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双减”背景下初中语文作业设计的几点思考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bed218f3df45fde9ea390fa01e37461/8bed218f3df45fde9ea390fa01e374611.gif)
![【课件】“双减”背景下初中语文作业设计的几点思考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bed218f3df45fde9ea390fa01e37461/8bed218f3df45fde9ea390fa01e374612.gif)
![【课件】“双减”背景下初中语文作业设计的几点思考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bed218f3df45fde9ea390fa01e37461/8bed218f3df45fde9ea390fa01e374613.gif)
![【课件】“双减”背景下初中语文作业设计的几点思考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bed218f3df45fde9ea390fa01e37461/8bed218f3df45fde9ea390fa01e374614.gif)
![【课件】“双减”背景下初中语文作业设计的几点思考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bed218f3df45fde9ea390fa01e37461/8bed218f3df45fde9ea390fa01e37461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双减”背景下初中语文
作业设计的几点思考一、作业改革背景二、作业布置现状三、作业设计原则四、作业设计思路五、作业设计例说一、作业改革背景
6.提高作业设计质量。发挥作业诊断、巩固、学情分析等功能,将作业设计纳入教研体系,系统设计符合年龄特点和学习规律、体现素质教育导向的基础性作业。鼓励布置分层、弹性和个性化作业,坚决克服机械、无效作业,杜绝重复性、惩罚性作业。《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引导教师积极探索基于情境、问题导向、深度思维、高度参与的教育教学模式,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试题命制既要注重考查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还要注重考查思维过程、创新意识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结合不同学科特点,合理设置试题结构,减少机械记忆试题和客观性试题比例,提高探究性、开放性、综合性试题比例,积极探索跨学科命题。拓宽试题材料选择范围,丰富材料类型。充分考虑城乡学生学习和生活实际,增强情境创设的真实性、典型性和适切性,提高试题情境设计水平。《教育部关于加强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命题工作的意见》减负增质,“四不变”第一,培养和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不变第二,坚持听说读写语文能力修炼不变第三,结合生活学习语文运用语文不变第四,初中语文学业水平评价方式不变二、作业布置现状1.比较随意,缺乏针对性2.比较单调,缺乏多样性3.比较狭隘,缺乏拓展性4.比较繁琐,缺乏适应性去蔽求实减量增质聚焦目标提高素养教学评一致作业布置的思考(一)作业布置的目的是什么及时训练、及时反馈(教学统一)语文作业的要义——促进学生的语文成长(二)如何让学生愿意做,会做
知识转化为能力
打通学科的界限
搭建知识、方法支架
以学生为中心,任务驱动
学习、探究、发现、体验(三)作业的优化需要思“变”和行“动”1.作业优化与落实要真正全员行动起来2.从作业设计反思教学,转变教学行为3.让作业融入学生的学习过程4.让作业设计成为教学的一部分5.敢于探索,勇于创新,善于反思,乐于研究。三、作业设计的原则针对性有效性以教材为依托,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学为主)知能并重:基础知识+语文能力+综合运用(层次性)
听说读写题量适当:精选精炼、统筹减负题型适合(客观题+主观题)方便评阅新颖性(生活+实践)(情境题)文本+助读系统(单元提示、课前导读、课后练习)名家论述分课外作业应当是课内作业的发展与深化。是为改善学能力服务的,或是为掌握课堂知识所做的准备。
——苏霍姆林斯基《教师应当注怎样布置作业》作业目标与教学目标一致适合不同层次的学生形式尽量丰富一些要求具体,表述明确,可操作适合检查与批阅四、作业设计思路关于语文作业的类型类型一:预习作业、课堂练习、课后作业、周末作业、假期作业类型二:积累、阅读(现代文、文言文、名著)、写作、实践、观察、探究作业类型三:基础、自主、拓展、提升、创意作业类型四:新授课作业、复习课作业、单元导读作业、单元整合作业……9/16/2023方法一:变被动学习为自主学习
如八上《唐诗五首》作业设计《野望》《黄鹤楼》《使至塞上》《渡荆门送别》《钱塘湖春行》目标:背诵,理解内容与情感,掌握律诗的特点
比背诵之快
比默写之佳
比理解之深(选择一首,读懂了作者怎样的情思?)
