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现代文学史参考文献引论1、 温儒敏等《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概要》,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1月版2、 徐瑞岳主编《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史纲》,江苏教育2001年6月版。3、 李杨:《文学史写作中的现代性问题》山西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4、 王晓初:《中国现代文学之“现代性”思考》,《文艺研究》2005年第12期5、 陈子展《中国近代文学之变迁》,中华书局1931年版。6、 刘纳:《嬗变一一辛亥革命时期到五四时期的中国文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7、 刘扬体:《流变中的流派一一“鸳鸯蝴蝶派”新论》,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7年版。8、 范伯群:《中国现代通俗文学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9、 袁进:《中国文学的近代变革》,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10、 陈平原:《二十世纪中国小说史》第一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11、 郭延礼:《中国前现代文学的转型》,山东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一章1、 王瑶:《五四时期对中国传统文学进行重新估价》,《中国社会科学》1989年第3期。2、 钱理群:《试论五四时期“人的觉醒”》,《文学评论》1989年第1期。3、 刘纳:《论五四新文学》,浙江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4、陈平原:《思想史视野中的文学--〈新青年〉研究》(上)《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2年第3期。5、陈平原:《思想史视野中的文学--〈新青年〉研究》(下)《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3年第1期。6、贾植芳:《中国现代文学社团流派》,江苏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7、 汪晖:《无地彷徨一一五四及其回声》,浙江文艺出版社1994年。8、 陈万雄:《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源流》,北京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二章1、 林贤治:《人间鲁迅》(上、下),安徽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2、王富仁:《中国反封建思想革命的一面镜子一一〈呐喊〉、〈彷徨〉综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3、 钱理群:《心灵的探寻》,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4、 汪晖:《反抗绝望一一鲁迅及其文学世界》,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版。5、 李欧梵:《铁屋中的呐喊》,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6、伊藤虎丸:《鲁迅与日本人一一亚洲的近代与“个”的思想》,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7、 王瑶:《鲁迅作品论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8、 王晓初:《<狂人日记>再探讨:奴才,还是启蒙先驱?》,《鲁迅研究月刊》2004年第3期。9、 张梦阳:《阿Q与中国当代文学的典型问题》,《文学评论》,2000年第3期。10、 孙玉石:《鲁迅〈野草〉重释》,上海书店出版社2001年版。11、 乐黛云编:《过外鲁迅研究论集》北京大学出版社1981年版。12、 陈越主编:《越文化视野中的鲁迅》百花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第三章1、 陈平原等编:《20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2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2、 杨义:《中国现代小说史》第1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年版。3、 严家炎:《中国现代小说流派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年版。4、 赵园:《论小说十家》,浙江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5、 孟悦:《视角问题与五四小说的现代化》,《文学评论》1985年第3期。6、 范伯群、曾华鹏:《现代四作家论》,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7、 凌宇:《中国现代抒情小说的发展轨迹及其人生内容的的审美选择》,《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83年第2期。8、许子东:《郁达夫小论》,浙江文艺出版社1984年版。9、 陈辽:《叶圣陶评传》,百花文艺出版社1981年版。10、 范伯群、曾华鹏:《冰心评传》,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版。11、 王自立、陈子善:《郁达夫研究资料》,天津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四章1、 范伯群:《中国现代通俗文学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2、 韩云波:《中国侠文化:积淀与承传》,重庆出版社2004年版。第五章1、 王训昭:《郭沫若研究资料》,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年版。