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涉外礼仪知识主要是指在涉外交往中所应恪守国际通例与交际规则。包含外交礼仪(官方礼仪)、商务礼仪、民间礼仪(民俗礼仪)。它基本内容,主要与维护政府形象、民族形象和国家形象相关。礼仪基本要求:举止得体、以礼相待、不卑不亢、落落大方涉外礼仪知识讲义课件第1页恪守外事纪律(一)政治纪律1.终于祖国2.站稳立场3.保守秘密4.服从组织(二)业务纪律1.协同对外2.公私分明3.请示汇报4.业精于勤涉外礼仪知识讲义课件第2页国际礼仪公认并遵照行为准则
依据1961年4月18日联合国经过《维也纳国际关系条约》总则:当代国际关系公认“国家主权平等”为基础;国家不分大小强弱贫富,都应该含有独立处理自己内外事务、管理自己国家主权。国家与国家之间是平等,全部国家都是国际社会平等组员。实践中表达在以下六个方面:★国家尊严受到尊重;国家元首、国旗、国徽是国家象征,不受欺侮。★国家外交代表,按照国际条约要求,享受外交特权和豁免。★不以任何方式强制它国接收自己意志;不以任何借口干涉别国内政。要尊重对方风俗习惯、政治制度和宗教信仰。★在相互交往中,实施“对等”和大致上“平衡”,所谓“对等”实际上就是“礼尚往来”。所谓“平衡”,也可了解为“一视同仁”或“不歧视”标准。★“主权平等“标准,在国际组织和在国际会议上,表现为每一个参加国又有同等“代表权”和“投票权”,每个国家所投票在法律上含有同等效力。★在“礼宾序列”问题上,也应该表达各国“主权平等”标准。详细讲,在多边国际活动中,如大型国际会议、国际赛事、文化交流等,以国名字母或国家代表就职时间等排序,有各种选择,使各国都有机会排前列。签定条约应恪守“轮换制”。涉外礼仪知识讲义课件第3页涉外礼仪通则一、维护形象五方面原因:1、每个人形象,真实地表达着他个人教养和品位2、客观地反应了他个人精神风貌和生活态度3、如实地展现了他对交往对象所重视程度4、是其所在单位整体形象有机组成部分5、最终当人们确认他所属时,则往往将其个人形象与所在单位形象等量齐观。个人形象六要素:1、仪容;是指一个人个人形体基本外观2、表情;通常主要是一个人面部表情3、举止;是指人们肢体动作4、衣饰;是对人们穿着服装和佩带首饰统称5、谈吐;即一个人言谈话语6、待人接物。所谓待人接物,详细是指他与他人相处时表现,亦即为人处世态度涉外礼仪知识讲义课件第4页
二、不卑不亢
是涉外礼仪一项基本标准。实际上就是要注意表现自然、待人真诚,即不畏惧自卑,低三下四,也不狂忘自大,嚣张放肆。详细而言,在涉外往来中做到不卑不亢,应主要表现为尊重自己,尊重他人。1、尊重自己。即应以自尊、自爱、自信为基础,在外国人面前表现得豁达开朗、乐观坦城、从容不迫,落落大方,理直气壮,气宇轩昂。在任何情况下,都要坚持自立、自强,努力以本人实际行动在外国人面前充分展现“中华民族站立起来了”精神风貌。2、尊重他人。即尊重一切平等候我外国友人。从本质上说,尊重他人,实际上就是在尊重自己。在涉外交往中,尊重外国友人主要应该表现为以礼待人,平等候人,友善待人,尊重对方风俗习惯,虚心学习对方一切优点。反对高傲自大,盛气凌人,自认为是,目空一切,惟我独尊。涉外礼仪知识讲义课件第5页三、求同存异首先,对于中外礼仪与习俗差异性,是应该给予认可。再者,在涉外交往中,对于类似差异性,尤其是我国与交往对象所在国之间礼仪与习俗差异性,主要是要了解,而不是评判是非,监定优劣。在国际交往中,终究恪守哪种礼仪为好?