赏山水之美五位诗人谁笔下的山水更美?
你对文化旅游爱好者推荐哪处旅游?
如果是摄影爱好者,你会选择哪里摄影?
学韵律之法
以《野望》例说律诗的特点,运用“起承转合”特点读下一首律诗。
第一课时学习《野望》
1.了解律诗的特点,朗读出诗歌的节奏与韵律(发现——总结——举一反三);2.运用律诗的“起承转合”特点,理解内容。
作业:1.背诵、默写这首诗2.用第一人称改写成白话短文;3.试运用律诗的“起承转合”法分析《黄鹤楼》《使至塞上》,了解诗意的流转。(批注书上)
方法二:变重复机械为形式多样1.词语积累作业多变式2.微作文(积累作文素材、爱上写作)3.弹性作业活一点
初读与质疑(作业方式:运用批注法找出有疑问之处,多想几个为什么等);
学习与积累(作业方式:选出你认为最美的最喜欢的句子或段落,诵读与记忆;或做上旁注等)
收集与延伸(作业方式:这周你浏览过的最感兴趣的新闻有哪些?阅读《朝花夕拾》后,从文中的“长妈妈、寿镜吾、藤野先生、衍太太、范爱农中挑选一个人做个人物卡片,包括主要事迹、性格特点、情感态度,以及他(她)对鲁迅的影响。)(完成时间一周)4.思维导图助读
多样化、趣味性作业例说1.每课送你一句话(每天新闻播报)(课前三分钟活动)2.一则材料作文里的训练与积累(孟晚舟回来了)3.“我是小记者”采访活动,学习新闻和口语交际4.整本书阅读六步法(阅读直通车)(悦读伴我行)扉页寄情留感言,幸会作者知背景,复述故事明思路,品读佳句重赏析,对话人物诉心声,总结收获话成长。5.指导学生建立作文材料库(素材本)
6.借助活动课作业活起来
讲故事、诗歌朗诵会、演讲比赛、课本剧表演、读书沙龙、名著阅读课件展示等方法三:变统一规划为分层设计课前——课中——课后必做——选做——挑战(自助餐式)如《春》拓展作业(选择其中一项完成)1.爱诗:自选绘春的古诗1—2,写一段鉴赏文字,与课文比较异同;2.旅行:踏春,发现春之美,仿写一段话。
或拍照一处,配上美文。
或用美篇记录春游,主要写下景美。
3.绘画:画一张春韵图,配上一段话。4.音乐:听一首你最喜欢的春之旋律,分享你感受的美。5.推荐你读到的春的美文。说说你推荐的理由。(自主设计作业)
方法四:变单一评价为多元评价从教学问题和情境中来从语文素养的提升中来从教学研究与反思中来从借鉴经验与启发中来从语文课程资源的挖掘中来(五)作业设计的点子五、三元校本作业设计实践关于校本作业校本:一是为了学校,二是在学校中,三是基于学校校本作业:教师依据校情、学情自主编制的学案、限时训练、课时作业、周作业、单元作业、专题作业、强化训练等思路:分层校本作业——自主思学作业——创新实践作业。本学期重点:聚焦目标,分层设计内容涵盖:语基、阅读、写作、综合性学习等设计流程:确定目标—(教学设计)—设计作业作业呈现为:作业目标——课前预习——课后作业——单元作业
作业结构:基础知识(积累)——能力训练——拓展提升实用有效共性个性(一)概况(二)例说作业设计——《三峡》教学设计(原稿)课
题9.三峡课型
教读课学习目标借助课文页下注释和工具书,疏通文意,感知课文内容。能正确、顺畅、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三峡的奇丽风光。3.学习本文抓住特点描写三峡自然景物的方法,体会文章整体布局的妙处。学习重点朗读课文,落实字词,疏通文意,熟读成诵。学习难点有感情朗读课文。学习本文抓住特点描写三峡自然景物的方法,体会文章整体布局的妙处。学习方法引导学生运用以往的学习经验,在老师的点拨下,生生互动,合作探究,字斟句酌,朗读体味,解决疑难。教学准备多媒体课时安排2课时一、导入(图片“峡”字解读)二、三峡简介三、郦道元简介四、熟读课文,理解文意
一读课文,正字音;
二读课文,准确停顿;
三读课文,译《三峡》(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四字短语解释)
四读课文,理清思路《三峡》教学设计(原稿)男生朗读课文一二自然段,女生朗读三四自然段,初步感受三峡自然特征,并整体把握课文结构,思考:作者通过描写三峡的哪些景观,来表现三峡的壮丽风光的?(试找出相关的语句)第一层(从开头至“不见曦月”)写三峡两岸的山第二层(从“至于夏水襄陵”至“不以疾也”)写三峡的夏水第三层(从“春冬之时”至“良多趣味”)写三峡的春冬景色第四层(从“每至晴初霜旦”至文末)写三峡的秋天景象五、课堂小结