2、 谢保成:《郭沫若评传》,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5年版。3、中国郭沫若研究会编:《郭沫若与东西方文化》,当代中国出版社1998年版。4、 卜庆华:《郭沫若研究新论》,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5、 刘勇:《郭沫若研究述评》:《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1年第4期。6、 黄候兴:《郭沫若历史剧研究》,长江文艺出版社1983年版。第六章1、 范伯群:《冰心研究资料》北京出版社1984年版。2、 陆耀东:《冯至传》,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3年版。3、 孙玉石:《中国初期象征派诗歌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年版。4、 季镇淮:《闻一多研究四十年》,清华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5、 刘炬:《闻一多评传》,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年版。6、 陆耀东:《徐志摩评传》,山西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7、 邵华强:《徐志摩研究资料》,陕西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8、 朱寿桐:《新月派绅士风情》,江苏文艺出版社1995年版。9、 李怡:《中国现代新诗与古典诗歌传统》,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10、 姜涛:《“新诗集”与中国新诗的发生》,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七章1、 周作人:《中国新文学的源流》,北京人文书店1932年版。2、 俞元桂主编:《中国现代散文史》(修订本),山东文艺出版社1997年版。3、 俞元桂等:《中国现代散文十六家综论》,华东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4、赵京华:《周作人审美理想与散文艺术综论》,《文学评论》1988年第4期。5、吴周文等:《朱自清散文艺术论》江苏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6、 傅光明、许正林:《冰心散文:一个独特的艺术世界》,《文学评论》1994年第2期。7、 钱理群:《周作人传》,北京十月出版社2005年版。8、 陈孝全:《朱自清传》,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91年版。9、 王建华、王晓初主编:《“白马湖文学”研究》上海三联出版社2007年版。第八章1、 洪深:《中国新文学大系戏剧集•导言》,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1935年初版。2、 葛一虹主编:《中国话剧通史》第1章,文化艺术出版社1990年版。3、 陈白尘、董健主编:《中国现代戏剧史稿》,第1章,中国现代戏剧社1989年版。4、 袁国兴:《中国话剧的孕育与生成》,中国戏剧出版社2000年版。5、 朱寿桐:《田汉早期剧中的唯美倾向》,《文学评论》1994年第4期。第九章1、 李何林:《近二十年中国文艺思潮论》(第二、三编),(陕西人民出版社1981)2、温儒敏:《新文学现实主义的流变》(第2章),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3、旷新年:《1928革命文学》,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4、 贾植芳:《中国现代文学社团流派》,江苏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5、 艾晓明:《中国左翼思潮探源》,湖南文艺出版社1991年版。6、 朱晓进:政治化思维与三十年代中国文学论争,《中国社会科学》2002年第6期。7、 支克坚:论中国现代自由主义文学思潮,《鲁迅研究月刊》1997年第9、10期。8、 艾晓明:《中国左翼思潮探源》,湖南文艺出版社1991年版。9、 朱晓进:政治文化心理与三十年代文学,《文学评论》2000年第1期。10、 吴晓东:中国现代文学中的审美主义与现代性问题,《文艺理论研究》1999年第1期。11、 朱栋霖、徐德明:30年代中国人文主义文学思潮,《韶关学院学报》2005年第1期。第十章1、 叶子铭:《论茅盾四十年的文学道路》,上海文艺出版社1978年版。2、 乐黛云:《茅盾的现实主义理论和艺术创新》,《比较文学与中国现代文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3、 孙中田:《〈子夜〉的艺术世界》,上海文艺出版社1990年版。4、 庄钟庆:《茅盾的创作历程》,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版。5、 王晓明:《潜流与旋涡一一论二十世纪中国小说家的创作心理障碍》,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十一章1、 樊骏:认识老舍(上),《文学评论》1996年第5期。2、 樊骏:认识老舍(下),《文学评论》1996年第6期。3、赵园:《老舍一一北京市民社会的表现者与批判者》,《论小说十家》浙江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4、 吴小美、魏韶华:《老舍的小说世界与东西方文化》,兰州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5、 宋永毅:《老舍与中国文化观念》,学林出版社1988年板。6、 谢昭新:论老舍小说创作方法及艺术形式的创新,《文学评论》2003年第5期。7、 王惠云、苏庆昌:《老舍评传》,花山文艺出版社1985年版。8、 王晓初:《论老舍早期的“京味”市民小说》,《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00年第5期。第十二章1、 汪应果:《巴金论》,上海文艺出版社1985年版。2、 陈思和、李辉:《巴金论稿》,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年版。