当前大致有三种可行方法:其一,“以我为主”,所谓“以我为主”即在涉外交往中,基本上依旧采取本国礼仪。其二,“兼及他方”。所谓“兼及他方”,即涉外交往中基本采取本国礼仪同时,适当地采取一些交往对象所在国现行礼仪。其三,则是“求同存异”。所谓“求同存异”是指在涉外交往中为了降低麻烦,防止误会,最为可行做法,是既对交往对象所在国礼仪与习俗有所了解并给予尊重,更要对于国际上所通行礼仪通例认真地加以恪守。涉外礼仪知识讲义课件第6页四、入乡随俗“入乡随俗”,是涉外礼仪基本标准之一,它含义主要是:在涉外交往中,要真正做到尊重交往对象,首先就必须尊重对方所独有风俗习惯。主要出于以下两方面原因:其一,是因为世界上各个国家、各个地域、各个民族,在其历史发展详细进程中,形成了各自不一样宗教、语言、文化、风俗和习惯,而且存在着不一样程度差异。这种“十里不一样风,百里不一样俗”局面,是不以人主观意志为转移,也是世间任何人都难以强求统一。其二,是因为在涉外交往中注意尊重外国友人所特有习俗,轻易促进中外双方之间了解和沟通,有利于更加好地、恰如其分地向外国友人表示我方亲善友好之意。涉外礼仪知识讲义课件第7页五、信守约定
是涉外礼仪基本标准之一,所谓”信守约定”标准,是指在一切正式国际交往中,都必须认真而严格地恪守自己全部承诺。说话务必算数,许诺一定要兑现,约会必须如约而至。在一切相关时间方面正式约定之中,尤其恪守不怠。在涉外交往中,要真正做到“信守约定”,对普通人而言,尤须在以下三个方面身体力行,严格地要求自己。做到:1、慎重许诺2、严守约定3、万一因难以抗拒原因失约,尽早通报,如实解释、郑重致歉、主动负担给对方造成损失。涉外礼仪知识讲义课件第8页六、热情有度涉外交往不但待人要热情而友好,但更主要是要把握好待人热情详细分寸。不然就会事与愿违,过犹不及。关键是掌握好以下四个方面:1、关心有度2、批评有度3、交往有度在涉外交往中,人和人之间正常距离可划分为以下4种,它们各自适用不一样情况。其一,私人距离,小于0.5米之内,它仅适合用于家人、恋人与至交,是为“亲密距离”其二,社交距离,大于0.5米,小于1.5米。它适合于普通性交际应酬,故称“常规距离”其三,礼仪距离,大于1.5米,小于3米。它适合用于会议、演讲、庆典、仪式以及接见,意在向交往对象表示敬意,所以称“敬人距离”其四,公共距离,其距离在3米开外,适合用于公共场所陌生人相处。它被称做“有距离距离”涉外礼仪知识讲义课件第9页七、不必过谦不必过谦原则基本含义是:在国际交往中涉及自我评价时,虽然不应该自吹自擂,自我标榜,一味地抬高自己,但是也绝对没有必要妄自菲薄,自我贬低,自轻自贱,过分地对外国人进行谦虚、客套。八、不宜先为也称作“不为先”原则。基本要求是,在涉外交往中,面对自己一时难以应付、举棋不定,或者不知该如何动作时,不宜抢先,冒昧行事,不妨按兵不动,静观一下周围人所作所为,并与之采取一致行动。不宜先为有双重含义:一方面,它要求人们难以确定如何动作时,应该尽量防止采取任何动作,以免出丑露怯。其次,它又要求人们在不知道到底怎么做才好,而又必须采取行动时,最好先是观察一些其他人正确做法,然后加以模仿,或是同当时绝大多数在场者在行动上保持一致。涉外礼仪知识讲义课件第10页九、尊重隐私
在涉外交往中,务必要严格恪守“尊重隐私”这一涉外礼仪主要标准。普通而论,在国际交往中,以下八个方面私人问题,均被海外人士视为个人隐私问题:收入支出、年纪大小、恋爱婚姻、身体健康、家庭住址、个人经历、政见信仰、所忙何事;外国人考究个人隐私权,交谈中要自觉防止包括以上八个方面,为便于记忆,可简称为“个人隐私八不问”;
