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检测技术-紫外-可见分光光度分析法课件_第1页
现代检测技术-紫外-可见分光光度分析法课件_第2页
现代检测技术-紫外-可见分光光度分析法课件_第3页
现代检测技术-紫外-可见分光光度分析法课件_第4页
现代检测技术-紫外-可见分光光度分析法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现代检测技术前言环境化学一般面临的问题:1.环境中有什么潜在的有毒物质?2.它们的来源是哪里?3.进入环境后有什么变化?4.可能造成什么危害?5.应当采取什么措施?6.新化学品进入环境前应采取什么防范措施?解决这些问题的手段就是样品检测。9/16/20231现代检测技术前言环境化学一般面临的问题:8/5/20231通过检测技术可以阐明物质的组成、结构、状态及含量。科学地回答“Whatisthis?”、“Howmuch?”、“Whyso?”现代检测技术,实际上就是仪器分析。它利用特殊仪器测量物质的物理或物理化学参数及其变化来对物质进行表征和测量的分析方法。仪器分析并不是一门独立的学科,而是一门综合学科。近代的仪器分析是涉及到物理学、数学和生物科学以及微电子和计算机技术等诸多领域的一门学科。是多种仪器方法的组合。其中的各种方法一般都有独立的方法原理及理论基础。9/16/20232通过检测技术可以阐明物质的组成、结构、状态及含量。科学地回答据统计,21世纪授予的诺贝尔奖项目中,物理学科项目的68.4%,化学学科项目的74.6%,生物医学学科项目的90%,都是借助各种先进仪器完成的。1992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RR.Ernst说“现代科学的进步越来越依靠尖端仪器的发展!”所以说科学仪器技术和产业的发展、创新是人类科学发展、社会发展的基础。9/16/20233据统计,21世纪授予的诺贝尔奖项目中,物理学科项目的68.4近年来分析仪器向小型化、专用化、简用化(甚至“傻瓜化”)的另一极端方向发展也已经成为潮流、满足现代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多样化要求。分析仪器已经由传统的落地式——台式——移动式——便携式——袋装式——芯片式变化;分析仪器的应用也已由条件可控的实验室,经过专门培训的分析人员向现场、野外、家庭和非专业人员转移,出现了种种单键(start)操作,即插即用(plugandplay)、无需控制(nocontro1)、无维护甚至“用过即弃”的简便、专用分析仪器。9/16/20234近年来分析仪器向小型化、专用化、简用化(甚至“傻瓜化”)的另电化学分析法光学分析法其他仪器分析法色谱分析法电位分析法电导分析法电解分析法库仑分析法极谱分析法仪器分析方法光谱分析法原于光谱法分子光谱法X射线光谱法核磁共振波谱法非光谱分析法质谱分析法热分析法放射化学分板法气相色谱分析法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法薄层色谱分析法纸色谱法9/16/20235电化学分析法光学分析法其他仪器色谱分析法电位分析法仪器分析光

第一章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UltravioletandVisibleSpectrophotometry,UV-Vis

)▲§1-1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概述▲一.何谓紫外—可见分光光度分析法

利用液体分子(离子)对入射光的选择性吸收而建立起来的方法。自然界中有许多有颜色的物质,它们的浓度越大,颜色越深。而不同的物质有不同的颜色。因此可以利用它们的颜色差异和深浅进行定性、定量分析。而分析仪器的进一步发展表明,即便是没有颜色的物质,如具有紫外吸收的,仍可采用分光光度法进行定性及定量分析。光源分光器样品池光电转换器I0I0vIv9/16/20236 第一章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8/5/20236▲二.紫外—可见分光光度分析法的特点主要用于日常定量分析,特别是基层单位广泛使用。*灵敏度高10-5~10-6mol/L,甚至ppb*精密度高(相对标准偏差,变异系数)2~5%