3、 谭洛非、谭兴国:《巴金美学思想论稿》,四川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4、 赵园:《中国现代小说中的“高觉新型”》,《艰难的选择》,上海文艺出版社1986年版。5、 袁国兴:《“家”的解构》,《文学评论》1999年第6期。6、陈少华:《二项冲突中的毁灭一一〈寒夜〉中汪文宣症状的解读》,《文学评论》2002年第2期。7、 花建:《巴金小说艺术论》,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7年版。8、李丹宇:《巴金〈寒夜〉研究新视角综览》,载《忻州师范学院报》,2006年第1期。第十三章1、 凌宇:《沈从文传》,北京十月出版社1988年版。2、 赵学勇:《沈从文与东西方文化》,兰州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3、 凌宇:《从边城走向世界》,三联书店1985年版。4、 金介甫:《沈从文笔下的中国社会和文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5、赵园:《沈从文构筑的湘西世界》,《论小说十家》浙江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6、刘洪涛:《〈边城〉:牧歌与中国形象》,《文学评论》2002年第1期。第十四章1、 严家炎:《中国现代小说流派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年版。2、 杨义:《中国现代小说史》第2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年版。3、 赵园:《论小说十家》,浙江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4、 吴福辉:《都市漩流中的海派小说》,湖南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5、 王晓明:《沙汀的小说世界》,上海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6、 王中忱:《丁玲生活与文学的道路》(吉林人民出版社,1984)7、 孟悦、戴锦华:《浮出历史地表》,河南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8、 许道明:《海派文学论》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9、 李今:《海派小说与现代都市文化》安徽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10、 陈素琰:《萧红:早醒而忧郁的灵魂》,《文学评论》1994年第4期。11、 秦弓:《荆棘上的生命——20世纪三四年代中国小说叙事》,春风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第十五章1、 范伯群:《中国现代通俗文学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2、 温奉桥:《现代性视野中的张恨水小说》,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3、 袁进《张恨水评传》,湖南文艺出版社1988年版。4、 汤哲声:《中国现代通俗小说流变史》重庆出版社1999年版。第十六章1、 孙玉石:《中国现代主义诗歌思潮史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2、 骆寒超:《20世纪新诗综论》,学林出版社2001年版。3、 王泽龙:《中国现代主义诗潮论》,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4、 罗振亚:《中国现代主义诗歌流派史》,北方文艺出版社1993年版。5、 郑择魁、王文彬:《戴望舒评传》,百花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6、 张曼仪:《卞之琳著译研究》,香港大学中文系1989年版。7、 潘颂德:《论殷夫的诗》:《六盘水师专学报》1996年第3期。8、 吕进:《臧克家现实主义与中国风格》:《文史哲》2004年第5期。9、 李怡:《中国现代新诗与古典诗歌传统》,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十七章1、 王嘉良:《诗情传达与审美构造一鲁迅杂文的诗学意义阐释》,天津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2、 郝庆军:《诗学与政治:鲁迅晚期杂文研究(1933-1936)》文化艺术出版社2007年版。3、 郑家建:《被照亮的世界——〈故事新编〉诗学研究》,福建出版社2001年版。4、 邹贤尧:《鲁迅小说的先锋性》,《鲁迅研究月刊》2002年第2期。第十八章1、 俞元桂主编:《中国现代散文史》(修订本),山东文艺出版社1997年版。2、 林非:《中国现代散文史稿》,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版。3、 丁晓原:《文化生态视镜中的百年中国报告文学流变》,《文艺争鸣》2003年第5期。4、 陈平原:《论林语堂东西综合的审美理想》,《在东西文化碰撞中》浙江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第十九章1、 杨晦:《曹禺论》,《青年文艺》1944年第1卷第4期。2、 陈瘦竹:《现代剧作家散论》江苏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3、钱谷融:《〈雷雨〉人物谈》,上海文艺出版社1980年版。4、 田本相:《曹禺剧作论》,中国戏剧出版社1981版。5、 朱栋霖:《论曹禺的戏剧创作》,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版。6、 钱理群:《大小舞台之间》浙江文艺出版社1994年版。7、 田本相、刘一军:《曹禺评传》,重庆出版社1995年版。8、 刘家思:《苦闷者的理想与期待一一曹禺戏剧形态学研究》中国戏剧出版社2004年版。第二十章1、 陈坚:《夏衍剧作的艺术风格》,《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81年第2期2、 陈坚:《夏衍的生活和文学道路》浙江文艺出版社1984年版3、 黄德志:《田汉与夏衍话剧创作比较论》:《徐州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第2期4、 韩日新:《三、四十年代曹禺和夏衍的剧作比较》:《文学评论》1991年第2期5、 傅谨:二十世纪中国戏剧的现代性与本土化,《中国社会科学》2003年第4期。