交谈话题:
避开如党派、宗教、信仰、风俗、历史等需要忌讳话题,普通可选择诸如:中外文学、艺术、风土人情、科学教育、体育比赛、文艺演出、电影电视、风光名胜、旅游度假,还有名著、名画、名曲、历史典故、当代新闻、职业兴趣等双方都兴趣,轻松愉快话题。涉外礼仪知识讲义课件第11页十、女士优先
所谓”女士优先“,是国际社会公认一条主要礼仪标准,它主要适合用于成年异性进行社交活动之时。其含义是:在一切社交场所,每一名成年男子都有义务主动自觉地以自己实际行动,做到:1、尊重妇女。与妇女交谈时,一律要使用尊称。包括详细内容时,谈话亦不应令在场妇女难堪。排定礼仪序列时,应将女士列在男子之前。2、照料妇女。在一切社交活动中,男子均应细心地照料妇女:就座时,应请其上座;用餐时,应优先考虑其口味。3、关心妇女。外出之际,男子要为女士携带重物。出入房间时,男士要为女士开门、关门。男士如想吸烟,应征求在场女士意见。5、保护妇女。在一切艰难、危险条件下,男子均应竭尽全力保护妇女。经过危险地段时,男子应走在前列。在马路上行走时,男士则应行走于外侧。任何危险之事,男子均应主动负担。涉外礼仪知识讲义课件第12页十一、爱护环境作为涉外礼仪主要标准之一,“爱护环境”主要含义:在日常生活里,每一个人都有义务对人类所赖以生存环境,自觉地加以珍惜和保护。在涉外交往中,尤其强调“爱护环境”问题,除了因为它是作为人所应具备基本社会公德之外,还在于,在当今国际舞台上,它已经成为舆论倍加关注焦点问题之一。所以,有两点需要尤其注意:第一,光有“爱护环境”意识还是远远不够。更为主要是,要有实际行动。第二,在与外国人打交道时,在爱护环境详细问题上要好自为之,严于自律。详细而言,在细节上要注意八个方面:不可毁损自然环境、不可虐待动物、不可损坏公物、不可乱堆乱挂私人物品、不可乱扔乱丢废弃物品、不可随地吐痰、不可随地随意吸烟、不可任意制造噪音。涉外礼仪知识讲义课件第13页十二、以右为尊正式国际交往中,依照国际通例,将多人进行并排排列时,最基本规则是右高左低,即以右为上,以左为下;以右为尊,以左为卑。大到政治磋商、商务往来、文化交流,小到私人接触、社交应酬,凡是有必要确定并排列时详细位置主次尊卑,“以右为尊”都是普遍适用。如:来访国和东道主国双方国旗悬挂,宾主乘车、会谈、会见、宴请时席次排列等等均以右为上。涉外礼仪知识讲义课件第14页涉外交际礼节怎样见面介绍在涉外场所,相互间介绍是必不可少礼节。介绍次序普通以下:1、先把男士介绍给女士2、先把主人介绍给客人3、先把年轻介绍给年长4、先把身份低介绍给身份高5、先把未婚女子介绍给已婚妇女6、先把年轻身份低妇女介绍给年长身份高男士7、先把儿童介绍给成人简言之:把年轻、身份低、主人、男士介绍给年长、身份高、客人、女士握手时伸手次序应是:主人,年长者,身份高者,女士主动伸手,然后客人,年轻者,身份低者,男士再伸手迎握。握手时男士要脱帽,脱手套,女士则无须。涉外礼仪知识讲义课件第15页着装礼仪着装标准1、TPO标准T、P、O分别是英语中Time,Place,Objet三个单词首个字母缩写。T泛指早晚、季节、时代等;P代表地方、场所、位置、职位;O代表目标、目标、对象。TPO标准是当前国际上公认衣着标准。着装遵照了这个标准,就是合乎礼仪。2、整体标准衣饰整体美组成,包含人形体、内在气质和衣饰款式、色彩、质地、工艺及着装环境等。从多原因中表达友好统一。3、个性化标准因人而异,扬长避短,展现独特个性魅力和最正确风貌。4、整齐标准在任何情况下,衣饰都应该是整齐。