*适用范围广可对几乎所有有机、无机物进行定性及定量分析,可监控降解等反应动力学过程。*选择性较好较传统化学分析法选择性好,干扰少。不同化合物有不同的光谱,当化学性质相近时,化学分析难以完成。9/16/20237▲二.紫外—可见分光光度分析法的特点8/5/20237*仪器简单、易操作*局限性a.可见光部分前期操作较繁,如常需显色、掩蔽,消耗试剂多。b.紫外部分不用显色,但许多有机化合物无吸收或吸收光谱重叠,选择性差。c.高浓度分析误差大,吸收信号与浓度成非线性关系。d.超纯物质的分析误差大。9/16/20238*仪器简单、易操作8/5/20238▲三、分子吸收光谱的形成

过程:运动的分子外层电子--------吸收外来外来辐射------产生电子能级跃迁-----分子吸收谱。

2.能级组成:除了电子能级(Electronenergylevel)外,分子吸收能量将伴随着分子的振动和转动,即同时将发生振动(Vibration)能级和转动(Rotation)能级的跃迁!据量子力学理论,分子的振-转跃迁也是量子化的或者说将产生非连续谱。因此,分子的能量变化

E为各种形式能量变化的总和:9/16/20239▲三、分子吸收光谱的形成8/5/20239其中

Ee最大:1-20eV

Ev次之:0.05-1eV

Er最小:

0.05eV

可见,电子能级间隔比振动能级和转动能级间隔大1~2个数量级,在发生电子能级跃迁时,伴有振-转能级的跃迁,形成所谓的带状光谱。分子光谱由电子光谱、振动光谱和转动光谱构成。9/16/202310其中Ee最大:1-20eV1~20ev的波长在100~1000nm,即紫外至红外。尽管电子光谱、振动光谱和转动光谱的能量变化都是量子化的,即非连续的,但从宏观上看,整个分子光谱可近似为连续光谱,称为带状光谱。9/16/2023111~20ev的波长在100~1000nm,即紫外至红外。尽管

不同物质结构不同或者说其分子能级的能量(各种能级能量总和)或能量间隔各异,因此不同物质将选择性地吸收不同波长或能量的外来辐射,这是UV-Vis定性分析的基础。

定性分析具体做法是让不同波长的光通过待测物,经待测物吸收后,测量其对不同波长光的吸收程度(吸光度A),以吸光度A为纵坐标,辐射波长为横坐标作图,得到该物质的吸收光谱或吸收曲线,据吸收曲线的特性(峰强度、位置及数目等)研究分子结构。9/16/202312不同物质结构不同或者说其分子能级的能量(各种9/16/2023138/5/202313▲

分光光度分析原理(Lambert-Beer定律)

I0IV吸光度A:入射光强度与透射光强度之比的对数。9/16/202314▲四分光光度分析原理(Lambert-Beer定▲(一)Lambert-Beer定律

当入射光波长一定时,待测溶液的吸光度A与其浓度c和液层厚度b成正比,即:k为比例系数,与溶液性质、温度和入射波长有关。

当浓度以g/L表示时,称k为吸光系数,以a表示,即

当浓度以mol/L表示时,称k为摩尔吸光系数,以

表示,即

比a更常用。

越大,表示方法的灵敏度越高。

与波长有关,因此,

常以

表示。9/16/202315▲(一)Lambert-Beer定律8/5/202315▲(二)偏离L-B定律的因素样品吸光度A与光程b总是成正比。但当b一定时,A与c并不总是成正比,即偏离L-B定律!这种偏离由样品性质和仪器决定。AC正偏离负偏离校正曲线(工作曲线)9/16/202316▲(二)偏离L-B定律的因素AC正偏离负偏离校正曲线▲

1.样品性质影响

a)待测物高浓度--吸收质点间隔变小—质点间相互作用—对特定辐射的吸收能力发生变化---

变化;b)试液中各组份的相互作用,如缔合、离解、光化反应、异构化、配体数目改变等,会引起待测组份吸收曲线的变化;c)溶剂的影响:对待测物生色团吸收峰强度及位置产生影响;d)样品性状的影响:胶体、乳状液或悬浮液对光的散射损失。多数具有拉平效应,产生负干扰,但光散射产生正干扰。

