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生态文明是区别于现在工业文明的一种新概念的文明形式,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一个新阶段。人类在近代的发展中从农耕畜牧文明,经过工业革命发展成为了工业文明。工业文明的代表便是机械和煤炭以及电力,这些工业化机械化的生产占据社会生产的主导地位。而工业文明也带来了工业化,城市化,法制化,民主化教育的普及化等等改变社会形态的因素。生态文明则是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可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社会形态。生态文明以尊重和维护自然为前提,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等和谐共处的发展关系为宗旨,将建立可持续的生产,消费方式为内涵,得以引导人类走上可持续和谐的发展道路。生态文明强调人的自觉与自律,强调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处共融,既追求人与生态的和谐,也追求人与人的和谐,而且人与人的和谐是人与自然和谐的前提。可以说,生态文明是人类对传统文明形态特别是工业文明进行深刻反思的成果,是人类文明形态和文明发展理念、道路和模式的重大进步。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生态文明是继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一种崭新的文明形态。由于工业文明是以用各种技术手段征服自然为目的,去满足人类的功利需要,因而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在物质方面取得巨大发展的同时,对地球资源的索取又超出了合理的范围,对地球生态环境也造成了越来越大的破坏。酿成了滥伐森林、过度捕捞、资源能源枯竭、环境污染等负面效应。据统计,占世界人口15%的发达工业国家,就消费了世界56%的石油、60%以上的天然气和50%以上的重要矿产资源。印度的甘地曾经说过:“英国为了达到它那种富裕程度,曾消耗掉地球上一半的资源,像印度这样一个国家需要多少个地球?”实际上,仅仅在20世纪一个世纪里,人类就消耗掉1420亿吨石油,2650亿吨煤,380亿吨铁,7.6亿吨铝,4.8亿吨铜,导致近年来全球气候变化,暴雨、高温等极端天气频繁发生的严重后果。建设生态文明,就是人类对工业文明进行深刻反思,决心在发展物质生产的过程中,努力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宝贵成果。生态文明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宗旨,以建立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模式、健康合理的消费模式以及和睦和谐的人际关系为主要内容,倡导人类在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的基础上,追求物质和精神财富的创造和积累,它所遵循的是可持续发展原则。作为工业文明先行者的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也是最大的环境破坏者,它们所造成的所谓“世界八大公害事件”就轰动一时,敲响了生态危机的警钟,只是在进行深刻的反思并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努力之后,转变了发展方式、调整和优化了经济结构、治理了生态环境,它们才在生态建设方面取得了重要成就。需要注意的是,这些成就的取得,同它们借助于其在经济、技术乃至政治、军事优势,攫取发展中国家的资源、向发展中国家转嫁污染公害是分不开的。从原则上讲,只有在消灭了阶级剥削的社会主义社会,才有可能建设真正的生态文明;而在实际上,由于我们是这个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限于客观条件和主观认识,经济发展基本上还沿用了传统的工业文明方式,以致在20世纪70年代末期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上百年的工业化过程中分阶段出现的资源环境问题,在我国短时期内集中出现了,资源相对短缺、生态环境脆弱、环境容量不足,逐渐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发展中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在这种形势下,我们党把建设生态文明列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并要求把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原则、目标等深刻融入和全面贯穿到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这不仅是我们党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而且更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顺应世界发展潮流,走出一条不同于传统工业化和现代化的、人类创造文明的新路的决心和信心,这是对人类发展理论的又一个重要的创新发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涉及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根本性变革的战略任务,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原则、目标等深刻融入和全面贯穿到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把贯彻实施科学发展观所要求的可持续发展,提升到文明建设的高度,就是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文明的实质,就是要建设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此前,党的十七大报告已经明确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目标,而且还把“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列为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基础上对我国发展提出的新的更高要求,使之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这是我们党领导全国人民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也反映了20世纪70年代遭遇第一次石油危机以后,人类寻求克服生态危机之道的世界潮流。突出环境保护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主体地位。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是经济社会快速发展赋予环境保护的时代重任,是新时期环境保护工作的基础和灵魂。各级环保部门要在更高层次、更宽领域和更高战略,提前谋划和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在环境保护倒逼经济发展的同时,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绿色经济和生态经济,加快转方式调结构步伐,培养新的经济增长点,把环境保护作为优化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把改善环境质量作为环境保护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构建和营造有利于发挥环境保护在生态文明建设中作用的制度环境。从国家层面制定有利于环保的税收、财政、金融、土地等方面的经济发展政策体系,根据不同地区的环境功能和环境承载能力,严格环境保护行业准入制度,切实做到经济发展政策和环境政策充分融合。制定配套的地方环境保护条例,完善环境保护法律援助机制,建立环境民事和行政公诉制度,基本形成宽领域、多层次的环境保护法规体系。积极推行环境保护行政执法责任制,加大司法机关、人大和行政监督机关对环境保护相关法规实施情况检查力度,有效保障人民群众的环境权益。加强公众参与环境保护制度建设,依法保障公众环境参与权利。让公众参与环境保护政策制定和修改,参与环境〃电子眼〃监管,有效推动环境保护事业快速发展。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必须提升环境保护工作水平。严格环境准入制度,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原则,优化环境容量配置,加大落后产能淘汰力度,全面推行清洁生产,严格执行污染物达标排放。着力抓好大气污染重点行业整治,控制扬尘、燃煤和机动车尾气污染,改善环境空气质量。加大固体废弃物处置力度,实现固体废物垃圾集中处理,推进医疗垃圾和危险废物的无害化处置,提高固体废物处置利用率。制定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规划,实施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域环境综合整治。建立健全农村连片整治资金投入机制,成立农村连片整治工作专项领导小组,深入推进农村连片整治工作。突出抓好环境执法监管,严厉打击各类环境违法行为,加大对重大环境案件挂牌督办落实力度,建立严格的环境责任追究制度。重视和关注生态文明建设的探索和创新。科技创新是解决环境问题的基础,把科技创新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加大对荒漠化、重金属、水、土壤和大气污染综合防治的科技投入力度,引进国外先进技术,深入开展研究综合污染防治核心技术。全面统筹城乡生态环境保护规划,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