涉外礼仪知识讲义课件第16页伴随经济发展和世界各国人民友好往来,西装已成为当今国际上标准通用礼服,它能在各种场所穿着。男士着西装:熨烫平整、拆除商标、扣好纽扣(两粒扣只扣上面,三粒扣只扣1、2个或中间1个,双排扣,应扣上全部纽扣)。非正式场所,可穿单件上装配以各种西裤或牛仔裤等;半正式场所,应着套装,可视场所气氛在服装色彩、图案上选择大胆些;正式场所,则必须穿颜色素雅套装,以深色、单色为宜。正式着装,须穿衬衫、打领带、穿皮鞋。皮鞋颜色要与西装相配套。并要配上适当袜子,使它在西装与皮鞋之间起到一过渡作用。女士着装化装:交际场所可穿连衣裙或中式长裙。夏天可穿长袖或短袖衫,配长裙或过膝裙。盛大场所不能穿长裤,一定要穿裙子。公务场所穿职业装。不能穿短袜套光着小腿。盛大场所,衣裙颜色要深些。所配披肩、手提包、皮鞋颜色要同衣服和裙子颜色协调。褪部不要露出太多。忌着黑色发亮皮短裙。宜化淡妆。浓妆艳摸化装只适宜晚间场所。手提包不可放在餐桌、办公桌上。香水味不可太浓,不在人前对镜化装、喷香水。正式场所不得穿短裤、背心、超短裙、紧身裤等,内衣(背心、衬裙、袜口等)千万不能露在外衣外面。宴会联欢时女士应穿裙子。穿旗袍时,开叉不可太高,膝上1-2寸为宜。涉外礼仪知识讲义课件第17页参加宴请礼节掌握出席时间出席宴请活动,抵达时间迟早,逗留时间长短,在一定程度上反应了对主人尊重。应依据活动性质和当地习惯掌握。迟到、早退、逗留时间过短被视为失礼或有意冷落。身份高者可略晚抵达,普通客人宜略早抵达,主宾退席后再陆续告辞。出席宴会,依据各地习惯,正点或晚一两分钟抵达;在我国则正点或提前二、三分钟或按主人要求抵达。出席酒会,可在请柬上注明时间内抵达。确实有事需提前退席,应向主人说明后悄悄离去。也可事前打招呼,到时离席。涉外礼仪知识讲义课件第18页餐具使用
中餐餐具主要是碗、筷,西餐则是刀、叉、盘子。通常宴请外国人吃中餐,亦以中餐西吃为多,既摆碗筷,又设刀叉。刀叉使用是右手持刀,左手持叉,将食物切成小块,然后用叉送入嘴切割内。欧洲人使用时不换手,即从切割到送食均以左手持叉。美国人则切割后,把刀放下,右手持叉送食入口。就餐时按刀叉次序由外往里取用。每道菜吃完后,将刀叉并拢排放盘内,以示吃完。如未吃完,则摆成八字或交叉摆,刀口应向内。吃鸡、龙虾时,经主人示意,能够用手撕开吃,不然可用刀叉把肉割下,切成小块吃。切带骨头或硬壳肉食,叉子一定要把肉叉牢,刀紧贴叉下边,以免滑开。切菜时,注意不要用力过猛撞击盘子而发出声音。不轻易叉食品,或不易上叉食品,可用刀把它轻轻推上叉。除喝汤外,不用匙进食。汤用深盘或小碗盛放,喝时用汤匙由内往外舀起送入嘴中,即将喝尽,可将盘向外略托起。不要发出太大声响,汤较烫时,不可用嘴吹,待凉点再喝。吃带有腥味食品,如鱼、虾、野味等均配有柠檬,可用手将汁挤出滴在食品上,以去腥味。涉外礼仪知识讲义课件第19页餐巾使用餐桌上餐巾是不能擦脸,也不能用来擦餐具,普通是铺上膝盖上,为了不弄脏衣服。手、嘴巴脏了,能够用餐巾擦擦手指头,或者嘴巴,但不能拿餐巾擦鼻涕,吐痰。用完了餐巾后,把它放到餐桌上即可,不用折叠好。吃饭时候左手位置有热毛巾,是用来给擦拭脸上汗水,但不要象洗脸似大把大把,甚至连头发、脖子一起猛擦一阵,很不雅观。所以在出席外事宴请时,擦脸动作不要过于夸大,要文雅。注意事项:嘴里有食物时不要含着东西说话。主人、主宾讲话时,要暂停用餐。吐骨头、鱼刺时候,不能直接吐出,要吐在手上、或叉子上,然后放入盘子里。用过刀叉、牙签、果皮、餐纸都不能放在桌子上,要放在盘子里。剔牙时要用餐巾或手捂住嘴巴,不能用手去抠,用指甲去剔。假如碰到意外,如餐具掉了或发出很大声响,不要惊慌,可说声对不起。涉外宴请时,普通不超出酒量1/3,可敬酒,但不劝酒。涉外礼仪知识讲义课件第20页自助餐礼仪