9/16/202317▲1.样品性质影响8/5/202317▲

2.仪器因素

仪器因素包括光源稳定性以及入射光的单色性等。a)入射光的非单色性的影响:不同光对所产生的吸收不同,可导致测定偏差。假设入射光由测量波长

x和干扰

i波长组成,据Beer定律,溶液对在

x和

i

的光的吸光度分别为:Aλλiλx9/16/202318▲2.仪器因素Aλλiλx8/5/202318

仪器检测的信号是光强,综合前两式,则吸光度得

x=

i时,或者说当

x=

i时,有A=

xbc,符合L-B定律;

x

i时,或者说当

x

i时,则吸光度与浓度是非线性的。二者差别越大,则偏离L-B越大;

x>

i,测得的吸光度比在“单色光”

x处测得的低,A<Ax,产生负偏离;反之,当

x<

i,A>Ax,则产生正偏离。9/16/2023198/5/202319b)非单色性产生原因(谱带宽度与狭缝宽度):“单色光”仅是理想情况,经分光元件色散所得的“单色光”实际上是有一定波长范围的光谱带(即谱带宽度)。单色光的“纯度”与狭缝宽度有关,狭缝越窄,它所包含的波长范围越小,单色性越好。9/16/202320b)非单色性产生原因(谱带宽度与狭缝宽度):“单色光”仅是理▲

五、有机化合物的紫外吸收光谱▲1.分子中电子的跃迁类型价电子:σ电子→饱和的σ键π电子→不饱和的π键

n电子→孤对电子分子中分子轨道有成键轨道与反键轨道.它们的能级高低为:σ<π<n<π*<σ*9/16/202321▲五、有机化合物的紫外吸收光谱8/5/202321▲

1)电子能级跃迁示意图9/16/202322▲1)电子能级跃迁示意图8/5/202322

a.σ→σ*跃迁:饱和烃(甲烷,乙烷)

能量很高,λ<150nm(远紫外区)▲

b.n→σ*跃迁(中强吸收):含杂原子饱和基团(—OH,—NH2)

能量较大,λ150~250nm(真空紫外区)▲

c.π→π*跃迁(强吸收):不饱和基团(—C=C—,—C=O)

能量较小,λ~200nm体系共轭,E更小,λ更大▲

d.n→π*跃迁(弱吸收):含杂原子不饱和基团(—C≡N,C=O)

能量最小,λ200~400nm(近紫外区)9/16/202323 ▲a.σ→σ*跃迁:8/5/202323

跃迁能量大小:▲

σ→σ*>σ→π*>π→σ*>

n→σ*

>

π→π*

>

n→π*由此可以看到:紫外-可见吸收光谱中包含有分子中存在的化学键信息。其吸收峰的位置与分子中特定的功能基团密切相关,是有机化合物、无机配位化合物、生物分子的有效定性、定量分析手段。9/16/202324 跃迁能量大小:8/5/202324▲以上跃迁有四种与

成键和反键轨道有关(

-

*,

-

*,

-

*和n-

*),跃迁能量较高,这些跃迁所产生的吸收谱多位于真空紫外区(真空紫外区指那些只能在真空传播光波,它们在非真空中被吸收)。

只有

-

*和n-

*两种跃迁的能量小,相应波长出现在近紫外区甚至可见光区,特别是

-

*跃迁对光的吸收强烈。因此,它们是我们研究的重点。9/16/202325▲以上跃迁有四种与成键和反键轨道有关(-*,-*,▲

2)电子能级跃迁对应波长和强度nπ*nπ*9/16/202326▲2)电子能级跃迁对应波长和强度nπ*n

▲2、常用术语▲1)生色团与助色团生色团:能吸收紫外-可见光的基团叫生色团。对有机化合物:主要为具有不饱和π键和未成键的孤对电子的团。例:—CHO;—COOH;C=C;C=O;C=N;—N=N—

注:当出现几个发色团共轭,则几个发色团所产生的吸收带将消失,代之出现新的共轭吸收带,其波长将比单个发色团的吸收波长长,强度也增强。助色团:本身不会使化合物产生颜色或无紫外吸收,但可以使生色团吸收峰加强同时使吸收峰长移的基团。对有机化合物:主要为连有杂原子的饱和基团例:—OH,—OR,—SH,—SR,—NH—,—NR2—,—I9/16/202327 ▲2、常用术语8/5/202327

▲2)红移和蓝移由于化合物结构变化(共轭、引入助色团取代基)或采用不同溶剂后吸收峰位置向长波方向的移动,叫红移吸收峰位置向短波方向移动,叫蓝移。▲3)增色效应和减色效应

