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宋明理学课件(岳麓版历史必修三课件)省名师优质课赛课获奖课件市赛课百校联赛优质课一等奖课件_第1页
第4课-宋明理学课件(岳麓版历史必修三课件)省名师优质课赛课获奖课件市赛课百校联赛优质课一等奖课件_第2页
第4课-宋明理学课件(岳麓版历史必修三课件)省名师优质课赛课获奖课件市赛课百校联赛优质课一等奖课件_第3页
第4课-宋明理学课件(岳麓版历史必修三课件)省名师优质课赛课获奖课件市赛课百校联赛优质课一等奖课件_第4页
第4课-宋明理学课件(岳麓版历史必修三课件)省名师优质课赛课获奖课件市赛课百校联赛优质课一等奖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4课宋明理学学科网课程标准:列举宋明理学代表人物说明宋明时期儒学发展1/23内容提要魏晋隋唐时期儒学发展宋朝程朱理学王阳明心学重点难点

重点:程朱理学和王阳明心学基本内容难点:掌握理学和心学思想内涵;评价理学和心学历史地位。白鹿洞书院2/23东汉末期,道教开始在下层民众中流行,太平道和五斗米道是道教最早表现形式,太平道发动了东汉末年黄巾起义。起义失败后,太平道遭到镇压,但道教在江南江北广大地域依然继续流传,在上层社会中也拥有不少信徒。东晋时道教日盛,不但有皇帝、大臣信奉,下层民众中也拥有众多信徒。②道教在民间传输①佛教盛行一、宋明理学形成背景

1、隋唐时期儒学面临严重挑战3/23③儒学本身缺点儒学本身在思辩性和理论性方面存在着严重不足。儒学在孔子创建之时,只是一些伦理标准和教条。在宋明儒学家看来,以往这些论证要么是“不备”,要么是“不明”。②道教在民间传输①佛教盛行一、宋明理学形成背景

1、隋唐时期儒学面临严重挑战4/23(1)宋代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重文轻武,对学术文化较少干涉,学术活跃。(2)儒家知识分子主动参加国家政事,参政议政;言论不妥,朝廷仅是贬官离京而已,而且职务并不低。(3)科举产生士大夫们,重视道德文化涵养,重视气节,对儒家经典大义不停探究成为时尚。理学在宋代形成历史背景5/23★宋代为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重文轻武,对学术文化较少干涉,故宋代儒家主动参政议政学术活跃;★宋代科举下士大夫们,重视道德文化涵养,重视气节,对儒家经典大义不停探究成为时尚。一、宋明理学形成背景

1、必要性:隋唐时期儒学面临严重挑战2、可能性:6/23宋明理学程朱理学陆王心学二、宋明理学内容新兴儒学思潮既要回答佛、道关于宇宙、自然深层思索,还要把这些思索与传统儒家对现实人生关心联络起来。到宋代,逐步确立了一个以“理”或“天理”为关键观念系统,因而被称为“理学”。含义:以“天理”为关键儒家观念系统7/23二程指程朱理学奠基者,北宋洛学创始人程颢(1032-1085)、程颐(1033---1107)弟兄二人。朱熹(1130--1200),南宋著名思想家。宋代理学集大成者。(一)、程朱理学1、程朱理学主要代表8/232、程朱理学主要思想(1)“天理”是宇宙万物本原,万物只有一个天理,先有理后有物(3)用“格物致知”方法来把握“理”(2)“天理”和伦理道德直接联络,人伦即天理(一)、程朱理学二程理学观9/23(1)将天理与三纲五常紧密联络“存天理,灭人欲”(一)、程朱理学2、程朱理学主要思想朱熹理学观—深入发展二程思想10/23朱熹来岳麓书院讲课时手书,清道光七年(1827)欧阳厚均重刻。忠孝廉节碑11/23(1)将天理与三纲五常紧密联络(2)对“格物致知”进行深化“存天理,灭人欲”影响:(1)朱熹在历史上被誉为一代儒学大师,仅次于孔孟(2)他思想作为官方正统儒学影响后世六七百年之久(3)对维护专制主义政治制度起了主要作用(一)、程朱理学2、程朱理学主要思想朱熹理学观—深入发展二程思想12/23

陆九渊(1139-1192),号象山先生,字子静。南宋著名哲学家、教育家。与当初著名理学家朱熹齐名,史称“朱陆”。陆九渊是中国“心学”创始人。明朝王阳明发展其学说,成为中国哲学史上著名“陆王学派”。陆九渊生平和思想(二)、陆王心学13/23★“反省内心”以求理★心是天地万物渊源☆人皆有是心,心皆具是理;☆此心此理,我固有之,所谓万物皆备于我,昔之圣贤先得我心之所同然者耳。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心皆是理,心即理也。(二)、陆王心学陆九渊生平和思想14/23王阳明生平和思想

王守仁(1472—1528),字伯安,浙江余姚人,因被贬贵州时曾居住于阳明洞,世称阳明先生、王阳明。是我国古代有名哲学家、教育家、政治家和军事家,“心学”创始人。(二)、陆王心学15/23☆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苟此心之存,则此理自明。☆吾心之良知,即所谓天理也。致吾心良知之天理于事事物物,则事事物物皆得其理矣;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心即理★“致良知”、“知行合一”(二)、陆王心学王阳明生平和思想16/23共同点:1、内容相同:2、影响相同: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异同都是儒学表现形式;都继承了孔孟“仁”“礼”思想;都认为世界本原是“理”。消极:用三纲五常维系专制,压抑、扼杀人们自然欲求。主动:塑造中华民族性格特征:重视主观意志力量;重视气节、道德;讲求自我节制、发奋立志;强调责任和使命;凸显人性庄重。课堂探讨17/23共同点:1、内容相同2、影响相同不一样点:1、对世界本原详细认识不一样:2、把握“理”路径不一样:程朱理学认为世界本原是外在“理”;陆王心学认为世界本原是内在“心”,认为本心是“理”。程朱理学主张用“格物致知”方法去认识和把握“理”;陆王心学提出求“理”就是进行内心反省,克服私欲,回复良知就能成为圣贤。课堂探讨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异同18/23问题探究与思索问题 作为一个流传几百年传统文化,宋明理 学有什么可取地方?有哪些内容是不科学和 不正确?19/23

(1)科学或可取一面: ①宋明理学含有友好意识。和平发展离不开人与自然友好,小到家庭,大到民族、国家、人类都需要友好意识。 ②宋明理学含有忧患意识。这种忧患意识对历代仁人志士胸怀天下,奋发进取,为理想不懈追求传统形成产生了十分主动影响,今天人们依然能从中得到启示。 ③宋明理学崇尚道德,充分意识到道德对于社会和人生主要性,崇尚道德能够促进文明进步。 ④宋明理学强调力行。力行意识及其所表达务实倾向和自强精神,对中国文化起了推进和促进作用。20/23 (2)不科学或不可取一面: ①尊卑等级观念;②重男轻女观念;③因循守旧观念;④重义轻利观念;⑤重礼轻法观念。 (3)对宋明理学应采取态度:批判、继承、改造;去粗存精,去伪存真。21/231、以下对宋明理学叙述,不正确是 A.重视人自然欲求,张扬个性B.凸显人性尊严,有利于塑造中华民族性格C.重视气节、品德D.强调人社会责任感拓展训练2、假如有些人向陆九渊请教为学方法和态度,他应该会回答以下哪一叙述?A.学问要求是尚实,方有利于国计民生B.学习先圣先贤经验和心得C.要重视人内心涵养工夫D.要勤于读书研究,努力用功22/233、“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原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