第二十一章1、 蓝海:《中国抗战文艺史》,现代出版社1947年。2、 耿德华《中国沦陷区文学史(1937-1945)》,新星出版社2006年版。3、 钱理群:《“言”与“不言”之间一一中国沦陷区文学大系总序》,《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6年第1期。4、 刘增杰主编:《中国解放区文学史》,河南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4、钱理群:《胡风与五四文学传统》,《文学评论》1988年第5期。第二十二章1、 黄修己:《赵树理评传》,江苏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2、 朱晓进:《“山药蛋派”与三晋文化》,湖南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3、 范家进:赵树理对新文学的双重修正,《文学评论》2002年第1期。4、 李书磊:《1942:走向民间》,山东教育出版社2002版。第二十三章1、 赵园:《论小说十家》浙江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2、 秦弓:《荆棘上的生命一一20世纪三四年代中国小说叙事》,春风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3、 许道明:《海派文学论》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4、 王晓初:《论40年代的文化反思小说潮》,《中国文学研究》2002年第2期。5、 杨义等编:《路翎研究资料》,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93年版。6、王晓初:《昂扬厚重的“七月派”小说》,《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00年第2期。7、 王志祯《路翎:“疯狂”的叙述》:《文学评论》2000年第4期8、 王明科《钱钟书文化反思的现代性》:《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04年第3期9、 周锦:《围城面面观》,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10、 林幸谦:《张爱玲女性主义批评》,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11、孙世军、厉向君《当代无名氏研究的历史性考察》:《河南师范大学学报》2003年第4期12、 王晓初:《论“新海派”作家群的小说创作》,《西南民族学院学报》2001年第9期。第二十四章1、 范伯群:《中国现代通俗文学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2、 温奉桥:《现代性视野中的张恨水小说》,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3、 袁进:《张恨水评传》,湖南文艺出版社1988年版。4、 汤哲声:《中国现代通俗小说流变史》重庆出版社1999年版。5、 徐德明:《中国现代小说雅俗流变与整合》,社科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二十五章1、 骆寒超《艾青评传》,重庆出版社2000年版2、 孙玉石《中国现代主义诗歌思潮史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一十六章1、 袁可嘉:《论新诗现代化》,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 1988年版杨匡汉、刘福春:《中国现代诗论》,花城出版社1986年版3、 蒋登科:《九叶诗派的合壁艺术》,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4、 王泽龙:《中国现代主义诗潮论》,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5、 罗振亚:《中国现代主义诗歌流派史》,北方文艺出版社1993年版。6、 孙玉石:《中国现代主义诗歌思潮史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7、陆耀东:《冯至〈十四行集〉独特的思维方式》:《文学评论》2003年第5期8、陈思和:《探索世界性因素的典范之作:〈十四行集〉》,《当代作家评论》2004年第3、4期。第二十七章1、俞元桂主编:《中国现代散文史》(修订本),山东文艺出版社1997年版。2、 林非:《中国现代散文史稿》,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版。第二十八章1、 葛一虹:《中国话剧通史》,文化艺术出版社1990年版。2、 张健:《中国现代喜剧观念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淮阴师范学院《室内系统设计》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淮阴师范学院《网球》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淮阴师范学院《国学经典选读》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淮阴工学院《数据通信技术》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淮阴师范学院《播音与主持》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DB3707121-2024小麦良种生产技术规程
- 低温仓储与食品冷链物流考核试卷
- 光纤激光器的原理与应用考核试卷
- 初等教育中的科学教育与创新考核试卷
- 电气设备安装安装调试考核试卷
- 《大医精诚》说课(新)
- 牛羊屠宰管理办法
- 《微观经济学》课程思政教学案例(一等奖)
- DBJ50T-232-2016 建设工程监理工作规程
- 国际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教学大纲
- 深信服园区级双活数据中心
- T-CSCS 016-2021 钢结构制造技术标准
- DB37∕T 5031-2015 SMC玻璃钢检查井应用技术规程
- 回弹强度对应表
- DB32T 3713-2020 高速公路建设工程施工班组管理规范
- (完整版)气管插管技术PPT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