增色效应:吸收强度增强的效应

减色效应:吸收强度减小的效应▲4)强带和弱带:

εmax>105→强带

εmin<103→弱带9/16/202328 ▲2)红移和蓝移8/5/2023283.促使分子发生红移或蓝移的因素

1)共轭体系的存在----红移

如CH2=CH2的

-

*跃迁,

max=165~200nm;而1,3-丁二烯,

max=217nm2)异构现象:使异构物光谱出现差异。

如CH3CHO含水化合物有两种可能的结构:CH3CHO-H2O及CH3CH(OH)2;已烷中,

max=290nm,表明有醛基存在,结构为前者;而在水溶液中,此峰消失,结构为后者。3)空间异构效应---红移

如CH3I(258nm),CH2I2(289nm),CHI3(349nm)4)取代基:红移或蓝移。

取代基为含孤对电子,如-NH2、-OH、-Cl,可使分子红移;取代基为斥电子基,如-R,-OCOR,则使分子蓝移。

苯环或烯烃上的H被各种取代基取代,多产生红移。9/16/2023293.促使分子发生红移或蓝移的因素

1)共轭体系的存在----5)pH值:红移或蓝移

苯酚在酸性或中性水溶液中,有210.5nm及270nm两个吸收带;而在碱性溶液中,则分别红移到235nm和

287nm(p-

共轭).

6)溶剂效应:红移或蓝移随溶剂极性增加

由n-

*跃迁产生的吸收峰,随溶剂极性增加,形成

H键的能力增加,发生蓝移;由

-

*跃迁产生的吸收峰,随溶剂极性增加,激发态比基态能量有更多的下降,发生红移。

随溶剂极性增加,吸收光谱变得平滑,精细结构消失。9/16/2023305)pH值:红移或蓝移8/5/202330

9/16/202331 8/5/202331

9/16/202332 8/5/202332

9/16/202333 8/5/202333**无机化合物的紫外吸收光谱

一些无机物也产生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其跃迁类型包括

p-d跃迁或称电荷转移跃迁以及

d-d,f-f跃迁或称配场跃迁。

1.电荷转移跃迁

(Chargetransfertransition)

一些同时具有电子予体(配位体)和受体(金属离子)的无机分子,在吸收外来辐射时,电子从予体跃迁至受体所产生的光谱。

max较大(104以上),可用于定量分析。9/16/202334**无机化合物的紫外吸收光谱8/5/202334▲

2.配场跃迁(Ligandfieldtransition)

过渡元素的

d或

f轨道为简并轨道(Degenerationorbit),当与配位体配合时,轨道简并解除,d或

f轨道发生能级分裂,如果轨道未充满,则低能量轨道上的电子吸收外来能量时,将会跃迁到高能量的

d或

f轨道,从而产生吸收光谱。

吸收系数

max较小

(102),很少用于定量分析;多用于研究配合物结构及其键合理论。9/16/202335▲2.配场跃迁(Ligandfieldtransit

▲4.溶剂对紫外吸收光谱的影响(溶剂效应)1)溶剂极性的影响a.对λmax影响:当溶剂极性↑n-π*跃迁:λmax↓蓝移π-π*跃迁:λmax↑红移9/16/202336 ▲4.溶剂对紫外吸收光谱的影响(溶剂效应)8/5/20

b.对吸收光谱精细结构影响:溶剂极性↑时,(苯环)精细结构消失溶剂影响吸收波长,吸收强度及精细结构(finestructure)9/16/202337 b.对吸收光谱精细结构影响:溶剂影响吸收波长,吸收强度及精

9/16/202338 8/5/2023382)溶剂的选择原则:

极性适当;透明、能溶解被测物;化学、光学稳定性高;纯度高;截止吸收波长<λmax9/16/2023392)溶剂的选择原则:8/5/202339▲六、可见分光光度法

