚、藏原羚、斑羚、鬣羚、白臀鹿和水鹿等14种野生动物共289只,地域范围限于四川、新疆、青海、甘肃、陕西、宁夏、内蒙古、湖南等8个省和自治区。

第34页第35页■正方:严格论证不会造成种群破坏。在指定时间、指定地点猎杀指定野生动物,并遵照“打公不打母、打老不打小”等标准,不会对野生动物种群造成破坏。反而有利于生态平衡,控制野生动物种群数量。■反方:我国野生动物种群数量没有到达不杀不行“饱和”程度。弱肉强食和优胜劣汰标准,能维持野生动物间种类平衡,“有程度狩猎”在市场利益驱动下很轻易变成“无程度滥杀”,人类猎杀反而会破坏生态平衡。第36页分组辩论:你同意哪个观点?认为应该捕杀一方,请说出:“野生动物降低”会对当地陆地环境带来什么影响?认为不应该捕杀一方,请说出:“野生动物过多”会对当地陆地环境带来什么影响?恰当设问,引导活动宏观方向:深刻了解地理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第37页三、小栏目处理提议

学生活动恰当处理,课内课外结合活动内容处理提议第一节活动1:填表引导学生课内完成活动2:探究恐龙灭绝课内不拓展;课外活动(形式多样)活动3:调查工厂影响让学生谈见闻,讨论;(课外调查)第二节活动1:要素相互作用以详细地域为例,讨论分析活动2:试验和填框图播放试验室录像;框图课内完成活动3:思索分散、穿插到相关内容中完成活动4:探究(4个)2、4题教师指导完成;1、3选做活动5:调查故乡生态组织讨论,绘制框图。(课外调查)第38页活动内容处理提议第三节活动1:卫片图“主要自然带”学习后,配合填框图完成活动2:思索让学生谈不一样旅游点景色或播放影像活动3:思索填表课内完成;另2个选作一个或不做。活动4:珠峰图教师指导完成;“雪线”知识参见第97页活动5:描述照片按要素逐一设问,提议小组分工进行活动6:描述照片学生自看图;提议配合影像视频活动7:观察故乡学生自行选择,课外进行(教师指导)第39页

阅读材料合理使用和补充1.重点是梳理生物进化链,抓住生物进化与地球演变相互作用。(见前述)2.依据阅读,配合完成活动1中表格。注:1.不宜补充和拓展;2.淡化“纪”和“年”概念。第40页

此阅读材料有利于帮助学生加深生物对土壤形成了解。提议引导学生阅读。再完成第76页活动第2题:“比较说明冲积土、荒漠土和红壤发育程度”。第41页

此阅读材料是一个经典案例,提议引导学生进行阅读和分析。提议作为一个案例分析。适当补充图文资料。第42页

推荐书籍:《三峡工程论证》潘家铮编著,书中汇编50篇文章(25篇总论,25篇专论)。能够网上查阅本书电子版全部内容。

潘家铮,浙江绍兴人,毕业于浙江大学。中国长江三峡工程开发总企业技术委员会主任。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第43页关于几个问题讨论新教材课文知识“分散”怎么办?课堂学生活动占时间、节奏慢,完不成课时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