自助餐,英文为Buffet或buffetDinner。形式:设大菜台,不排桌次,自由入座,便于交谈。注意事宜:排队取菜,不许乱挤,加塞;普通按冷菜、汤、热菜、点心、水果次序取菜,按次序用餐,不要什么菜都放在一起,形成大杂烩;量力而行,吃多少取多少,不许浪费;不许外带。勿围在菜桌旁,取完即退开,方便让他人去取。涉外礼仪知识讲义课件第21页涉外交往禁忌左手忌。在许多国家,如泰国、缅甸、印度、马来西亚、印尼和阿拉伯各国等认为左手是肮脏,忌讳用左手拿食物或给他人传递东西。不然将被他人误会是轻蔑。扶老忌。西方老人忌讳由他人搀扶着,他们认为这有失体面,是受轻视表现。拉手忌。在许多拉美国家街道上,同性之间忌讳携肩挽手。衣物忌。西方人对自己衣物及行装,有随意乱放习惯,但忌讳他人乱动。严忌以手指人,手舞足蹈,姿势歪斜,独谈到底,随意插话。亚洲许多信佛教国家和地域,忌讳摸他人头顶。即使大人对小孩扶爱,也严忌摸小孩头顶。英语国家忌数字13。由此,饭店里没有13号房间,请客忌讳13人,主要活动避开每个月13日。涉外礼仪知识讲义课件第22页赠予礼品互送礼品是一个礼仪表达,也是一个感情传递,能使双方之间架起一个互通桥梁。在与外国人交往中,送礼是必要,是联络感情,广交朋友,促进情谊一个方式,不过送礼时热情要适度,有时过分热情反倒适得其反。所以在对外送礼上,主要应该预防这么几个问题;第一预防过多,第二预防过于重厚,使他人不敢轻易接收,第三预防体积过大,以方便携带。异性之间互送礼品要防止一些敏感物品。如男士不能给女士送化装品等太私人东西,轻易引发误会。互送礼品要先和人家打招呼,让对方有所准备,预防措手不及.接收礼品时,西方国家朋友喜欢当面打开,而且讲几句赞赏话。在礼品挑选上,要对送礼对象兴趣、兴趣做些简单调查,因人而异,投其所好。另外,还要注意对方国家风俗习惯、宗教信仰,了解一下对方基本忌讳。如信仰伊斯兰教国家不要送酒、猪皮产品。送花时,西方国家比较忌讳双数,喜欢单数,普通不送单一花种,会让颜色搭配得愈加丰富。礼品可表达民族特色。中国人司空见惯风筝、二胡、笛子、剪纸、筷子、图章、书画、茶叶等倍受外国朋友青睐。涉外礼仪知识讲义课件第23页各国风俗习惯介绍各国独特风俗习惯和礼仪形成原因是多方面:有历史地理原因、民族文化影响、有生活习惯差异,但作用比较大是宗教信仰影响。(一)信仰伊斯兰教风俗习惯1、中东信仰伊斯兰教国家。穆斯林都视未放血动物为禁品,禁食猪肉、狗肉、猫肉、动物血和内脏,普通也禁食马肉、驴肉等大型动物和猛禽肉。多数阿拉伯人不喜欢吃海鲜、螃蟹等食物,也不食无鳞鱼。接待来访穆斯林客人一定要安排清真席,尤其要注意冷盘中不要出现猪肉,和他们不吃其它一些食物。古兰经要求,穆斯林在正式场所禁止饮用含酒精一切饮料,但在公开场所各国对酒忌讳程度是不一样。有国家在餐桌上能够摆酒杯,酒杯里能够放矿泉水、桔子汁等饮料,代替酒。有国家自己不喝烈性酒,有连啤酒也不能喝。这些国家对酒忌讳程度是不一样,我们在接待不一样国家客人时要详细了解清楚。对完全不喝酒人假如有讲话安排时,是不能祝酒。在这些国家招待会上假如讨要啤酒喝,是非常无知和无礼。涉外礼仪知识讲义课件第24页2、信仰伊斯兰教国家每年有斋月,斋月是按回历推算。在斋月日落之后、日出之前不能吃喝,所以来访、出访时都要尽可能避开这个时期。虔诚穆斯林天天都要面向圣城麦加方向作礼拜,不能从正在做祷告人面前走过。