三峡的山,雄浑苍凉,充满阳刚之气;三峡的水,浩荡奔涌,蕴涵清幽之美。六、布置作业
有感情朗诵课文至少三遍,整理文中文言现象、翻译课文。《三峡》教学设计(原稿)四读课文,理清思路赏《三峡》之美背诵训练作业布置:
请大家课外拓展阅读,细品三峡:阅读刘白羽的《长江三日》和余秋雨的《三峡》,并请为三峡写一篇精彩导游词,展示三峡。
《三峡》(第二课时)学习目标借助课文页下注释和工具书,,感知课文内容。学生能借助页下注释和工具书自读课文,粗略读懂文章内容。(积累文言词语/具体词语)。2.能正确、顺畅、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三峡的奇丽风光。(学习路径)能熟读成诵,感受文章句式整齐,声韵和谐的语言特点。(感受三峡之美。)3.学习本文抓住特点描写三峡自然景物的方法,体会文章整体布局的妙处。能理清思路,理解写景顺序。4.学习抓住特点描写景物的写法。学习重点朗读课文,落实字词,疏通文意,熟读成诵。学习难点有感情朗读课文。学习本文抓住特点描写三峡自然景物的方法,体会文章整体布局的妙处。理清思路,理解写景顺序。
学习抓住特点描写景物的写法。(重点即难点)学习方法引导学生运用以往的学习经验,在老师的点拨下,生生互动,合作探究,字斟句酌,朗读体味,解决疑难。《三峡》教学设计(改稿)三峡作业设计(初稿)第一课时【课前预习】一、朗读课文,感受课文句式整齐声韵和谐的特点。并完成以下练习。1.给加点字注音。曦()月襄()陵沿溯()阻绝素湍()绝巘()飞漱()林寒涧()肃属()引凄异2.给下面句子划分朗读节奏。(停一处)A.自非亭午夜分B.或王命急宣C.虽乘奔御风D.至于夏水襄陵二、结合注释,疏通文意。并完成以下练习。(一)重点字词解释1.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2.两岸连山,略无阙处3.沿溯阻绝4.或王命急宣5.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6.清荣峻茂,良多趣味7.属引凄异8.空谷传响,哀转久绝9.其间千二百里(二)通假字略无阙处:通,(三)翻译句子1.重岩叠嶂,隐天蔽日。2.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3.素湍绿潭,回清倒影。【课后作业】基础巩固(一)一词多义1.自:自三峡七百里中自非亭午夜分自以为大有所益2.绝:沿溯阻绝绝献多生怪柏哀转久绝3.清:回清倒影清荣峻茂4.素:素湍绿潭可以调素琴(二)词类活用1.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2.素湍绿潭:3.空谷传响:4.朝发白帝,暮到江陵:,(三)给下面句子划分朗读节奏。1.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2.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四)重点语句翻译。1.两岸连山,略无阙处。2.夏水襄陵,沿溯阻绝。3.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五)拓展提升背诵全文,按要求默写。(1)文中用“,”描绘了山形的挺拔险峻,用“,”写尽了深秋的凄婉幽美。(2)郦道元堪称写水的高手,他用“,”描写水势盛大,又用“,”描写江水清澈,语言凝练而意蕴丰富。(3)文中侧面写山之高的句子是:,(4)作者总写了春冬之时景物的特点和给予作者的感受是:,(5)文章写三峡春冬之水时,俯视所见乃“,”,仰视所见即,一俯一仰,相得益彰。(二)总结三峡的景物特点,给下面的对联补出上联。,天高地厚华夏情。第二课时【课前预习】一、思考探究1.说说作者是按什么顺序写三峡景物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2.写景要抓住景物特征。说说作者笔下三峡不同季节的景物各有怎样的特征。【课后作业】一、基础巩固。(必做)1.