▲1.测定步骤▲2.显色条件选择

包括显色剂种类、用量、酸度、温度、显色时间和放置时间等。1)显色剂的选择

使配合物吸收系数

最大、选择性好、组成恒定、配合物稳定、显色剂吸收波长与配合物吸收波长相差大等。选波长选制备样品选择掩蔽剂选择显色剂测定9/16/202340▲六、可见分光光度法选波长选制备样品选择掩蔽剂选择显色剂测2)显色剂用量:配位数与显色剂用量有关;在形成逐级配合物,其用量更要严格控制。3)溶液酸度:配位数和水解等与pH有关4)显色时间、温度、放置时间

▲3.干扰消除1)选择掩蔽剂

蔽剂→显色2)控制酸度

配合物稳定性与pH有关,可以通过控制酸度提高反应选择性,副反应减少,而主反应进行完全。如在0.5MH2SO4介质中,双硫腙与Hg2+生成稳定有色配合物,而与Pb2+、Cu2+、Ni2+、Cd2+等离子生成的有色物不稳定。9/16/2023412)显色剂用量:8/5/2023413)合适测量波长4)干扰物分离

5)选择参比液a.溶剂参比:试样组成简单、共存组份少(基体干扰少)、显色剂不吸收时,直接采用溶剂(多为蒸馏水)为参比;b.试剂参比:当显色剂或其它试剂在测定波长处有吸收时,采用试剂作参比(不加待测物);c.试样参比:如试样基体在测定波长处有吸收,但不与显色剂反应时,可以试样作参比(不能加显色剂)。*6)导数光谱及双波长技术9/16/2023423)合适测量波长8/5/202342▲七、紫外及可见分光光度计1、仪器结构:光源、分光系统、吸收池、检测器

钨灯或卤钨灯——可见光源350~1000nm氢灯或氘灯——紫外光源200~360nm1)光源:

S1S2光栅准直镜汇聚镜反射镜吸收池检测器光源9/16/202343▲七、紫外及可见分光光度计钨灯或卤钨灯——可见光源3

作用:产生足够强度、稳定、连续辐射且强度随波长变化小的光。2)吸收池:用于装待测液玻璃——能吸收UV光,仅适用于可见光区石英——不能吸收紫外光,适用于紫外和可见光区要求:匹配性(对光的吸收和反射应一致)3)单色器:包括狭缝、准直镜、色散元件、聚光镜等作用:除去不需要的光波,形成单一波长的光。与原子吸收光度仪不同,在UV-Vis光度计中,单色器通常置于吸收池的前面,(可防止强光照射引起吸收池中一些物质的分解)9/16/202344 作用:产生足够强度、稳定、连续辐射且强4)检测器:将光信号转变为电信号的装置,包括信号放大系统、工作站和打印机等。信号转换器通常有:光电池、光电倍增管和二极管阵列检测器。2、常用紫外可见光度计仪器

类型:分光光度计分为单波长和双波长仪器。1)单波长分光光度计*单光束特点:简单、便宜、易操作、信噪比高;但光源不稳定对精度影响大,每次都要扣空白,对经常改变波长的检测非常麻烦,难以连续扫描吸收曲线。9/16/2023458/5/202345*双光束光路:通过切光器将光源发出的光分成两路,一路通过参比,一路通过样品,再通过减法器扣除参比信号,从而将光源不稳定的影响消除。特点:精度高、可连续扫描吸收曲线,但价格较高,元件增加,信噪比下降。9/16/202346*双光束8/5/2023462)双波长分光光度计

光路:有两个单色器,产生两个波长的光。特点:a.单波长、双光束需两个吸收池,而双波长只用一个吸收池,可克服吸收池差异。精度更高。b.可用导数分光光度法;可加强精细结构。9/16/2023472)双波长分光光度计8/5/202347

9/16/202348 8/5/202348

9/16/202349 8/5/202349

9/16/202350 8/5/202350

9/16/202351 8/5/202351

9/16/202352 8/5/202352

9/16/202353 8/5/202353

9/16/202354 8/5/202354

9/16/202355 8/5/202355

9/16/202356 8/5/202356

9/16/202357 8/5/202357

▲八、紫外-可见光谱的应用1、定性分析1)未知物鉴定原则:定性鉴别的依据→吸收光谱的特征吸收光谱的形状→吸收峰的数目→吸收峰的位置(波长)→吸收峰的强度→相应的吸光系数。9/16/202358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