碰到这种情况应给予了解,不要新鲜好奇,看热闹、或笑话人家,要注意避开他们朝拜方向。依斯兰国家要求星期五为休息日,普通要到清真寺作礼拜,而且进入清真寺前要脱鞋。不能安排参观依斯兰教以外寺庙,不用食指指人和物。3、穆斯林普通都认为左手是脏,忌讳用左手给人传递物品,尤其是食物。在穆斯林家里作客,他们有时用右手抓一些肉、米饭分给大家,这时不要拒绝,不能表现出不愿意接收,为难样子。在穆斯林国家,对方递茶时候,要用右手接,而不能用双手接。有些依斯兰国家,如伊朗、沙特、妇女外出时必须要穿恰兜,这是能将头部及全身罩住黑色长袍。但现在一些年轻姑娘穿mantong,这是一个类似风雨衣宽松袍子,相对恰兜比较方便。对于外国妇女即使不强制一定要穿恰兜或mantong,但一定要戴黑色头巾,这个头巾普通都为黑色、白色、咖啡色,把整个头发要包起来。假如穿连衣裙,必须要长袖、素色,不能紧身,露出线条;穿裙子,必须穿深色长统袜,假如是浅色,不能透明。另外女士不能与男士握手,假如说一时忘了把手伸出来了,那么就势把手变成致意一个姿势。不要把脚架起,露出鞋底对着他人,这是对人大不敬。礼品不能有动物图象,更不能送女人图片、图象。涉外礼仪知识讲义课件第25页(二)信仰印度教风俗习惯信仰印度教教徒视奉牛为神,牛在大街小巷走行,人车辆一定要避让。在印度、尼泊尔很多人不吃牛肉,而且也忌讳用牛皮制成皮鞋、皮带。在尼泊尔黄牛被视为国兽,颈后带驼峰牛被视为神牛,受到尼泊尔人、尤其是印度教徒尊重。尼泊尔法律要求,神牛和母黄牛受到法律保护,一律不得宰杀。(三)信仰佛教风俗习惯在信仰佛教国家里,如缅甸、泰国等东南亚一带,人们非常敬重僧侣。僧侣乘车、坐船,人们都要起立、让位。家家户户都要奉斋,拂晓时准备好饭菜,等候僧侣光临。男子一生最少要剃度一次,当过和尚才算成人,连王储也不例外。僧侣和虔诚佛教徒普通是素食者。另外他们非常重视头部,忌讳他人提着物品从头部擦过。长辈在座,晚辈不能高于他们头部,所以他们总是把姿势压得很低。小孩子头部也不能随便抚摩,除了佛和僧长、或是父母能摸小孩头,算是祝福,他人摸了就不吉利会生病。在泰国,泰国人还比较忌讳翘二郎腿,把脚底冲着他人,睡觉时头不能朝西,因为日落西方象征死亡。涉外礼仪知识讲义课件第26页(四)信仰基督教风俗习惯
信仰基督教国家人们忌讳13这个数字,因为基督耶酥最终晚餐是和12个门徒一起共进,这第13个人就是弟子尤大,他为了贪图30块银币出卖了耶酥,致使耶酥在星期五被钉在十字架上,所以13被视为凶数,为不幸象征。假如是13号同时又是星期五,那就更不吉利了,所以这一天普通不宴请,也不参加活动。有地方门牌号、旅馆号、楼层、宴会桌号,车队编排普通都要避开13这个数字。一桌人吃饭,也尽可能不要安排13个人。对数字还有一些其它忌讳,比如日本人忌讳4字,因为4字与死读音相同,意味着倒霉和不幸。在日常生活中礼品不送4件,剧场不用4号,这和宗教没相关系,这是受语言文化影响而形成。涉外礼仪知识讲义课件第27页(五)各国颜色忌讳颜色普通来说白色代表纯洁,红色代表热情、黑色代表庄重、肃穆,黄色代表友好、温暖,绿色代表生命、大自然,蓝色代表宁静、吉祥。不过不一样国家有不一样考究和忌讳:比如中国农村,结婚时新娘子喜欢穿红色衣服,丧葬时子孙都要穿白色孝服。可是在很多国家,尤其是西方,结婚时新娘是穿白色婚纱,丧葬时要穿黑色服装。比利时人忌讳蓝色,认为碰到不幸时才穿蓝色衣服。巴西人以棕黄色为凶丧之色,认为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