对文章赏析有误的一项是()A.文章按照春夏秋冬的顺序写三峡之水,突出了其不同季节的特点。B.文章使用了大量极富表现力的骈散句,语言清新俊逸。C.文章的第二段关于三峡江水的描写与李白的“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有异曲同工之妙。D.文章布局自然,先写山,后写水,突出了三峡山高水险的特点。2.文章第1自然段写山,抓住了山,的特点,其中“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一句运用了的手法,其作用是3.请用简洁的语言分别概括三峡夏、秋两个季节水的特点。4.结尾作者引用渔者歌谣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课后作业】二、拓展提升(一)阅读《三峡》,回答问题。(必做)1.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1)略无阙处(2)不见曦月(3)良多趣味(4)晴初霜旦2.翻译下列句子。(6分)(1)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2)素湍绿潭,回清倒影。(3)清荣峻茂,良多趣味。3.本文写景善于抓住景物特点进行描写,寥寥几笔,便能将景物的神韵表现出来,如只用“
,
”8个字,便写出了春冬之时的江水澄澈,景色明媚。4.根据课文,你能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出三峡适合修建水力发电站的两条理由吗?并写出文中印证理由的原句。理由1:原句:理由2:原句:(二)阅读下文,回答问题。(选做)【甲】郦道元《三峡》【乙】二十三日,过巫山凝真观,谒妙用真人祠①。真人即世所谓巫山神女也。祠正对巫山,峰峦上入霄汉,山脚直插江中。议者谓太、华、衡、庐②,皆无此奇。然十二峰者不可悉见。所见八九峰,惟神女峰最为纤丽奇峭。是日,天宇晴霁,四顾无纤翳③,惟神女峰上有白云数片,如鸾鹤翔舞徘徊,久之不散,亦可异也。(节选自陆游《入蜀记》)【注释】①祠;供奉祖宗、鬼神或先贤的处所。②太、华、衡、庐:泰山、华山、衡山、庐山。③翳:遮盖,这里指云。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沿溯阻绝
(
)(2)或王命急宣(
)(3)亦可异也
(
)(4)然十二峰者不可悉见(
)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清荣峻茂,良多趣味。(2)议者谓太、华、衡、庐,皆无此奇。3.甲、乙两文都写到“山”,两文段所写的“山”各有着怎样的特点?4.甲、乙两文段所抒发的思想感情基本相同,这是一种怎样的思想感情?9.甲文写“水”,各写了三峡“四时之水”的什么特点?乙文写“山”,作者前往“换骨岩”途中俯瞰到什么“佳致”?请简要概括。(5分)2017福建中考试题
部编版八上语文《三峡》思考探究1.朗读并背诵全文。说说作者是按什么顺序写三峡景物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2.写景要抓住景物特征。说说作者笔下三峡不同季节的景物各有怎样的特征找出文中写景的句子,体会它们的语言特征。积累拓展《三峡》作业设计(改稿)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诵读课文,积累文言实词、虚词。2.把握作者是按什么顺序写三峡景物,体会写作顺序安排的好处1.诵读品味,积累文言词语;熟读成诵。2.把握文章写作思路,学习按一定顺序写景的方法《三峡》作业设计(改稿1)第一课时【课前预习】一、查找有关三峡的资料,了解三峡山水的特点。助读资料:郦道元与《水经注》二、朗读课文两遍1.通读一遍课文,我认为最应该注意的字词读音是(写5--8个)
2.结合注释,读通文意。并思考探究。(1)我的疑惑之处是——(提2——3个问题)
(2)做批注:说说作者是按什么顺序写三峡景物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太难了)(写山?写水?)
【课后作业】一、基础巩固(一)一词多义1.自:自三峡七百里中
2.绝:沿溯阻绝
自非亭午夜分
绝献多生怪柏
自以为大有所益
哀转久绝
3.清:回清倒影
.4.素:素湍绿潭
清荣峻茂
可以调素琴
(二)词类活用1.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2.素湍绿潭:
3.空谷传响:
(三)背诵全文,按要求默写。(1)文中第1段写山用“
,
”描绘了山形的挺拔险峻,第2段用“
,
”描写夏水势盛大,第4段用““写尽了深秋的凄婉幽美。(2)文章第3段写三峡春冬之水时,俯视所见乃“
,
”,仰视所见即
,
一俯一仰,相得益彰。(四)对文章赏析有误的一项是()(选做)A.文章按照春夏秋冬的顺序写三峡之水,突出了其不同季节的特点。B.文章使用了大量极富表现力的骈散句,语言清新俊逸。C.文章的第二段关于三峡江水的描写与李白的“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有异曲同工之妙。D.文章布局自然,先写山,后写水,突出了三峡山高水险的特点。二、拓展提升【甲】郦道元《三峡》(文章略)【乙】选自郦道元《河水龙门》(文章略)(1)沿溯阻绝溯:
(2)哀转久绝绝:
(3)河中漱广漱:
(4)窥深悸魄窥:
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方知慎子下/龙门流浮竹/非驷马之追也B.方知慎子/下龙门流浮竹/非驷马之追也C.方知慎子下龙门/流浮竹/非驷马之追也D.方知慎子下/龙门流浮竹/非驷马之追也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素湍绿潭,回清倒影。(2)水流交冲,素气云浮
4.侧面描写是两文共有的写作手法,请从两文中各找一句,并说说其作用。(选做)
《三峡》作业设计(改稿1)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体会作者抓住三峡景物特征进行描写的特点。2.把握作者的思想情感。【课前预习】一、思考探究
1.写景要抓住景物特征。说说作者写了三峡哪些景物?作者笔下三峡不同季节的景物各有怎样的特征?2.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课后作业】一、基础巩固1.文章第1自然段写山,抓住了山
,
的特点,其中“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一句话运用了
的手法,其作用是
2.请用简洁的语言分别概括三峡夏、秋两个季节水的特点。
3.本文写景善于抓住景物特点进行描写,寥寥几笔,便能将景物的神韵表现出来,如只用“
,
”8个字,便写出了春冬之时的江水澄澈,景色明媚。4.能否删去结尾作者引用的渔者歌谣?说说你的理由。
5.根据课文,你能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出三峡适合修建水力发电站的一条理由吗?并写出文中印证理由的原句。(选做)理由1:
原句:二、拓展提升(一)比较阅读【甲】郦道元《三峡》【乙】陆游《入蜀记》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1)沿溯阻绝
(
)(2)或王命急宣(
)(3)亦可异也
(
)(4)然十二峰者不可悉见(
)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2)议者谓太、华、衡、庐,皆无此奇。
3.甲、乙两文都写到“山”,两文段所写的“山”各有着怎样的特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苏科版数学九年级上册《根的判别式》听评课记录2
- 生物技术数据共享合同(2篇)
- 理发协议书(2篇)
- 统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第十六课《最苦与最乐》听评课记录
- 五年级下册数学听评课记录《6体积和体积单位》人教新课标
- 吉林省七年级数学下册第8章一元一次不等式8.2解一元一次不等式8.2.1不等式的解集听评课记录新版华东师大版
-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1.4《有理数的除法》(第1课时)听评课记录
- 2022年新课标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9.2 维护国家安全 》听课评课记录
- 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探究分式的基本性质》听评课记录2
- 小学数学苏教版六年级上册《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听评课记录
- 福建省泉州市晋江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学试题(含答案)
- 医美注射类知识培训课件
- 2025年春新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课件 第十章 浮力 第4节 跨学科实践:制作微型密度计
- 2025年广电网络公司工作计划(3篇)
- 货运车辆驾驶员服务标准化培训考核试卷
- 财务BP经营分析报告
- 三年级上册体育课教案
- 2024高考物理二轮复习电学实验专项训练含解析
- 暴发性心肌炎的诊断与治疗
- 2024年全国统一高考英语试卷(新课标Ⅰ卷)含答案
- 2022届“一本、二本临界生”动员大会(2023.5)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